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府汇报

政府汇报

政府汇报

政府汇报范文第1篇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年工作回顾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市经受特大自然灾害严峻考验,实现侨乡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在中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农业稳市、商旅旺市、强镇富市”发展战略,努力增创资源、侨乡、环境、后发四大优势,认真落实七项工程和九项重点工作,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基本实现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夯实了基础。

——三大产业健康发展,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6.0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28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55.82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50.96亿元,增长8.4%。三大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15.7:45.3:39变为15.3:44.3:40.4。全市国民经济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工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全市工业总产值达315.2亿元,增长8.7%;全市用电量首次突破10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达5.09亿千瓦时,增长11%。铝型材、五金制品等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强劲,食品、医药、印刷等传统产业焕发生机。铝型材及铝制品出口额达1.31亿美元,增长68.8%。冠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全年出口烧烤炉达30万台,上缴税金达2350万元。抓质量创名牌有新突破。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入选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其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长江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省优秀民营企业;平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被评为省著名商标企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我市第二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新增大江三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7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市粮食购销总公司“珍香”牌优质米形成产业化经营。林业、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向规模化、优质化、特色化迈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全年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8宗,修复水毁工程一大批。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抗击强台风“伊布都”的重大胜利。镇级经济实现有效增长。制定**—**年镇级经济发展计划,筹措资金2000万元扶持各镇工业园区建设。镇级财政收入增幅超过全市9.8个百分点,水步、**、赤溪三镇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镇增加到5个,实现了预期目标。

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改善消费环境,城乡市场贸易活跃。规范市场物价管理,价格总体水平稳中有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5亿元,增长6.6%。汽车、住房、数字电子产品等高档、大额商品消费大幅增长。连锁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渐上规模。克服非典影响,旅游、交通运输、餐饮等行业恢复较快。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6亿元,增长1.3%;地方一般预算支出5.64亿元,增长4.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0.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6.23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6.2%和9.4%。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依法治税工作加强。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支持市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加大。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区域环境日益改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4.7亿元,增长25.6%,位居江门地区各市(区)的前列。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筹集1.37亿元加快路网配套、砂土路改造和桥梁建设。省道高铜线改造暨三台大道建设工程已动工兴建,新城区建设全面铺开。**电厂工程建设进展顺利,1、2号机组已并网发电,3、4号机组建设进度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市电子政务专网平台、电话信息平台等相继投入使用。城市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千方百计投入资金解决台城城区建设热点问题,突出抓好环北大道绿化改造工程和石花山环湖路、沙岗湖大道等路段亮化工程,完成城区消防栓和交通要道指挥灯安装工程。

——招商引资持续向好,外源型和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

努力构筑招商引资优良载体,全面整合原有30多个工业园区,集中规划建设新宁、祥岭、金沙、**湾和西南等五大工业园区。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新制定了《**市工业园投资优惠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37个部门实施细则。强化目标责任制,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3亿美元,实际利用民资10.55亿元。全市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比上年底增长13.8%、18.3%和7.5%。外向型企业增多,外贸出口大幅攀升。全年出口总额4.76亿美元,增长16.7%,其中三资企业出口额达4.17亿美元,增长32.7%。全市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生产企业有8家。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体制创新工作有新进展

公有企业改革稳妥推进。继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抓好企业转制工作,转制率达94.7%。农村税费改革全面铺开。认真实施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改革措施,农民人均减负率达84.4%。行政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深入开展。撤销上川、下川两镇,组建川岛镇,进一步理顺川岛试验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全市撤并转事业单位共31个,缩减编制878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市政府各部门及镇原有的审批、核准事项精简了53.8%。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建立了社会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登记备案制度。有形土地市场、建筑市场逐步规范,全年共有118项工程进入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心交易,招标率达100%。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平工资9816元,增长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10元,增长2%。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取得成效,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努力拓宽就业和再就业渠道,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措施。新增就业岗位7352个,安置城镇劳动力466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人数均有增加。成立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筹集资金500多万元建立帮扶专项基金,有效地促进扶困助弱工作的开展。

环境保护和计生工作在巩固中提高。注重环境保护,抓好环境监测,全年关、停、并、迁企业64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2宗,环境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计划生育工作真抓实干,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成绩突出,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

