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范文精选

初中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范文第1篇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如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智力等.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研究,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能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加以了解,进而培养出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学们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对仪器的爱护以及遵守课堂纪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总之,在初中物理课中进行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并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因此,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二、新课改背景下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优化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模式,为了能够让学生加深对实验的印象,扎实掌握物理知识,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融入实验教学活动中,构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所以,教师应不断优化课堂演示实验教学,运用师生共同做实验的方式或让学生走上讲台单独完成演示实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例如,在讲解“怎样用温度计测水温”时,若用传统的教师做实验、学生看实验的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共同完成演示实验的方式,让讲台下的学生观看台上同学操作是否正确,教师从旁指导,从而营造师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教学氛围.

(二)积极开展探究实验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将探究实验教学模式引入物理课堂教学,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实验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解滑轮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铁架台、棉线、滑轮、钩码等器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装置方法、拉力大小以及方向等物理知识.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实验困惑,教师应予以适时的指导,从而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供良好平台.

(三)重视课外实验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对物理这一学科的兴趣,在其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实验技能以后,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的形式,来配合实验教学.开展课外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教师在组织课外物理实验前,应预先明确实验内容,在让同学们分别组成活动小组,借此来确保课外活动能够有序进行.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以往所学的物理知识,自制潜望镜、不倒翁、自制孔明灯等,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物理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兴趣.其二,应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材实验的要求,来对课外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以此来确保课外活动的内容与教材内容的统一性和趣味性.

三、结论

初中物理实验范文第2篇

1.1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初中物理实验通常是分小组进行,学生刚接触物理实验时,感觉非常新鲜,充满好奇,然而他们的实践能力较差,实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学生称量不规范,有的操作实验仪器不当,或者将器材打碎等,他们很难得出合适的实验结果。时间一长,学生就对物理实验产生消极态度,他们只是为了考试死记各步骤、现象及结果,而轻视动手操作,实验中只是由小组中的一个学生操作。

1.2学生无法有效运用物理知识

现阶段,一些物理实验教学大多数是教师亲自进行,由学生观察,但是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学生却无法有效应用物理知识,根本不知道怎样思考。这样单纯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实验,因此,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养成,学生的实验的能力相对较低。此外,物理实验教学中,时间与设备存在很大局限,设施陈旧,器材配备不全,数量较少等,使一些实验无法正常进行。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2.1课前充分准备

教师备课过程中应该备好理论与实验内容,使实验的内容与教学大纲一致,同时应该把握好时间。在上课前教师需与实验管理员联系好,将实验用品准备好,同时应多次操作尽可能降低误差,防止意外充分掌握可能的故障,同时把影响物理实验的因素告诉学生,使其做好准备,能够在课题中做好实验。2.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导致学生潜能与智能、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努力改变自己的角色,为学生实验提供良好的平台,使其主动进行演示,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使其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思维有所拓展,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之中。如《电阻》课时,教师准备好器材后,对学生讲解注意事项,接着然学生进行演示,同时教师提问滑动变阻器相关问题,使他们全力投入到实验之中,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这样在实验后,学生就能够弄清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及连接,同时能够掌握其原理。此外,由于学生亲手动手,使其求知欲望增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3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

初中物理学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抽象的、微观的、难以用实验演示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由于对实验器材要求较高,并且不易操作,甚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爆炸性,教师和学生无法用实验来演示和验证。教育部倡导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直观教学的作用非常重要。过去直观教学通常是通过教学模型、演示实验、教学挂图等方式开展,然而上述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演示效果差,使其无法直观的掌握物理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看利用录像播放许多在课堂中难以演示的实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所增加,充分理解相关知识。如光线的传播方向、磁感线的分布等实验就可通过多媒体充分展示实验效果。

2.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小实验

物理现象存在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需要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各种物理现象,细致的分析各种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其涉及到的物理原理。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使其多参与许多危险性较小的课外实验,使物理实验课题时间的限制得到弥补。学生在开展物理课外小实验时,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与原理,并且能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如,学习物质三态变化有关知识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进行人工制霜小实验。这种简易的的小实验能够使他们充分弄清霜的形成:原来霜并非天上降落的,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之后产生的。通过这样一个既简单有有趣的小实验,使学生在充分享受自己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提高了自身的操作能力,使其对物理的兴趣不断增强。

