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财政局市委财政管理座谈会讲话

财政局市委财政管理座谈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财政工作座谈会,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传达全省财政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分析总结今年1—9月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安排布置今年后3个月和明年年初的财政工作。立沙同志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我都完全赞同,请同志们认真加以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当前财政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全市地方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同时支撑地方财政收入保持高位运行,财政支出逐步加快。对当前全市财政运行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可以用三个“前所未有”来概括:

(一)成绩前所未有

今年以来,我们在国家宏观调控偏紧的大背景下,努力克服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认真落实“四个四”发展战略,在抗灾救灾中保民生,在深化改革中破难题,在合作开放中增效益,在加快发展中促和谐,全市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GDP232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居全省第2位。1—9月,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全市预计完成GDP360亿元,增幅预计达1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59亿元,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29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预计增长31%,其中酒类企业完成产值104亿元。1—9月,全市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7.66%,完成全年预算的78.82%,增速居全省第3位(仅次于*州的49.26%和*州的44.57%),进度居全省第1位,这是自*年以来的最快增幅,建市以来的最好进度排名。同时,公共财政建设加快推进,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运转支出、民生支出、抗灾救灾等各项重点支出需要得到了有力保障。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多年来重视财政、培植财源的结果,也是全市财税战线,特别是全市财政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向全市财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二)挑战前所未有

全国财政收入增幅7月份出现回落后,8月份继续回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国财政收入完成3847.93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10.1%,增幅比7月份降低6.4个百分点。从全省财政工作座谈会上得到的信息,1—8月,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1.47亿元,同比增长26.8%,较震前回落10.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幅趋缓、主体税种增幅回落、灾区收入形势仍不乐观、救灾及重建等支出规模迅速增长”构成了年内全省财政后势运行的艰难局面。就我市而言,1—9月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较1—8月回落8个百分点,9月环比增幅仅5.58%。收入增幅的回落,主要是因为税收增幅出现下降,而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紧缩的宏观调控措施效果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已经出现增速减缓的运行态势。房地产业受到的影响尤其突出,9月全市房产税环比下降28%,来自房地产行业的其他税种如土地增值税、契税也受到了影响。从1—8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看,生产要素趋紧、重点建设项目进度不理想已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若得不到迅速改观,势必会对全市财源建设和财政增收造成负面影响。在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国内出现了外需锐减、内需不足的严峻形势,由于美国等主要出口市场萎缩,东部沿海出口型中小企业出现部分倒闭、关停,这一新情况对*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三)机遇前所未有

在分析形势时,我们既要看到不利因素,更要看到有利的方面。今年8月,国家进一步明确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以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这“一保一控”的提法与之前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明显不同,经济发展又被提到了重要位置。10月8日,央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国家力图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增长的强烈信号。为此,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要求,坚持“立足四川、依托重庆、融入成渝、拓展滇黔”的发展定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实施抓好“四大产业”、建设“四大园区”、打通“四大通道”、打造“四大中心”的“四个四”发展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通道推动大发展,以大合作驱动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利用东部沿海企业因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供给紧张等原因纷纷外迁的时机,发挥*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职业教育较发达等优势,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各级财政部门要时刻保持“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树立抓承接转移就是抓财源建设的理念,切实加大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的资金支持和银行贷款贴息的扶持力度,积极支持沿海企业到*落户。

二、强化科学管理,切实提高财政工作水平

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公共财政要从支出结构上把握好自身的职能和责任,要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搞好财政体制改革,推动财政运行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

(一)在深化改革中推动体制创新

一是大力推进预算制度改革。经过数年的改革,我市财政预算管理模式从基数加增长到零基预算,再到绩效预算,不断演进。但也还存在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比如预算编制科学性问题、预算执行刚性问题、预算法治性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财政预算体系。要强化预算法治性,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超收收入除按照法律法规和财政体制规定增加支出,以及用于削减财政赤字、解决历史债务、特殊一次性支出等必要支出外,原则上不应用于当年支出,一律在以后年度经过预算安排使用。要增强预算透明度,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提高预算内容披露的详细程度,尽量尽快向社会公众公开。要推行预算绩效考评,加快建立预算支出的绩效考评机制,完善指标体系,选择有关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积极推进考评试点。