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强科技创新,获省、江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共17家,获省、江门市立项科技计划项目有11项。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巩固“普九”,推进“普高”,各项基础教育指标均达到江门市督办指标的要求,**年全市高考升学人数2614人,比上年增加537人。继续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撤并中小学25所,新建、改建学校37所。文化事业繁荣,举办了庆祝元旦、春节等多项大型文娱活动,在地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的作品有470多件。广播电视事业取得较大成绩,市广播电视局被评为全国系统先进单位。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承办全国排球联赛、中国女排友谊赛等国内大型赛事,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医疗卫生管理体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强非典预防工作,实现非典“零病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38.9%,超额完成江门市下达的任务。外事、侨务、台务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强与海内外乡亲的沟通,成功举办第二届世界**宁阳联谊大会。民兵预备役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更加团结。民政、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宗教、人防、档案、方志、保密等事业不断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有新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绩

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全市上下形成思发展、谋发展、真抓实干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弘扬新时期侨乡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倡导扶危济困、舍己救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大创建力度,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果,获省、部级表彰的先进单位17个、先进个人15人。

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坚持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加强与社会各群众团体联系,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政府工作的意见,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共194件。依法治市工作有效开展,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加大,行政复议工作更加规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继续组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打击“两抢”、“两盗”专项斗争,着力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开展禁毒专项斗争,认真落实“禁毒03工程”,筹资3000多万元建设市戒毒中心。坚持不懈地同“”等组织斗争。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作风有新转变。深入开展机关行业作风测评活动,有效地改善了政府机关的办事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建设有效加强,保证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干净干事。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市在困难中求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全市党政军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驻我市人民、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以及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加上政策性减收因素的影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招商引资尚无重大突破,发展不平衡;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就业压力增大;一些职能部门仍存在“中间梗塞”现象,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年工作安排

**年是我市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当前我市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球经济的好转、CEPA的实施、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的动工、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和港珠澳大桥的规划建设,**电厂1、2号机组的建成发电,有助于我市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空间的拓宽。从我市的发展形势看,经济运行已从谷底开始步入新一轮发展上升期。但是,由于国际竞争和国际贸易磨擦加剧,周边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规模大、发展势头猛,我市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趋利避害,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拓展工作新思路,实现工作新突破,开创工作新局面。

**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及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扩大经济总量和财政增收,努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农业稳市、商旅旺市、强镇富市”发展战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镇级经济和特色经济,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具有侨乡特色的文化大市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外贸出口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下,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平工资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重大工程建设,着力提升环境竞争力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我市重点工程---省道高铜线改造暨三台大道建设工程进度,今年内按四车道标准拉通水步大道至侨光大道段。加快各镇至高速公路出入口连接线和砂土路、危桥改造等工程项目建设,抓紧铺开麻阳线、横东线等预定路段改造工程,为我市城镇建设和工业园区的整合开发构建优良完备的交通体系。继续配合好**电厂建设,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加紧鱼塘港的招商建设工作,促其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加快工业园区的整合建设。实施高起点规划、组团式开发,将我市五大工业园区建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生态型工业园区。今年要重点建设好“省级民营科技园”---新宁工业园,并力争完成其他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和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争取银行融资、引进外资、吸纳民资等多元投入方式,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问题。建立市、镇、村三级利益共享机制,调动各级发展工业园区经济的积极性。抓好工业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到组织、领导、措施、管理四到位。

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突出规划的龙头带动作用,高起点制定城镇化实施方案,实行规划、保护、建设、管理一体化,建设文明开放、管理科学、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新城镇。重视台城中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经济发展载体。加快“适度向东,积极向南”规划的实施,重点抓好新城区和三台大道两旁土地的开发,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抓紧城区星级酒店、商贸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城市功能和承载力。继续抓好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尽快完成旧城区四大出口改造工程,营造良好的城区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的城市资源,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资金投入多元化,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搞好以斗山、**、海宴三个省级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全面提高我市城镇化水平。

二、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做大做强外源型经济

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全力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落实和兑现现行优惠政策,努力争取直供电政策,创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推行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产业招商、重点项目招商等形式多样招商。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市场化的招商引资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招商。强化项目跟踪责任制,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名领导牵头、一班人马服务、一套措施落实。抓住CEPA实施的有利时机,发挥大电厂、大港口、大交通、大工业园区的优势,加强对大型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招商工作,争取引进大型石化、重装备项目以及高水平的旅游项目。

努力扩大出口。积极适应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做好新形势下我市外贸出口工作。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赋予更多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扩大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传统优势产品和名牌产品出口。加强外经贸、海关、税务、检验检疫、金融、边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营造安全高效通关环境。

三、加速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

培育特色工业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建设工业园区有机结合,按照产业布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向五大工业园区聚集,形成特色制造业基地。鼓励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竞争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尽快把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铝型材、汽车配件、五金制品、纺织服装、皮革、水产品等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省内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优势产业簇群。强化名牌带动,加大挖潜培植力度,扶持发展产品品牌、行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努力提升我市制造业的形象和档次。

