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礼仪制度

礼仪制度

礼仪制度

礼仪制度范文第1篇

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古代,我国传统礼仪自成体系,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基本方式。历代统治阶级都推崇“礼治”,礼仪也成为他们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手段。

军队礼仪早在古代社会就有所体现,出征、祭祀、誓师动员、勒功、振旅、刑赏、授权仪式等等都是军队的重要礼仪。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对中国古代军队里的授权仪式这一象征性活动,赋予了重大意义:“这个帝国的构成,是以儒家的思想为基础的。如果你削减亲权,甚至只是删除对亲权表示尊重的礼仪的话,那么就等于削减人们对于视同父母的官吏的尊敬了。只要削减掉这些习惯中的一种,你便动摇了国家。一个儿媳妇是否能够每天早晨为婆婆尽这个或那个义务,这事的本身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如果我们想到,这些日常习惯不断地唤起一种必须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感情,而且正是因为人人都具有这种感情才构成了这一帝国的统治精神,那么我们便将了解,这一个或那一个特殊的义务是有履行的必要的。”授权仪式中的许多细节,一方面强化军队统帅效命君主的决心,另一方面,又给其他将士灌输誓死效命的信念。

浸润于礼文化之中的中国军队,在军事实践中筛选、过滤着礼文化的有效成分,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现代军队礼仪。一般意义上讲,现代军人礼仪,就是军队各级组织和每个军人按照条令条例的规定,在各种场合时机所要表现的礼节礼貌以及对外交往中正确的言行举止。它是军人形象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军人道德行为的基本方式。

二、制度性---军队礼仪制度在军事法律文化中的表层体现

军事法律文化包括制度形态的军事法律制度、军事法律规范、军事法律组织机构、军事法律设施和观念形态的军事法律心理、军事法律意识、军事法律思想体系等。我军现代礼仪制度是通过条令、条例规定下来,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因此,我军礼仪制度从属于军事法律文化制度形态的军事行政管理法律制度范畴。作为《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是军事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央军委颁布实施的。是军队实施军事行政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对于我军正规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2002年之前的《内务条令》中规定了“军人礼节”、“国旗、军旗、军徽的使用和国歌、军歌的奏唱”。2002年3月颁布的《队列条令》中,专门规定了“国旗的掌持、升降和军旗的掌持、授予与迎送”以及“阅兵”仪式的内容。2007年10月,总政治部下发《关于制作颁发军官军衔命令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2010年最新修订颁布的《队列条令》中,新增加了《纪念仪式》一章。这些法定的礼仪,使军事活动中的所有军人都做同样的事,协调一致、紧密配合。这种高度的统一性构成一种强大的群体压力,对军人心理产生强烈暗示和影响,放大从众心理,产生服从或从众行为,成为军人精神行为中的“规矩”,促使军人对执行纪律具有高度自觉的服从意识。

礼仪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酒店;酒店礼仪;礼仪文化;文化体系

1 酒店礼仪意识

(1)提高酒店管理者对礼仪文化理念的认识程度。要想将礼仪文化渗透到酒店日常的管理和经营工作中,充分发挥出礼仪理念对酒店各项活动的指导作用,那么作为酒店的管理者,自己首先必须充分理解并接受礼仪文化,也只有当酒店管理者牢固树立礼仪文化管理理念以后,他们才具备向其他酒店员工传播礼仪文化和礼仪精神的资格。酒店管理者对礼仪文化理念的认识程度越高,礼仪意识、礼仪修养越强,越能够对酒店礼仪文化的形成、传播、贯彻和落实起到推动作用。所以,在酒店的日常工作当中,酒店管理者要注重自身管理理念的更新,树立起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竞争意识。另外,在酒店管理者的选拔和任用上,还要注意考察审核对象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以及对酒店未来管理的设想和方案等。只有提高酒店管理者对礼仪文化理念的认识程度,确保酒店管理者具备先进的礼仪文化管理理念,才能够为构建酒店礼仪文化体系提供可靠的保障。

