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政府单位组织总结

政府单位组织总结

20*年,20*组织工作坚持以党的*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上级组织部门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一是深化改革,增强活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二是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三是着眼长远,规范管理,较好地履行了党管人才职能;四是注重质量,狠抓督办,综合协调工作有了新的进步。特别是以下几项重点工作抓出了成效:

1、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万名干部到基层帮助工作的总体部署,将工作重点放在建立“七个机制”上:(1)选派机制。区委常委研究决定:凡没有在街镇、企业和开发区等基层单位担任过党政主要领导职务的45岁以下正处级领导干部,没有在街镇、企业和开发区等基层单位任职的35岁以下副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中层干部,都要根据干部个人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到街镇、企业和开发区等基层单位任职或挂职。另外,没有在基层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45岁以下的区级领导干部也要有计划地派到基层去帮助工作。(2)管理机制。选派干部的管理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对接收单位来讲,选派干部是客人,往往会碍于情面,不便管理;对派出单位来讲,选派干部是“远亲”,往往会缺失跟踪,不好管理,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出现“两头管理,两头落空”的现象。为此,区委成立了组织千名干部到基层帮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组成专班,负责对“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日常组织和管理,并明确规定,选派单位要尽可能克服人员更替的困难,不允许再给选派干部安排工作,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使用选派干部的,必须向区下派办请示。区下派办还制定并实施了选派干部定期向三方汇报制度,即向派出单位、接收单位和组织部汇报,定期了解掌握选派干部的工作、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严格执行组织部门定期征求意见制度,定期到接收单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收集选派干部的表现情况,并及时向选派单位和本人反馈。(3)职责机制。对下派干部,明确了相应职务。同时,区下派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各自的管理办法和职责要求,如,到企业的职责为: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协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协助企业制订改革改制工作方案,帮助企业拓市场、抓订单、供货源、收货款,帮助解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软环境;社区(责任区)民警的职责为:负责社区安全防范,实有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收集,治安管理,服务群众;法制副校长的职责为: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努力增强广大师生的法纪观念,切实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实现依法治校;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职责为:领导和指导村“两委”班子以“五个一”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大力宣传和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全面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和中心工作任务,切实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活动、“双建双带”活动和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计划,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认真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村干部依法办事、按章办事,注重村情民意调研,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和公益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等等。做到合理分工,职责明确。(4)培养机制。区委要求接收单位要把选派干部安排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去磨炼,安排选派干部参加重要会议,使他们尽快全面了解和熟悉农村、企业、社区等基层的工作。并明确一名党政领导作为传帮带联系人,负责指导选派干部的培养锻炼,通过经常性的交心谈心、沟通思想,指出差距、促其提高。与此同时,强调选派单位要定期与选派干部和接收单位联系通气,了解选派干部的工作情况,尽力在人、财、物上予以扶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区下派办、街镇还将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组织选派干部交流到基层的体会和心得,互相促进,共同提高。(5)激励机制。区委要求派出单位要保证选派干部待遇的落实,不能让挂职干部有后顾之忧。接收单位要关心生活,要把他们当作家里人一样对待和关心,要乐于和他们交朋友,主动帮助反映和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区下派办要及时总结并予以肯定;对存在不足的要指出问题点明努力方向;对思想上遇到障碍的,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帮助打消顾虑,促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6)考核机制。实行组织部门定期考核制,对选派干部每半年考核一次,突出能力变化的对比考核,看选派干部到基层取得的效果怎么样,看与接收单位工作的需要比缺什么,发现不足及时向接收单位和本人反馈,明确其努力方向。将考核情况列入干部个人档案,两年期满进行全面考核,并根据工作需要,对表现优秀的,予以提拔重用。(7)督导机制。制定了《关于组织千名干部到基层帮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文[20*]38号),区委组织部及相关部门根据干部到基层帮助工作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和管理措施,制发了《20*区千名干部下基层帮助工作考核实施办法》等文件,建立了干部下派挂职帮助工作的选派机制、管理机制、职责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并于8月份从纪委、组织部、人事局等单位抽调30人,组织6个督导检查组,对干部在基层帮助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这一活动的开展,密切了机关与基层的关系和党群干群关系,转变了干部作风,推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2、街镇综合配套改革领导班子配备工作。为了配备好领导班子,我们在总结去年徐古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街镇综合配套改革中领导班子成员调整配备的原则意见》和《街镇综合配套改革领导班子及成员考核工作方案》,并在实际操作中,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严格标准定职数。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职数配置上,各街镇统一设置9名党(工)委委员,党政领导班子实行交叉任职。根据我区实际,对邾城街、阳逻街、仓埠街、汪集街实行了党政负责人分设。各街镇至少配备了1名女干部。12个街镇领导班子职数由原来的158名精减为108名,精简比例达31.64%。二是规范程序搞考核。考核工作按照规范的考核程序开展,采取民主测评、民主推荐、个别座谈的方式,对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全面考核。按新核定的领导职数和公布的推荐职位及任职资格条件,进行无记名全额定向投票推荐和座谈推荐进入新的领导班子人选。考察工作实行考察预告制和考察责任制。三是扩大范围推干部。班子成员人选的确定,在街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所属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延伸到街镇的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中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和个别推荐。四是全区双推选正职。各街镇“一把手”人选,采取在全区范围内公开职务、公开条件、公开程序的方式实行双推。先在区级领导和一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大会上推荐,再在所在街镇推荐。根据得票高低,确定候选人。五是常委票决定班子。在民主测评、推荐、个别座谈推荐、组织考察、听取党委书记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得票多少,从高到低依次确定新的领导班子成员拟任人选,由常委会票决决定。调整后,不仅领导班子职数按标准减少了,而且学历提高了,年龄降低了。街镇领导班子成员,学历全部都在大专以上,年龄全部都在50岁以下。