发展海洋特色经济。抓好海洋产业开发规划,出台有利于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调整渔业生产结构,鼓励和扶持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海洋运输、滨海旅游和海洋生化等海洋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蓝色产业”聚集带。抓好水产品深加工,扩大我市水产品牌效应。加快**水产品交易市场和横山新渔港建设,促进水产品流通。加强海域和海岛管理,争创全国优秀示范区。

加快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制定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科学整合旅游资源,着力建设旅游精品,全面整治旅游环境,加大宣传包装力度,打造我市“海岛、温泉、侨乡”特色旅游品牌。大力引进内外资,提高以川岛为主的海滨旅游开发档次。切实抓好温泉资源开发,协调解决好白沙朗南温泉、三合兆恒温泉的建设,力促都斛富都温泉今年建成投产。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培育和扩大住房、汽车、电信、教育、文化、医疗和体育健身等消费热点,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批发市场、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和流通方式,发展现代流通业。

四、以“三化”解决“三农”问题,加快镇级经济发展步伐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今年要抓好全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基本完成全市36宗中小型水库和部分重点江海围堤的除险加固工程。抓住省实施第三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有利时机,继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积极向上反映,争取川岛海底电缆工程上马铺设。

加快“三化”进程。要把镇级作为加快我市发展的主战场,大力推进“三化”,发展壮大镇级经济,实现今年新增2个镇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目标。加大工业发展扶持力度,鼓励异地招商办厂,争取各镇都有工业项目上马建设。把城镇建设与公路改造、旧房改造、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增强各镇区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继续推进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三高”、生态、安全农业,积极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坚持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围绕优质稻、果蔬、水产、禽畜四大优势产业,积极引进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发展。鼓励建立行业协会、商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努力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落实有关配套措施,降低农村行政成本。建立土地征用制度,积极稳妥推动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乱收费和农民建房乱收费等专项治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转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五、深化经济社会各项改革,为加快发展提供新动力

加快国有企业和公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民资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加快国有企业转制步伐。调整和完善市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运行机制,防止公有资产流失,确保公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行事单位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和调度,盘活闲置的公有资产,提高公有资产的运营效益。

突出抓好民营经济发展。落实省、江门市以及我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政策、政务、市场和舆论环境。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提高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重点支持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人员再就业型、农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市汇亨信用担保公司开展业务,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推动产权有序流动。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和各类保险市场。规范有形建筑市场。加快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发展,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管理体制。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推行政资、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创新行政管理手段。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信用体系,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深入开展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整治,全面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严厉惩处传销和变相传销。整治价格垄断、价格欺诈等不正当行为。加强反走私综合治理,坚决遏制走私贩私。

六、推进“十项民心工程”,关心和改善人民生活

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把实现比较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抓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下岗工人提供更多的再就业咨询和劳动技能培训服务。加大对“4050”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援助力度,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和转业军人的就业安置工作。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关系调整,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医疗、女工生育保险制度,重点抓好不同所有制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逐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符合保障标准的城乡困难居民全面实行低保。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和应急救治“三大体系”,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要按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要求,毫不松懈地做好预防非典和禽流感工作。深化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医疗收费和药品采购行为。深入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农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

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活。按照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子女上学、就医、打官司、住房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优抚保障制度,提高优抚保障水平。完善挂钩扶贫责任制,加快集体年收入3万元以下村委会和困难农民的脱贫步伐。抓好农村安居工程,妥善安置三峡库区移民。加强救灾救济工作,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

七、高度重视财税金融工作,有效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大力培育税源。要把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提高财税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加强和规范非税收管理,推进预算外资金管理向预算内资金管理方向发展。搞好城市资源营运和管理,提高土地收益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完善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制度。严格依法治税,加大征收稽查监督力度,确保全年税收任务完成。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扩大部门预算试点,加快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严格预算管理。根据“保重点、压一般”的原则,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重点支出资金需要。建立财政抗风险的应急预警机制,建立规范的政府债务筹措和偿还机制,提高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能力。鼓励各镇、各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我市经济发展。

强化金融资产监管。继续做好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妥善处置地方不良资产和政府债务,防止转化为财政风险。加大全市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工作力度,促进银政、银企合作。

八、推进具有侨乡特色的文化大市建设,统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干部群众,深入持久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我市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强以诚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扎实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城乡居民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城乡文明程度。

