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脉诊知识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精选

中医脉诊知识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1篇

近代硕学梁启超曾说:“中国凡百学问都带有一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神秘性,最足为智识扩大之障碍。”而其所举之例,即是“医学”。的确,中国传统医学较之于任何一种其他古代精密科学(如天文、算学)或实用技艺,都更具有传统文化的特征。或毋宁说,只有传统医学才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可以意会,难于言传”的韵味。

时至今日,当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传统科技文化进行评价与研究时,一方面惊讶地发现:在近代西方科技繁荣昌盛、普及全球之后,唯有中国传统医学仍然具有不衰的生命力;但与此同时,人们又在不断地以西方科学的目光与标准来审视、衡量、评价、要求、改造这唯一具有生命力的传统科学。在这种情况下,“医者意也”所代表的传统医学之神韵棗这种与近代科学格格不入、“最足为智识扩大之障碍”的基本性格,自然就会受到更多的非难。

作为医史研究,特别是医学思想史研究,理应对这句古来医家常挂嘴边,当代中医也还在以不同方式强调其重要性的话加以注意。本文即从剖析“医者意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含意与表现形式入手,以求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神韵”所在;沿着医学的轨迹,而不是文人的雅兴来探索传统医学的一些本质性问题。

出典与含义

“医者意也”初见于《后汉书·郭玉传》。其记述如下:

郭玉,和帝(89~105在位)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而医疗贵人,时或不愈。帝乃令贵人羸服变处,一针即差。召玉诘问其状。对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夫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摄以承之。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怖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

这段记述,有两点值得注意之处:一是文中所言之“意”,并无后世所要表达的种种深远含意,而不过是指医家的注意力。即郭玉以为“医疗贵人,时或不愈”的原因在于心怀恐怖,自然处处先思保身,焉能一心疗病。

值得注意的第二点,是文中所涉郭玉、程高、涪翁师徒三代,皆是针石之医。尽管“针灸”与“药物”可以说是构成中国传统医学治疗方法体系的左膀右臂,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发展水平与地位并不相同。从总体趋势上讲,“药物疗法”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取得了绝对优势的地位。无论是从历代遗留之浩如烟海的中医著作,还是从当代中医的实际运用状况看,除针灸专科外,绝大多数的中医都是致力于药物的研究与使用。恰如左膀右臂,虽然它们并无明显差异地存在于人体之上,但左右手的能力及运用频繁程度,却有天壤之别。然而又如在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身上看不到左右手有如此明显的功能差异,且人类的“右利”之势古今亦有所不同一样,药物疗法的绝对优势亦非成于一朝一夕。

从中国传统医学最重要的经典棗今本《黄帝内经》(即《素问》与《灵枢》),主要是讲述针灸疗法即不难看出,针灸学在汉代不仅已然相当成熟,而且与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密切的关系。郭玉对于针法技艺微妙之处的释说,与今本《黄帝内经》中的一些相关论述极为相近。如郭玉说:“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而《灵枢》第一篇“九针十二原”概括针法之要时则有:“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等语;同书“小针解”篇对“上守机”的解释为:“知守气也”。那么,“上工”(高明之医)“守神”、“守机”、“守气”的针刺技法与“粗工”(匠人之医)“守形”、“守关”有何区别呢?请看《素问·宝命全形论》对我们通常大加赞誉的“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棗通过补虚泄实、调整阴阳,以恢复健康的中医基本治则是如何评价的:

“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

而上工“法天则地”之技在针法中的具体表现为: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浅深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读过上述经文,自然会导出这样一个问题:针法的治疗效果究竟与施术者的个人素质有多大程度的关联?甚至会有人问:在施以针刺的过程中,除了技艺因素外,是否还需考虑施术者与患者间,有可能存在某种“气”的交流?即是否存在某种能量通过“针”,从施术者一方传递到受术者身上,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的问题。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都能通过实验弄清,目前似不应仅仅依据感觉轻率地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要之,通过郭玉与今本《黄帝内经》的有关论述可以了解到: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对于医家悟性、灵活性等个人素质的强调,首先是出现在针法的相关记述中。相比之下,药物治疗在此时还处在强调“验方”之传授与使用的阶段。《汉书·艺文志·方技》中有“经方”类,其意即是“经验之方”。无论是文人儒士,还是医家,历来对“经验之方”都是十分重视的,因而才会有

大量或简或繁的方书问世。致于说后世在药物疗法方面也出现了“古方不能治今病”,主张“宁失其方,毋失其法”的新思想,那正是本文后面将要讨论的问题。即“医者意也”观念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问题。

