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第1篇

《孔子拜师》是三年级上册的教材,这篇课文讲述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这堂课教师由谈话导入,首先提问:“你们知道孔子是谁吗?”学生根据课后资料袋的材料回答后,教师再补充介绍孔子。接着教师让学生快速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几个人,写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检查学习情况后,教师再补充介绍老子。随后开始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教师让学生自由读,圈出重点词句,可批注,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时,有一个学生说圈出“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这句话,教师马上问:“孔子‘三十岁’还要去拜师,你体会到什么?”没想到班上有个满脸稚气的小男孩抢着说:“我觉得孔子太丢脸了,三十岁了还要去拜师。”教师一下子愣住,慌忙让小男孩坐下,继续按照自己课前预设的教案往下教。这堂课一结束,我就询问那位小男孩,他还是认为孔子三十岁去拜师太丢脸了。望着孩子纯真的样子,我不由地陷入沉思……

上述案例中,教师完全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案进行教学,忽视了课堂的动态生成,未能意识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往往会遭遇一些生成性的问题。我认为把握这些生成性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课前教师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牢记本课的教学要点。例如:《孔子拜师》教学要点之一就是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其次,教师要分析学情,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要进行多种预设,“以学定教”,即关注学生的原始知识情境;最后教师在课堂中“顺学而导”,也就是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学的情况,并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创造性地利用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随机应变,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使课堂“无意插柳柳成阴,有心栽花花更发”,呈现出勃勃生机!

此次调研中,我还发现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难有突破,学生古诗难学,教师古诗难教,仍然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为了改变“就诗教诗”的传统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和区骨干教师共同备课,设计了四年级语文上册20课《古诗两首》第二课时的教案,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本节课主要设计两个环节:①观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两首古诗的多媒体课件,诵读并归纳送别诗的共同特点。②学生自行组织《飞向火星》的活动。

第一环节是根据直观教学原理来设计,赫尔巴特倡导表象力学的统觉原理,作为整个教学的基础。感悟诗句,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因此,我们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事实为基础,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平面的诗句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扩大学生已有的表象群。当学生对古诗内涵有了更深层的感悟后,再让学生用“读”来传达自己的感受、作者的情怀。我们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可以看出学生已融入文本,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第二环节根据活动原理和兴趣与自发原理,设计由学生自行组织《飞向火星》活动,活动由两名同学主持。活动设置的场景一是地球人派出代表与小天使告别。地球人派出的六位代表陆续上台与小天使告别。他们朗诵自选的或自己写的送别诗。其中连君小朋友写的送别诗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称赞。(附:《地球送别小天使》 连君 天使从地球来,要往火星去。地球之人,舍不得,挥挥招手,道别去。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接着主持人宣布火箭升空。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飞向太空》录象,教师根据录象讲解杨利伟飞向太空的过程,最后宣布小天使成功到达火星。活动设置的场景二是火星人欢迎地球人。火星人欢迎地球人的诗(词)都是学生自己写的。翁丹枫等同学致欢迎词,表达火星人的良好祝愿,并告诉小天使,他们把心愿写在朵朵白云上,希望地球人看见。接着小天使和宇航员发表演讲,希望与火星人友好相处,并告之此行的目的。

整堂课,孩子们在一个个充满“磁性”的课堂情境里十分愉悦地畅游于古诗词的文化之海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仁爱、充满情趣、充满欢乐的阳光课堂,那一张张由充满丰富想象的稚拙而又富有灵气的诗文、绘画组成的手抄报,令人耳目一新。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孔子;学者;维护者;圣人;导师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孔子那样被人们评头论足、津津乐道地评说了两千多年。他是一个平凡谦恭的人,却成了人们心中的神话。曾经有人把他捧上九天,也曾经有人把他贬入地狱。但是他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统制力的思想家,人们不得不通过他而思维,不管是否认同、是否继承他的思想理念。

本文就《论语》的记载对孔子做一次浅近的解读。

一、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者

《论语》中孔子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智者,缘于他一生对学问的不懈追求。《论语》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学习”指的是学习周礼。孔子认为,学习就是“致其道”,这是做人、从政的必要条件。孔子对自己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才能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从自己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另外,孔子在对待学问上注重精益求精,主张治学应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浮夸偏颇、懒惰懈怠的劣习。孔子不仅自己乐学善思,更对弟子循循善诱,教导他们也去勤奋好学。

二、等级制度的维护者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当时礼崩乐坏,周天子衰落,诸侯争霸,大夫逐利,士与庶人或富而骄,或贫而谄。这样的局面,孔子认为是由于人心不古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用道德的力量去规范人们的行为。

于是,孔子提倡“仁”,这是他所认为的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观。为了“仁”被大多数人接受,孔子周游列国、教授讲学。另外,孔子的思想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礼”。“礼”是孔子为社会和人们确立的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和行为规范。”君使臣以礼,臣以君以忠。”是孔子对这一政治规范概念的经典概括,他本人就是礼的忠实守护者。“子入太庙,每问事。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问事。’子闻之,曰:‘是礼也。’”在孔子看来,礼的一系列基本规定不仅普通百姓必须遵守,最高统治者也理应恪守,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从夏、殷之礼损益而来的,是比较完美的,以后既使周灭亡,周礼有所损益,那种损益也是修修补补而己,周礼的核心内容就是百代以后也是不会改变的。(《为政》)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用麻布作礼帽,这是合于周礼的;如今大家都用丝来作,这样俭省一些,我同意大家的作法。臣见君时先在堂下跪拜,然后升堂再跪拜,这是合于周礼的,如今大家都直接升堂行跪拜礼,这就有些轻慢了。虽然违反大家的作法,我仍然要遵从古礼,先在堂下跪拜。(《子罕》)孔子宁愿同意在物质上节俭一些,也不同意在行为上省略一些。虽然孔子十分执着与周礼,但是春秋末期有些周礼制度遭到多少人的背弃,在潮流面前,他有时候十分顽固,有时候则的灵活变通的。但是,孔子的变通和灵活是有限的,虽然从政之心甚高,但不能与国君重臣共事,缺乏政治家纵横捭阖的手段。在他身上,学者的纯洁清正是十分突出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理想主义最终压倒了灵活性。

