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装饰画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

装饰画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

一、在教学中寻找突破口

(一)体会装饰画中的美装饰画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它是一种独特的美术形式

从字面意思看装饰本身就是“美化”的意思,而装饰画是加入人的思维、绘画的技能所达到优美与实用相统一的作品,换言之,装饰画就是美化物体、美化环境,所以它处处体现出了美。莱茜曾说过,“美是艺术的最高法律,也就是说任何美术作品都要服从美这一最高原则。”因此装饰画中的美应是创作者深入体会的,其中情感美、想象美、内在美在绘画中对学生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情感美

情感美是指人的情感的纯洁,真挚等审美属性,是一个人具有纯洁高尚情操的体现。学生画不好装饰画或画画的积极性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装饰画缺乏情感。不想画也就是不喜欢,如果我们喜欢一件事那一定是努力将它做好,表现的动力实足。如果我们带着强烈的情感去画装饰画,那画面效果必然比之前有所提高。装饰绘画无非两种题材,一种是抽象的题材,这种以平面的点、线、面为主。如何体现情感美,我们可以将这些点、线、符号表现出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融入了人的思维,那这些基本的符号也就有了生命。另外一种是现实性题材。如无生命的汽车、房子、轮船、塑料任何现实性物体进行装饰,依然是带着情感去画画,将无生命的物体变得有生命。在有生命的动物装饰画、植物装饰画题材中、我们可以将它拟人化,加入人的眼睛、鼻子、嘴,将这些无生命的东西变得有生命。使画面变得生动,富有情感和想象,也使得作品非常具有活力。这也非常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作为学前教育的学生更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结合知识、文化、历史等去引导和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绘画表现力。正因为儿童的内心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带有他们主观感情的,所以儿童总是将抽象的绘画变得有情感和想象。

2.想象美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像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让学生能够体会装饰画中的想像美至关重要。我们在欣赏装饰画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装饰绘画较抽象,画面充满了幻想,有的包含着一种象征和寓意性,这些发现其实就是想象。学生在创作中找不到美,或对装饰绘画麻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想象力。创作者的构思立意即是形象思维的过程,艺术想象力越丰富,则创造的艺术境界也就越高。如毕加索画表现二战时期的战争作品“格尔尼卡”,他并没有直接表现战争的激烈交火或者死亡、毁灭等场景,而是将牛的头,人的半个脸等同时放在一个画面,来表现战争的乱,人们内心的恐惧。这种不受时空和地点等自然规律限制,按照人的主观意念组合在一起的图式结构,其实就是带有象征性、隐喻性。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把玫瑰象征爱情,牡丹象征富贵,这些都可以借鉴,这些文化影响可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表达主题,使作品更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

3.内在美。体会装饰画的内在美,也就是体会画中的节奏和韵律美。我们可以把绘画中的节奏和韵律想象成一首歌曲或旋律,这首曲子既有旋律上的快、慢,又有音律上的美感。如在一块布上用两个几何图形进行二房连续的排列,应用线条或色彩等按照创作者的意图进行有目的排练和组合。最后成为一块很好看的布。这种内在的美不仅能激发学生创作装饰画的兴趣,而且还能陶冶情操,同时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装饰美。所以说,体会装饰画的内在美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点。

(二)创造力的培养

1.培养创造力,需要重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装饰绘画中对绘画没有统一的要求,也没有固定的程式可依,尤其是装饰画中的抽象绘画,不要求画面多么逼真,技法多么高超,但画面一定要统一流畅好看。需要学生有思维,敢下笔。在装饰画的抽象造型训练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让学生学会变形,刺激学生学会联想,如在点线面的练习中,学生可将点线面进行排列组合,或将现成的形进行分析之后拆分再组合,构成新的合理的一幅装饰画,还可将同一纹饰进行处理,通过纹饰的变化改变原来的效果,如在“树”纹饰处理上,可以用线、可以用点、曲线、螺旋纹等,也可用抽象的符号去表达。就体现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其想象力。