二是不断完善财政体制改革。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的力度,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进程和质量。财政体制改革今后的路怎么走?如何开辟改革发展的新路?这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方面财政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财政保障;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使财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前,要重点抓好乡财县管、扩权强县改革工作,逐步建立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着力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一致,使公共服务与基本财力相一致。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着力提高民生支出保障程度。

(二)在推进发展中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促进发展要更加注重质量。在财政收入总量持续扩张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收入质量问题。在现有的财政收入中,有些是高耗能行业、产业的税收;有些是用子孙后代的资源换来的,比如通过国有土地出让增加的收入;还有些是没有法理依据的非税收入。这些做法降低了财政收入的质量,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提倡绿色财政收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收入考核评价体系,使财政收入增长建立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基础之上,确保收入质量改善;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既调动本地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又弱化其与财政收入之间的联系。因此,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从健全财政体制、设计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等多方面着手,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管理运作要更加注重科学。财政管理,既包括预算编制、款项收付、绩效评价等技术管理工作,又包括选择宏观政策、制定管理体制、决定支出方向等决策管理工作。因此,财政也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我们探索其运行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精细地实施管理。科学的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决策上的科学。财政政策的选择、税制结构的设计、收入规模的确定、支出结构的优化,等等,无不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无不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需要科学决策。二是计划上的科学。计划存在于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中,大到收支预算总量和结构的安排,小到项目支出的金额和进度,都需要合理计划,精打细算。三是协调上的科学。财权与事权、监督与被监督等财政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涉及上下左右和不同团体的利益,需要通过有效的协调,才能避免矛盾、解决问题。四是监督上的科学。财政资金总量的增加,对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依靠法律规范来加强监督,所有事情都要纳入法律框架办理,切实推进依法理财;要依靠技术手段来加强监督,所有支出都要有严格规范的程序和流程,让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安全有效运行。

(三)在宏观调控中占据发展的主动

一是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在实现“三个转变”:第一是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第二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三是实现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对此,需要我们认真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二是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居民现期消费之所以难以启动,核心是因为居民的未来消费刚性很强,而收入预期却不确定。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必须从建立扩大内需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入手,增加政府支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第一,针对长期经济发展而采取的增支领域,比如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生态环保等公共事业发展,这些领域的政府投资对保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至关重要;第二,增加城乡医疗、养老、救助等社会保障支出,降低城乡居民储蓄倾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启动农村消费存量;第三,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政策性补贴,对冲资源价格改革的影响。资源价格长期低于市场成本,改革势在必行。但从短期看,这些改革会增加物价上涨压力,加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负担。因此,需要通过政府财政补贴,保证中低收入家庭生活不受大的冲击。

三、提早谋划布置,切实抓好岁末年初的各项工作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困难不小。2009年,是完成“*”规划的攻坚之年,是推进我市“四个四”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为此,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投身大局,对明年的工作要早谋划、早准备、早安排,在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努力为明年财政工作开好局奠定基础。

(一)及时调整财政工作思路

今年频发的自然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对全市财政工作造成很大影响,新的财政经济形势也要求我们对当前工作思路及时作出调整。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之大超出预估,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巴基斯坦、冰岛等国家出现政府财政危机,欧洲、日本纷纷出台救市措施。在出口市场萎缩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广东、浙江等经济龙头省的经济出现减速,外向型企业生存困难。*地处内陆,经济外向度不高,考虑到影响的滞后性,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一方面要积极培植财源,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有保有压,留有余地,积极应对可能的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局面。为此,要梳理财政增收的思路,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要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财政保障的水平;要积极应对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向灾区倾斜的问题,尽量多争取中央和省的财政资金支持;要及早布置2009年财政预算和2008年财政决算工作,争取工作的主动。同时,要积极创新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创新财政保障机制,科学分配财政资金,切实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能力。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决定。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在财力投放上进一步向“三农”倾斜,向支持农村改革发展方面倾斜。

