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贸业务实训

外贸业务实训

外贸业务实训

外贸业务实训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前,高职外贸专业如何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存在诸多不足。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是以外贸专业学生为主体,利用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并借此开展实训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将外贸生产活动与实训完美结合起来,建立起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具有内容新、手段多、效果好等诸多优点。

[关键词] 外贸 服务外包 生产性实训

关于高职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各大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设“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形式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高职外贸专业领域,校内生产性实训工作却进展缓慢。

一、现有高职外贸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与不足

1.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均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的是通过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实训。这种实训基地大致上可以分为几种形式。

(1) 校办企业模式。即以院校专业师资为依托,由学校投资,设立校办企业。这种企业一般集产学研一体,由学校自主经营管理。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践均在校办企业进行。这在理工科专业中多以校办工厂的形式出现。

(2) 引企入校模式。即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学校提供土地或厂房,企业进行投资,开展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负盈亏,双方按比例分配利润或由企业缴纳租金,同时企业负责提供顶岗实习机会。

(3) 校企合资模式。校企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由双方共同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企业承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任务。投资主体是企业、学校,运作模式是公司化管理,责权利明晰,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至于其生产性实训的功能则大大弱化,学生技能的培养难以保证。

(4) 外部资助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 主要由政府、行业协会、公益性捐资助学机构提供优惠政策、资金、技术或土地等,建设设计中心、检测中心、研发基地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一种模式。这种实训基地往往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可以利用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职能、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技术监测、检测、技术研发或产品生产等业务,开展生产服务经营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新设计的掌握、使用和开发能力,实现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学校自主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自筹资金建设实训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比如自主市场开发、寻求项目外包等,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产性实训。这种模式下,学校自主性较强,可以根据实训需要,结合自身优势,生产和实训有机结合,利用生产活动开展实训,利用实训进行生产活动,两者相得益彰。但这种模式要求学校有较大投入,有熟悉生产活动的师资力量。一般而言,这种模式在理工类专业和艺术设计类专业比较多见。

2 .高职外贸专业生产性实训模式与不足

(1)通过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实训

上述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的五种模式中,多数都不太适合外贸专业的特点。有的院校通过设立校办企业来开展经营活动和生产性实训。这种模式往往通过注册外贸公司来开展业务,进行生产性实训。注册外贸公司往往需要资金、专业业务人员、一定的业务量,还有贸易和金融风险,关键是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如果将学校作为出资方和经营主体,显然会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引企入校模式对外贸企业而言,除了可以提供利用院校的场所外,似乎也没有太多具有吸引力的条件,而且外贸企业也不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不可能大规模让学生开展实训。校企合资模式本质上还是合办外贸企业,双方均是出资人,一样会面临无法接纳学生大规模实训的情况。而且,作为外贸企业,首先强调满足生产需要,天然重生产服务功能,轻教学功能,不能从学生专业技能操练、职业岗位能力提升和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角度来合理安排实训内容,实训不仅缺乏针对性,而且内容单一,不利于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由于市场变化多端,企业生产任务不稳定,必然导致实训内容具有较大随意性,实训教学计划的执行得不到保障。实训效果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距甚远。此外,出于经济效益驱动和安全保密考虑,企业一般不会让学生接触核心业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损失,学生在核心业务环节、核心作业流程、关键岗位得不到锻炼,无法确保实训的实效性,难以保证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自主建设外贸生产性实训基地也许是比较合适的方式,但以何种方式建设,如何建设,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如果没有生产性,这种实训基地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通过仿真模拟生产开展生产性实训。 当前,绝大多数高职外贸专业基本上都建立了仿真模拟实训室,通过模拟外贸场景、环节、利用一些外贸软件,如:南京世格的外贸综合实训平台、单证系统、SIMTRADE等,开展模拟生产实训。尽管这些软件设计比较合理,由教师设计外贸业务情境、任务或项目,学生模拟外贸业务工作过程,进行市场调查、贸易磋商、合同签订、开证、备货出运、单据制作、结算等虚拟生产操作,但这往往与实际情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很多学生认为理论实际脱节。而且,这种仿真模拟终究只是模拟,完全没有生产性,不可能完成生产性实训的教学目标。比如实际的外贸生产活动复杂多变,要求外贸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应变能力,仿真的外贸生产活动无法加以模拟,自然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相关的技能和职业素养。

总的来讲,现有的外贸生产性实训各种模式效果都不理想。因此,外贸生产性实训必须走新的路子。通过工学结合的学校主导的外贸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企业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二、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

1.产品外销服务外包的含义及特征

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本质上属于一种服务外包业务。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毕博管理咨询公司)。关于服务外包的分类,比较通行的方法是,服务外包分为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其中,业务流程外包既可以是将企业内部事务外包(如后勤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工资福利服务、会计服务、财务中心、数据中心及其他内部管理服务),也可以将企业业务运作服务外包(如:为客户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销售及批发服务、产品售后服务及其他业务流程环节的服务等)。产品的外销就是企业部分业务流程,完全可以根据需要纳入业务运作服务外包。一般而言,只要外销业务不属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可以外包给专业服务商的,而企业只需要集中有限的核心资源,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所以,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产品外销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商或团队,利用外部人力资源来完成全部或部分业务运作,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并支付相应报酬的业务模式。如果按照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的分类法,外销服务外包应该纳入到分销服务外包中。高职外贸专业学生是高素质技能型外贸人才,是学习和掌握了一定专业外贸知识的群体,应该说具备产品外销专业服务提供者的能力,只要条件具备,完全可以承接产品外销服务。

