首页 > 文章中心 > 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第1篇

1.明意象。每一个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和认识,凝聚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寓情于景,寄情于物是惯用的手法,从而在古诗词中形成了一些长用的传统意象。这些意象让读者于情景中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境,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主题的效果。了解这些传统意象有助于我们领会诗歌的主旨。例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我们知道“夕阳”往往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云”表现游子漂泊,“蓬草”象征离散。诗中“孤蓬”、“浮云”、“落日”连用,渲染出离别之时的悲凉,朋友孤身远离,诗人的失落留恋之情跃然纸上。再加上“班马”一词,“班马”意为离群的马,写离群之马嘶鸣实写离人之凄凉。这些传统的意象既描绘出了凄美的离别图,同时也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2.抠字眼。诗词是所有文学作品中语言最凝练的一种文学体裁,将丰富的情感、传情的景物等浓缩于几十个字当中,容不得闲言。为了追求新意,古代文人下足了功夫,如众所周知的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中的“敲”――一个“绿”字写活了春色,一个“敲”字道出了夜阑人静。所以,我们亦可通过抠字眼、挖深意来体味和推敲重要的字词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例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新头。”该词是李煜自述囚居,书写离愁的作品。开篇即是“无言”,人在什么情况下是“无言”?“白鸟无言定是愁”,何况人呢?单纯的情感容易说明,复杂到极至的情感总是难于说破。这种无言包含千般感受,万种滋味,因为“愁”,所以不知从何说起,不知怎样表述,于是只能给我们一个沉默的表情,一个落寂的背影。不仅是“无言”,而且是“独上西楼”,摄尽凄婉的神情。再是一个“锁”字。一个“锁”字,不仅锁住了清秋,更锁住了语言,锁住了心灵,锁住了一切美好和欢乐。所以,有人评点“‘锁’字极重,囚徒之意也。”

3.查典故。古人作诗往往用典,“用古事古论暗藏其中,若出诸己”。借古喻今,借古讽今,都是常见的手法。读这些诗,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典故,就很难理解诗意,因此查典故也是必不可少的。出题者往往会在注释中注明出处,答题是可要留心字面背后的故事。如夏完淳的《别云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是清代少年爱国志士,在这首诗中,他共用了七个典故,首联中的用典书中已注明,“泉路”一词也能读懂,仅作一例加以说明。尾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中“毅魄”指忠魂义魄,取义于屈原的《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陈子龙的《辽东杂诗》亦云:“国殇毅魄今何在?十载招魂竟不知。”作为学生,以视死如归及誓死不休的实际行动,向老师作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撼人心弦,激人奋起。

4.重修辞。诗词讲究修辞,特别是格律诗,要讲究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此外,为了在诗词中体现造诣,修辞也犹为重要。互文、比喻夸张、借代、设问等频繁运用,且往往推陈出新,追求“语不惊死不休”的境界,从而为后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这些正是我们赏析的重点内容。如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如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此词写尽“惜春”、“惜别”之意。开头两句的比喻别出心裁,反意创新。一方面写出了送行路上的风景,水柔山健,春光旖旎;一方面又满是作者款款深情。全诗虽明白如话,却又情意俱在,好一个“眉眼盈盈”。

5.用想象。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闲情赋》 楚辞 陶渊明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西南)。是东晋末年著名的隐逸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他的辞赋现存《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和《归来去兮辞》三篇。

《闲情赋》是陶渊明别具一格之作,人们历来对它褒贬不一、观点不一。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乎?率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乎!无是可也。”指责它丢弃了一贯的超脱风格,追求世俗。苏轼则与萧统的意见相反。他说:“陶渊明《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而统乃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苏轼的观点认为,《闲情赋》是一种比兴说,有学人求道、忠臣恋主之说,有自悲身世以思圣君之意。

《闲情赋》之所以饱受争议,主要是陶渊明在其中塑造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不但有倾城之艳色,还有“佩鸣玉以比法,齐幽兰以争芬”的高洁品质和“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的淡远胸襟。并一口气为之陈述了“十愿”,希望成为十种能与女子接近的东西,永远陪伴着她。但他每提出一种愿望,随即而来的便是因外物影响而不能实现的悲哀。于是愿望――破灭――悲哀,十愿十悲,由缠绵热烈转而惆怅痛苦。