(二)全面完成今年财政收支目标任务

年初,市委、市政府下达了“完成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1130万元”的目标任务,跟各区县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要求各区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按既定目标不变,但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按年初考核目标下调10个百分点,这是市委、市政府针对当前财政运行状况作出的适当调整,各区县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从1—9月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看,各区县财政收入增幅普遍较高,最快的达到74.8%(古蔺),最慢的也有27%,但也还存在不均衡、后劲不足的问题。在国际金融动荡,国内宏观调控效果显现的大背景下,财政收入由于历史增幅高、减收因素多,要实现持续高增长的困难较大。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增收节支工作,用好用活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挖掘潜力、加快发展、做大“蛋糕”。同时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做到应收尽收,防止收入流失。在财政支出方面,目前全市财政支出结构还不尽合理,支出进度偏慢,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收支平衡。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目前财政增收形势总体较好,但目前收入质量还不够高,全市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仍高达26%,部分区县这一比重超过30%。二是财政风险问题。通常来讲,财政风险是指财政面临支付危机的可能性,集中表现为赤字和债务。我们面临的财政风险主要来自于县乡政府负债,各区县一定要高度重视政府债务风险。

(三)全力落实民生工程

实施八大民生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和谐*,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重要举措。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筹措落实民生工程建设资金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1—9月全市八大民生工程支出11696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7.59%,从总体上看超过时间进度,但分项目看,8大项目中有4个项目落后于时间进度,最慢的环境治理工程仅完成42.46%。从区县自身资金安排的执行进度看,个别区县还不够理想,离正常进度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有认识不够的因素,也有上级补助资金到位迟、配套资金不落实、部分项目工程进度慢、竣工验收滞后等问题。但是,困难再多、难度再大,硬性的目标任务也必须要完成。各级财政部门要全力落实配套资金,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切实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同时要拓宽资金来源,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适当引入市场机制;要合理调度财政资金,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切实保障民生工程建设的财政资金需要。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全面实施八大民生工程与防灾救灾、对口援建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上级拨付的转移支付资金、综合财力补助和各类专项资金,切实搞好资金的平衡保障工作。

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

一是要高度重视效能建设。行政效能是行政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综合体现,提高行政效能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财政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效能建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着力建设“五型机关”:一是建设“学习型”机关,牢固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二是建设“创新型”机关,大兴创新、创优之风;三是建设“法治型”机关,始终坚持依法理财;四是建设“绩效型”机关,实现支出效益明显提升,办事效率明显提速;五是建设“和谐型”机关,促进党内和谐、班子和谐和机关和谐。要通过“五型机关”的建设,切实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全面推进精细管理、科学管理,努力使财政机关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履职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明显改进,财政队伍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二是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财政工作的职能以及承担的任务,对财政系统自身建设提出了要求。在自身建设方面需要做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对于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也只有从制度建设入手,才能最终形成合理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部门,其运行操作、工作程序的设计一定要强调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用制度来规范所有的行为。在财政部门内部防线建设上,重点是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财政资金分配制度、财政政务公开制度、财政账户管理制度等;在外部防线的建设上,主要是继续完善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等管理制度,并强化制度间的协调配套。要完善内部监督手段,通过加强“金财工程”建设,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内部监督的实效。要大力构建“阳光财政”,实现理财行为的规范、公开、透明,把信息对称贯穿于资金运行的全过程。

三是要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作风问题事关形象、事关大局、事关长远。财政部门所承担的重要职能决定了财政机关和财政干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财政系统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要树立服务意识,对下级和部门的要求,要认真受理、服务到位,从职能上研究事情该不该办,从财力上确定能不能办,从进度上明确该什么时候办;要增强大局意识,坚决维护党委、政府的政令畅通;要强化自律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抵制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要把依法理财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始终,在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范围内,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开展工作。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把权力看作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财政干部要始终坚持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民主理财,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志们,今年剩下的不到三个月时间,是冲刺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在全省财政工作座谈会上,魏宏副省长要求我们:“把握好财政的职能责任,把握好财政的体制改革,把握好财政的科学管理。”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魏宏副省长“三个把握”的要求和本次会议的部署,始终把加快发展放在工作首位,坚持年初确定的收支预算目标不动摇,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全力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努力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