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心理教学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精选

初中心理教学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当前,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千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着共同的作用,就是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好的教学方法对提升物理教学效果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重视学科入门

学生到了初中二年级才会接触物理学科,刚开始,他们会对物理法充满好奇,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不能保持太长时间,因此,物理教师要趁热打铁,及时深化。如在上序言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备课,把第一节课上成功。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渗透一些生活现象,如为什么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为什么下雨的时候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一)做好备课

教师要想把课备好,首先要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物理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从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的情况出发,制定和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进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精心构思教学方法,精心设计练习,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给学生猜想和假设的时间,再经过自己的点拨,启发,使学生有质的飞跃,进而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三)课堂提问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大胆想象和猜想,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能反映学习重难点,做到少而精。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难易适度,有层次性,有深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提出不同的问题,先易后难,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保持活跃状态。再次,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循序渐进,从学生已有能力和知识为出发点,梯进式提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

(四)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喜欢动手操作,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所以,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用实验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给他们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五)提供高质量的课堂练习

通过练习考核,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物理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题,把教学重难点和知识点渗透到习题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培养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

知识的传授和获得往往会受到情感的影响,有效的教学需要师生配合默契、情感交流、和谐相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消除了畏惧感,身心放松,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效率增强。

(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加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教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中去,主动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拉近彼此的距离;课下和学生一起娱乐,一起谈心,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初中生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耐心的教导,因此,教师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学生,不能一味严厉的批评和指责,更不能冷嘲热讽和体罚,应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否则学生就会厌烦教师,进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通过测试反馈来分析教学效果

反馈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反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学课程内容,自己预习所要掌握的知识,教师结合每节物理新授课程的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测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初步掌握的知识进行尝试性解答。这种测试的方式主要侧重于基本概念和基础性知识,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测试获得成功的体验。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能发挥学生的学习动力,他们尝试进行自我探索,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策略,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另一种反馈就是教师讲完课以后给予测试和反馈。在学习任务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待学生做完测试题后,教师要及时公布测试结果。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对优秀的学生提高学习要求,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之后教师根据全体学生的反馈,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调整,然后得到第二次反馈。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充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增强学生的信心,消除他们对物理学习的畏惧感。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通过实践不断丰富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最优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让课堂充满灵性和智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便于学生掌握、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初中物理教学成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韩丽芝.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0).

[2]王文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法初探[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12).

[3]骆海朋.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2011(9).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从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出发,结合实验内容进行教育创新,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学生特点,给学生提供操作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物理知识,学习物理方法与技能.

1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重要性

实验属于物理教学中的基础,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与手段.一是借助实验能够创设具体情境,确保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物理知识.由于物理实验现象具有直观性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快速掌握物理知识.二是实验属于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教学内容中包含概念、规律、方法等内容,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通过演示实验可以观察具体现象,模仿教师的操作步骤,运用所掌握的实验方法,在自己动手实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实现提升物理实验素养目标.三是物理实验属于保障物理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利用物理实验能够将物理现象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确保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产生深刻印象.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还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知识、规律等具体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与认识,提升实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满足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要求[1].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2.1应试教育占据首位

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应试教育依然占据首要位置,物理核心素养重视度不高.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课堂中教师向学生大量讲述应试技巧,如直接为学生提供大量试卷,通过题海战术来获取高分,并未将其中隐藏的物理知识点具体展现出来.在应试教育中教师所讲述的技巧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学生的吸引力较高,学生也愿意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在掌握应试技巧以后心理方面能够自然应对考试,针对相关题型进行练习,并获取理想的成绩.但是也正是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使得物理教学本质逐渐被忽视,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逐渐养成应试思维,不愿意主动深入挖掘物理知识,也很少关注物理实验知识等.当学生长期处于这一学习状态后,很容易出现物理基础不扎实、难以学习高深物理知识等问题.

2.2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升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体现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方面.学习物理知识时利用实验能够快速得出结论,而教师则需要在实验中引导学生理解实验中的知识点,逐渐推导物理结论.然而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存在照本宣科问题,直接将教材中的结论展示给学生,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验证物理理论.在这一物理实验模式的影响下,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满足核心素养要求[2].

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

3.1挖掘物理知识本质

初中物理教学的本质其实就是需要做好知识传授工作,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眼光正确面对世界的能力,学会使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另外还需要借助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科学使命感,学会以严谨的态度正确面对科学现象,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好学习活动创新,帮助学生学会积累科学文化知识,为从事科学事业、物理事业等奠定知识基础.如在讲述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需要及时展示教学用具,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教师需要做好介绍工作,帮助学生学会选择透镜的方法,了解物距、像距、透镜焦距的概念.在组装器材以前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要保障实验前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高度的一致性?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蜡烛时通过观察光屏,产生了哪些变化呢?通过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观察成像情况,进而得出成像规律.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的机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像、虚像形成原因,且在实验的展示下还可以实现预期目标.在实验的展示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提升思维能力、创造精神[3].

