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美术教学

初中美术教学范文精选

初中美术教学

初中美术教学范文第1篇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合作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教育中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和意识的传统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教学要求,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增强才是新课改之后需要大力支持的教学模式。初中美术教学不仅要单纯地训练技能技巧,更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初中美术教学实行合作学习方式的原因和意义

1.1初中美术教学有其特殊性

小学时期的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太多的学习压力会使他们太辛苦,因此这时期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逐渐成熟,好奇心很强,能较快地接受新的知识,思想意识也不断提高。高中美术则是为了进一步培养美术学生的专业能力。初中美术教育还处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好地起着承接小学美术教育,连接高中美术教育的作用。初中美术教学主要是通过欣赏、绘画、设计、工艺制作等方式将学习知识与训练能力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质。由于初中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合作学习方式在其教学中会有着很显著的效果。

1.2初中美术教学存在问题探讨

初中美术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长期忽视美术教学。学生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尤其是初中。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会忽视美术的教学,甚至考试前夕许多科目都会占用美术课,打击了美术教师的积极性。再加上学生上课不认真没有端正态度,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教学目标。第二,美术课安排内容随意性较强。在美术教学中,课程内容一般没有经过严密的规划,安排也比较随意,只注重教授技法,忽略了美术课的审美功能。第三,很多美术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比较传统,大部分美术教师只是给学生教授绘画知识和技巧,跟着课本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心理上也难以接受,泯灭了学生的想象力。

1.3合作学习方式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有利于初中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12-15岁的初中学生是学生生涯中重要的过渡与转折期,是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这时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渐渐萌芽。同时,学生心理矛盾错综,独立性与依赖性较强,心理平衡被打破,学生的自我意识处于自由与现实制约的自我矛盾之中。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心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合作学习让学生愉快地享受美术学习,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具体实施

2.1实施合作学习方式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使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是第一步。因此,教师在实行合作学习方案上课之前要充分准备好。比如,怎样分组,如何分配学习内容,如何把握课堂气氛,怎样科学评价学习效果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种合作的氛围,教导学生要合作互助,同时培养学生交流讨论的能力与技巧,让学生自由学习。

2.2合理进行分组,正式成立初中美术学习合作小组

只有小组间的成员和谐相处,互帮互助,才能真正获得好的合作效果,反之则会引起不必要的矛盾,降低学习效率。所以,合理地分组在合作学习中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一般以4-6人为主,每个组里不仅要把学习优秀与学习差点的学生相结合,还要将活跃型的与安静型的学生相结合,结合各个方面类型的学生。

2.3适时地对学习过程及进度进行科学评价

在实行合作学习教学中,适时地对学习过程及进度进行科学评价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评价教学效果,也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同时,要将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3结束语

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要做好准备工作,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并对教学进行科学评价,进一步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作者:孟娟 单位: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一中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途径

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老师只是简单介绍一些美术作品,并且让学生了解应该从哪些角度来欣赏一幅作品,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受到了极大限制,他们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对于中学生的全面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我们知道,美术是社会公认的最具有创造力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战场”。因此本文就积极探索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小组合作,思维冲击

要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美术基础以及爱好兴趣是各不相同的,他们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角度和看法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组成若干小组,并且小组内部对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让学生在这种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的环境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打开更多的思考方向,从而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土与火的艺术》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小组,然后对课文中各种陶的造型进行分析和评价,说说陶艺中所表达的语言和个性。这时有的学生说:“陶艺给人一种安宁、自由、修身养性的感觉。”有的学生说:“从哲学上来说,陶艺实际上就是一种生命的运动,它是对艺术的创作和实验。”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陶艺告诉了我们做事情要有规律,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急躁。”学生思维获得了极大发散,有的学生只想到了一点,但是他在小组讨论中又学习了其他同学的想法。这种思维的冲击,有利于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动手实践,激发兴趣

要知道中学生处于好玩好动的年龄,美术老师在教学时务必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初中美术的教学水平。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增一分活泼添一分情趣(设计•应用)》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也就是说,让学生根据课堂上已有的材料,对快餐盒或者是塑料瓶进行设计,看看谁做的作品最优秀。这时有的学生便从环保角度来设计自己的塑料瓶。这个塑料瓶在喝完饮料之后,还能够变成插花的“花瓶”,还可以变成室内装饰的小摆设;而有的学生是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将快餐盒设计成由多个盒子叠加组成的,因为这样能够装更多吃的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将自己的想法付出实践,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修改,不仅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参与度,而且也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地发挥,他们不再从课本教材中的创作思想出发,而是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来付诸实践,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结合生活,深化创新

实际上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务必要充分结合现实生活,不断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和积极。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这节内容时,便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说说自己现实生活中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有哪些。这时学生便要先理解什么是实用,什么是美观,通过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来判断生活中存在的物品,最后会在脑海中积极搜索相关的物品。有的学生会说“我觉得折椅是非常实用的,而且那种流体型的设计是非常漂亮的,如果由我来设计的话,我想把折椅变成一张简易的床,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它就是一把简易、漂亮的椅子”等等。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将美术知识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他们在思考过程中也发挥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

四、结语

总之,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并不是所有途径都适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这就需要美术老师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之间的思想得到冲击和交互;同时,也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领悟学习,并且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另外,美术教学充分结合现实生活是非常必要的,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学习环境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创新性人才。

作者:姚晓丽 单位:江西省广丰区霞峰镇中学

第三篇:新课改下初中美术教学要点

1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成功学习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推动学生不断努力探索和学习。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这也揭示了兴趣对于记忆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一种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便会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而且活跃、发散的思维还能够凝聚学生百分之百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旦二者能够相适应,便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动力,这种动力会让学生有十分迫切的学习欲望,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这种持久的学习兴趣会转变成对美术知识的一种情感态度,使学生逐渐爱上美术,爱上美术课堂。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教师只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和思绪,从学生最单纯、最自然的本性入手,设计出更多富有趣味性、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就一定能使学生对美术课堂以及美术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我们一定要抛弃那些只讲解绘画技能,追求画面干净整洁的教学观念,抛弃那些所谓教师样板的教学模式,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示自己的绘画技能,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指导和培养。记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指尖上。”只要学生肯画、愿意画,敢画,哪怕是画得不成比例、颜色搭配不够合理教师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和勇气。只要是学生萌发自己童心的绘画,只要是学生对生活感受的表达,只要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我们都要给予十分的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才能够让学生标新立异,才能使学生对美术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去课堂以外的地方感受美。新课改以后美术教学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理念除了课堂授课以外还要为学生提供机会走出课堂用他们独到的、发现美的眼睛去大自然、博物馆、画馆等产生美的地方亲身地感受美赞赏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美术创作的机会,帮助他们去了解美的内涵与真谛用智慧的眼睛发现美用精巧双手去创造美,从而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和艺术修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也不断改进多媒体使教学变得日益生动、直观。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和声形相统一的特点河以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化北静为动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肩助于突破难点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以及美术素质。

3学生的评价

如,“板报设计”中要求学生设计版面样式,评价中就应该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字体、版面形式,在学生作业完成后,让其谈谈自己的想法,寻找自己作品的优点及需要整改的地方,也就是让学生自己说说作品的优、缺点,然后再组织学生互相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种让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学生会更感兴趣,课堂气氛更活跃,同时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审美情趣。教师在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合理有效地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和人格,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4教师角色的变换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注重的是教师传授知识掌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两者之间的交流是单方向的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教改后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和学生一起观察、讨论厂起交流情感从而打破了以往教室的宁静,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美术学习资源。美术课不再是枯燥的照本宣科气氛也不再是沉闷的而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生动的生活型课堂。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新的教改的实质就是要求教学者在当前社会情况下,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身心的特点勇于创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焙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同时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引进特色教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属教于趣,有了兴趣,才能激发热情提高美术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对学生以及他们的作品对美的理解都要给予肯定和赞扬同时鼓励他们参加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初中美术课就是一门充盈着艺术的人文学科,要求教师具备全能的素质和人文精神,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造力影响学生的审美力、形象力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这就要求大众重新审度初中美术课中蕴藏的智慧。因此,为了适应当前趋势要求教学者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改变角色建立全新的教学方案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危」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任何课程的教学,教师都要紧追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组织参与并引导教育活动,才能让学生从自主参与中理解内容,巩固学习,最后能够拓展运用完成教学。

作者:郑圣勇 单位:重庆市大足一中

第四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前言

美术对于人类的情感教育可以说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也是需要我们用感性的眼光去看待去发现的,也就是说从美术出现的那天开始,美术就已经与情感联系在了一起,美术始终都是以非常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人们的情感,而且在教育领域中,美育也成为了整个艺术教育的核心。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已经成为了当前都在关注的问题。

1初中美术情感教育工作的内容及其含义

初中美术情感教育是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是指美术教师利用课堂与传授的美术知识为主要载体而实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使整个情感教育贯穿于美术教育的课堂当中,优先尊重学生的情感表达,我们决定在初中美术课程当中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主要是考虑到想通过情感教育和美术知识的融合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的明确,与此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有效方法