《闲情赋》的主题看似与其它作品相悖,但其实它是继承了楚辞的相关特征,尤其是受了楚辞中的美人意象及隐逸的影响。以另一种方式体现出陶渊明的人生理想。下面,本文就以《闲情赋》为例,谈谈楚辞对陶渊明的影响。

首先,从艺术思想看,楚辞对陶渊明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陶渊明定《闲情赋》时,正是他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而辞官之后。此时的陶渊明正是四十一岁,正值盛年。虽然他也写了“采菊东篱下”、“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样飘逸冲淡的田园诗作。但并不代表他放弃了年少时的理想。他深受儒家的兼济天下的影响,但是因为社会现实的黑暗,使得他的希望成为泡影。在这种社会背景和心境下,陶渊明对贤君明主的出现失去希望,但并不等于理想破灭。因此,对美人的渴慕之情,就隐含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之意。但随着追求受到阻碍后,陶渊明陷入惆怅和悲伤,借这种追求美人而不可得所产生的浓重的悲凉之意,又恰恰表现了生不逢时的感伤之意。在这里,他继承了楚辞中写香草美人的寄情言志的传统。篇中“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显然是出自于《离骚》:“心犹豫而孤疑兮,欲自适而不可。风皇受既诒兮,恐高辛之我先。”这种百结九曲的情感,郁勃难展的满腹牢骚,可说与屈赋是一致的。

其次,从整体结构看,《闲情赋》明显受到了楚辞结构的影响。在楚辞中,《九歌》的大部分诗篇都是以满怀激情开始,充满了热烈的追求和向往,苦苦的期盼与等待,但结果总是不能如愿以偿。如《湘君》、《湘夫人》、《山鬼》等。陶渊明在赋中主要借助梦境美好表现其美好的感情:“诗人苦心相思,劳情难诉,徘徊求索,渴望相见,于是渐渐进入幻境,遥想当年,尽情追寻……这一点可说与屈原的骚是惊人的相似的。再看《山鬼》与《闲情赋》的开头部分。前者是:“若有人兮山之阿,被木兰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后者是“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绝色,期有德于传闻。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搴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千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两个美女都姿容不凡,妩媚动人。神情自若,摄人心魂。而结果呢?一个是“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思兮徒离忧”,一个是“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如果把《山鬼》的开头与《湘君》的结尾“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合二为一,那么与《闲情赋》的首尾简直就是惊人的相似。两者都是因爱而忧心,但最终还是哀而不伤,恋恋不舍,徘徊等待。其中的情感基调和意绪的流动都比较接近。

从表现手法来看,《闲情赋》与楚辞最明显的特征,都是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驰骋的想象,利用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的理想境界等。如屈原《离骚》中关于神游一段的描写。诗人朝发苍梧,夕至县圃,他以望舒飞廉、鸾皇、凤鸟、飘云、云霓为侍从仪仗,上叩天阍,下求佚女,想象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场面宏伟壮丽,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

陶渊明辞官返乡后“猛志固常在”,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即爱国情结并未泯灭,这种思想也大都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他在《闲情赋》中,把人生的理想模糊指代,是完美的化身。文章第二段作者展开了大胆的想象来倾吐自己对佳人的爱慕之情,也是全文最精彩的地方。作者把自己物化,极尽想象之能,反复吟咏对佳人的思慕,“十愿十悲”成为爱情咏叹的一曲绝唱。诗人愿成为佳人的衣领、衣带、发油、眉黛、卧席、丝履、影子、夜烛、竹扇、鸣琴来接近自己爱慕的佳人,一时一刻也不愿离开她,一旦被抛弃冷落又难忍失落的悲伤。陶渊明的“十愿十悲”仔细读来,让人不由得被其中饱含的浓烈的真情深深打动。“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诗人的告白直白没有丝毫的含蓄,我爱你,就是要和你如影随形,就是要和你肌肤相亲,就是要和你时时刻刻在一起!我愿意成为你身边的物件,供你驱使,只要能够有机会呆在你的身边,和你依偎。诗人浪漫的想象看似荒谬,在艺术表达却是恰到好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闲情赋》中看到与楚辞的相似的句子。如第一段的“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芳”、“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竟寂寞而无见,独想而空寻”都是对屈原赋的巧妙化用。而同时,陶赋也像楚辞一样,很善于运用叠音词,如“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陡契契以苦辛”“傥行行之有规”窈窕、绵邈、飘摇、寥亮、奄冉等双声、叠韵词也屡见不鲜。