3.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知识传授者、育人者等,但是在核心素养提出背景下,通过适当转换师生角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主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升学习效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则需要承担起组织者、设计者、协助者等角色.鼓励学生自行动手参与实验,在观察学生操作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对物理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提升主体性与积极性,逐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与意识.如在讲述探究声音的音调时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不同动物的声音,随后组织学生很对音调高度、响度等进行分析.通过做好铺垫准备,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权.鼓励学生设计不同探究实验.因学生思维能力、想法等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探究实验,如一个小组使用铅笔敲击钢尺的不同部位等.通过给学生提供想象与探究空间,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果.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丰富想象能力,逐渐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3.3创新物理教学形式

通过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引入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对实验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在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化、题型死板、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而在核心素养提出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从知识传承转移到培养物理核心素养方面,重视对学生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考察.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从丰富信息量出发,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提升物理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如在讲述探究电流的磁场知识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会直接使用器材进行演示实验,但是受到器材大小的影响使得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难以全面观察到实验过程.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就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演示实验,将装置具体情况通过投影仪等展示在屏幕中,以此来提升实验展示效果.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下能够提升实验现象的明显度,学生也可以快速掌握实验结论,逐渐提升观察、分析与判断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在新时期发展中教师还可以使用教学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形象的方式将实验过程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知识.在讲述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可以利用课件将成像特点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通过对课件内容进行观察,以此来掌握成像原理知识[4].

3.4创设问题导学案例

利用问题导学案例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热情,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实验内容,而开展实验教学又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确保师生合作的有序开展,以此来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可以真正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如在讲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实验中,就可以从举例说明出发,在正式开展实验教学以前利用课件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图一为晾晒在太阳下、树荫下的衣服;图二为摊开晾晒与折叠后晾晒的衣服:图三为通风处与无风处晾晒的衣服.在展示完图片后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测所需要完成的实验.而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通过观看图片能够顺势提出自己的问题,自然地进入以此到自我探究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发挥导学作用,在学生完成探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完成实验后教师还要主动与学生共同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化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与时间,鼓励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与结果,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

3.5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情境,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主动探究与学习中掌握知识,提升物理学习效果.由于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在生活中还存在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做好实验研究工作,利用大量探究实验来吸引学生,在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上理解知识.导入阶段作为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始阶段,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对后续教学活动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以前,就可以从导学预习阶段出发,发挥情境引导学生,确保学生能够主动进入到实验探究活动中去.如果在教学中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所以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目标,做好问题情境设计工作,将物理实验教学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好物理知识的自信心,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为了保障物理实验教学顺利开展,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做好实验设计,从教学开始阶段出发,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实验活动,在探究与分析中发现物理真相.如在讲述杠杆知识点时,就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与杠杆相关的案例,如指甲刀、刷牙过程等.在筛选适合素材以后营造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视频中的内容,请找出其中的关联性.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共同分析,引导学生逐渐推导杠杆原理.在学生理解知识后就可以顺势提出问题:杠杆是怎样发挥其作用的呢?在问题的启发下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主动针对知识点进行探究,保持浓厚的热情参与实验活动,进而提升物理学习效果[5].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提出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需要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主动挖掘物理实验的本质,保障教育观念的新颖性,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活动,做好问题预设工作,营造适宜的教学情景,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文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东西南北:教育,2021,(10):13-13.

[2]王雪.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1):89-89.

[3]魏继红.基于核心素养探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模式[J].学周刊,2021,(09):21-21.

[4]李东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2):67-67.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第3篇

1.从课程目标层面上看,学法就是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首先是学习历史事物的方法,即了解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及基本线索的方法。其次是发展情感和健全人格的方法,具体包括:(1)增强历史责任感的方法;(2)形成正确国际意识的方法,如看待国际社会发展和变化的方法;(3)形成健全人格的方法。最后是提高能力的方法,具体包括:(1)掌握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如掌握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法;(2)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3)掌握表述历史、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从教学内容的层面上看,学法就是使用教材的方法。根据初中历史教材的构成要素,使用教材首先是使用目录,利用目录揭示课题间的联系,形成每册教材宏观的知识体系;其次是掌握正文的方法,即阅读教材的方法:(1)利用图表、文献等直观材料掌握正文内容的方法;(2)概括核心内容,以点带面掌握正文的方法,如学生可以把某课的内容概括为“一、二、三”等要点;(3)列大事年表的方法;最后是使用习题的方法。

3.从教学环节层面上看,学法内容就是预习、上课、复习的方法。预习是教学中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超前性自主学习,浓缩了学习的全过程,学生预习实质是学法的自我操作。课堂是学生掌握学法的主阵地,而课后的复习巩固,是学生自己利用课堂掌握的学法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