2.1培养素质高尚的美术教师

促进学生的审美观形成:想要教书育人,必先身正其身,教师自身的形象与爱岗敬业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也是最直接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的感染学生,所以说一个教师良好的教学风格和和蔼的工作态度都会给学生创造优异的学习氛围,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影响着学生,而情感教育正好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所以在很多时候只有将情感教育工作融入在课程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到美,才能够让学生去树立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逐渐的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比如说,美术教师设计的一次恰到好处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些都会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2.2推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初中美术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也就是说有很多的具有情感教育价值的素材可以挖掘,在初中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劳动态度以及爱国意识的篇章,我们的美术教师要充分的挖掘这些情感教育素材,并在美术课堂上开展情感教育,打个比方,在七年级的美术教材中有一篇关于劳动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就非常的适合我们的美术教师去引导学生对劳动价值观进行正确的理解,而且在独生子女多的今天尤其有现实意义,现阶段很多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娇生惯养的,生怕出现问题,因此也就导致很多的孩子对劳动的态度非常的极端,此时借这一篇文章中的内容对学生的劳动态度进行正确的引导是非常有意义的,再比如说八年级的美术教材中,对装点居室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就非常适合引导学生去利用一些日常废品变废为宝,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让学生时刻关注生活当中的细节,体验生活当中的美,这些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遇到爱国情感方面文章的时候,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国家大事,激烈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用教材当中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正确的爱国思想,从而达到美育与德育全面发展的目的。

3用丰富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往往也决定了对美术的学习程度,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当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知识的时候,我们的美术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参观民间的艺术馆,让学生切身的去体验一下民间的艺术作品,看一看民间的美术作品与城市的美术作品之间有哪些差别,比如说民间传统的剪纸、年画等等,这些民间的艺术作品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劳动人民创造作品中所包含的真实意义,再比如花纹复杂的灯笼,这种艺术作品就属于传统美育照明的一个统一,窗花则属于美育装饰的统一,在美术教学中,有一节课是众所周知的,就是蓝白之美,这节内容中主要展示的是南通的一种印花布,这种布就是美育服饰的完美结合,这种艺术也是江苏民间美术中包含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及畅想的典型代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以此来塑造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美术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度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的内容,将情感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美术教育当中,做到德育与美育的双重提升,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同时,在美术教学中充分渗透情感教育,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充分提炼初中美术学科教学价值的过程。

4结语

情感教育在我国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初中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渗透程度也是越来越深,美术作品需要学生投入情感才会发现其中的内涵,而情感的调动也需要优秀的美术作品来激发,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与情感教育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在今后的美术教育发展中,情感教育必定会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动力。

作者:柳贺菊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

第五篇:初中美术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绘画的技能,还要注意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这不仅是教育目标,而且是教育方法与途径。笔者针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展开论述,并就如何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提出建议,使学生美术绘画能够体现个人特色。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提高学习动力,这同时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兴趣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且积极探索所学知识,进而形成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灵感。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让他们能够与自然亲近,进而提高学生对于绘画的热情。在轻松氛围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绘画技能和创造才华。教师应该注重创设情境,创设的情境必须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他们探索精神的养成,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产生学习欲望。例如:我在进行关于工艺课的相关教学内容时,如剪纸、贺卡、服装设计等,这些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制作贺卡》教学中,向学生提问:“贺卡功能与社会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紧接着提问:“你制作贺卡想要送给谁?”“你与赠送对象是什么关系?”等,学生根据我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我将其进行总结。这种设疑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制作贺卡感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不断进行探索,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积极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初中生的好奇心很强,思维相对活跃,课堂参与性强。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些特点进行教学,但同时要注意学生审美取向的引导。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不断转换教学方式,根据每节课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我在进行图案设计教学时,引导学生联想民族服饰图案、沙发图案等,将这些有机结合起来,还将一些图案设计相关实物让学生参考,并与学生交流色彩搭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如果遇到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无法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我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让美术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我在课上利用幻灯片将两幅图片播放出来,一个是《教皇英诺十世》,另一个是《亚维农少女》,然后让学生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紧接着将这两幅作者生活的年代背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对艺术家产生的影响,进而在创造上更多地反映那个时代的事件。通过这样的欣赏课,学生对美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对于绘画技能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三、通过评价机制鼓励创新

“赞许犹如阳光”,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这与学习成绩好坏无关,也与品质好坏无关,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应当给予鼓励和肯定。在美术教学中,美术作品批改一直是教师的任务,教师可以将这个交给学生,让他们之间相互评价,或是自我评价,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可以从他人作品中发现新的创作点,进而引入自己绘画之中,不断丰富创作灵感。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对于他们的画作给予肯定,这样才能使学生继续发挥创新意识并融入绘画之中。例如: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其中一个学生的作品吸引了我,他在月亮上画了窗户,我让这位学生发表观点,他说月亮打开窗户,就仿佛人睁开双眼是一样的,这位同学的想象让我非常吃惊,我将这幅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并当众表扬了他,鼓励其他同学要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大胆创新。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初中美术教学,由于美术属于艺术学科,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领悟到美术学科的真正魅力。以上针对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者:吴淑媛 单位:市第八中学

第六篇:初中美术教学视觉识读能力培养策略

就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来说,美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另外,随着基础教育与美术教育的改革,培养学生视觉识读能力已经势在必行。

一、培养学生视觉形象感受力

美术课程中拥有丰富的影像资料,其中既包含大师的作品,还涵盖了大众的通俗作品,通过将不同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融合在一起,极大程度地丰富了美术课堂,这也为提高学生视觉形象的感受力提供了素材。大师的经典作品已经成为人们所共有的精神财富,占据着美术教学的主要地位。而大众化的美术作品则能够更加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让学生更好地解读美术作品。

二、培养学生视觉形象上的审美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视觉形象上的审美能力,能够让学生对视觉对象做出相应的审美评价。视觉形象的审美能力能够对视觉形象有了充分的感受后,在对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判断,并通过已有的经验来判断出视觉对象的美在哪里。在初中美术教学阶段中,与众多课程不一样,美术课程肩负着培养与提高学生审美的重任。通过美术教材可以看出,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在思维能力上已经逐渐成熟。因此,教师在进行赏析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准学生的审美心理与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培养学生视觉形象的解读能力

视觉解读能力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的一种批判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人类文化的特点与共性。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联系好社会、民族与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引导学生从视觉形象的形式审美进入到内容审美中去,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发现视觉形象中所包含的民族性或是地域性的文化审美,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对视觉形象的解读与掌握。想要提高学生的视觉识读能力,就必须要从视觉识读能力的理论上出发,结合美术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下培养学生的视觉识读能力。

作者:刘玲 单位:吉林省临江市光华中学

第七篇: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美术欣赏教学虽然在美术教学中存在时间较短,但其发展过程漫长。纵观国内外,对美术欣赏教学的研究少之又少,严重阻碍了现代美术教学的发展。欣赏教学作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引起教师与学生的足够重视。针对现状,本文将从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实际应用出发进行研究,希望能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1.美术欣赏教学概述

1.1美术欣赏教学发展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美术欣赏教学发展止步不前,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美术欣赏教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美术作品的形式与美术的关系、美术的心理过程及美术欣赏的目的和意义等方面,这些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为现代美术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美术欣赏教学没有专门的著作,这些研究成果一般都只存在于著作中的某一章节或者某一部分,而且很多研究都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综上,尽管目前我国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需要对美术欣赏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2美术欣赏教学目标

1984年与2000年版美术教学大纲中已经明确提出过美术欣赏教学的总目标,但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目标已经难以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2001年美术欣赏教学的目标以一种更明确更全面的方式被提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欣赏美术作品的材质和内容,让学生基本掌握古今中外美术的发展历史概况。二是努力提高学生视觉欣赏能力,让学生用充沛的情感表达欣赏完美术作品的认识和想法,尽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三是要珍惜我国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传统美术作品和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多元文化。

2.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现状

2.1态度方面

根据调查和研究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对美术欣赏学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由于难以理解美术作品中丰富的情感,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美术欣赏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到学生的这种情绪,努力让学生接受多元化的文化,端正学习态度。

2.2兴趣方面

初中学生年龄尚小,对一些流行熟悉的事物更有兴趣,例如初中生在生活中常接触动漫,希望可以通过美术课学到更多关于动漫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需求,将动漫适当地引入到日常美术教学中,将动漫作为一项辅助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辨别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存在一些过于商品化、表面化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不应该成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辨别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教学资源。

2.3能力方面

大多数初中生学习美术都是零基础,所以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都停留在表面,当画面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差甚远时,学生常常产生排斥,这对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事实表明,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学科知识,那么学生的美术欣赏只能停留在表面,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蕴含在美术作品中的丰富内容。

3.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3.1动漫教学案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视觉艺术更加产业化与商业化,其中最典型的是动漫。尽管现代美术教学中没有充分将动漫应用到教学中,但学生所表现出的创作动漫形象的能力已经超越年龄发展水平。由于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对动漫的欣赏只停留在浅层面上,不会注意到蕴藏在动漫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动漫这个教学资源,深入挖掘蕴藏在背后的美术资源,使其成为美术欣赏教学的一项重要辅助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开展欣赏与评价这节美术欣赏课时,可以先用节奏轻松活泼、画面感强的动漫音乐导入课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下教师要深入调查学生对哪些动漫比较感兴趣,针对比较感兴趣的动漫截取部分片段,课上利用多媒体放映这些片段,让学生在片段中感受动漫的特征和含义。放映结束后让学生分析片段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背景音的特征等,让学生在分析中对动漫文化内涵进行思考。借用动漫这个文化资源,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2八大山人教学案例