(2)强化酒店员工的礼仪意识。酒店员工是酒店工作的主体,酒店员工的礼仪观念、礼仪意识能够促使其更为深刻地理解礼仪文化,促进礼仪文化在酒店实际工作中的传播与贯彻,对酒店礼仪文化体系的构建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在有关酒店礼仪文化构建的走访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要强化酒店员工的礼仪意识和礼仪修养,必须要着重强化员工的尊重意识、合作意识和守则意识,它们直接关系到顾客的体验、酒店的团队精神以及酒店各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那么,要强化员工的礼仪意识,必须注意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坚持科学性原则。意识的形成是符合心理学发展规律的,礼仪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在酒店工作中,员工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或是问题,这就需要适时的引导和解决,帮助员工保持良好的礼仪意识,坚定礼仪服务的信念。第二,坚持针对性原则。强化员工的礼仪意识要有重点,有针对性,特别是对那些缺乏礼仪素养的年轻人以及守则意识相对较弱的员工一定要加强教育,以求整体上提升酒店员工的礼仪意识。第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酒店员工礼仪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有效借助酒店内部刊物、网站宣传等形式,让员工在礼仪文化氛围浓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下,得到学习和熏陶,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达到强化礼仪意识的目的。

2 酒店礼仪制度文化建设

第一,酒店要设置专门的礼仪组织机构,安排个人或团队专门负责酒店礼仪文化的传播与建设工作。以当前酒店的发展现状来看,酒店人力资源部中的培训部门可以专门负责执行酒店礼仪制度,由专业礼仪培训师负责具体的礼仪制度实施工作,将礼仪规范传授给每一名酒店员工;酒店质检部则可以专门负责酒店礼仪制度的监督工作,以确保礼仪制度落到实处;另外,酒店的高层领导要承担起最高管理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对酒店礼仪制度的总执行和总监督的作用,处理好酒店礼仪制度文化建设中产生的相关问题。只有建立起这样一个有序的礼仪组织机构,酒店礼仪制度文化建设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

第二,酒店要积极健全礼仪文化的各项规章制度。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可以说是酒店礼仪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虽说酒店行业的规章制度在原则上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具体到每一家酒店来说,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每一家酒店都应当在吸收和借鉴其他酒店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和发展的规章制度,以确保酒店员工在礼仪服务中能够“有法可依”,促进酒店员工在礼仪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第三,酒店要注意把握礼仪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有关调查已经表明,酒店礼仪培训的师资力量以及培训的过程是酒店礼仪制度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培训的师资力量与酒店员工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较为系统科学的培训过程则对顾客的礼仪服务体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当前,大部分酒店采用礼仪制度与相关的服务性规范相互混合的制定模式,这种模式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因为礼仪与服务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它也存在着弊端,很容易混淆对礼仪制度概念的认识,甚至有可能忽略礼仪制度的存在,阻碍礼仪制度的发展。因此,酒店礼仪制度文化建设要尽可能做到细化,把握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以促进酒店礼仪文化体系的构建。

3 酒店礼仪行为文化

3.1 酒店员工的个人礼仪行为要更加的用心和细致

酒店员工的礼仪行为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当中。虽然在整体上,酒店员工的个人礼仪行为能够达到礼仪规范所要求的程度,并且能够为顾客提供一定的标准化服务,但是距优质服务的目标还远远不足。还有,顾客所需要的服务是由内而外、热情体贴的服务,这就要求酒店员工必须要做到用心。另外,酒店员工提供礼仪服务时不注意细节,这也是引起顾客不满和投诉的主要原因。酒店员工的个人礼仪行为代表的不仅是员工的个人素养,也能够体现出这所酒店的文化内涵。所以,酒店必须从大局着眼,不断改善酒店员工的学习工作态度,提高其职业素养,从而提高酒店员工的个人礼仪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依靠酒店员工将礼仪文化转化成具体的礼仪服务行为,实现酒店礼仪文化的长久发展。

3.2 酒店的各项礼仪活动要酌情举办

酒店具有多样性的社会功能,常常会举办一些礼仪仪式、宣传活动抑或是联谊活动,如开业、剪彩、店庆、会、答谢会、相亲会、文体活动等。这些仪式活动不仅可以给酒店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酒店在社会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所有仪式活动都能为酒店带来有利的影响。酒店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举办仪式活动。要本着酒店工作能够正常运转原则,减少不必要的内部仪式活动,在举办各种对外仪式活动的同时,还要注意分寸,做到资源分配合理,不影响酒店其他部门的工作以及顾客的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洪玲,贾芸.酒店企业管理中礼仪文化的构想[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4(5).

[2]熊锦.酒店管理中的礼仪文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3).

