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环保局深化生态建设综治总结

环保局深化生态建设综治总结

一、突出重点抓项目,污染减排按计划完成年初目标

根据目标责任书要求,我市20*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要完成“十一五”目标的60%,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7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29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807吨)基础上分别削减8.7%、3.6%,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减排288吨、210吨;考虑到经济增长所需的排放增量,实际需分别削减449吨、368吨。为确保完成任务,我们着力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机制,以制度保障减排。市政府与环保、经贸、农业、规建等8个部门和9家重点企业签订了污染减排责任书,把减排指标分解量化落实到具体项目;把减排工作纳入了政府相关政策体系,作为安排工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财政专项资金、乡镇街道“双争先”考核的重要内容。减排办定期召集市统计、经贸、供电等部门研究分析减排形势,向领导小组报告污染减排工作进展情况并提出建议意见;并制订了污染减排应急预案,提出了拟实施应急减排措施的企业名单。

二是增加投入,以资金保障减排。自今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市委发[20*]40号《关于推进工业提升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其中污染减排资金100万元,用于重点减排项目,今年共有10个项目获得财政补助。

三是实施减排重点工程,以项目保障减排。今年共安排实施了22项重点减排工程,并对每个项目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其中“鹿溪污水处理厂减排能力提升”是最主要的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改”被列入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

四是做好减排档案资料,以恰当的技术措施保障减排。充分理解国家减排考核的有关“游戏规则”和核查要点,主动汲取兄弟市县的经验,科学做细做实减排项目的相关基础资料,确保不出纰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上级认可。

二、坚定不移抓整治,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全面启动

1、启动新三年行动。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方案》,新三年行动围绕污染减排、工业污染防治、城乡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固体废弃物管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质量等八个方面工作目标,安排了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等4大工程55个实施项目。目前,有关项目实施工作已全面展开。

2、开展污染专项整治。一是完成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废水污染专项整治工作。该项工作于去年正式启动。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专门制定下发了《*市金属表面处理废水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整治对象及整治内容,对各污染单位提出了具体的整治要求。到目前为止,伦信钢管、台链公司、恒昌链条、格林电器、成坤铝业等二十余家企业完成了整治任务,整治方案中制定的整治目标已基本实现,整治工作全部完成。

二是*经济开发区江东区印花浆行业污染专项整治。多年来,各界对开发区小化工特别是印花浆生产气体污染意见很大,呼吁关停。在对全市20余家印花浆企业异味气体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开发区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印花浆行业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始实施以“三统一”异地技改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将印花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环节——粘合剂合成工序综合集中到一块场地生产,整个整治工作预计到明年初完成。届时可望有效解决全市各印花浆企业气体污染问题,改善开发区整体环境,提升开发区品位档次。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各印花浆企业已组建完成新的投资主体,新址建设已经开工,其他各项工作也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该项工作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衢州日报》头版以《*创新治污模式“救活”印花浆产业》为标题作了专题报道,《今日*》头版也以《我市印花浆企业重组发展》为标题作了专题报道。

三是江贺公路沿线木材加工企业锅炉黑烟专项整治。竹木加工行业是我市的新兴产业,江贺工业走廊是竹木加工比较集中的区域,在起步阶段我们的管理有些滞后,但随着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该行业的黑烟污染已经成为江贺工业走廊很不协调的一道“景观”,严重损害我市的城市形象。从今年3月份开始,对江贺公路沿线100多家企业的锅炉污染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于今年6月底启动了全市竹木产业锅炉黑烟污染整治行动。引进“湿法除尘”、“汽炭联产”等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治理,除下来的废物由*市绿意竹碳厂回收,经重新加工后制成出口碳棒,以有效解决“湿法除尘”和“湿法漂洗”技术的废物处置问题。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等待观望、整治进度不快的现象,我局还组织了专项督查。目前已有德生木业、览博工艺品有限公司等近十家企业完成了整治工作,如进展顺利,整个整治工作将于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四是城区服务业锅炉黑烟专项整治。结合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活动,对夜间施工、文化娱乐场所、商业噪声及饭店油烟污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整顿,并于近期启动了城区服务业锅炉黑烟整治,出台了《关于开展城区第三产业锅炉污染专项整治的实施意见》。

