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加快*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制定全省“十一五”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形势,提出切合我省实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广大干部群众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原则和总体部署。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1)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十五”时期是*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走加快*发展新路,成功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挑战,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和超额完成“十五”时期的各项任务。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入增长1.44倍。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工业比重上升,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坚实,城镇化进程加快。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开放型经济取得重大突破,县域经济活力增强。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出省主通道和省会到各设区市道路全部高速化。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教科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政治社会稳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2)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欠发达省份的地位尚未根本改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央提出并开始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这些都为我省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积累了多年投入和发展能量,支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物质基础增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探索出了一条加快发展的路子,积累了不少推动发展的重要经验,呈现出气顺、劲足、心齐、人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我们今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更为重要的条件。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道路上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财政紧张的状况尚未根本缓解,群众生活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特征明显,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解决“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的任务艰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综合起来看,“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经济社会能否又快又好发展,对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全省上下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紧迫感,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奋发有为、励精图治,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新的发展起点开创我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3)“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眼加快崛起、富民兴赣,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建设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和谐平安*,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增强全省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为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此,全省上下必须切实做到: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省经济欠发达的特征明显。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的巨大压力,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关键在于发展;要实现*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加快发展。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动摇,坚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正确发展思路不动摇。

——坚持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努力形成好中求快、快中求好的良性发展局面。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耗能耗,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经济的竞争力;必须大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解决好“三农”问题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致力于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必须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改革中的矛盾要靠深化改革去化解。要深入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经济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下更大决心、以更大力度清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全民创业的潜能,加快富民兴赣进程。

——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4)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我省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我省在中部地区崛起进程中要有更大作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任务。主要目标是: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服务业层次上升;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力争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化率提高到4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明显实效;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功能明显提高,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贫困人口继续减少,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建设和谐平安*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5)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统揽“三农”工作的宏大工程来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各地实际出发,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努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不懈努力,使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有较大转变,农村面貌有较明显改善,农民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实际效果,扎实稳步推进。

(6)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思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商品粮基地建设水平,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加强农业资源尤其是山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一村一品”,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步建成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在全省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产业集聚力的优质农业产业群。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长期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标准化步伐。推广使用农业机械,鼓励发展农机互助组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7)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因地制宜搞好村镇建设规划,逐步解决乱建房屋和“有新房无新村”的问题,引导有建房需求的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改水改厕力度,实现人畜分离,整治脏、乱、差现象,加快村庄和庭院的绿化、美化,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加强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推广,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8)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力度,逐步消化乡村办学债务包袱,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行政村卫生所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快以“奖励、优惠、保障、扶助”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活跃农民文体生活。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基本实现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加大扶贫开发扶持力度,基本完成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扶贫任务。因地制宜抓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实施,巩固和发展滨湖地区移民建镇成果,缩小农村贫困人口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

(9)切实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增强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深入开展村落社区建设、“文明村镇”创建和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生态环保意识、文明卫生意识,培养有文化、讲道德、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提高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水平。

(10)建立健全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

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11)大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在进一步做大工业规模的同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加速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节能降耗为重点,提升企业装备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向产品渗透,重点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机电设备、通信设备、视听产品,大力开发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和产业化。做大软件产业,建设南昌软件基地。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方式,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2)着力发展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突出优势领域,下大力气发展支柱产业,加快产业扩张,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骨干企业,加强新产品开发,加强优势产品配套,加强市场营销,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业、食品工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业以及原材料工业。同时,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消费升级的需要,着力提高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方式实行低成本扩张。加快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把建设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作为发展壮大骨干企业的重要途径,大力培育更多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优强企业。

(13)加快形成工业增长板块。以工业园区和优势产业为依托,加快项目集群组合,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发展块状经济。推进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化使用、产业链式化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提高工业园区单位面积投入强度和产出水平,加快发展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配套程度高的成长型工业园区,建成一批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基地。遵循生产力布局规律,以产业为纽带,以京九、浙赣铁路干线和出省高速公路为主轴,加快形成若干功能明确、优势突出的经济增长带。进一步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及沿长江产业带建设,使之成为内资外资密集、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经济增长带。

(14)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着力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充分保护、合理开发、优化整合各类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把旅游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依托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流通网络,建设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商品营销和流通现代化。有序发展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来赣落户,进一步繁荣金融保险业。加大地方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增强为地方发展服务的功能。发展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促进信息、会计、咨询、法律、广告、家政等服务业健康发展。

四、提高城乡发展的融合度,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15)科学推进城市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市内涵增长和质量提升,加快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公共交通,放在城市发展的优先位置;要强化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协调,科学制定和切实执行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加强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城市品位,广泛满足人的需要;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集约配置城市用地,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切实落实环保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路子。