3.结语

初中物理实验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本文就中学物理加强实验的教学展开了探讨。

一、认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和改革方向

物理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对比、判断推理、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等,能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和发展,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再一次强调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内容、实验技能、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大纲中必修课程增加了实验的比例,学生实验从内容上也做了一下调整:①新增了一些与生活、科技方面的联系及微观层次的实验,如传感器的简单使用等实验。②恢复了一些好的学生实验,如用双缝干涉测光波的波长,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③改进了实验方法或改进实验仪器,例如,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替换了原来的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不仅同样能达到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目的,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实验的探索性。

二、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

新大纲要求要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规定了实验能力的要求,提出“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分析测量,会控制实验条件和排除实验故障,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到正确结论,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独立地写出简要的实验报告”的目标。对高中使用的基本仪器,新大纲提出了两种要求:一是能独立正确使用,例如游标卡尺;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使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将每个实验认真分析后,确定每个实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1.悉心教导,注重养成性阶段的培养。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因势利导,利用兴趣启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程序,并赋予实质内容。如实验的要求、实验室规则、实验的基本操作等,教师应向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掌握规范、认真的操作程序。

2.及时引导,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能力。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是实验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和观察分析能力是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逐步形成的。教师在演示实验或指导示范性学生实验时,要利用规范的操作,简洁恰当的语言、文字和图示,准确地展示实验现象,使学生在观察时达到心明(目的明确)、眼亮(观察主要步骤和现象)。

3.精心指导,促进实验技能熟练化。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形成和提高实验技能。新教材在实验内容的编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重点的学生实验分布更为合理,基本操作和典型实验、技能实验和知识巩固性实验、课后家庭小实验互为补充。对每一个实验,教师要不怕麻烦,细心准备,给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在学生“大显身手”的时候,教师要密切关注,做到处理果断,纠误及时,指导具体。

4.当好编导,启迪创新意识形成。恩格斯说过:“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点就是实验的设计能力,教材中编选了大量的实验习题,让学生在已有的实验知识基础上,通过实验技能的升华——创新,自我完成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评价。教师对此应高度重视,切不可当一般习题简单了事。我们的做法是备课组对本学年的实验习题教学安排做出具体实施指导,或分散穿插到相应的章节的复习中,或集中时间搞专题活动。

四、正确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当今的许多实验室中,学生所做的工作是很少的:题目是由教材定的,结论多是已知的,方案是教材或教师决定的,甚至步骤也在那些实验册中陈述得一清二楚。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操作、读数和记录。这和真正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式有很大的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动态处理,通过变换问题的结构、已知条件,变换提问角度和论证形式,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提示,使学生由被动做实验变为主动作实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从实验器材入手,进行开放性实验。列出的器材或多或少,让学生自己选用并完成实验。如给出干电池、学生电源、电键、导线、安培表、伏特表、灵敏电流计、变阻箱、定值电阻等器材,要求选用合适的器材,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种做法更具有灵活性和探索性,能使学生全程投入,用脑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列出一定数量和类别的器材,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器材的作用,尽可能多做几组实验,写出原理和步骤。例如在上面给出的器材中,学生就可以完成很多组实验,包括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测定导线的电阻率,改装电表等。

初中物理实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情境;生活化;微课;教学模式

物理是初中教育阶段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而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以往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却存在学生主动性较差、物理知识运用能力弱等问题,导致物理实验本身的育人价值难以凸显。因此,本文就怎样确保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展开研究,希望给予相关教育工作者建议与参考。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分析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传递物理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其教学实践的具体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使其综合素质符合社会人才培养需求。但是为了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对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在设计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时还应科学设计演示型物理实验、参与型物理实验为学生观察物质、操作实验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实验探究、问题猜想、问题验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不仅如此,初中物理实验包含大量的物理知识,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物理实验加深学生对物质、物理反应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物理实验规律,积累更多物理知识经验,提高自己的物理综合能力,逐步达成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目标。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育价值