三、知人救世的圣人

朱熹称赞孔子是“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的,孔子具备最高德行的同时又有拥有最高智慧。孔子自我评价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都在不断追求达到圣人的境界。

孔子评价一个人往往能够做到一分为二。即使对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孔子也能够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他。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这就委婉地批评了颜渊缺乏质疑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孔子能够准确地评价一个人,并想选拔优秀的人才拯救现世,从孔门弟子子夏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中就明确指出他们胸怀改革社会的理想。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遭到冷嘲热讽,经历无数磨难之后还是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救世的思想鼓舞着有志之士,历经千年依然如斯。

四、诲人不倦的导师

孔子创办私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严谨执着的学习态度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少可取之处。

孔子虽然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但是却承认自己“非生而知之者”。他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相信经过后天学习钻研可以获得知识的精神是值得肯定与学习的。

孔子“诲人不倦”而且毫无隐瞒。一个叫陈亢的人以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孔子,认为他对自己的儿子必有私心,一定会教给儿子诀窍,于是陈亢去找孔鲤探问,却发现孔子并没有教儿子什么秘诀,而是一视同仁地教导他要踏踏实实学习《诗》、《礼》。

孔子对每个学生都非常了解。他主张因材施教,在解答问题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学生他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放下长者的身段,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循循善诱,并且有针对性地评价他们各自的答案。

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些从古至今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孔子的教学理念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五、千秋功过任评说

孔子在世就闻名天下,他爱憎分明,世人对他也是见仁见智。

(一)孔子的弟子对他十分崇拜

弟子子贡曾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子张》)。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评价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孔子的威望,来自他的学问渊博、精益求精,来自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自他乐此不疲、不知老之将至的风范。所以,弟子在孔子面前都是毕恭毕敬的。

(二)当时的国君、大臣多认为孔子之道迂阔不实、不合时宜

春秋末年的诸侯国与诸侯国、公家与私家、私家与私家在土地、人民、权力各个方面都在进行激烈的争夺。孔子却并不注重军事和农事。在诸侯国中,周礼都或多或少遭到破坏,而孔子不愿意与违背周礼的国君、大臣共事。

孔子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有的国君、大臣讨厌孔子的空谈。例如孔子初到齐国,得到齐景公的赏识。可是孔子前脚刚走,晏子就劝说景公“(孔子)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景公对孔子马上冷淡了下来。无论是开明的政治家还是贪婪的权臣,都不会被周礼束缚手脚,不会喜欢孔子。还要的人虽然不行孔子之道,却想把他留在身边做顾问,做一个冠冕堂皇的点缀。例如鲁国的权臣季桓子。对于这种人,孔子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三)隐士多数以旁观者的姿态讥讽孔子

春秋末年,不少大夫和士人看不惯国君和权臣破坏周礼、粗暴贪婪的行为,所以辞去官职,隐居山林。他们对孔子这种卫道士多给予善意的讥讽。在楚国就有“凤歌笑孔丘”的狂人,他打孔子的车前经过,唱着“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他用天下有道时才出现的凤凰比喻孔子,现在天下无道,孔子却不归隐,难道他的德行衰败了吗?隐士虽然讥讽孔子,但是也承认孔子的仁德,劝其迷途知返,不要空忙一场。

可见,孔子在当时并没有被神化,只是在儒士内部出现的小范围的个人崇拜,在大多数人眼里,孔子是过时的、迂腐的、顽固的人物。

(四)旷世大儒

随着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孔子的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受到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以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采取了神化孔子,提倡儒学的措施,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片面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以来,孔子思想的保守性受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一些学者,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取得了很大成就。

总之,孔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思想是超前的,但是也有他的局限性,以及他对于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其中的一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受用,感染了每一代人,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孔子旷世大儒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书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2]王月光《孔子的人格》,《社会心理科学》第22卷,2007年第3-4期

[3]杜莹《论语中孔子的形象》,《陇东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4期

[4]林存光《旷世大儒——孔子》,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自觉;儒学;寻根之旅;本根教育;人文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发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明确提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的使命。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和积极弘扬者,成为当代先进文化及文化强国的合格建设者,是当代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大学生人文素养需要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中国高等院校一定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中国的大学生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得到熏陶和滋养。培养既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气质和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中国高等院校肩负的神圣职责。然而,长期以来,在教育实践中,由于过分看重知识教育的工具价值,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轻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人文素养堪忧,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的人文素养也不容乐观。仅就大学生而言,有的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和认同,对中华优秀文化缺乏起码的温情和敬意,有的则对真善美的价值缺乏执著与追求,甚至不知道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做人的道理。这种无根的教育已成为困扰当代教育的难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此灿烂辉煌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26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中华民族屹立千年的基石,民族文化也理应成为当代青少年教育的宝贵资源。一个人只有耳濡目染,深切了解和感知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才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真正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当今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中外文化全面交流的崭新时代,难免会出现种种思想混乱现象。特别是青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在这一时期固其本根,给予充足的精神营养,就难以使他们成为建设现代化中国的栋梁。 