“意”之内涵的转变

自郭玉倡言“医者意也”后,历代皆有援引以为据者,但援引者大多不是针法医,所欲阐发的旨趣也与针法无关。实际上,热衷此说者主要是一些注重药物理论与应用的医家,显示出医疗技艺重心从针灸疗法向药物疗法的转移。伴随着上述从针到药的转移,医者之“意”自然会因两种疗法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换言之,“意”的内涵在悄然之中发生了种种改变,表述的思想内容已与出典风马牛不相及。为要弄清“医者意也”这只旧瓶所装新酒的味道如何,则必须先看看是何人、于何时、向此瓶中灌入了何酒。

就管窥所及资料而言,在郭玉之后较早言及“医者意也”的是南朝名士陶弘景(456~536):

“故陶隐居云:医者意也。古之所谓良医,盖以其意量而得其节,是知疗病者皆意出当时,不可以旧方医疗。”

陶氏于医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将旧传《神农本草经》加以扩充、注释而成《本草经集注》。故上述之语显然是就方药而言。其后有隋唐间人许胤宗,“每疗,无不愈。”故人问曰:“公医术若神,何不著书以贻将来?”胤宗答道:

“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夫病之于药,有正相当者,唯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疗疾,不亦疏乎!假令一药偶然当病,复共他味相和,君臣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由于此。脉之深趣,即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

在唐代医家孙思邈(581~682)的著作中,则不止一次地提到这一观点:

“张仲景曰:欲疗诸病,当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故用汤也;若四肢病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次当用丸……。能参合而行之者,可谓上工。故曰医者意也。”

“若夫医道之为言,实惟意也。固以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当其情之所得,口不能言;数之所在,言不能谕。”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从总体上讲,医家真正大谈“医者意也”是在宋代之后。试观以下诸例。

《太平圣惠方》序称:

“夫医者意也。疾生于内,药调于外,医明其理,药效如神,触类而生,参详变易,精微之道,用意消停。”

《夷坚乙志》记述北宋张锐以一种药治愈两人全然不同之病,因有人问其故:

“敢问一药而治两疾何也?锐曰:此于经无所载,特以意处之。”

南宋刘开《刘三点脉诀》自序云:

“夫脉者天真要和之气也……大抵持脉之道,非言可传,非图可状,……学者当以意会而精别之。”

南宋崔嘉彦《崔紫虚脉诀秘旨》自序,与上文全同。又《历代名医蒙求》苏霖序(1220)云:

“昔人序本草,尝有言曰:医者意也。盖谓医为人之司命,必致其意。……况医之道,有神圣工巧之殊;药之性,有君臣佐使之别;人之受病,则寒热燥湿,强弱盛衰,千变万态,不可言。既苟非精其意而通其妙,乌能已人之疾。”

南宋严用和所著《严氏济生续方》自序云:

“医者意也,生意在天地间,一息不可间断,续此方,所以续此生。”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说:

“古人以神圣工巧言医,又曰:医者意也。以其传授虽的,造诣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之妙,宁无愧于医乎?今乃集前人已效之方,应今人无限之病,何异刺舟求剑、按图索骥,冀其偶然中,难矣。”

明王文禄《医先》云:

“医者意也,度时致病者意起之,立方医之,若天时圣教不同也。……是以医贵审运气,察人情,及致病之原。”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五云:

“葛可久以气未足,初秋,取桐叶饮之,立下,此以意悟者也;……以命门无脉,而知为鬼,此以博识者也;……诊父之脉,而能道其子吉凶,此以理推者也。意难于博,播难于理,医得其意,足称国手矣。”

“夫医者,意也。以医取效,岂必视方哉?然须博通物性,妙解脉理而后以意行之,不则妄而轻试,足以杀人而已。”

《惠民局本草诗签》蒋溥序云:

“故河汾氏之言曰:医者意也,药者瀹也。先得大意,后以药物疏瀹之,此可谓善言医者矣。”

《圣济经》陈兰森序(1789)云:

“医者意也,以意体之,方无不当。”

清代龙绘堂所著《蠢子医》原序(1882)云:

“甚矣,医道之难也。医者意也,不可以妄试;不可以轻尝。”

清代臧达德《履霜集》自序(1814)云:

“盖医者意也。借望闻问切四者,以一己之心理而揣度夫病理;援五行生克之标榜,而定其所伤何部。以形式而言,似属谈空,细绎之固有至理在焉。”

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三云:

“汉郭玉曰:医之为言意也。唐许允宗曰:医者,意也。思虑精则得之。望闻问切而不能知,或强不知以为知,遂以意为之,鲜有不败事者。东坡云:学书纸费,学医人费。”

十分明显,这些医家强调的“意”,早已不是在针法操作时需要集中的“注意力”;而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即:医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而尤以诊脉、用药为难;治病不可生搬硬套、墨守成规;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方能正确辨识疾病,并找到适合的治疗方法。由此不难看出,中国传统医学在外表上虽然总是呈现出一种极强的继承性,令人觉得古今一脉并无多大变化,但实际上今古中医之不同远胜相同。其原因就在于历代医家虽然在口头上总是将诸如今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一些古代医学著作奉为圭臬,称为经典,但旧有的名词、概念往往早已被多次赋予新的解释与内涵;同时,这些新旧概念又被无数次地加以重组棗再建体系。这就是传统医学发展的历史、自我改造的历史,或者说是“革命”的历史。如果没有这种自我改造,中国传统医学肯定不会具有今日所见之强大生命力。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想到人类早期各地区、各种文化间的相同之处远远多于不同;针刺放血、草药治病等医疗技艺与知识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至今也并未彻底消亡,但何以不具与现代医学相并存的力量,即完全不难理解。“医者意也”内涵的改变,自然是上述变化的一种体现;而医家以“意”改造医学的过程,简直可以说就是传统医学发展的过程。从宏观的角度讲,中国传统医学之所以能够从低水平、原始的经验医学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宝库”,正是因为有许多堪称“古代科学家”的人,肯于将其与生俱来的聪明才智用在这种曾被贬斥为“君子不齿”的贱业上,才使得医学的知识含量、理论水平得以逐步提升,终在宋代以后成为被儒家认同的学问体系棗“格物穷理之一端”。此外,值得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特征,古代医家以“意”构建自身传统医学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以本民族思维特征与生活经验,构建一种实用技艺与学问体系的过程。因而可以说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性格,乃是由中国人固有之“意”所规定的。

以下我们不妨从微观的角度,认真分析一下那些“善于用意”的医家,是如何将“意”不断注入医学这个学问体系的。

三、药物与“意”

儿时随父在郊外玩时,常要教我认药、采药,并讲故事。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是:一日,某师对其弟子言:“去采一种不是药的草回来,即可毕业。”弟子领命而去,以为不难。谁知数日后却空手而归,泣对师言:“看来弟子是不能毕业了。”师曰:“何也?”答曰:“遍观草木,虽有不识,但无一非药。故难复师命。”师笑曰:“汝业已成,可去。”

听讲者自然要问:“既有不识,焉知为药?”其实这正是故事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即:自然万物的药用功效,可由一些基本的抽象原理而获知。例如“诸花皆升,诸子皆降”;以及见于今本《黄帝内经》的“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色赤如心”,“味咸入肾”等等,皆可作为分析药物功效的原则棗演绎原理,即可获得具体知识。然而有关人类何以会对自然界的“药物”有所认识的问题,“医学史”却另有解释。

中国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以识药物的传说。现代医史著作在解释药物知识的形成途径时,基本上也都是沿袭这一模式。即“氏族成员由长时期采集逐渐转化为种植的过程中,对植物的咀咽尝试已多,积累了一些用植物治病的经验”;“在此过程中,他们曾发生过不少的中毒遭遇,但从中也积累了不少药物知识”;“由于饥不择食,人们经常误食某些有毒的植物,因而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等情况。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人们逐渐认识某些植物对人体有益,某些植物对人体有害,某些植物可以治病。这样便初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尽管这种改造“神农尝百草”而成的“中毒识药说”自身存在着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中毒,往往只会给人留下“此物不可食”的经验),但因其立足点是“知识来源于经验”,故极易被接受。经验,无疑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我们还应该知道,类比与联想的思维方式(即被巫术研究者称为“相似律”与“接触律”的思维规律)亦是言说药物功效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古代文献《山海经》中记载:昆仑之丘的沙棠,身体轻浮,故可以御水,食之可以不溺;蘨草是上帝女儿化身,故食之即可为人所爱,服之媚于人;蓇蓉“黑华而不实”,故食之使人无子等等。又如生长在身体外部的赘疣,在古人头脑中并不认为是源出体内的皮肤疾病,而被看成是外物所附,因而食用皮肤光滑的鱃鱼(泥鳅)可以达到“食者不疣”的效果。在今本《黄帝内经》为数不多的几个方剂中,有一个治疗失眠的药方叫作“半夏汤”,其制做方法是:

