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生感悟格言

人生感悟格言

人生感悟格言

人生感悟格言范文第1篇

1、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2、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3、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4、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5、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6、有人认为这个世界太现实,现实得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人帮助你;也有人认为这个世界太虚伪,虚伪的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些平常“想”帮助你的人都已烟消云散。

7、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8、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9、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0、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1、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2、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4、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5、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6、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7、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8、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9、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0、别和我谈理想,戒了!

21、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人生感悟格言范文第2篇

不错,在阅读张俊彪《精神与精神性》(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阅读札记的时候,我就有这种“分享”的感觉。当然,对于一部严肃、凝重、艰深的思想性读物来说,从中能读出感觉,进而读出一些情趣和愉悦,这需要读者具有与作者相近的执著和孤寂,其本身就包括了一种苦乐的辩证法。

《精神与精神性》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作者博览群书、殚精竭虑,对当下精神文化、社会人生及个体创作深思熟虑的思想结晶。作品以日记体的“拾珠”体式,由“文学”、“艺术”、“审美”、“哲学”、“宗教”、“悟识”等6根线串缀而成。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满纸珠玑,目不暇接。而我最喜欢的是“悟识”篇,它不但归纳和提炼了前5篇的内容和观点,且更能够体现作者独立思考和反思批判的力度。

悟识似乎谁都明白,但词典上竟然查不到解释。我且以为:悟识是点燃思想的火花,是照亮心灵的神灯。我觉得“悟识”篇的写作特点和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可以分两个层次来把握或感觉。

在形式层面上:这种悟识是追忆性的。经过人世的沧桑,经过官场的沉浮,经过创作的得失,作者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时光透过记忆的筛眼,滤去了往昔那众多纷繁的人和事,留下来的,当是不会忘却的。”这时候,若碰上一部好书,一部能唤醒你的感觉又能体谅你感觉的书,就像遇到了一位久别重逢的故友或知音;你向它敞开了心扉,让它熨平时光的皱褶,擦亮心灵的锈渍。于是,你充实了生命中一些曾忽略的经验,譬如:“生命经验是对生命不断的思考和反思。”彻悟了人生中一些用法律和文件都无法阐明的道理,譬如:“当人把很多事情真正明白过来以后,各自的生命过程也就临近终结了。”

这种悟识是“经典”型的;札记需要用比较精当、集约的文字,传导大量而丰沛的思想信息。这就要求作者在情感上杜绝虚假和说教,在表达上杜绝空谈和泛谈。“悟识”全篇仅用了不到两万字的篇幅,时空跨越古今中外,内容涉及人类精神世界及思想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触及到对当今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主义的审视与剖析。所得出的结论,所生发的观点,所凝结的智慧,大都是作者设身处地、苦读慎思的结果,看得出这里面有些观点已达到了思维的临界,或叫心灵的极致,表现了作者直逼“真理”的追求,达到了传统所说的“画龙点睛”的效果。目录或压缩饼干似的精练传达,适宜于让行色匆匆的当代人、甚至是当下文化人,驻足片刻就能像接收手机短讯一样,接收到一片思想的光束。

这种悟识是顿悟式的。一部阅读札记,最重要的不光是集散着人类思想的成品,重复着大师们的箴言,而更多地是要能“融入”,要有自己的独特感悟,要有个体思维的再创造。这是一个精神能量的吸收、转化、再发散的完整过程,在这个传感隧道中,顿悟是开启和照亮它的关键。“悟识”中的许多真知灼见,便出自作者对世道人心的明察顿悟,出自审美思维创造的“灵感”闪现,有的不禁能令人联想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这里面不乏情理的碰撞,思想的火花,心灵的洗礼,有结惑的苦闷,也有释疑的甘饴。

在气质层面上:悟来源于识,最初的感悟大都通过学识见识获得。古人所谓“好学勤力,博闻强识”,“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就是这个道理。关于悟识与求知心境的关系,朱熹《朱子语类》中早有阐述:“不虚不静,故不明,不明,故不识。”在市场经济人心浮躁、物欲横流,大众文化对想像形成遮蔽的今天,“只有身与心都获得宁谧的人,才有可能潜心去研究哲学、神学和宗教,也才有可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的创造,而不是平凡的创作。”作者的这种“以静制动”的治学态度,就可望升华成“清风明月”般的人生境界,奠定了他获得悟识的精神源泉。

