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培养策略

教师培养策略

教师培养策略

教师培养策略范文第1篇

第一步:扶着上架——培养一日活动组织能力

经过对新教师的跟踪观察,我们发现不少新教师在组织一日活动时都会出现相似的问题:(1)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组织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所以班上孩子经常处于自由活动状态。(2)不知道相应的活动具体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于是很多环节匆匆走过场。参加工作时间越短的教师,这些问题表现得越突出。

仔细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新教师对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任务和目标不明确,她们不知道每个环节要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要达到什么目标。同时,由于新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她们不能够结合班级实际组织开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也不能根据班级情况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因此,我们将新教师培养的第一步放在提高她们组织一日活动的能力上,开展了针对性的帮扶活动。

首先集中园内的骨干力量,结合幼儿园实际制订了《一日活动管理要求》,以条文的形式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教师的工作和幼儿的常规作出了硬性的规定,并在第一时间内将《一日活动管理要求》发到每一位新教师手中,要求她们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研读、内化。

其次对新教师的配班师傅提出具体的要求,每位师傅要对新教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全方位跟踪观察,填写《半日活动跟踪观察记录表》,所有的观察记录要详细到每一个时间段。同时园内的教学负责人定期和师傅一起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就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新教师进行交流,提出中肯可行的建议。

第二步:赶着上架——训练教学基本功

为了提升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我园采取了一系列方法来“赶”着新教师不断向前。

1.但凡有新教师加入,园内都会挑选骨干教师组成测试小组,对每一位新教师进行“弹跳说唱书写画”全方位的测试。了解新教师的基本功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安排新教师参加不同的学习共同体,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

2.教学负责人不定期对新教师进行基本功抽测,内容可以是一项,也可以是几项,抽测结果纳入新教师的考评。

3.业务学习时专门留出时间,让新教师对下周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故事、歌曲等进行讲、弹、唱,并邀请师傅及园内骨干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

4.学期末开展新教师基本功过关考核,对于考核不理想的项目园内进一步组织力量对新教师进行重点辅导,同时还会将此作为下学期抽测和展示的重点项目。

第三步:逼着上架——培养班务管理能力

一个班级除了教学工作以外,还有安全、家长等班务管理工作。很多幼儿园只注重对新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班务管理能力的培养。这容易让新教师产生只要把教学活动组织好就行了的想法,对班级的其他事情则放松了要求。

为了培养新教师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她们的班务管理能力,我们对工作满一年的新教师采取了“逼着上架”的策略。让师傅退到幕后,将结对的徒弟推到台前,让徒弟先尝试着做一学期的班主任。被“逼上梁山”的新教师不仅要学着制订各种活动计划,尝试着规划班级的各项活动,还要克服各种困难主动与家长接触和交流。

教师培养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实习;实习态度;培养方案;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00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003

每年我校都会接收来自各大院校的学生进行实习工作,通过教育实习将所学知识具体应用到实践领域,既能巩固学识,又能增加阅历,拓展视野,掌握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这些大学生散发着浓浓的“书生气”,普遍缺乏成年人应具有的思维方式、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为了能让这些“未来的老师”在短短一个多月的实习期内能早日实现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作为他们的导师,我必须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笔者现将做实习生导师的经验阐述如下。

一、把实习生当做自己的孩子

只有付出了真心的帮助,才能争取到真实的进步。作为实习教师的导师,我必须从心底上接受他们、关怀他们、帮助他们。这些实习教师有许多都原先是从我校考出去的,他们以往的一言一笑甚至还可以回忆起来,这就为分析实习生的个性特点提供了正确的认识基础。就算不是我校毕业的学生,通过短短几天的了解,我也能对他们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本着对学校教育工作负责和对实习教师成长负责的态度,我勤与他们沟通,谈论教育工作所涉及的一切知识,甚至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个人喜好习惯、语言风格、举止教态,甚至是所要面对的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技巧。我把实习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真心地帮助他们快速获取进步。我从不对实习生贸然施发工作命令,我根据实习生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教育之路上的各种困惑难题。

二、进一步端正实习态度,绝不出现“蒙混过关”