“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以一小杯。”

为何要用千里以外的流水?煎煮的燃料与药效有何关系?如果沿着“科学”的轨迹去思索,那将永无答案。即便是对于其中的药物棗秫米与半夏,至多也只能给出一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回答:因为它们是药,因为古人认为这两种东西能治失眠。然而如果我们知道当时对于失眠的病理解释是“阴阳之气不通”;如果我们能对古代的思维方式有所了解,那么就不难对这一切都做出某种合理的解释:千里以外的流水,具有“流动”的性质;苇是管状空心之物,具有“通”的性质;秫米(粘米)与半夏能熬出粘的汤汁,具有“滑”的性质,这些性质的集合构成了“半夏汤”的效能棗纠正体内“阴阳之气不通”的病态。因而作者断言:“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前引孙思邈有关药物不同剂型适用范围的解说,也是同理。汤者,荡也;散(sǎn)者,散(sàn)也;丸者,缓也。总之,古人并不仅仅是从一种药物所含的“有效成份”去思考其作用;或者可以反过来讲,一切相关因素都是“有效成份”。因而他们决不会像今人,为了销售、保存、服用之便,而将治疗外感风寒等急性病的药物也制成丸药。由于原始文献的记载极为简略,故要逐一推敲每种药物功效建立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与原理是不可能的,但诸如此类的线索确实可以使我们了解到,除实践经验外,类比方式可谓古代建立药效之说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这种类比(或称比类)与联想的思维方法,被古代医家称之为“意”。

北宋的苏轼就药与意的问题曾有这样一段记述: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柁牙为柁工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疾故竹煽为末服之。文公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

又如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中有关药理的解说,亦可谓旨趣相同:

“王原叔内翰云:医药治病,或以意类取。至如百合治病,似取其名;呕血用胭脂红花,似取其色;淋沥滞结,则以灯心、木通,似取其类。意类相假,变化感通,不可不知其旨也。”

这种“以意用药”或以意解药的表现,也可说是“感应论”在医学中的具体运用。有研究者指出:“感应原理是中国人思考方法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尤其是天人相感论构成了他们思想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献中的典型记述,如秦汉时期的《吕氏春秋·有始览》云:“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春秋繁露·同类相动》言:“气同则合,声比则应……类之相应而起也。”至北宋赞宁(919~1001),总结前人发现的种种“感应”现象,撰写了《物类相感志》。从“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开始,列举了77种“物类相感如斯”的现象。接着又按身体、衣服、饮食、器用、药品、疾病、文房、果子、蔬菜、花竹、禽鱼、杂著等十二门,分别记述了物类相感的种种特殊现象共计448例。在现象罗列方面,可谓登峰造极。到了理学家手中,这些现象被形而上为一个基本原理:“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与应而已。”

要之,“感应”的思想方法具有既可产生巫术,也可产生科学的两面性。例如认为“兔唇”是“由妇人妊娠见兔,及食兔肉使然”,显然是基于“相似律”或“接触律”而来的巫术“禁忌”,但被认为富含许多科学内容的古代“胎教”,实际乃是建立在同样的思维基础之上。明代的李时珍,是驰名中外、妇孺皆知的“著名古代科学家”,但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同样可以见到此类显然不是源于实践的“用药知识”。例如,“铳楔”用于“难产”(击发的功用,引起分娩的效果);梳子能治“乳汁不行”(梳子具有“通”的作用)。前者肯定于事无补;后者“通”的作用虽不可能转移到乳房,但“梳乳周回百余遍”的过程,却能起到按摩(物理治疗)的作用。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不管这些技艺是荒谬无稽,还是确有实效,其发明原理却是一样的;二是这种简单、原始、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并不仅仅广泛应用于人类文明发展早期。从以上所举之例不难看出,唐宋时期药物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有赖于这种思维方式被进一步广泛运用。

四、脉诊与“意”

“病家不必开口,便知病源何在。说得对,吃我的药;说得不对,分文不取!”

