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互联网对党员电教思考

互联网对党员电教思考

我们必须认识到:党员电化教育要长久地走在党员教育事业的前列,代表党员教育事业发展前进的方向,就必须时刻注重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目前,互联网以前所未有之势影响、介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目前全国各类教育类网站已达3000余家),党员电教工作决策者和基层工作者都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1、互联网以网络为整体的特点将改变目前以省为域界的教材发行体制。目前全国党员电化教育形成以省为主制作、复录、发行教材体系,跨省教材的交流、征订、邮购仅偶尔为之。而目前多数省级党员电教中心摄制、编辑教材的力量并非十分雄厚,常常是基层急需的,省里忙不过来;而省里发下来的,基层不一定都喜欢。而互联网的介入将打破这种以省界为樊篱,教材省内小流通,基层没有跨省选取教材自主权的局面。届时,所有省乃至市、县上网的电教中心都可在网上他们制作的教材,供任何一个省的基层电教点选择下载。党员电教教材将形成全国一盘棋、教材全国大流通、基层电教点充分享有选择自主权的局面。

一旦打破省界樊篱,整个党员电教教材的“流通”体制将发生根本变化。目前的“流通”体制的特点是指令性发行,以省委组织部电教中心的计划为主,而互联网上教材的“流通”体制以基层党组织的自主性选取为基本特点(当然,上级党组织要出台政策引导、组织、管理)。但无论如何,这是党员电教教材走向“市场”的一次重大转折。这种“流通”体制上的转折将对教材的制作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由于教材在网上的公开化,那种每过两年才选出一部作品参赛同大家打照面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在互联网上,省与省甚至省与市、县之间教材的比较、竞争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每个制作单位都可以观摩到全国范围内同行的制作水准,而且,是时时刻刻可以观摩到,并通过这种观摩来审视自己的制作水准,无论什么级别的制作单位的作品都一下子被放到同一个“市场”上接受“挑选”,这对全面提高党员电教教材制作水平大有好处。另一方面,划地为壑、夜郎自大、管多大范围就发行多少量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每个制作单位必须以更新的视角、更精湛的摄制手段,更贴近群众的意识来制作党员电教教材,以求得更广泛的“市场”,并通过网上收费等措施实现它的成本价值。它将有利于杜绝目前电教教材在相同题材、相同典型意义、相同摄制手法上低层次的堆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现象,逼迫制作单位努力提高人员素质,抢占新的党建题材制高点,使教材在题材、手法等各方面有大突破,形成更完善、更科学、更受欢迎的党员电教教材体系。

2、互联网终端的个体化特点打破了党员电教“大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党员电教教材是由播放员前往借阅、领取保管、播放并归还,播放时间、程序、次数、播放内容等都由播放员根居党组织的整体情况而定,党员没有个人获得教材的方便和单个收看的可能。而互联网终端的个体化、网上党员电教教村的公开化,使得党员在他认为适宜的时间单独选择、下载收看某个教材成为可能。

其实,目前这种面向整体而较少顾及个人的统一播放收看模式是沿用了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首次系统提出的“大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长处是教育面大,教育成本低,是当时教育为冲破中世纪教会、神学院的束缚走向平民化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而如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教育的针对性——“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越来越受到提倡。目前我们打破了计划经济乃至由此而产生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禁锢,今天的社会个人化色彩越来越浓,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又是一项触及思想的工作,带有很强的个体教育的性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也提供了这种物质基础,使得通过互联网实现个人化党员电教成为可能。这种新的党员电化教育模式以基层党组织适当管理、引导、组织为基础,以大量教材提供选择为前提,以党员可以在不定时间、不定空间内在网上调看教材为方式,以针对单个党员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为目标,以最终党员行动上的效果而不以收看次数、收看时间多少为考核标准。

3、互联网上信息交互传递的特点打破目前电教教材自上而下单向发行,基层党员意见和建议难以反馈的现状。目前党员电教是由上到下传达精神、发行教材、布置任务。而基层党员的意见:如他们想看什么教材、看后有哪些意见、他们在现实中遇到些什么困惑、希望上级组织给予些什么答复,诸如此类的心声较难上达。虽然我们也采取一些措施,如教材后附卡供写上观后感、基层党组织组织看后讨论并记录、上级组织定期检查基层电教点记录簿等等,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互联网中各地信息的交互式传递使基层党员能较方便地使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建议通过互联网传回教材发行的网站。教材发行点或上级党组织可以通过互联网越级、直接、频繁地了解到基层的意见,从而变目前党员电教系统内信息单向传递为多向交互式传递。如全军第一套大型教学软件《军队院校政治理论多媒体教学软件系列》就体现了这种特色和优势。

这是由于当前的网络技术已经由ICP阶段(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特点是“内容为王”,提供大量信息资源)阶段,走向ASP(应用服务提供商)阶段,而ASP的概念并不排斥ICP,ASP提供平台,ICP提供内容,二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即学习应用者在学习应用时拥有更多控制权和自主权,设计软件为学习应用者不仅提供学习内容,而且提供学习服务。因此,这种由ASP提供平台而实现的信息交互式传递模式将使党员电教教材的对象进一步转向单个体党员,教材将出现小型化、个性化、交互化、智能化趋势,同时网上还将出现“党建信箱”等多种新形式,通过为个别党员解疑释惑来进行党员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改注入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基层党员可以获得大规模的、个别化的、高度参与的党员教育内容,使党员电教除在手段上先进外,教育理念上也向前跨一大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互联网技术全面进入党员电教系统还需假以时日,但一旦介入,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党员电教的教材发行体制、建点机制、播放收看学习模式、制片激励机制,许多目前工作中的令人遗憾处将由此得到改观,许多机制上的坚冰将被它通先进的科技手段打破,党员电教将实现跨越式的飞跃,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