以培养未来工程师为己任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作为一所工科院校,认真研究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工程师的有效培养模式,尤其是在引导学生熟悉中国典籍,加深国学修养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学校特别强调继承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鼓励和要求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阔视野,树立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同时促使学生立足现实,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紧紧联结在一起。“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作为该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策划的系列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之一,就是该校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而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西有泰岳、东临沧海、北有黄河、南有圣人的齐鲁大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鲁国故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誉。前往齐鲁大地修学,漫步“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之圣迹,就地聆听儒学名师教诲,探寻儒家文化之源流,必将得到不少教益和启示。几经切磋琢磨,反复酝酿和论证,“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于2011年7月初顺利成行。寻根之旅的核心成员是来自学校各个院系22名大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或是选修过《论语讲读》和《孟子讲读》课程,或是参加学校“人文知识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对孔子、孟子及其思想有了初步了解,多数对中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敬意。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寻根团队也包括25名来自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 

二、 探寻儒学源头活水,滋养学生人文情怀 

孔子开宗立派,首创儒家学说,然而,追根溯源,其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正可以上溯到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开山鼻祖——周公。“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二子”,正所谓“孔子习周公者也”。基于此,寻根之旅从探访孔子所崇拜的周公之庙开始。想当年,孔子怀着温情与敬意,“入太庙,每事问”,盛赞“周公之才之美”,感慨“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表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感叹“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由此足可以想见孔子对周文化尤其是周公满怀的敬佩之情。沿着先师的足迹,寻根团队怀着崇敬之情过“棂星门”,静观东西两边刻有“经天纬地”、“制礼作乐”的石坊;入“成德门”,康熙御碑前体会古代帝王对周公的由衷敬仰;进“达孝门”,元圣殿前瞻仰周公塑像,欣赏“明德勤施”雕龙金字巨匾和由清乾隆帝手书的“官礼功成宗国馨香传永世,图书象演尼山绕绪本先型”之楹联,感悟周公这位西周杰出政治家的“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和“制礼作乐”的丰功伟绩。 

知孔子其人必先知其身世,有必要寻访圣人诞生之地。告别周公庙,寻根团队驱车来到距曲阜市区25公里的孔子诞生地——尼山,下榻在尼山脚下的尼山聖源书院。尼山拥有许多反映孔子生平和文化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这里虽无三山五岳之雄奇,却因孕育了圣人孔子而历史独有,文化独具,资源独占,地位独享。寻根团队在尼山孔庙拜祭先师和七十二贤,启圣王殿前追忆陬大夫的赫赫战绩及其启圣之不凡;颜母祠前感念颜征含辛茹苦抚育孔子之艰难;智源溪畔寻找仁德化身和智慧源泉;观川亭上试听“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然长叹;中和壑(尼山砚沟)里体会孔子渴求万事万物达于和谐境界的中道观;夫子洞(坤灵洞)前感念“祷于尼丘得孔子”及“凤生虎养鹰打扇”之美谈。回到尼山聖源书院,寻根团队聆听了儒学研究专家、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刘示范教授的专题讲座——《夫子洞前学孔子》。刘教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处的时代、孔子的思想及其影响,带大家重温了反映孔子思想的代表作《论语》。他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讲解,使听者仿佛走进历史的隧道,亲聆圣贤的教诲,也让大家在尼山圣地进一步认识了孔子。观山之意不在山,在乎寻古沐圣灵。伫立于五老峰前,站在山枣丛针刺倒长、“扳倒井”井壁倾斜和柏之似笔的神奇之地,师生们惊叹于五老峰的瑞气,尼山的灵性,感悟孔子从山水和自然当中汲取灵感,创立儒家学说,开创私学之先河,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茫茫宇宙,星有明灭,唯有圣贤的思想与之永恒! 