3、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治旧控新综合整治。我市是生猪养殖大市,年养殖量达150万头,生猪养殖污染在我市矛盾非常突出,已对*港干流各功能区水质和出境水水质达标构成很大的威胁。在污染治理方面,完成342家年存栏300头以上规模场的污染治理,现已通过衢州市组织的验收。在管理方面,我局根据近年来我市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与管理,起草了《*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召开民主恳谈会,邀请各界人士参加会议,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反复进行修改,并于12月1日通过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的审议。在产业提升方面,积极开展了生猪养殖污染物零排放技术试点推广工作,目前已有绿业、天蓬等多家企业的三十余家猪场成功运用了该项技术(新建零排放猪舍12万平方米),既彻底解决养殖污染问题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真正获得了经济与环保双赢的成效。此外,以养殖业布局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全市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也已启动,其总体建设目标是到2011年,在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区域建设30个畜禽生态养殖小区。

三、完善机制抓稳定,环境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1、重源头,健全隐患排查机制。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对环境敏感区域和矛盾多发区域进行排查,并实行环境隐患定期会商制度,及时掌握各类矛盾和苗头性的问题,做到了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特别在涉奥期间,坚持全过程监管,开展了涉奥信访与维护环境安全专项行动。全市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2、重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是根据国家及省、市环保局的统一部署,相继开展了“绿剑”、“红五月”、绿色护考、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辐射安全等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二是积极开展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环境执法监管、开展环境安全隐患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安全生产领域危险化学品和重要设施安全监管工作;三是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双氧水有限公司、虎霸集团热电厂和*虎热电厂等重点污染企业进行每周至少一次的巡查;四是配合上级环保部门对28家企业进行了“飞行监测”执法检查,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查处;五是对奥仕化学公司等9家废危产生和使用单位废危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各企业进一步加强废危管理工作;六是对江化、虎霸、新华涂料、奥仕化学等4家仍存在较多环境问题的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今年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多人次,检查企业1800多家次,对37起违法排污行为进行立案查处,罚款166.9万元;取缔关停企业10家。

3、重处置,健全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印发了《*市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督促所有重点企业制订了环境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应急预案体系;每年都联合组织开展危化事故应急救援演习;并妥善处置多起突发性环境事故。如今年5月6日、12日及11月26日发生在廿八都镇小竿岭路段的三次化学品运输车辆翻车泄漏事故,5月24日发生在原坛石水泥厂五金仓库的油漆原料仓库起火燃烧事故等,通过我局及相关部门的妥善处置,都没有造成太大的环境损害。

4、重长效,健全日常来信来访处理机制。我局严格按照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始终把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事来抓,对对话平台的投诉和群众的来信来访、对群众举报的污染案件,都按规定及时办理。较好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了较好的环境条件。今年来我局已处理来信、来访、来电及对话平台污染纠纷824起(其中对话平台522起),信访调处率100%、结案率99%以上。

四、毫不动摇促提升,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得到提升

一是坚持原则把好关。在建设项目环保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市工业投资项目审议制度和本局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小组审议制度,对项目实施分类管理和集体审议,对重污染项目坚决“一票否决”。全年共审批项目255个,有38个项目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污染严重而未予审批,完成项目“三同时”验收91个。

二是优化服务促发展。拟定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服务工业经济提升发展的若干工作措施》,在项目审批中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在执法处罚环节坚持以人为本、规范执法和文明执法;在收费环节全面推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下限收费原则;在项目服务方面,积极为重点项目提供环境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并努力向上争取污染物排放指标和进行污染物区域平衡替代工作。

三是建章立制促规范。先后出台了《关于规范企业环境保护守法证明出具工作的通知》、《*市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和《*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分别从部门行政、企业自律、公众参与和污染源监管等多个角度对有关方面的环境行为进行科学引导和规范。

四是资金政策倾斜促提升。在安排年度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时,对清洁生产、绿色认证、污染防治技术推广示范和以污染物减排为目的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重点倾斜;在企业为创名牌、争项目资金等要求我们出具监测数据和环保合格证明时尽可能给予方便,实行先放行、后整改的优惠,人性化地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五、再接再厉抓创建,推进生态市建设有新进展

1、强化规划引领。《*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经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报衢州市政府确认。这是我市近年来制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规划,是关系到我市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性文件。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依据和工具,该规划已被应用到我市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2、强化责任考核。6月13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年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了全面部署,市政府与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市生态办制定下发了《关于衢州市20*年度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市、县长目标责任书职责分工的通知》和《*市20*年度乡镇(街道)生态市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把责任书具体任务分解到16个相关部门单位和所有乡镇街道。通知下发后又积极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单位抓好本部门相关任务的细化落实,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为及时掌握有关方面责任书进展和完成情况,9月中旬,市生态办还对各个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的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了专题督查。目前,我局正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对有关方面的年终考核。