通过承接外销服务外包业务,进行生产性实训,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外贸人才的有效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校企共赢。通过服务外包,企业可以专注核心业务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扬长避短,节省成本,从而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院校可以借此打造校企深度合作的外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真正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二是生产性。外销业务本来就是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其业务开展的每一步都是代表企业在经营,外包业务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性特征十分突出。三是教育性。尽管外销业务外包是地道的生产活动,然而却又是教育活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可以通过真实的工作情境设立工作任务,开展项目教学,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育目标。

2 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的运作方法

(1) 确定实训目标。高职院校外贸专业承接产品外销服务,首先要明确目标。阶段性目标可能有很多,各个层次的目标也可能有多个,但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开展生产性实训,为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性外贸人才服务。其他目标,比如盈利目标、生产目标等都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因而,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实训目标,这将决定外包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外贸人才培养工作比较复杂,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够开展全面综合性实训,也能够开展单项实训和分项组合实训。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同样可以有全部外贸业务流程的外包,也可以有部分外贸业务流程的外包。产品外销服务外包业务范围的确定,取决于实训目标的确立。

(2) 建立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实训基地。根据预定实训目标,建立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实训基地,需要从场所、硬件设施、软件、师资力量配备、联系合作企业、组建核心团队、经费投入等方面着手。

首先,进行实训基地软硬件环境建设。开展产品外销服务外包业务,即是生产性实训,又是外贸业务,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才能实施。由于高职院校不可能像真正的外贸公司一样有充足的差旅费、参展费等经费支持,一般只能通过网络和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对外联系业务,因而外贸业务外包实训基地的软硬件主要是办公场所和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生产性实训,自然需要实训室、电脑网络、项目教学教具、软件等,作为外贸业务,又需要办公室、必要的办公设备、业务管理软件、公司化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手段、方法、适当的办公经费等等。

其次,师资配备。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兼具生产功能和实训教学功能,因而对师资力量的要求比较高。它要求教师既熟悉产品外销业务,具有成功的外贸业务经验,又要利用外销业务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指导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项目内容。教师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是外贸业务人员和教师的统一体。所以,比较理想的师资队伍是校内校外相结合,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建设一支既懂业务又懂教学的师资队伍。当然,也可以由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和校内专职教师分工合作,各自负责一部分生产性实训教学内容。

再次,组建核心业务团队。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实训基地虽然名义上是实训基地,但它的生产性特征非常明显,其日常经营管理均是公司化运作,具有连续性,不可能根据实训教学进度需要安排生产活动,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就需要组建一个核心业务团队,来保证其日常运作,而且这个核心业务团队最好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训教学时,学生班级或小组则成为生产主体,核心团队则成为生产辅助人员。实训教学项目结束后,核心团队继续生产,保证业务的持续开展。

最后,与合作企业签约。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实训基地从事的是外贸生产活动,这就必须要有业务来源,有产品供应和后续服务,这些必须依靠企业。整个外包实训实际上也只是企业生产经营全部流程中的一部分。这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院校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行业、企业和产品,并与企业签订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合同,以此保证外包业务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3) 开展外销业务,进行生产性实训

首先,进行市场调研。进行市场调研,就是要明确,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相关行业和产品的特点,市场分布状况,国家或区域的消费习惯、信用状况、市场份额和潜力,了解跟踪行业发展动态、供求状况、价格走势、市场竞争格局、主要厂商等信息,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合作企业产品的优缺点,找准机会点,以便外贸业务的开展。

其次,熟悉外贸电子商务平台。高职学生开展产品外销,由于费用、时间等资源匮乏,只能依靠网络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在外贸平台上和维护产品信息,利用专业知识,与国外潜在客户进行外贸函电洽谈,最终达成协议。所以,学生和核心业务团队必须熟悉主要外贸平台的操作。只有熟练掌握阿里巴巴、敦煌网DHgate、TOXUE外贸网、ECVV、LinkChina、Needsee、Made in China,慧聪,龙之向导等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才有可能利用它们与国际市场客户建立业务联系。这些外贸平台是外销业务开展的基石,需要通过一定的专门训练才能掌握。

再次,开展外销业务,进行实训教学。外销业务的开展,主要由教师指导核心业务团队和实训学生,借助网络外贸平台,产品信息,进行网络营销,与国际市场客户通过外贸函电、邮件建立业务联系,并与客户最终签订贸易合同。对于合同的履行和后续服务,则根据校企双方签订的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合同的规定进行。一般而言,对于合同的履行,如开证、备货、租船订舱、报关报检、货物出运、单据制作、结算等服务,既可以交由企业负责,也可以由院校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还可以分包给专业的货代公司。到贸易结算和出口退税工作完成,一笔贸易业务即算完成。实训教学就在外销业务开展过程中进行。这需要根据事先确定的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将外贸业务流程分拆为若干个项目,结合外包业务工作过程,进行分组分项生产训练。这里,最为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履行合同,开展业务和实训教学的关系。外包业务的生产性实训则完全依赖真实的外贸环境,其教育环境、教学内容、环节、效果均难以控制,在规定的学时内要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统一要求,完成所有实训项目,需要对业务步骤进行合理分拆,然后加以训练,真实体现工作过程的各项内容,教学内容就是一个个真实的工作情境,做到在实训中工作,在工作中实训,工学结合,教、学、做真正一体化。