尼山,孔子出生之地;孔府孔庙,留下了孔子讲学和生活的圣迹;孔林,孔子安息之处。从出生地到葬身处,这是一个完整的人生轨迹,记载了孔子73年人生岁月的不朽历程。孔子被尊崇,在孔庙一座座门坊招牌上得到活灵活现的体现。“棂星门”,寓意孔子犹如天上文星而感召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圣时门”,借孟子之言称颂孔子是最顺应时代的圣人;“弘道门”,指孔子弘扬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大成门”,昭示孔子是集先贤之大成的人;“金声玉振坊”,借孟子之言赞美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太和元气坊”,表明孔子的思想如同天地化育万物;“德配天地坊”,彰显孔子的道德像天地一样伟大;“道冠古今坊”,意味着孔子思想古往今来一以贯之。步于其间,不时涌起一种深沉凝重的民族自豪感。寻根团队大成殿前祭拜先师;东西两庑瞻仰历代贤人;成化碑前感念动乱留下的遗憾;“诗礼堂”中领悟“诗礼传家”的意蕴;鲁壁旁遥想历史风云几多变幻。驻足于杏坛之前,追忆授徒三千的盛况,仿佛看到孔子“循循然善诱人”令弟子“欲罢不能,既竭吾才”的场景,想见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路的忠厚率直,子贡的聪颖善辩,曾晳的潇洒脱俗,确有当年司马太史“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之感。游走于圣迹殿内,感念孔子不辞辛苦周游列国“累累若丧家之犬”的无奈和凄凉,在清贫与困厄中仍“弦歌不绝”、“习礼于大树下”的执著,情不自禁地吟诵圣迹殿内留下的那首《大哉孔子》赞歌:“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以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寻根团队在孔府里体会“天下第一家”的特殊地位和非凡气派,感悟一句句沉淀千年的治家箴言;孔林里膜拜于“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前,徘徊于“子贡庐墓处”,思索儒学之厚、礼学之深,感动于弟子与孔子留下的深厚情谊。拜谒孔府、孔庙、孔林,犹如与一页页风干的历史对话,深深地震撼着心灵。齐鲁的水土养育了孔子,也滋养了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两千多年来,人们尊孔,敬孔,也不乏批孔甚至倒孔,但孔子的思想却依然影响着人们,历久弥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生活于“礼崩乐坏”、“世道衰微”、“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动荡不安、新旧交替时代的孔子,心忧天下、修己安人的担当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寻根学人。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这是孔子晚年所删定的《诗经》中对泰山的赞叹。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借助泰山之力而开阔眼界和胸襟;孔子临终所唱“泰山其颓乎!梁柱其摧乎!哲人其萎乎”的最后歌声,竟然将自己的生死与泰山相联系。难怪明代严云霄在《咏孔子庙》中曾有“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之誉。沿着孔子“过泰山”“登泰山”的足迹,寻根团队来到坐落于五岳独尊的泰山和泰山学院。泰山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泰山”命名的大学。该校深受厚重的泰山文化的滋养,形成了鲜明的泰山文化特色。寻根团队在泰山学院副院长、著名旅游策划专家、泰山研究院院长王雷亭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湖光山色、美丽如画的泰山学院校园,听取了著名泰山文化学者、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副院长周郢老师的学术讲座《天下泰山》。周郢老师娓娓道来,向大家讲述了泰山从儒学圣山到帝王之山的历史。他充满深情的诠释,加深了大家对泰山深厚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强化了大家迫切登游泰山的心情。登泰山,艰苦而快乐,不仅检验了师生的体力,磨炼了师生的耐力,更见证了不离不弃的真挚友谊及“泰山石敢当”的担当与威力。寻根团队从岱庙出发,一路攀登,过孔子登临处,越中天门,登十八盘,到南天门,至瞻鲁台,夜宿泰山顶。从山脚到山顶,三里一旗杆,五里一牌坊,摩崖碑刻林立,宫观庙宇点缀,登游其中,宛如穿越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大山因圣人的光顾而成为文化的巅峰,五岳独尊;圣人因大山的滋养而成为文化的巨人,千古独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热汗被天风拂干,激情被理性冷却,沉静思考,感悟宇宙的浩茫、自然的博大、时空的倏忽、自身的渺微;进而慨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励自己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奋进之信心,奉献之无穷。 

三、 寻根之旅意味深长,本根教育任重道远 

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不懂得、不认同中国文化就很难算是真正的中国人。弘扬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文化精粹,呵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核心精神理念、核心道德信仰,应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根基。以孔子思想为基础的儒家文化,作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淀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群体智慧和对人生的关怀,对中华民族品格和特性的形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作为一种文明成果,是今天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得以借鉴的宝贵遗产。石本无火,相击乃迸发灵光;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成涟漪;圣迹本属文化遗产,游学能唤醒“沉睡着的力量”。游学就是与圣贤晤面和对话,分享其思想、情感,受其智慧的启迪,获取心灵的滋养。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的鲁国,既属于那个时代,更属于他生于斯长于斯的鲁国。探究孔子和儒家文化,既要考虑其时代性特征,又要注意其地域性印痕,只有这样,对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认识才会更客观,更接近真实。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以“走近孔子——探源儒家文化”为主线,通过“以学为主,学游结合,学为先导,游为延伸”的活动方式,实地实事地探访鲁国故城遗址和周公庙、孔子诞生地尼山、泗水源头泉林、曲阜孔府、孔庙、孔林以及美丽如画的泰山学院和五岳独尊的泰山,期间贯穿以学术讲座,交流讨论,对师生展开深层次的文化浸濡。活动将师生置于先师孔子亲自触摸过的山水间体验儒家思想,净化心灵,在凸现孔子及其儒家文化基本特点的同时,做到与齐鲁大地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从而把“山水圣人”的旅游之地变成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又一课堂,使师生在游学体验的过程中,对中华文化增添了一份温情和敬意,同时体悟了生命,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提升了境界。诚如在交流讨论中一位老师所说,“本次活动是一趟寻根之旅,一趟文化之旅,也是一趟心灵之旅,孔子一生不畏艰难,上下求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崇高人格和教化力量深深震撼着我们!亲临儒学圣地,感悟儒家文化的魅力,既是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更是对师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染。大家在游学过程中,接近中国人的精神故乡,增强了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成功的人文教育,必“读其书,知其为人”,必“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正如余嘉锡在其《目录学发微》中所解释:“吾人读书,未有不欲知其为何人所著,其平生之行事若何,所处之时代若何,所学之善否若何者。此即孟子所谓知人论世也。”读万卷书学而时习之,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游学”的传统,游学活动以其特有的魅力备受古今学者文人的青睐。从游学洛邑考察周文化的孔子,到游历稷下学宫讲学的孟子荀子,从寻访人文史迹的司马迁,到游遍山川实地取材的郦道元,无不在游学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实地体验其丰富内涵。可以说,游学活动为古今学者文人成就梦想、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儒家文化寻根之旅通过实地实事的“耳濡目染”的游学活动,使参与其中的师生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之渊源有了直观认知,对儒家文化的精髓有了深切感悟,其人文情怀在“润物无声”中得到了熏陶和涵养。 