再看意象和词语的选择。屈原《离骚》有“香草美人”的比兴系统,《九歌》这组祭祀之歌更是清新优美,芳香四溢。陶赋也多次用到柔美的事物。如“十愿”中的事物,不言而喻,无一不与“美人”有关,充溢着女子特有的芬芳,有着很大的私密性。而陶赋中用到的玉、兰、芳、清、弱、悲、凄等到词也比比皆是,如两次用“清音”,还用到清哀、清瑟、清风等,再如弱志、弱体、柔情、柔握等,都给人一种阴柔之美,让人顿生怜香惜玉之感。

由此可见,陶渊明的《闲情赋》,从内容到风格,甚至艺术表现手法上,无一不体现出他受到楚辞的影响。而更大的影响还在于他对楚辞中爱国情怀,高品自洁的精神的继承。

参考资料:

[1]杨迎春.陶渊明与屈原作品比较赏析[J].综合天地,2005,10,(1).

[2]李世萍.的情蕴与主旨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院,2006.11,(6).

[3]高国藩.论陶渊明的《闲情赋》[J].固原师专学报,1992,(3).

[4]陈平.论陶渊明的辞赋[J].镇江师专学报,1986,(3).

[5]陈硕,陈芝.《闲情赋》与陶渊明的人生理想[J].文学研究,2006,7,下旬刊.

作者简介: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洛神 赏析 形象性 企慕

此赋是黄初四年曹植入朝后回封地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县),途中经过洛水时有感而作。内容写“我”与洛神相遇,两相爱慕,但人神道殊,未能交接,不禁情怀怅怨。赋前有小序,交待时间,行止。因古人之言洛神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说明了作赋的原委。全赋分为六段:

第一段:写东归藩国经过洛水,得见洛神的情景,开篇由京师东归写起,从略。

第二段:着重写洛神的姿容,服饰,动作,是此赋描写的最精彩部分,为下文写爱慕之情预作准备。以“余告之曰”领起,借回答车夫的问话,集中笔力刻画洛神的形象。首写总体:“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这篇抒情赋在大量使用比喻的同时,也使用衬托的手法。秋菊已是明艳多姿的了,但洛神的光彩比秋菊还鲜明。春松是够盎然丰盛的了,但洛神比春松还要芳鲜丰盛。这样的衬托,形象更鲜明突出。作者写洛神体态:“仿佛兮若轻云之敝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远望的身影似血红的太阳升腾,在灿烂的朝霞之中。近看的美姿,如出水芙蓉,亭亭玉立,给人的视宽形象极为具体而动人。四字句、长句之间的切换,气韵流转。用词重发轻随。使得洛神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次写细部:“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曹植对洛神的描绘,既描写他静态的美,如对她的形貌和服饰的描绘洛神肥瘦高矮,都恰到好处。明亮的眼睛顾盼生情,美丽的酒窝隐含笑意。姿态美好,艳而不俗,容止文静,体态娴雅,不仅神情温柔宽和,而且语言妩媚动人。再写服饰:“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前二句概说洛神的服饰骨象,都不同凡俗,接着详写他穿着明净的罗衣,带着瑶碧的佩玉,。穿着远游的花鞋,拖着薄绢的罗裙。宝马金鞍,美人华服,艳丽多彩的装束,更烘托出洛神之美。后以:“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为过渡,转写动作:“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持衣袖,出素手,在急流的滩边采集灵芝,更是神采飞动,不禁产生无比的爱慕之情,从总的姿态看,洛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翩翩姿态,婉转仪容,用两个极形象的动态比喻,便给人以极鲜明的印象。不仅写她在山边徘徊,更写他“纵体”舒身,轻举遨游的洒脱身影。作者高度的形象化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人如见其形,如睹其色,如闻其香,如临其侧。文笔之妙,令人称绝。

第三段,写对洛神的爱慕和同她约会等事情,及担心受她欺骗的矛盾心情。“余情悦其淑美兮”承接上文,由于洛神十分美好而引起自己的爱慕之心,但“无良媒以接欢”,只有“托微波以通辞”。为向洛神表达情爱而解下玉佩赠她,作为定情的信物,接着又写洛神实在美好,既明礼度,又善言辞。她举出琼玉作答,并约定在水中所居之处相会,然而“惧斯灵之我欺,”“怅犹豫而狐疑”。于是“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矛盾。这一段由描写转到叙事,由叙事而抒情,写洛神若隐若现,亦实亦虚,迷离恍惚,已预示出人神道殊,爱情恐成虚话的悲剧结局。

