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水利局党委服务发展计划

水利局党委服务发展计划

一、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民生水利问题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本质要求。水利与人民群众的生命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工作,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民生水利问题,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1、全力抓好防洪减灾工作。贯彻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高小流域防洪避洪能力;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完善预警预报体系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体系,给洪水以出路,防治洪水与规避洪水风险相结合;探索建立洪水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

一是健全各项制度预案。健全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防旱责任制,完善防汛指挥体系建设;完善*、*、*水库洪水调度方案、*港防洪预案、乡镇防洪抗灾预案、山区小流域防洪避洪预案和地质灾害防御预案,以及防旱抗旱预案。

二是提升防汛抗灾信息化水平。以预警预报体系的建设为重点,编制洪水风险图,完善预案体系,加快山区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的实施;加强防汛防旱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及防汛信息网管理,努力对防汛指挥系统、水雨情测报系统升级改造,建设重要水利工程的监视监控系统,完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

三是继续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年实施15座千库*工程、15座病险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加强防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程防灾减灾能力,确保水库、山塘度汛安全,充分发挥水库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功能。

2、供水安全保障。以“节水为先、优化配置”为原则,努力构建配置优化、水质良好、水量保障、多源共济、覆盖城乡、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水资源保障工程体系。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本地水资源与引调水的关系,以保障城乡饮水为目的,加强水源工程和区域性引调水工程建设,加强应急备用水源的建设。

一是强力推进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在已实施*等10个乡镇的基础上,20*年实施*、*、*、*、*、*、*、*等8个乡镇142个村农村饮用水工程,解决11.18万人饮水问题,其中不安全人口8.7万人,总投资达1.2亿元。其中铺设φ110以上PE主管网152.04公里,需投资3555万元。同时,出台完善有关政策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已实施农民饮用水进村入户率,加强对已建成工程的长效管理,切实提高工程效益。

二是着手实施千里渠畅工程。我市灌区分布情况为:以*、长坑垄、鹿溪渠灌区为骨干,各地小型水库灌区进行补充。的灌溉体系。目前共需要改造的自流灌溉面积100亩以上的灌区276个,设计灌溉面积13.85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6.225万亩,需要改造的渠道总长636km;需要改造的扬水灌区57个,设计灌溉面积3.5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2.75万亩,需改造泵站57座、渠道总长130公里。工程改造总投资约14415万元。拟从20*年开始,启动实施千里渠畅工程,计划实施5年时间,对全市小型自流、扬水灌区渠道等建筑物进行改造建设,通过改造,可新增灌溉面积2.2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94万亩,新增节水能力1414万立方米。

三是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水利要素和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快灌区改造、河道整治、农村水电、低丘红壤开发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努力遏制开发建设项目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充分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

二、坚持统筹兼顾,努力推进水利产业协调发展

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水利协调发展,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推动水利产业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1、努力推进渔业“131”富民工程。今年要突出抓好养殖水域环境改善、库塘高产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扩大名特优水产品面积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这四个重点,促进全市渔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一是继续抓好鳜鱼饵料鱼基地和网箱养殖基地建设,并扩大饵料鱼培育基地。同时加强鳜鱼良种工程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积极实施产业化培育。编制专项发展规划,完成*斑鳜商标注册,努力申报*市、*市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进资金,形成“公司+基地+渔农户”产业化基本构架,按照市场需求组织产品生产。三是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和项目实施,创建专业网站,建立鳜鱼市场营销网络。20*年力争向社会提供规格为150-500克的斑鳜5-10吨。

2、努力发展*港水上休闲旅游项目。完成*港城区段水上休闲游乐规划报批,并以招商引资方式着手实施,将*港城区段建设成寓休闲、运动、娱乐、餐饮、接待、健身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水上旅游区,成为我市“一江两岸”的精华,并形成浙西水上游乐开发特色。

