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大五次会议党委工作汇报

人大五次会议党委工作汇报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一五”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经济社会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国民经济加快发展。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30.5亿元,是年38.5亿元的3.39倍,年均增长20.8%。财政收入完成7亿元,是年2.25亿元的3.1倍,年均增长25.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年均增长28.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年的35.3:31.8:32.9发展到19.1:49.8:31.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1.5亿元,是年9.3亿元的6.6倍,年均增长4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1亿元,是年6.6亿元的9.2倍,年均增长46.5%;建设专业化工业园区4个,入驻大中型企业8家。现代农业扎实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到17万亩,粮食产量连续8年居全市第1位,特色种养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引进了雨润等知名龙头企业,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三产增加值预计完成38亿元,是年12.7亿元的3倍,年均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8.4亿元,是年15.1亿元的3.9倍,年均增长31.1%;物流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入驻项目6个;一批大型商贸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态势日益凸显。

二、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新城区建设有序实施。累计投资260多亿元,建成区拓展到18平方公里,入住人口8万人,一座现代化新城区快速崛起。北城区开发全面启动。高标准编制了北城区控制性详规,一期工程征地、农用地建房拆除和城市设计、路网规划、回迁安置小区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9.85亿元。南城区改造稳步推进。累计投资1.18亿元,新建改造城市主干道路5条,新增绿地面积31.1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不断加快,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300万平方米,住房保障工作有效加强。城市规划监察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些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5.1%。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累计投资3.2亿元,完成了三座店水利枢纽主体、二道河子水库除险加固、英金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5.78万亩。交通建设快速推进。累计投资5.2亿元,新建改造公路706公里、桥梁26座,新增黑色路面402公里;赤大、赤通高速和赤大白铁路松山段竣工通车,锦赤铁路松山段开工建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累计投资2.98亿元,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德援项目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工程建设,完成生态治理面积60.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2.8%。农村电网日趋完善。累计投资1.7亿元,新建改造66千伏输电线路142公里,改造10千伏输电线路515公里,供电能力显著提高。

三、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各项改革扎实推进

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逐步提升。累计利用区外资金18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倍;实施合作项目79个,投资规模超20亿元的项目10个,投资规模超亿元的项目38个;成功引进了中钢、国电、中冶、中电投、大唐、山东黄金、雨润集团、铜陵有色、上海东方伟业等大企业、大集团,一批重大项目已经竣工投产或正在加速推进。招商项目的投资拉动效益逐步显现,矿业经济、农畜产品加工和能源开发等优势产业稳步壮大,装备制造、信息科技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蓄势发展,呈现出产业多元、产业升级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完成了政府机构和部分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实施了财政惠民资金补贴“一卡通”改革,被自治区列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革重点推进旗县区。区财政局被财政部等部门评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稳步实施了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有效实施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0项,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41项,进一步优化了行政审批环境。

四、人民生活稳步改善,社会保障继续加强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900元和6500元,比年增加7411元和3280元,年均增长14.7%和15.1%。努力促进就业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1万人,劳务输出60多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4%以内。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增资及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提标政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人均月增资1668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保障标准提高718元。持续扩大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参保人数达到2.1万人和5.2万人。积极开展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城乡低保人数达到4871人和1.8万人,月补助标准提高了116元和36.5元,实现了应保尽保。继续加强扶贫和救灾救济工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255万元,下拨救灾救济资金1435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045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明程度有效提升

大力推进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累计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345项;成功承办了5次自治区农博会。积极稳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投资4.5亿元,撤并学校134所,新建学校7所,重建城区小学1所,新建改造校舍40.1万平方米,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稳步提高教育质量,高考录取人数保持自治区前列。累计投资6781万元,新建二级综合医院1所,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5所,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完成了松山医院迁址新建主体工程,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大力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6%以上。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环境保护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切实加强。我区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和旅游工作不断加强。在赤峰电视台开办的“今日松山”栏目质量不断提高,有线电视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民族宗教、红十字、慈善、档案和地方志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成功承办了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圆满完成了自治区第六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各项迎会任务。组织开展“迎盛会、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实施精神文明创建“六大工程”,有效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巩固提高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顺利通过了全国双拥模范区复检和自治区七星级文明城区验收。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受到自治区表彰。武装工作多次荣获国家和自治区表奖,驻区部队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民主法制氛围浓厚,社会管理不断加强

