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浅析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浅析

摘要: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应引导小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既是小学生终身学习的载体,也是时代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教学应充分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价值引领、方法渗透、能力提升,真正做到引导小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基于该背景,文章聚焦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通过文献调研及实地访谈发现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我国的教育传统历来重视整本书阅读,古代蒙学教育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等整本书为读物。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整本书为主、单篇为辅”的整本书教学方法[1-2]。近年来,各省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提出“重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注重学生阅读覆盖面,适当增加阅读量,进一步提高阅读品位,提倡从大面积做题向增加阅读转变[3]”。事实上,整本书阅读相对于单篇阅读而言,其容量大、篇幅长、内容完整,有助于小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真善美,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语文名师陶继新、王崧舟特别注重阅读的价值引领,二人的著作《语文的文化品格》深刻指出“读书是语文的根本,读书、读好书能够改变人的思维、情感、精神,升华人的境界,提升人的品格[4]”。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践行者,理应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要求,积极探索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廖建光针对整本书阅读所面对的阅读量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教师应该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同时强调学生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增强意识,从而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5]。李文亮等提出整本书阅读不应过度强调当下的、即时的、短暂的阅读效用,而应追求长远的、浸润的、弥漫的阅读效果[6]。袁青所探析的整本书阅读的理论渊薮,对有效、深入推进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大有裨益[7]。本文在相关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可从课前导读、课中指导、课后分享三方面进行指导,具体可采用选书籍、激兴趣、引方法、搭平台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1课前导读策略

1.1推荐有价值的阅读书籍,夯实整本书阅读的基础

开展整本书阅读,首先思考读什么书。教师帮助小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是小学生快乐阅读的前提,能够夯实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一方面,目前市场上的各类书籍质量参差不齐,教师要选择能够滋养心灵、愉悦身心、引领成长的有价值的书籍推荐给小学生。另一方面,要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爱好、语文学习能力等特点,认识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书籍,书籍太易则读来无味,书籍太难则显得晦涩难懂。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还不太集中,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这一阶段的学生识字量不多,须借助图画和拼音进行阅读。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尽量以阅读浅近的通俗童话、经典寓言为主,也可以诵读儿歌、儿童诗、浅近的古诗等。为切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富有趣味性的童谣类、故事类书籍和绘本供学生阅读。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的《读读童谣和儿歌》,里面都是些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谣。如《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教师还应推荐那些富有想象力的中国神话故事和安徒生童话故事,使学生在阅读这类书籍的过程中感受到真、善、美,关爱自然和生命,向往美好。如《白雪公主》所描述的故事:美丽、善良、坚强的白雪公主历经艰险后,最终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邪恶的皇后也尝到了苦果。作为低年级小学生的启蒙读物,充满趣味性、生动性的绘本深受学生的喜爱,适用于亲子阅读。如以一只想要离家出走的小兔和兔妈妈的对话为主要内容的绘本《逃家小兔》,以及描述大卫在学校学习规矩的绘本《大卫上学去》等。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识字量增加,具备一定的阅读思维能力,教师可推荐一些插图少、文字多、篇幅长的文学性书籍。如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郑渊洁的童话作品《舒克与贝塔》,“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梦想的代表作品《狼王梦》等。在这些经典书籍的阅读中,学生慢慢走进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体验真善美,提高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遴选经典版本,导读目录、序跋

教师要想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好有价值的书籍,还应在书籍版本和目录、序跋方面进行阅读指导。选择经典版本,价值不菲。阅读《红楼梦》,就选曹雪芹的脂本版。目录是作者对作品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通过阅读目录和序跋,小学生可以快速了解作品内容。序跋、作者简介、作者评论,是我们了解作品的一扇窗口。鱼利明对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建议也是从目录、序跋开始,“自书中来,到书中去”。通过序跋了解作品的大概内容,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好办法[8]。除正文内容外,每本书籍都有目录、序跋等内容。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阅读目录、序跋,使学生快速了解章节结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确定阅读方法。在开始《一起长大的玩具》阅读教学前,教师可引导小学生关注目录,了解书中一共讲了哪几个故事,找到每个故事的页码,学生将很快知道共有《抽陀螺》《兔儿爷》《泥泥狗》《脸谱》《快乐鸡毛》《老鸹枕头》六个故事。

