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四加强四提高党员模范交流

四加强四提高党员模范交流

为促进农村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消除制约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因素,使时代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近年来,法库县积极施行“四个加强”,力争实现“四个提高”: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自觉性

在农村无职党员中有大部分党员具有较强的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有为党多做工作、为群众办实事的良好愿望,对党组织布置的工作任务尽心尽力去完成,村里的各项任务都能带头完成。但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些最能体现党员先进性的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作用发挥不明显;还有少数党员虽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针对这两种现象,法库县以提高思想觉悟和致富本领为重点,强化了教育培训,促使这两类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带头作用。在培训教育中,以终身教育为理念,以全员培训为目标,以生产一线党员和青年党员培训为重点,坚持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政治理论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一是提高无职党员的思想觉悟。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放在教育培训首位,并且贯穿始终,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无职党员思想,增强无职党员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先进性意识,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无职党员的自觉行动。二是提高无职党员的致富技能。制定了五年计划,到2007年全县实现60岁以下的党员掌握一门实用技术,40岁以下的掌握两门实用技术,并且对贫困党员和富裕党员各有培训的侧重点,贫困党员以帮助其理清思路、传授科技、扶持项目为重点,提高其脱贫致富的本领;富裕党员,培养和激励他们富而思进、勇于争先的意识,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仅上半年全县就举办各类农民党员理论和技术培训32期900余人次。

二、加强分类施治,提高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管理水平

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应全面加强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但是在实际中,无职党员因在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呈现出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因此,在管理中要根据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组织和引导,使所有的无职党员都能发挥其先进性作用。一是对已有产业基础,有带动致富能力的党员,要求他们与贫困户结成对子,手拉手帮扶,发挥带动辐射作用;二是对本身掌握农村实用技术的党员,要求他们做好技术传播,为群众发展壮大产业提供技术指导;三是对年纪较大的党员,要求他们发挥党性强、威信高的优势,鼓励他们当好村干部的参谋和顾问,做好村内事务的协调工作;四是对长年外出打工的中青年党员,要求他们经常和村党支部联系,充分发挥信息灵便的优势,做好劳务输出和农产品购销信息的及时传递工作。

三、加强机制创新,提高无职党员队伍基础建设水平

无职党员能否发挥作用,能否保持先进性,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加强机制创新,从源头上、制度上不断完善提高,无疑是治本之策。法库县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和改进方式方法,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无职党员管理,发挥模范作用,提供制度保证。一是把好“入口关”,严格贯彻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实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报备制度,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着力培养和吸收政治觉悟高、年纪轻、有文化、有能力、工作积极肯干的农村优秀分子入党,从源头上优化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建立“三项培养”机制,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从而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塑造党员新形象。三是认真贯彻执行党员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约束监督机制,坚持和完善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四是疏通出口,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坚决把那些思想上已经退党、不符合党员标准、不愿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人“请出去”。

四、加强“设岗定责”活动,提高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建设水平

农村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有效的载体承载。大部分党员有发挥作用的意愿,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载体,感到作用不好发挥。“党群共富”、“三级联创”等活动虽然也能够发挥载体作用,但是不能够保证每名党员都能参与其中,为使无职党员由分散到集中,由平时无管理到日常统一管理,由无具体岗位到有明确岗位,由作用不明显到作用明显,我县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创建了一个新载体——“设岗定责”。“设岗定责”就是给党员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具体职责,使农村无职党员“无职有位、有位有为”,可以在履行职责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设岗定责”活动在经济发展、村务监督、公共事务、思想政治四大方面结合农村实际和党员个人的特点、特长设立具体岗位,并对每个岗位的职责进行了规范。经过党员自愿申报、民主推荐、党支部适当调配三道程序,使每名无职党员都找到了适合自己发挥作用的岗位。设岗定责具有普遍性,除了老弱病残及外出打工党员外,其余党员都可以申请上岗。设岗定责活动具有原则性,一是所有上岗党员义务履行职责,不计报酬,防止出现利益驱动,增加农民负担;二是上岗党员的岗位职责与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区分开来,防止出现行政化;三是设岗定责活动要与村理财小组、党群共富等组织活动相结合,防止出现活动重复化。设岗定责具有灵活性,在确定具体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时,按照“定原则,不定范围;定目标,不定过程;定岗位,不定人数”的“三定三不定”要求,由各村支部根据本村规模大小、党员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对岗位进行调整和增减,增强岗位设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设岗定责具有规范性,除了各自岗位有明确的职责规范外,全县还建立了经常性活动、学习培训制度、检查评比制度、档案制度四项全县统一的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设岗定责”活动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是农村无职党员践行“三个代表”、保持先进性的有效载体,在激发农村无职党员的政治热情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感召力、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落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体现出了广大农村无职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受到广大无职党员的欢迎。目前,全县共设四个方面18类岗,岗位总数达到1695个,上岗党员6818名,占无职党员总数的82%。上岗党员提合理化建议874条,被采纳526条;纠正不按村规民约办事1232件;做好事2957件;带动2.9万户群众走上了致富路。仅上半年上岗党员为村支部提合理化建议1392条,解决1018条;纠正不按村规民约办事537件;做好事1910件;带动1.3万户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在抓好“设岗定责”活动的同时,法库县还注重将其与其他载体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与“三级联创”活动结合起来。把设岗定责这项活动与“五个好”支部建设结合起来,纳入到“五个好”支部建设中来,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促进村级组织建设,促进“三级联创”活动的更好开展;二是与“党群共同致富”活动结合起来。将“设岗定责”活动中经济发展类岗纳入“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中,将种养示范岗、科技示范岗等岗位设在示范区,让上岗党员在示范区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是与建立“三项培养”机制结合起来。在岗位上培养和考察锻炼干部,有利于党员、干部展示才能,树立威信,得到更多村民、党员的认可,对能力不强的党员也通过这项活动培养他们的能力水平;四是与农村其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系统的载体建设,法库县农村无职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得到了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