3、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我区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已圆满结束,正在进行第二批。从第一批开展活动的情况来看,全区参加第一批活动的有76家,涉及基层党组织516个,参加党员7430名。学习动员阶段,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10场,举办形势报告会6场,讲党课40多次,参加百题测试活动党员7430名,党员参学率达到100%。分析评议阶段,全区共召开征求意见会233场次,发放征求意见表14692份,设立意见箱283个,设立专线电话4部,收集建议意见6363条,党性分析率达到95%。整改提高阶段,对查摆出来的993个问题,635个已落实整改,258个正在整改,15件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群众满意率为100%。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运作,保证了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序推进,扎实开展,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进一步理顺,为民办实事的成效不断凸现,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各项制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及取得的成效得到了省、市委督导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和省、市简报从不同角度相继宣传了我区的作法。

4、村“两委”换届选派工作。我区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紧紧围绕“村‘两委’主职‘一肩挑’不低于80%、村委会主任党员的比例不低于95%、妇女干部按比例当选”三项重点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至目前为止,全区有换届选举任务的547个村中,已完成538个村,占总选举任务的98.4%。其中,“一肩挑”的村有443个,占已选举村数的65.2%;村委会主任为党员的村有518外,占已选举村数的99.6%;妇女干部530名,占已选举村数的98.5%。超过了市委确定的目标(目标:一肩挑60%,村委会主任为党员的90%,女干部无目标)。其作法主要有以下五条: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常委会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换届选举工作动员大会上,区委书记、区长、分管书记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会上多次到相关街镇指导工作。二是目标明确具体。按照市委要求,结合20*实际确定了三个“跳起来摘桃子”重点目标,为搞好选举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培训宣传到位。区委举办2期培训班,对区指导组成员和各街镇分管领导和具体从事换届选举工作的同志进行培训,各街镇也对各村现任村干部和村委会成员进行培训,并向群众进行宣传。四是保障机制健全。分别采取国家干部包村、发挥村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在选举方法上实行设岗定位以及村干部职数为3人的村主任候选人必须是党员、村“两委”主职必须“一肩挑”等办法来确保完成目标。五是督导措施有力。采取“三员齐下”办法,由区级领导挂点担任巡视员、相关单位负责人驻点任指导员、聘请有关人员包片任观察员,切实加强督导和指导。