礼仪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礼仪 现代礼仪 主旨 融合 政治意蕴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73-01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一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主旨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看来,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涵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1.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于政治。古人认为,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据,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2.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

3.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约束人的行为。

二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1.相对于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其形式及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而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2.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是法的具体体现,法与礼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违法则以刑律处之,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礼仪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三 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融合、矛盾

礼与俗的分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前者渐行渐远,甚至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为人诟病的对象,而一些淳朴的民俗也不可避免地被新的民俗或时尚所替代。要想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就离不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日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礼仪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湖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研究”研究成果。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既是一个理论研究课题,更是具体的实践课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学生礼仪素质正是其身心素质的基本内容,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和迫切性。而社会转型和理念多元格局的形成,更增加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必要创新方法,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力收培养之效,这样才能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建构的意义和必要性

弄清楚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和必要性,有助于自觉加强对学生的礼仪素质专题教育,形成规范化的教育培养机制,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课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学生礼仪素质养成,能满足人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的内容中,各有不同层次。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列,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礼仪素质养成的需要,就属于人的需要中的精神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通过礼仪的交际,让人得到爱,得到尊重,获得自我实现,所以,加强礼仪素质培养,是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方式。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直接培养人的各种素质,利益素质培育当然也是素质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个不确定的开放的,无限的系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的观点,强调了人的社会性,是人的不确定性本质在社会哲学上的展现。他们说的都意在说明,人还在发展过程中,人需要继续发展。而经过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主要战略,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的培养,正是符合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此外,礼仪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价值和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

(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问题不仅仅在于提升认识,明确其意义,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了。事实恰恰相反,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由于社会理念多元多样化竞争、价值观多元碰撞,使得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面临着各种结果,可以是社会主义的,也可能是封建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的,甚至是反动的。尽管我们认同对主体的价值理念的多元现实给以包容和谅解,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了社会主体价值理念的优化和健康发展,即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率各种价值观。因此,相关的人格构建、素质培养,就显得既很迫切,又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错误的价值观、错误的社会思潮并不会自动退出社会舞台,需要下大力气,创新方法,才能确立正气,扶正祛邪,才能逐步确立主流价值理念。事实上,多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价值观培养、礼仪素质培养,不是放弃或抓得不紧,而是下了很大功夫,但效果不是很显著,要么过于严格,成了“病梅馆”的人为折梅,不但为人诟病,也让结果适得其反;要么过于放任,使得学生失去传统精华的陶钧,导致基本素养不尽如人意;或者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礼仪素质方面的后滞局面,目前的状况是,形式主义盛行,只注重报告、讲话宣传,或满足于只发文件、贴标语、呼口号等,礼仪培养没有多少实质内容。方法上,满足于政治说教、简单压服,结果是学生反感,使得礼仪培养经不起实践检验,如同多米诺骨牌,一发散而不可收。教育效果低,学生在校园内养成的礼仪,经不起外界的污染,一出校门,基本礼仪就丧失殆尽;让人感叹世风日颓,令教育工作者汗颜。所有这些,都说明对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素质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非下苦功不可。尤其需要在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目标之后,必须深化教育方式改革,创新策略,优化方法,构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培养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基本模式,这样才能提高礼仪素质教育的效益,提高育人质量,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那么,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培养应该如何操作,其基本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二、构建礼仪素质培养立体综合模式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必须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注重过程和效果,统筹兼顾,规范实施,使礼仪素质培养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一)模式建构的整体构想。

我们设想,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应该包含基本的教育因素,包括礼仪教育的目标确认、规制建构、礼仪规范的制定、硬件投入、总体规划、任务安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结果评估验收等等,也包括学生的各种关系和交际方式,这些具体的因素,关涉到方方面面,内容庞杂,必须以人为本,以育为纲,以养成为目的,以方法创新为要务,抓制度、抓过程、抓反馈,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坚持实践,才能收效。基于育人规律基础上的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为礼仪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给出了基础条件。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都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深刻认识,共同重视,把礼仪素质培养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来抓,当作育人的要务来抓,在这基础上,权衡全局,构建起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培养的力度,教育与管理并重,激励和规范并行,力使过程完善、效果彰显。

(二)模式的构成因素和作用机制。

该培养模式由培养机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组合成基本因素,共同指向培养对象,再加上培养过程的流程运作最后达到培养目标,再经过流程中的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各个因素,使之与时俱进,符合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和育人需要。这些基本的因素,形成了既互相联系又独立生存的子系统。其中,培养机构主要是指学校,如中学、中专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中的班级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单位,活动小组是基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而组成的机动机构,着重于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是教育规律在育人过程中的形式表现;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层次的学生道德品行、礼仪要求、行为准则等,是礼仪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培养方法则是育人的总体范围和宏观要求,包括理论指导、技能训练和具体尝试实践等。机构、内容和方法共同发挥作用,通过规划、制度、人力资本、投入经费资本等体现出来,并一起组合成整体培养机制,共同作用于培养对象(学生),再通过具体实施的流程体现出来,这个流程包括了启发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的尝试、学生尝试的矫正和学生礼仪行为的规范化、熟练化等等;经过培养过程的具体运作,最终达到培养目标,那就是学生道德品行和礼仪素质的形成,学生体现出文雅的气质、讲究礼仪的行为和诚信待人的风貌,这就达到了礼仪素质培养的目标,实现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基本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制定和落实好学生礼仪培养规划、制度等。