(4) 实训效果考核。对实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估,是检验生产性实训基地功能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以往的模拟仿真实训中,往往由教师按照外贸业务流程,设计合同磋商、签订、开证审证改证、备货、租船订舱、保险、报关报检、货物出运、制单、结汇、索赔与仲裁等一系列情境,给出相应的工作任务,根据标准答案和学生的完成情况评分。但在生产性实训中,这些虚拟的工作任务变成了现实的生产任务,并且没有标准答案,其评估方法和标准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产品外销服务外包业务中,由于其生产性特征,首先要以生产目标的达成情况为考核标准,即外贸订单的签订和履行数量、利润率、服务质量、工作差错率等,均构成考核指标体系,均占有一定的分值。其次,职业素养也是一个考核标准,包括外贸生产中体现出来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习惯等,这也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再次,由于产品外销服务外包业务的实训性质,考核的标准还应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即实训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是否达到预期。

三、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的优势

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是一个真正双赢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模式,跟现有的各种实训模式相比,它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

(1)实训模式新。当前高职外贸专业实训多通过模拟仿真软件进行,生产性实训开展得少之又少。生产性实训大致有五种模式,但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工学交替型,主要通过学生到外贸企业专业实习来完成;第二类是引企入校型,校企双方签订协议,在校内设立外贸企业或外贸分部,学生协助企业开展外贸业务,企业进行适当的指导。其中,前者占绝大多数。这两类模式中,工学交替的实训比较直接,但专业实习的岗位有限、参与度低、效果差异大、难以控制,难以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引企入校则由于业绩、效益、投入产出比低等原因,使得企业在合作中难有回报,合作意愿不大。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在签订产品外销服务合同的基础上,利 用校内实训基地现有条件,借助有关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工学结合,帮助企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双赢的校企合作。这种生产性实训新模式解决了校企双方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使得校企合作具有了可持续性,也有助于外贸类专业实训由模拟走向生产。

(2)实训环境得到改善。以往的外贸实训几乎完全依赖模拟软件。电脑机房、软件加上教师设计的虚拟工作任务,就可以完成实训教学。工学结合的外贸生产性实训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仿真模拟实训室实训,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实战,要根据外贸业务需要设立办公室,配置相应的办公设备、业务管理软件,按公司运作标准构建组织架构,进行专业的公司化制度建设,以保证外包业务的顺利开展。这些按照外贸业务外包需要组建的实训环境,将跟接近于真实的外贸业务工作环境。

(3)实训内容即是外贸生产活动。以往的校内实训多采用仿真模拟方式进行,校外专业实习的生产性实训则完全依赖企业生产环境、教育环境,其教学内容、环节、效果均难以控制,差异较大,无法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统一要求。企业产品外销服务外包业务,则可以将两者结合,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其实训内容完全基于真实的外贸业务活动,从市场调研、贸易磋商、合同签订到合同履行,各个环节都可以作为实训内容。只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结合业务工作过程做出合理有序的安排,其实训内容都可以在服务外包业务活动中得到体现。这样整个实训就能真实体现工作过程的各项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工作情境就是教学情境,工作过程就是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4)实训运作方式和手段更有效。尽管目前的高职外贸专业实训,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普遍采用外贸仿真模拟教学软件、模拟工作情境、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受制于环境和师资条件,这些方法手段要么与实际脱离,要么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比如:现有的校外兼职教师尽管来自一线,但普遍受制于时间、精力,往往在指导实习、实训上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立足于企业产品外销服务外包的生产性实训则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可以通过真实的工作情境设立工作任务,开展项目教学。面对复杂多变的业务环境,通过业务观摩、实际操作、轮岗学习、业务交流、咨询、会议沟通、业务总结、业务出差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这往往比虚拟任务和环境的吸引力更大,更直观全面。

(5)实训效果更好。仿真模拟的实训效果评估,主要通过虚拟任务的完成情况、虚拟操作水平、实训报告等对学生实训效果作出评判。这实际反映的是学生虚拟能力和考试能力,而对于应变力、职业素养和实战技巧无法训练。产品外销服务外包的实战训练,既有明确的实训目标,又有真实的外贸业绩和效益要求。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其语言能力、函电处理能力、谈判能力和技巧、熟练的业务技能、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应变力来达到业绩目标和实训目标。这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锻炼,效果是仿真实训不可比拟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

外贸业务实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反思

1 实践教学取得的成绩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半壁江山,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建设必须突出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努力,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1 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部分构成。校内实践包括课程内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等;校外实践包括企业参观与认知、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实践等。以我校2010级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实践教学项目主要有:国际贸易专业认知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外贸跟单实务实训、校内模拟市场实训、外贸英语函电实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报关报检实训、暑期工学结合专业实践、综合毕业实践等。

1.2 建设了一批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的软硬件大大改善

以我校为例, 2008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创建了现代贸易与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其中建有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外贸单证实训室、国际结算实训室、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实训室、阿里巴巴仿真实训室、营销实战演练实训室、营销技能提升实训室等,校内实训的软硬件条件大大改善。在配备了先进的硬件的基础上各实训室以一定的外贸教学软件为依托,根据教学内容模拟一定的职场环境,设置实训项目,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分小组扮演进出口商、银行、海关、商检、保险、货代等不同的角色,进行仿真的业务操作,完成一定的实训目标。