许多实习生的实习态度非常不端正,有的人竟然第一次见面就把实习报告交给我求我帮他写鉴定,也有的人实习了一两天便以种种借口逃避实习。当然,现在未经实习便将实习手续办完的人不在少数,我把这种“自欺欺人”“蒙混过关”的行为归列于“形式主义”,对于这种毫无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诚信素养的投机取巧的人我虽只能“敬而远之”,但绝不给予“实习鉴定”支持。我对每一届的实习生都郑重言明:“我们是在锻炼自己的,不是来滥竽充数的,不能搞形式主义的 ‘花架子’。如果想让我在你们的实习鉴定中给予满意的评价,你们就必须进一步端正实习态度,把各项实习任务完成好,否则就算校长帮你们求情,我也是不会签字的……”我反复向实习生讲述实习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确实习锻炼是他们丰富知识和能力、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让他们形成一种“无机可乘”“无法作弊”的心理认识。通过端正实习动机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安心和有信心在学校完成实习任务。

三、量身设计实习项目,让每一位实习教师都“信心百倍”

每所学校几乎都已建立了一整套实习生培养方案,但未必适用于每一位实习生,如果机械地按部就班,而不考虑实习生的接受能力,势必会给实习生本人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认真分析所负责的几名实习生的优势和不足,量身打造了不同的实习计划,实施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实习实践项目既有实际意义又有可操作性。我把实习期内要完成的目标细化,变难为易、化繁为简,使他们觉得实习任务的完成并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完全可以出色完成的任务。

四、精心指导实习教师的第一节课,让每一位实习教师都“大放异彩”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难教,中职学生更难教。我虽然从事中职农学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但丝毫没有“驾轻就熟”的感觉,每次上课前,我都做足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全心全力地将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我把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无私的传授给实习教师,并指导他们如何把课前工作做好,从教师形象、语言、教态、心态、教案、授课内容、讲课方法、作业布置等各环节都做了具体的指导,并把他们带到一个无人打扰的小教室内进行了多次的“预演”。我和其他几位实习生共同对这即将上场的小教师的表现进行中肯的分析,直到他的授课水平达到众人所认同的标准为止。

很多实习生的导师为了直观检验实习生的上课情况,往往在实习生的第一节课中亲临观摩,甚至会把其他教师或学校领导也邀请过来共同听课,此举虽有积极意义,但我为了能减少一分实习教师的心理负担和惧课情绪往往言明不去听课,就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实习教师,鼓励他们大胆地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给他们一定的创造空间和信任感。但在课后,我会详细调查班级内的学生对新老师上课的评价,然后根据这些评价,适当调整实习教师的辅导策略。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我的精心指导下,多数实习教师均能在第一节课中“大放异彩”,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不影响学生对实习教师的良好评价。既然开头工作做好了,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自然而然就越来越好了。

五、尽量多给实习教师创造在岗锻炼的机会

很多实习生的导师也许是带着“求稳怕乱”的心态,在实习期间内只留给实习生不足十节课的“实战”机会,又或者是给表现优异者多些机会,而对于表现稍差的实习生较少机会。而我则更愿意给予那些表现稍差的实习生创造更多的“实战”机会,以此来弥补他们向教师转变过程中的不足。否则,导师为了维护课堂实效而吝啬自己的课时,只让表现稍差的实习教师去忙碌于批改作业、打印复印、清洁卫生等“务虚之事”,真正的教师能力却得不到检验巩固,这些实习生的实习生涯无疑只是一张充满遗憾色彩的画纸。这样,我们不仅愧对“导师”之名,也成了扼杀教师成长的“刽子手”。

六、多种措施促化实习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

实习教师虽还不是正式教师,但也应以正式教师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我经常与我的实习生们开展谈话交心活动,倾听他们的成长需要,对他们的实习业绩给予正面激励,建议他们不能因自己的特殊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同时也要积极争取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磨炼自己。我经常带着实习生教师到各课堂听课评课,不仅要听评本专业课程,更好听评专业外课程,多方借鉴,向众多教师汲取宝贵教育经验,在网络中和书籍中寻找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潜心研究为师之道,坦然正视自己的知识水准、专业特长、能力特征、心理状态、情感特点,不断寻找自己的能力增长点,努力缩短自己的岗位“适应期”。

总之,实习教师导师的指导工作也是一项充满挑战、意义深远的工程,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反思,扬长避短。我们应该为了实习生将来能胜任教师工作而尽心尽力,让短暂的实习期成为实习生一生美好的回忆,让他们在切实有效的指导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教师培养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师 信息素养 培养策略

一、提高教师信息意识,更新教育观念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但是,在信息时代,学生积极运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猎取认知对象,在过程中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收集与组织信息,对各种信息知识进行系统比较,做出判断和选择。作为教师个体,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增强提高信息素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支持者、参与者,把自己塑造成为教育信息时代所需的新型教师[1]。