文人画作为我国传统美术作品中的精品,在现代美术绘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作品与现代生活差距较大,大多数学生对作品内容比较陌生,对蕴含在作品中的感情难以做到充分理解。例如八大山人之一的朱耷,由于作家本身怪异的行为和狂放不羁的绘画风格,使得大多数学生对这位作家了解甚少。针对这个问题,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从文人画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让学生了解文人画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才能逐渐理清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逐渐理解文人画的画风。二是要从文人画本身出发,深入分析作品本身的美感和风格特点,感受文人画的精妙。

3.3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发展历史久远,但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觉得抽象艺术深奥莫测。大多数初中生觉得抽象艺术过于抽象,难以感受抽象艺术的魅力,但现代艺术呈现多元化发展。抽象艺术必将长期存在于生活之中,学生要提高美术欣赏的能力,感受抽象艺术中蕴含的艺术魅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抽象作品,例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凡•高的《星月夜》,将抽象艺术引入课题,再对抽象艺术进行分类,让学生感受不同类别的抽象艺术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在对抽象艺术基本了解之后,教师就要详细讲述抽象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全方面地理解抽象艺术中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抽象艺术,可以让学生课下查找相关资料阅读,最后布置一项作业,让学生根据抽象艺术的特点进行艺术创造,在实践中感受抽象艺术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结语

初中美术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初中美术教学不仅要锻炼美术技巧,还要注重其情感教育。有感情的艺术作品能够让人达到灵魂与灵魂之间交流的目的,因情动人,才能让人在其中收获感情和感动,让人印象深刻,美术是人灵魂及情感表达的介质,而这情感是在美术教学中教育而来,在燃起学生对艺术的热情之外,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让他们的作品更加出彩。

1.教师从自身做起,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如果热爱自己的工作,塑造良好的形象,守好一个做为教师的本分,那么对学生的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反之,教师懈怠工作,形象邋遢,玩忽职守,那么就会误人子弟,枉为人师表。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从事自身做起,将情感教育带入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之中,言传声教,在潜移默化在影响学生。教师也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以严肃、谨慎的态度进行教学,让学生更为信服,使初中美术教育更具有效果。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同于美术技能的学习,初中美术技能学习是手法、调色、构图等绘图的手段,这些是理性的教学,是在长期反复练习中可以有效见到该效果,但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同于其中的技巧性的学习,并没有可以固定训练的方法,这需要教师在平时授课及与学生交流中不知不觉去影响他们、感染他们的情绪,使得他们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可以将丰富的情感带入其中,在运用绘图技巧的同时,还将自身的情感通过作品流露出来,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还能收获感动,是欣赏者与创作者、作品达到心与心的交流,使作品具有灵魂,这样的作品才是成功的作品。本着严谨教学的原则,教师要想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就需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美术素养,在授课的时候衣着穿戴美观,语言之间要主要语速和语调,时时维持一个“美”的形象,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他们对“美”更加敏感,并对其认识有独到的见解。

2.选取富有情感的题材,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初中美术教学题材的选取都是具有情感的素材,它不仅可以强化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更将题材中的情感深层次地方挖掘出来,可以增强教学中的情感价值。当这两者共同作用,就能提高学生对美术情感题材的认同感,从而正确读取其内在的情感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美术情感知识,而后将其模仿创新并加以运用。在选取教学题材的时候,应该将学生带入积极正面的情绪当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勤劳的劳作态度,教师将这些富有情感的题材带入到美术教学当中来,对学生加以情感的教育。例如在人教版“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设计•应用)”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废弃的物品进行艺术创作,变成室内的装饰品,在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讲述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所学的美术知识变废为宝,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懂得绿色发展理念将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林更密、地更绿,让生活更美。在教学“欣赏与评述”的时候,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我传统艺术作品,介绍作品创作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作品带来的深远的影响,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文化的责任感。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事物。体现绿色发展,培养爱国情怀。

3.生活与美术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想要强化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需要将学生带入生活,练就他们一颗善于发现没得眼睛,获得一颗富有情感的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在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评述)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带领学生欣赏户外民间的创作,比如剪的窗花和年画、手烧的陶器等,让学生感受这些来自民间的艺术的美与用途,让他们去思索,去学习。灯笼的样式与花色种类繁多,它的用途就是照亮黑暗,那么就是“美”就和光明结合;精美的刺绣将丝质的衣服打造得美轮美奂,那么就是“美”和穿衣的结合;窗花图案丰富,贴在窗户上可以将其布置地更为美观,那么就是“美”和布置的结合。这些来自生活对美的发现以及感悟,有利于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使学生更为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那些美,在锻炼他们绘图技巧的同时,还能加强他们的情感教育。这种开放式的美术教学,使生活与艺术相结合,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使得他们更加主动乐观地去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阅历、对美术的理解程度等因素。在美术教学的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学生为主,将情感带入到所需教授的美术课程当中,在不知不觉当中感染学生,给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得学生在完成艺术修养的同时,还能将丰富的感情带入其中,这种教育才是美术教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邢红.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4,(28):178.

[2]陈锦洞.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大众文艺,2010,(15):271.

[3]朱新明.初中美术教学渗透情感教育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2):10-10.

初中美术教学范文第3篇

1.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思想是行动的重要指导,因此,只有具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上好课,只有教学理念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会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初中素描教学方式一直都没有跳越过去的思维框框,都是以教师先画,然后在画的过程中进行技巧的讲解等,且总是追求细节上的相似性,这样一来,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想象力无法得到发挥,变成了模仿的工具,失去了创作能力。

2.学生的潜质没有得到发掘

任何学科的老师所起到的作用都应该是引导作用,美术素描教学也一样。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美术思维可以说正处于一个待开发的阶段,可塑性较强,存在较大的潜力。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美术老师认为美术教学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总是应付了事,很少能够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素描教学体系来对学生进行素描训练,发掘学生的美术潜质。

二、解决素描教学问题的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阶段,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素描技巧,培养学生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因而美术素描教学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1.要使学生树立整体与局部结合的观察意识

初中素描教学所教授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一定不能忘记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整体的观察方法是素描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为观察是作画的重要环节之一,观察能力的大小将有可能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但是,还是不能放弃局部的方法,教师应该不断指导学生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细致地了解构图、形体、比例和结构各方面之间的关系,由此学生的素描技能以及素描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2.注意学生素描方向的引导

素描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的基本的绘画技能,在素描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素描的方向,主要应该处理好素描过程中图画明暗关系的对比、形体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图形的比例关系、图形的空间几何关系以及线线组合关系,等等。对于明暗关系的把握,主要应该把握的就是黑、白、灰三种颜色之间的关系、近远的虚实关系、物体投影与物体本身之间的关系。而在图形形体结构的处理上则主要应该把握形体与结构的不同。一般而言,形体主要是指物体的外部形状,而结构则主要是物体的局部构造关系。而在图形的比例关系上所要掌握的就是外形大小的比例、颜色深浅的比例情况,等等。空间关系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它不仅仅包括物体本身的各个面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也还包括物体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至于线条的组合关系则比较好把握,线条的组合是构成平面图形的重要基础,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学生很容易学会。

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初中美术教学范文第4篇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多元性,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美术课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美术课程;兴趣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与“乐”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倾向。美术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初中美术课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多年的美术教学工作的积累,本人在激发学生美术兴趣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也积累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现从三方面谈谈教学中的体会。

一、了解学生心理,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习兴趣

美术课程的教学,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兴趣和美术绘画的基础等,正确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模仿、实践等环节入手,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感官,参与到美术课程中来。比如,七年级美术第二单元就是素描头像和速写全身像的学习,对于刚结束小学学习生活的学生来说,一下子进入素描头像的学习,他们觉得很难,不知如何下手,也不感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课程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将演示和讲授相结合,讲解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和面部特征,然后在课堂上演示素描头像的绘画过程。如果前面的讲解没有激发学生对素描头像的兴趣,那么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在短时间内轻松画出一张速写头像,便会激发学生学习素描头像的兴趣,此时顺势布置第一张素描头像的作业———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范画进行临摹。有了初次临摹的经验,我要求同学们在下堂课上带一张自己的半身照片和一面小镜子,尝试自画像的学习。课堂上每个学生的课桌上摆着自己的半身照,左手拿着小镜子,眼睛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对照照片上的自己,很认真地尝试着画出自画像,之后与真实的自己、照片进行对比,很是有趣。初次作业,尽管不可能太像,但通过这节课,学生们仔细观察,重新认识了自己。