初中物理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着初中物理教育水平。首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学习技巧,并且能够在完成实验、操作实验时积累更多物理知识,懂得根据实验现象寻找物理本质,有效内化所学的物理知识[1]。其次,物理实验可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物理,形成一定的创新、逻辑推理、实践思维,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最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物理教学模式将被淘汰,教师需要关注并强调学生物理知识的实践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丰富物理课堂内容,为学生提供参与、体验物理实验的条件,以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物理实验操作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思考、知识实践能力,满足新时期对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正确看待物理实验教学的价值,重视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动意识薄弱

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完成实验步骤获取预期的实验结果。然而尽管物理实验能够加深学生的认知体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但在仪器操作、实验参数设置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得出的实验结果不理想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甚至在后期物理教学中,多数学生会推举物理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实验以及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自身参与物理实验的意识薄弱,最终导致这部分学生未能认识到物理实验的基本价值,无法吸收和内化物理知识,影响了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物理知识运用能力差

物理实验承载着物理知识,而物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同时,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学科,需要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但在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多数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却无法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物理实验,知识运用能力较差,这些问题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无法有序完成[2]。不仅如此,学生在完成物理实验后缺乏深入思考的意识,过度依赖于教师指导,使得自己在物理实验中的参与行为过于被动,没有意识到物理实验的学习价值,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实验

物理实验的本质是实践性、探究性的活动,而问题是驱动探究的基本条件,可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独立探索。因此,教师在设计物理实验教学时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实验内容、实验相关的物理知识点设计问题进而引发学生思考,然后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逐步参与物理实验。其次,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配合趣味实验、魔术、导学案等工具初步为学生演示实验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快速地将演示性的实验转变为具体的物理实验。最后,为了调动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设计轻松、学生可理解的问题情境,便于学生在理解问题后对其产生解析兴趣。之后,教师可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实验重点以及实验中隐藏的知识点,教会学生通过猜想、假设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等方式,推测物理实验活动中的问题答案,并通过实验验证问题、解答问题逐步内化物理实验中的物理知识。

(二)采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生活本身具有教育的力量。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生活常识开展教学活动,用贴合初中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实验所需设备及工具是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核心,而有限的物理实验教学资源往往会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所以,为了增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鼓励学生广泛利用身边的实验资源,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物理实验技能,促使他们更为有序地完成物理实验[3]。首先,教师可带动学生学会利用常用生活物品替代物理实验工具,创新设计物理实验,学生能够在制备实验材料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一定自信心、成就感,对物理实验、物理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其次,学生在挖掘生活中的物理实验资源时可将物理学习拓展到课堂外,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性,感受物理实验的真实性,从而乐于主动完成物理实验。最后,教师可联系初中物理课堂进度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寻找生活中隐藏的物理现象,在实际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中内化物理知识。

(三)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为了将“质量管理理念”渗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首先,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控制小组成员数量,全面了解班内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人优势、性格特点,为学生后期合作学习、小组实验打好基础,同时要避免因小组成员过多、分工不均等原因影响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参与感。其次,在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还要选择利于物理知识学习的实验教学内容,用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实验中的物理知识[4]。最后,在学生实验期间,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还应提前隐藏实验结果,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充分理解课堂中密度、质量、浮力等物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观察记录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具体表现,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合理评价学生课堂表现,用激励助推学生参与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习惯。总之,教师要凸显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参与感的基本要求,为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四)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完善物理实验教学环节

物理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分析物理学习中的相关问题,促使学生在立体化的实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另外,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传递物理精神理念,让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完善物理实验教学环节,从原有的“教师演示”实验过渡至“学生参与”“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思维时刻保持在积极探索状态,可主动结合物理实验中的猜想、问题完成实验。一方面,教师可设计趣味的故事、游戏情境,增加物理实验导入环节的趣味性,使学生对物理实验保持浓厚的好奇心。随后教师可用直观化的实验情境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其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专注于物理实验,思考物理实验步骤,理解课本上相关的抽象概念。另一方面,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有效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据了解,物理实验是学生科学素质形成的起点,学生只有独立完成实验,熟悉物理实验技能,才能在物理知识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运用实验验证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后鼓励学生自主操作实验仪器,读取数据、分析数据、记录数据、观察分析物理实验的基本规律、探究物理学习技巧,从而突出物理实验教学的教育价值,促使学生吸收和内化物理实验知识。

