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战略地位思考

战略地位思考

实现**战略地位的历史复兴,是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福祉所在,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从**的市情出发,全面分析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到2010年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而实现**战略地位的历史复兴。这是一个鼓舞人心、令人奋进的目标。

然而,实现**战略地位的历史复兴,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作为老工业基地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经济总量、城市综合实力以及发展速度都曾在全国大城市中居前列。随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打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长期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使**失去了许多原有的优势,往日雄风多有衰落,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位次一再后移。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一个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的热潮正在兴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国内各地区竞相发展的新形势,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给**追赶先进城市增加了前所未有的难度。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实现**战略地位历史复兴的目标,需要我们采取超常的举措,付出艰苦的努力,扎扎实实奋斗,脚踏实地建设,切实把我们的潜力充分释放,把我们的优势转化为竞争力。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按照十六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紧紧抓住当前这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我市的经济总量、城市综合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应该说做到了这一点,我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就会逐步前移,就会重新确立**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战略地位历史复兴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拓宽发展思路。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工业立市的思想。**是工业大市,工业兴则**兴。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以“结构升级”为重点的工业结构调整,使工业经济开始步入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增长。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中,要把发展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围绕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做强做大汽车、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新兴支柱产业,做粗做长产业链,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工业产业新优势,努力把**建设成为现代工业的强市。

其次,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这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水平,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集聚力和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必须以建设区域性社会服务中心为目标,以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为重点,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拓展**中心城市功能。要大力发展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会展、旅游、房地产、现代物流及都市文化产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第三,必须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市人民的小康,也就谈不上**的发展振兴。**既是工业大市,也是农业大市。一定要坚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促进县区财政增长为重点,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要紧紧围绕全市工业主导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农村工业,抓好县区工业园建设,尽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工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重点发展畜牧、蔬菜、乳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走出一条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工业化的路子。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创老工业基地的辉煌,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的部署,同心协力,艰苦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战略地位的历史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