礼仪准则的具体条款、礼仪规范培养的具体要求,都需要通过基本的制度制定和落实来实现,所以,规划、发展战略和基本制度的制定,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基本因素内容。就是说,中小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需要通过具体规划、计划、制度等的制定和落实,形成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局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动。其中,国家教育职能部门既承担着管理督导任务,还承担着制定学生礼仪素质规范培养的战略、策略、规划和计划安排等宏观任务。要制定礼仪规范培养的目标、任务和统一的操作规则,以便有规可依,有仪可行,有任务驱动。就是说,不但要具体制定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更要制定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基本制度等,以便保证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日程,并取得实效。同时,学校要加强管理,加大礼仪素质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校园礼仪素质规范养成的氛围和环境,推动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促成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

(二)强调礼仪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

礼仪内容是礼仪素质培养基本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切实强调礼仪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以满足教育培养过程的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其内容必须不断更新,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古往今来,礼仪规范和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现实的需要而推陈出新。某一阶段公认的规范准则,可能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被否定,被扬弃,同时又有新的内容增加进来,如此发展变化充实提高的结果,使得礼仪规范常学常新,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文明。所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也要注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充实更新礼仪内容,剔出一些过时的内容,网络交际要求、网络文明规范等则是新的活动领域的礼仪内容,需要给学生以系统的培养。类似这些,都属于礼仪素质内容的创新,需要我们关注时代的变化,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展,及时修订、充实、丰富现代礼仪规范的内容,以便保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三)突出学生礼仪规范的实践。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关键在实践。在落实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首要形式。学校要建立实践教学的机制,把礼仪规范的条文转变为学生的尝试行动,学一条,用一条,并形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这样就易于巩固所学,使礼仪规范变为学生的良好习惯。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是我国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基本模式的建构,符合教育实际,更为具体的培养过程创设了可以遵循的范式。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培养效果,以促成广大中小学生礼仪素质的提升,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新世界出版社 2003

礼仪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礼仪;演化;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F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09-02

一、礼仪与文明

礼仪,即礼节和仪式,它包含三个因素:一是基本社会公德;二是有益于一定社会的实际行为准则;三是人为的非限制性的行为规则。它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历史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行为以比较规范且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式充分表达某种意志,能促使人的心理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社会文化现象,使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感性表现,渗透着强烈的道德观念,具有鲜明的审美特点和深刻的审美价值,在美学和文化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

(一)文明的发展

文明,指人类社会摆脱愚昧、野蛮、落后的程度和整个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开化、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原始礼仪相当普遍,它们渗透到原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始人的生、老、病、死、狩猎、采集、饮食、迁居、战争、盟会都有礼仪。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始礼仪,都具有一定的传播目的。原始洞穴壁画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传播学者施拉姆根据某些洞穴中舞蹈足迹等线索,猜想这里是原始人举行典礼的地方,并且进一步指出:“在洞穴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达某一位置,使他们能在某种角度或火光的照明下看见壁画而印象深刻;长者可以要求学生爬行过深坑与狭窄通道,然后遽然看见栩栩如生的巨大兽类图而铭记在心。”[1]考古学家雷茨尼科夫等人通过对洞穴各部分回声的测定发现,“回声最大的那些区域也是跟可能藏有绘画或雕刻品的地方”,从而提醒人们“注意音乐和唱歌在早期祖先的仪式中很可能具有的重要性。”[2]

(二)礼仪的起源

原始社会普遍存在各种原始礼仪,包括巫术礼仪、原始宗教礼仪等。我国考古已经发掘出不少规模宏大的上古祭坛,如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辽西东山嘴祭坛,嘱其长达60米左右,宽达40米左右。这些规模宏大的祭坛,使我们今天还能想象出当时的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祭坛还存在着某种联系。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人类进入了文明时期,原始礼仪发展成古代礼仪。早期的古代礼仪主要是宗教礼仪。这些宗教礼仪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在世界大多数的地区,继续朝着以“神”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演化成以世界三大宗教为主的宗教礼仪体系。而在我国,却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形成世界文化史上独特的礼乐制度。