(16)强化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增强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和扩张能力,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实现城市规模和结构层次新跨越。围绕建成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总体目标,把省会城市南昌的发展置于重要的位置,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产业、人口、资源集聚和辐射能力,使之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物流商贸中心。九江要进一步发挥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建成我省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和区域性物流枢纽以及沿长江重要的工业开发基地;赣州要充分发挥紧靠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实力,建成我省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上饶要充分发挥毗邻江浙地区和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增强产业基础,集聚城市人口,建成我省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同时,依托京九、浙赣铁路和高速公路主干线,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逐步形成以昌九景鹰饶为主的环鄱阳湖城市群、以赣吉抚为主的赣中南城市群、以新宜萍为主的赣西城市群,增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17)做强做大县域经济。按照强化功能、突出特色、繁荣经济、集聚人口的要求,加快发展县城和实力强的中心镇,把有条件的县城建设成功能比较完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强化城镇集聚功能,找准发展优势,培植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化集散市场,提高人口、资金、技术和资源的集中度,促进经济增长、财政增效、群众增收。加快城镇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有序扩大规模,提高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承载能力。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大力培育县域经济强县,形成一批财政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造血”功能,使一批贫困县经济薄弱状况有实质性改变。

(18)积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把城市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五、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

(19)全面推进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国际经济的对接和融合。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加快推进“对接长珠闽,联结港澳台,融入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高“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的水平,深度推进区域一体化,促进体制机制接轨、产业合理分工、基础设施互通、要素市场一体、人才交流互动;主动对接国际经济,提升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能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扩大开放型经济规模,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开放型经济对全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就业的贡献率。

(20)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紧紧抓住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境外、省外资金。注重招商选资,把引进外资同提升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延伸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培育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同促进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同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同促进就业、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促进税收增长、培植地方财源结合起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部级和若干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努力引进跨国公司和境内外大型企业的基地型、龙头型、科技型大项目,增强项目的集聚和带动作用。拓宽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推进商贸、旅游、金融、文化、卫生、环保、农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开放。注重引进软件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1)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优化结构,扩大规模,着力提高外贸发展水平。加快构建多元化出口主体,赋予生产企业更多的外贸出口经营权。完善出口扶持政策,培植出口龙头企业,支持具有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鼓励企业建立国际销售网络,增强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优化外贸出口市场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不断提高产品层次和加工深度,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附加值和占出口总值的比重。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结束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新形势,加快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更加注重利用国际市场配置资源,引进关键设备和技术。

(22)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在外建立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基地。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省内重点骨干企业积极开发利用国外资源。积极推进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大型承包工程企业,带动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加强人员培训,加快开放型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对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加强对海外国有资产的监管。

(23)进一步营造诚信、高效、安全的贸易投资环境。根据国家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稳定、透明的管理体制和公平可预见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进政府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产业配套,完善劳动力供给,提高中介服务水平,降低商务成本。加强口岸建设,完善口岸布局,推进铁路公路水路联运,建立健全“大通关”联络协调机制,提高通关能力。加快建设九江出口加工区,争取设立南昌、赣州出口加工区,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和保税仓库。增加国际航线,扩大国际交流。提高各类大型经贸合作研讨会、博览会的层次和水平,积极构建更多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六、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

(24)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投融资等改革为重点,争取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改革,鼓励、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注重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充分考虑各方面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承受能力,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创造体制机制的新优势。

(25)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优做强国有经济。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机制,积极推动国有资本投向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和支柱产业、优势企业。鼓励和支持大型国有企业与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完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国际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继续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营运新体制,实现国有资产在流动中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6)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所有制结构,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认真贯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并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融资。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完善投资权益保障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27)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切实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来,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和改进对全社会投资的引导、调控和监管。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28)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改革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推进财源建设,强化完善财政激励机制,做大做强地方财政。按照公共财政建设方向,加大重点领域投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提高困难市县财力保障水平。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办法。

(29)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继续发展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健全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土地市场,有序发展各类中介组织,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积极依托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提高融资效益,培育上市公司的后备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扶持上市公司做强做大。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省市县多层次的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税骗税行为,防范金融风险。引导、鼓励企业拥有并用好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各种侵权行为。

(30)加强诚信建设。诚信是社会健康发展之本。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度,在服务、决策、执行、监督等各方面规范行为,遵守信用,带动全社会树立诚信*的品牌。强化企业信用,加快同业征信、联合征信系统建设,依法披露信用信息,建立企业信用评估和信用担保制度。加强诚信教育,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强化行为约束,培育个人信用。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1)建设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按照客运快速化、物流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加快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增强综合运输能力。加快建设“三纵四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和地方加密高速公路网,新增高速公路1500公里。提高路网通达深度与等级,设区市至各县市通二级以上公路,县至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乡至行政村基本实现通油路或水泥路。完善全省铁路网络,升级改造运输场站和铁路枢纽。发展长江和鄱阳湖航运,加快赣江、信江等水运主通道升级改造,在沿线重要区段建设与长江多式联运相配套的集装箱码头及货场。完善机场布局,扩建昌北机场,迁建赣州黄金机场,建设赣东赣西支线机场。

(32)建设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大能源建设力度,调整能源结构,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合理发展火电,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和蓄能电站。建设特高压电网,发展500千伏骨干电网,增强输变电能力,提高供电保障水平。加强对省内煤炭资源的勘查,有序开发新矿,改造老矿,稳定煤炭产量。实施管道天然气入赣工程,加强电煤和成品油储备。