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形成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良好氛围

(一)引入激励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计算机培训和进修制度,有计划、分层次对新老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可以把掌握相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作为教师升级、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坛新秀、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

(二)加强学校管理

中小学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水平的提高问题归根结底是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师资队伍建设涉及的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管理者应把注意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上”[2]。 学校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是要“对教职工的智力、体力劳动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地发掘、组织和使用,为充分实现学校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3]。这就意味着对于学校来说,学校管理面临着组织变革。学校应重新审视自身的职能,将学校只培养学生的单一职能拓展为既培养学生又培养教师的双重职能,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为突破口,将学校培育成适应信息时代特点的“学习型”组织。

1、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将学校培育成“学习型”组织的观念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并为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必要的条件。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学校形成“学习型”组织的催化剂,也是将学校组织培育成“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机遇。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建立人人自学和互学并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

2、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模式

教师的在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采用校本培训模式有助于缓解培训的供需矛盾和减少不必要的经费开支;有助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效率;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4]。 为此,学校应抓住这一时机,抓好教师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从学校总体情况和师资队伍情况的实际出发,确立合理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模式,为不同类型的教师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和目标。

3、学校应正确处理培训组织与有效激励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激励是研究个体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学校管理者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完善各项校内考核评比和奖励制度。为此,学校应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成绩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挂钩,将培训结果作为年度考核是否合格和能否晋升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并将能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作为教学评优课的依据之一,对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起积极推动作用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积极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机会,将他们送往高一级培训机构参加培训。

三、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为了师范生将来能够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不仅要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还必须努力使他们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信息素养。

(一)构建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要为学生打造一个体现信息文化和方便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环境。为了给师范生构建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我们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第一,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率,提供更加方便、安全的网络服务。学校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计算机使用机会。

第二,加强网上资源库的建设。建设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媒体素材的素材库,建设基于素材库的电子教案、授课录像、实验实训、题库、案例库等资源的教学资源库,并能在校园内充分共享。

第三,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教学为学生自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应使网络教学平台具有课程公告等多种功能,并保证其形式生动、图文并茂、界面友好,能在互联网上安全稳定地运行。

(二)建立健全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

师范院校只有建立和健全信息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把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结合学科的特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在教学内容上,应该结合师范教育特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工具平台和优秀的教学软件。与此同时,本专业课程的学科教学法也应该加入信息教育内容,使未来的教师能自觉地将信息教育的观念融会贯通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满足基础教育培养素质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帅军.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7 (2):64.

[2]朱永新,管理心理学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48.

教师培养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创新 能力培养 策略 教师

教育创新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主要动力。教师职业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职业。这种创造性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不懈探索和教育的不断创新上。由于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千姿百态、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千变万化,因而教师成为特殊形式的艺术家。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对教师来说,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不能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当然也就谈不上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师创新能力的界定

创新能力是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智力方面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善于把握机遇的敏锐性和积极改造自己、改造环境的应变能力。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位教师成为创新型教师的重要标准。

教师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异、新颖、高效地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产品的各种能力的复合体。

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既是创新者,又是创新产品的制造者;既是一位善于发现、鉴别学生创造力的良师,也是一位关心爱护学生的益友;不仅使学生知道过去,而且尤其重视教学生关心明天,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不仅是指导学生智慧生活的“严师”,而且是拓展学生心灵和智慧的“人师”。创新型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准确判断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并创设促进学生创新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合乎学生心理发展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创新能力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1.教师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进步和发展

创新是教师首要必备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我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崇尚经验,反对创新;崇尚权威,反对超越,这种观念曾使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无发展的历史循环”,暴露出我国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指出:缺乏创新,是我国科技界当前的弱点,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创新人才。

2.教师创新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施以培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是跨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素质教育立体工程的一切层面和所有角度。教师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但都必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必须是有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教师。

3.教师创新能力是教师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

创新是教师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离开了创新,教师的工作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就会走向失败。一定的创新能力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的关键,它关系着教师能不能始终以一种创新的思路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其灵魂就在于创造。能不能打破常规,把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其关键就在于教育艺术的创造性。

三、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的策略

教师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进行培养与训练。

1.以人为本,培养创新意识

确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教师应具有发展的学生观。教师创新的阵地在课堂。教师应具有共建的课堂观。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新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性情得以陶冶,个性得以发展。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要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实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应具有合作的教学活动观。牢固树立教学观回归教学的本质:“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二传手,而是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不再是“以本为本”,而是回归生活,回归学生。