唐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利用中华文化沃土中蕴藏着的丰富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资源,积极而系统地开展中华文化本根教育,是一件富有远见卓识、带有根本意义的大事。儒家文化游学活动是一种效果直观而持久的素质教育模式,是教育过程中最生动活泼而行之有效的一个环节。通过将大学生置于中华民族大的“时空观”的教育体验活动中,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知人论世”的方法可解决读其书不知其人的缺憾,其“实地实事”的特点可调剂现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其“知行合一”的性质可弥补“死读书”的弊端,其人格培养的功能可对症当今人文关怀的欠缺。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其育人智慧,有利于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本次儒家文化寻根活动主要组织者、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闫笑非教授深有体会地说:“今天的很多老师,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受到很好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他们成为老师后怎么能够教育学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呢?不是不想教,是不会教。文化游学活动是给老师和学生补上这一课的最佳载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寻根之旅启程之前,每名师生都根据活动安排做好前期准备。出发前,学院编撰了《儒家文化寻根之旅手册》,作为此次寻根之旅的文化基础,人手一册。每天活动结束后,主讲《论语讲读》、《孟子讲读》、《中国新诗阅读》课程的老师都要组织大家座谈,就地畅谈收获,及时交流心得。会计学专业费晓宇同学感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充溢着浓厚的人文色彩,我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李杨同学在发言中谈到:“寻根之旅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明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含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陈泽同学则说,“此次活动,对于我而言收获的不仅是文化本身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经过此次活动我对自己的生活态度有所反思,有所感悟。”市场营销专业吕凯士同学说“我要以孔子为榜样,把行为守礼、做事守义,处事守仁、好学多知和交友守信作为自己修身的标准。”英语专业潘九丞同学表示,现在很多“90后”对孔子的了解只局限在书本,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诵读经典和文化寻根之旅等类似的活动。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第4篇

如今,“仔”见“南子”(在2500多岁的圣人面前,谁不是“仔”?),可能只会被某些人添作谈资而已。可在无摄像头与《新闻联播》的年代,一向讲“礼”的孔子,或许也不免“哈姆雷特”――不见吧“非”礼,见吧“一身骚”!有《史记》为证,他是先“辞谢”,后才“不得已而见之”。可弟子子路仍大“不悦”,害得夫子向天发毒誓:“我若做了啥见不得人事,天厌之!天厌之!”若干年过去,史太公司马迁又“照抄”这段《论语》笔录,却依然在之前的“节骨眼”上来了个“此处删去200字”,抛下一道“哥德巴赫”――1+1(一男一女,圣人vs.)到底出啥结果似乎谁也“算”不清,连铁杆尊孔派朱熹居然也“出格”地称此乃“圣人出格事”。

“被绯闻”的孔子遇到影后(周迅),尴尬更甚:这位穿“全高跟凉鞋”的南子,绕孔子溜达一圈、贴面(几乎)“吹气”(说话),美其曰“请教”不如说“考验”。圣人则不卑不亢,“挑”出《论语》中的句子左挡右接,抑制“火花”却不免“水花”暗溅(整个过程“周夫子”表情复杂)。不到10分钟,“思想工作”奏效,变折服,“绯闻女友”顿成红颜知己,她盈盈拜倒,并为导演“代言”:“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

导演还让孔子对南子说出自己的信念――“朝闻道,夕死可矣”。问题是,“道”字道在了两个男女之间的特殊语境,很易悖圣人原意。南子果然误解了――对此话的反应是“咱们可否再见面”。而尚未到“夕”,她便被暗杀,闭眼前一脸满足,满脑“孔夫子”――可死矣。其实,早有专家指出,“夕死”的“死”乃“固守”之意,亦可引申为承担;“朝、夕”也并非单纯的早、晚,而应从“天、地、人”三大角度考察,其中有思想层面乃至思想体系的深意。

当然,不该以“思想”来苛求影人。胡玫导演有言在先――思想家老想,是电影最忌讳的,“《孔子》拍的不是思想,是人生。”而“懂”电影的人知道,连“更懂”电影的大师爱森斯坦当年要把《资本论》搬上银幕的想法都被诟病为“痴心狂言”。可电影史中毕竟有把思想化为可感人生(情节)的成功例子。在孔夫子身上,胡导也是有机会的。

但她太想把圣人恢复成“人”了,尽管不以“胜人”(成功)与否论英雄,尽管与同届同学张艺谋“与时俱进”地拿上2009网络红话“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传说”让2009红人小沈阳吼出来的意思完全不同,但殊不知,孔子“这个人”令大家崇拜和他的立身之本正是“道”――思想,可胡导不必忌讳,因为它们不“形而上”,均为为人处世的道理,就算“拍人生”,也可拍出智慧人生,不断拓展自己心量的人生,“人性点”绝非见南子“克己”这点格局,大可拿《论语》等经典作蓝本,设更高难,而咱们又可能会碰到的“局”,看夫子如何抉择和怎样处理,这可能才是看《孔子》的乐趣和收获。

可现在,“这个”《孔子》倒是从圣坛上下来了,但导演白忙活了半天――始终没让观众明白,孔子“闻”的到底是什么道,因而也搞不懂他为何这样不那样,以至有人惊呼:哇塞,片中老爷子碰巧也叫“孔子”!他们只“明白”了――久传的“全能”圣人,也就是中国最早的拆迁办主任(强制去掉三邑高城)、诸葛亮的教父(舌战、空城计)、魔幻指环王(与老子云端对坐)以及职业经理人与政“客”(客座各国当“顾问”)和驴友团团长(周游列国)。不过,在中学老师于课堂与电视上毫无敬畏地大“降”(讲)历史“是什么玩意儿”和“艳照门”被“没什么”的氛围下,银幕里的孔子“很傻很天真”真是不奇怪。

