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筝音乐教育

古筝音乐教育范文精选

古筝音乐教育

古筝音乐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音乐教育;唱游与律动;语言能力

语言交流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无语言、语音语调异常、重复语言、语法错误等缺陷。[1]音乐具有独特的生理、心理效应,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针对性的音乐活动能够提高孤独症儿童的交流行为和对刺激物反应的连续性,在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语言交流、共同注意的训练中有着良好的干预效果。[2]培智学校主要依托唱游与律动课程开展音乐教育。唱游与律动课程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功能限制的改善,在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渗透康复理念,促进学生听觉、语言、动作能力等方面的改善。[3]本研究以一名12岁中度孤独症儿童为干预对象,通过在唱游与律动课堂教学中开展精心设计的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音乐活动,对其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星(化名),男,2010年出生,4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小星发音清晰,可以说7个字以内的简单短语,但口语表达缺乏主动性,重复性语言偏多;能识字,会书写,可以读课文,但难以理解句意;粗大动作发展良好,能够较好地完成拍打、跳跃等动作。

二、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干预目标

笔者在干预前采用《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EP-3)对小星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小星在语言表达(EL)项目上的得分为34分,主要困难表现在说复杂句子、主动提问、复述和主动描述等方面;在语言理解(RL)项目上的得分为23分,主要困难表现在理解形容词、事物的关系和回答问题等方面。基于评估结果,笔者为小星制定了音乐活动内容及对应的干预目标(见表1)。干预目标由非音乐能力目标和音乐能力目标组成。非音乐能力目标主要为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目标,包括仿说儿歌中的句子、根据叙事性儿歌回答相关的简单问题等。音乐能力目标为能够使用乐器弹奏简单儿歌。

三、干预过程及方法

为了更好地达成干预目标,笔者采用由易到难、小步子多循环的方式编排音乐活动项目,每次干预训练遵循半结构化的活动流程。音乐活动的具体顺序为:歌曲互动(音乐问好),身体律动(声势律动、身体互动),歌词改编和演唱(儿歌讨论、儿歌改编、歌曲演唱),歌曲弹唱(乐器演奏),歌曲互动(音乐再见)。整个干预过程为期4个月,每周2次,每次35分钟,共计32次。

(一)歌曲互动环节

本环节以歌曲互动为主。歌曲互动既包括身体的互动,又包括语言的互动。在这一环节,笔者选择互动性较强的音乐,在小星聆听的过程中,引导他进行对视、动作模仿、身体互动(招手、拥抱、击掌)、对话等。例如,笔者会在唱儿歌的时候突然停下来,请小星把剩下的内容唱完;利用身体语言,提示小星拖长声音或者提高、降低音调。通过这样的训练,小星在聆听音乐时与笔者互动的主动性和频率都有所提高,也能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活动中,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

(二)身体律动环节

本环节包括声势律动和身体互动两项内容。笔者鼓励小星将自己的身体当作乐器来运用,两人面对面,进行身体互动。例如,在音乐《碰碰玩》的律动中,歌词会提示碰大拇指、搓大拇指、搓双手、敲拳头、举手臂等,小星在提示下先是独自做出动作,然后和笔者互碰手指、互搓双手、对敲拳头等。身体律动环节需要选择节奏明快、区分度较大的音乐,利用音乐歌词的提示作用,充分激发小星律动的意愿,使其由关注自己逐渐过渡到关注他人,提高社会交往意愿。声势律动也能够加深小星对歌词的理解,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三)歌词改编和演唱环节

本环节包括聆听、讨论、演唱三项内容。充分聆听有助于孤独症儿童对儿歌的节奏、歌词进行深度加工,直至内化。例如,在学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歌时,小星先通过拍手、聆听等方式,感知儿歌的节奏。然后,笔者引导小星边打节奏,边唱儿歌。在小星能够独立演唱儿歌后,笔者会针对性地进行提问:“是谁在跳舞啊?他们跳的是什么舞呢?”小星可以根据歌词回答问题。最后,笔者带领小星结合与同伴的互动游戏来对歌词进行改编。如笔者请小星和一名同伴(小明)手拉手,跟着音乐转圈圈,并提问:“你们在干什么?跳的什么舞?”引导小星说出“小明和星星在跳圆圈舞”,进而重新组织词汇演唱“小明啊和星星跳舞,跳啊跳啊一二一,他们在跳圆圈舞啊,跳啊跳啊一二一”。通过这样的方式,小星开始关注外在环境,理解力逐渐提升,并尝试将学习经验逐步迁移到与自己有关的活动中。