二、趣味教学,拓展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课程的学习是很富有趣味性的,教师教学不能僵化,应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拓展练习,实施多元化教学。教师在上课时,应该从美术学科特点出发,充分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七年级上册《我们的风采》一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分组做课前准备,让每个小组分别搜集整理中国古典汉族服饰资料,上课时在介绍服装的款式时,每个小组代表就本组所收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在了解传统服饰的同时,又对校园服装在款式、色彩搭配、面料质地等方面进行探讨,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套学生装。在布置这个作业时,教师不做专门要求,而是让学生自己决定,喜欢制服的为自己设计一套制服,喜欢休闲装的可为自己设计休闲装,热爱运动的学生也可以设计运动装。设计结束后,我举办了小小的设计成果展,五花八门的服装设计展现在师生面前时,使我们不由得惊叹学生的创造力。设计这种灵活的作业方式,学生的创作热情极高,个性和才艺得到充分的展示。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时代的美术课堂少不了多媒体技术,它可以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极大限度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空间,增强课堂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学习青花瓷设计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青花瓷,脑中没什么概念,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明清时期的精美青花瓷作品,让学生感受瓷器之美、青花之美,感受明清时期工匠们高超的绘画技艺和制作技术。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器型的青花瓷作品,让学生了解了青花瓷器的特点,激发了他们创作一件属于自己的青花瓷作品的欲望。再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设计、欣赏名家作品、学习美术技法的能力,使传统的美术学习与多媒体技术有机整合在一起。多媒体技术是推进美术教学信息化、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玉花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学探析

初中美术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到美术知识,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完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升华。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其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如何注入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效果。

美术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能够对世界上的名家作品进行赏析。这些作品中都饱含着画家的情感,也是画家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情感的升华。初中生的情感活动频繁,其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的形成,所以,其欣赏能力还在培养阶段,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倾注情感教育,才能够使学生对美术的学习产生兴趣。

一、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情感,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向学生灌输一些美术常识,在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老师发挥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的作用,能够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初中生很容易形成一项兴趣爱好,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在教学中关心学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教学,能够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运用情感去渲染,学生才能够投入到学习中,发自内心的愿意与老师沟通。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在适合的情境下运用比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例如,在学习徐悲鸿的《马》时:老师:同学们看看,画家画的这幅画,画中的马是不是像要飞起来了,马在奔腾,好像插上了翅膀。学生:是的,老师,图中的马一定跑的非常快。老师:同学们看看,画家画的这幅画里面马的几个蹄子的特征都是不同的。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学生:是的,老师,画中的马的蹄子的高度不同,而且摆出了不同的姿势,将马在奔腾时的情景画的惟妙惟肖。

二、建立情感教学的目标,完善教学的情境

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通过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在选择鉴赏材料时选择学生喜欢的材料,不能选择过于陈旧的作品,选择的作品要符合时代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被带动。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做好准备,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到热情饱满。例如,在讲述《春天的畅想》这一课程时,老师并不是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而是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情景再现的形式,分别对使者进行扮演,老师规定,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带回最多的关于春天的作品,哪个小组就算是胜利。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强化沟通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多与学生讲道理,而不应该遇到问题直接批评学生,强化与学生情感方面的沟通,了解他们的身心状况,分析他们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在教学中,老师也要注重与学生的课下沟通,在课下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例如,在教学中,我发现班级上有个学生总是心不在焉,在欣赏作品时也总是表现出很难过的样子。我在课间找这个同学聊天,但是这个同学还是一言不发。后来我通过网络,与这个同学进行QQ交流,才知道他的家庭遇到了困难,在学生和老师的帮助下,这个学生又能够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了。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

现在的教室中一般都有多媒体,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美术作品,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更加形象的方式来观看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美术作品做成幻灯片的形式,这种方式比较新颖,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例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定期带学生去多媒体教室进行名画的欣赏,并且让学生自行拍摄作品进行赏析。在学习《荷花水鸟图》这个作品时,我就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中,借助投影仪,向学生展现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感。我还从网上找出了荷花开放瞬间的视频让学生观赏,学生看后都不禁惊呼荷花的美感。借助多媒体将大自然的美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学习中情绪特别高涨,从而能够起到情感教学的目的。而且,我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一些花朵的图片,让学生带到课堂上一起欣赏,这样能够使学生将美术带入到生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得到丰富。

结语:

美术是一门艺术,是对人类情感的外化,能够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到美术知识,同时也应该借助美术作品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通过美术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生活中发现美。在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美术老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沟通,关注学生内心的情感,通过合理的引导方式,使学生善于表达。

作者:曹菲 单位:临江市第三中学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特色思考

摘要:初中的美术重点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和培养初中学生绘画能力,我国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对初中美术教学进行思考,从而发挥和凸显初中美术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特色;思考

美术作为素质教育课程中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初中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学校应该重视美术课程的教学,突出美术教学的特色,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能力,而绘画人才的培养到初中阶段尤为重要,这对于学生打下坚实的美术绘画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1、教师资源的匮乏

初中美术的教学需要配备专业美术教师队伍,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是,在我国初中学校出现老师配备不齐、老师素质不高等现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教授美术知识,而是简单应付,尤其是农村小学,美术老师更是稀缺资源,他们没有专门的美术老师,而其他老师代课,又没法教授专业的美术知识,学校教师资源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上学校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出现美术课被其他主课老师替换的现象,美术课程的地位不受到重视,学生们也会认为美术课程可有可无,根本达不到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2、观念上的误导

美术课程长期以来被当成是可有可无的学科,许多家长存在一些观念,认为主课才是最重要的,而美术作为副课没必要进行学习,因而给孩子灌输的思想中就认为美术课程并不重要,学不学都可以,美术课程学生们通常敷衍了事,不进行认真学习。老师和学校注重升学率的提高,因而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尽量压缩美术课程,美术课程一直处于较低的地位,不被重视。

3、美术专业知识的不足

一方面,老师在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的时候,往往忽视学生对美术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他们认为美术的学习需要具有天赋,因而放弃了培养大多数学生,讲课时不注重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讲授,而是照本宣科,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作为学生来说,从小学升入高中,对于美术的专业性知识认识不足,认识的程度不高,基本上是零基础,升入初中,对于美术知识只是在书本上获取,知识面显然过于狭窄,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4、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许多学生都是很有潜力,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力需要老师进行深入挖掘。初中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他们对于美术的学习也受到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智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对这些因素的考虑,要重视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要培养标准化的学生。

5、教学活动单一

美术课程作为一门艺术课程,需要实践和教学相结合,而目前的教学中很难做到这一点,学校资源和教学器材的配备影响到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很多情况下,学生对于实践的操作只能依靠自己,老师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实践这部分被教学压缩,学生们只能在家里完成这项任务,而美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是以讲解为主,枯燥的课程,单一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

二、对初中美术教学特色的思考

美术课程不仅仅是一门教教学如何画画的课程,它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色,培养出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1、转变观念

加深对美术课程的理解程度,首先体现在美术教学氛围的改变和营造,学校对美术课程加以重视,配备一些美术教学的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学校的美术课程水平,加强对学生观念上的改变,我国美术行业的发展,动漫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美术人才,肯定美术的学习对今后走向社会的价值,从而肯定了美术学科的价值。

2、营造艺术氛围

美术的学习需要气氛的烘托,特别是需要专门的提供绘画的教室和各种绘画器材的配备,学校提供专门的绘画室,让学生在绘画室感受绘画的美术的气氛,训练他们对于绘画的感觉和意识,提高学生对美术的认识。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美术的基础性知识,让学生们掌握绘画技巧,学会观察,并提高审美能力,开展作品鉴赏课程,挖掘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大师的作品后,能够切身的体会到美术的魅力。

3、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美术课程的学习不单单是欣赏和绘画,还需要学生们进行观察,美术写生就是让学生们接触大自然,在美景中捕捉美的瞬间,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增强自己的感知能力,体验生活中我们忽略的美。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体会到美术学习的乐趣。教师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通过图片展示、视频动画的效果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感悟能力。另外,在全校开展画画比赛等活动,也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美术的热情,让有喜欢绘画的学生能够得到自己展示的平台,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肯定学生的价值

美术课程和其他学科不一样,它不作为升学考试的课程,因而学生在美术课程上取得的成绩,老师们往往忽略了,从而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每个学生的状态,尤其是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并加以鼓励,而不是去阻止,初中生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价值观和认识观,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给予鼓励,特别是充分肯定学生的价值,在课堂中多表扬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的发挥。

三、结论

美术课程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担当者重要的角色,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被我们忽略,老师的素质也是影响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因而,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色就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积极配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肯定学生的价值,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个性,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美术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1]杨涛.初中美术教育应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34).

[2]胡景元.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7).

[3]陈燕.面对初中美术教学困境的教改思路[J].文教资料,2010(30).