悟识在很大成分上,可归结为某种智慧。但从作者的身份考察,他阐发感悟的一个突出特点,与其说是睿智毋宁说是勇敢。这是一种独到的胆识,一种“在场”的批判。例如,出于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忧患,作者敏感觉察到:“对当代中国而言,最大的困难和问题并不是任何的内忧外患,而是直接影响着国家与民族发展去向的权贵资本的出现并日趋形成……”再如,出于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反思,作者省悟到:“知识分子的概念其实是从启蒙时代权力与知识的结构过程中才得以确立的,而这种权力―知识的结合恰恰是现代性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联合产物。”当然,这仅是一家之言,并不一定会引起所有人的认同,但具悖论意味的是,类似这种独树一帜的悟识,单靠学识往往是“通透”不了它的,还要靠一定的勇气和胆识,靠与胆识相匹配的势能,才能达到登高一呼的启蒙效果。

悟识的最高层次,还是来源于作者对世事的洞察,对生活的真诚,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可以将这些情感和关怀,划归在志识的层面。志也者,训诂为“心之所之”。古人常将才、识、胆、力的大小归绺为志识的高低,志高则其言洁,志大则其辞弘,志远则其旨永。清何彤文《谌芸藩诗集序》言:“夫诗以言志,而言即心声,往往篇什所陈,其人之性情见焉,学识见焉,所历之境遇亦见焉。”正是从志识的层面来考察,我们才可能将一般的感悟上升到参悟、彻悟的程度,才可能感觉到文若其人,文格背后的人格、品格。“一个好官,他的仕途应该而且必定是一种为百姓负荆赎罪的生命过程。”这是作者对官场的参悟;“人生的幸福,不在于金钱、权力、物质等,而在于内心的丰足、精神的充溢,以及生命的恬静、和美、宁谧、温馨和闲适。”这是作者对人生的彻悟。

人生感悟格言范文第3篇

一定的果是因为一定的因,一定的因会造成一定的果。由果溯因,深入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为什么,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能够使学生深入全面认识、理解人物形象。因此,追因溯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批注方法。一方面,它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感悟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另一方面,它全面发展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将语文学习是言语实践的过程落到了实处。怎样将追因溯果的批注方法落实在人物类文言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具体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出尝试:

一、以“品读”为切入点,用“读”悟出人物,使人物形象活起来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人物形象语言的描写,语言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思想、心情,亦最能昭显人物的性格,倘能抓住人物形象的语言,深入揣摩品味,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定能使人物形象在我们的脑海中生动起来。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或急速语气读,或低缓语气读,其意义迥异,人物形象亦截然不同。每个学生对此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有的同学用急速的语气朗读,并解释说烛之武是个干脆利落的人,他不想为郑伯卖命,只有干脆利落地回绝,才能让郑伯死心;而有的同学却用低缓的语气读,并用高声调读“壮”字和“不如”两字,把“今老矣”一句加重语气,把“无能为也已”一句前两字加重拉长,并解释说烛之武老而未被用,可见郑国政治昏庸,对此有怨气,而郑国危急,他深知郑伯会求救于他,所以他借以发发自己的牢骚,表达自己的不满,同时试探郑伯是否真的想任用他,可见烛之武聪慧睿智。两种不同读法与解释,仔细分析比较,第二种更为可取,一方面它推动了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使烛之武更接近生活,形象更为鲜明。如此,倘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适时组织、引导、点拨,营造环境,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感悟、阐释自己如此理解感悟的原因,同伴之间进行思想碰撞,人物形象就更趋于全面生动。