(33)建设调控有力的水利工程体系。以节约保护、综合利用水资源和确保防洪安全为重点,稳步推进水利建设。搞好大中型水利枢纽建设,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分蓄洪区安全建设,提高蓄泄洪能力。加快城市和重点区域防洪工程建设,加强五大河流干堤和鄱阳湖区重点圩堤加固、河道整治、尾闾疏浚以及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洪能力。以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灌溉工程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排灌渠系配套,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城乡供水能力和水质,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34)加快信息化进程。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力度。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提高电话和互联网普及率,扩大网络在农村的覆盖面,基本实现自然村村村通电话,逐步推进宽带进乡入村。加快政务信息化,完善政务信息网,推进网上政务公开、网上为民服务。加快企业信息化,逐步建立电子商务基础平台与服务系统,推广网上贸易洽谈、网上采购和网上交易。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化,提升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效率。加快农村信息化,逐步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八、深入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创业富民战略,建设创新创业*

(35)激发全民创业的潜能。大力培育创业文化,宣传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努力形成促进创业的有效机制和浓厚氛围。认真落实有关政策规定,加快壮大本土创业力量,积极引进外部创业力量,激活各类创业主体,大力发展创业型经济。进一步清除体制障碍,拓宽创业领域,鼓励支持各类创业主体平等进入法律未禁入的一切领域,各展所长、自主创业。抓紧建立健全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整治、优化、提升创业环境。着力加强创业培训指导,切实做好信息、信贷服务等工作,使更多的百姓有能力创家业;着力发掘各类人才,注重企业家的培养,为能人创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好条件,引导、鼓励和支持更多具有管理、技术特长和资本积累的能人敢创大业、创成大业;着力教育激励各级干部立足本职、胸怀大志,精心谋事、专心干事,在组织、领导、服务全民创业,加快崛起、富民兴赣的生动实践中创出一番事业。认真总结全民创业的实践,不断拓展全民创业的广度和深度,适时引导全民创业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由跟随性创业向开创性创业发展。

(36)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增强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战略基点和重要支撑。大力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技创新意识。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集中力量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科技攻关与科技创新,力争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着力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积极发展中小科技企业,大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联合,促进科技资源有效整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建立科技成果有偿转化机制,完善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国际间、区域间科技合作与交流,整体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7)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完善继续教育和培养制度,建设学习型社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与创新创业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巩固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稳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集中力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中心建设,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能力。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院校,力争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发展城乡网络教育,鼓励支持多种所有制办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

(38)发挥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关键作用。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鼓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尊重人才创造成果,积极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以人才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多做贡献。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大力引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省外、海外、国外人才,增强人才队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功能。不断优化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大力倡导和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九、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生态*

(39)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管理,形成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的政策支持、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40)加强生态体系建设。按照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原则,继续推进山江湖工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增加单位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改善和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继续推进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强化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水土流失区、防风固沙区和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重点实施鄱阳湖、赣江源、东江源等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安全,促进自然生态恢复,维护生态平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经济赔偿制度,提高生态补偿能力。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

(41)强化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保护好*的绿水青山。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和利用,实行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切实做好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重点污染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在生产领域严格控制废气排放、强化废气处理,在建设领域实行无尘化、无害化管理,运用环保技术,推进燃气、汽车尾气的环保处理。加强城市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治理。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对党政领导实行环境质量一票否决制。

十、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建设和谐平安*

(42)妥善协调处理社会利益关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考虑群众的可承受能力,坚决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及监管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努力缓解行业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4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建立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拓宽就业领域,扩大就业容量。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以及支持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大中专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和离乡农民的就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完善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坚持省内增岗与劳务输出并重,加快劳务输出步伐。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44)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完善不同所有制人员的参保政策。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省级调剂基金制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增强调剂能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老年服务事业,支持和鼓励社会慈善、捐赠和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积极支持残疾人事业。

(45)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营造与时俱进、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和投入,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和文艺创作,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扶持体现*特色和较高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团体,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发展先进文化、扶持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

(46)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以及职业病、地方病的防治。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制,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进优生优育,加强妇幼卫生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重点地发展竞技体育。

(47)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能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高效运作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对药品、食品安全和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扎实推进依法治省,加强地方立法和法制宣传,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司法公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经济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十一、加强领导,团结带领全省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

(48)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综合协调,进一步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完善体制机制,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始终保持党的肌体纯洁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全省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为党的事业勤奋工作。

(49)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励全省干部群众保持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爱祖国、爱*、爱家乡,树立新时期*人新形象。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正面引导、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舆论导向作用,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

(50)进一步形成加快崛起、富民兴赣的强大合力。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统一战线和派、工商联的积极作用,为加快崛起、富民兴赣献计出力。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和完善社会沟通机制,引导各阶层、各群体人员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行使民主权力,维护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对台工作和侨务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加强武警部队全面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在全省上下进一步营造和谐创业的浓厚氛围,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众志成城促崛起,共同开创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全省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顺利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