(四)歌曲弹唱环节

音乐是一种互动和自我表达的手段。本环节在完成歌词改编和演唱环节的基础上开展,主要活动包括配合打击乐演唱和节奏式弹唱。在配合打击乐演唱部分,笔者让小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奥尔夫打击乐,根据伴奏音乐进行改编歌曲的演唱。在此过程中,笔者和小星交替演唱,或者一问一答式演唱。师:“星星刚才和谁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小星:“星星啊和小明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在节奏式弹唱部分,笔者让小星利用音乐训练仪进行节奏式弹唱。音乐训练仪是基于康复理念设计的一款多功能音乐演奏设备,有五个感应区和两个脚踏板,感应区两两组合可对应发出七个不同的音,配合左右两个脚踏板可调整音调的高低。在进行节奏式弹唱时,笔者引导小星用弹唱的方式展开对话。例如,笔者展示小星和小明跳舞的照片。笔者先唱:“图片上是谁和谁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他们在跳什么舞呀,跳呀跳呀,一二一?”引导小星用音乐训练仪弹唱:“星星啊和小明跳舞,他们在跳圆圈舞……”在弹唱的过程中,笔者通过身体动作提示小星演唱的顺序。本环节是对上一环节的巩固和提升,有利于小星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主动性。

四、干预效果及反思

古筝音乐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茶文化;融入与应用

茶文化是我国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的高度融合与集中体现,茶文化已经从物质文化延伸为精神文化,由行为反映思想,由思想赋予茶的精神特征,也让茶文化得以深入其他传统文化中,并起到思想引领作用;茶道作为多种传统文化的交织与集中体现,参与茶道、设计茶道之人既需要有深刻的茶文化理解水平,又需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艺术造诣,在茶道中能感受到音乐之美,而依靠音乐的信息传递作用也能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茶文化,因此音乐与茶文化的融合具有深远价值;而音乐在茶文化当中的应用也能够同时促进音乐与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也是本文选取音乐与茶文化的融入和应用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

1相关概念综述

1.1茶文化概述茶文化,顾名思义即与茶相关的文化,自中国人发现茶并开始饮用茶,至今已有4700余年历史,而在制茶与饮茶的过程中,茶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并逐渐发展出以饮茶与制茶为中心的一系列文化行为。在唐代之前饮茶作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休闲活动,承载着各地风土人情以及多种思想内涵,而自唐代之后,茶文化开始通过诗歌、音乐、美术等多种媒介发扬光大,并逐渐发展出多种茶道,例如宫廷茶道,文人茶道与寺院茶礼等,其深刻思想内涵也早已跳脱出茶这一载体,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与内涵的集中展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茶文化被广泛重视并成立大量茶文化交流馆以及博物馆,2022年我国传统制茶技艺以及相关习俗也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

1.2音乐与茶文化的关联在各地区茶道当中音乐与茶文化的关联较为紧密,而追溯二者的联系,白居易《宿杜曲花下》、黄庭坚《鹧鸪天•汤泛冰瓷一坐春》等诗词均反映出茶文化和音乐的关系,例如《宿杜曲花下》当中的“斑竹盛茶柜,红尼罨饭炉……小面琵琶婢,苍头觱篥奴”,又例如《东亭茶宴》当中的“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都提到了饮茶过程中需音乐作陪,这一点直至今日仍有所保留,许多地区在表演茶道时都需放古曲、评香茗,根本在于音乐对于茶文化有良好展现与传播作用,音乐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载体,而品茶与品乐也具备些许相同点,因此二者的关联是深层的,也是紧密的,是能够传承至今并被世人所广泛接受的。

2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传承与发展当中的价值

音乐与茶文化的深刻关联代表着音乐教育与茶文化具备客观角度的关联可能性,而深究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传承与发展当中的价值,可包括传播特性,韵律特征以及精神内涵三部分。