二、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和观念,与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相结合

1.教师由“传授型”向“导向型”转变。课改之后,老师的角色更多的像一个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改变“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念。

2.由“专业型”向“综合型”转变。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育也必须向这个趋势转变。作为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努力寻求历史和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和地理等的交叉点,突破学科的封闭,使各学科相互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课和学习与探究的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历史课的研究性学习。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许多“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和四节活动课,这些内容不注重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要达到理想的目的,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工夫了。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想办法从不同的途径力求解决问题,这就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三、在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和观念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应该改变

1.自主(参与式)学习。新的课改要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分组或集体讨论;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布置的作业是诸如观察、制作、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在活动课上放手发动学生,从组织、主持到课程的实施都交给学生,老师在旁边协助;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评价当中等。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物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初中物理新课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的内容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挖掘教材特点、重视教师备课、开展探究教学三个方面对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思考和论述。

初中物理新课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的内容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必须寻求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各环节都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所变化,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想法和做法。

一、挖掘教材特点

新教材增加了大量新颖的插图和“讨论与交流”、“迷你实验室”、“信息窗”、“请提问”等栏目,使得教材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有趣,可读性和启发性都大大增强了。教师应挖掘新教材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不断用新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以适应教改形式发展的需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充分挖掘新教材栏目的变化,能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第一,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师生间的交流。第二,新教材中增加的“迷你实验室”栏目,对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增长才干、培养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指导学生阅读好“信息窗”的内容,能使学生从中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阔眼界,在潜移默化中使情感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及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同时,还能从中了解到此鲜为人知的有关科学家的故事,领略科学家们为了探索自然奥秘而经历的艰苦历程,让学生体会到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对取得科技成就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第四,处理好“请提问”这个栏目,对解决教材中的疑难很有帮助,能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也会大大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新栏目,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思想方法、道德品质、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与发展。

二、重视教师备课

新课程标准要把科学探究学习和科学内容学习放到同等甚至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应做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具体过程不可预测,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要求大大提高。就备课而言,在上每一堂课之前,都要认真阅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总领教材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应当明确:备课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当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备课中占主导地位。但学生在备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课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并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为课堂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备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备课时一定要做到“教材在我心中”、“学生在我心中”、“教学目标和思路在我心中”。对教师而言,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课下认真写课后小节,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发展自我。

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预习,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预习是学好物理的起点,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重点,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寻找疑点也是预习的精华,是经过反复思考,依然寻找不到解答的知识点,将这些疑点都写在笔记本上,并用红笔勾画出,作为标记,上课要注意听。再者,将预习到的知识和后面的小试验小制作联系起来,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锻炼自己的动手与动脑、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最后,做一下预习反馈,将本、书合上,分析这一章节讲了什么,头脑中要有一个知识网络,并和相应的习题做一下对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最后让学生写学习心得和探究体会,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开展探究教学

物理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这使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新课程提倡科学研究式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种探究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这样我们也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如果指导过度,学生们无法自己探究学习,这样就成了一句空话,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若指导不到位,让学生自己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从而起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自己要把握好适度原则,正确处理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

新教材中出现观察与思考,接着出现“想一想”,要求学生在观察、操作的同时,大胆地提出问题,将知识的疑点彻底弄清楚,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多做实验,提出质疑,去探索,去解开科学之谜。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提出现在还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时,作为老师不要“一棒打死”,而要向学生说明,要分清这些问题,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通过鼓励引导学生提问,使学生敢问、善问,养成提问的习惯,使学生长期处在提问的思维中,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还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对初中物理这一启蒙学科来说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四、结束语

纵观新课标的探索与实践,最大的转变就是改变了教学中教与学中的地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尽可能的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提高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总之,物理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符合新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因此,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主体意识的探究式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第5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人们身边的一切也都在发生着千姿百态的变化。这些变化本是正常的,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学生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学校、家庭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升学和求职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当代中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初中有4.5%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着不少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社会阅历浅,心理素质不成熟,极易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增多,生活节奏加快,学习生活紧张,中学生承受的各种压力也增多、增大,以致产生各种心理的困惑与矛盾。少数学生由于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1.开设心理健康课

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增设心理健康课程或有关讲座,向学生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心理防卫能力。心理健康课不仅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同时更要进行心理训练。

2.建立心理服务机构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配备专职及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咨询、矫正心理障碍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进行个案分析,加强心理咨询与治疗

少部分青少年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缺陷,表现在性格、情绪和行为的偏异,导致社会适应性不强。为此,对青少年的个体心理行为偏异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矫治,使其适应学习与社会生活。

4.建立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对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为其建立健康档案表,针对学生填写的档案表中所反映出的各种问题,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他们心理困惑的成因,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工作,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5.纠正家长在教育认识上的偏差

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使家长懂得除了要重视学生的生活、智力开发外,还要重视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

6.全社会都应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