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诚心所感动的情怀与行动。“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承上段再写洛神,她深受君王的诚心所感动,于是首低徘徊,忽来忽去。“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这是在一连串动态中来表现洛神之美的:或徘徊仿徨,或辣躯鹤立,或走在充满香气的,步过杜衡丛中,或放声长吟,都是在极其生动活拨的动态上来充分表现洛神丰盈的美。接着用“尔乃”承接,写由于洛神的哀啸,引来众神齐集,“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连湘水、汉水之神都来了,画面异常动人。当洛神越过南岗,他又回过头来向君王陈诉彼此交往的道理,她甚至强烈地发出怨恨之感,“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乃至掩面流涕泪珠滚滚地流淌。以上详写众神,略写洛神,以实衬虚,更加强了作品的神话色彩。写洛神“体迅飞尧,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作无常,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晒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朱吐,气若幽兰。”通过动静交织的描绘,把洛神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至了。

第五段,写洛神因人神道殊,不得交接,只得满怀恋情,怅然离去。先写诸神都行动起来,暗示洛神的车驾也将要启动。接着写众神离去,然后进一步描写洛神车驾之盛:“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洛神走过北面的沙洲,越过南面的山冈,回头遥望,“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接着写洛神离别时悲哀缠绵之情:“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她举袖掩泣,泪流浪浪,痛惜欢会永绝,一别异方,不曾以微情来表示爱忱,愿赠明,以表衷肠,今后虽深处太阴,但时常想念着君王。写到这里,笔锋又一转,“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忽然间不知道洛神哪里去了,“我”对着茫茫的天空,只剩下一片惆怅。洛神以她惊人的艳质展现出无比美的丰姿,当她将和众神一道离去时,她的感情之流奔腾澎湃,不仅开口徐言彼此交往的道理,更产生“人神道殊”无法结合的怨恨。

第六段,写洛神去后,“我”思恋的深情,从而结束全赋。洛神隐去,“我”满怀惆怅走上山冈,心中不断地想象着刚才所遇的情景和洛神的神情容止,眺望远处,更怀愁思。“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自己希望洛神再现,并驾着轻舟,逆流而上,前去追寻,荡舟忘归,思慕愈深,夜不能寐,身上沾满了浓霜,直到天明。然而洛神终不可“复形”,于是只好“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但一当手执骖辔,举起马鞭,却又“怅盘桓而不能去”,结尾反复写追寻、思恋,一唱三叹,再度烘写洛神之可慕,这段描写为这幕人神恋爱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曹植在这篇抒情赋的杰作《洛神赋》中,以它深邃的思想,富艳的华采,清彻园丽的笔触,思若有神的想象,描绘出秀美多姿的洛神形象,她光采夺目,树立了永恒的艺术丰碑,是留给后人的艺术珍品。

参考文献: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第4篇

一.何为批注阅读

何为批注?汉语词典上解释为批语和注解。所谓批注,即在文章的空处,写下独特的或者是有创意的阅读心得和个性感想。按批注的位置分有眉批、首批,有旁批、侧批和尾批;按批注的内容分可归纳为四类:注释、提要、批语和警语等。批注的方法则有品析语言、点评人物、想象联想、剖析写法、批判文本和质疑问难等。阅读后的批注,是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独到的眼光和别样的情怀。

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法在我国其实是十分传统的阅读方法。对诗的点评盛在唐朝,对文的批注出现于宋代,清朝则出现大量对小说的评论并达到鼎盛。所以,历史给后代留下了那么多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名著和大作不足为奇。从那时起,很多阅读者就用纯个人的态度拆解诗词文,散开又聚拢,不断求索作品的真意。可以说,意随文生。读者的解读就让各种个体主观地复现作者的原意,阅读权在“我”。所以,批注阅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语言意象、语境意蕴间穿梭游走。他们在独立阅读时写下自己的批注,把理解感受、评价欣赏“寄生”在文本上,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捕捉重要信息,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一方面感悟和体验别人体验过的经历和思考过的意念,另一方面不断重新认识自我,读着别人比着自己。