2.1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类似传播特性音乐的本质是依靠声音的变化来传递信息,与单纯的语言沟通不同,音乐能够通过曲调与歌词同时体现客观与主观两层信息,歌词可体现出歌曲的具体表达内容,而旋律可传递作曲者与演唱者的情感变化以及文化内核,例如各地区民歌风格的形成与歌词和旋律相关,即使在无歌词情况下仅哼唱旋律,聆听者也能判断曲调的风格,这使得音乐能够跨越时空及信仰等外在因素限制,将情感通过音乐旋律传播至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而茶文化依赖“茶”这一载体进行信息传递,饮茶的规矩以及流程类似于歌词,但饮茶这一行为以及茶本身所散发出的香气与感受则类似于歌曲的旋律,无论怎样的文化背景、国度以及信仰在品茶时都能感受到茶和茶道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取向;将视角从音乐转移至音乐教育,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学唱音乐时,学生能够从歌词中掌握文化,也能从旋律中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意境与情感,这种与茶文化类似的传播方式,使得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融合具有较高价值,在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掌握音乐的过程中,融入茶文化也能用音乐作为载体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感悟茶文化背后的思想内涵。

2.2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类似韵律特征音乐具备时间性特征,音乐的流动、起承转合背后是时间的演变,时间的演变会改变音乐的发展进程,使得音乐能够承载思想,音乐随时间而变化,聆听音乐之人也会随着音乐的变化而产生思想的变化,音乐教育同样如此,在带领学生聆听音乐、鉴赏音乐、学唱音乐、实践音乐的过程中,时间的流逝会学生深度理解音乐的内涵并延伸学生思维,使多个思维片段形成连续的整体,而茶文化本身也与时间挂钩,譬如品茗的最佳时间,最合适的水温,第一泡的时长,茶道的顺序乃至品茶的速度都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品茶这一过程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受与理解,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能够通过音乐体现,也能够通过音乐教育实现传承其本质,便是音乐教育与茶文化拥有类似的韵律特征,茶文化中融入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育传承与发展茶文化也具有较高价值与意义。

2.3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类似精神内涵每一部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作词人与作曲人的情感取向,但听众对于音乐情感取向的理解水平取决于听众自身的文化水平以及音乐素养,单纯依靠理解音乐来掌握作词人与作曲人情感取向难度较大,而在茶文化中想要理解茶艺师每一个动作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思想也离不开品茶人的茶文化底蕴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而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在传授音乐之前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鉴赏,阐述音乐创作背景以及作词人、作曲人生平也正是帮助学生掌握文化基础,为理解音乐进行铺垫,在这一层面音乐教育与茶文化展现出较高相似性,都需要有良好文化底蕴才能够深入理解精神内涵;此外音乐教育与茶文化都是个体对于文化的理解,而每一个个体对于信息的理解方向与深度具有差异性,正如“1000个读者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两个学生常对同一首音乐表现出不同的理解,而两个品茶人对于茶道茶艺及茶文化的理解也常体现出差异,二者的精神内涵是多元的也是深刻的,因此将音乐结合到茶文化当中,并为学生提前铺垫茶文化知识内涵与体现茶文化的音乐背景,能够帮助学生在拥有文化基础的前提下从音乐视角理解茶文化,充分说明音乐教育在体现茶文化、传承茶文化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3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融入思路

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融入在于“求同存异”,抓住二者的共性并保留二者的差异性,用音乐为引、以茶文化为核,而想要保证音乐教育融入茶文化的效果,应遵循以下四点思路。

3.1保持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双重循序性质不论是茶文化还是音乐教育,都要将文化作为基础、循序渐进,例如先掌握音乐风格基础知识以及作者创作背景再去聆听音乐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水平,而先掌握茶文化基本概念及风俗,再去体验茶道,才能真正从品茶、赏茶的过程中理解茶文化,同时在音乐教育当中先鉴赏再练习的目的是先让学生理解音乐背后的精神内涵与情感导向,再通过自我表达的方式还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茶文化也往往是在观赏与效仿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因此将音乐教育与茶文化进行融合也应当保留二者的循序性,从文化基础角度出发,先掌握音乐背景与茶文化知识,再基于知识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当中的茶文化,最后将自身的感受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展现。

3.2体现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互相促进效果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高度关联使得二者得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通过音乐体现茶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也应体现出这一特征,通过蕴含茶文化的音乐来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感受茶文化,例如通过通感建立音乐与茶文化感受的关联,将对音乐的理解转化为对茶文化的理解,或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投射到音乐当中,又或者以茶文化的思想模式来赏析音乐作品,从而实现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及互相促进。

3.3展现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能力培养作用理解并掌握茶文化的过程中,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得以显著提升,而理解音乐、学习音乐、练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及审美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因此在音乐教育融入茶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同时体现二者的能力培养作用,既要实现传统文化概念及基本乐理知识的提升,又要依靠音乐教育展现茶文化以及茶文化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文化认同以及创新能力。

