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创建党建机制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建党建机制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创建党建机制思考

近年来,*市委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大力实施以抓基层、打基础为主要内容的“双基工程”,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了群众,凝聚了人心,促进了社会和谐。

一、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

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职能。全市各级党组织在搭建平台、拓宽渠道、注重激励、确保实效上加大力度,努力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贴近基层,健全服务体系。在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搭建服务群众平台。在街道建党员服务中心,在社区建党员服务站。目前,全市127个街道全部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1180个社区都建立了党员服务站。与此同时,建立健全日常接待、情况报告、信息沟通、开展活动等相关工作制度,不断探索和强化服务中心功能。

贴近群众,丰富服务内容。根据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突出“下岗特困职工、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孤寡老人”五大服务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帮困救助服务、便民利民生活服务、化解矛盾疏导服务、政策宣传咨询服务。近年来,全市成立“吴天祥小组”4000多个,小组成员达6万多人,发展党员义工4.8万人,筹集解困资金4000余万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万余件次。

贴近党员,创建服务载体。各级党组织根据党员的实际情况,创建活动载体,创新活动方式。一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开展了“党员先进性实践行”、“群众在心中、服务见行动”、“党员创业”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把先进性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在工作岗位上,落实在服务群众中。二是在城市社区大力开展“三大行动”(党员“吴天祥小组”社区服务行动、下岗党员带头就业和带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双带”行动、在职党员进社区行动),发挥各类党员在社区建设和服务中的作用。三是在农村广泛开展“双学双培双带”活动(学理论、学知识,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把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

二、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

按照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的思路,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努力实现各类基层党组织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

探索城乡对接的组织设置,打牢互帮互助基础。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原则,探索“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村与园区联建”等模式,探索建立联建型党组织,促进城乡基层党建资源优化配置;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集中的地方,探索建立区域型党组织,统一负责区域内党员发展、党组织筹建和党的群众工作;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探索建立产业型党组织,把支部建在农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等经济组织上;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探索建立流动型党组织,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根据城镇化发展需要,在条件具备的村,按照城市社区党组织的模式探索建立农村社区型党组织。

探索城乡对接的联动方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探索对流动党员“双联双管”(党组织与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联系,流入地党组织日常管理、流出地党组织跟踪管理)模式,着力构建城乡互动、异地互联、实时动态的党员管理机制。一是在*市的劳务输出地设立流动党组织,同时帮助籍贯、职业相同,活动时间、地点比较集中的流入*的外地党员建立党组织,实现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重管理。二是依托项目、工程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组织,实现公司总部党组织与业主方党组织双重管理。三是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形成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合作的长效机制,将不同地区党组织间的合作制度化、规范化。

探索城乡对接工作载体,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大力开展中心城区对口支持远郊城区共建新农村活动,重点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人才智力支持等方面进行对口帮扶;积极组织开展“百企联百村、互利帮老区”活动,目前已有116家企业与147个老区村结对帮扶;开展结对帮扶活动,*3年以来,全市共有751名副局级以上干部、3393名处级干部对口帮扶贫困户;组织小康工作队进驻老区、贫困地区开展对口帮扶活动;积极动员企业、大专院校和驻军单位等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机制

针对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的不同情况,在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在城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双创”、“三级联创”活动。将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以及农村乡镇、村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统一规范为争创“五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以创建“五好”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级联创”、城市“双创”活动,调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参与创先争优工作的积极性。

在企业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双比双争”竞赛活动。在全市国有企业党组织中广泛开展“比效益、争创先进党组织,比贡献、争当优秀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比双争”竞赛活动,实现企业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4年以来,全市5000多家国有企业党组织和10多万名党员参加竞赛活动。近两年,这一竞赛活动延伸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推动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

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为基层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坚持基层优先方针,解决人员、经费、场地等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充实工作力量,解决“有人办事”问题。市委明确提出,区委组织部从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干部,要不少于本单位行政编制的1/4。各区按照市委的要求,配齐配强工作队伍,把政治素质好、能力水平高的党员充实到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加大资金投入,解决“有钱办事”问题。市委下发《关于实行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经费补贴的意见》,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有计划、有重点地增加党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有场地办事”问题。在城市社区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服务站建设,在农村推进办公活动场所建设,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新阵地,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新场所,为服务党员群众提供新渠道,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新平台。

健全有关制度,突出领导责任。市委制定了《关于实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明确区委书记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区委组织部长为直接责任人,把基层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区委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实行目标管理,推动工作落实。市委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各级目标考核体系,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工作提出年度目标任务,量化工作目标。明确每项目标的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实行全过程跟踪督办。每年年底组织检查考核,评选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通过严格考核奖惩,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激发大家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