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省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几点说明

省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几点说明

《中共*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在省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起草的。建柱同志主持省委常委会,对《建议》进行了多次讨论,并就《建议》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重大问题提出了重要意见。《建议》在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设区市、省委各部门、省直各单位党委(党组)、党内老同志的意见,省委还召开了专题民主协商会,听取了各派、无党派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的形成充分发扬了民主,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为便于大家的讨论,我受省委常委会的委托,对《建议》作如下说明。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贯穿《建议》全篇的一条主线。省委认为,“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能否又快又好发展,对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为此,《建议》明确提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四个坚持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期间首要任务还是要加快发展。近五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仅仅是*崛起这部宏篇巨著的一个序幕,*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尚未根本改变。《建议》要求,必须牢牢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动摇,坚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正确发展思路不动摇,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形成好中求快、快中求好的良性发展局面。要以更大决心、下更大力气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富民兴赣步伐。要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村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抓好试点示范,积极扎实推进。真正使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新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新进展,农村容貌有新改观,农村的民主管理水平有新提高。落实《建议》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建议》要求,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十一五”期间,要不断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和供给,特别是强化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洁净能源、饮水安全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着力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三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建议》要求,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统筹各类支农资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确保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四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增强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历史任务,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等待观望,必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际效果,扎实稳步推进。

第三,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期间的战略重点,要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建议》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提高城乡发展融合度,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做大工业总量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发展高技术产业与加速传统产业改造结合起来,大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突出优势领域,下大力气发展支柱产业,开发具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工业园区和重点区域为依托,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加快培育工业增长新板块。同时,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着力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二是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着力增强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和扩张能力,实现城市规模和结构层次新跨越。按照强化功能、突出特色、繁荣经济、集聚人口的要求,加快发展县城和中心镇。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培育一批县域经济强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城市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新型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三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快速便捷的主体交通网络,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调控有力的水利工程体系,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第四,坚持对外开放,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十五”期间,全省利用外资预计达80亿美元,超过此前20年的总和,“三外”资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超过30%,成为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今后五年,我们既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加快,国际产业加速转移的良好机遇,同时也面对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建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全面推进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国际经济的对接和融合,提升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能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开放型经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要把利用外资的着力点从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从着重扩大规模转向注重提高质量,逐步改变利用外资大项目较少、渠道和领域不宽、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层次不高的现象。把引进外资同提升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延伸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培育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同促进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同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同促进就业、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促进税收增长、培植地方财源结合起来,积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有针对性地引进跨国公司和境内外大型企业来赣投资,重点引进基地型、龙头型、科技型大项目;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含量生产环节和研发领域,鼓励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进一步推进商贸、旅游、文化、卫生、农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开放,不断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同时,要继续扩大出口,合理安排进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第五,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着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环境

实践证明,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改革,就没有我们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目前,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些严重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在新旧体制转换中又出现了不少新的矛盾。《建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投融资等改革为重点,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一是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理顺职能分工,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二是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快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通过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等形式,推动国有资产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三是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全民创业为契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领域和空间,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并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和监管,积极引导非公有资本的产业投向,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开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同时,要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塑造诚信*新形象。

第六,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建设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和谐平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来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时期,既是从一般温饱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利益关系及公共需求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建议》提出,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要深入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创业富民战略,建设创新创业*。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潜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关键作用。二是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生态*。加强生态体系建设,强化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要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建设和谐平安*。妥善协调处理社会利益关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为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建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着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