繁荣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阵地建设,加大对侨乡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发挥侨乡文化优势,创造文化精品。发展群众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好我市第八届文化艺术节活动。以传媒、音像、出版、咨询、会展、旅游、体育比赛等载体作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招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突出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和推进高中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多元化办学,鼓励民间资金办教育。发展继续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人才信息库,抓好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创造优良的人才服务环境,发挥人才优势。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我市的基础和条件,采用技术合作、科技交流、利用外资等多种方式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加大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实施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政务信息资源中心数据库、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建设,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环保和生态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建设环保生态文明侨乡。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实行污染物排放登记许可制度,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抓好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推动城区环保工作上新台阶。加强水资源的配置和保护,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大力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沿海防护林、绿色通道、红树林及湿地的保护和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步伐,创建林业生态市。强化规划管理,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乱占耕地和林地。抓好殡葬改革。做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维护陆地和海洋生态安全。

继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建立依法管理、村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在我市建立中国女排训练基地,提高“排球之乡”的知名度。举办市第一届运动会,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健康开展。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抓好全民国防教育,提高国防动员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水平。完善防空设施管理。做好双拥共建和优抚安置工作。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提高防灾抗灾意识,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推行注册安全主任制度,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继续重视做好外事、侨务、台务、宗教、民政、老龄、残疾人、档案、方志等工作。

九、坚持依法治市,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听取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切实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逐步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完善村民自治,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确保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利,促进政治文明建设。

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做好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创新行政许可的体制和机制,推行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行政许可。规范工作程序,完善责任制,强化对行政许可的监督。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和执法监督,规范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组织的破坏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坚决打击各种刑事和经济犯罪。继续推进“禁毒03工程”,建设好新戒毒中心,努力实现“基本无毒区”目标。进一步发挥群防群治作用,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好工作,积极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政府汇报范文第2篇

2021年,…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思想、党的精神以及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的具体要求,不断深化本行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规划管理建设工作,充分运用“互联网服务”和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减少收件材料,提高办事效率,使企业和办事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强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积极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实施事项纳入工作。今年前三季度共完成?个事项的录入。并对所有公共事项和行政权力事项目录,法律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联系方式,投诉渠道等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二)坚持把简政便民理念落实落细。在与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同时使用县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平台实现不动产交易综合受理与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实现了“一号申请”“一窗受理”、线上审批、统一出证。业务办理时间压缩在1小时之内。今年,按照州………………的要求,在各乡镇建立起自然资源工作站,使服务触角继续延伸到一线,通过收件等方式,减轻群众负担,增强服务力度。

(三)主动作为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今年以来,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全力破解老旧小区办证难问题,经过各方配合已完成目前47栋老旧楼房中,26栋已经达到办证条件。受益群众700余户,3000余人。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一)完善行政制度体系,做好相关事项的公告。昭苏县自然局认真按要求做好公告事项。年内土地招拍挂公告、规划公告等近20次,公告实现了应发尽发的目标。

(二)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聘用昭苏县?律师事务所律师作为我单位法律顾问,不定期在单位开展法律宣讲及咨询,提高系统工作人员对于政策文件合法合规性审查。

(三)推进决策民主,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截止8月底,共召开党组会、会审会?次,确保重大事项决策过程透明公正。

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一)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为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妥善处理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做到在法定时效内做好申请答复,今年以来,我局收到信息公开申请2件,答复2件。

(二)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围绕“5.12”防灾减灾日、“6.25”全国土地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相关内容普法宣传洗。一是聚焦重点领域,立足我局业务实际需要,通过邀请专家、律师以及局内业务骨干宣讲的方式,开民靶向性专题培训。开展了“法治思想解析”专题党课。二是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向行政相对人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精准普法工作。三是开展多种方式的普法活动,向单位包联村、矿业单位等普及法律法规知识。

(三)落实诉访分离制度。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访求清单及主要法律法规政策依据。正确引导信访人通过法定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严格按照“来访有记录、有信有答复、处理有反馈”的工作要求,办结信访事项。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以及重大信访信息反馈报告制度,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访求,引导群众在法治框架内解决问题。

(四)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保障和规范当事人依法行使行政复议相关权利。今年前三季度共处理1起行政应诉案件,已审理终结。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深刻认识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的重要意义,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特别是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班子成员要带头学法用法、法制观念和依法管理意识明显增强,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政府汇报范文第3篇

 

省质监局:

近年来,在省局的正确领导和法规处的精心指导下,宿州市局以党的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注重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创新,强化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法商培养,着力夯实依法行政基础,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升了全市质监系统的法治化水平,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一)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提升。理清了法治质监建设目标思路,建立完善了依法行政配套制度,推进了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了年度依法行政考核制度、领导干部任前考察和法律知识考核制度、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双随机制度,落实了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法律顾问制度。市局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二)行政决策法制化初步形成。建立完善了《宿州市质监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落实了先审查后提交会议决定制度;坚持多年聘用法律顾问并参与决策和案审,发挥其监督把关作用;参与政府立法,复议审查和法制监督等工作,得到省局法规处和市政府法制办的认可。

(三)执法监督工作扎实有效。加强法制管理,注重接受上级法制机构的指导、监督,完善执法委托程序文件,理顺执法管理关系,组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认定和人员执法资格审查,保障了执法主体合法;实行“阳光执法开门审案”、运用“说理式执法”,丰富了执法办案和监督举措;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工作,严格执行“两法衔接”工作制度,相关信息录入安徽省事中事后监管平台。

(四)法制宣传教育稳步推进。落实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机关学法培训制度,制定实施了年度法律学习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参加省局和市政府举办的各类法治培训,组织参加全市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举办宿州市6S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培训班,组织宿州市首届质量知识大奖赛,开展业务科长会前讲法活动等。在市局网站开辟法治建设专栏,利用“世界计量日”、“安全生产月”、“质量月”、“12·4”国家宪法日等节日,宣传质监法律法规和质量提升工作。法规科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法制工作先进个人”。

二、具体做法与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基础工作

1、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质监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法治质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到制度建设、考量指标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体部署,力争到2019年底,把宿州市质监局建设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实现质监工作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在原有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局属各科室、各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质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机关党委),抽调1名法律骨干负责日常工作。

3、坚持周五学习日制度,保障了每月至少1次集中学习培训。把宪法等法律列入领导班子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每年至少开展2次集体学法。除年初全员集中学法活动外,专业法律普法由专业科(室)牵头组织、法制机构协调配合,其他公共法律邀请专家授课。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权力制约

1、完善科学行政决策机制。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决策行为规范,重大决定、重要事项上会前必须经法制部门审核,并严格实行事前听证、专家论证、公开公示、审核报备的决策程序,做到了科学决策、依法决策、集体决策。《关于市县(区)质量技术监督事权划分的意见》起草期间,多次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各类质监事权,一把手亲自带队赴四县一区市场监管系统调研,凡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量大面广、由县区市场监管局管理更方便有效的质监事权,一律下放县级局管理。

2、完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出台了《宿州市质监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明确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流程。对保留的行政处罚权力,编制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下一步将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规定,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进行整合,逐步将各类重大行政权力的行使,都纳入法治审核的范围。

3、完善各类监督制约机制。积极推进质监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在官方网站、政务微博以及公示栏主动公开各类工作动态、重大事项、处罚信息、审批结果等,在双打信息平台及时推送相关执法检查信息,在企业公共信用平台更新监管企业被抽查情况等。设立投诉举报办公室,开通12365投诉举报热线,实行24小时受理,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微信公众号注重舆论监督。加强信访和调解工作,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基本素质,推行文明执法、阳光执法、和谐执法。配合市法制办组织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培训考试,市局8名新调入执法人员通过了资格考试。目前全局共有持证执法人员37名。

(三)加强法治管理,改进执法监督

1、坚持“阳光执法,开门审案”。我局连续多年推行“阳光执法、开门审案”活动。选取有较大影响的行政处罚案件,邀请纪检监察、政府法制、司法和新闻媒体等单位的法律专家,参与到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中,由专家对个案进行点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对质监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与会专家充分交流后,再对案件作出审理决定。“开门审案”是体现了行政处罚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了行政执法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2、坚持“说理式执法”。行政执法人员在进入执法现场前,先将法律赋予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当事人,并向当事人介绍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检查依据,再进入执法现场进行检查,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全面实行“说理式”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在文书中讲清事实、列举证据、阐明道理,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2016年以来,我局推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和执法重点下移,主要负责对县区市场监管局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的进行监督指导。2016年共办理一般行政处罚案件12起,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起,;2017年共办理一般行政处罚案件12起,行政复议案件1起。

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具有的5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县区市场监管局行使,市本级仅保留1项(气瓶充装许可);为加强放权后监管效能,编制行政权力事项事中事后监管细则,共分三大类78小项;梳理宿州市质监局公共服务事项14项和中介事项6项,分别编制清单和服务指南;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制度,编制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共8项,检查对象名录库共93家,执法人员名录库共30人,编制宿州市质监局随机抽查工作细则。上述工作均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按时完成,上网公布。