1.3 建设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一直很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相关领导与老师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目前我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重点建设了淮阴中外运、大唐国际贸易、 淮安华洋,淮安海关、淮安出口加工区、淮安出口加工区等一批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和实践训练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1.4 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按照学校专兼结合的方针,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对校内专任教师,通过岗位培训、企业实习、挂职锻炼,与企业专家结对指导、等方法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鼓励专业教师通过参加培训与自学取得外贸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经济师、国际商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或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其双师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还聘请具有丰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老师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相结合,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

2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重硬件轻软件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校内实训室的硬件基本能满足日常实践教学需求,但受建设资金以及现有外贸软件整体水平的制约,校内实训室的软件建设不能充分地满足教学需求。现有校内实训室外贸软件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外贸流程,进行简单的外贸业务处理和外贸单证的填写,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还有较大的差距,学生到了真正的外贸工作岗位短期内难以适应外贸工作岗位的需要。再之外贸行业发展变化很快,有关国际贸易惯例、外贸政策和措施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而现有校内外贸软件大多只能实现既定数据库内数据与表格的登录转化,内容相对固化,且大多软件供应商的后续升级支持能力不足,校内外贸软件实训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出现了与现实不符、新内容缺失等信息滞后的情况。学生在软件上操作了一遍之后,再次操作的兴趣也就降低。花高昂代价所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往往难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2.2 校外实习面临困难

校外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校外实践本身面临的问题以及国贸专业的特殊性,使国贸专业校外学习面临困难。首先,校外学习涉及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问题,但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社会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外贸相关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而学校要更多的考虑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常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人才市场上学校与用人单位有合作的基础,一方为供给者,另一方为需求者,但高职国贸专业由于本身供给水平与层次都较低,且面临着本科院校的职业竞争,在现今买方占优势的人才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也就难以争取到优质的合作资源。学校企业的合作,以及学生到企业的实践实习更多的靠个人人脉资源,校外实习的长效机制难以建立。其次,高职国贸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岗位专业性强,外贸企业能提供的实习岗位常是分散的、零星的、少量的,不可能像营销或理工科那样能同时容纳大批量的学生进企实践。国贸专业的学生的校外实习甚至面临着一人一企,一人一岗的需求困难。与其他专业相比,国贸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就需要联系较多的企业,各方面的投入与成本也随之增加。再者,外贸企业注重自身的效益和效率,出于保守商业机密的需要,重要的外贸业务一般不会让学生参与。学生到企业实习时,根本无法插手一些金额大、风险高、环节多、时间长的外贸业务。而且,因为责任风险的存在,即使是一些简单的业务,学生亲手操作的机会也不多。这样学生的校外实多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了。

2.3 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素质,能在外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外贸业务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目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教师,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未在企业工作过,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他们对理论性知识掌握得比较充分,但没有在外贸企业从业的经验,在讲到具体的实践操作环节,大多只能纸上谈兵,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学校虽然也有外聘的企业教师,但由于待遇及时间限制等原因没有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不少外聘企业教师只是简单地参加个座谈会,做个讲座,在校内实践教学、毕业实践环节中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

3 改善实践教学的措施

3.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既要重视硬件,更要重视软件

高职院校的国贸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既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在软件招投标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多邀请相关企业参与,多方位多渠道地去比较分析。不少高职院校舍得在硬件方面投入,但与之配套的软件建设并没有得到重视。许多外贸软件价格不菲,其选择常因建设资金的限制而退而求其次。最终选择的软件虽然在既定的资金预算额度内,但往往难以适应教学的需要。这样所建成的实训室其实训的功能降低,往往成为参观的场所与电脑机房。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并没有很好的支撑校内实践教学,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3.2 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训能力训练、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必须重视和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领导、建设和管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协议或者合同只是一种形式,更多的需要依靠良好的合作关系来维系。可以建立高层互访制度、负责人沟通渠道以及校企联谊活动等方式增加与企业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检查实习基地、与单位负责人座谈等方式听取各方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能讲排场、走形式,不能签个协议或者挂个牌就完事,要有实质性的合作。充足的经费支持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物质保障,由于传统办学理念和高校扩招等因素,高校实习经费投入长期不足。学校应改变办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保证经费的稳定增长; 合理规划和统筹实习经费的使用办法,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实习经费的监督。

3.3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学校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外贸行业经验的专家到学校进行专业讲座,与教师沟通交流,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定期派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实习或挂职锻炼,直接接触工作实际,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报考相关业务的国家从业资格证;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增加经费投入,调整授课时间,聘请外贸企业中的业务骨干担任实践教师,调动他们参与学校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学校还应制定有利的政策和措施,以调动校内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参加实践应和授课享受同等待遇,同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应把实践能力作为评审的条件之一,这样才能使知识与能力并重,全面促进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3.4 多方联动推动校企合作

成立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的,机构健全、管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合作组织,使校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双方共赢。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要考虑到自身条件的许可、业务的安全以及经济收益, 学校一厢情愿, 希望企业无偿提供实习条件的做法是不可能持久的。国际贸易专业应该发挥自己专业优势, 在享受企业提供的良好实训条件时, 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 积极为企业服务, 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关的教育教学委员会和行业协会也要积极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研究行业与专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习指导计划与制定实习内容,并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开展。

此外,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教育产品不全是私人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健全、教育尚欠发达的时候,必须要靠政策来推动。政府要统筹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关系,推动校企合作制度化,还通过资源支持、减免税收和项目扶持等手段推动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出台评估与规范的标准、手册等文件。另一方面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学生实习牵涉到经济、人事、税收、保险和劳动保护、知识产权等各个方面,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协调各方面关系; 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各参与方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总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当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学校、企业、老师、有关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国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8,11.