二、以“追问”为支撑点,用“问”感知人物,使人物形象活起来

人物形象的解读,最忌概念化、简单化。概念标签式的简单处理一方面不仅不符合历史人物的真实情况,而且会扭曲学生的正常思维,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想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教师要巧妙设疑,找准批注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全方位分析透视,不仅要看到人物的正面,而且要看到人物的侧面或反面;不仅要看到人物的外表行为,而且也要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全方位透视下全面了解人物形象,客观公正地认识评价人物形象。例如,《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历来读荆轲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大英雄,对他竭力称赞。但事实却是他失败了。那他为什么失败?这与他的性格有密切关系。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在批注中设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从课文中寻找荆轲所犯的错误,进而全面认识荆轲。学生通过他刺秦王过程,总结失败的诸多原因,或准备不充分,或性格急躁,欲速不达,或决策失误,或武夫之勇,缺乏智谋,不能因时而动,或感情用事,主观主义,或判断失误,盲动主义,或为做好分工,密切合作,个人英雄主义等等。学生在寻找过程一方面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另一方面加深了对荆轲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的反思,进而揭开了英雄的神秘面纱,拉近了历史人物跟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人物形象活于学生心中。

三、以“比较”为延伸点,用“析”辨出人物,使人物形象活起来

人生感悟格言范文第4篇

禅宗的本体,可说是一种无本体的“本体”。它否定了传统哲学中作为终极实在的本体。它的宗旨是“识心见性”,“见性成佛”。它的思维方式是般若直觉,直指自心,只能默契、顿悟、内证、自照,不能将其对象化。相反,它还将佛变成一种只可内证、默契的个人体验式的顿悟自心。它又反对空谈心性,反对舍弃感性以求精神净化的“坐忘”和“玄谈”。它主张在感性经验中直接实现超越和提升。怀海说“即此用,离此用”,慧能说“担水弄柴,皆有妙道”。它勘破了例如道家的“道”和儒家的“仁”那样派生万物的“本体”,破除了种种物质束缚和精神枷锁,解构了“法执我执”,要求“平常心”做到“本来无窒碍”,“随处任方园”。它认为“本来无一物”,否定了终极存在的本体。它破除了虚假观念和虚假原则,否定了无法抽象回答的假问题,而追求心性的自由解放。

禅宗思想体系中最主要的核心是心性论。禅宗精神就是超越精神,超越现实的物质和精神束缚,追求在现实感性平常生活中实现心灵解放与思想自由。这也可以说是它没有本体的“本体。”这种精神,与儒家的“率性而行”、道家的“自然无为”是有相通之处的。它与存在主义说的“纯粹内在意识的不证自明性”,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说的“人应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与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对于人所不能说者,人必须沉默”等,也是有相通之处的。

禅,是梵语“禅那”(Dhyāna)的简称,鸠摩罗什译作“思维修”,是一种运用思维活动的修持方法。玄奘译作“静虑”。禅,要求清除私心杂念,专注一境,守意修定,以定发慧,以慧资定,定慧双修,达到“涅pán@①”。它又破又立:破除烦恼束缚,立得心性解放,使以求得“圣道”。

禅宗要求在感性现实生活中,瞬间刹那,顿悟“真如”本性,达到“涅pán@①”,意为“无为”、“圆寂”,这是一种无欲念、无尘染、无物我、超越时空、刹那永恒、澄明解脱的境界。它可在生时或死后达到,即“有余涅pán@①”和“无余涅pán@①”。“有余涅pán@①”是已灭生死之因,但作为前世惑业造成的果报身即肉体还在,人仍然活在世上,人仍有思虑。它继续发展为“无余涅pán@①”,不仅灭掉生死之果,肉身不存,思虑也无。佛教认为,人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一种本体的“空”。“空”在具象之中,又超于具象之外。著名小说《红楼梦》中是有这种“色空”观念的美学影响的。

再如王维的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就是一种空灵宁静的境界;它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抒发了空灵的心境,达到了对宇庙本体的感悟,在刹那瞬间顿悟到无限永恒。诗人去物无欲以空心,“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注:李日华:《恬致堂集·书画谱》。)因为“外清眼境,内净心尘”(注:梁斗斋:《净业赋》。),才能“体素储洁,乘月返真”(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因为诗人“凝神遐思,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去除了见道明性的障碍,就达到了无利害的空达的灵心。瞬间顿悟直觉自由解脱的心性,这就是严羽《沦浪诗话》总结的“妙悟”论的美学核心。共7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神宗与诗学、美学的“妙悟”目的与原则不同:一为悟空,一为审美;禅不在言,诗不离言;禅去情,诗贵有情。但,追求妙悟自由解放,则是相通与一致的。所以又有人说:“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注:王渔洋:《带经堂诗话》。)