4、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争议。一是积极推进信访制度改革,编制了《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清单》,共4大类9项群众信访诉求类型,积极引导信访人员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经解决问题。二是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选聘市三联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为我局法律顾问,实行法律顾问参与行政决策和法律监督制度。三是实行执行和解、案件回访等措施,积极化解争议,促进执法和谐。2016年以来,我局共办理1起行政复议案件,无诉讼案件,群众举报投诉处理率达到100%。

政府汇报范文第4篇

今年防御台风工作情况

今年汛期我省受4个热带气旋影响,其中第7号热带风暴“蒲公英”给我省带来了较大灾害损失,也是近5年来严重影响*的一次强热带风暴。第21号热带风暴“海马”对我省产生一定影响。第14号台风“云娜”和第16号台风“鲇鱼”对我省影响较小。

第7号热带风暴“蒲公英”于今年7月3日9时30分在浙江省乐清市登陆,登陆后风暴中心向北偏东方向移动,经长江口,4日风暴中心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朝东北方向移动远离我省。受热带风暴“蒲公英”的影响,7月3日我省淮河以南地区出现8到9级东北大风,沿海最大风力达10到11级,沿江和苏南地区东部出现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7月2~4日累计降雨超过100毫米的有8个县(市、区)。

7月3日正值天文大潮,风、雨、潮三碰头。据统计受灾范围共涉及12市(县),51乡镇,34个居委会;受灾人口61.53万人;有2608户居民家中短时进水,共损坏房屋0.9498万间,倒塌房屋0.2994万间,有233条(处)道路一度积水,约87.2千公顷农田临时积水,77.5千公顷农田受灾,7.34公里输电线路受损和41条次线路供电中断,161家企业一度受淹,沉船34条,损坏护岸3处,有3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08亿元,其中水利直接经济损失0.35亿元。

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8月12日20时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最大风力12级以上。我省受其轻度影响,全省大部分地区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出现6到8级偏东大风。今年第21号热带风暴“海马”于9月13日12时在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永强镇登陆,登陆后迅速减弱为热带低压并逐渐进入我省西部。我省受其倒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苏北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6-7级的偏东大风。

针对台风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我省加强监视、周密部署、靠前指挥、各司其职、全力抢险,把灾害损失减低到最少限度。

(一)领导靠前指挥。今年在第7号热带风暴“蒲公英”和第14号台风“云娜”影响期间,省委李源潮书记、省政府梁保华省长对防御台风工作均作出重要批示,梁保华省长多次到省防指听取了省防指对防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的汇报和省气象局关于台风情况和台风趋势的分析,省防指指挥、副省长黄莉新坐镇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现场指挥防台工作。特别是14号台风“云娜”影响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对防御14号台风作出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力做好防台抗台工作,省防指及时转发国家防总关于抗御今年第14号台风工作的通知,并针对我省情况,提出具体措施。

(二)及时部署,派出抗台工作组。面对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我省积极部署,做好抗台工作,在台风发生期间,省防指发出《关于密切关注台风动向的通知》和《关于抗御台风的紧急通知》,要求从六个方面加强抗御台风工作:一是高度重视防台工作。要求各级防汛指挥部领导要高度重视,坚守岗位,及时掌握强热带风暴动向和汛情,按照防台预案,落实各项防台措施。二是切实加强水利工程防守。加强海堤、江堤及太湖大堤等河湖堤防的巡查、防守,落实防风浪措施。特别是对受风浪正面袭击的海堤、江堤,重点防守,增补抢险物料,落实应急抢险预案。三是加强水库安全监测、巡查,严格按照已批准的水库调度方案控制运用,不得擅自超蓄,病险水库要降低水位度汛,确保水库安全;加强对丘陵山区崩塌、滑坡等隐患点的检查监测,防止暴雨诱发地质灾害,发现险情立即组织群众安全撤离。四是加强城市抗台工作。城区排涝闸站做好开机准备工作,专人值班,一旦遭遇暴雨受淹,立即启用抢排涝水;检查建筑工地、广告牌等安全防护,防止风毁伤人;加强对电力、通信等重要设施的保护。五是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加强检查城乡危房以及简易房屋,落实安全撤离措施;通知出港船只回港避风,及时组织海上、江上养殖人员和其他危险地区群众的安全转移,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六是加强防汛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各级防汛指挥部24小时值班,保证防汛抢险物资、队伍及时到位。出现险情时,全力组织抢险,尽量减少灾害损失,并及时上报。为加强对各地防台工作的督促、指导,14号台风“云娜”发生期间,省防指于当日派出五个抗台工作组,前往苏州、无锡、南通、盐城、连云港等市,协助指导地方防台抗台工作。