[2] 姜燕宁,郝书池.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研[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外贸业务实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潮州外贸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144-04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是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专业,具有较强职业性,主要以外贸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定向、培养外贸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强的行业针对性、经济地区性和较强的地方特色,人才必须能适应其辐射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因此,在地方商务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有区域经济针对性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这既满足专业特点的需要,也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潮州地区为例,潮州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已形成了以陶瓷、食品、服装、电子等特色制造业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专业镇与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特色产业体系。潮州支柱产业出口比重大,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出口基地,陶瓷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装也是80%以上依靠出口。潮州出口企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而且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停留在“作坊式、家族式”阶段,其企业结构和经营模式有着别于其他地区的企业特点。为了了解潮州中小型外贸企业最新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笔者通过网络进行人才需求调查,收集了2014年2月至7月期间潮州社区•小桥流水网站(www.521000.com)的所有外贸岗位招聘帖子。潮州社区(小桥流水)是以服务本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著名论坛网站。在该网站上发帖招聘是本地中小企业常用的一种经济、快捷和高效的招聘方式。本次调查共收集不同的外贸招聘广告300则。通过分析这些网络招聘广告,了解潮州中小型企业对目前商务英语人才的具体需求,并试图构建基于潮州商务人才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收集的300则网上招聘信息涉及陶瓷,服装(含婚纱晚礼服),鞋业,电器,表带,灯具,饰品等行业(表1)。其中陶瓷行业的招聘广告占的比例最大,达到75.7%。这也符合潮州作为“中国瓷都”的称号。招聘岗位有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翻译,外贸业务经理,外贸单证员,外贸助理,外贸文员,客服,导购员。其中98%的广告是招聘外贸业务员和外贸跟单员。招聘的要求涵盖了英语技能、外贸技能、计算机技能、职业素养、工作经验和学历要求(表2)。按各项要求所涉及的招聘信息数量从多到少排列如下:从表2可以看出,招聘信息中提及的各项要求按数量从多到少排列是:工作经验—英语技能—职业素质—外贸知识和技能—计算机技能—学历。这一排序也是潮州外贸各项需求的重要性排列。在工作经验方面,有220则招聘广告提及相关要求。从表3可以看出,共200则招聘广告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占总招聘广告数量的66.7%,这说明大部分的潮州中小型外贸企业非常看重工作经验。其中超过一半的招聘广告要求求职者必须有1-2年工作经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外贸环境中,这个要求基本保证求职者已经历一笔外贸生意的谈判和跟单过程,以及已积累了比较全面的产品和生产方面的知识。要求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招聘信息占的比例很小,只有3.7%。因此可以看出多数的潮州中小企业要求商务英语人才熟悉外贸工作流程和具备一定的产品和生产知识。与此同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不看重工作经验,愿意用毫无经验的新人。在英语技能要求方面,61%(182个)岗位招聘对求职者的英语技能提出要求。其中绝大多数(174则)的招聘广告涉及英语口语技能,而有一半的广告(90则)提出了英语写作技能要求。在英语口语技能方面,超过一半的招聘信息(152则)明确要求求职者要有“流利的英语口语,能独立与外商洽谈,沟通表达能力强”。有一小部分广告(22则)表述是“懂英语”、“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其他的表述为“能用英语进行读听写”、“有良好的读写基础”、“能口译”等。这说明大部分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对求职者的英语口语技能要求较高。在写作技能方面,招聘广告中主要的需求表述是“良好的英文写作水平”“能熟练收发英语邮件”“可以独自与客户进行电子邮件往来”“熟悉Email写作”等。由此看出,能与客户进行电子邮件通讯是外贸企业对求职者的最主要的英语写作需求。从英语口语和写作两种输出技能的需求来看,潮州的外贸企业更加看重求职者的口语技能。在英语水平证书要求方面,仅有16%(47个)的岗位要求求职者具备英语水平证书,且其中大部分(35个)只要求求职者通过大学英语四级,9个岗位要求大学英语六级证书,仅有一个岗位要求求职者英语水平需达到专业英语八级。其余84%的招聘广告没有提及对英语水平证书要求。而所有招聘广告没有提及其他种类的商务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由此可以看出潮州中小型外贸企业务实的一面。他们更看重商务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不要求其具备深厚的英语语言知识,也不需要一纸证书。在职业素养方面,有35%(106则)招聘提出相关要求,其中有一半以上(56则)要求“责任心强”,其他表述包括“开朗活泼,礼貌热情,随和,刻苦耐劳,工作认真,沟通能力强,学习能力强,有进取心,服从管理,有团队合作精神,细心谨慎”等。在外贸技能方面,有30%(89个)的岗位提出相关的要求。这方面的主要表述有“熟悉外贸业务流程”、“熟悉陶瓷外贸跟单流程”、“熟悉信用证”、“熟悉各种单证制作”、“能够独立处理外贸合同,擅长与供应商谈判、货期确认等工作事项”等。在计算机技能方面,有18.3%(58个)的岗位提出相关的要求。这方面的主要表述有“熟悉EXCEL、WORD”、“熟悉计算机和办公软件的操作”、“熟悉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操作”、“熟悉PHOTOSHOP/CORELRAW”等。其中有一半以上(32个)的招聘要求求职者懂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的操作。外贸制单和电邮都必须使用计算机,因此计算机技能,特别是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是商务英语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随着潮州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技能需求也逐步增加。在学历方面,300则招聘信息中有253则(占84.3%)没有提出任何学历要求,仅有47则(占15.7%)对求职者的学历提出要求。其中63.8%(30则)要求大专学历以上,14.9%(7则)仅要求学历高中或中专以上,另有10.6%(5则)要求本科学历。从学历要求可以看出潮州外贸中小企业重能力轻学历的特点。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首先工作经验是所有招聘要求中最受重视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能够更快更主动地开展工作并在短时间内能带来效益,同时企业也节约人才培养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要求一至两年甚至时间更短的工作经验,这实际上是企业确保求职者了解外贸工作流程和产品及其生产的诉求。其次是以口语和写作为主的英语技能。英语是商务英语人才的工作语言和沟通的工具。而职业素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对比外贸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因此,受到潮州中小型企业欢迎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有流利的英语口语和良好的外贸函电写作技能,熟悉本地产业相关的外贸流程和产品跟单,责任心强,有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熟悉办公软件和图片编辑软件操作,懂外贸电子商务的操作。

