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科技部门年终总结与来年重点

市科技部门年终总结与来年重点

市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一年。一年来,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科技厅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主线,年。争取项目资金、建立创新平台、强化科技兴农、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科技工作有亮点、有特色:14个项目获国家创新基金立项,获无偿资助1130万元,去年争取金额的1.4倍;连续第六年获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支持;6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有史以来第一次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承办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现场观摩会、全省科技入园工作现场会、全省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会议开得圆满成功,得到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省政府谢茹副省长和市委书记的高度赞扬。全市科技工作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赶超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现将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等5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加大了科技工作力度。以实施重点科技项目为载体,引进市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推进优势创新团队建设,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入加速通道。据统计,今年我市1-10月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98.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4%实现增加值23.47亿元,今年以来。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95%,占GDP比重达到5.24%

(一)全力争取项目资金

省级项目56项。市东乡宏大化工“JF-999多元酯化淀粉”金溪鹏腾实业“回收利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废液工艺”等14个项目获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立项,市科技局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等高新技术领域组织申报创新基金、科技富民强县等部级科技项目32项。获无偿资助1130万元,去年争取金额的1.4倍,位列全省各设区市第三位。科技催生满园春”日报》对创新基金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年全年,共有75项科技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其中国家富民强县专项1项、省高新产业重大专项1项,争取无偿资金2543万元,比去年增长30%

(二)加快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建设

市长、副市长率队走访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积极加快了市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建设。3月24日下午。与省科技厅厅长、副厅长等就加快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事宜进行专门会谈。3月29-30日,市政府组织市科技局、市经贸委、市药监局、金巢开发区有关人员赴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湖南生物医药科技守业中心、浏阳生物医药园考察调研。创立了金巢生物医药产业园,总规划面积6000亩,其中首期规划面积1000亩。参与制定了市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针对生物医药企业,出台15条优惠政策和措施,土地、资金、市场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11月15日,深圳高交会上市政府副市长专门就生物和新医药产业作了推介。开展了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分别在香港、福建厦门和浙江杭州举办了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推介会,与客商胜利签订了40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合作项目。今年5月,市委书记带队赴香港招商,签订生物医药产业合作项目19个,签约资金6.7亿美元;8月底,市长带队赴杭州、宁波等地招商并举行推介会,与客商签订合作项目14个,签约资金11.3亿元。

(三)培育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创新团队

市科技局依照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规范和条件,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工作是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以来。推荐珍视明药业、科伦药业、江铃底盘等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已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企业,培养市级创新型企业20家。江铃底盘和博雅生物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回音必制药和三和化工的技术中心成为省级技术中心。推荐三和化工、博雅生物、红星淀粉、东乡盛祺分别申报了医药中间体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精细化学品制造技术和无公害生猪及肉制品加工技术创新团队,经省科技厅批准,博雅生物的生物医药创新团队成为省优势技术创新团队。

二、搭建守业服务平台。

把全市工业园区内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站服务站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为服务科技创新、全民守业的服务平台来抓,市科技局积极创新科技工作机制。发生了搭建服务平台,增强服务能力,集聚创新人才,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效果。

市科技局组织全市工业园区12家生产力促进中心,今年以来。11个知识产权站服务站,举办科技培训班45期,接受企业科技咨询2100余次,指导协助企业开发省级重点新产品35项,组织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8项,申报专利144件,引进市外人才36人,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5项,促进了市生物医药、新材料、食品等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东华理工大学的核资源与环境”实验室被批准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成为我省第二个,市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效果明显,市科技入园工作富有特色。得到科技部、省科技厅高度肯定,科技花开富万家”科技入园工作专题演讲在日报》刊出。4月14-16日,全省科技入园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隆重召开,总结推广我市“成立一个中心,服务一个产业”经验。

三、强化科技兴农服务、健全农村服务体系

(一)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

旨在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是科技部设立的科技重大专项。培育、壮大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实现民“富”县“强”经过积极争取,今年我市“南城淮山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获年度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无偿资金172万元资助。目前,市南丰蜜桔、广昌白莲、崇仁麻鸡、东乡生猪、宜黄毛竹、南城淮山等6个产业项目连续获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支持,市是全省获此专项支持最多的设区市之一。通过这批项目实施,这些区域特色产业农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体系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农民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二)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组织选派出712名有专长的农业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实现科技服务“三农”有效途径。今年以来。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648期,培训农民15万余人次,分发技术资料30万多份,实施科技特派员服务项目100项,有效健全了基层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3月2日,由省科技厅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年省科技下乡开幕暨捐赠仪式在宜黄县东陂镇隆重举行,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三)建立国家科技救灾粮食丰产万亩示范片