(三)加强会商,科学决策。每次热带气旋影响我省期间,省防指多次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召开防汛会商会议,通报防汛防台工作准备情况、防汛存在问题等,各有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所承担的防汛职责,积极主动地和挂钩市、单位加强联系,并不定期地进行防汛检查。

(四)各司其职,加强指导。电力、交通、通信、市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部门都分别修订完善了防汛防台预案,根据汛情发展情况,随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有效地提高了防台抗灾应急处置能力。针对沿海沿江地区城乡危房以及简易房屋,省建设部门按照防汛防台工作要求,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市政公用设施安全保供以及危房安全渡汛等为重点,强化各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加强对危房、险房的检查,发现险情,及时组织维修,必要时组织居民转移,防止发生房屋倒塌致人伤亡的事故。强化建筑工地管理,加强基坑排水,确保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做好供水、供气、交通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排涝保供,保证正常运行。增强对城市道路、桥梁、涵洞、码头、河道、下水道、窨井盖等设施的巡查力度。

二、防御台风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切实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防台责任制。防台责任制落实是取得抗台工作胜利的根本保证,多年来我省一直着力加大防台责任制的落实力度,要求将防台责任制落实到每一级、每一个部门,落实到最基层。在今年全省防汛工作会议上,省政府与各市均签订了防汛防台工作责任制状,具体明确各市防台工作的责任,市县乡各级也层层签订责任状。同时还明确了各级防指成员单位的防台职责,大江大河防台责任人、重点城市防台责任人、水库防台责任人、主要蓄滞洪区防台责任人、省直管流域性工程防台责任人,并已汇编成册下发各地,真正使每一段堤防、每一座水库、每一座涵闸、每一处险工段都具体落实了防台责任人。我省通过新闻媒介、网站公开防汛防台责任人名单,接受群众监督,加大责任制落实力度。

(二)坚持“建重于防”的方针,提高防台工程建设标准。一是实施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应急加固工程。2003年淮河流域大水后,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全省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应急加固工程,今年我省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工程总投资10.41亿元,共分11个大项75个子项目,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计划的60%。二是继续抓紧江海堤防达标建设。我省从**年汛后开始实施江海堤防达标建设,目前江堤达标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进入验收准备阶段。江堤达标工程共完成堤防土方加固长1533公里,土方4500万立方米,防护工程1110公里,新建、加固水下护岸126公里,加固小型涵闸1280座,其中大中型闸45座,填塘固基593公里,1920万立方米,灌浆及插塑82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近46亿元;海堤达标建设工程正在按照计划实施,目前已完成达标堤段504公里,加固维修沿海挡潮涵闸107座,其余年度工程正在实施。三是太湖治理骨干工程基本完成。望虞河工程、太浦河工程、环湖大堤工程、湖西引排工程和武澄锡引排工程等5项治太骨干工程均已基本完成,骨干防洪工程标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四是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省共有水库908座,其中大型6座,中型41座。继石梁河水库除险加固进行竣工初验后,横山水库也已通过蓄水验收,目前小塔山水库、阿湖、高塘、大石埠、贺庄水库正在实施除险加固,部分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五是抓紧实施水毁修复工程。根据今年汛前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汛期出现的水毁工程,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省防指及时安排特大防汛经费、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和水毁修复等工程经费,目前各地正在抓紧实施,及时发挥工程效益。

(三)坚持“防重于抢”的方针,全面落实今年的防汛防台各项准备工作。对于今年的防汛防台工作,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防汛防旱工作会议上已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治水观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防台工作,一月下旬,省防指就向流域所在各市、厅属工程管理处发出了“开展水利工程汛前大检查的通知”,部署汛前检查工作;3月5日,省防办在淮安召开全省防办主任会议,贯彻全国防办主任会议精神,总结去年防汛抗洪工作,部署今年的任务;4月1日至3日,组织流域汛前检查情况汇报会,研究重点险工患段处理方案;4月中旬,省防指派出四个专家组,对影响今年度汛安全的重大问题进行现场会诊,落实安全度汛措施。我们通过自查、抽查和专家组会诊的方法,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项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安全度汛。6月份省防指又派出两个水库检查组,对全省水库的安全度汛工作进行再检查,落实全国水库度汛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省防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汛前把防汛防台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的防汛防台任务下发给各级政府、防汛指挥部,要求抓紧处理和落实,限期完成。