三、基于潮州商务需求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

英语能力、外贸业务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专业基础技能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缺一不可的四大装备。除此之外,潮州外贸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面向潮州外贸用人市场构建有针对性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由语言实践训练、潮州外贸行业实践训练、线上线下外贸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练四大板块拼构而成。实践体系的实施旨在以英语技能、外贸技能和计算机技能在内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素质,培养德能兼备且了解区域行业产品和生产常识的商务英语人才。

(一)语言实践训练

英语语言始终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也是学生以后从事外贸的工作语言。坚实的语言基础也是潮州用人单位的首位技能要求。语言实践训练在第一学年开展,内容包括朗读模块、影视配音模块、话剧表演模块、英语演讲模块等以语言基础能力实践训练。形式以课堂指导和课外训练相互结合,旨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英语语音、敢于表达的自信和善于表达的口语能力。在考评方式上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在每个模块训练结束时分别开展朗读比赛、配音比赛、英语话剧表演和演讲比赛。

(二)潮州外贸行业实践训练

在第一学年开设地方外贸行业实践课程,充分利用陶瓷城、国际陶瓷交易会、行会、生产工厂等场所和单位,开展现场教学;或者通过收集各类产品,设立陶瓷、服装、制鞋、不锈钢制作等校内工作坊式实训基地,邀请资深从业人员或有行业经验的教师授课,让学生动手参与制作陶瓷、服装裁剪,从做中学,从体验中学习。充分了解销售的产品是每个外贸业务员必须掌握的功课。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产品特性和工艺流程,也是开展后续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这是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地方性特点的实践教学活动。

(三)线下和线上外贸技能训练

线下外贸技能训练包括外贸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训练。从第二学年开始,先后开展外贸口语模块、外贸函电写作模块、外贸单证模块、外贸口译模块和跨境电子商务模块的技能训练。外贸技能训练模块按外贸工作流程,以本地酒店、餐馆和陶瓷、服装、不锈钢行业及鞋业等出口企业为场景,训练学生接待客商、进行外贸函电磋商和制作各类单据方面的线下外贸专项能力。在专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外贸实训软件和模拟公司的外贸综合训练,从点到面形成完整外贸工作过程,让学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本地行业知识和各项技能进行模拟谈判、函电往来、从布产到出货收款等外贸工作,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外贸综合技能的训练必须以潮州外贸行业为背景,以潮州主要出口产品,如陶瓷、服装、鞋等为模拟产品,让学生在操练中进一步熟悉产品的特点和销售策略,使学生熟悉本地产品的外贸流程各环节的操作,提高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外贸综合训练中,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也能得到应用和提高。在线下外贸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依托实训和创业基地,在B2B、B2C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网上外贸交易。线上的外贸技能训练重点包括训练学生熟悉跨境电商的后台;充分利用后台数据优化排名,提高曝光率和转化率;开展线上报价和洽谈等。

(四)职业素质培养训练(从第一学年到第三学年)

高等职业学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开朗活泼、工作认真、刻苦耐劳、细心谨慎等是从事诸多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素质,这在众多企业文化中都有所体现,突显了“做人”的重要性。因此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不必拘泥于外贸业务员的工作,而应充分结合各种行业岗位进行培养。这个训练计划包括职业规划和假期社会实践。在开展职业规划时,让学生了解未来职业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了解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同样重要。在每个假期的社会实践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本地行业为依托,以项目或实践工作为任务,组织或引导学生开展企业实践、社会调查、买卖活动,让学生在工作的第一线得以锻炼和启发,认识和强化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忠于职守、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职业道德行为和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或任务设计方面,要循序渐进,从社会调查,到买卖活动,再到企业实践工作,各项任务分配到不同的假期社会实践,每个假期进行一项项目或任务。学生所承担的责任从小到大,让学生逐步适应,确保任务能圆满完成,同时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得以逐步成长。