5、科技人才工作。针对20*基础条件较差,外地人才引进难的实际,我们坚持把人才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用好用活本地人才上。近年来,我们先后建立和完善了知识分子领导小组联系制度、专家联席制度、知识分子联谊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提拔了15名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区管领导班子,其中9人担任“三总师”职务,我们还组织专家开展科技送下乡活动,建立了蔬菜科技专家大院,开通了农业技术咨询专家热线,科技人才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如,被誉为“农业110”的专家热线在指导全区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年,由1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共接待各种技术咨询和处理应急事项1500余次。今年以来,专家热线变“老面孔”为“新面孔”,变轮流“听诊”为集体“听诊”,变“坐诊”为“出诊”,在自身建设和工作方式上实现了“三个转变”,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上半年,共接待电话咨询187人次,上门咨询12人次,发放宣传单9562张;举办上街咨询活动2场次,现场为农民群众解答问题、接待咨询308人次。

二、新形势、新任务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规划,组织部门肩负着重大责任。近期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从党的执政思想、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二是从提高“五大能力”以及党的自身建设“七项任务”等方面对组织工作在提供服务和保证上提出了新要求;三是从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构建和谐社会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对组织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二是对创新组织工作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三是对激发各类组织资源的活力提出了新要求;四是对建立民主公开的组织工作机制提出了新要求;五是对发挥基层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六是对推进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出了新要求。

3、实现“*”规划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最近召开的党的*五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于各级党组织把广大干部群众团结起来,凝聚起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这就要求组织部门必须从经济建设大局出发,始终如一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推进发展、实现跨越为己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真正发挥作用,为实现*规划而奋斗。

三、当前组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给组织工作提出的要求,当前,我区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三个明显差距”。一是区管领导班子结构与领导班子配备要求有明显差距。表现在:区管领导班子中,虽然配备了102名年轻干部,但有少数班子没有配备年轻干部;虽然配备女干部的比例达到了45.1%,但她们中仍有较大比例的“花瓶式”干部;虽然学历、年龄等政策性结构比较到位,但领导班子素质最优化的目标远远没有达到。二是领导班子成员及干部队伍素质和工作作风与实现“*”规划对干部素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区管领导班子中,明显存在“政治素质、思想观念、创新能力、工作作风和整体功能”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要着力解决“决策能力、驾驭能力、应变能力、法治能力、统筹能力和执行能力不够强”的问题。三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与《条例》的要求有明显差距。表现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不够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程度不够高,干部监督工作不到位,干部能上能下没有从根本上、制度上解决等等。

2、在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三个不适应”。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与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不适应。基层党组织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党支部工作缺乏创新,党员宗旨观念、法制观念淡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二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与方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适应。党组织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方法简单,对党员和群众缺乏吸引力。三是企业和社区党建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适应。在企业中,党组织的设置模式特别是工作、活动方式和内容有待改进;在社区,党组织设置与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如何同步的问题有待研究。

3、在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上存在“三个不够”。一是观念创新不够。虽然组工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然难以冲破僵化的思维方式的束缚,表现在工作上就是不敢创新,不愿出新,按部就班,照抄照搬,畏手畏脚,求稳怕乱。积极主动地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中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问题不够。二是方法创新不够。在推出和完善适应发展需要的组织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思考不够,在创新管党机制、创新干部选用机制、创新基层党建方法方面探索不够,特别是在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一些制度性的规范方面做得不够。三是抓落实的力度不够。虽然在抓落实方面建立了一些制度,但制度落实力度不够大,仍然存在开会布置多、检查督促少,重过程、轻后果,重形式、轻结果等问题。即使搞了督导检查,但仍然存在对检查结果反馈运用不到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