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生视角下高校德育研究

学生视角下高校德育研究

[摘要]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人的自我超越,但传统的德育工作却忽视了学生的需要,抹杀了学生的人性。学生需要包括认知需要、情感需要、生活需要、成长需要。生命依赖于需要,只有学生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德育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道德教育不是说教,而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道德观念。以人为本,关怀生命,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学生需要;高校德育;价值取向

一、学生需要之于高校德育的意义

在心理学上,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失、不平衡状态。它往往通过欲望、意愿、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需要推动人们去追寻满足的对象。需要是道德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它没有善恶之分,是影响道德的原始动力。人的需要与道德的关系,使高校的德育无法独立于人的需要之外。所以学生的需要在高校德育中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的需要关乎生命的发展

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人实现自我超越,在本质上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人的需要关注着生命的进程,因此具有价值性与相对性。“我们每日都有新的经验:重新经验到,某些需要必须得到满足,没有对这些需要的满足,我们无法活下去”。人的需要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能量,所以德育通过激发和诱导个体的需要,实现个体价值观的引导和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同。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自身的知识、经验、成长背景,而由此形成的价值观使生命在个体的不断变化中得到伸缩,但这些都只是零散的、杂乱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引导和学习,就不会有明确的发展目的和生活方向。学生的需要不仅为德育指明了方向,而且使个体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得以统一,使人生不致迷失方向,也使自我实现更加顺利。所以,德育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手段和方法,而学生需要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二)学生需要使德育回归人性

学生的需要体现在德育中就是要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能机械、刻板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灌输,学生的生命应该是诗意地栖居在教育活动中。所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生命主体的成长与发展是丰富而复杂的,关注学生的需要是关注学生发展的前提条件,德育就是要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使学生的智力与人格协调发展。我们知道,工业时代的教育,学生就像是未完成的产品,处于工业生产的流水线中,根据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格进行生产,最后造就的是一个个没有差别的“合格产品”,学生的需要更无从谈起。但是,农业时代的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它们适当的阳光、雨露、肥料,使它们自己发芽、开花、结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因学定教”。“学”既指学习活动,也指学生主体,教育教学的真正起点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无论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如何安排,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学生来完成。总之,关注人的生命需要,就是坚持了德育的人学立场,使德育真正回归了人性。

(三)学生的需要使德育活动具有艺术性

德育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的,他们的需要、道德、能力等方面的确立,都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需要所呈现出的多样性也使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人情味,伴随着教育教学由理性到感性的升华,学生的需要与德育教学活动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学生的需要使德育活动具有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的需要使德育的动态过程更加灵活、更加巧妙,更具有人文关怀。其次,德育的出发点是指向学生,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出了人的价值。再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方法,既内化了人的本质力量,又使德育活动具有丰富性、生成性。最后,德育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生命价值的选择与确立而得以升华。总而言之,学生的需要使德育活动以动态的行为过程而存在,体现了目的性与主体自觉性的统一。通过对学生的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关照,使得学生的思想与认识更加具有价值,也使得德育活动更加具有情境性与情感性。

二、学生需要之于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认知需要

作为发展中的主体,学生处于未成熟的状态,他们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探寻,使他们产生了认知的需要,这种需要给他们的学习活动带来了动力,驱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探险。“思维始于疑难或不确定,它表明一种探索、搜索和寻觅的态度,而不是掌握和占有的态度。通过思维的批判过程,真正的知识得到了修正和扩充,我们对事物状况的信心得到了改造”。学生的认知需要正是源于学生的好学多思,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向,表明学生正在独立思考、潜心体会。认知需要的满足,不仅有益于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有有益于人分辨善恶对错、提高生存和竞争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全面的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道德是非观念,既是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内在诉求。

(二)情感需要

与其他物种不同,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人逐渐形成为一种复杂的生命体。在这个复杂、丰富的生命体内,情感占据了主要位置。情感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它是人在和客观事物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情感需要在以“我”为利益核心的某种关系中得以强化。另外,情感需要也是一种态度或倾向,是一种非理性的力量。情感对人的主观意识有调节与影响作用,所以它还蕴含着一种价值取向。情感需要以价值为基础,并随着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它还可以诱发、压抑、强化、阻止人对某种价值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道德的评价往往掺杂着某些情感因素。因此,德育应该扎根于人的情感需要之中,使之成为形成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情感需要的关注,也应该是高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目标。