1.3选择新颖的切入点,激发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审美体验,注重学生的个人阅读体验。因此,面向标准,选择新颖的切入点,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课程导入,以此激发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整本书阅读的篇幅长、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师须注重选择新颖的切入点导入新课,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动力,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期望,确保小学生的阅读质量。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善于根据小学生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各册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的内容编排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入整本书阅读。如影视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儿歌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释题导入法等。这里以中国名著导读为例进行阐述。大部分小学生对《西游记》主题曲和经典故事耳熟能详,教师可通过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和《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大战黄袍怪》等视频导入新课,挖掘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授教学《红楼春趣》时,通过向小学生提问“林黛玉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说叹知己无缘?”“为什么知己不能在一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林黛玉的一生?”“黛玉死了以后,宝玉到底跟谁在一起?”,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水到渠成地导入整本书阅读主题——阅读曹雪芹的脂本版《红楼梦》。

2课中指导策略

2.1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小学生成为一个爱读书、乐读书、读好书的人。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阅读能力有待开发,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后,如何使小学生保持这份热情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指导小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分阶段、递进式地指导小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诵读儿歌、儿童诗和古诗;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一般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略读,初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小古文100首》等朗朗上口,韵律感极强,教师可指导小学生诵读这些读物。王崧舟老师教学《红楼春趣》时,引领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4种方法包括:(1)联系课文,猜测意思;(2)难解语句,暂且放过;(3)借助资料,扩大了解;(4)结合影视,加深理解。

2.2开展合作研读,推进深度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成立阅读小组,开展合作研读,从而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部文学作品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巨大,如何根据前期阅读任务,有效抓住重点阅读内容呢?合作研读是一个好途径。以4~6人为一组成立阅读小组,根据兴趣爱好、能力差异、年龄特点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并鼓励学生自创组名。选举能够发挥阅读榜样作用且具有一定威信的小组长,明确各小组成员的阅读责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研读激发小组成员的思维火花,鼓励小组成员交流阅读心得,可以拓展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深度,推进深度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3课后分享策略

3.1举办读书交流会,分享阅读经验

每位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经验、知识背景不同,阅读完同一本书后的体验和收获也存在差异。各种各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如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阅读经验交流会等,为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交流分享中,小学生学会聆听他人的阅读成果、注意借鉴他人的阅读经验,进而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根据阅读任务,定期举办整本书阅读经验交流会,通过“聊天”的形式,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阅读经验,如“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情节”“你喜欢的人物”“你有疑惑的地方”等。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结合点,通过仿写、续写、批注、写阅读小报告、写读后感、巧做思维导图等读写结合形式来巩固小学生的阅读成果。例如,小学生读完郑渊洁童话作品《舒克与贝塔》后,教师可以给出几个选题,让小学生自由选择并撰写阅读小报告:(1)从舒克与贝塔的形象谈友情;(2)书中的“最美男孩”;(3)从舒克与贝塔的形象谈挫折与成长。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撰写《舒克与贝塔》读后感,对书中喜欢的人物进行评价。《舒克与贝塔》塑造了舒克、贝塔、皮皮鲁等人物形象,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感受发挥想象力,对书中人物的结局进行续写。教师也可以引导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考批注在原文上,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2制作思维导图,分享阅读感受

思维导图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将形象化的知识加以整合归纳,把整本书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以图形为纽带的直观展示形态,往往以树杈结构呈现阅读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往往不是简单的机械摘抄,要思考作品的结构脉络、人物的性格特点。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9]。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拓展整本书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具体到一篇作品,其主题设计可以涉及多个角度、多种类型,可以从人物形象、故事主题、小说环境入手。例如,学生阅读完《七色花》之后,教师引导小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归纳概括主人公珍妮的七个美好愿望。将黄色花瓣设计为带面包圈回家的愿望,将红色花瓣设计为恢复花瓶的愿望,将蓝色花瓣设计为去北极的愿望,将深绿色花瓣设计为回到院子的愿望,将橙色花瓣设计为拥有很多玩具的愿望,将褐色花瓣设计为把玩具送回去的愿意,将浅绿色设计为和威佳在一起的愿望。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思维导向特点,在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发散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学生阅读完《窗边的小豆豆》后,教师根据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围绕小豆豆、小林校长及泰明、高桥等人物展开想象,续写20年后小豆豆与小林校长之间的新故事。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感悟书中的语言魅力和思想精髓,融入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人物故事,从而拓展了整本书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制作思维导图,并使其成为学生分享整本书阅读感受的有效途径,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阅读线索、掌握阅读方法,又能营造兴趣盎然的整本书阅读氛围,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

4结语

整本书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立足课程,又要超越课程。教师须以推荐有价值的阅读书籍为基础,以新颖的导入课为抓手,以掌握多元的阅读方法为重点,以制订灵活有效的阅读计划、阅读任务为依托,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小学生的阅读乐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王丽 曾会珍 单位: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