3、强化创建助推。按照生态市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筛选,积极指导生态乡镇创建和基层绿色创建工作。有清湖、碗窑2个乡镇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中专开展部级绿色学校创建、城北社区开展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有淤头、凤林、保安、张村4个乡镇开展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其中淤头镇通过省级审查并已在全省公示;有中山小学、峡口初级中学、第五中学、礼贤小学4所学校开展省级绿色学校创建并已通过省级验收;新锦竹木业有限公司开展省级绿色企业创建并已进入申报验收程序;虎山街道南门社区方洪禄、大桥镇福塘村徐仲菊2个家庭被命名为省级绿色家庭;同时还有10个行政村开展了衢州市级生态村创建。

4、强化宣传教育。以“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为重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首次组织全市乡镇街道共同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与红火集团联合举办了“红火杯”环保知识竞赛暨迎“六·五”世界环境日演讲比赛;与《今日*》、*信息网、*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展长期合作,积极组织开展有关的环境宣传、报道和知识传授;投资23万元建造大型环保宣传广告牌;在*市委党校为参训干部进行生态环保知识培训;组织举办了“喜庆奥运、畅游须江”环保宣传活动等。

六、面上工作不松劲,基础和常规性工作表现不俗

1、污染源普查。全面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整个普查工作,符合上级规定的各项要求,已顺利通过上级核查验收。全市共有1525家单位列入清查,实际普查单位1090家,其中工业源7*家,生活源480家为,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家。初步汇总工业COD年排放量1807吨,NH3-N年排放量252吨,SO2年排放量8069吨。

2、在线监控建设。根据省市有关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有关要求,我局积极开展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督查,分管领导全力抓协调,责任科室具体抓落实,如期完成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装置验收和比对监测任务。我市列入省“1452”工程的共有12家企业,除有两家企业因涉及老设备的维修或移机问题推迟验收外,其他10家企业现已全部完成验收工作。目前,市环境监控中心、12家企业的13个点源的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已全面启用,初步实现了对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监测监控。

3、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工作坚持服务环境管理、服务经济建设,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在环境要素常规监测监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各类服务性监测、应急监测和污染纠纷仲裁监测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与技术监督监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共出具各类有效数据10593个。

4、排污费征收。一是巩固已有收费源。根据今年水泥市场行情比去年有所好转,水泥产量略有提高的情况,及时调整对虎球公司、虎山集团及何家山水泥有限公司排污费的征收额;二是首次对江化甲胺类无组织排放异味气体开征排污费;三是拓宽征收面。在去年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今年对木材深加工企业、铸造行业也开始征收排污费。全年共收缴排污费685万元。

七、巧设载体抓教育,环保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1、提升队伍素质。开展了“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教育活动,就经济与环境形势、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和作风纪律等方面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专题辅导,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交流、撰写体会文章,使大家更为全面准确地把握十七大精神实质,认清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形势,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自觉地以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此外,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五百(百村强基、百企提升、百策听证、百项扶持、百难攻坚)”活动的要求,由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农村、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并籍此加深对基层和企业情况的了解,拓展视野、提升能力。

2、提升监察水平。开展了大队标准化建设,添置了数十万元的现场监测设备和监察车辆;加强环境监察人员业务学习,并邀请法律顾问对监察人员进行法制基本功培训。

3、提升监测实力。投入20多万元,对原实验室布局、水电管线及实验台面进行改造,完成了监测站实验室升级改造工程;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体系换版评审申报,并顺利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组的评审;组织监测人员进行技术练兵,对新的分析人员进行上岗培训,组织人员(8人次)外出学习培训等。

4、健全环保网络。按编制数足额配齐两个环保所的人员,并为其配备了车辆、摄像机、照相机等专用物品,进一步充实了基层环保所力量。重新调整了各乡镇、街道生态环境监管站人员,为各个生态环境监管站配备现场取证设备(数码相机);下发了《20*年度乡镇、街道生态环境监管站考核办法》,把乡镇、街道监管站建设和监管站的主要工作任务列入具体考核内容,促进了监管站建设和职能作用的发挥。在全市19个乡镇的312个行政村和2个街道的12个社区都配设了专兼职的环保监管员,进一步把生态环保工作的前沿向基层农村第一线不断延伸扩大。目前,我市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两级环保机构队伍已基本建立,全市有农村基层生态环境监管队伍390人,为宣传国家生态环保政策法律,加强基层生态环保工作,及时反映和妥善处理基层生态环境污染纠纷发挥了前沿哨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