四、实施基于潮州商务需求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

(一)建立“双师”型教学队伍

“双师”型教师应不局限于拥有两种职业资格证书或双职称的教师,而更应该是具备两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尤其是具备本地产业实践经验和应用技能又同时具有教学能力的教师或行家。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区域经济中外贸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外贸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过程,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双师”型教师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训和实践教学,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同时能及时捕捉经济发展动向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优化办学,培养优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校企合作建立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以此增强学生的商务业务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校内建立商务英语实训室、外贸实训室、各种工作坊、出口公司外贸分部等;在校外,与外贸公司或行业协会合作设立实践基地、电商创业基地,开展实践实训项目。校外实践基地的训练项目不局限在外贸岗位。外贸岗位训练的是外贸流程和技能,而中小企业看重的是学生的为人处世的技巧。因此生产部、外联部、发货部等都是学生锻炼和“打磨”综合素质的好地方。

五、结语

潮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汇带。随着这一枢纽作用的充分发挥和特色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潮州对外经济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大。与此同时,跨境电商的发展也将为学生就业打开更大的空间。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在建设和发展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必须立足于区域的社会经济,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以应用为中心,以素质为基座,以知识为保障,以职业能力充当先锋,培养“品德好、基础实、专业精、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1.

[2]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职英语需求状况及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研究[J].中国外语,2009(3):11-19.

[3]潮州市人民政府.潮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规划[Z].2012.

外贸业务实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建设的现状及其不足

随着对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理解的深入,各个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都认识到了实训实践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纷纷建立各类实训平台或实习基地,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院校仍以建立校内实训平台为主。其中,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作为一个能帮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和掌握进出口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而广受推崇。

目前,大多数院校均通过购买和使用一些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来搭建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如出口模拟操作系统(即Teach Me Trade,简称TMT)、世格国际贸易实习平台(即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等。这些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所搭建的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以进出口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进出口贸易中的草拟函电、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签订合同、开立与审核信用证、备货、租船订舱、报验、报关、投保以及制作与审核贸易单据等主要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外贸操作的基本程序和主要业务技能。但笔者在运用这类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开展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其存在如下不足:

实训内容与操作方法无法反映真实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类模拟实训平台大多以进出口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某笔具体业务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业务操作。但由于实训软件设置的单一性,使得在任何业务中学生都只是按单一的流程去完成相关操作,加上大多数实训指导教师未及时对软件的某些设置,如汇率、关税税率、运费率、退税率等进行调整和更新,从而无法反映业务操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所培养的核心岗位能力过于单一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归纳起来应包括:形势分析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外贸单证能力、业务运作能力、风险防范能力。而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所搭建的模拟实训平台在模拟实训期间,往往侧重于其中的外贸单证能力和业务运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他四个核心职业能力在这类综合模拟实训平台中难以得到有力的锻炼。

学生的自我发挥空间小这类模拟实训平台多以静态型的机械式实训为主,灵活性的、博弈式的、互动性的动态型训练相对较少。加上这类实训平台本身在开发时功能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错误,使得学生在模拟实训过程中无法把自己融入到真实的业务场景中去完成全过程操作,实训时缺少主观能动性,抱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想法,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自我发挥空间小。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这类模拟实训平台的考核大多由系统自动生成,容易造成学生即使原封不动地按照实训手册样单填写内容,也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使得考核结果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实训情况和能力培养结果。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思路和特点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通过搭建高度仿真的国际贸易业务场景,并与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的运用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模拟实训环境,包括办公环境、交易会展环境、谈判环境、业务履行环境、电子商务环境等,体现出场景实训的业务氛围和空间感。该平台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实际的外贸业务环境,能将自己融入到业务角色中去完成全套实训操作,从而真正做到与外贸实践接轨。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需要设计实训思路、设置硬件环境、营造网络环境、改革评价方式。

设计实训思路设计实训思路主要包括设计实训流程及提炼核心环节。通过外贸实训流程的设计,提炼出该流程中最重要的核心环节,明确将公司注册登记、落实货源及备货、开发客户、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开立及审核信用证、租船订舱、投保、报验、报关、制单结汇、核销退税等多个业务核心环节作为综合模拟实训的操作关键点,以体现实训环节的完整性。在提炼出核心环节后,需分析各环节涉及的场景及当事人,明确各当事人的操作内容及职责,并可以此作为搭建硬件环境场景与网络环境场景的依据。

设置硬件环境硬件环境的构建主要是指根据所提炼出的核心环节的操作关键点,搭建这些环节所涉及的场景,并营造真实的业务氛围。一方面,根据提炼出的核心环节操作需要,将实训场地合理划分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的业务场景,如外贸公司(主要包括单证部、商务洽谈室、样品展示间等)、交易会馆、货代、船运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综合业务大厅(主要包括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国税局等),并为这些场景配备相应的办公器材,如办公桌椅、产品展示货架、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电脑及相关单据等。另一方面,为营造出仿真的业务氛围,应参考各业务部门的典型布局和色调搭建场景,在每个场景都做好该场景对应环节业务流程的图表,制作相应的图案和介绍张贴于该场景内,让学生对实践中身处的场景有切实的感受,从而做到实训内容真实化,模拟训练与业务实践“零距离”,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实训效果。