必须说,编导们很认真、很诚意――光剧本就改了30多稿。影片也不是有人所说“忘”了孔子教师本色――见南子也可视作奔着教育、挽救“失足女青年”去的。但不能不说,《孔子》白白浪费掉孔子本身的教育资源与价值,作为一部传记片,它没有让观众感受到人物本就俱足魅力。我就不信,孔子的真诚、“求诸己”(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今天感动不了观众?正道正气理直气壮地传达和表现就不能服人?修过《周易》的孔子怎么就无法在银幕上力行《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第5篇

行业神崇拜是民间信仰的一大类型,是中国民众造神史的一个典型个案。中国行业神崇拜,积淀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现象。弄清行业神崇拜,对于认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的特点,特别是下层文化和民众造神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对于弘扬唯物论,无神论,解放人的思想、心灵,也具有参考和启发意义。

行业神是怎样造出来的

任继愈先生在本书序言中说:“千百年来,人们总是用迷信说明历史,我们则用历史说明迷信,这是我们的原则,也是我们的方法。”这里说的是一条马克思主义原则,唯物论的原则。对于中国历史上民众的造神、信神、供神的现象,当然也必须用历史本身来说明。《崇拜》一书正是用历史来说明行业神崇拜的。

过去谈神论神的著作,多是记述和研究信奉者供奉何神,怎样供神,而对于他们怎样造神却研究不多。人们虽然口头上经常说“神是人造的”,但究竟是怎样造神的?其具体过程如何?具体想法又是怎样的?往往语焉不详。“神是人造的”―――这是无神论的核心命题,所以,应该把研究怎样造神作为研究民众信仰史的核心环节。《崇拜》的著者即是将此问题作为核心环节的。用确凿的史料证明行业神都是从业者制造出来的,并且讲清楚是怎样制造出来的,是此书最重要的立意和内容,也是此书最重要的价值之一,这为“神是人造的”这一无神论命题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史证。

行业神的造神过程堪称人造神的范例,弄清了其中的奥秘,有助于深切、具体地理解“神是人造的”这一道理。本书用历史考述法(当考则考,当述则述)详细考证和记述了所知的百余个行业所供奉的神\的来历,将从业者造神的思考脉络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使人们知晓了所谓“神”,其实不过是真实人物的变形或影子,或是从小说、神话、传说及宗教故事中的人物演变而来的。总之,都是各行业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各种历史资料中选材,从而塑造出来的。

例如,书中写道,建筑业所奉的祖师(祖师神、祖师爷)鲁班,是真实历史人物的变形,绦带业所奉的祖师哪吒,是神话传说人物,盗贼所奉的祖师时迁,是小说人物,等等。其造神根据,是这些历史人物、神话小说人物与相关行业特征的某种关联,这种关联,或是确实的,或是牵强附会的,如鲁班被奉为建筑业祖师的根据是他是古代的能工巧匠,哪吒被奉为绦带业祖师的根据是《西游记》写他把龙王三太子的筋抽出来做腰带,时迁被奉为盗贼业祖师的根据是《水浒》好汉鼓上蚤时迁是偷盗高手。总之,这些人物被奉为行业神,都是人为的作品,都是从业者按照一定思路和规则制造出来的。这就是造神史,就是造神的脉络和过程。《崇拜》一书“用历史说明迷信”,一一揭破了这些行业神\的本来面目。

步武五四先贤

著者写这本书,深受了五四先贤“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影响,无论从学术立意还是著述方法上,书中都显现出一些五四学风的遗韵。

五四先贤强调民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强调民众史的斑斓多彩和研究它的必要性,主张做学问要眼睛向下看,向广处看。顾颉刚先生曾提出过“要打破以贵族为中心的历史,打破以圣贤文化为固定的生活方式的历史,而要揭发全民众的历史”的主张。《崇拜》一书,便是贯彻这一主张,眼睛向下、向广处看的著作。倘若著者没有这种学术眼光,是断然发现不了行业神崇拜这个课题的。

旧史家对于民众史历来不重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正史所记录的“祀”,乃是国祀,而非民祀,更非行业祭祀。旧史家当然是不会研究行业神崇拜的。李乔先生步武了五四先贤的学术先路,才有了这本研究民众历史的《行业神崇拜》。

本书研究神\问题,实际也是在步武五四先贤。五四新文化运动空前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一切反科学、不民主的东西都开始被质疑、被动摇,万千年来束缚人们精神的神鬼信仰,便是被质疑、被动摇的重要对象。一位法国学者说:“古今生活、思想中的神怪方面之史的研究,能够帮助解放人的心灵。”五四先贤颇为重视神鬼研究,写过不少此类文章,其目的就是为了搬掉压抑人们思想的巨石,解放人们的思想和心灵。这本《崇拜》,实际是继承了五四以来研究及批评神鬼信仰的学术风气的,是在这种学风影响之下做出的成绩。《崇拜》这部书无疑也是有助于解放人的心灵的。

著者在自序里说,此书“虽是考神之作,也是忧患之书”,这是他步武五四先贤精神,使此书立意丰厚升华的一种表述。就是说,此书虽是学术著作,但也有启发人们对社会问题加以思考的功用。读了它,可以对民间信仰与社会的诸种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有助于对那种喜欢拜神、喜欢崇拜圣物圣人的思维习惯做更深入的反思。

