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点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点

一、大力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快推进质量强县工作。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大局,从战略高度审视质量工作,在县政府、市局的领导下制定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积极推动由“质量兴县”向“质量强县”的转变。积极做好《质量发展纲要》宣贯工作,制定我县质量发展规划。继续推进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工作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活动,实施动态监管,加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宣贯和培训力度,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推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区域品牌生产基础,力争今年培育省长质量奖1个,市长质量奖1个,省级优质产品生产基地1个。

2、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全面认真总结近年来名牌培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按照《名牌产品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服务名牌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大力推进名牌和服务名牌的培育,注重夯实企业基础,着重培育过程,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重视培育产业集群的品牌,注重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头作用,形成区域经济新优势。加强对获得名牌称号的企业日常监管,规范使用名牌标志,使其持续保持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获得名牌产品的质量和信誉。2015年力争新增名牌产品3个。

3、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快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加强政府各部门及全社会质量信息共享,积极开展“营造质量诚信环境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活动,提高广大消费者和企业参与质量信用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广大消费者和全社会监督作用。开展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重点开展食品、建材、农资以及中小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的企业诚信档案,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健全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汇集、交换、分析和工作机制,加大质量失信惩戒力度,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4、深入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履责、承诺等落实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工作制度,不断扩大履责企业范围,强化企业法人主体责任意识。改善企业主体责任及诚信意识。以名牌企业为主导,开展名牌企业论坛、讲座、演讲等宣传活动。举行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活动成果展。

5.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工作。继续做好质量管理宣传、培训工作,抓好质量工程师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质量月、世界标准日、计量日、认可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质量活动,创新活动内容,提高全民质量意识。进一步完善我县宏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开展区域质量状况分析,建立区域食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运行安全、产品质量状况季度、年度分析报告制度,准确把握管辖区域整体质量情况并及时向县政府报告,辅助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升质监部门宏观质量管理水平。

二、更加注重技术基础建设,服务全县经济提质增效

6、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全面落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加强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力度,落实企业在标准制定和实施中的主体责任。协调相关部门不断增加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宏观指导、科技强力推动、主管部门负责、社会广泛参与、各方协调一致的标准化工作机制,推动我县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积极开展联盟标准化工作,选择相关产业聚集区积极起草企业联盟标准,争取我县《家具企业联盟》立项。加强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鼓励并推动企业积极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创建3A级、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各1家。提高企业采标的积极性,力争为企业办理采标1-2个。鼓励大型企业实质性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化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及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指导我县具有产业优势的企业积极将企业标准转化为国家、行业标准,力争在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分别制(修)订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加大标准信息服务工作,做好代码、条码的年审、续展、换证、变更等工作,完善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帮助、指导企业办理标准登记、企业标准备案等工作,举办标准化检查员培训班,为企业培育标准化检查员,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

7、加强计量管理和服务。指导和帮助重点耗能企业提高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利用率,帮助企业培训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依据《节约能源法》、《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以家国家千户企业为重点,推动《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监督检查报告》制度的实施,建立17家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档案,在不断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节能环保,降低生产成本;组织1家企业创建“能源计量标杆示范企业”。建立健全民生计量长效监督机制,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印发<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行动计划的通知>》和省局《关于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诚乡行动的通知》,大力开展民生计量服务活动,以诚信计量示范单位为契机,在全县餐饮业和商店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行动,力争在我县内引导3家医院和5家眼镜店实现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并向社会公示。开展计量技术机构建设与技术能力达标活动,新上眼镜、温度二次仪表、真空表、温度计、检衡车、口径80-100水表、有毒气体报警仪等检定装置,年内力争通过达标验收。继续做好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工作,加强对民用四表检定力度。