3.4反映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实践练习特征音乐教育融入茶文化同样需要通过实践练习来实现能力转化,教师既可以将茶艺表演作为实践方式,又可让学生秉承茶文化思想内涵、通过音乐展现茶文化内核,进而实现茶文化理解与掌握水平的跃迁。

4音乐教育在茶文化当中的应用策略

4.1利用音乐课程资源中体现茶文化内涵想要通过音乐教育来体现茶文化、传承茶文化,教师应发掘音乐教材当中能够体现出茶文化的资源,利用音乐资源来体现茶文化内涵,将音乐作为发扬茶文化的“引”。首先,教师可从浅层角度出发,寻找直接展现茶文化的音乐并将其作为切入点,例如选择《采茶舞曲》来体现茶文化,让学生在鉴赏该音乐的过程中了解采茶文化以及浙江传统文化,又或者大胆结合现代音乐,选择更受学生喜爱的茶文化音乐作品作为教学资源,例如选取周杰伦的《爷爷泡的茶》进行音乐鉴赏,进而通过音乐让学生了解到茶文化在当今时代下的传承与发展;其次,教师可选取适合茶艺表演及日常品茶的音乐,利用音乐本身的意境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茶文化、体会茶文化背后的情怀与态度,并将音乐作为提高学生茶文化掌握水平的重要途径,例如选取《阳关三叠》、《高山流水》、《广陵散》等古筝和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学生在表演茶艺、练习茶道时能够将音乐的古朴风雅与茶道、茶艺精神与情感内涵相结合,辅助学生深入理解茶文化;最后,教师可发掘表面上与茶文化无关,实则能够体现茶文化内涵的音乐,实现茶文化的内化,例如选取《春江花月夜》古筝曲,并询问学生哪种茶与该曲相配,在聆听音乐、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从音乐中感受到如乌龙茶般的清幽,从而依靠音乐将茶文化升华到与茶无关但“万物皆为茶”的境界。

4.2通过音乐鉴赏发挥音乐对于茶文化的作用介于音乐对于体现茶文化的重要价值与作用,教师可通过音乐鉴赏来重建学生对于茶文化和音乐的关联,帮助学生感悟音乐、依靠音乐理解茶文化。首先,教师可由表及里、选择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介绍,并引导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思考音乐的魅力与内涵,当学生能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时,教师再将学生的感悟引入茶文化,帮助学生理解茶艺表演与茶道,即“以音说茶”,例如为学生播放《阳关三叠》,并提出引导性问题“该曲目适合喝哪款茶?”,有意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和茶文化的关联,教师应注意音乐所展现的意境,而并非音乐乐理知识,用各种情境或案例让学生尝试还原品茗或表演茶艺的过程,将古琴沙哑古朴的音色以及简单、变化较少,但单个音符回味悠长的曲调特征与西湖龙井的苦涩、清爽、回甘、简单具有耐人寻味的特性相结合,以音乐理解茶文化,掌握茶文化;其次,教师可通过情境帮助学生还原音乐与茶文化的融合方式,让学生理解何为“茶音相融”,例如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古代卖艺者在茶馆演奏古筝的情境,无需提问学生,只需让学生深入情境,感受音乐和茶文化的融合,随后让学生评判该情境当中音乐对于茶艺、茶道的作用,以及除了该曲目以外是否还有其他适合该情境的音乐,激发学生思考,学生在回想音乐作品,思考音乐与茶文化匹配度的同时,也能建立起音乐与茶文化的关联,并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的领悟水平;最后,教师可突破传统思想限制,以音乐所营造的意境为主体,刻意打破传统音乐与茶文化的高度关联性,建立现代音乐乃至西方音乐与茶文化的关联,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深入理解茶文化,认识到茶文化本身的高度包容性以及茶文化背后的儒家思想内涵,例如播放Laufey的《Valentine》,并将学生带入到英式下午茶的情境当中,为学生展示西方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并带领学生思考该音乐与中国茶文化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例如播放日本禅宗音乐,为学生讲解日本茶道文化与中国茶道文化之差异,以及中国茶文化传至日本的历史背景以及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历程,不仅能够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以及中国茶文化理解深度。