临济宗的祖师黄檗希运说:“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唯此一心即是佛,……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注:《传心法要》。)这就是永恒与无限的本源的清净心。它要通过“息念忘虑”去达到、去顿悟。离此根本,求诸外物外法,都不能悟得“真如”。 陶渊明所以能“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注:元好问:《论诗绝句》。),李白所以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垂衣贵清真”(注:《古风》第一。),韦应物、柳宗元以能“发纤nóng@②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注: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都由于“但见性情,不睹文字”,“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采而风流自然”(注:皎然《诗式·重意诗例·取境·文章宗旨》。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第32、30、90页。齐鲁书社,1986年3月第一版。),“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实境》。),“只取兴会超妙”(注:王士祯:《渔洋诗话》),都由于实现了生命的升华和超越,超越了束缚和限制。这都是与神宗精神相通的。

二、禅宗在本体论、方法论上对文艺美学的启发共7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妙悟要穷心路绝”(注:《大正藏》卷48《无门关》。),即杜绝一切愚迷心路。“妙悟在于即真”(注:东晋僧肇:《涅pán@①无名论》。),对待“真如”,要“真参实悟”。“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处”(注:正果《禅宗大意》九。)。“真如”是“虚通寂静,明妙安乐”的空无境界(注:唐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它不是绝对的空白,而是包容万物,但又不是任何一物。在哲学中,它类似于柏拉图和黑格尔说的“理念”,把寓于个别单一之中的“普遍”与“理念”抽象成离开单一又与单一并列。妙悟,就是通过直觉顿悟,见性成佛,达到无念虑、无执著、无绊累、无法相的本心清净境界,无限自由自如的精神境界。

靠直觉体验去意会,不靠语言文字、逻辑概念去直说,才能感悟到无限丰富多彩、活泼流动、生机盎然的自由境界。“智与理冥,境与神会”,这就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注:《五灯会元》卷19;卷3《南岳怀让禅师》;卷1。)。离开感觉体验,任何逻辑说明、文字概念都不能让人真正感受到水的冷暖。文艺要动人以情,离开形象直觉,任何文字概念逻辑直说都是无济于事的。文艺要让人在动情的审美感染中悟得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决非局限于认识所写的文字表面内容。在这两点上,它与禅宗是密切相通的。

我认为,禅宗给文艺美学最重要的启发有两点:

第一,文艺和审美的本体就是使人感悟到无限丰富、生气流动、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产生灵府朗然、快感心悦、神愉、志畅的审美感受。它不同于禅宗的是,文艺表现的审美感情,背后有理性融铸在其内;其中渗透交织着趣味、观点、理想和意志等,并非空无一切。审美感情的源泉在于社会生活。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文艺审美同时又是超越物质功利欲求的。它不离感性生活,但又不是局限于、停留于感性生活现象本身,又是要通过对感性生活现象的再体验去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这和禅宗不离“挑柴担水”等感性生活,却又不局限、停留于此,而要体悟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是相通与一致的。

第二,这种精神境界,不是文字语言和逻辑概念所能直说的。按禅宗的话,就叫“说似一物即不中”(注:《五灯会元》卷19;卷3《南岳怀让禅师》;卷1。)。所以,“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注:《五灯会元》卷19;卷3《南岳怀让禅师》;卷1。)。如果把它直说成某一确定的概念,就会“死于句下”。

为什么不能直说?康德说得好:“审美意会就是想象力里的那一表象(意象)。它生起许多思想,而没有任何一个特定(确定)的思想,即一个概念,能与它相切合。因此,没有言语能够完全企及它,把它表达出来。”(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第160页。商务印书馆。)因此这种精神境界,只能通过饱含情咸、并诉诸直觉体验的形象体系,才能暗示、象征、启迪、感动接受者,使之感悟到形象体系蕴含的、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言外的不尽之意”,诱导人们去寻求那包含有终极关怀意义的审美价值,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