8、提高认证监管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宣传推广自愿性认证,提高服务效能和有效性。继续深化认证执法监管工作,加大对认证机构的监管力度。积极做好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督工作,加强对认证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做好CCC产品监督抽查工作,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及法律法规的宣贯,督促企业开展认证活动。继续做好资质认定监管工作,强化对我县各类实验室的监督管理,促进实验室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公平、公正、可靠。加强组织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工作,按计划开展好定期监督评审工作。继续推动节能认证工作。

三、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升产品质量整体水平

9、不断完善质量监管机制,有效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加强《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增强企业法人的主体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提升百姓安全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形成全民参与氛围。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深入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对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督检查工作覆盖率达到100%。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推行食品企业分级管理机制。继续加强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建档工作,食品生产企业的建档率应达到100%,食品加工小作坊的建档率应达到95%以上。召开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履责报告会,对食品企业主要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和重点从业人员开展不低于40个小时的教育培训。严格市场准入,加强证后监管,辖区内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进行每年开展预约检查不低于2次。加大对食品企业检验制度、检验能力及检验人员、检验设备的检查力度,100%建立辖区内检验人员信息数据库。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把风险评估和诚信体系纳入信息化建设之中,最大限度地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利用行业专家资源,推行专家风险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抽样检验和风险监测。制定食品生产企业监管计划并报县政府按计划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抽样检验和风险监测,抽样检验结果做到全部向社会公开。强化对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工作,对产品不合格项进行分析,督促企业认真整改,并给予帮助和技术服务。以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企业专项整治,积极推动“三级联动、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力度,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案要案,确保不发生因履责不到位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10、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水平。认真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责,不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和安全监察工作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活动,充分利用宣传培训、企业“两主动(主动登记、主动报检)”、现场检查、行政执法等方式,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继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针对危化品生产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公众聚集场所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稳定。进一步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加强全县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县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完善事故救援专项预案,并开展救援演练,提高应对特种设备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风险监测与风险分析研判,建立在县安委会领导下的消防、质监、安监联合接警、处置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对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强证后监管,严厉打击特种设备“三非”(非法生产,非法安装、改造、维修,非法使用)违法违规行为,强化隐患设备处罚后的整改力度。加强对气瓶充装单位的监督检查,落实证后监管的各项措施,严厉打击无证充装等违法行为。积极落实《节约能源法》,服务地方节能减排,推进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提高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节能服务水平。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11、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围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认真组织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定期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强化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力度,增强监督抽查工作的有效性。加强工业产品行政许可后续监管,认真做好年审、巡查、回访和生产条件飞行检查等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分类监管,构建新形势下产品质量监督的长效机制。结合重点产品质量提升活动,提高企业质量意识,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安检机构监督检查活动,规范安检机构的检验行为。加强对承担行政指令性检验任务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监督,提高技术保障能力。

12、加大行政执法工作力度。继续落实执法打假责任制,拓宽执法信息渠道,建立起全方位、全天候的监管网络。深入推进“大稽查”机制建设,加强与省、市局联合办案,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联合与沟通,建立稽查、业务科室、技术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在查处大案要案和案件的强制执行上下功夫。深化区域整治和重点产品专项执法,重点办好无证生产、生产假冒伪劣等倍受社会关注、事关国计民生、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围绕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执法打假工作;围绕节能减排,组织开展对高耗能产品、能源计量产品和能效标识的执法检查;以确保“两个安全”为重点,深入开展食品、特种设备执法打假工作。深入开展打假保名优工作,积极与名优企业联合,严厉打击生产加工假冒名优产品的违法行为,有效保护名优产品。实行网上办案系统,严格办案流程,全面提高办案质量。深入推进12365热线建设,认真受理投诉举报,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3、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风险分析、评估及预防工作,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有效防止区域性、整体性、严重性质量问题。加强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14、深入做好行政许可工作。加大对行政许可相关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抓好行政许可队伍、审查员队伍、观察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三改”(改革理念、改善流程、改进作风)、“三严”(严格审批、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三服务”(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实现办事效率、办事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三个提升”。

