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水产业经济转变主要措施

水产业经济转变主要措施

新时期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渔民收入、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加快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渔业经济结构,强化渔政管理,涵养增殖保护渔业资源,推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和谐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优化渔业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渔业优势产业。渔业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也是我市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渔业的进步。要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在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和休闲观光渔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在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上实现新突破。要深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在养殖、加工过程中全面执行无公害技术标准,在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水平和生产规模上实现新跨越。要继续加大认定认证的工作力度,实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认定整县、整市推进。继续在全市水产养殖场户推行水产养殖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水产品标签制度,建立苗种场、养殖场登记备案制度,实行水产品可追溯管理。在加强对养殖生产环节的渔药使用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制定并积极组织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市场上销售的水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对经检测不符合水产品质量标准的水产品进行查封扣押,对违法者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查处。二是在养殖品种结构调整上实现新突破。要重点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三是在休闲渔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要继续大力发展游钓业,在游钓品种上由传统常规品种向名特优新品种发展,在游钓环境上实行绿化、美化、香化,增加新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促进游钓业不断提档升级。要积极开发观赏鱼养殖。培育一批观赏鱼养殖示范场户,开辟新的养殖增收领域。要继续加快发展综合养鱼和水产加工业。

(二)推进渔业科技进步,加快养殖发展方式转变。一要加大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力度。要把适合我市气候环境条件、生长快、抗病力强的名优品种引进来,做好选育繁育工作,尽快形成苗种供应能力。同时,要把我市的名优、特产鱼类苗种打出去,逐步占领全省名特优鱼类苗种市场。要继续扶持建立一批现代化的地产优质鱼类苗种繁育生产基地,逐步构建以国家级原良种场为重点,以省级原良种场为骨干,以市、县、乡鱼种场为基础的水产苗种生产体系。二要加大渔业技术推广力度。组织渔业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之冬、科技培训,大力推广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综合养鱼等先进适用渔业技术,注重培养渔业科技示范户,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养鱼场户按渔业标准化组织生产,提高渔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渔业管理,保障渔业生产安全。一是尽快完成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水域滩涂是渔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水域滩涂使用制度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一样,是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各地要高度重视事关生产者、经营者根本利益的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编制进度,按要求完成编制任务。同时,做好养殖证发放工作,切实保护渔民的水域滩涂使用权。要加强渔业水域的保护,严禁非法侵占、拍卖重要渔业水域。要积极研究渔业水域占用补偿机制和办法,按照“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总体要求,积极争取对“失水”渔民给予补偿政策,维护广大渔民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水产苗种管理。以落实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制度为重点,做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发放和水产苗种生产销售监管,组织水产苗种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无证生产、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和销售带病水产苗种行为,切实维护养鱼群众的利益。三是认真开展构建平安渔业活动。构建平安渔业,是保障广大渔民权益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渔区和谐社会的有效措施。各地要高度重视水上作业安全,制定应急预案,抓好工作措施落实。要大力推行渔业主管部门同渔民签订水上安全责任书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对设施设备不完善的渔船,责令限期整改;对非法载客或超载行为,依法严厉惩处,切实把渔业水上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四)强化渔政管理,增殖保护渔业资源。一是加强水域渔政管理。对渔民进行《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做到家喻户晓,增强广大渔民的守法意识。要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在禁渔期开展联合检查,对敏感区域实行重点监管,确保禁渔期船上锁、人离岸、网入库,保证良好的渔业生产秩序。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渔政管理上形成工作合力,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渔业生产环境。二是全面提升渔业资源保护水平。全面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继续搞好确定水域常规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和鱼类活动情况,对敏感区域要重点监测,发现问题,认真处理。三是要继续涵养增殖渔业资源。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