区政府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切实增进与各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的联系,认真办理区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68件和区政协委员提案418件,促进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和法治松山创建活动,推进了依法治区进程。加大了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平安松山创建活动,全面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荣获了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两连冠,区公安分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积极开展大接访活动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信访总量持续下降。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年初计划。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财政收入增长30.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2%和13.1%。招商引资完成61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9.7亿元,增长48.2%,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较好进展。设施农业新增3万亩,北城区开发全面启动,国电风机叶片制造及总装、福润生猪屠宰加工、20万千瓦风电开发等项目竣工运营,新疆金风风机总装、温州五金机电城、港湾国际酒店、沃德祖代种猪繁育养殖等项目建设接近尾声,中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雨润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交易中心、铜陵国维12万吨采选扩建、东方永业城市广场、上海海嘉诺医药发酵基地、五甲万京信息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10件惠民实事得到较好落实,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绩,社会保持稳定,顺利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收关。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各项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体会到,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要切实做到“四个坚持”:必须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牢固树立中心城区意识,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进程,全面优化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必须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承接好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发挥好投资的拉动作用,加快推动产业多元、产业升级,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齐心协力,高度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合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率先更好更快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四大班子的团结合作,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扎实工作,得益于驻区部队、条管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为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尽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欠发达的区情没有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缓慢,规模效益有待提高;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主导产业优势不强;服务产业刚刚起步,区位优势尚待发挥;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建设任务较为繁重;社会事业发展不足,民生保障尚需加强;矛盾纠纷仍然较多,维稳任务相当繁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科学发展、推进强区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按照“‘好’字当头、‘快’字优先、投资拉动、工业引领、率先发展、保障民生”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确立“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谋划更加美好的蓝图,创造更加幸福的明天。

按照区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中心城区意识,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着力做大经济总量,注重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工业主导产业,培养产业竞争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营造全市商业中心;加快城市建设改造,打造现代宜居城区;高度关注改善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松山。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四个翻一番以上”和“两个大幅度提高”。到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达到20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3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0亿元,均比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均比年大幅度提高。经过五年的发展,力求把我区建成全市宜居首选区、商业核心区、金融保险中心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全市的钼采选冶炼加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和信息科技产业基地,全力打造自治区经济强区。

一、培育支柱产业,培养竞争优势

将工业摆在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壮大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做大总量,优化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强做大矿业,加快铜陵国维、中钢金鑫大规模采选扩建步伐,引进实施钼、铜精深加工项目,延伸矿业链条,打造全市钼采选冶炼加工基地。提档升级农畜产品加工业,以雨润集团、博天糖业、亚盛公司、蟹岛集团为依托,以生猪、肉牛、粮食、蔬菜等精深加工为重点,培育引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打造全市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继续发展能源新能源产业,实施好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加快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开发步伐,提升能源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做优做强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稳步提高国电、金风两大风机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努力引进大型风机组装、关键零部件制造以及矿山机械、农用机械制造组装等项目,打造全市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培育发展信息科技产业,以五甲万京信息科技产业园为龙头,引进信息科技项目集群发展,打造全市信息科技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抓好现有医药生产企业的升级改造,实施好上海海嘉诺医药发酵基地项目,打造全市生物制药基地。着力引进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产业园区、安庆生物制药及新材料产业园区、当铺地食品轻工园区和夏家店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筹划启动铜陵国维矿业园区建设,增强承载能力,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培育一批大企业大产业,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

到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15家,年利税超亿元企业达到5家。

二、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着力引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继续推进设施农业,围绕建成小区扩规模,实施合作化经营求发展,推动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特色养殖业,以生猪、鸡、牛、鹅为重点,抓好养殖专业村和养殖小区建设,发展养殖大户,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经营效益。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施粮食增产工程,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和农业机械化,大规模建设高标准良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蔬菜、林果、生猪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农牧业组织化程度。做好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培育知名品牌,进军高端市场,增加农民收益。健全农牧业科技、信息、质量安全、市场销售、防灾减灾等服务体系,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到年,力争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设施农业发展到3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达到15亿斤以上。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营造商业中心

坚持超前谋划、科学规划,扩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着力推进服务业现代化进程,打造全市商业核心区。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现代化的商贸中心。大力发展宜购、宜游、宜闲、宜乐商业街,营造特色商业圈。完善物流园区设施和功能,增强承载能力,重点实施好雨润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交易中心建设,不断丰富其它经营业态,培育区域性物流中心。依托北城区开发,大力引进金融保险机构,打造全市金融保险中心区。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品牌和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新型现代服务业态,提升服务业档次。加快以三座店水库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开发,逐步完善服务设施,打造赤峰近郊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发展家政、养老等社区服务业,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快发展房地产业,重点推进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住房需求。

