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礼仪教育促学校文化建设思考

礼仪教育促学校文化建设思考

当企业界越来越多地流传着“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文化”这样的管理言论的时候,教育也伴随着日益推进和发展,逐步推进现代学校建设,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逐步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如何构建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进而形成特色学校成为我们追逐的最高目标,本文基于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的作用在于继承文明,传承与创造文化,将学校文化中的行为文化视为至关重要却又是非常基础的文化层面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针对处于发展中学校的建设尤为值得关注,那么如何推进学校行为文化,什么又是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值得思考与探究。本文从行为文化的视角出发,提出礼仪教育是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当企业界越来越多地流传着“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文化”这样的管理言论的时候,教育也伴随着日益推进和发展,逐步推进现代学校建设,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逐步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如何构建学校特有的文化,进而形成特色学校成为我们追逐的最高目标。

每一所学校都应有自己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特色,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是学校发展沿革中,师生员工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所积淀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其中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属于高层建筑,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表现为良好的学风、校风、教风等学校传统以及学校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简单来说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学校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对学校的精神文化起促进作用。

如果说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更多地是通过静态氛围熏陶人,那么行为文化则是通过动态参与来感染人。学校行为文化是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和坚持才能传承和发扬,才能达到文化育人的境界。可以说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精神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特别是针对处于发展中学校的建设尤为值得关注,当然推进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例如制度建设,但制度的管理很刚性呆板、被动消极,属于他律,相反在人的行为规范和养成中,冠以礼的教育,从礼仪教育的角度出发将会更积极主动、柔性人文,同时也从自律的角度和更高的层面倡导人们成为文明的使者,文化传承的主体。如此以来礼仪教育也便成为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学校行为文化的内涵

文化与人类共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化人”,在于不断满足生命精神成长的需要,提升人的生命意义,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是意识形态作用下的行为过程。我国很早就有关于行为文化的论述,西方也有一条谚语说: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古人云:无规不成方圆。古往今来,人类这群会思考的芦苇以其无限智慧不断探索着最适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也在世代的繁衍中不断去旧取新,追寻着最有利社会进步的行为文化。

学校行为文化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全员参与是推进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关键。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组织活动等。在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学校是倡导者,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则完全成了主体,只有把三者统一协调起来,把主体与主导者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尤其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才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校精神。

人生在世需要交际,学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场所,师生、生生的交往、交流、沟通与共存尤为重要,进行交际需要规则,这里所说的规则就是行为文化的外在表现,这里所说的规则就是人和人交往中,所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二、礼仪教育的作用

中华礼仪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仅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它倡导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底蕴,知书达理的文化氛围,振兴中华的文化精神,愉悦和谐的文化环境。它是以人(包括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基本方式,以关心依靠尊重教师、学生为基础,以激发师生共创和谐校园为内涵,以师生学习礼仪、践行礼仪为礼仪教育的主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追求塑造具有学校文化特点的个人和学校形象,进而培养师生高雅气质和良好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文化氛围。

在世界各国对下一代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礼仪教育。如日本设立“道德时间课”、“友爱课”;美国推行“公民教育”;韩国《道德》科的第一条目标是:使之理解日常生活所必要的礼节和道德规范的意义与主要性。韩国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之间的洗脚礼使学生从小就受到“尊师爱幼”的教育,学生对师长非常尊崇。由此可见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从礼仪教育的本质来讲具有自己的特性,具体表现在:

1.礼仪教育具有主动引导性。礼仪是塑造完美人格的手段,从人的本质出发,人都有追求自我价值完美体现的愿望。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校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定位于“谦谦君子,窈窕淑女”了。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一个人只是品格质朴,而不注意礼节仪表,就会显得粗野;过分注重礼节仪表,而又缺乏质朴的品格,就会显得虚伪。只有将质朴的品格与礼节仪表完美结合,才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2.礼仪教育具有操作规范性。礼仪,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既为人们的行为设立了标准,又为人们的行为指明了方向。礼仪使人们学会约束自己,也使人们知道了该如何约束自己。正如有的学校对学生提出“一日行为规范”的要求,其实对于教师礼仪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礼仪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一切社会交往都必须以礼仪作规则。这就需要在继承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做到有礼可循,有礼可依。

3.礼仪教育具有形象示范性。礼仪不仅是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且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评价作用。在这种社会舆论的驱动下,人们自然就会越来越讲究礼仪,社会的文明程度自然也就日益提高。教师的职业形象,学生的个体形象共同构成学校的整体形象。因而是否遵循了礼仪就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了。违反礼仪会带来的后果和负面影响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对学校的评价。

三、如何通过礼仪教育创新学校文化建设

1.倡导礼貌用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将礼仪教育的理念得到全体师生的共同认可,然后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它的价值。语言作为人们沟通的主要途径,是流动的韵律,是跳动的音符,充满艺术的魅力,但很多人往往忽视最基础的礼貌用语,造成交往的不愉快和沟通的障碍。

2.规范礼仪行为。学校是个小社会,其主要职责是教化和育人,规范和倡导如何讲话,如何做事不失为一种教育的质朴本色,其相应的“教学礼仪”、“办公室礼仪”、“校园礼仪”、“待客礼仪”、“春、秋游活动礼仪”、“观看演出的礼仪”等等行为的规范起到明理导行的作用。学校文化建设要求校园礼仪规范形成制度化,便于礼仪教育操作执行的规范化,进而在学校师生中积极倡导和鼓励践行相结合,师生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内在的教养,四处都听到礼的问候,看到礼的行为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3.学科教育中渗透礼仪教育。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亦是一种辅助的手段。

4.课堂学习中引导礼仪教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主要引申的是教师礼仪和学生课堂礼仪,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因为教学礼仪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关心、依靠、尊重师生为核心,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归宿,进而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性。

5.专题活动强化礼仪教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训练,例如主题队会、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实践活动和户外活动来强化礼仪教育的意识,用实践来感悟其内涵。

6.通过开设课程引导礼仪教育。礼仪是通过耳闻目染、环境熏陶得以形成和巩固的,但也不得不承认在很多发展中学校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大氛围中,通过专项的、专题的礼仪教育的种种手段来崔进人们自身的礼仪养成和行为实践的重要性。伴随礼仪学科分支的细化和专业化,一些特殊领域逐步形成了与之职业特征相适应的礼仪规范,就学校而言“教师礼仪”和“学生礼仪”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交礼仪”都是应该普及和规范的,学校可以利用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一些与礼仪教育相关的科目和课程。

7.教师垂范引领礼仪教育。关于教育孩子,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一旦你把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它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我国教育有一句名言“言传不如身教”恐怕是上述理论的精辟概括,教师永远具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

目前,如火如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说到底是学校文化的变革和创新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学生素质是一种文化影响、文化浸润、文化熏陶的结果,学生的素质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功的教育应该通过文化熏陶来培养学生,什么是文化熏陶,伊顿公学的托尼•里特先生的诠释平实而本真“所谓文化熏陶,就是把每件小事都积累起来,这些小事日积月累就会变成大的影响”,礼仪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所有的人都知道在其所在的学校这个特定的地方,他们就是这样做事的,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崇尚与遵循他们认可的价值观,久而久之就成了文化,礼仪教育是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当然,礼仪行为的规范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是潜移默化的熏陶,环境的使然。古人云:“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我相信礼仪教育能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引起更多学校的关注,引发更巨大的力量来推动学校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