四、大力加强技术能力建设,扶助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15、加快省级家具检测中心建设步伐。加强与省、市局及县政府的沟通与协调,及早落实城南省级家具质检中心综合大楼选址、规划和专家论证工作,积极争取系统内配套资金和县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争早日投资动工建设。着手进行设备考察和设备招标工作,组织好人员招聘和培训,做好实验室资质认定和验收考核工作。

16、加快科技进步与科研创新。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在科研成果上有所突破。质检所要做好实验室资质认证到期换证工作,重点做好煤炭、肥料项目的扩项工作。

17、加强信息化建设。结合省局《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规划》做好各业务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保持各业务网络的畅通,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工作环境。完善技术防护手段,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五、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8、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总结、借鉴基层基础建设的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继续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推进政事分开。进一步完善财务工作流程,提高财务预算的科学性,抓好资金使用,规避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技术机构建设,加强稽查队管理,提高稽查队伍整体战斗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动基层基础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19、加强人事管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加强公务员、稽查人员、事业人员三支队伍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加强聘用人员的管理,严格落实《聘用人员管理办法》,确定岗位,规范聘用合同的管理。加强公务员、稽查人员、事业人员、编制外聘用人员信息管理,做好工资晋档晋级及调整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做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事业编制分解落实工作,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扎实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加强和改进老干部工作。

20、加强财务管理。加强财务宏观指导,提供可靠的财务决策。做好2015年预算“二上”编报工作,严格执行预算,提高预算执行率。进一步梳理财务工作流程、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票据、协议、资金、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检验检测中心财务的规范、指导、监督工作。做好建设项目的管理和政府采购工作,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控制日常经费、公务接待、重点项目建设等费用支出,杜绝浪费。建立健全财务预警防范机制,保证资金安全。

21、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制监督,规范执法行为。重点抓好对行政许可工作的监督和《行政强制法》、国家局两个《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着力宣贯好《行政强制法》和《省行政程序规定》,强化程序建设,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运行流程,全面加强法治质监建设。

六、加强自身建设,为质监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2、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按照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谈心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加强队伍培训力度,提高履职能力和素质。

23、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支部的改选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局党组确定的中心任务为目标,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展“基层党建创新年”活动,继续做好“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及“争创一流唯期是夺”主题实践活动,努力争创全市系统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县委、县政府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认真组织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统领能力。

2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开展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夯实廉政建设思想基础。加强干部职工廉政和作风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落实《廉政准则》情况的监督检查。扎实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加大明察暗访和督查力度,重点放在制度落实、服务态度、协议收费、执法监管、检验检测、工作效率、行风建设等方面,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十不准”、“五公开”等纪律,加强干部职工廉政和作风建设,加强对廉洁自律、行业作风和干部作风的监督。抓好廉政风险分析、评估及预防工作,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提高行政许可工作效能,擦亮行政审批大厅服务窗口,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加强投诉举报和案件管理各项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组织开展好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工作。

25、加大调研帮扶工作力度。高度重视和加强调研帮扶工作,继续开展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深入企业调研帮扶工作,不断提高调研工作水平和帮扶质量,推动质监事业科学发展。

26、加强机关内部建设。认真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强化督查督办,促进工作落实。开展省级文明机关创建活动,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搞好上传下达,做好综合协调,加强应急值守,大力提高机关办公质量。全面做好行政后勤节能、车辆节能等工作,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干部职工,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环节之中。

27、加强质监宣传工作。密切关注媒体报道,严格落实舆情监测值班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应对突发不良信息事件的处置能力,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切实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加强与《中国质量报》、电视台等各级新闻媒体的协作,主动策划组织形象宣传活动,彰显公共精神和公益理念,办好《质监简报》等多渠道、多手段、多形式地反映质监职能和工作成效。充分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5·20世界计量日、安全月、质量月、10·14世界标准日等时机广泛开展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优质产品、品牌企业宣传活动,普及质量安全知识,引导消费,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