(五)合理应用微课教学,抓住物理实验重点

微课是利用多媒体设备设计3-8分钟的微课视频,为学生趣味、新颖、立体地呈现物理学科内容。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教学,用微课视频梳理物理实验内容,帮助学生抓住物理实验重点、难点知识。首先,教师可在物理实验导入环节设计微课,用明确的教学主题、针对性的实验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实验学习状态。同时可借助微课视频中的图片、声音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调动学生的实验热情,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操作物理实验器材,学习物理实验步骤中的物理知识。其次,教师可用微课视频讲解物理实验内容,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法解析物理实验原理,用直观化的视频演绎实验操作过程,生动形象地突出实验中的物理原理,让学生在形象化的视频中高效率地了解物理实验操作、记录物理实验步骤。最后,教师在设计微课视频时同样可提前总结物理实验的重点、难点知识,请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的过程中快速抓住物理学习重点,然后在物理课堂上清楚把握学习难点,进而可以自主地探究、思考与之相关的物理问题并学会运用物理实验梳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掌握物理实验的重点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将微课视频融入物理实验教学时还应注重微课内容的针对性、启发性。具体来说,教师应结合物理实验主题合理设计微课视频,用视频内容驱动学生探究行为,协助学生突破物理实验教学的重难点知识,高效率地完成实验操作。此外,教师应强调微课视频的引导性、启发作用,灵活运用微课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物理实验,以此增强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体意识。

(六)转变实验教学观念,丰富实验课程实践资源

为了高效率地传递中学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时还应转变实验教学观念,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更为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却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且多数教师没有重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整体参与感。所以在以往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积极性较为薄弱而且分析问题、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较差,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要求。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用启发式、探究式的问题为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实验操作留有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掌握问题分析、解决物理实验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联系所学知识探究物理实验规律,有效地内化物理课堂教学内容。除此之外,为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对物理学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还应丰富实验教学资源,在改善物理实验条件的基础上为学生搜集大量的物理实验资料并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以此规范学生物理实验操作,有序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在此期间,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给予学生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实验教学的学习重点,提高中学实验教学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关系着学生物理学习效果,对推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应结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特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引进生活化、合作学习、情境化、问题引导等多种教学手段,进一步改进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优化实验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波.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0):82.

[2]唐洁容,侯新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内容显性化研究[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8(12):2.

[3]姚晓枫.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教育研究,2019(4):31.

初中物理实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从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出发,结合实验内容进行教育创新,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学生特点,给学生提供操作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物理知识,学习物理方法与技能.

1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重要性

实验属于物理教学中的基础,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与手段.一是借助实验能够创设具体情境,确保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物理知识.由于物理实验现象具有直观性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快速掌握物理知识.二是实验属于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教学内容中包含概念、规律、方法等内容,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通过演示实验可以观察具体现象,模仿教师的操作步骤,运用所掌握的实验方法,在自己动手实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实现提升物理实验素养目标.三是物理实验属于保障物理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利用物理实验能够将物理现象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确保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产生深刻印象.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还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知识、规律等具体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与认识,提升实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满足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要求[1].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2.1应试教育占据首位

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应试教育依然占据首要位置,物理核心素养重视度不高.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课堂中教师向学生大量讲述应试技巧,如直接为学生提供大量试卷,通过题海战术来获取高分,并未将其中隐藏的物理知识点具体展现出来.在应试教育中教师所讲述的技巧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学生的吸引力较高,学生也愿意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在掌握应试技巧以后心理方面能够自然应对考试,针对相关题型进行练习,并获取理想的成绩.但是也正是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使得物理教学本质逐渐被忽视,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逐渐养成应试思维,不愿意主动深入挖掘物理知识,也很少关注物理实验知识等.当学生长期处于这一学习状态后,很容易出现物理基础不扎实、难以学习高深物理知识等问题.

2.2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升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体现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方面.学习物理知识时利用实验能够快速得出结论,而教师则需要在实验中引导学生理解实验中的知识点,逐渐推导物理结论.然而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存在照本宣科问题,直接将教材中的结论展示给学生,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验证物理理论.在这一物理实验模式的影响下,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满足核心素养要求[2].