3、稳步推进小水电开发。按照“有序推进,适度开发”的原则,努力协调各类关系,破解制约因素,在条件成熟时,科学开发小水电资源。同时,努力实施水电电气化县项目,加快现有电站报废重建和技术改造,提高发电效益,节约水能资源。

三、坚持人水和谐,全力抓好水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要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转变水利发展模式,实现水利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更加注重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生态治理,大力推进水生态环境建设。

1、实施全市水源地保护工程。着力提高水质水源水环境保护能力。按城乡协调发展要求,统筹考虑城乡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一体化建设与管理,加大生态水环境保护力度,更加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建立*港水面常年保洁的长效机制。按照“全面普查、综合整治、严格监管、完善制度”的总体要求,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切实保护全市饮用水源地和“一村一清洁塘”安全用水。在开展联合执法整治的基础上,划定*港、饮用水水源地、三大水库、农村生活用水水域保护范围,向全社会公布保护名单,树立保护公示牌,实行挂牌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保护办法、实施主体、保护要求、管理人员、监督电话等,加强监督。明确乡镇(街道)、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建立联合执法、规范管理、有序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2、加快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坚持按“人水和谐”的理念,继续加大*港及大桥溪等河道生态型建设的力度,并与水利绿化、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等活动相结合,把河道整治与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截污、景观美化等有机结合,努力达到“水清、流畅、景美”。

3、认真实施“新农村——水环境整治”工程。继续开展农村池塘河沟整治,着手进行集镇内河治理,为当地村民的生活、生产、消防、娱乐提供水源服务,为农村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进一步营造“人水和谐”环境。突出重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集镇村庄附近的河道、池塘、沟渠等水域的清淤疏浚,努力恢复河塘自然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4、加强渔业水体污染整治。建立全市渔业养殖档案。进一步规范养殖行为,通过调整养殖承包合同、规划渔业养殖证发放等,杜绝向水体直接施用畜禽粪便,改用无臭无公害的渔用生物有机肥,杜绝使用禁用的渔药和添加剂,并认真做好水产养殖生产、养殖用药和水产品销售三项记录,保护好养殖水质。

5、加强水资源科学保护。一是建立健全水功能区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继续做好地下水禁限采工作。二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广节水灌溉,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和节水型城市建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做好对生态、环境用水的配置,探索调整既有水利工程运行方式改善水环境的途径,建设水环境改善工程。三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取水计量监督与统计制度,完善水资源监测网络,建立水资源动态监测制度。四是强化水域开发管理。完善水利项目审批程序,合理划分审批权限。

四、坚持与时俱进,突出水利改革创新

要不断深化各项水利改革,努力解决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促进水利良性发展。要着力突破制约水利发展的关键技术,强化水利发展的科技基础,提高水利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水利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依法治水、科技兴水和科学管水。

1、深化水利改革。重点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机制、农村水利发展机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在打基础、管长远、促发展上狠下功夫。重点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水能资源管理,强化规划工作,强化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加强水利行政执法。要规范水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提高依法管理和规范水事活动的能力。加强水利信息,强化社会监督,推进水利政务公开。逐步将社会主体的水事行为、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强化水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提高水利执法力度和执法水平,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制型、服务型、效能型水利部门。

3、积极推进水利创新。切实加强水利重大问题研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同时,要切实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基层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及时研究解决基层水利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五、坚持严格管理,狠抓水利干部队伍建设

以强化执政理念为核心,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学习教育,健全制度管理,提高水利部门执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促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1、进一步强化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新党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实践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在水利工作的实践中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着力营造开拓进取、和谐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氛围。

2、不断健全制度严格管理。继续完善干部提拔、交流制度,完善科学合理的干部工作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党委议事制度、局各科室工作责任制、重点工作责任制、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工作制度,充分激发全局班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继续修订完善局政务公开制度、资金使用拨付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用餐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费用报销制度等有关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效能。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要深入推进干部人事管理、水利投资管理、水利行政审批、水利资金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强对局中层以上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项目建设管理、关键岗位的监督;要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大力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推动水利行业风气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