作者:方五华 单位:梳子铺中学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学评价

美育整体上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在审美方面的全面发展。初中时期是学生提升自身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增加审美体验、追求个性发展的绝佳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跳跃性较大。学校需要从各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美感体验。文章从初中美术教学评价入手,分析通过美术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可行性。

一、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初中美术教育一般是教师通过课堂上的言传身教对初中生展开有计划、有目的的美术教育。针对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情况,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通过课堂获得更深层次的美学体验,开阔视野,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求,又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审美教育层次。所以,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意义重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

1.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的教育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初中美术教师的指导下,美术教学能够利用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让学生逐渐提升自身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增加审美体验,给学生的生活加一点调味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对于教师来说,积极推进初中美术教学评价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进一步挖掘学生的美术学习潜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拓展学生多方面的感知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提高。由此可见,初中美术教学评价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深化学生的课堂美术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美术教学评价活动是对课堂美术教学的及时补充,是学校重点关注的教学环节,是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美术教学评价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美术课堂教学有了深层次的意义,有效充实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能够运用专业技能,通过各种办法,让学生沉浸在美的世界里,这不仅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和基本绘画技巧,还提升了学生的美术能力。如,八年级学生学习了《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这一课,之前美术教学工作组用了将近3节课的时间对这一内容进行讲述,但是仍然有学生不能理解。在教学评价中,教师通过比赛的形式,让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社团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又通过为学生讲解技巧的方式,解决了美术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难题,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这个知识点,同时也发挥了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作用。由此可见,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具体执行措施

1.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聘请专业美术教师负责美术教学评价工作。精心制订评价计划,保证评价的深度、广度和密度。制订相关的评价管理方案,建立出勤、请假、活动检查、期末检测等制度,并对表现积极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教师应主动学习、大胆实践,在评价过程中接受实际锻炼,培养和发挥创造能力与聪明才智,发散思维,利用自己的才华提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一切为学生服务。这样的美术教育团体才能大大改善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由于师资问题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艺术、理解艺术需求的状况。

2.增加评价方法,使之分层次、多角度初中美术教学评价

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能力和实际年龄为参考点,不脱离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与生活经验,不单一从艺术性考虑,不以成年人的标准评价初中生。教师应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征求学生的意见,有选择地制订美术评价方法,如针对水粉画、剪纸、书法、油画棒、素描、速写、中国画、篆刻等进行不同的评价。增加评比的项目,使之趣味化、多角度化,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美术的环境,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组的教师可以向学校教务处提出完整的评价计划和实践模型,争取让这一模式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必要时要与班主任甚至家长进行交流。

结语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政策中对学生最基本的综合素质要求,其中美育占有重要比重。在新时期,这一思想使初中美术课程价值标准、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当然,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措施还有很多着手点,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关注初中美术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余琳玲.美术教学的评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杨军民

第五篇:初中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研究

摘要:美术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更强调个性的保护与发展,强调学生对同一事物观察之后所产生的不同绘画表现和创造。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能力发展有很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自主探索,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关键词:自我探索;空间;创新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他们的“成人”心理突出,自我意识增强,来自成人世界的过多的干涉和约束只会使学生想象的翅膀折断,创造的火花熄灭。美术学科的教学更强调个性的保护与发展,强调学生对同一事物观察之后所产生的不同绘画表现和创造。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探索,根据自己的基础,按照不同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观察、去表现……

1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创造的天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在笔者的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是笔者着重要考虑的。例如《端午节》一课,笔者在天花板上悬挂了五颜六色的彩粽,同时播放相关的视频和音乐。同学们一进入教室就发出阵阵惊呼。笔者安排了“折纸粽”的内容来考考学生,看看谁做的粽子最漂亮。学生以组为单位,不断地尝试新的做法。结果,各组做出来的作品丰富多彩,有四个角的、有五个角的、还有成串的。笔者又进一步加以引导:大家看看,能不能通过装饰,让粽子变得更好看呢?同学们乐了,纷纷选取自己喜爱的材料来装饰纸粽。最终学生们完成的作品,丰富多彩。粽子的装饰有彩绘的、彩绳编绕的、贴闪光片的……一只只,都显得美轮美奂。当他们自己亲手把作品悬挂在教室里的时候,是多么的认真和自豪。我们的教室不只是教授美术学生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学生发挥能动、发挥创造、发挥激情的天地。

2变革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

著名创造学家艾•格林教授根据他的长期调查结果,提出了人形成创造力的十大因素,其中第一点是知识,第二点就是一个人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花鸟画》中,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出构图的优劣,笔者用Flash制作了互动效果。以一幅范画为基础:两大一小三朵芍药花、若干叶子和枝干、一只蝴蝶,以及一条落款,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构图形式。学生上台自己设计摆放画面构图,并讲解构思意图。将感性的东西用理性的文字语言来表达,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笔者在黑板上写下了构图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术语,如组合、疏密、顾盼、黄金分割等等,鼓励学生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尽量能运用专业术语。学生们在阐述自己观点和组织画面的过程,其实也是在相互学习的过程。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讲解出他们对内容的理解。

3利用乡土资源,扩大学生探索空间

一个人的生活和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每一个地方的风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性格。在《山塘街民间工艺调查》中,学生以组为单位,采用了书籍查询、媒体浏览、实地察看和访问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了探寻式的学习。最后总结出的民间工艺主要有:制扇、风筝、木雕、刺绣、剪纸、糖画等。学生们对其中的糖画最感兴趣,他们汇总了糖画的制作步骤:熬糖、入勺、绘制、加签。回到课堂后,学生们还以线造型的形式画出了一幅幅漂亮的“糖画”。《身边的桥》也是学生非常喜爱的调查案例,学生们将自己的调查制作成了PPT,图文并茂。同学们似乎一个个都成了小导游,介绍起自己了解的桥的历史、名字来历、桥的建筑特色,一堂课是展示,又像是比试,大家情绪高昂,掌声不断。“桥”,这个本来在生活中大家熟视无睹的建筑,随着学生的介绍,一座座鲜活起来。而学生展示调查成果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自身调查水平的展示。可见,学生自学的形态存在于课内课外,存在于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同时,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在美术领域中养成懂自学,会自学,善于自学,是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自身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

任何艺术形式都很讲究留白,这是给欣赏者自我发挥的空间,教育也是这样。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能力发展有很大帮助,希望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杨青

第六篇:初中美术教学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策略

摘要:合作学习是为了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所出现的最受欢迎的新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初中这一至关重要的时间段来说。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美术课程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学习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学;美术教学;师生合作;合作学习;措施对策

社会不断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我国教育开始了教育改革。而在随着课程改革开始广泛的普及,在强调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越来越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也是顺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美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合作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教学弊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因此,师生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已经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中得到广泛的采用。

1在初中采用师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学校的培训和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中美术是美育的一个主要性的途径。美术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以及对美的感知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净化心灵,最终达到健全学生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一目的。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美术课堂仍然不受到人们重视,并且采用传统的老师教授的教学方式,过分的强调学生对美术的动手能力和临描的能力,而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学生们更强调的是相互之间的竞争能力,而不重视彼此的团结合作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会直接加重这种竞争的意识,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样不利于美术教学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目标。另外,初中时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于学生成长阶段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采用师生合作的美术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够对学生团结合作意识起到锻炼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整个人格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

2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方式

2.1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学生的合作能力是老师需要高度重视并且着力培养的一种能力,重视学生彼此相互之间联系的价值。教育教学过程并不是并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仅仅是强调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更是要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尤其是提高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交往能力。要想实现整个教学目标的转变,首先需要做的是老师要改变自身传统的观念,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放松身心,更能够全部的投入其中。

2.2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合作学习设施:

美术老师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体现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在课下发挥的环境作用,尤其是在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校园周边环境的设计和规划中。例如,帮助学生创造一种十分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新的课堂环境,改造原有的白炽灯转变为LED灯等,从而形成一种柔和的灯光色彩。另外,将学生的生硬座次改为灵活的座次方式,例如学生可以成小组的分布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小组间合作学习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外,还可以在教室环境中装点一些具有生动特性的绿色植物,诸如盆栽等,使得整个课堂环境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动感。还可以在专门的空间场所中张贴名家大师的画,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得到心灵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另外,老师要保持着频繁性的画作更换,从而保证学生能够从中得到一种新鲜感而不至于感受到厌烦和腻味。

2.3教师要培养初中生积极的互相信赖性:

相互依赖主要是让学生有一种合作的意识,会主动寻求合作与帮助,认识到作的重要性,而非“个人秀”、“单干”。积极的互赖策略可以让小组同学成为一个整体,积极的组内相互依赖。但是组间还是一种竞争关系。相对于竞争学习,合作学习看重的是整体全面的培养,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合作学习中,合作比不是抵制竞争,积极的互赖可以有利于合作学习中小集体的组建。这种积极性是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动力。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负责。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

2.4要合理的组建合作小组:

组建小组是合作学习赖以开展的前提,它凸显个性差异,使作品的创作形式多样化。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是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的个性、智能、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欣赏别人知己知彼刁一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产生最好的成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

2.5小组间要人人动手实践:

初中美术课程注重的是美术实践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而不是美术理沦的传授,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合作学习应该让侮个小组成员都有动手参与的机会,而不能产生话语霸权乃至动手霸权。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把这一点同其他几点策略很好的联系起来,在合理分组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小组成员内部的差异性以及如何分配小组任务等等。

2.6教师有效调控策略: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应该是多重的,除了进行整体的思考和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以充分保证效果。否则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合作学习有可能会流于形式,变成混乱、散漫的自由谈沦,处于无序的状态,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参与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调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引导并加以纠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意识及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素养,都制约着其应有的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扮演多个角色,除了进行教学组织之外,还应该作为“示范者”、“引导者”、“倾听者”等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这种多重角色的塑造,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侮个学生都得到持续的发展。

3结束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活动,对促进初中生美术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在目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活动并不尽如人意,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提出一些实效性的师生合作学习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庞念庆.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256

[2]陆叶.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5(8):215

[3]迟太平.关于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策略的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5(9)