黑格尔《小逻辑》说:“宗教与政治本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孙中山说,“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行业神崇拜这一民间就与政治、与社会管理颇有关系。实际上,行业组织供奉祖师神就是行业内部的一种政治行为,是行业管理上的一种措施。从业者将祖师神作为同行的旗帜,用以团结同行,这类似于古代氏族的图腾或阀阅之家的族徽。

对于现代造神运动,这本《崇拜》可以帮助人们从历史根源和文化脉络上深入思考和认识。比如,我们的民族心理中有一种“崇拜基因”,表现为特别喜好崇拜神灵、圣人和王者,并形成顽固的习性和“崇拜文化”,而行业神崇拜便是一个典型个案。从这一个案中,我们看到古今造神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例如,极易对所崇拜的杰出人物的史事或传说做“层累的堆积”,使其演变为无所不能的“箭垛式人物”,然后再对这个“箭垛式人物”加以更狂热的崇拜。

研究民众心态史的一个实践

造神史研究可以说是人类心态史研究的一支。以往的历史学家最看重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之类,对心态史则极少问津。其实,心态史是历史学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云:“凡史迹……非深入心理之奥以洞察其动态,则真相未由见也。”史迹是人创造的,人的心态如何,能不关乎史迹的形态和走向吗?造神、拜神,属于人的信仰活动,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心态的突出表现,特别是当一种文化由“神本”尚未完全过渡到“人本”的时候,造神、拜神更可以说是心态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因之,造神史研究可谓心态史研究的重镇。

行业神的造神史,是社会各行业人们,包括上层人士和下层民众之心态史的重要表现。研究中国自古以来各行各业的造神史,实际就是研究各行业人们的心态史,往大一点说,也就是研究他们的思想史。本书著者一向关注史学界的心态史研究,还曾发表过若干篇相关内容的文章,《崇拜》一书可说是他研究中国人之心态史的一次更重要的实践,这次实践是成功的。

科学的方法,合理的结构

这部书的研究方法和结构设置,科学、合理,值得肯定。其研究方法主要是:用历史学、民俗学、文化学、宗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搜寻历史文献资料,连接历史碎片,相对复原历史原貌;使用归纳法,从史料中抽绎出带规律性的原理;用马克思主义和多种社会科学理论认识和处理史料。这种研究方法是科学的,靠此方法完全能够了解和认识中国行业神崇拜的全貌和意义。

在考述行业神崇拜历史面貌的过程中繁复地征引资料,是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实际是在使用一种实证的、因事见义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历来有“实”和“虚”两类方法,著者用的是“实”的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做?著者说,一是觉得孔子说得对:“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即摆出史实最有说服力,毕竟史实为王;二是想学陈寅恪先生的作文法―――用众多史料揭示历史面貌;三是想仿照英国学者弗雷泽的名著《金枝》的“严整的体系,丰富的资料”的著书法。著者之所以使用这种实证的、因事见义的、繁复征引史料的方法,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追索历史原貌,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原貌。著者认为,历史资料越丰富、越翔实,就越能接近历史原貌。“用历史说明迷信”,更需要众多翔实的史料做工具,只有如此,才能弄清所谓“神圣”的真貌,揭破迷信的老底。

做“窄而深”的研究,也是著者的研究方法。此法保证了论述的精细入微和严谨。例如,对于行业神的分类,著者将行业神分为祖师神和单纯保护神两大类―――探讨的重点是祖师神;对祖师神身份的确认,又有区别性的说明,即确有创业之功者不一定被奉为祖师神,认定是否为祖师神还有其他标准;对祖师神的“神性”与“人性”又加以了区分和解析,从而指出了行业神崇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某种联系。于此可见其“窄而深”的研究之一斑。

著者曾自谓,运用“窄而深”的治学方法是受了清儒的影响。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里谈到戴东原的朴学风格时说:戴东原一派的学风,“专作窄而深的研究,所选的题目或者是很小的,但在这个题目的范围内,务把资料搜齐。类书式的‘案而不断’,他们是不肯的,但判断总下得极审慎。所以他们所著虽多属小篇,但大率都极精锐”。本书著者实际是在仿效此法做研究,虽然未必学得到家,但方向、方法如此。可以说,选择“窄而深”之法研究行业神崇拜,是此书取得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之所以选用此法,也与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有关。著者说,行业神崇拜这个课题很像一眼深井,极适合做“窄而深”的研究。

《崇拜》全书分为“上编・概论之部”和“下编・考述之部”两大部分。上编提挈全局,综论抽绎出的原理。如研讨行业神的含义特征、造神规则、崇拜目的、敬神活动概况、行业神崇拜与儒佛道三教的关系,等等,并略论其在历史、文化和民俗上的价值及世界背景。论述时绝非“以论代史”,用几个概念来罗织推理,而是每个论断都有材料根据,且非单文孤证。下编做搜寻史实和考述历史面貌的工作。将俗称的“百业”“三百六十行”划分为十七大类,分别考述了一百四十个行业崇奉本业祖师神和单纯保护神的情况。读下编,好像走进行业神的陈列馆,一尊尊神灵,形态各异,煞有介事地岸然高踞,仿佛真的统管一业的兴旺发达。上述结构,是这部书很成功的地方。