到年,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物流园区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四、建设改造并重,打造现代城区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导,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和档次,打造现代宜居宜业城区。全力抓好北城区建设,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分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回迁安置小区和住宅小区建设,适时启动行政小区以及教育、金融和商业中心区建设,快速凝聚人气,增强商气,打造精品城区,建设宜居松北。加快南城区改造,科学制定改造规划,重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配套设施,实施旧小区改造,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实现与新城、北城有效对接发展。着力打造赤峰科技新城,高起点编制实施信息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实现现代新兴产业与生活配套服务同步发展。切实加强城市管理,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属地责任,推行数字化、网络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高水平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地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增强吸纳人口和承载产业的能力。高标准实施城区绿化,提升城市品位。

到年,力争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5.4%;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7平方公里,新增16.8平方公里;入住人口达到36.3万人,新增5.2万人;旧小区改造率达到100%;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以上。

五、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发展需求

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各类基础设施,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增强保障和支撑能力。加快完善水利设施,实施好安全饮水、节水灌溉等重点水利工程,增强农牧业用水保障能力。超前筹划城区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项目,满足长远城镇化和工业化用水需求。继续完善公路网络,加快国省干线、县乡公路的升级改造步伐,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和密度,切实加强公路养护,逐步构建安全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项目,全面落实封育禁牧措施,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努力做好电力供应,实施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确保用电负荷增长较快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快风电输出通道建设,提高电力外送能力。全面推进“数字松山”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综合信息服务网络。

到年,力争解决2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万亩;新建改造县乡油路和通村油路550公里,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80%以上;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

六、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

坚持不懈地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明确招商方向,努力扩大和提升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首先,围绕完善产业、打造集群招商。着力引进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信息科技、新能源开发、现代服务业等项目,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其次,围绕承接转移、弥补不足招商。瞄准东北和环渤海地区,放眼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主动承接好产业资本转移,推动产业多元、产业升级发展。同时,围绕引联重组、做大做强招商。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或行业龙头,推动现有中小企业实施引联重组,提高发展水平。另外,要注重引资承贷,促进发展。积极拓展融资平台,提高承贷能力,弥补财力不足,促进工作开展。最后,还要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加快引进一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现借力发展。

“十二五”期间,力争全区招商引资规模达到540亿元以上。

七、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稳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保持全市教育领先水平。加强科技培训,加快引进新技术和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市场整顿。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城乡文化体育、广播电视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努力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年输出劳动力10万人以上。稳步扩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提标扩面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加大救灾、救济和扶贫工作力度,改善受灾群众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红十字、慈善事业。重视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工作。做好档案、地方志工作。

八、加强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稳定

大力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认真开展文明乡村、文明社区、文明企业、文明学校等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认真落实民族和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不断完善村民、居民自治制度,积极推进政务、村务公开。进一步加强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启动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松山创建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努力化解社会矛盾,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维护平安松山。

年主要任务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区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进程,扩大经济总量,提高运行质量,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注重发展民生事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率先更好更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工业经济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支持企业抓好生产运行,完善园区载体功能,促进工业经济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实施投资规模超亿元的工业项目13个,概算总投资189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2亿元。力促总投资64亿元的铜陵国维矿业12万吨采选扩建、总投资36亿元的中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总投资30亿元的五甲万京信息科技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风电开发、总投资15亿元的上海海嘉诺医药发酵基地、总投资16亿元的雨润食品加工园、总投资5亿元的国电集团3兆瓦风机叶片制造及总装、总投资3.5亿元的博天糖业迁址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力争部分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加快推进新疆金风风机组装二期、蟹岛集团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继续实施一企一策的扶持措施,积极帮助中钢金鑫、铜陵国维、国电联合动力赤峰公司、新疆金风天润新能源公司、赤峰福润公司、山东黄金柴胡栏子矿业、碾子沟矿业、华泰矿业等重点企业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提升重点企业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帮助中小企业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鼓励中小企业加快技改扩建步伐。进一步扩大与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已为中小企业搭建好的融资平台,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实施引资扩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安庆、当铺地园区和夏家店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道路、供电、供热、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服务功能,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启动编制铜陵国维矿业园区规划,适时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扩大园区土地储备规模,努力满足项目入驻需求。发挥现有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企业、更多项目入驻发展,引导配套项目入驻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年内,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