夏商时期,礼仪还带有浓厚的“神”的色彩。夏禹重视于祭祀,“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老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4]商人重鬼,祭祀之风极盛,他们甚至发展出一种“周祭制度”,一年三十六旬旬旬轮番祭祀[5]。到了西周,礼仪出现了由“神”向“人”的转变。“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6]周初统治者在王朝的兴衰中悟出了民意能决定天意的道理,从而提出了“敬天保民”的统治思想,“人”的地位开始突出,礼仪也就随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其摄政七年期间,在周人原来的制度基础上,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制定了礼乐制度,这标志中国的礼仪转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轨道上。周室东迁之后,国力日衰,出现了礼崩乐塌的局面。孔子力图恢复周礼,最终归于失败。

二、礼仪与文字

文字流行之后,礼乐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被削弱,出现了颓势。一方面是礼乐的语言传播功能被转移到文字媒介,引起礼乐内容的空洞化,礼乐形式也就随之简约起来;另一方面是新的传播形式戏曲兴起,礼乐的非语言传播地位下降。到了宋代,朱熹便明确地说: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疏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礼,亦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另有节文制数等威足矣。[8]这种礼仪形式简约化的现象,也发生在基督教的历史中。17世纪末,在印刷文字的冲击下,繁缛的天主教礼仪开始给简洁的新教礼仪让出地盘。美国纽约大学媒介生态学教授耐尔说;“天主教仍然维持着一种印象的宗教,持续地加强信徒的偶像崇拜,并过度注重教会和仪式的种种规范。相反的,基督新教则演变成一种书籍的宗教,禁止偶像崇拜,倡导严谨修身象征主义。”[9]正因为马丁·路德大力倡导的印刷《圣经》的流行,新教才有可能摆脱天主教的繁缛礼仪,利用手上的《圣经》等方式直接与神交流,走上“因信称义”的新道路。

内容是事物内在诸要素的总和。从中华民族礼仪的内容看,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在原始礼仪中,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因民族、部落、地域不同就呈现出千姿百态。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礼制更加完备。从《周礼》开始,已定下许多履律规制,分为吉礼、嘉礼、军礼、宾礼、凶礼。“五礼”依等级、对象、场合等,由各有不同的礼仪。此外,古代天子还设有名堂,以示人知节。

三、礼仪与传承发展

从经济和社会的礼仪看,中华民族礼仪的历史也十分久远且内容丰富。以饮食礼仪论,古时就十分讲究并酌情表示出差别。就婚宴来说,从相亲到定亲,民间都以食品酒类为部分礼品。如设宴席,席上盘盏数量、菜肴名目花色,都有祝吉的含义。结婚典礼中喝“交杯酒”等,都是祝贺的形式。食品的名称,也多谐音取义,以求吉祥。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次序,劝酒敬酒的礼节,行各种酒令的内容和方法,也都有社会往来礼俗上的要求。我国各民族家族成员的家庆和家难自古就办有礼仪。家祭的礼仪,唐代甚至有专人制定,相沿施行。在人生重要阶段的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等四大礼仪及寿礼之中,还分别包括众多的礼仪。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衣冠大国,古代就很注重服饰礼仪。从礼仪服饰的色彩看,有的表示装饰方面的性质,有的标志信仰方面的性质,有的显示身份方面的性质,有的则兼而有之,如此等等。历史时期不同,季节和场合不同,礼仪服色又有区别。中华民族在其形成、繁衍、发展的过程中,无时无刻没有礼仪,并以时代、民族、地域、宗教、语言等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中华民族礼仪既具有东方古国的特点,又具有多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语言是礼仪传承的工具,与文明起源的历史同样久远。中华民族礼仪在口语、形态语等各种言语方式中,讲究语态、语境,使用礼貌用语。在书面语言中,讲究礼节格式。在交往中,使用敬语、委婉性语言和禁忌性语言也要遵守礼仪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 Wilbur S. (1994): 《人类传播史》,台北源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4.

[2] 理查德·利基(1995):《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出版社,85.

[3] 参见闻思言(2000-1-2):《千禧之年筑圣坛 一脉乘传五千年》,《文物报》第4版.

[4] 《史记·夏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51.

[5] 参见杨华(1997):《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44-45.

[6] 《十三经注疏·尚书·秦誓中》,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69.

[7] 参见罗竹风(1990):《宗教通史简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3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