4.3依靠民歌学唱体现茶文化、辅助学生领悟茶文化发源于民间,想要充分理解茶文化,应当从民间出发、以民间第一人称视角来感受茶文化、领悟茶文化,同时民歌当中蕴含着大量传统文化,其中便包括茶文化,因此学唱民歌具有显著意义,可通过民歌学唱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茶文化。仍以《采茶舞曲》这一浙江民歌为例,该民歌蕴含着浓厚的浙江采茶文化乃至茶道与茶艺文化,学生学唱该歌曲的过程中既能够从曲调当中感受茶文化的意境,又能够从歌词中理解浙江茶文化内容;又例如带领学生学唱民歌《飘来酥油茶的清香》和《请你喝杯酥油茶》,学生在演唱这两首民歌时能够感受到西藏的空灵、西藏人民的热情好客,并将这份乐观、热情、简朴代入到西藏茶文化当中,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领悟水平,同时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对藏族、西藏茶文化的认同。

4.4通过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展示传承茶文化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茶文化水平、实现茶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音乐本身实践性较强,能够成为茶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在此阶段,教师可推动学生参与茶文化表演,围绕音乐体现茶文化或以茶文化作为核心,让学生选择适合茶文化的音乐。教师可采取微项目加大项目两种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微项目是指时长为1~3个课时的实践活动,教师可布置“查找与某地区茶文化有关的民歌作品并选择其中一首进行演唱和品评”这类用时较短、完成难度较小的实践项目,而大项目则是用时1~3个月,需要多个学生共同完成的实践活动,教师可让各组学生围绕某首音乐设计茶艺表演,或围绕某个地区的茶文化制作茶文化主体音乐,依靠微项目明确茶文化主体地位,依靠大项目考察学生的茶文化理解深度、实现茶文化发展与传承。

5结语

古筝音乐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实践主义

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出现了两种音乐教育哲学范式———审美范式和实践范式,到了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二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中国自20世纪末以来就一直秉承着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这样的音乐教育不仅使学生对于经典艺术作品有了更多了解,也提高了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快速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音乐教育受到人类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开始了文化转向,在这种视野之下,单一的审美教育似乎并不能满足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开启了我们对于音乐教育是否等同于审美教育的反思。

一、音乐教育包含审美教育

笔者理解,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一词正式而广泛的进入人们视野是在1970年出版的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雷默在该书第三版中对该词做了专门的解释,他认为“审美的”一词,既包括艺术的/创造的方面(作曲、表演、即兴表演、指挥等等),也包括反应的方面(主要是聆听)。“审美教育”这个术语通常用来包含艺术教学的所有方面,包括其艺术的、反应的、历史的、批判的(以及诸如此类的)尺度。①从这个层面来看,审美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将音乐对象化,他所回答的是音乐作品是什么而非音乐是什么,认为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是审美限定下的艺术音乐,同时在后文中也提到音乐教育需要注重音乐的物质性,也就是说审美教育的侧重点在于音乐技能,即对艺术音乐的创造和反应的把握上。这并不能全面的理解音乐,音乐不仅包含了具有性审美的艺术音乐,也包括了审美之外的生活实践中的音乐,若将这些音乐全都用一套看似合理的审美标准去衡量或欣赏,反而无法解释,如母亲哄婴儿入睡时哼的摇篮曲,其价值不能仅用此标准评判。作为审美的艺术音乐最初难道不是起源于生活实践中的音乐吗?人们在建立了一套审美体系之后,便把这种音乐当作是有“内在价值”的音乐,这样的音乐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即在形式上按照审美标准创造的音乐就被认为是审美的音乐,却也容易走向极端,比如一些古筝演奏者在舞台上为了表现音乐而过度使用肢体动作,似乎动作幅度越大,音乐的品质就越好,其实不然,演奏无论是音还是形都需要掌握在一个度中,不能为了追求审美而过于注重形式,忽略了音乐作品本身所处的文化语境。艺术音乐将审美形式之外的生活的、功能性的音乐排除在其概念之外,因而无论是民歌还是仪式用乐都不属于艺术音乐。此外,基于将音乐对象化,并将音乐简单认为是作品集合的观点,听众的审美感知也被狭隘为聆听的一种方式。虽然雷默在第三版中提到音乐体验具有其文化维度,但在书里没有完整解释,同时也把审美感知的方式扩大为身体感知等,但依旧把音乐仅仅视为一种艺术作品。②即便审美感知的方式增加,人们对于音乐的感知还是限制在审美范围内的。音乐是人创造的,因而人和人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音乐形态及功能特征具有一定开放性,民间吃饭用的宴席曲、饮酒歌,年轻人传情用的山歌都是音乐。艺术音乐只是音乐的一部分,音乐教育也不能忽视艺术音乐之外的功能性的音乐。关于审美教育中的审美体验,雷默几乎完全吸收了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的观点,认为音乐是人类情感形式的符号表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的感知就是获得一种特殊知识对于情感动向的洞察力③,这种审美体验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事件或纯粹的愉悦,源于听众对于音乐作品审美特性的单独关注,朗格将这样的艺术教育等同于情感教育,雷默在此基础上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是审美教育的观点,但是并没有将认知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等包括在内。雷默所说的审美体验是对于纯粹的艺术音乐的体验,而人作为体验者并非完全理性的,人的体验受到感觉、知觉、思维、知识等综合经验的影响,并不能像雷默所认为的那样脱离现实,因而这样的审美体验也很难达成。此外,审美体验是音乐体验的一部分,在真实的音乐体验中并不能将审美限定内的无功利性的体验与功利性的体验割离,二者是共存的,因此审美体验不能等同于音乐体验的全部内容,音乐体验比审美体验更加丰富多样。