可以看出,著者为写这部书做过相当周密的思考,付出了十分艰辛的劳动。这是一部很有功力的作品,显示了作者的思辨精神和驾驭材料的能力,标志着作者的实际学力和成熟程度。

采铜于山,史料丰富

从来的学术贡献不外两种:一是以课题的新颖或提出重大课题或找到了一个新的学术角度而推进了学术的进展;一是以扎实的资料及研究发展了学术。《崇拜》把这两者较好地结合起来了。第一种贡献,此书是大陆学术界最早也是最系统地研究此新颖课题的成果。第二种贡献,此书以扎实的资料及研究发展了学术。

鲁迅先生曾写过谈鬼神的文章《五猖会》和《无常》,他感叹道:“吁!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行业神崇拜就是个颇有难度的课题。其难度首先在“文献不足征”。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历代典籍便不大愿意记鬼神事,官修史书等正统文献又很少记录一般民众的历史,所以关于行业神崇拜的史料便非常少,即使有也多潜藏在文献的“字缝”里,需要下大功夫爬梳,前辈学者留下的关于此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极少。

据著者说,他写此书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搜集史料,用现在的话说,可谓用了“洪荒之力”。除搜集文字材料,还要做实地调查,访问故老。看看已经出版的这部60万字的著作所征引的史料,可以发现大多数内容都是“采铜于山”得来的,而非“买旧钱以充铸”。这需要花费多少心血啊!通观全书,没有空话,所有的史实,都言之有据,有书可证,考证凭史料说话,论点有史料支撑。全书以丰富的史料,勾画出了人们鲜知的中国行业神崇拜的历史面貌。

任继愈先生在为此书写的序言中认为,这部书的突出优点是资料搜罗宏富,对“行业”的罗列也相当齐全。他说,“关于中国行业的兴起、发展和分工,过去有过一些著作,但研究得还不够。研究它,既离不开文献依据,还得结合社会调查。李乔同志善于利用工作的条件,不辞辛苦,深入社会各行业,结合文献进行社会调查,汇集的记录是可信的。今后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还会有新的资料被发现,将有所补充,但我相信不会有重大的突破,因为它搜集的材料相当齐全,是作者长期积累的成果,短期突击是搞不出来的。”这一评说完全是内行人的破的之言,是实事求是的评价。

著者除搜集了大量行业神崇拜的史料,还从学术先辈的文集论著中勾稽出一些他们在行业神崇拜问题上发表过的久已湮没的珍稀见解。如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曾在《日知录》里以茶业供奉陆羽为谈资评论某人;瞿秋白曾把木匠供奉鲁班作为“行会文化”的标志;顾颉刚在论述“三皇”问题时,将木匠供鲁班、织工供嫘祖与医师供三皇做比较;冯友兰在论述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时说,士人尊崇孔子,“犹木匠之拜鲁班,酒家之奉葛仙”;版本学家孙殿起在所辑《琉璃厂小志》中记述了旧京琉璃厂书商根据行业需要供奉文昌帝君和火神的情况。这些学者的见解,对于今天学界人士科学地认识和把握行业神崇拜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既有用又有趣的书

《崇拜》一出版,就有学者评论说,“这书有用”。行业神崇拜,本身是个“小而偏”的题目,但其学术意义不可忽视。民国学者江绍原爱研究神鬼礼俗等题目,有人认为没什么用,但叶圣陶先生认为很有用,他援引了一封信札中的话来评论江绍原的研究工作:“研究学问只要目的在于求真,也是斩除思想上的荆棘。例如哥白尼的地球说足以打破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谬见,达尔文的进化论足以打破人为宇宙中心的谬见,而间接打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阶级制度。所以,学问不必求用而自然有用。”的确如此,一种看似无用或用处不大的学问,实际上往往间接地会有大用。“不必求用而自然有用”,许多学问都是如此。这部《崇拜》就会直接、间接地对研究和解释历史、思想、文化、民俗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有用处,有参考价值。

比如,它可以证明孔夫子的“不语怪力乱神”的态度对下层民众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不大,而他那种“祭神如神在(祭神态度既有严肃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的祭神心理,却对中国人的影响不小。孔子生在巫鬼势力旺盛的春秋时代,却“偏不肯随俗谈鬼神”(鲁迅语),这本是一个好榜样,但中国民众敬孔子可以,却不能不谈鬼神,从业者更不能不敬祖师爷,相反,总是表现出一种笃信和狂热崇拜的态度。著者认为,自古以来流行的行业神崇拜,是中国人不遵“不语怪力乱神”,而遵“祭神如神在”之旨的一个突出表现。

本书两篇序言的作者任戴二先生都谈到了此书的有用性。任先生认为,“这本书对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有参考价值”,又说,“它是一部记录中国各行业从业者信仰的资料性的专著,给社会史、经济史,特别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社会史提供了可贵的原始资料”。戴先生认为此书对研究行业史极有用。他引用了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的话:“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又加以申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话、市语,自己供奉的神\。这种种神灵,是现实和奇幻的结合,作为各行业所应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的精神监督力量,起团结、约束和教育从业人员的作用,造神的意义主要在这里。”这一申说,大体是根据《崇拜》所提供的史料做出的,实际是对《崇拜》一书有用性的肯定与说明。

这本书对于研究中外文化的差别也有用处。例如,书中有一专节《中国行业神崇拜的世界背景》,列举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崇拜行业神的情况。中外一对比就可以发现,中国的行业神崇拜是最发达、最典型的,特别是祖师神崇拜的丰富多样性和发达程度,更远为其他国家所不及。从这当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祖先崇拜、多神教等文化特点对中国行业神崇拜的深刻影响和支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