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创新实践探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创新实践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创新实践探索

摘要:构建高质量的心理服务体系,是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更新育人理念、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组织机构、加大创新实践是提升高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高校要进一步创新实践路径,建设“4321”心理服务体系,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心理服务体系

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构建系统性育人模式,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三全育人”已成为新时代高校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切实提升心理育人质量[2-3]。2018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10部门制定颁布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指出,要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4]。高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构建高质量的心理服务体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对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高校心理工作的重点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发展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各高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服务模式,通过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措施,积极发挥全员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目前高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和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存在问题[5-6],在系统化、科学化等方面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一)陈观念制约工作实践,心理服务的目标难以有效实现

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完善心理服务网络,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绝大部分高校在课程教学、队伍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有些高校只关注部分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局限于心理疾病方面的闭合化教育[7],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为主要教育工作模式。学校普遍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但心理教育存在单一发展的情况,与学校其他资源不能有机整合、协同育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在终极目标、教育规律和服务主体方面具有一致性[8],但两者长期独立并行。这种工作模式对大多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和培养不够重视,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全过程全方位有效开展工作,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的达成。导致此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观念陈旧,对“三全育人”、心理育人的理解和重视不够。

(二)传统方法限制创新发展,心理服务的实效难以正发挥

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各方面均有很多形式上的创新举措,比如加强体验式教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开展朋辈辅导、建立预警机制等等。但各项活动的侧重点较多的是预防或矫正心理问题,缺乏针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开发的有效方法,同时,较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专题活动和心理咨询,缺乏对其他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活动的心理服务功能的探索。比如,有的教育工作者管理方式较为简单,不重视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服务工作也体现在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每一项工作中。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急需打破常规方法,创新实践途径,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真正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作用。

(三)未形成全合力,心理服务的价值难以正体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各高校要从源头、过程、结果、保障四个方面加强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9]。在源头方面,要求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在保障方面,要求高校配齐建强骨干队伍,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同时要求高校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配备必要的办公场地和设备。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很多高校心理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高校心理服务工作是涉及全体专任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需要所有教职工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投入时间和精力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发挥心理育人的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心理育人意识,缺乏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找不到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方法,忽视或淡化学生的困难和问题,不能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心理服务的投入相对较少,心理服务的合力难以有效形成。因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不足导致的机构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运行不顺畅、基础设施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影响了高校心理服务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提升高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质量的重要条件

(一)更新育人理念是建设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的基本前提

思想指导实践,育人理念是教育实践的指南。要从立德树人的大局出发,加强政策引领,以“三全育人”为指导,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师的事”“心理问题是心理咨询师的事”等观念,强化高校全体教职工的心理服务意识,从管理、教学、服务等多角度提升专业水平,构建系统性、多元化的心理服务体系。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全体教职工发挥心理育人功能,不能仅仅依靠心理教师或心理咨询师完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中育人,专任教师在教学中育人,其他工作人员在服务中育人。全体教职工要更新育人理念,全过程、全方位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为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避免因管理、服务、教育方法不当引发学生各种心理困扰。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还要全程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变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自信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压力应对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全方位育人需要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多种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打破线上线下、课堂内外、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大学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育人。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网络平台的育人作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服务。要打破课程界限,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意识,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保持乐观向上心态。

(二)加制度建设是建设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的有效保障

2018年7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资源配置、人员配备等作出规定。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将心理育人工作真正落实到立德树人的行动中,是建设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的目标和使命。建立健全心理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全员心理育人意识,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能够确保心理服务工作高效运转,保证心理服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通过制度建设,营造科学管理的良好氛围,规范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能够为全体教职工有效服务学生提供依据和保障,也为学校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保障。

(三)优化组织机构是建设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的必要条件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在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教务处安排,人员管理、工作规范、角色定位等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建立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服务体系,部分高校建立了“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心理监控体系,成立了以校长为领导、层级分工明确的心理服务机构,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从服务人员范围来看,未能充分重视其他部门及管理人员、其他学科教师、教辅人员等教职工的心理育人作用;从服务能力上来看,心理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在行政管理、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中的心理服务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应整合行政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辅导员、心理委员等多方力量,调动全员积极性,广泛开展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提高心理服务团队的专业水平。

(四)加大创新实践是建设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的根本途径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目前高校普遍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教学、日常管理、专业建设等各方面,高校需要加强创新实践,强化心理服务意识和行动,将心理服务工作融入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积极进行内容创新,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服务体系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对压力和挑战的人生智慧,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培养优秀品质。积极进行方法创新,将心育与德育及其他学校资源有机结合,发挥思想教育、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管理服务等多元素的引领作用;发挥心理课程教学的优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突破课程限制,结合学生自身成长进行体验式、沉浸式教学;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创设良好育人氛围。积极进行过程创新,教学、管理、咨询、服务多环节协调统一,相互支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多目标整合一致,相互促进;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生活学习多途径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积极进行评价创新,建立动态多维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将心理健康素养纳入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人才培养功能。

