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法生态化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法生态化研究

摘要: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问题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在环境急需保护的时代,我国中央环境保护机构制定了环境法来应对环境危机,《环境保护法》的制定有效遏制了环境恶化程度,对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法制基础。环境法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法律部门,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在环境法中融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制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环境法也是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法律保障。本文具体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与环境法之间的关系,探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形势以及发展目标,分析我国致力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解析如何在环境法的基础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环境法律制度  生态文明  建设形势

一、引言

随着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的首要任务。我国在十八大会议中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的降低污染情况,保障环境资源的生命力,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福祉,关乎到民族持续发展的长远计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各行业人民都要高度重视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同时,环境保护机构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方案,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位。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因此,只有不断的完善环境法律制度,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施,从而在根本上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下面将具体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与环境法之间的联系,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形势以及发展目标,探析我国致力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解析在环境法的基础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策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与环境法之间的联系

(一)内容

生态文明是一种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物质文明所并列的文明形态。我国在十八大会议中指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要与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相互融合,致力于发展美丽新中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持续发展下去。在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发展相比较水平处于劣势,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生态资源严重匮乏,资源分布不均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传统的生态系统已经出现退化现象,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现资源高度节约,在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而工业企业的生产对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加大,造成了我国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求社会大众共同做到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其次要做到控制污染,降低污染。从上个世纪开始,我国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环境大量污染,如此严峻的污染局势使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施高度关注,必须将控制污染和治理环境工作高效完成。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环境危机的背景下所产生的,在思考现代工业技术所导致的人与社会发生矛盾的基础上,将文明生态学作为基础,以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作为指导,从思想理念、物质理念以及制度理念三个方面进行思想改善,从而使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现代化新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理念就是人与大自然在相处的过程中必须要顺其自然规律,珍惜爱护大自然所带来的一切自然资源,合理、节制地使用自然资源。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高级文明形态,要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大自然持续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关系

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并不是马上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复杂且艰巨的工程。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离不开法律的支持。环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强力保障的规章制度,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与其他法律文献不同的是,环境法产生于国家应对环境危机的时候,这就决定了环境法的基本定位就是是在法律领域内防治环境危机,环境法作为国家的政策制度,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高度契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有力的法律保障。旧时的环境法主要是防治环境污染而制定出的规章制度,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新型的环境法是以建设生态文明、保障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己任,在新型环境法的有力保障下,建设生态文明的脚步将实现更大的跨越。

三、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形势和发展目标

(一)当前形势

1、工业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环境污染问题显现出来,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人与大自然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由于人类没有节制的使用、开采,导致自然资源严重匮乏,逐渐走向枯竭状态,资源短缺严重阻碍了社会文明的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环保机构的调查,在2004年的时候,我国因为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经济直接损失五千多亿元,占据了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05%,由于生态资源破坏和环境严重污染造成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被浪费,生产设备被损坏以及人力资源的大量贬损,这些方面严重束缚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生态破坏问题导致国内出现了社会矛盾和一些群体性事件,从国家环保部门调查的数据来看,2001年至今,我国每年的环境破坏事件和生态污染问题不断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进行投诉,信访事件更是以飞快的速度增长。1996年至今,每年由于生态污染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不断的上升。最近这些年以来,大型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例如在2012年,四川和江苏民众因为担心环境遭到污染而聚众反对一些工业项目的运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和谐。

(二)发展目标

环保部门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有机结合,现阶段的目标就是要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这也是当前社会公众必须要努力完成的任务;长远目标就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将国家建设的更加美丽,实现国家民族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国际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的贡献,用自身的力量去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三)我国致力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

国际生态环保企业的全面发展给我国生态环保部门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从美国方面来说,在20世纪中期的时候,美国就开始致力于开发生态文明科技,目前的美国环保科技技术在国际生态环保中已经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占据了国内外大部分发展市场。经过国际环保组织调查表明,当前全球对生态环保市场的需求量已经超越了6000亿美元,而以德国、加拿大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成为生态环保市场的主导国,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相比于这些发达国家,我国在生态环保市场中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差距仍然较大,在世界多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下,我国应该更加高度关注生态环境建设,并且要将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发展国家,所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变得势在必行。

四、解析在环境法的基础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策略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融入到环境法中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环境法作为保障才能顺利实施,因此,只有不断地更新和改善环境法律制度,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快速落实到位。环境法律制度在立法时都是根据相关的法律目的和法律理念来制定的,而我国的环境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所制定的,立法理念是防治环境污染,强调环保预防,与现在的生态环保理念相差较远,因此,为了实现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将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环境法中,从而使环境法律制度符合当前的环保局势。

(二)提高社会大众生态环保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环境法律制度作为支撑,还要使全民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为生态文明在人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例如节约用水,餐桌不剩饭菜等都体现了生活中的生态文明,因此,培养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是刻不容缓的,这就需要环保部门开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活动,弘扬生态文明的中心思想,举办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使生态环保理念深入到每个国民的意识里,引导社会公众依法参与环保活动,从而在根本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度。

(三)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

执法必严是法律制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我国环境法已经基本形成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环境法律制度成为了实现生态环保的关键所在。在此之前,生态污染问题之所以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大多是因为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不严格处理环境污染问题,造成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因此,必须要加强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培养出一支严谨负责的执法团队,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通过现代化信息公开方式使环保执法活动变得公正透明,执法人员能够积极接受社会群众和大众媒体的监督,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位,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施。

五、结语

工业社会的发展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人类作为生态文明的高级形态,有责任也有义务来改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需要国家环保部门将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环保理念和环境法律制度融合在一起,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强环境法律执法监管,对生态环保活动进行严格执法,阻止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最后开办环保理念宣传活动,加强全民环保教育,培养社会群众的环保意识,从而在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兴锋.论环境法生态主义理念的合理内涵及实现路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冯嘉.负载有度:论环境法的生态承载力控制原则[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8).

[3]董自富.生态文明对我国环境法生态化的影响[A].2013-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C].

[4]邱本,谢遥.自然资源环境法带来的法哲学观念的变革[J].社会科学家,2014(11).

作者:肖克来提·阿不力克木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