2.培养创造力,需要开拓思维,克服心理定势,突破常规

所谓开拓思维,克服心理定势,突破常规就是要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将学生自己独特的思想运用到装饰绘画中。学生在创作装饰画的过程中常常不敢下手,认为自己没有美术基础,无法完成一幅装饰绘画,教师应该在这方面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先放下心理负担,并用几种简单的方法先提起学生学习装饰画的兴趣。我们可以先收集生活中感兴趣的物体和图案,可以将局部放大或缩小之后重新构成,形成一幅装饰作品。还可以突出物体的主要特征,或对主要特征进行变化,可以用符号,也可以用点、线、面、还可以用素描中的黑、白、灰,或色彩中的补色、对比色等进行改变,从而得到一个异于原型的形象,这种训练方法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摆脱心理障碍,改变思维束缚,找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规律,加以抽象概括,进而激发出新思维,让学生在装饰绘画和以后的绘画中充满自信。

3.培养创造力,需要教师合理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学生的美术作品,没有对错之分,每一幅作品都代表着学生独立的思维。教师应用鼓励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引导的方式去启发学生的思路,要给学生自我纠正错误和相互启发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自我的练习中理解、掌握和运用装饰画的技巧。对感觉较差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帮助和鼓励他们,并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他们的作品,由此激发他们的个性发展。

二、制定针对性的训练内容

(一)造型训练方面

造型训练就是让造型与环境搭配得当,统一在画面里的一种训练。幼儿在生活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重复,喜欢重复玩一种玩具,喜欢重复讲同一个故事,也喜欢画同一种物体。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完全可以进行二方连续的训练,如在同一个手绢或瓶子上进行二方连续的绘画,不仅结合了幼儿重复的心理特点,而且完成了装饰画,达到了装饰效果。还可将任何一物体用黑和白进行变化的装饰画训练。这些内容都符合幼儿绘画心理特点。所以二方连续、四方连续、黑和白、点、线、面、应该是学前教育学生造型训练的主要内容。

(二)色彩训练方面

色彩训练也就是以配色方法为重点,进行补色,对比效果等的练习。幼儿对色彩只是感觉上的认识,他们常把红颜色像太阳,黑夜色像晚上,绿颜色像树叶,蓝颜色像天空等等。结合这样的特点我们教学应以配色方法为重点。如进行补色、对比效果训练,在制作的物体上进行填色练习,如用红和黄、绿和橙、蓝和粉、配合能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颜色配得深浅得当,使之美丽鲜艳,能够引人注目。又如同类色深浅的对比,同样是在同一物体上进行填色,如用普蓝与浅蓝、桔黄与赭石色、墨绿与浅绿、深红与浅红。在同类色的训练中目的使幼儿发现和运用颜色深浅颜色的应用,使得装饰画色彩鲜明,使儿童初步产生色感。所以在色彩方面,对比色和同类色是学前教育学生学习的重点。

(三)工具材料方面工具材料方面的练习就是对学生生活中不同类型的物体进行装饰。我们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物体进行装饰如花瓶、手绢、杯子、铅笔盒、伞等等,之后利用点、线、

面、色彩、符号等,先让他们在物体上作间隔排练的练习,使之掌握带状纹样的变化规律,然后再教学生找出相等距离,或画出简单的花纹构成带状形的装饰纹样。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印象,强化了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装饰画的兴趣。

(四)其他训练方面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从其他方面进行训练,如勾线压色法、木刻画法、水墨画法、蜡笔画法等。利用多种方法,既能多种材料开拓学生的眼见,又能丰富学生表现装饰画的方法。同时启迪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学习装饰画时,不仅要学会理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寻找自己的感觉,让自己的情感融入在装饰画创作中,只有真情流露,才能打动自己,只有源于内心才能打动别人。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掌握装饰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最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作者:问新元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