(三)生活需要

何为生活呢?“我们使用‘生活’这个词来表示个体和种族的全部经验。当我们看到以《林肯传》命名的书时,我们并不指望里面有一篇关于生理学的论文。我们期待有关社会背景的叙述;有关于家庭的环境、情况和职业的描写;有关性格发展的主要情节;重大的斗争和成就;个人的希望、爱好、快乐和苦难。……‘生活’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这是杜威对生活的阐释。简而言之,生活就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从事的所有活动。学生的生活需要表现在为了生存与发展而掌握的一整套知识、技能、方法与道德。德育的主体是人,因此,德育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人的生命和生活需要。人在社会生活中,既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同样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生活本身也是德育,它约束着人的行为,培养着人的德性,体现着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生活需要与其说是个体的自我发展需要,不如说是生活关系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四)成长需要

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在生活需要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成长的需要是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全方位地去洞察学生的能力、兴趣、特长等。学生的成长需要可以从历史性的视角和差异性的视角去关注。历史性的视角主要体现在学生过去的经验影响着后来的需求,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性,曾经产生的心理活动不会再次发生。学生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内所蕴含的意义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需要是不同的。差异性的视角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成长需要。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智力,所以他们在成长中表现出的需求是不同的。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潜能,每个人都有多样化的选择,因此德育工作者就要唤醒学生的潜在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要,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学生的成长需要是潜在的,所以必须靠教师的引领,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帮助学生在更高层次的发展轨道上生成出新的成长需要。总而言之,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建立在人的主动建构过程中的,是人的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学生需要在高校德育中的实现引导和满足

学生的需要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工作,教育者要积极地引导学生的正向需要,增强其道德信念,强化其道德信仰,激发其道德情感。

(一)利用不同需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建构“我要吃饭”、“我要喝水”、“我要睡觉”……

人从出生开始,就会有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这些需要可以毫无条件地得到满足。但是,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不能简单地将“我想要”等同于“我需要”。“我想要”是一个极其主观的个人意愿,是一种自发的、没有加以规范的“需要”。如果将学生的所有需要作为德育的宗旨,最终会导致个人主义、自我主义,使个体的需要与社会需要脱节,甚至滋生各种反社会的行为。所以,在德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积极乐观地建构自己的“需要”。首先,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既要照顾到学生的“我想要”,也要兼顾到现实的可操作性。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能够鉴别出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抓住关键期,满足个体的需求。再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根据社会的需要,形成正确的奋斗目标,从而建构出合理的个体需求。总之,学生的需要是一个有选择地建构过程,不能任其自由发挥,必须对他们的欲望、意愿等主观感受重新进行排列组合,既要考虑到个体的自然需要,又要顺应其发展的规律。

(二)学生的需要与现实之间应该达到动态平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的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大,学生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某些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借助虚拟世界得到满足。这样一来,学生的“需要”和现实之间就会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这也是导致“网瘾”产生的原因,学生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理解和支持,在网络中却可以得到。长此以往,学生对现实世界就会失去信心,甚至其行为也会走向极端。所以,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平台,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通过行为训练法、移情法、角色扮演法等德育方法,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需要”,使其与现实之间达到平衡。事实上,学生的需要与德育中的各种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联系过程,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德育的效果,而德育效果的提升也不能以牺牲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关键是要寻求两者之间的切合点,使之达到平衡,从而共生共荣。

(三)学生的需要应与其生活世界、经验世界相联系

德育除了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以外,还必须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相联系。生活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感受构建起来的世界。经验世界与内在的观念世界不同,它是外在于自身的世界,是我们所认识的客观世界,是一种经验的堆积。学生的需要源于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而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又给学生提供了新的需要。所以,学生的需要是与其生活世界、经验世界紧密联系的。“经验世界是最基本的心理结构及认知图式,它是构建生活世界和学生需要的基础,并且它在时间上是处于过去的;生活世界是建立在经验世界基础上的可能世界,它具有理想性的特点,并在时间上指向未来;‘学生的需要’是建立在其生活世界的理想性和经验世界的现实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的,它是理想和现实的融合,它在时间上是指向现在的”。因此,德育只有直面学生的真实生活,才能够对学生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如果德育不能解决学生现实层面的问题,那么,再高明的德育理论与方法都是苍白无力的。由此可见,德育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满足学生的需要,变说教为引导,培养他们自主建构其道德观念的能力,将德育的人性化情怀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2.

[2][德]黑格尔.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1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458.

[3][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313.

[5]谭斌.论学生的需要———兼与张华“我国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演讲的商榷[J].教育学报,2005(5).

作者:李娟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