(五)提升育人质量是建设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的根本目的

建设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不是单独存在的一项任务,其根本目的是为党为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职业规划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教育工作者要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开发学生各项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心理服务的各项工作都应以提升育人质量为根本目的,并以提升育人质量为原则开展各项工作。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要将心理服务工作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认证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加以考核。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建设高校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的创新路径

“三全育人”要求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全员既包括参与这项工作的实施者,即全体教育工作者,又包括所有的受教育者,即全体学生。全过程既包括全部工作环节,又包括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全方位既包括学校教育事业的方方面面,又包括学生成长的各项影响因素。建设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需要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凝聚全员智慧,建立“4321”心理服务体系创新路径,深入开展工作。“4”指的是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服务架构;“3”指的是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联动机制;“2”指的是提供课堂内外两大环节的成长锻炼机会;“1”指的是提高学生这一主体的整体素养。

(一)统一思想,凝聚全力量,提高四级服务的专业水平

建立并优化“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服务架构,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协调整合各部门的力量,增强心理育人意识。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服务平台,健全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网络,打破心理教育责任“专业化”和“闭合化”,打破高校心理教育的学科壁垒和活动壁垒,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心理育人和心理服务作用,建立网络化、系统化的心理服务体系。对包括学校专职工作人员、院级心理辅导员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进行专门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落在每一个参与学生成长的人身上。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以“三全育人”作为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原则,更新观念,明确心理育人的主体责任,深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0]。青年学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还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7]。高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注重加强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在学校管理、教学、服务的各项工作中,注意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积极品质、进取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加强师德修养,提升育人水平,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资源,加强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心理育人意识和专业服务水平。加强科学管理,针对日常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广泛开展专题培训和研讨,将研讨常态化,创设良好的共商共育氛围,提高心理服务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李俊茹,马立志,陈会然:“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创新实践探索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新媒体的优势,建立网络化心理服务体系,全员覆盖师生员工,增强心理知识宣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发挥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心理育人作用,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充分开发校本文化,发挥其育人作用。加强专业引领,发挥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优势,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投身于心理服务实践,提升学校心理服务的专业水平。

(二)达成合作,建立协同机制,保障三方联动的有效支持

实现全员育人,就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作用,与社会和家庭合作,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联动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有效支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育人功能,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活动、心理体验项目,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专业支持。目前高校普遍能做到在大一新生入学后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但对二、三、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注较少,未能有效实施分类指导。所以要建立心理健康系统监测机制,完善心理档案建设,为大学生提供精准心理服务。在学校协调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每个学期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绘画测验、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提升综合素养。积极发挥社会服务机构、实践基地的作用,学校与社区、医院和实践基地建立紧密联系,可聘请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开展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专题讲座或辅导;对于超出心理咨询范畴的问题,可及时转介给医生。高校要通过积极与医院合作,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到校医院、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及时转介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另外,可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在专业实践中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服务社会,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家庭的作用,学校与家庭建立深度合作,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形成家校联动的育人机制,共同维护学生健康成长。在大学期间,引导学生与家长积极沟通并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是心理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大量心理咨询案例表明,有的学生的心理困扰就来自于家庭、来自于与父亲或母亲的关系,不良的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亲子关系还影响着学生的人际交往,比如宿舍关系。因宿舍矛盾处理不当引发的人际冲突和心理冲突日益凸显。重视并及时处理家庭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耐心和智慧,更需要建立家校联动的有效保障机制。

(三)整合资源,发挥专业作用,提供两大环节的成长机会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课堂内外两大环节的成长锻炼机会。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积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增强成就感、胜任感和获得感,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课堂内,加大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优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要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良好心态。课堂外,发挥沉浸式体验活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包括课程的实践作业、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劳动体验等。发挥心理学专业或心理健康中心的作用,利用心理健康节(月)或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心理测试、团体心理辅导、沙盘游戏体验、心理剧、心理电影鉴赏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积极健康成长。

(四)激发活力,促进自我成长,提升一个主体的自我价值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各项工作都关乎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每个人作为成长主体看待,高校心理服务体系的主体就是每个大学生,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提升他们的价值感、成就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高校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应从建设高效运行体系、提供良好育人环境入手,为学生自我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入学教育、心理普查等活动应着力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觉察能力,通过开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成长,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应对新的压力和挑战。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心理学专业的院校,可利用专业优势,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朋辈辅导活动,并协助其他二级学院开展心理活动,这样既能弥补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又能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和善待每个大学生。在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服务活动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切忌采用包办代替、说教等方式对待学生,甚至忽视、无视学生。同时,要将尊重、善待、倾听、理解、共情等理念运用于日常的管理和教学中,要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学科学习、实践活动等多方面的工作有机融合,采用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正确应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形成乐观向上、勇于担当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之,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高校要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凝聚多方力量,加大改革力度,更新观念、创新实践,通过高质量的心理服务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李俊茹 马立志 陈会然 单位:保定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河北省荣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