禅宗与文艺有异有同。其差异显:禅宗悟道舍筏,不要文字和形象。文艺不能“得意忘形”。得意之时和之后,仍然欣尝和回味其形象的美。“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还是有赖于这些形象的启迪、诱导、传达、暗示,永远离不开文字、语言、线条、音响等构筑的形象。但,文艺与禅宗精神仍然有深刻的相通相同之处:都不能靠语言文字、逻辑概念直说,不能“死于句下”,不能局限、停留于用耳目去直接感受音、线、形、字的表面,而必须用心去体验、感悟音、线、形、字所构成的形象背后的“象外之象”,诱导人们去感悟那符合人的本性追求的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

共7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禅宗给文艺美学的重要启发是:文艺审美的本体是寻求包含有终极关怀意义的审美价值、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其方法是通过对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饱含感情的描写,以抒情写意,体现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对自由解放境界的理想追求,诉诸接受者,让他们通过对形象的耳目声色的欣赏之娱,体验到愉意畅神的自由解放的美感境界。

三、禅宗的“拈花”传说与黄庭坚的“桃花”诗

禅宗不是有一个著名的“拈花微笑”的传说吗?我们明白了上述要点,就可以对那个传说有更深广的体会。这种体会又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更深切地明白上述要点。

传说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注:《五灯会元》卷19;卷3《南岳怀让禅师》;卷1。)若干年后,达摩回天竺前,问弟子“何为道法”。道副说:“不执文字,不立文字。”达摩说:“汝得吾皮。”慧可默然无言,礼拜后,依位而立。达摩赞许说:“汝得吾髓。”(注:《景德传灯录》卷3。)这两个传说都体现了禅宗“说似一物即不中”的精神。因为,真如“第一义”不可言说,只能妙悟,要求心领神会,心心相印。

中国古典美学很重视这一点。王士祯说:“严沧浪以禅喻诗,……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通其解者,可语上乘。”(注:《带经堂诗话》卷3《微喻类》。)王夫之说:“王敬美谓‘诗有妙悟,非关理也’,非谓无理有诗,正不得以名言之理相求耳。且如飞蓬何首可搔,而不妨云搔首。以理求之,讵不蹭蹬?”(注:《古诗评选》卷4,司马彪《杂诗》。)叶燮也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感受称为“不可名言之理”(注:《原诗》内篇。)。

苏轼说:“赋诗必此诗,见与儿童邻”(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画花就局限于赋意于花,这不是艺术。见到花,就只知道花,这就是“死于句下”。迦叶见花,因为能与世尊心心相印,体悟到“真如”无限生机自由流动的精神境界,所以“破颜微笑”,产生出无尚愉悦的美感。

苏轼有两句偈颂:“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注:《十八大阿罗汉颂》。)。王士祯说:“此颂真契‘拈花微笑’之妙者”(注:《带经堂诗话》卷3,《清言类》。)。杨万里的诗:“参时且柏树,悟罢岂桃花?”(注:《和李天麟二首》。)就是超越了柏树和桃花,参悟到了妙谛。

参悟,就是融进了理性智慧的直觉体验,对自由境界的契合和领会。董潮有首词:“君知否,桃花燕子,都是禅心。”也表明了:桃花燕子的审美意义,正在于它们体现了禅宗寻求感悟的心性境界。

人们常常纳闷于不可理解:禅宗何以经常答非所问。例如:“问如何是佛?师曰:干屎橛。”(注:《五灯会无》卷15,云门文偃。卷3,黑眼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十年卖炭汉,不知秤畔星。”(注:《五灯会无》卷15,云门文偃。卷3,黑眼和尚。)意为:这都是不可回答的假问题,并暗示佛法和真如不可言说,只可意会感悟;说似一物即不中了。

有时,禅宗又常以自然界生意盎然的景象来作启发式的回答问题。例如,上述的“拈花微笑”。又如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注:《景德传灯录》卷6。)这都是以自然景象暗示“佛法”和“真如”是一种只可意悟的充满流动生机的自由境界。