可以说,批注阅读是学生品读文章最实用的方法之一。身为教师,应指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作品内容、结构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提醒用线条符号或文字加以标记。同时还可让学生在预习时、在课堂上,“眼到”、“手到”、“心到”,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长此以往,读中有写,写中有读,既是与原作者的互动和交流,也是阅读过程中自身情感和感悟的积累。学生在阅读批注和交流展示过程中创造性地解读文章,必将促进他们品读个性的发展和阅读效益的提高。

教师要指导学生自行阅读、自选标注和自我点评,边读边品边作注释、提示和评论,让阅读达到最自由最随意的境界。此时的读一定是在理解、质疑、比较和联想。批注阅读,是富有创造地读,是充满思辨地写。批注阅读能帮助梳理结构、概括主题,品味并锤炼修辞语法,思考并吸取主旨内涵。批注阅读,还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个体经验去字斟句酌,探究文字潜存暗藏的各种意义。

二.如何批注阅读

“批注”又有哪些方法技巧呢?如何运用“批注”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以组织《七子之歌》批注教学为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自主合作探究角度来看。新课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批注必须把阅读权交给学生,使之借助作品,基于文字,超越文字,展示个性,思维碰撞。批注阅读教学,必须给学生交流感悟的时间,相互交换意见。既有相对独立的自主阅读,又提供了共同探究的合作空间。

例如,在批注教学交流《七子之歌・威海卫》时,一学生作如下批注:这一段中的两个“圣人”都是指孔子。而另一学生的批注则抓住了前后两个“圣人”作了如下批注:因为威海卫地处孔圣人的故乡――山东,前一个圣人应该是指孔子,而“圣人的丘陵”是指孔子的坟墓,后面一句中“尽是圣人的遗骸”里有个“尽”字,所以应该是指像孔圣人一样的遗体遗骨。这里的“圣人”应该是指像孔子一样的一代又一代人。学生们通过交流讨论,一致认为后一位学生的理解更为合理精准。

2.从学习考察语文综合性知识来看。阅读理解题要系统考查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批注阅读涉及到的内容则更全面更丰满,每一次批注阅读后的经典和精彩言论,有条件有时间的话,可当堂诵读或打印展示,从而让学生全面自主的展开品读,个体还能收获充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例如,有的学生抓住了诗文里“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中的“捧”,“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中的“夏日”、“晒死”等关键字词展开分析,进行批注;有的学生则从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抒情的表达方式、反复的句式结构以及多处感叹等标点符号,多角度展开点评和剖析。有位学生批注与众不同,他找到了《九龙》一段的句子“我何曾有一天不再泪涛汹涌”中的“泪涛汹涌”,他认为此处不仅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九龙“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恨之深、痛之切,给在座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从感悟作品深度广度来看。学生通过阅读批注,可以谈社会、谈人生、谈政治、谈道德、谈哲学、谈性格,谈一切想谈、能谈的东西,或剖析历史事件,或品评人物,或情感功过是非,从而吸取精华。丰富联想想象,悟出其中道理,及时记录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使知识升级为自我智慧。

例如有的学生在批注时,不仅关注与诗歌相关的八十年前后祖国的屈辱史,还追根溯源到古诸侯时期的典故和传说。对“七子”中唯一未能回归祖国怀抱的“台湾”尤为关注。对琉球群岛、九州岛与台湾岛等岛屿的隶属变迁发展的历史如数家珍,该生的批注显示在中日关系的认识上,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还有学生在批注“广州湾”一段时,从“管钥”、“铁锁”作为切入点,研究中国地图的地理形势,发现并用多个事例来论证沿海地区、天然良港的地貌和地势特点更有利于政治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历来是我国的军事要地和交通要道。

4.从艺术欣赏审美品鉴上来看。学生在赏读作品时,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文字产生共鸣,通过品读优美文句、精彩片断,获得爱的体验、美的熏陶。在学生把这种体验用批注呈现出来的同时,激起了阅读兴趣,提高了审美情趣,生发了阅读各类名家名作、经典范文的需求和能力。

在教学本课前,有学生的批注不仅仅局限于本诗内容和情感把握上,也不仅读出“七子”及诗人迫切期盼回到祖国怀抱的殷殷情怀,还联想到了远离故乡的海外游子拳拳的赤子之心,并在文字的空白处罗列出台湾元老于右任等先生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等思念故乡、渴望统一的文句。更有甚者,还有学生煞费苦心地搜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琦君的《故乡的桂花雨》、琼瑶的《剪不断的乡愁》、萧乾的《枣核》、席慕容的《乡愁》和舒兰的《乡色酒》等作品,并拿来推荐给同学们诵读品味,感受作者的思乡和祈盼回归的感情。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第5篇