二、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

坚持以富民增收为目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建成运营的福润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努力引进实施亚盛投资公司原种猪养殖及现代农业园区、北京三元奶牛养殖及乳制品加工等项目,扩大生猪、肉牛、奶牛等养殖业规模,力争新建生猪养殖小区10处以上,出栏生猪80万口、肉牛15万头,存栏奶牛3万头。支持博天糖业、蒙森淀粉、神农工贸等现有龙头企业落实好原料基地,发展甜菜5万亩、马铃薯10万亩、优质杂粮杂豆10万亩。进一步健全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保障企业原料供给和农民收益不断增加。

促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积极做好设施农业建设资金的筹措工作,优先在现有设施农业小区的基础上扩张规模。积极扶持推广合作化经营模式,大力引进蔬菜保鲜和加工项目,广泛应用新品种新技术,逐步转变设施农业发展方式,有效扩大发展规模,切实提高经营效益,力争新建高档次示范园区2处。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积极争取和统筹利用好涉农项目资金,加快实施集雨抗旱、渠道防渗、田间配套、管道输水等节水工程,推广膜下滴灌、垄作沟灌、全膜沟播等农业节水新技术,年内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以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抗旱能力。启动实施粮食增产工程,稳步提高粮食产量。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启动国家绿色能源县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抓好7个行政村村庄整治试点工作,实施好以通村油路、安全饮水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年内,改造农村危房400户,完成农村改厕4000座。

努力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做好农畜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工作,提高市场知名度。引导特色种养业、农机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不断壮大西瓜、蔬菜、杂粮杂豆等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动物疫情防控、气象灾害防御和农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落实好国家良种补贴和农业保险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业抗风险能力。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年内,力争新引进培育大型龙头企业3家以上,新增设施农业3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2亿斤以上。

三、推进项目建设,发展第三产业

坚持以商贸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强招商运营管理,加快推动服务业现代化进程,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加快重点商贸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实施投资规模超亿元的商贸项目10个,概算总投资178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3亿元。着力推动总投资90亿元的雨润城市综合体、总投资25亿元的雨润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交易中心、总投资22亿元的东方永业城市广场、总投资11亿元的安徽商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总投资7亿元的新天地广场、总投资6.5亿元的北辰综合批发市场、总投资3亿元的群冠铭润广场和总投资1.7亿元的奥翔财富购物中心等项目抓紧完善前期手续,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年内竣工运营。加快完善物流园区道路、供电、供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做好土地征收和报批工作,为项目入驻创造方便条件。依托北城区开发和科技新城建设,努力引进实施一批新的现代商贸物流和服务业项目,全面提升三产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吸引消费和持续竞争能力。

抓好商业运营管理。继续完善鼓励扶持政策,支持迎金路商业街、五金机电城一期、港湾国际酒店等已建成重点商贸项目搞好招商和运营,加快提升人气和商气。支持新建项目同步抓好招商策划,实现高标准建设、高档次招商和高效率运营。

加快旅游资源开发。进一步完善全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景区建设规划,着力搞好三座店水库、老府神仙沟、大夫营子风电场等重点旅游景区的开发,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继续培育发展设施农业采摘、观光及农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促进居民增收。年内,全区接待旅游人数要达到10万人次以上。

培育发展好其它服务产业。继续做大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发展金融保险、邮政通信、社区服务、中介咨询、楼宇商务等服务业,培育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继续推进“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活跃农村商贸流通市场。

年内,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亿元。

四、建设现代城区,提高管理水平

在加快城市建设改造步伐的同时,更新城市管理理念,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力求建好城市,管好城市。

继续完善城市规划。积极参与赤峰中心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同步加快编制和完善好信息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南城区改造规划、北城区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努力做到城市规划齐全配套,科学指导城市建设发展。

全面加快北城区建设。抓紧做好土地报批和拆迁工作,加快推进“七横六纵”城区主街路、回迁安置小区、行政小区、京通铁路公铁立交桥开通、一号泵站扩建、临河游园和迎金路西侧公园等工程建设。加大规划进驻业态的宣传和招商力度,快速营造良好的开发建设环境和氛围。

加大南城区改造力度。完成好广场路南段改造和锡伯河街开通工程,实施好城区排污管网升级改造、6条巷道治理等项目,搞好3片城中村、5片棚户区和30万平方米旧小区的改造任务。抓好主要街路两侧和休闲广场的绿地建设,新增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