二、以实践哲学为出发点的音乐教育观

实践主义范式的代表人物埃利奥特,在其《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一书中认为“音乐是一种多样性的人类实践”,并用三个层次解读音乐:MUSIC,Music和music。MUSIC指包含许多不同音乐实践(Musics)的多样化人类实践。每种音乐实践(Music)则包括两种相对应的、相互强化的活动:音乐制作和音乐听赏。music(在更低的层次上)指的是可诉诸听觉的声音事件、作品,它们来自具体的实践语境中音乐行动者的努力。④这一理论与后文提及的“音乐制作”⑤是相呼应的,这意味着在音乐作品出现以前,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文化中就出现了以唱歌和演奏来传递音乐和进行即兴表演,埃利奥特将这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看作是音乐的中心。从微观来讲,近二十年来才被学者注意和提到的“原生态音乐”就是其中的一种,生态一词是从生态学的“生态”概念借用而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民间艺术类,原生态也是由此引申的,有杨丽萍主演的《云南映像》舞集等,这些音乐是存在于民间生活实践之中的,就其本身的文化语境来说不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音乐,但是这样的音乐一旦被抽离出来在舞台上展现时也可以成为具有审美性的音乐。笔者认为,这种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的最大不同在于实践可以用来描述音乐的全貌,而审美只能描述音乐的部分。实践是音乐的根本存在方式,没有人类实践就没有音乐,若没有了审美,音乐依旧存在,如人类早期的音乐———葛天氏的乐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⑥此时的音乐源于人们农作生活的实践,而审美的概念还尚未出现。实践主义认同的是将音乐看作一种文化在人类实践中存在,并且强调了音乐文化语境的重要性,人们对于任何音乐的理解都要放在其相对应的文化语境中进行,例如在研究爵士乐时,我们需要了解爵士乐起源于自由、平等、多元的文化背景,因此在演奏中我们可以理解爵士乐本身的即兴属性,而不能是照本宣科的演奏。在演绎西方古典音乐时,我们更需要的是尊重谱面的信息,在完成作曲家的种种规定后才可有演奏上的二次创作。从音乐的实践语境来看,任何音乐都不可能在本质上比其他音乐更优秀,他们在自己的语境中同等有效,这与人类学中的文化相对论不谋而合,也可能是受其影响,文化相对论指的是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文化之间不应被扣上野蛮或文明、低等或高等、先进或落后的帽子,不同的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比较不同民族文化时,应当抛弃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观念。在音乐教育中,这种文化相对论也使音乐教育打开了多元文化视野,看到了不同生存空间中自身聚合方式不同而促成的不同文化。从欧洲中心主义⑦走向多元主义,将世界音乐带到我们的视野中,不止看到西方文明,也看到拉丁美洲、非洲及亚洲音乐文化,促使了我们用全球视野研究音乐教育,并且在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面前平等相待、相互尊重,这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是一次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三、坚持实践主义音乐教育观的必要性

古筝音乐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传统音乐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一、高校开展传统音乐教育的意义