南宋的罗大经说:对于《诗经》中“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等诗句,都要“见天地之心”,诗人“胸襟不患不开阔,气象不患不和平”(注:《鹤林玉露》乙编卷3。)。这可启发我们认识到,禅宗的真如、涅pán@①境界和诗的空灵意境,不是枯寂空无,而是包容活泼生命、自由生机的。所以,苏轼说:“空故纳万境”。禅宗和诗文审美的“妙悟”也非虚空的无念,而是包容了活泼感受和想象移情的感悟妙得。所以,苏轼说:“静故了群动”。正如清代杨益豫所说:“当夫水流花放,悟彻慧通,融然杳然,至不生不灭而不知者,禅象也,抑诗境也?”(注:僧含澈编《方外诗选》序。)

共7页: 4

论文出处(作者): 禅象与诗境,佛性与人性,都有自然流转的自由生机。它们的表现,也出于自然。对它们的感悟,也出于自然。这一切都如同“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注:张元千《芦川归来集》卷9《跋苏诏君赠王道士诗后》。)它表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饥来吃饭,困来打眠”,“随缘自在”,“任运无束”,也是自然。正如寒山的诗:“快哉何所依,静若秋江水”所表现的也是一种任运自然的审美感。

我们领悟了“拈花微笑”的这些意蕴,就可以较真切深入地领悟四川省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上“碑林”周围石刻中的一首黄庭坚的诗: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游水到天涯。

假如我们不知道禅宗“拈花微笑”的意蕴,就很难领悟黄庭坚这首诗的诗意。这首诗可以和必须和“拈花微笑”传说相互参证和体悟。明白了这首诗,也会更深领会“拈花微笑”的禅宗意蕴。

这首诗使我们感受到:黄庭坚到凌云见大佛一笑,如见世尊拈花,终于发出心心相印的会心微笑。他寻找了三十年的“真如”境界,很象海德格尔要寻找的“精神家园”;他顿悟到这境界,就像飘泊的游子找到了“家”。禅宗认为,悟道是不论年龄和费功长短,不必面壁枯坐冥想的;什么时候能“一超直入如来地,”就什么时候能得道成佛。只要悟得自心清净佛性,即使不削发入寺,斋戒焚香也能无往不适,随缘任运。任何时候,飘泊到天涯任何一处,也能适性自由,欣然愉悦。

我们从这首诗的字面背后,感受到了“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内含的他们心心相印、顿悟到的真如境界。这种境界,内涵丰富,永恒流转,生生不息,不可言说。因此,我们把它表述为类似文艺审美追求的“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当然也只能是道其精神于万一,只能是意会领悟其精神于大概近似,以便有助于人们感悟到它。

为什么黄庭坚在诗中说,见了桃花就感到“三十年来始到家”呢?

这还需要了解灵云志勤禅师“见桃花悟道”的典故。

据《五灯会元》卷四《灵云志勤禅师》记载:志勤禅师“初在沩山,因见桃花悟道。有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沩览偈,诘其所悟,与之符契。沩曰:‘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志勤把自己寻求悟禅比作张华寻求于将、莫邪二剑,一见桃花后就能从桃花美艳形态顿悟到自由解放的蓬勃生机,当下直入真如佛性,因而悟禅,这就成了有名的典故。

《五灯会元》卷十八载:宋代黄龙派门人,慧日雅禅师之法嗣,觉海法因庵主,有一首开悟诗:“岩上桃药开,华从何处来?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五灯会元》卷十九载:宋代杨歧派门人,太平勤禅师之法嗣,何山守xún@③,有一首开悟诗:“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于此可见,禅宗常借“桃花”以喻悟道。

黄庭坚持中说:“三十年来始到家”,这里说的“三十年”也可能并非实指,而是喻其长持不懈。唐代高僧药山惟俨的法嗣,船子德诚禅师在其著名的拨棹歌中写道:“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钩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就体现了他要重新栽竹作竿垂钩,三十年求道不得不休精神,与志勤禅师三十年寻剑客、黄庭坚三十年寻家园的悟道精神是同一的。他们都说“三十年”,可能都非恰好实指三十年,而是喻其长期求道、坚持不懈的精神。黄庭坚说“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游水到天涯”则是说,顿悟得道后,不必再见桃花,即使到天涯海角都是沉浸在禅道境界中了。