作者:杜艳 单位:咸阳市渭城区渭城学区

第七篇:初中美术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应用

摘要:以往的教育往往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应试教育难以满足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被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中。文章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进行讨论,以期为初中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合作学习;问题;策略;应用

我国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受固有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模仿为辅,忽视了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理念的培养,使学生一味注重提高自身的美术成绩,这影响到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美术教师要注意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一、以往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以往部分初中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而初中美术学科作为考查学科,对考试成绩的影响不大,被一些学生和学校忽略。这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美术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活动,因为得不到学校的支持和学生的配合,很难具体施行。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以教师对课程概念的讲解为主,学生模仿学习。一些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整个教学过程缺乏新意,很难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会受到时间和教学进程的限制,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以往的美术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很多美术概念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考查方式也以美术知识的考查为主,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

二、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创新精神和合作理念,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促进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必须认识到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使学生在合作教学中受益。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取相关的知识,合作的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合作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合作学习中提高与同学的默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

1.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构建合作小组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首先要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构建好学习小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一步。教师在构建合作学习小组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情况,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一般要坚持兼顾和均衡的原则。如,一个班有35人,可以分为5个学习小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学习积极性等因素,考虑合作学习小组中成员的分配,尽量不要把具有相同性格和学习水平的学生放在一组。每个学习小组至少要有两到三名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以起到带头作用。每个小组中性格活泼和性格安静的学生相间分布,实现不同性格的学生相互影响,形成互相学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开展。

2.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

在新的学习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完全放任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如,在《文明之光》的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彩陶的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的特点,给各个小组10分钟的讨论时间。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要积极维护课堂纪律,并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疑惑。之后,给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时间,尽量使组内每位成员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最后,教师针对各组的讨论情况进行适当的总结,真正使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问题。教师在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要把握放手的程度,在保证纪律的情况下让学生畅所欲言。

3.重视合作学习的评价环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初中美术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曲解新课程教学理念,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教学结果的重要性,这使教学中的评价环节被教师忽视。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与教学过程一样,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教师要重视合作学习的评价环节。如,在《画故事》的教学中,在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后,教师要认真总结各组的探究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以小组得分的形式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量化,以提升学习效果。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积极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要在了解以往初中美术教学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明确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并科学合理地把握构建合作小组环节、学习环节、评价环节,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丽丽.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美与时代(中),2015(12).

[2]管书军.初中美术教学当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才智,2014(5).

[3]卢宏.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方法.中国校外教育,2014(28).

[4]马亚婷.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美术教育研究,2015(8)

作者:马峰 单位:甘肃陇南市西和县第三中学

第八篇:学科整合下的初中美术教学

摘要:当前,国内外美术教育都很重视美术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学科整合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突破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文章讨论学科整合的概念,学科整合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的改变,以及整合初中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科整合教学优化

一、什么是学科整合与学科整合的意义

学科整合是指在一项课程中融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课程的要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使课程内容和结构产生变化,形成知识互动,使教学实现最优化,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学科整合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更是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学科整合带给初中美术教学的变化

1.让教和学更高效

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性学习。以往的美术课上,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性的,教师讲述、演示,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单人练习中将知识内化,生生互动较少。以往的课堂学习不足四十五分钟,下课铃声一响,学生的兴趣和想法可能就中断了,学习活动难以延续下去。学科整合下的美术课教学多用到探究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在课堂上进行,也将学习带到了课后。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不同,在合作中交流,生生互动,相互促进。以往的美术课上,美术教师靠着语言和挂图创造情境,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信息技术和美术课整合下,美术课中创设情境就容易多了。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瞬间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更多有趣的想法。

2.教和学的方法多样化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尝试与其他学科整合,如,将美术与历史、地理、语文、音乐、数学、信息技术、思想品德课融为一体,可以有效丰富美术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课上,教师运用电脑绘图技术教学,引导学生用一些电脑绘图软件进行造型创意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能让他们合理地利用现代科技。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学科思维,可能有的问题用这个学科的知识解决不了,用另外一门学科的知识便可迎刃而解。这些广泛且有联系的学习内容突破了学生的单向思维,有助于其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避免出现偏科的现象,开阔了视野,使学生对事物的思考统一在一个开放的视角下,可以迸发更多有趣的想法,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渠道翻转课堂,实现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

3.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初中美术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这四个领域的教学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中,可以将语文课本上《皇帝的新装》进行编排,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编写剧本,设计服装,制作道具,布置场景,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还锻炼了各种能力。

三、如何实现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美术教学的课程设计者是教师,各种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开发、整合。学生的潜力需要教师去激活。实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关键就在于教师。

首先,教师改变观念最重要。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往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而现在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网络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以知识的获取为主,忽略学生的体验,将知识的运用与学生真实的生活割裂,学生会觉得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在社会上没有用处,那么教学便是失败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教师在设计课程时不能忽略这一点,要有新的学生观。

其次,学科整合下的美术教学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对其他学科领域有所了解。以往的观念是“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碗水”,现在是“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片海”。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整合能力,能梳理出本专业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最后,要邀请更多学科的教师加入学科整合。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开放的视角对待时代赋予的挑战。在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学校的美术一度成为边缘化的学科。所以,美术教师更应该加强美术和其他学科的整合,让其他教师意识到学科整合下的美术课不是无足轻重的,不会耽搁学生学习主课的时间,不会阻碍其他学科的教学,相反,会给其他学科的教学铺平道路,扫除一些障碍,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邀请更多学科的教师参与学科整合,进行“同题异构”,可以减轻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业负担。

结语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并不是炫技般的“大杂烩”,更不是为了赶时髦、随大流,而是要以美术为主,其他学科为辅,最终实现美术教学最优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好的美术教学一定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娱乐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胡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探索.新课程学习(上),2015(2).

初中美术教学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发生着物质与精神方面的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也逐步深入到了美术课堂,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效率和实际意义,而情感教学作为必不可少的部分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的现状问题与基本作用,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美术;教学探究

情感教育是教育运用情感走进学生内心,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众所周知,初中美术是学生接触高层次艺术、形成优良思想的通道,因而教师正确地运用情感教育去开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美术情感教育教学是整个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教师依靠良好的素质和优秀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创造活跃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情不自禁地跟上教师指导的思路,培养学生社会性情感教育品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通过情感教育的引导与美术知识的拓展相结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健康成长,成长为有觉悟,有理想,有责任,有素养的一代新人。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原则

(一)坚持示范引导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记自己的示范作用。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无论是言谈举止的基本素质方面,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应该起到示范作用,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二)坚持潜移默化原则

对于初中美术教学而言,如何把情感教学渗透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这也是许多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情感教育只有与其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情感教育方面能得心应手地把所学的美术知识融入生活,使记忆更清晰,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坚持内外结合原则

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渗透,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还要积极配合其他方面的资源,准确地利用二者结合所产生的效果,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美术教学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发挥好课外资源的有力条件和因素,发挥与强化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性能和意义。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师生互动,强调学生在情感教育中的主导位置

教师只有转变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交流思想,才能让情感教育更加有效。例如,在上课过程中进行提问教学时,教师应该把思考问题和学生之间的答案交流更加有主导性地表现出来,提供学生独立的思考时间,从而在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里加强情感沟通,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最基本以及最主要的方式是交流,只有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地交流,才能够使得学生通过互动提升情感。

(二)巧妙运用情感素材,在讲授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美术素材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只有牢牢把握每一个素材与生活的关联,才能把美术艺术的真谛融入学生的思想,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为了让情感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得到更加高效的运用,应该从教学内容入手去渗透情感。例如,在学习罗中立《父亲》一文时,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情感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教师如果能借助学生对父亲的爱去营造温暖的教学氛围,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渗透情感教育,提高课堂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情景渗透情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初中学校在课堂上引进了高端的新媒体技术,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在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中加强情感教学,教师就应该学会利用新媒体去教学。例如,故事、游戏、视频、音频、示错、设疑等课堂的情境设计能够迅速将学生带入课堂。在氛围活跃的课堂之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乐趣,使学生打消厌学的思想。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学生理解文章情感时结合实际进行归类总结,使学生丰富思想。

(四)提高教师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与教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自身德才兼备、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巨大的。情生于境,境生于情,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以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生机的学习氛围。在很多时候,情感教育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只有将情感教学融入课堂,给学生以美好的启迪和感染,才能使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促进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情感提升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科学运用情感教学方式。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情感教学的意义与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情感教学应用策略之后,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协力下,情感教学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铭.试探索情感教育学的运用问题[J].初中美术体验,2015(12):123-124.