1.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音乐的巨大重视。”继承和发扬这笔丰富多姿、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曾提出,我国在音乐、舞蹈和其它文艺事业上,应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着重继承和发展祖国的艺术传统,发展民族音乐的基础是要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在接见当时准备去朝鲜访问的舞蹈团时又一次谈到,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国家怎么能没有外国音乐呢!要有芭蕾舞团,要有交响乐团,也要演外国歌剧,但这些不会是大力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的是民族音乐,民族文化艺术。中国素以礼乐之邦著称于世,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民族音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凝结着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精神,积淀着特定的民族思想和价值取向,并以其观念的形态联结着历史,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魂和文明链,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群,对传承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说,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担负起自身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构建。应该从综合性出发,开发学生智慧,和谐人类行为。继承和发扬儒家乐教思想的精华,将其与现代乐教理论融合,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型乐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培养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人才素养

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育人,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涵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中国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目的正在于培养国家所需要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各种人才。因此,在音乐教育中不能只注重音乐单方面的学习,而应该把音乐视为文化的一部分,包括音乐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哲学、文学、艺术和意识行为等各种层面的内容,并加强对与音乐相关的传统文化的学习。高等院校的传统音乐课,正是让青年学生学习、了解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并进而引发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这种教育以培养完美的人格,培养一个外而有礼、内而和乐,具有美好理想和端正人格的人为目标,是一种人文的教育。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这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高校把音乐教育作为一把钥匙,一把打开通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大门的钥匙。

3.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

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目标明确规定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个性的核心发展,培养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弘扬民族音乐是目前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使被教育者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锻炼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启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使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更美丽,更宽广,更深厚,更和谐,这是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神圣使命。

二、课程设置原则

1.体现人人参与

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人人参与的教育思想。目前,能开展音乐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因为条件的限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使得许多学校虽然也较重视音乐教育,但效果却不一定好,或流于形式只抓亮点,或只有很少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如何使在校学生人人都有机会接受音乐教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课程设置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问题。

2.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研究课程设置模式,使它成为一个科学的体系,这里有一个共性和个性的问题。首先,高校的体制、教育方针、办学模式、审美教育的功能、规律等是一致的,要根据其共性来研究课程设置模式,但每一环节中的课程组合、安排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又有一个个性差异问题,因为每所大学在教师配备、教学设备上有差异,同一所大学,各学科有人才培养规格上的差异。因此,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也是必须遵循的教育理念。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共性与个性的因素,使之既符合共性又针对每所学校、每个专业的个性,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三、课程设置模式

在目前情况下,对各高校来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只要有一定的制度支持,扎扎实实规范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用“2+1”模式便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2+1”模式就是以校级选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这两个选修模块为主,加上课外活动模块为补充,三个模块结合互补,共同组合成三个系列:一是以“音乐鉴赏”为主干课程的理论课系列。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系列。三是以“音乐表演”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课系列,形成三个模块三个系列的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让在校大学生人人都参与其中,保证每人至少能接受两个以上学分的音乐教育。

1.选修课模块

为贯彻落实党的素质教育方针,各高校文理渗透、人文素质方面的选修课制度已基本形成,一般高校校级公共选修课学分定在6-10个学分不等,开出的选修课程多的达200多门,少的也有几十门。但把音乐选修课和其他选修课放在一起让学生选课,往往学生在选课时会比较实际,哪些课程对他们毕业后找工作用得上的,一般比较有吸引力,如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软件、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等,而实用的课程选完后学分也基本够了。

2.限定选修课模块

限定选修课模块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系列,是为一些必须加强音乐教育的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专门调整组合的音乐综合课。就目前而言,将音乐课开成全校性的限定选修课不太可能。一是因为音乐教育在高校还没有这样的地位。二是全部开成限定选修课,内容太单一,无法充分顾及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只能是针对具体专业开设限定选修课。如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组织音乐活动的能力。

3.课外活动模块

课外活动模块,作为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中的一个模块,是音乐课堂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是音乐课程设置完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模块以音乐实践类课程为主,包括声乐、器乐表演方面的各项内容,可结合校学生艺术团的活动,根据各校师资、设备等条件,以学生艺术团训练队的形式,如合唱队、铜管乐队、古筝队、琵琶队等,让学生报名参加,每个队通过考核分成提高班和普及班,其中提高班为艺术团成员,

普及班为艺术团后备力量。

四、综述

通过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原则及课程设置模式等方面的探究,让高校音乐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实施者,乐于并将充满信心地不断实践和研究,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才会使高校音乐教育的明天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古筝音乐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传统音乐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一、高校开展传统音乐教育的意义