黄庭坚常用禅宗顿悟净心,寻求澄澈自由的境界,如:“苦竹绕莲塘,自悦鱼鸟性”(《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之一),“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阁》)等。可见,黄庭坚“桃花”诗,咏其顿悟禅境,也不是偶然的。

“桃花”诗旨在咏其寻道悟禅,而桃花只是佛性的一种载体和体现。悟禅,要通过形象载体,直悟其蕴含的自由解放的境界。从黄庭坚的“桃花”诗,我们也可以认识到悟禅与文艺审美的相通之处。

共7页: 5

论文出处(作者): 四、禅宗美学与恩格斯、海德格尔的参证

文艺,从政治学角度看,在阶级社会中总要不同程度地表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感情和利益。从社会学角度看,文艺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那么,它和政治、宗教、科学、伦理等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之处又何在呢?就在于它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审美,是它特有的本质特征。

审美,又有何特征呢?举其最主要之点来说,一是超越物质功利欲念,不谋求占有,而着眼于欣赏以得美感,从生理快适达到心理愉悦。二是必须通过对于饱含感情(背后有观点、趣味、理想、意志)的形象,欣赏其形式能给人耳目声色之娱,其内容符合人类进步理想,不仅能愉人情意,更有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深层意蕴,能畅人神志,能使人提升到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从而获得从生理到(主要是)心理的愉悦美感。

因此,从禅宗给我们的启发,我们可以认识到:文艺和审美的本体,最主要的是人类进步理想追求的无限自由的精神境界,这是有着人类终极关怀意义的审美价值。不同的文艺作品在反映现实与抒情达意上总是通过“个别”表现“一般”,其“一般”中就应不同程度地体现这种符合人类进步理想、有着人类终级关怀意义的审美价值。寻求此种精神境界的内涵越大越强,其作品的审美价值也就越大越强。这种审美价值,要符合人类从对现实不满意、不满足而产生的超越现实经验的进步理想。它不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符合现实效益需要的“价值”,而是超越现实经验的。例如毛泽东所说的文艺来自生活、但比生活更高更典型更强烈更理想更有普遍性,就是超越现实已有事实的。文艺要描绘已有的生活现象,但要体现寻求理想的美学追求。这种体现越充分越强烈,其审美价值越高。

从方法上,禅宗的启发是:这种精神境界不可言说,只可意会和感悟,要体验。有理性融于其中,但如盐溶于水,有味无痕。它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通过形象动人以情,诱人进入境界,是文艺和审美最好的方法。

我们这种认识,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与文艺观,而是克服了简单化的教条主义理解,真正深入到文艺和审美的本来面目及其真谛。请看恩格斯记述的亲身经历的一次审美体验:

“你攀上船关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头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注:恩格斯:《风景》。里夫希茨编《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4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33页。)

恩格斯说去掉烦恼和杂念,融入自由的无限精神,岂不是很近似于禅宗无杂念妄虑而悟入“真如”的自由境界么?这不正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么?

对于禅宗的顿悟真如,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扬弃和运用。有些人只局限于把它理解为恬淡的自然境界,很少想到对于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审美,对于反映社会生活的文艺作品,也可以和应该寻找它们背后蕴含的作者对自由解放境界的追求。共7页: 6

论文出处(作者): 现在已有很多学者认为,海德格尔诗学思想与禅宗是相通的。两者有何异同,是需要作另一番认真研究比较的。从这里简要的提示中,我们可以感到:两者在追求无限自由的精神境界及对它的审美感悟上,有很多相通与相似之处。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感受到:禅宗对文艺美学的启发和影响是很大的。它与西方现代美学思潮可以相互参悟。对禅宗有所选取、吸收、改造、批判和“扬弃”,结合对中外古今美学遗产的研究,无疑能对我们建立和发展文艺美学有巨大而极其重要的帮助和推动。

【责任编辑】张勇

字库未存字注释:

原字般下加木

原字禾右加(曲下加辰)

原字王加旬

人生感悟格言范文第5篇

 

摘 要: 语言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而且需要丰富的感性积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才情。学生的语文才情需要优化与创新。

关键词: 才情、优化、 悟性、创新

高中学生已接受了十年左右的汉语文学熏陶,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才情的提升,才情的个性优化,以及才情的不断创新,从而摆脱庸常、狭隘与幼稚,为语文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开辟道路,语文才情的优化与创新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重中西思维的兼容

语言文学,总是最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和社会习性,中国传统思维重人伦纲常,诗礼传家,温良谦恭,但轻自然法则;西方思维则重视揭示事物"为什么"的奥秘,为求知而从事学术。中国传统思维经验多于逻辑推理;西方人则抽象思维发达,假设推理大胆。真正的创新要以全人类为范围,真正的艺术没有国界,语言文学作为崇尚创新的艺术,当然有许多全人类共同认可的艺术水准和审美水准。

语文才情的优化与创新需直面时代,聆听风雨,将全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精华优化起来为我所用,在弘扬本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学习西方理性的、抽象的、多维的创新思维方式,在中西合璧中谋求超越和新生。

二、重人文修养的情商化

作为人类自身反映人类思想价值、生存意义的思想文化和审美意识的人文精神,深刻烙印于各民族语言文学之中。语文教育本是荡涤灵魂、洗礼人生、关注社会的人学教育。高中生正处于情商发展的关键年龄,情商优化就是要培养他们道德的自律能力、自我情绪的处理能力、感受表情的准确力,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力。

1.教学生思考文学乐观对待生活。在文学熏陶中树立理想,坚强意志,充沛激情,净化道德。品泰戈尔诗则懂得"艺术即建造真与美的人格",读东坡词则贵贱贫富不改豁达乐观,学鲁迅文则刚正不阿负起社会责任。

2.教学生快乐心态舒展才志。给心灵以自由,多些舒畅愉悦感;给方法以发现,多些新奇创造感;给成绩以彰扬,多些成功自勉感;让教与学心理互换,多些师生快乐感。阅读中,文之心,师之心,生之心,心心相印;写作中,人之情,景之情,事之情,情情相通。

3.教学生感受万物慧眼看世界,诗意度春秋。懂得花木有情,虫鸟能歌,像德国海德格尔梦想的那样"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让内心世界与外部生活和谐灵动。在通达事理中提高人际关系理解力,用思想观察事物,用激情去收获人生感慨,感悟人间真爱。

4、教学生用思想创新人生。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思想让人与众不同,充实丰富的思想是创新的基石。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思想的营养,让自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己的才是创新的。

三、重悟性,让语文才情个性化

社会越文明,越需要独立思考,越需要个性,因为个性既繁荣物质又丰富精神。个性高于一般吸收和认识意义上的"悟性",是一种包括灵感又大于灵感的心灵升华的"内化"境界,是人的认识在某些作用力下产生的新的有序思维结构。它最能激励人们"自我求成"的高层需要,它是个性优越化的突出表现。多悟性的学生最善于学好语文,其境界往往胜人一筹。"悟性"包括透悟、醒悟、顿悟、再悟、悔悟等。"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宋·张载),"诗道亦在妙悟"(宋·严羽)。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悟性",就是要通过文学获得语感,能解微言,辨疑似,察隐境,识讽喻,从而准确析文论事。写作教学更需要 悟性,悟性越多创新越多,个性越鲜明生动。近几年中高考新材料作文,倡导的就是独立思考意义上的悟性创新,包括立意、文体、取材、结构、语言表达的全面自悟自得,目的是希望唤起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理性的透悟,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在悟彻人间百态中赞美崇高,鞭笞丑恶。四、重语言表达,让才情显露。

语文才情最终要通过表达展示给人看,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取决于语言。"从个性发展看,语言素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多向性、深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把思维品质与语言表达熔为一炉来训练。语文教师要做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艺术示范,教学语言能思维严谨,语汇形象,文采飞扬,解人观象既抵达深心又追逼苍穹。可作如下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