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

3.1挖掘物理知识本质

初中物理教学的本质其实就是需要做好知识传授工作,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眼光正确面对世界的能力,学会使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另外还需要借助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科学使命感,学会以严谨的态度正确面对科学现象,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好学习活动创新,帮助学生学会积累科学文化知识,为从事科学事业、物理事业等奠定知识基础.如在讲述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需要及时展示教学用具,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教师需要做好介绍工作,帮助学生学会选择透镜的方法,了解物距、像距、透镜焦距的概念.在组装器材以前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要保障实验前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高度的一致性?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蜡烛时通过观察光屏,产生了哪些变化呢?通过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观察成像情况,进而得出成像规律.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的机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像、虚像形成原因,且在实验的展示下还可以实现预期目标.在实验的展示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提升思维能力、创造精神[3].

3.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知识传授者、育人者等,但是在核心素养提出背景下,通过适当转换师生角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主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升学习效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则需要承担起组织者、设计者、协助者等角色.鼓励学生自行动手参与实验,在观察学生操作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对物理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提升主体性与积极性,逐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与意识.如在讲述探究声音的音调时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不同动物的声音,随后组织学生很对音调高度、响度等进行分析.通过做好铺垫准备,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权.鼓励学生设计不同探究实验.因学生思维能力、想法等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探究实验,如一个小组使用铅笔敲击钢尺的不同部位等.通过给学生提供想象与探究空间,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果.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丰富想象能力,逐渐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3.3创新物理教学形式

通过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引入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对实验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在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化、题型死板、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而在核心素养提出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从知识传承转移到培养物理核心素养方面,重视对学生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考察.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从丰富信息量出发,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提升物理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如在讲述探究电流的磁场知识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会直接使用器材进行演示实验,但是受到器材大小的影响使得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难以全面观察到实验过程.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就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演示实验,将装置具体情况通过投影仪等展示在屏幕中,以此来提升实验展示效果.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下能够提升实验现象的明显度,学生也可以快速掌握实验结论,逐渐提升观察、分析与判断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在新时期发展中教师还可以使用教学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形象的方式将实验过程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知识.在讲述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可以利用课件将成像特点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通过对课件内容进行观察,以此来掌握成像原理知识[4].

3.4创设问题导学案例

利用问题导学案例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热情,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实验内容,而开展实验教学又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确保师生合作的有序开展,以此来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可以真正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如在讲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实验中,就可以从举例说明出发,在正式开展实验教学以前利用课件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图一为晾晒在太阳下、树荫下的衣服;图二为摊开晾晒与折叠后晾晒的衣服:图三为通风处与无风处晾晒的衣服.在展示完图片后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测所需要完成的实验.而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通过观看图片能够顺势提出自己的问题,自然地进入以此到自我探究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发挥导学作用,在学生完成探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完成实验后教师还要主动与学生共同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化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与时间,鼓励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与结果,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

3.5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情境,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主动探究与学习中掌握知识,提升物理学习效果.由于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在生活中还存在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做好实验研究工作,利用大量探究实验来吸引学生,在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上理解知识.导入阶段作为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始阶段,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对后续教学活动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以前,就可以从导学预习阶段出发,发挥情境引导学生,确保学生能够主动进入到实验探究活动中去.如果在教学中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所以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目标,做好问题情境设计工作,将物理实验教学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好物理知识的自信心,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为了保障物理实验教学顺利开展,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做好实验设计,从教学开始阶段出发,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实验活动,在探究与分析中发现物理真相.如在讲述杠杆知识点时,就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与杠杆相关的案例,如指甲刀、刷牙过程等.在筛选适合素材以后营造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视频中的内容,请找出其中的关联性.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共同分析,引导学生逐渐推导杠杆原理.在学生理解知识后就可以顺势提出问题:杠杆是怎样发挥其作用的呢?在问题的启发下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主动针对知识点进行探究,保持浓厚的热情参与实验活动,进而提升物理学习效果[5].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提出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需要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主动挖掘物理实验的本质,保障教育观念的新颖性,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活动,做好问题预设工作,营造适宜的教学情景,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文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东西南北:教育,2021,(10):13-13.

[2]王雪.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1):89-89.

[3]魏继红.基于核心素养探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模式[J].学周刊,2021,(09):21-21.

[4]李东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2):67-6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