1.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音乐的巨大重视。”继承和发扬这笔丰富多姿、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曾提出,我国在音乐、舞蹈和其它文艺事业上,应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着重继承和发展祖国的艺术传统,发展民族音乐的基础是要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在接见当时准备去朝鲜访问的舞蹈团时又一次谈到,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国家怎么能没有外国音乐呢!要有芭蕾舞团,要有交响乐团,也要演外国歌剧,但这些不会是大力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的是民族音乐,民族文化艺术。中国素以礼乐之邦著称于世,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民族音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凝结着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精神,积淀着特定的民族思想和价值取向,并以其观念的形态联结着历史,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魂和文明链,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群,对传承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说,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担负起自身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构建。应该从综合性出发,开发学生智慧,和谐人类行为。继承和发扬儒家乐教思想的精华,将其与现代乐教理论融合,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型乐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培养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人才素养

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育人,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涵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中国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目的正在于培养国家所需要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各种人才。因此,在音乐教育中不能只注重音乐单方面的学习,而应该把音乐视为文化的一部分,包括音乐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哲学、文学、艺术和意识行为等各种层面的内容,并加强对与音乐相关的传统文化的学习。高等院校的传统音乐课,正是让青年学生学习、了解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并进而引发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这种教育以培养完美的人格,培养一个外而有礼、内而和乐,具有美好理想和端正人格的人为目标,是一种人文的教育。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这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高校把音乐教育作为一把钥匙,一把打开通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大门的钥匙。

3.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

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目标明确规定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个性的核心发展,培养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弘扬民族音乐是目前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使被教育者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锻炼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启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使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更美丽,更宽广,更深厚,更和谐,这是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神圣使命。

二、课程设置原则

1.体现人人参与

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人人参与的教育思想。目前,能开展音乐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因为条件的限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使得许多学校虽然也较重视音乐教育,但效果却不一定好,或流于形式只抓亮点,或只有很少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如何使在校学生人人都有机会接受音乐教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课程设置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问题。

2.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研究课程设置模式,使它成为一个科学的体系,这里有一个共性和个性的问题。首先,高校的体制、教育方针、办学模式、审美教育的功能、规律等是一致的,要根据其共性来研究课程设置模式,但每一环节中的课程组合、安排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又有一个个性差异问题,因为每所大学在教师配备、教学设备上有差异,同一所大学,各学科有人才培养规格上的差异。因此,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也是必须遵循的教育理念。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共性与个性的因素,使之既符合共性又针对每所学校、每个专业的个性,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三、课程设置模式

在目前情况下,对各高校来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只要有一定的制度支持,扎扎实实规范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用“2+1”模式便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2+1”模式就是以校级选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这两个选修模块为主,加上课外活动模块为补充,三个模块结合互补,共同组合成三个系列:一是以“音乐鉴赏”为主干课程的理论课系列。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系列。三是以“音乐表演”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课系列,形成三个模块三个系列的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让在校大学生人人都参与其中,保证每人至少能接受两个以上学分的音乐教育。

1.选修课模块

为贯彻落实党的素质教育方针,各高校文理渗透、人文素质方面的选修课制度已基本形成,一般高校校级公共选修课学分定在6-10个学分不等,开出的选修课程多的达200多门,少的也有几十门。但把音乐选修课和其他选修课放在一起让学生选课,往往学生在选课时会比较实际,哪些课程对他们毕业后找工作用得上的,一般比较有吸引力,如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软件、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等,而实用的课程选完后学分也基本够了。

2.限定选修课模块

限定选修课模块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系列,是为一些必须加强音乐教育的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专门调整组合的音乐综合课。就目前而言,将音乐课开成全校性的限定选修课不太可能。一是因为音乐教育在高校还没有这样的地位。二是全部开成限定选修课,内容太单一,无法充分顾及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只能是针对具体专业开设限定选修课。如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组织音乐活动的能力。

3.课外活动模块

课外活动模块,作为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中的一个模块,是音乐课堂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是音乐课程设置完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模块以音乐实践类课程为主,包括声乐、器乐表演方面的各项内容,可结合校学生艺术团的活动,根据各校师资、设备等条件,以学生艺术团训练队的形式,如合唱队、铜管乐队、古筝队、琵琶队等,让学生报名参加,每个队通过考核分成提高班和普及班,其中提高班为艺术团成员,

普及班为艺术团后备力量。

四、综述

通过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原则及课程设置模式等方面的探究,让高校音乐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实施者,乐于并将充满信心地不断实践和研究,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才会使高校音乐教育的明天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中医正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内蒙古艺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