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探索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探索

沿用经济学上的这一概念,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首先要考察的是,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里所说的高等教育的投入包括发展教育过程中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投入。而高等教育的产出则主要表现在受过高等教育培育之后的人在能力素质上是否有所提高,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上是否取得突出的成果。因此高等教育高效的产出就要求高校培养的专门人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之后较大地提高其劳动能力,从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在一定的教育投入下,高等教育的规模大、人才培养的数量多;高校在科研方面成绩突出,能担负起知识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的重任。尽管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需要考察教育的投入和教育的有效产出,但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用经济学中投入产出比概念,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定义为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因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目的是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再生产,是为了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即依附在人身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增长。

不同于物质部门的投入产出可以用货币价值获得多少来判定,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产出需要通过为社会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方式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只有使智力劳动与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或者物质生产部门把高校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后,高等教育才能形成最终的经济效益。因此,高等教育的投入与高等教育为整个社会创造出的价值之间的对比关系即为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高等教育经济效益从不同的层面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内部经济效益和外部经济效益。从高等教育自身系统层面来看,相对于一定的教育投入,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现较大的高等教育产出,如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高素质专门人才,形成一大批有利的、突出的科研成果等,这种投入产出比即是高等教育的内部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从国民经济系统层面来看,涌入到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专门人才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生产部门和全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此即高等教育的外部经济效益。追求高等教育的外部经济效益是追求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的根本目的,但没有大批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和突出的科技成果,外部经济效益则无从谈起,外部经济效益还要依靠内部经济效益。因此,追求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追求内部经济效益,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人才来掌握技术和知识为国家服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是不高的,而且面临着种种问题,因此,教育投入从总体上来说也是不足的。“穷国办大教育”,这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国情。在投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才是明智之举。但就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统计,在校生总规模1999年至2007年从1413.4万人增长到2700万人,毛入学率从10.5%增长到23%。高等教育扩招使得高等教育规模超常发展,但高等教育投入的主要来源──公共财政拨款却没有随之同步增长。预算内教育经费总量自1999年至2007年间从38883201千元增长到125009946千元,其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由7201.24元降至6546.04元、由2962.37元降至2596.77元。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不升反降,相较高校扩张规模,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入无法保证其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但事实上,因教育规模的超常发展和教育的公共性特诊,多渠道的筹资十分有限,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主要依靠公共财政的投入。可以说,教育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和保障,没有教育经费的支撑,高等教育的发展及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就将受到限制,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2.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导致就业困难。由于本科学生的扩招,研究生教育也紧紧跟上,扩大招生。2009年全国招硕士生41.5万人左右、专业学位再增5万,共计为46.5万人左右。实际报名参考人数为124.6万,录取率达33.3%。研究生扩招分数线普遍下降,大部分专业下降10~25分。根据中国教育年鉴2008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41464名,硕士毕业生270375名,本科毕业生1995944名。博士毕业生占硕士毕业生的15.3%,硕士毕业生占本科毕业生的13.6%。研究生的过度扩招,既超出了学校的培养能力,也超出了社会的合理需求,不仅造成了精英教育不精,而且吊高了用人单位的胃口,造成高层次人才低层次使,阻塞了各类学生的就业渠道,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3.高等教育质量滑坡。高校扩招带来人数的剧增,而我国高校办学又普遍存在贪大、攀高、求全的状况,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全面开花。这样高校人数的聚增和各专业独自的发展需要仅靠现有的师资力量、教学能力远远不够,基本的教学都得不到保障,学生的质量、专业水平自然很难提高。学医的不会开刀,师范生不会教书,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总的来说,教育作为第三产业,其本身当然不会生产出人和劳动力。但是它能使受教育者增长文化科学知识,提高人的工作能力。高等教育通过教育投入实施教育劳务生产,提供教育劳务以实现其培养、发展人智能的目标,增加劳动力使用价值。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一项投资事业,要讲求经济效益。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纵然许多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经济效益问题并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高等教育实现其经济效益仍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1.增加教育投入,合理进行教育投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主要由国家、个人、社会团体及其他来源构成。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斯通的成本分担理论中“谁受益谁付费”原则,国家作为高等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政府理应承担主要责任,成为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体。因此,政府要明确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及其增长比例,以成为教育发展稳定的经费来源;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功能,将不对称的财政收入进行合理再分配,平衡地方高等教育投入,维护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鼓励高等院校优化经费使用结构,提高内部利用率。

2.根据社会的需求科学规划人才培养规模、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国家教育部门要合理规划高等教育各个层次的招生规模,使其符合社会需求。各高校要准确定位,明确学校的使命,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学校的首要和根本任务,明确不同类型学校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各校要根据各自的办学优势,科学规划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素质结构,合理分流、分层。在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各个层面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他们真正在各自的层面上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推动本地区、本省乃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3.注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国家和学校都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依据传统积淀、师资结构、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各学校的特点出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图全有,追求最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相关领域所需要的、有竞争力的学生,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一批高素质的实力派劳动力人力资源。

作者:冉静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