启动科技新城建设。抓紧做好征地拆迁及土地报批工作,加快启动五甲万京信息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的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展示区和生活服务区建设,同步加快园区道路、水电暖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现代新兴产业与配套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区。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当铺地中心城区拓展区的概念性规划和核心区的控制性规划,并分步启动实施,积极打造城郊宜业宜居新区。继续采取“以奖代补”扶持方式,尽快修编重点小城镇建设规划,推进初头朗、太平地、安庆、城子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特色小城镇。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更新城市管理理念,逐步实现由政府管理向公共治理的模式转变。在城管局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的同时,街道办事处要承担一定的城市管理责任,并探讨赋予街道办事处一定的城市管理权利。要加强协调配合,理顺工作关系,明确新城区管理的相关责任,努力解决新城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力度,保证城市管理必要的资金需求。

五、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持续发展

积极搞好项目策划,多方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水利设施。实施好英金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城乡防洪和40处农村饮水安全、2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等工程建设,解决3.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5万亩。启动筹划实施三座店水库向城区生活和工业生产供水项目前期工作。

改善交通条件。完成国道306线锡伯河危桥改造、省道205线木头沟至四道梁段10公里油路翻修工程。加快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建设,力争在各乡镇建设一条10公里以上的四级乡村公路。探索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新体制,推进通村油路建设改革试点,力争新建通村油路50公里。

加强生态治理保护。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农田防护林、三座店水库和二道河子水库库区生态综合治理等工程,完成生态治理面积12万亩以上。严格落实封育禁牧政策,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经济林,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完成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开展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

加快电网建设改造。修订完善全区农网升级改造三年发展规划,合理调整电网布局。投资7830万元,完成信息科技产业园区、初头朗、碱场和岗子等地区66千伏输电线路增容改造和4座变电所建设任务,提高供电保障能力。继续协助风电开发企业做好输出通道建设,确保及时并网发电。

六、抓好招商引资,增强发展活力

明确招商引资方向和重点,落实专项推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

壮大优势产业招商。继续加强矿业、能源新能源、农畜产品加工、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信息科技等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培育主导产业。力促国电联合动力大容量风机制造及大功率风电场示范基地、风机配套设备制造、雨润食品加工园、高科电子芯片、亚盛投资公司现代农业园区、三元奶牛养殖及乳制品加工等项目签约落地。

培育新兴产业招商。积极引进铜材精深加工、新材料、劳动密集型及现代服务业等项目,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加大雨润城市综合体、波司登羽绒服加工、江苏九鼎集团玻璃纤维加工等项目的推进力度,力促一些项目及早达成合作意向并开工建设。

推进引联重组招商。支持金昊矿业、华泰矿业、万利丰鹅业、金碧药业等一批中小企业加快引联重组,着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实施收购、控股或参股,扩大投资规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扩大融资承贷招商。与农发行等金融部门密切合作,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参与,实施好土地开发和基础建设项目,实现借力滚动发展。

加强人才引进使用。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和使用环境,争取引进一批适合我区发展的高精尖人才和急需人才,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年内,力争引进投资规模超亿元的项目5个,招商引资规模达到75亿元以上。

七、发展社会事业,改善人民生活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改善民生,财政资金安排优先向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方面倾斜,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松北新城教育中心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巩固发展松山教育品牌。加强科技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承办好自治区第九届农博会。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抓好新农合工作,完成松山医院迁址新建工程,必保9月份投入使用,同时积极做好人才引进、技术协作等工作。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和质量技术监管工作,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和奖励扶助政策,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抓好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55处草原书屋建设,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活跃基层文化生活。积极落实扶持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支持自主创业,新增城镇就业2900人以上,力争年内劳务输出10万人以上。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和监管。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生产生活,做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和救灾救济工作。实施好整村推进和产业化扶贫工程,力求5000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做好国家卫生城复检工作。加强环境、耕地保护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慈善、档案和地方志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八、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加强诚信教育,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兵员征集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推进民主法治进程。继续巩固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区管理,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大力创建和谐示范社区。认真贯彻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抓紧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开展好法制宣传教育。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做好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松山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力争实现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三连冠。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处置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九、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水平

维护良好发展氛围。区政府要在区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听取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形成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主动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更多更好地争取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

提高推动发展能力。坚持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做好政府工作的新要求,在推进率先发展中,研究新思路,制定新举措,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开创政府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好全程跟踪服务的各项措施,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活动,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完善企业评价机关效能制度,认真做好投诉受理工作,加大案件查办和行政问责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加强廉政勤政建设,着力提高整体工作效能。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努力形成高效协调运转的良好工作氛围。

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对区委的决策部署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都要进一步明确责任,逐项列出计划,排出进度,扭住不放,毫不懈怠地全力推进,确保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继续强化调度分析,加大盯办、督办力度,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上,发展任务光荣艰巨,发展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松山经济社会率先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