作者:王晓毅 单位:宁夏吴忠市第二中学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需要教师有比较高的美术素养和知识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要能及时发现教材中的诸多情感材料,寻找利用这些情感材料实施情感教学的良好触发点,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有效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美术;教学渗透

一、前言

美术是来源于生活与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创作美术的灵感是生活所赋予的,离开了生活与自然,就会使美术缺少一定的感情色彩。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必须以发现情感素材、融合情感、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来作为目的;运用丰富多彩的素材、增强学生生活态度的积极性、提高爱国情感来创建教学平台。从而促进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提高老师情感教育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不断提升。

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

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时,情感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只有让情感教育的作用充分体现在教学中,才可以真正提升初中美术的教学实效性。还必须尊重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帮助学生培养情感品质,用感恩的心去看待每一种事物,体会事物内在的各种意义。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渗入情感教育指,老师运用美术教学,把德、智、体和美等方面的教育有意识的穿插到美术课堂的教学中,使学生可以提前亲身感受社会,增强学生的品德、情感培养。让学生能够在美术知识和情感教育相结合的环境下,提升自身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渗透情感进行教育的目的。

三、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方法

1.提升老师的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老师在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开展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爱岗敬业、努力增强自身的美术水平,担好为人师表的责任,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多数时候,唯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影响,学生才会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才会不断完善自身的奉献精神,提升自身修养,从而强化学生的审美观。

2.改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与老师达成共鸣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改变教学的观念,转换教育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素质的提升,只有转换教学模式,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效的运用每一节课堂,对学生讲授全面的美术知识,使学生能了解美术的真正意义。还可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相关活动,让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广阔。还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指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师生之间达成一定的共鸣,使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更深入。例如,学习《自然与生活的定格》时,要转变传统那种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观念,需要适时的给学生鼓励,让学生形成愉快的学习心理,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老师要以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生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自然给生活带来的影响,使其从中体会到自然、生活的各种情感,与老师达成共鸣,绘画出更好的美术作品。

3.运用情感素材,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

美术中到处都有情感的存在,初中美术课本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资源,其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都是情感教育的素材,值得大力挖掘。初中的美术教材蕴涵着较多可以提升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内容,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寻找、挖掘、运用情感素材,在初中美术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例如,在进行初中美术欣赏的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国历代的美术作品,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祖国艺术文化遗产,感受、领会、理解艺术的美,激发爱国情感。

4.适当给予学生激励,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于自己所回答的问题和作品都期望可以得到老师的认同、肯定。老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对学生踊跃参加的态度给予一定的表扬,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分解析、合理科学评价。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热情,帮助学生提升分析、鉴赏美术的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信任,给学生传达公平、公正的评价方式。

四、结语

在初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联系教学的实际内容,把情感教育融合到美术教学中,促使初中的美术教学可以得到真正的智育、德育共同收获,使素质教育能够开展得更深入。此外,美术教学中渗透充足的情感,可以让美术学科的教学更有价值,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春.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1,(09):78.

[2]韩飞鹏.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2013,(12):58

作者:王慧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吴窑初级中学

第三篇:示范法在中学美术教学的应用

摘要:美术课堂最大的特点是直观性,而示范则是这方面最直接的体现。通过美术教师在课堂中的直接示范,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绘画技巧或者技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实际绘画水平,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示范教学法如何在课堂中运用,在课堂中占多大的比例,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学美术;美术课程;示范法;技法教育

一、示范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某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有部分同学认为老师应该做示范,部分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只讲理论,理解不了老师的意思,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不应该做示范,这部分同学不同意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示范。同时对示范法在课堂中的运用也做了调查。

(一)美术课堂示范法教学效果

“光说不练假把式”,这是在一节美术课中,老师上课第一句就说了这样的话,并且在黑板上给学生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示范。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从开始到结束,学生都按照老师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因为中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对老师的模仿也是得心应手的。然而由于有些同学并没有美术功底,只能照着老师的示范来模仿,并不能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这节课结束后我对其中10名学生的作业进行对比,发现这10名学生的作业和老师在黑板上的示范画虽然有技术上的差别,但是画的风格包括颜色都和老师的差不多,而差距最大的一名学生也只是表示“我不喜欢老师画的那种颜色,老师也说了,颜色可以修改的”。我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记录和保留。

(二)美术课堂无示范的教学效果

一周以后,我又对另一名教学观念完全不同的美术老师上课的方式进行了现场调查,上课时老师进行了比较概括的讲解,并没有在黑板上示范。留下作业后强调说:“艺术是自由的,你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画成什么样不重要,只要你们尽力完成作业就行。”在课程结束后我又抽查了10名学生的作业,这次的作业和上周完全不同,同样的题目,构图、造型、色彩都不一样。我又走访了几个学生,他们对自己的画都有自己的理解,从学生的语言中我可以感受到画中的活力。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全靠学生自己想象,他们毕竟没有经过正规的美术训练,画面质量完全没有上周的学生高,颜色运用不当造型不准确等问题一眼就能看出。有的同学表示不知道该怎么画,只有按照自己的想法涂鸦。

(三)对学生的课后调查

在课后我对这两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对美术课老师示范的看法。有六成同学认为老师应该做示范,部分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只讲理论,理解不了老师的意思,没有现场示范,不知道需要画什么。也有同学直接说,老师不示范没有说服力,也不会有兴趣去做作业。更有同学表示,没有示范根本不会画。四成同学认为不应该做示范,这部分同学不同意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示范。老师示范,无意中就给学生一种应该按照这种画法去画画的暗示,无意识的模仿和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些学生认为有其他影响自己的绘画兴趣的原因,还是不愿意老师示范。

二、示范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与标准

美术课程有着直观性非常强的特点,而现场示范可以说是直观性中最直接的表现,那示范法到底应该怎样运用呢,他有着什么弊端或是好处呢。

(一)运用示范法的“利”

美术课程的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的讲授过程,老师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讲授或是示范美术方面的知识、技巧或是技能,示范教学在教师和学生中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堂上亲手示范,形象地将意象的事物变成具象并通过黑板传达给学生,明确的贯彻了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向,提出教学要求;而学生则通过老师在课堂中所做的示范,理解和把握这节课的重点,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对色彩静物的写生,色调、冷暖、对比、虚实,这种程度上的差异很难用抽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就应该要采取现场示范,作画的方法每一步都明确的演示出来并且加以语言说明让学生更好理解和记忆,让每一个步骤都一目了然,使学生能轻易读懂看懂。毋庸置疑,这种明确的示范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所以示范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利作用是轻易不能被取代的。在课堂示范中,教师在教学前,首先了解所教内容的难易程度,然后预先评估学生在课堂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并且根据这样的情况准备好解决困难的方案,才可有效地避免学生因学习困难的内容而影响教学进度,而最终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对课堂教学进度做出有效的调整,按时完成课程内容同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示范法的“弊”

在学生眼中教师的示范有一定的权威性,会让他们认为这就是标准答案,会使学生轻易效仿或是临摹。这种不加思考的临摹会使学生认识不到这个物体真实的质感、量感、空间感,不是通过自己的感官接触,没有直接观察物体的经历,就不能独立思考物体的结构。如果只是单纯的临摹、模仿,不对画面中的构图、色彩、线条等选择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也就不会有创新。更严重会导致学生依赖心强,视觉感受能力退化,限制学生动手能力和大脑思维的发展,使课程作品毫无新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就全没有了。只要一离开老师画的示范画,或者离开书本上原有的内容,自己一人独自面对实物写生或者进行创作时,就会找不到头绪不知从哪开始。像这样在课堂上单一地临摹,会在作画过程中缺乏创意,逐渐失掉自我。

(三)运用示范法的“度”

1.启发式教学

(1)示范对于技能性强的美术课来说,在课堂上起到很强的作用。这种当堂示范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的绘画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方法并且使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如果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创新就成了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所以在美术课堂中,示范的范围应该以技法训练示范为主,比如基本几何形体,投影,体积等这种基本的有规律形体的表现方法,而在这基础上的创新则应该由学生自己探索,教师不用详细示范讲解。(2)我们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时常进行示范,但不能全部示范或是对某样物体进行详细示范,并且时常提醒学生这是示范,而不是画出让大家临摹的作品,在示范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表现。而在课堂中,课程如果是具有创意性探索性的创作,教师在讲授上就要启发、引导,就不适合做完整的示范了。教师在这种具有创意性的作品教学中的示范不能将学生的思想禁锢,要把更多的想象创作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最终让学生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

2.针对性教学

美术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示范,提供绘画素材,提供局部,适可而止。在美术课程上的示范教学不能养成学生的依赖心理,美术教师在示范方面应少而精,针对基础示范,选择性示范。并且教师在示范中应该掌握时机和内容,要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局部示范,个性问题进行单独指导,共性问题统一讲解。要再三强调示范的作用不是照抄,而是引导。要使学生理解画面内容并掌握改正画面错误的方法要领,以免学生照搬照抄,产生依赖心理。

3.学生参与示范教学

在美术课程中,为了减少学生对教师课程示范的作品产生依赖心理,我们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示范中来。比如,在讲授抽象艺术一课时,让几位同学上黑板上和老师一起创作了一幅抽象作品,示范结束后再找其它同学参与修改黑板上的示范作品,做一个“找碴”的游戏,这里的“找碴”不是纠错,而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修改,大家很积极的参与了这次示范。在这种类似于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而这一次示范后的作品很多同学表示是最满意的示范画,但这种学生参与示范的“度”一定要把握好。

三、示范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示范法是让学生积极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以后,课业的压力原因或是美术知识的缺乏等问题会让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下降。学生课上表现出不喜欢发言,因为对美术课程没有自信而不好意思在同学之间展示自己的作品,导致不能主动地配合老师等问题。这个时候,美术教师在课程中一味地讲授理论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例如一节手工课,教师在刚开始上课时就为大家做了一个小兔子,告诉大家这是老师最喜爱的一种动物,然后再告诉大家制作方法和要领,让大家各自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这节课一开始教师就运用示范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积极性,比用抽象的用语言表达要好得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示范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基本功

美术课上的示范一方面是给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也是美术教师专业基本功的展示和提高。更何况,在新课标的环境下,不可能每节课都能说到45分钟的。因为美术教师所学的专业不同、各自兴趣、风格不同等原因,不可能在艺术的各个方面都信手拈来。而美术教材是美术类的通识学科,它包罗万象,所以,任何一个专业基础较厚的老师都不可能对每一课的内容做到精通。所以要做好课堂示范,教师就必须仔细研读大纲要求,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教师的专业素质必然会得到提高。

在中学美术课程中教师示范确实是一大难题,然而示范不能采取极端做法,应该在示范的基础上对学生做好思想引导,示范并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而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而进行的黑板上的讲解。示范更不能全部画完,在示范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强调这只是老师个人看法以及表现,学生应靠自己的思考来完成作业。通过讨论、议论和评价,才能帮助中学生深刻把握榜样的思想言行及其社会意义和价值,才能加深他们对榜样的认识理解,从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别耿飞.中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利弊思考[J].学理论,2012(06):161-162.