营造网络环境在网络经济下,进出口业务操作离不开互联网。因此,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也应借助互联网络平台营造更真实的业务环境。网络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的相关功能办理相关业务,如公司注册登记、公司及产品信息、公司及产品广告、信用证开立等;另一方面,可自主开发平台内的B to B网站,开展产品推广、网上交易等业务。

改革考核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方式也是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方式是指,一方面,以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的系统评分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另一方面,还可由实训过程中涉及的各环节其他业务人员对学生业务能力进行评分。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强调“货物”与“客户”在操作中的重要性;强调“以人为本”的动态性、全程互动性的真实训练;体现真实外贸环境下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项核心岗位能力都能在全程训练中得到充分加强。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具体结构框架

立体化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实训原理、硬件环境、网络环境的具体结构框架可由图1概括表示。

参考文献:

[1]李兵.构建模拟实验教学环境的实践与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7,(11).

外贸业务实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贸单证;外包服务;探索与实践

一、建设的基础

1.人员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中心招聘人员大多数为大二学生及部分大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代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对进出口流程及外贸单证的制作有了基本认识。课内也进行了报关报检实务、货代实务的实训,以及综合性实训,包括进出口合同磋商与签订、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等实训项目,为实践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与技能基础。

指导教师需具备进出口贸易单证制作工作经验,国际贸易单证教学与培训经验,可以到企

业招聘资深的外贸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中心成员来自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职业技能考证辅导、商务英语、报关报检实务、货代实务等不同的知识结构对模拟业务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互补作用。成员需要具有强烈的创业热情,担任班级干部或系学生会干部,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责任心、自我学习能力强,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计算机水平高、信息处理能力强,能制作商务网页;或英语水平高,通过了六级考试;或法律知识丰富,学生取得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证书。

2、校企合作基础

中心要紧紧围绕“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支撑,着力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整合实验、实训资源。目前与中国电信合作设立的“呼叫实训中心”、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设立的“网络营销服务实训中心”,与物流公司合作设立的 “物流服务校园实体店”等。

二、建设思路

学校与企业签署合作建立贸易通关服务中心的协议,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企业提供公司背景、产品资料与报价、进出口业务的必备手续以及一定的流动资金。这样企业的驻校单证部部就在学校的国际贸易实训室开张了。以真实的出口业务的基本运作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作背景,针对出口贸易中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操作技能。参训学生被分成不同的部门,例如:发票部、提单部、信用证部、审核部等等。指导教师就是部门经理具体负责本部门的业务开展,教研室主任为该企业的副总经理负责管理工作并协调与公司的关系。这种实训方式是真题真做,与到企业顶岗实训效果相同,但可以同时容纳几十名学生同时参训。企业无需自己招聘单证员就可以快速专业地完成单证的制作与审核工作,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这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也为学校解决了校外实训的难题。

三、组织实施

(1)模拟成立外贸单证服务外包公司。依托省级商务服务实训基地的资源,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承接外贸公司和工厂单证制作外包服务,按公司实际运作模式开展工作,公司实行经理负责制,设立进口单证部和出口单证部。

(2)岗前培训。通过校内单证制作软件模拟实训和去企业参观学习两个环节完成岗前培训,对真实的单证制作和企业的运作模式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是团队成员相互磨合的一个过程。

(3)开展真实业务操作。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开始正式承担合作企业真实业务的单证制作、单证审核,整理归档等工作。

四、 建设内容

1、体制机制创新

由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合作建设投入机制、管理机制、使用机制;校企实现互聘、互借、互用相关产学研人员及资源共享等制度。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外贸单证外包服务中心通过建立真实的外贸环境,成立外贸单证外包服务公司,不仅创造了收益,也为学校解决了校外实训,让学生在企业的实习阶段提前在学校完成;本创新模式可以复制到其他贸易环节,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思路,激发本专业学生的创业热情。学生以双重身份参与与市场对接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研发全过程的训练,实现“四个合一”即理论与实践合一,课堂与岗位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和职员合一,实现“教学做”合一,使校园人与社会企业零距离对接,快速转化为社会人,实现人才培养社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真正营造“校中厂”或“厂中校”的良好环境,为实施项目化教学提供平台,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素质养成提供系统训练,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必备的训练。

3、服务能力

(1)通过生动具体真实的业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真环境,为实施项目化教学提供平台,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素质养成提供系统训练,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必备的训练。

(2)与企业联合进行贸易实务操作培训,颁发相关证书,预计每年对外培训人数不少于1000人。

(3)承接外贸和物流公司的真实业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五、保障措施与预期效益

服务中心将通过校企共建、产学研合作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实训基地建设的各项费用。服务中心主任负责组织学术年会,研究、实训中心开放课题指南,负责客座研究人员的管理,运行经费的使用管理,设备的更新、引进,以及协调各研究方向的合作,负责实验室用房调配,为科研以及办公提供良好的环境。把实训中心建设与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结合起来,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撑。以建促改、以建促管,提高实训中心管理和教学水平。

若项目组成员因生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由其他成员分担工作,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全体报关专业学生均可成为项目替补成员,随时补充力量。

若在公司运营过程中,需用到的知识超出了项目组成员的知识储备和架构,则请求指导教师或其他专业同学帮助,确保业务顺利进行。(作者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冯旭敏,温平则 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2005(2):32-34.

[2]李志生,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初探[J].机械职业教育,2005(10):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