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政府企业金融危机克服调研报告

政府企业金融危机克服调研报告

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面临着产销大幅回落、库存急剧增加、资金流转不畅、融资日益困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企业效益大幅下滑,部分企业被迫停产,给我县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和财政增收带来了较大困难,直接影响着县委、县政府“率先达小康、建设新铜山”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在县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各部门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扶持企业力度,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以克服或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县经济的进一步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税收的影响

截至2月底,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660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361万元,增长20.8%;按财政部口径计算,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完成32549万元比上年减收5133万元,下降13.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9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4万元,增长3.8%,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低于全省、全市平均增幅0.5和1.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总量位居全省52个县(市)第21位,比上年末下降4位,低于东台3196万元。

1、减收增支因素较多,预算执行难度加大。从收入方面看,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国家实施增值税转型、燃油税改革和结构性减税,取消多项收费项目都直接形成财政减收,收入组织工作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从支出方面看,国家实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政策需要财政支持,中央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民生政策,需要加大财政投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年内实施。减收和增支因素集中体现到今年,财政收支矛盾势必更加突出。因而,今年财政预算执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会更多、遇到的困难会更大。

2、税收政策的影响明显显现。2月份是新的税收政策执行后,税收反映的第一个月,受矿产品税率提高的影响,火力发电行业1-2月的进项税5209万元,同比多抵扣2901万元;受小规模税率调整的影响,本月小规模纳税人在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482万元、22%的情况下,应纳税额减收26万元,减收24%;受供电企业预征率下调的影响,供电局2月份的正常税收减少165万元。

3、重点行业、企业的税收出现了下降。从分行业情况看,房地产、电力、钢铁行业下降最为明显。其中:国税部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减收4811万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减收3056万元、仅这两个的减收就占国税部门总减收的91%。从重点税源看,国税部门组织收入中,华鑫发电减收2545万元、诧城电力减收1201万元、供电公司减收1057万元、龙远钢铁减收887万元、牛头山钢铁减收881万元,美驰车桥减收465万元,仅以上6户企业合计就减收7036万元,占国税部门总减收的82%。

4、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由于收入增量不足,支出需求旺盛,县乡财政资金供应紧张、调度较为困难,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压力有增无减,财政收支矛盾极为突出。

二、为应对危机蔓延应采取的措施

1、全面落实中央减税政策。积极落实增值税全面转型改革政策,新增设备等固定资产增加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提升装备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切实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税率,鼓励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扩大规模,活跃市场;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财税措施,采取降低房地产交易税率或政府财政补贴的积极政策,鼓励居民购买住房。

2、促进企业科技创新。通过向上争取或县财政安排科技投入或贴息资金,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支持重大科技支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类企业创新,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研发动态、科技咨询和产学研沟通渠道,支持企业引进人才,加大对企业创名牌、争知名的奖励扶持力度。

3、支持重大税源企业发展。保民生、促发展都需要有大量的财力保证,要发展经济就要首先将县内经济的重点企业、税源大户、骨干企业的困难放在首位。政府引导,银企协作要更加具体,深入到企业,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和具体金融机构挂钩,提高银企合作成功率。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担保体系建设,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多元化,通过建立企业融资担保基金或财政贴息的形式多方筹措资金,协助企业渡过困难。同时,县应利用国家鼓励投资的有利时机,全面整合县内的小规模钢铁、小玻璃、小制造,通过建立联合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也避免成为新一轮国家节能减排等政策的牺牲品。

4、加大乡镇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土地指标投入。近年来利国、柳泉、柳新等工业园区进驻企业较多,对税收贡献大大高于开发区内企业,但由于镇级资金有限,融资力度较弱,县级投入较小,园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已大大制约了企业发展。东南钢铁、伟天化工等一些有投资能力的企业因镇级园区规模小、土地指标少而无法进一步扩大投资,做大作强。要让重点镇级工业园区在土地利用,基础设施投入等政策上等同于开发区,通过不同园区间的发展对比提速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规模。

5、积极开展增收节支活动。要倡导厉行节约,勤俭节约办大事,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把资源更多地用于民生和重点项目支出,用于解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困难,用于推动改革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控制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减少会议、接待、差旅和公车使用等日常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