[2]刘佳蕾.绘画教学示范法运用[EB/OL].

[3]沈秋亚.美术教学活动示范法改良运用的实验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07):62-66.

[4]林晓薇.多元欣赏策略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44):209-210.

[5]吴彬.示范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0).

[6]张晓璐.现代美术教育学[M].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刘成军 单位:滁州市第四中学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学学习兴趣培养途径

摘要:多年的美育实践教学经验,逐步归纳和总结一些教学心得和成果集合,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性的实践研究,研究的基础是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互动和课后反馈。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实际性的研究探索能对当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有所提升。通过这些有意义的实践研究来丰富我们的美术课堂并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希望学生通过这种有效的培养,都能够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动力,进行更加有效的自主学习行为,才能持久高效地完成美育培养。

关键词:美育教学;实践培养;教学方法;主动意识

一、注重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往往在课程之初都会对我们的课程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他们不知道从哪个角度进入课堂,怎么配合课程体现自身的能力,更不会理解我们的审美培养方向。因为美术教学和文化教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都要有所改变。那么当我们面对对于这些渴望的孩子时我们首先所要做的不是灌输而是预热和引导。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课程的导入。“导入”对于整节课的开展就显得非常重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在进入教学前期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渲染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融洽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如我们在《中国山水画欣赏》一课中,首先导入了作品的创设情境介绍,先运用大屏幕播放祖国河山景观的视频,搭配古筝名曲《渔舟唱晚》作为背景音乐,通过影音两个角度来提升学生的关注力,使他们能进一步体会画家创作的情境;然后播放一组和课授内容相关的山水画名品介绍,使学生了解作者笔下群峰争,茫茫江水,天水一色;的表现形式和自然景物的关系,使他们了解画家创作语境和自然景物的内在关联。在学生产生疑问和好奇心激发的同时我们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讨论画家是通过什么样的绘画方法、去体现祖国山水的,在什么样的语境中去表达他们的内心审美,等等。同学们在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下,会表现和挖掘出很多他们个人珍贵的感受,甚至还能够体现出他们各自的表现构思,这是什么?这就是审美挖掘,这就是美育的启发,这就是他们最宝贵的审美情趣。但这种潜质的挖掘是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所很难挖掘出来的。因为它来的自然没有强加,更没有灌输,所以学生的课堂气氛活跃表现欲望强烈,这也正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最佳预期效果。所谓“寓教于乐”,能使这些天真的孩子在快乐自信中完成教学,才是我们的初衷。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美术课是一种特殊的课种,它有着它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同样,美术课堂也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放在一个教学的主体位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前精背大纲、教材、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与课程相配套的教学的方法,设计出最适合课程内容、最适合学生接受的的教学方式,把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情趣,能更大程度激发学生审美表现欲望作为预定的教学效果。第一节运用组合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在《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中,本人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以“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在小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要求我们教师注重对学生合作态度和技能的突出引导。所以,我们首先请每组推选一名组员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关于龙的起源、发展、演变、和龙的种类等相关知识,看看哪组说的最好表达的最完善。这样就使小组间形成了一个激烈的表现气氛,在丰富知识和形象感的同时树立了小同学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接着他们在动手设计制作过程中,再引导布置每位学生不同的任务,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长处,注重扬长避短,群策群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乐学,善学,好学,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节运用启发教学模式调动学生深入挖掘能力《光、影、梦》一课中,我选择探究式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验、调查、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课程中,我引用了“”诗词中“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引出了彩虹的色彩现象,并由此引出日光的全色图、十二色相环,使学生从直观的角度了解颜色和光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讲解科学家“牛顿”的故事,了解色彩的形成知识。并在课堂中引入实践操作方式,让学生在阳光下喷出雾状水珠,或吹肥皂泡等观察人造彩虹的色彩,体验科学家“牛顿”研究发现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色彩的三要素形成过程。课堂往往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永远,这种有意义的实践研究方式可能激发他们一种无限的可能,包括课程结束后还有许多学生和我提到,关于他们课下实践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发现,等等。这可以说明我们的教学已经达到了一种有意义的延伸,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教学成果。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研究空间,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包括在练习环节,运用布置学生进行色彩表现大比拼的方式激发他们不同的表现欲,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如可以先设计一个陶瓶的外形,在其中用各种方法(涂、画、印等)大胆创造自己色彩的梦,然后进行展示,使学生的学习情趣浓烈,参与热情极高,大家争先恐后,气氛活跃,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的教学才是在培养和激发审美中展开也是真正意义的以学为教,有教有学。

三、注重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大家都知道,任何艺术的创作都离不开生活中的素材源泉,脱离现实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与意义。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更是如此,希望他们通过美育教学的培养来更加深入的去感受生活和世界。中学生的美术教学更要突出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之初首先应该从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出发,以生活为依托,以美化生活为前提,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启发并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身边的美,投身于实际的审美体验之中。例如,在讲授《海报设计》一课时,我们首先收集了街头巷尾份发的广告传单图片,利用大屏幕先展示给同学看,让他们感受到本节课的内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然后通过分析图案和文字给我们带来的视觉效果,感受它们在设计中的所起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图案、色彩、形式与表现内容之间的关系。在对比分析的教学活动环节,我布置学生为即将到来的校园艺术节设计海报,要求学生们从各自的生活实际出发,表现他们感受到的不同校园,让他们了解生活离不开美术,美术也会变得有生活。这样的设计是来自他们的内心,最美也最真挚,我们看到的是他们不同的语言和审美心境,他们看到的是自己心里最美丽的校园。

四、总结

本文中的一些教学观点和方法的形成,都是来自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的一种积累。试想,通过研究性的文字加以梳理,对初中美术教学有所借鉴,更希望这些文字能丰富学生主动快乐的美育培养。

作者:李亚明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二中学

第五篇:中学美术教学多媒体技术研究

在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中学美术教师不断探究新的教育教学策略,积极开展创新型、自主型学习模式,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贯彻中学美术教学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切实地推进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发展。教师应结合中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多媒体教学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模式。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构建师生之间传递知识、互动交流的平台。

一、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资源的丰富发展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打破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将网络资源巧妙地运用于多媒体教学,不断地扩充和丰富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优化了中学美术的教学目标。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视觉体验,充分了解美术作品的构思,欣赏和感受作品所传达的内在韵味和思想感情。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引导科学、合理地体验作品的精神内涵。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打破了以往以课本为主、教师讲授的单一方式;突破了以往仅利用课本图画和实例的限制,采用计算机屏幕投影技术,展示大量的艺术作品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仅丰富了中学美术教学内容,还丰富了学生的视觉感受。如,对于圣母像美术作品的鉴赏,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明显。教师可以将圣母像以图片的形式投放至大屏幕,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内容、艺术特色等多角度进行阐释和剖析。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教授自己体悟作品的艺术内涵和特色,进而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将多媒体作为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引入课堂,突破了时空限制,不仅能够使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完整,还具有新颖性、层次性和逻辑性。在充分考虑学生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和实践,既能够保证学生透彻地掌握中学美术教学内容,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够丰富中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资源,而且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原则是既要实现课程教学设计的完整、新颖、丰富,又要不断加强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中学美术教学资源包括教师传授知识的核心——多媒体视频、图片、影像等资源,还包括教学设计、讲义、学习目标、教学反馈等。通过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技法和艺术特色,又能够有效地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艺术设计中,将电脑运用于设计,不但能够体现学生的独特创意,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鉴赏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多媒体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论是艺术作品的选取,还是多媒体课程的制作,都融入了教师大量的心血。教师通过对教学资源的精准选择,并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制作和完善教学资源,不但提高了多媒体教学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学美术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育信息化,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影像等多种教学素材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熟悉学习目标,并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互动获取新知识,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多媒体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组织者、规划者的角色。在多媒体课程教学中,教师选取大量的影像资料、光盘图片等,这些教学资料不仅色彩明丽、物象清楚,还可带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思考余地。选择前沿的、具有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注入教学设计,既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品质,又能够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作品鉴赏,体现教学内容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提升教学设计的创新性,使中学美术教学既体现专业性,又富于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学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在其他学科学习中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于一体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萍.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应用分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

[2]李宏博.中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探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