(四)认真制订和落实防台风预案。近年来,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切实加强沿海地区防台风工作。市县各级防汛部门按照《*省沿海地区防台风工作规定》要求,按照从难、从严的原则,认真制定包括防御台风工作在内的防洪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乡镇和街道的预案具体落实到村(厂)、户,并落实好台风袭击时恶劣条件下的各项应急措施,特别做好江心洲和沿海养殖作业人员的撤离准备工作。对于易遭台风袭击地区的堤防,认真落实抗风挡浪物资。做好防汛防台通讯设备的建设和维护管理,我省沿海沿江易遭受台风袭击的22个县(市)已全部建成卫星气象云图接受系统,能够及时对台风动向和天气趋势进行跟踪和监测,掌握抗台主动权,同时已完成县乡(镇)通讯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江心洲的防台撤离预案各市也进行修订和整编,特别是扬中以下各江心洲,各市已根据不同潮位和台风影响范围,分别制定了老少病弱残人员的撤离方案。

(五)广泛发动,做好物资储备和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工作。防汛物资是防汛抗台重要的物资基础,我们一直坚持“分级负责、分级储备、分级使用”的原则,建立完善防汛物资储备体系。今年省级共储备编织袋616万只,草包310万只,土工布95万平方米、彩条布257万平方米、木材3000多立方米、块石40多万吨、冲锋舟、橡皮船104艘,救生衣2.5万件等防汛物资,以及应急挡水子堰、管涌抢护材料等防汛抢险新物料,市县两级共储备三袋3569.4万只,块石76.8万吨,土工布94万平方米。针对河道、水库等不同的设防水位和台风可能影响程度,落实各自防汛防台任务,并现场储备抢险物资。全省组建防汛抢险队2.3万个,计147万人,其中组建了两支省级机动抢险队和南京、连云港、宿迁市的三支市级机动抢险队。各地还开展了抢险队伍演练和防汛抢险知识的培训。

政府汇报范文第5篇

政府工作报告是对上一年来政府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总结,并在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制定国家政策和方针,对国家影响深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问题来了,在工作报告中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等语。由于政治文献的特殊性,翻译必须要恰当准确。一旦翻译有误,小则给读者的理解带来麻烦,大则让西方读者对中国的国情现状产生误解,对中国在国际中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中国特色政治词汇能否准确翻译对宣传和弘扬中国特色文化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词汇

中国特色词汇是一种包括了概念、政治术语以及具有独特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政府工作报告是关于国家发展,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向的文体,其中有大量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词汇,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农”、“廉政建设”。人们可以从这些词汇全面得了解中国发展的现状,促进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然而,词汇往往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社会的飞速发展也会带动中国特色词汇的快速变化。因此,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我们在翻译中国政治类文献时,既要采取符合英语社会的表达习惯,又要尽量保存中国特色词汇的特色,保存其原有的社会传统意义,做到原文和译文在文化内涵,情感色彩和社会影响方面的真正对等。

功能对等在政治文献翻译中的运用

政治文献的翻译实际上就是为了宣传本国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就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有益的国际环境。但是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一一对应的表达,因此无法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在这种情况下更加注重译入语读者能否从译文中获去与原文相等的信息。基于这种读者反映论,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该理论涵盖两个方面:1.译文的语言是与原文最为贴近的对等语;2.译文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一样。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使读者的关注重点从文字的表面涵义转移到译文最终的效果,为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起到了借鉴作用。

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

政治文献是一座中国与世界各国沟通的重要桥梁,国家重大方针和基本立场都涵盖于其中,不仅代表中国政府,还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因此在翻译中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才能避免意义上的偏差。

1 直译

直译是政治文献的主要翻译策略。翻译学者程镇球曾说:“在政治文章的翻译中,我们掌握忠实的标准就要严格得多。这是因为政治文章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基本政策等,稍以疏忽,后果严重。”直译法具有信息对等性强的主要优点,能较好地将词语含义进行传递。因此政治文献应以直译为主。如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atives),八荣八耻(Eight-honor and eight-shame),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ociety),春蕾计划(Spring Buds Program)。

2 意译

尽管由于政治文献对译文的忠实性要求比较高,直译是首要原则,但是由于各国文化存在差异,当直译无法表达词汇原意,甚至会给译文读者造成误解时,译文要选择意译。虽然改变了原文形式,但此时要把正确传达政治词汇的意义当作主要任务。如二进宫(entering th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a second time)。

3 音译

用近似汉字发音的外来语翻译,这种音译出来的词汇不再具有其自身的本意,而其语音和书写形式则得以保留。这种方法多用于翻译专有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如八卦(Ba gua),太极(Tai ji),风水(Feng shu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