2.专业自主,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创造性,提倡高度个性化的、多姿多彩的创新的教学,其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能够做到专业自主,能够自主独立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只有自主研究才能产生不同的方法,上出“自己的课”,形成富有个性的风格。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高度发展个性的教育。在全社会尊重个性的前提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观念更新,改变传统教育中过分提倡社会性、过多注重应试性和过多倡导师道尊严的观念,大胆地进行教育观念创新,实践崭新的、现代的、更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模式。要跳出思维定势,鼓励个性张扬。

3.抓住机遇,提供创新保证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不一定每个人都具备将创新潜能激发出来的环境和氛围。在机遇出现时,展示创新潜能;在互动互惠的教学中,挖掘创新潜能;在创造性的工作中,释放创新潜能。要提倡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没有教师对教材的精心分析和“再创造”,就不能跳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工作模式。主动地对教材进行重组,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要创造课堂教学新思路,凸现潜能。

4.整合信息,提升创新深度

教师的创新能力应该是多方面的。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创新教育的向前发展,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也将不断变化。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性的开发、整合和利用教育信息的能力。要“见微知著”,发现普通人不注意的容易忽略的问题。要学会分析处理信息,并运用综合的能力重新组织信息,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意和创意。可以说,教学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教师要培养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的筛选、吸纳、整合的能力,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唐讯.建构新世纪教育理念[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3]陈时见.学校教育变革的反思[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教师培养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师培养 目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300-01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中职学前教育也确立了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学前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那么,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幼儿教师的职能与职业特点

幼儿教师要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要在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方面,一是幼儿教师要富有创造性。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决不像物质生产那样,可用固定的工艺流程,统一型号,统一模式。要因人而异,寻找适合每个幼儿的教育方案,在实施中根据幼儿的思想状况、发展水平及变化不断调整,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可见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

二是具有示范性。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高大的,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幼儿学习的典范。因此,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修养,完善自我,才能成为幼儿的表率。

三是教师角色的多元性。夸美纽斯曾比喻到:“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生知识的源流,从学生的身上流过,每逢这个源开放的时候,学生就把自己的注意当做一个水槽一样,放在它的下面,一定不让流出的东西跑掉了。”这个比喻形象的说明受教育者的被动与无奈。幼儿教师应既是幼儿生活的照料者,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应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放手让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幼儿教师还应成为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引路人。

二、幼儿教师的培养策略

1.以德育教育为推手,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师

结合当前幼儿教师的培养要求,应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此,提出“文化育人”理念,学校应营造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育人氛围,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技能培养。

1.1环境濡染,文化浸润。通过校园环境、教室、寝室文化建设,积极创设“净、美、雅、序”的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达到“润物细无声”地效果。

1.2丰富载体,活动搭台。为了正确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通过活动搭建平台,寓活动于教,寓活动于训,寓活动于乐。如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比赛等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孝道、礼貌、遵规守纪的优良品德,通过读书、浸润、吸纳,造就博学而有灵性的教师;结合专业特色,开展“说课”大赛、“讲故事”大赛、“书画”大赛、“红歌赛”、“才艺大赛”等,在技能比拼中塑立学生的自信,建立比、学、赶、帮、超的良好育人氛围。

1.3专题实践,加强德育系列教育。针对幼儿教师多为女生的特点,应特别注重以“自尊”‘“自强”、“自信”、“自立”为内涵的专题教育活动,可通过讲座、班会、演讲、实践等形式围绕“法制安全教育”、“礼仪教育”、“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感恩教育”等主题开展系列教育。

2.以技能教育为依托,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水平

当前,各校在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现象:如重视专业理论课程,艺术技能课分科细,受重视程度高,各科教法、活动设计类课程及专业实习受重视程度较低,忽视幼儿教师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忽视实践与实际教育能力的形成,因而难以达到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为了将幼儿教师培养成为与幼儿园接轨人才,学校在培养幼儿教师技能方面需有合理的课程设置。

2.1开设特色课程,培养专一人才。学校应开设育婴师、感觉统合教育、幼儿全脑开发、营养师、蒙台梭利教育、亲子教育课程、幼儿快速阅读、婴儿科学喂养等特色课程,可引进、培养幼儿教育专业类的专家和骨干,有针对性地培养有特长地婴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