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资源经济学研究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资源经济学研究

摘要:土地自由流转有效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而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作为我国现代农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国际化转型的日渐加快,为其现代型转型带来了新的机会。然而基于资源经济学理论下,我国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不仅需要关注农地的自然属性、经济收益,还需要考虑土地资源配置与生态环境、人口等之间的协调发展要求。为实现此目标,应该在保障土地流转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尊重资源配置和流动中的人文要求,强化行政管理的监督性和法治规范性。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资源利用;合理配置

《荀子》中提出“夫土地者,天下之本也”,土地作为“衣食之源”、“民用财用之源”的社会属性使之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合理、充分的利用土地并使之资源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是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划的重要目标。然而,正如土地流转并非简单的对土地资源经济绩效产生作用,还需要关注其对各类社会目标所产生的对应性影响。如关注财产分配和生产的平衡性、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提升土地利用的价值和生活乐趣等。因此,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资源经济学研究需要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资源配置的各类现实条件、经济效果、资源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现代化开发等层面进行战略的设计和构建。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与资源利用

土地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享有社会属性。就其自然属性而言,短时期内土地的不可再生性要求人类必须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又导致土地的经济特性成为土地流转运作的追求重点。就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利用范畴而言,农村土地的博大辽阔一方面奠定了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长期在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大背景下所出现的粗放式经营,也导致我国土地需求总量与土地供给总量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剧。这种矛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负面影响以及所引发的系列土地经济问题,决定了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得到国家宏观调控、规划、监督和管理。从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历史来看,粗放经济和集约利用两种运作模式的单独、混合式应用操作过程,无不揭示着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方式和该历史时代的科学技术、社会条件等密切相关。然而无论使用何种应用模式,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和应用都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以保障农村土地的开发和应用可达到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这即是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流转两者关系以资源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相对明晰化的界定。

二、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资源配置的前提

1、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市场国际化发展的趋向性作用。

随着我国城镇化政策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趋向日渐明显。自从2011年开始,城镇化的推进影响下我国就业人员的76420万人中,农民工的城镇就业人员就达到25278万。如上数据表明城镇化发展战略对我国农村土地所有者和农村土地资源分配等起到了极为明显的影响。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数量等的不断提升,使得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为提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的应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就需要立足市场规则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外出务工农民放弃的土地实施合法配置,以提升其经济收入和农用地的开发效益。从该角度而言,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下,基于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的要求,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势在必行,而我国城镇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又为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2、国家政策及农业硬件配套日渐完善的辅助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了农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对应性土地流转试点的开拓性尝试。我国自1996年开始所进行的农机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升,农村机械如大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小型拖拉机、机动脱粒机、联合收割机总量的逐步推升与农业科技、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和各类现入品等的改善,为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分配,为农业劳动力的节约,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运用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辅助。在农业硬件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我国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也为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践运作的经验,在诸如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河南土地交易中心模式、重庆“地票”运作模式等的探索过程中,使得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转入多元开发的发展阶段。

三、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土地资源及耕地保护,过度强调土地经济利益。

作为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在物理数量上的有限性及市场流动过程中其经济价值的动态变化性和稀缺性,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在市场配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面对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质疑。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而言,财富、人口、自然资源分配的相对和谐性,肥力丰富土地的分散性和稀缺之间的矛盾,应该在农村土地资源流动和配置的合理化调整中进行解决。然而我国在城镇化和市场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制约下,我国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利益体,如农户、村民委员会、基层政权、地方政府等为谋求土地出让金的最大额度,不惜使用违法手段来用地、卖地、征地,并由此导致大量的高产农田、优质土地被用于私人住宅、工业制造和商业开发等,此类现象导致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及耕地保护的需求被忽视。据《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耕地面积减少40.20万公顷,因农业结构优化、土地整治等增加耕地面积32.18万公顷,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8.02万公顷。过度强调土地经济利益及耕地保护意识不足的前提下,导致我国耕地保护能力下降,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形式极为严峻。

2、忽视土地保护要求,农村征地的对抗性矛盾时有发生

事实上,农户借助征地可获得5%-10%的经济补偿,村级集体获得额度在补偿总额中可占25%-30%,各级部门和乡镇政府占60%-70%,此种行为导致各类投机行为的频频发生。尽管土地流转资本化会导致一些农户无法保障自身的基本权益,但是借助各类维权行为,农户的征地补偿额度有可能提升。乡镇政府、村级集体为获取征地中利润额度的最大化,只是一味的鼓励农民出售土地。然而,无论农户的维权行为还是乡镇政府、村级集体的辅助征地行为,也只是从获得利润角度出发,而并非为保护土地资源。同时进行农村土地购买的一些企业为快速获取国家建设用地指标,往往采用不法手段,比如“以租”来获取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资源在企业主、城市商人等手中的频繁流动,往往会导致农用地“规模不经济”现象时有发生。而我国目前公布的法令、决定及相关通知和我国在土地流转方面所实施的现有政策,主要以稳固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农户土地承包的经营权为核心目标,无法满足土地自然属性保护的要求。

四、优化我国农村土地流动资源配置具体措施

1、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加大合理利用土地的宣传力度。

土地流转过程中所出现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源自土地流转程序的不完善、相关制度的不具备、运作中利益主客体之间矛盾的复杂性。强化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就必须从土地流转程序的法制化、规范化角度出发,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并按照实际运作情况进行对应性完善,坚决打击农用土地流动过程中的违法用地、卖地、征地行为。在严格执法方面,督管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土地流转审批行为,并要求其强化对土地使用者和所有者正当权益的保护,加强对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使用制约力度,增强对农民合理进行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及引导力度等。

2、盘活土地经营运作模式,坚持合理配置与生态保护的融合性。

盘活农村土地经营运作模式需要与土地资源保护和土地流转的合理化运用有效结合起来,如此既能增加农业经营助手、种粮大户等优秀人才的土地使用需求,又能提升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土地收益。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坚持土地保护和流转的融合,不得改变农业土地的用途,抵制农用地的非农化运作思想。即便在非粮食主产区也必须杜绝出现农地非商业利用要求,对于一些符合国家要求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可依据国家基本农田核销条件,以区域土地利用的发展目标为辅助,在遵从土地资源生态保护规律的基础上,兼顾农田利用和资源保护要求。然而,由于区域土地应用的要求具有差异性,在土地经营运作模式盘活的要求下,可适当调整具体运作方案,如在保障优质农田优先使用的前提下,结合旅游、城镇建设的需要合理调配资源。

3、立足市场规则坚持人地融合,多角度出发提升配置附加效益。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基础上所衍生出的农村土地使用权转移制度,原有的粗放型经营的不合理操作已经引发了土地利用效益的低下及各类环境失衡问题,如生态破坏、地力下降、水土流失等。然而从土地流转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市场应用价值等方面来看,只有真正实现土地与人的最佳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土地流转质量和土地资源开发的效率。同时,从市场规则角度而言,农村土地资源在市场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只有以国内外市场运作规律为配置优化前提,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土地资本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土地流转过程中,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应用为例,在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前提下,人类必须保证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应用,并满足土地资源开发时所提出环境、人口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卢新海,龚茂盛.农村土地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优化整合研究.青海社会科学[J].2014(01).

[2]来君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安阳县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4(05).

[3]曾超群.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04).

[4]徐大鹏,郑蓬辰.关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探索,中国证券期货[J].2010(04).

作者:白新华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