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本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意义

人本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意义

摘要:在素质教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时,高校的道德教育被人们普遍重视。文章从人本管理这一视角出发,分析了在高校德育中人本管理的重要实践价值和意义,以期对于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本管理;高校;德育

人本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一切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高校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学生成了教育的主要对象。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就为我们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德育工作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

一、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着挑战和竞争的世纪,科学知识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需要各方面人才的支持。知识已经注入生产资本,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道德的缺失已经成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阻力,社会和国家已经把这一问题提上了重要议程。新世纪道德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高校深化改革提出的挑战。高校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德育改革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环。德育的对象是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青年学生的特点提出的挑战。高校的年轻学生总体呈现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加上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不强,出现了一系列道德底线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观念的创新是高校管理创新的深层活力的源泉。前些年,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十分严重,急功近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国家经常派一些专题小组做调查,但一些高校只会欺上瞒下,用一些不明智的方法来应付,结果是表面功夫十足,学生的素质却与日剧减。人本管理思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以人为本”强调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人是目的”,是每个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行管理活动。这正好避免了功力主义轻视人忽略人的主体感受的缺陷。

二、以人为本的道德观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高校的道德教育以人为本是本文的核心观点,下面笔者从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和德育目的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

以人为本是现代德育的价值理念和思维原点。高校德育的逻辑支点在于不断提升自身建设的水准,而首要指标是人的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时代呼吁教育本真的回归,同样高校德育也应该回到本真即人的精神。不仅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追求一种和谐健康的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终极关怀,也是人性得到解放的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体现了一种中庸之道,是在充分尊重人,关怀人的基础上人的积极性的充分释放。对于人类来说,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追求自身的进步是值得追求一生的目标。从这一角度而言,高校德育的价值在于提高拓展人的价值,改善人的道德生活,让人生有一个更完美的结点。高校德育从本质上讲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不能把德育从活生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来,也不能把德育从其他教育中抽象。德育的主体是人,并且是一个并未成熟的人,因此在实施时应当围绕关心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学习和自由全面健康的成长这一主轴来进行。作为一个有生命和思想的主体群---学生,德育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害到一个民族。由此可见,高校德育的作用何等重要,应当十分重视。德育与人的关系。德育是一件有价值的事,却也是一件具有投资风险的事。教育可以把人力的优势转化为人才的优势,德育则进而把人才的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优势。

(二)以人为本的德育主体

德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一直以来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高校德育中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学生是应该被教育的对象,而老师是德育的实施者,他们不需要被教育。因此学生在德育中成了被动的被教育者,老师成了德育的实际执行人。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身的主动性,以老师的价值观来评判自己的行为,这种德育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尊重,让整个德育环节失效。高校德育不仅靠老师更加要靠学生自身的主动学习,老师不是万能的,学生也不是没有思想的。德育的对象不仅是学生,也是老师。加德纳认为,德育中最重要的两个观念是——尊重与公正,在人脑中有着生物学基础——道德智能。这无疑激励我们通过尊重和公平的对待德育的对象来充分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

(三)以人为本的德育目的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健康的发展。这里的全面就包括了人的道德品质的健全与提升,身心的和谐健康的发展。高校的道德教育以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为依托,以健康的心态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为目标,体现了一种对于人性的终极关怀。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前提。在应试教育的阶段,国家和社会过多的关注考分和升学率,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于是素质教育成为了21世纪教学改革的旗帜和行动指南。至此,国家充分意识到道德教育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能力、素质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品德是决定人一生有无价值的指标。人文教育是一个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主要因素,那是对于世界认识的一种洞察力、穿透力,核心在于对于生命的尊重与关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关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个性是德育的灵魂。德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是有生命有思想,个性是人才的前提。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没有创造性。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在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几千年里,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一种批量化生产,这种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抹杀了人的个性,阻碍了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们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渴求,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尊重人的个性。

三、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实践价值

(一)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的危害

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的最大危机是功利化倾向严重。德育的对象是人,不是没有生命的物体。高校的道德教育已陷入了功利取向与人本取向的矛盾冲突困境。一方面,道德教育的急功近利,培养社会统一的标准化文明人成为一种趋势。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个性解放与自由。这反映了道德教育功能上外在的社会政治需求与内在的人性需求的矛盾冲突。第一,道德教育方法上物性化方式与人性化目的的矛盾冲突。德育作为培养人、塑造道德人格的活动,其目的是人性化的,其方法也应是以人为本的。但高校由于道德教育的功利取向,以简单、短期见效的强制灌输教育方式为主要手段,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收器,结果是短期见效,长期来看却不利于整个国家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很多高校的德育工作已经被忽视,道德教育已经被置于学术活动、课程学习的后面。这主要由于部分高校认为大学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年纪,具有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并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的学习。第二,功利化倾向的道德教育导致德育效度缺损。功利化德育导致德育教师的双重人格和学生人生价值迷失。德育教师具有双重人格,一方面教自己的学生德育知识,做人的尝试;另一方面,心里有一套自己的德育标准,说一套做一套,心里放着两把尺。学生参照老师的标准,以老师为榜样,但是却渐渐迷失自己的本性和失去人生价值的衡量指标。

(二)实施以人为本道德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第一,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重点在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三个方面狠下功夫。第二,积极创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社会是大学生锻炼的平台,社会环境的好坏对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增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第三,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同志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要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它们充分发挥作用、密切配合,积极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当代教育的作用和使命,要有更加崭新的视角,更加辩证的思考,更加理性的审视,尤其要与转变教育思想紧密结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3-10-22,(1).

[2][3][4]田建国.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9

[5]王全文.道德教育从功利取向到人本取向的跨越[J].德州学院学报,2008(2):24

作者:雷卫东 单位:恩施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