实现早稻损失晚稻补的目标,今年遭受重大洪涝灾害。为了协助灾区恢复生产。今年7月始,市科技局在唱凯镇实施了国家科技救灾粮食丰产唱凯万亩示范工程项目。围绕项目实施,市科技局聘请了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选派了市农科所、临川区农技站2个单位科技特派员团队的18名农技人员作为项目科技特派员,采取技术培训、集中示范、田间指导等方式示范集成推广应用灾后水稻丰产技术,唱凯镇灾区落实栽插二晚13.2万亩,比灾前增加1.4万亩,建立了粮食丰产核心区1000亩,示范区9000亩,辐射区5万亩。经专家测产,示范区平均亩产566.77kg比2009年增产13.7%10月9日,全国粮食丰产工程现场观摩会来抚观摩。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省副省长谢茹充分肯定了市克服千载难逢洪涝灾害的有利影响,努力将大灾之年变大干之年,发展之年,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所取得的成果。谢茹副省长高度称赞唱凯万亩示范区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无可挑剔。唱凯粮食丰产万亩示范片在10月12日《新闻联播》播出中。

四、发挥科技奖励机制。

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奖励机制。全社会营造科技创新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的有效途径。今年来,市科技局努力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5月,市科技局组织开展了年度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工作。此次共有278名科技人员参与实施的35个科技效果项目参评。经过专家评审,评出年度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等122名优秀科技人才获得市政府惩处。这批科技奖励项目,技术幼稚,经济社会效益好,产业化水平较高,实施期间共计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新增利税1.1亿元,节支1624万元。

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全省科技奖励大会。市东华理工大学“原生态样品快速质谱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回音必集团制药有限公司“国家二类新药盐酸司他斯汀关键中间体的开发”等6个项目,8月9日。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33名优秀科技人才获省政府惩处。

五、推进知识产权战略。

市科技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省专利促进条例》扎实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一年来。鼓励支持科技自主创新。一是开展全市知识产权调查。全市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技术现况及知识产权调查,摸清了市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建立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数据库和项目库,为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积极开展专利执法宣传培训。开展专利宣传、执法队伍培训2次,组织专利执法10余次,为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驾护航。三是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开展了人才培养、可行性调研和通联等基础性工作,初步与国知局、评估机构和银行达成了意向书,为资溪一企业胜利进行专利质押融资50万元。截止10月底,市专利申请量1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6件,实用新型80件,外观设计60件;专利授权15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5件,实用新型55件,外观设计86件。

六、全力开展抗洪救灾。

市遭受千载难逢特大洪水灾害。灾情发生后,年6月。市科技局依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力以赴开展科技抗洪救灾工作,展现了科技部门不怕苦、能战斗的良好精神风貌。一是圆满完成东华理工大学灾民安排点8000余灾民安排工作。二是昼夜巡查确保唱凯堤57+90059+500标段的平安。三是扎实了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市、区科技局负责唱凯镇万年村的灾后重建工作,得到唱凯镇灾后重建工作领导组和万年村村民一致肯定,获市、区直单位帮扶临川灾区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先进工作组荣誉称号。

七、年工作思路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始年。全市科技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照全市“两抓、两化、两转变”总体要求,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为保障,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实现我市“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年全市科技工作重点和目标是三抓三促六突破”

1抓“六个一”工程。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突破。全面落实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等5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一批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加速生物医药、金溪香料两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赶超发展,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力争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长1个百分点。

2抓科技项目。实现争项目争资金和获省科技奖励两项新突破。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突出企业主体,突出产学研结合,突出优势产业,突出效果转化,主动设计、强化管理、严格考核,提高科技项目实施效益。全年争取立项实施国家、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40项,争取无偿资金1200万元,扶持守业企业10家;争取省科学技术奖励项目3项,培育创新型团队10个,培育创新型人才10人。

3抓科技服务。实现科技入园、科技进村、基层科技工作三项新突破。完善科技入园机制,围绕各工业园业产业特色,建立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建立企业技术需求服务台帐,深入开展科技人员入园入和技术人才项目三对接活动,培育省级民营科技园区1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民营科技企业18家,实施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12项,引进高技术人才30人,指导企业开发省级重点新产品30项,促进专利申请210件;深入开展科技进村,推广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选派700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实施科技服务项目60项,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新农村建设;强化基层工作,加强基层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不时完善县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