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华文化和精神的时代精华

中华文化和精神的时代精华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认为,对于文明的理解,必须把它同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联系起来,把文明看作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标示人类社会开化状态和进步状态的范畴。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中华民族五年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历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深厚基础,并成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既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在深刻阐述文化自信内涵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个抛弃或者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历史的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求全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挥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对待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除了应有充分的历史自信和坚定的文化自信,还要有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实现自信与自觉两者相统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沃土,也是中华民族思想进步的养料。要树立和坚持科学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反复强调要根植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中走向未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转化发展中创造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以新时代为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进入新时代尤其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给治国理政注入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结合的精神文化成果,推动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禀赋。“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文化不是一成不变、固化僵死的,而是变化、演进的,创新发展是中华文化题中应有之义。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是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和高尚品格,唯有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才能历久弥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创造性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创造性提出中华民族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丰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又创造性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创造性阐述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伟大构想。“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文化。一方面,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越来越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神,这是世界文明历史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决议》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统筹“两个大局”条件下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在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上,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经过科学扬弃后为我所用。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和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党的报告指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给我们明确指出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三、以全人类为纬: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不断推进,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特征更加突出。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有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需要以理性替代感性、以对话替代对抗、以文明替代野蛮。“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历史上中华民族在学习中进步、在交流中互鉴,不断学习和借鉴外来文明,并展示出极大的包容性,这就是中华文明之所以伏而又起、不断壮大的密码。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无不证明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出新出彩的深刻道理。正因为如此,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与应时应地的马克思主义有了天然的共通共生之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责任。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基于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创造性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华文明的美好传承,又是对世界发展的美好愿望。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创造性发展了新时代中华文明,而且创造性发展了新世纪人类文明。文明因交流而美丽,中华文明离不开世界文明,世界文明也同样离不开中华文明。文明对话是学习世界、沟通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对等、平等,多元、多向是交流互鉴、增进文化认同的基本原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开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所阐释的全人类核心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主要力量,进一步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意识和现实担当。从历史基础和传统文化出发,同新时代相交、同世界相通,中国共产党既谋中华文化赓续发展又谋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一贯态度和坚定立场。

作者:黄正平 单位:南通大学新时论武装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