一、 通过插图预习课文

历年的高中语文教材基本都是图文并茂的,插图题材丰富,形式也变化多样,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插图可以直接将文字形象转化为视觉画面,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通过一幅精美的插图引出课文内容,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鲜明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插图的重视程度不能低于课文内容,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插图的特点和优势,将其纳入课堂教学活动中,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那些难理解的意象。在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先观赏插图来预习课文内容。

例如,学生在阅读《遭遇战争》这类记叙文时,就可以通过欣赏插图大致了解课文的基本脉络和内容。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预留三到五分钟的预习时间,指导学生要结合插图进行阅读。另外,学生在阅读游记类或写景类的散文时,也可以直接根据文中的插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循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欣赏到一番美景。

《归去来兮辞》第一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课本用问号,反问自己的成分居多;《辞典》用叹号,一种醒悟的成分为主。结尾几句课文标为:“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一个感叹句加三个问句,感叹后连续反问自己,那今是而昨非的感情喷薄欲出;而《辞典》中,“乎”字后标为逗号,另三个句子只在最后一个句子后标问号,偏重于陈述。

课本《水龙吟》最后一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用问号,而《唐宋词鉴赏辞典》用叹号。课本《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后面用“叹号”,而《唐宋词鉴赏辞典》用问号。确实如钱钟书所言:“每踌躇于‘?’号和‘!’号之间。”

总之,即使是专家学者标注标点,也因人而异,并无统一标准,他们都是依自己的理解将“朦胧萌拆的一团”加以固定化、单一化。如果课文中保留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在读诗词过程中有意识地突破专家标点的束缚,更好地个性化地读诗词,这对我们欣赏能力的提高不是很有帮助么?

其实,钱钟书先生对这段谈标点的文字是很在意的。在该文的后面,钱钟书有个“附识”,特别谈到了标点这段文字:“关于标点,我曾问过校点唐人诗集极精审的郑西谛先生,他也说确有此感。”或许钱钟书与郑西谛(郑振铎)的这种说法尚非公论,未成定论,然其中的启发性不言而喻。作为教材,把与上下文相关的内容删去,把对学生读诗品词有帮助的内容删去,应当是很不妥的做法吧。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黄金中学(341000) 二、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在新课学习前,先从课文的插图上导入教学,通过这些插图,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江南的冬景》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然后提出一些引起学生兴趣点的问题:同学们对冬天的印象一般是什么样的?大家从这幅插图中具体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景象?作者眼中的冬天和我们眼中的冬天有没有什么不一样?大多数学生能够踊跃地回答,有的学生给出的答案较为浅显,有的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较为准确地回答。这样在利用课本插图激发学生兴趣点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通过插图进行阅读教学

教师同样也可以利用插图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深入的讲解,尤其是涉及一些较为复杂的思想情感时,插图更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落日》一文时,作者用极为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落日”的景象,在教材配在文字旁的插图中,画家将文中的意象放大,将作者的想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在纸上。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如何结合课文内容看图,避免了单纯的抽象讲理,这样学生就轻松地掌握了一个知识点。

四、利用插图练习写作

看图写作一直是作文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有趣味性的方式,而那些教材中的课文插图,也可以用来做练习写作的对象。尤其是古诗词的插图,让学生在理解原文基本意思的基础上依据插图练习写作,将诗词中的意象编织成全新的文字。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对诗人的情感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总之,利用插图把写作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益处。

五、利用插图进行美育

很多插图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课文的内容,我们也能从中欣赏到独具一格的绘画艺术,有山水草木画、园林建筑画、人物肖像画、日常生活的图画等,都是能实实在在打动人心的作品。大部分插图都是出自大师的手笔,学生通过对这些插图的欣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

六、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和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一样的是,文学艺术形象是通过语言来塑造,它表达的是人的主观理想和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插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媒介,学生只有通过对插图的观察,按照文章内容,不断地想象、思索,才能真正回味出字句的含义,才能感受到文学艺术的内在美,才能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

相关期刊更多

金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玉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化交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委宣传部

上海文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