此乃舞台上医家亮相时常用的开场白,也可说是“神医”展示技艺、获取患者信任的看家本领。如何才能作到“病家不必开口,便知病源何在”,最主要的手段不外望色观形、闻声诊脉。即略去“望闻问切”四诊之中的“问”,仅靠其他三法获取信息、做出诊断。然如此这般仍不足说明医家的技艺超群,必令其无由望色、观形、闻声,单靠诊脉做出诊断才算高明。于是便有汉和帝命郭玉隔幛诊手之故事,甚或悬絲诊脉之笑谈,以示脉诊之神奇。脉诊是否果真如此神奇,不是此处所要讨论的问题,唯由前引许胤宗、刘开等人言论可知,“医者意也”之感慨,与“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持脉之道,非言可传,非图可状”的亲身体验有着密切关系。在此,又要提出与前一节中相类似的比较问题,即:其他医学体系中也有脉搏诊察,但却没有任何神秘性,何以中医的脉诊如此难于把握?欲要回答此问题,首先需要知道:中医的脉诊方法,古今有所不同;早期的诊脉之法或许并不很难掌握;沿用至今的、需要心领神会的脉诊技艺,乃是在医家对“古脉法”不断加以改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所谓古脉法,是指已弃而不用的早期诊脉方法。例如成书于东汉时期的《难经》在谈到各家脉法时说:“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有六十首,一脉变为四时,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足见在《难经》成书时,这些脉法已然成为过去的历史了。详细介绍种种古代诊脉方法的具体内容,将远离本文主题,有兴趣者请参阅拙著《岐黄医道》。从总体上讲,古代的诊脉方法都是以“经脉”与“气”的理论为基础,但具体运用却有所不同。例如,由于“十二经脉”之中皆有动脉,故通过这些动脉分别诊候所属经脉的病况,乃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故而有可称“分经候脉”的诊脉方法;有以为人之“头、手、足”与“天、地、人”相应的观念,故有在头、手、足之“三部”、各取三处动脉进行诊察的“三部九候”法;又因认为人身之气与天地四时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相关,故有“四时脉法”等等。在这些诊脉方法中,有一种通过比较“人迎”(颈动脉)与“寸口”(手腕部的桡侧动脉)之大小,来判断疾病归属于某一经脉的方法,或许与今日所见诊脉方法有最密切的关系。此法集中表现在构成今本《黄帝内经》的《灵枢》之中,而在《素问》中只有两篇略略言及此种脉法。

简单地讲,“人迎、寸口诊脉法”就是以“寸口”作为人体内部(阴)的诊候之处,以“人迎”作为人体外部(阳)的诊候之处;依据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阴阳平衡即是健康无病,故正常人的脉象应该是:“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当某一方的脉搏大于另一方时,即说明阴阳失去了平衡;或者应该反过来讲:当阴阳失去平衡的时候,脉搏就会出现一大一小的现象。不难看出,这是阴阳学说在医学领域的一种具体运用。然而,仅仅是笼统地辨别阴病、阳病还不够,医家还需要知道病在何经脉、何脏腑,故在这种脉法中还规定: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胆);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三焦)。

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膀胱);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小肠)。

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胃);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大肠)。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肝);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心包)。

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肾);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心)。

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脾);三倍而躁,在手太阴(肺)。

这种源于阴阳理论,而且能够做到与“三阴三阳”、“五脏六腑”配合完璧的诊脉方法,显然不可能是源于实践经验;是否真的能够应用于临床,亦颇值得怀疑。

稍后,《难经》中采用了“独取寸口”的脉诊方法。即以关骨(腕后高骨,现称:桡骨茎突)为界,将原本只用于候内(阴)的“寸口脉”分为寸、尺两部;关前名“寸脉”,属阳,取代了人迎脉;关后名“尺脉”,属阴,独揽了原寸口脉的地位。《难经》的诊脉法中虽然有寸、关、尺之名,但却只有寸、尺两部脉,“关”尚只是阴阳的分界。然而不管怎么说,这已然与今日所见之脉诊方法极为相似。在此后不久的医学著作中,即可看到作为分界的“关”变成了“关脉”。换言之,定式化的诊脉法在东汉末期既告成立,沿用至今未见大的变化。之所以说上述“人迎、寸口诊脉法”有可能与今日所用脉诊方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启承关系,是因其与《难经》的诊脉法间存在着极强的理论共性。两种方法均是立足于阴阳对比与上下划分的取脉方式上,其区别不过在于:前者取阴阳之脉的方法是在人体的上部(颈动脉)和手部(寸口脉)取两处动脉加以比较;后者则将这种思想与方式,进一步简化与浓缩到桡动脉一处。而定式化的“寸、关、尺”三部诊脉法,虽在形式上与《难经》的诊脉法极为接近,但在理论方面却存在着以“脏腑配位”置换阴阳学说的本质变化。即左手寸、关、尺主候心、肝、肾;右手依次候肺、脾、命门。而无处不在的阴阳理论则又由“左手主血(阴),右手主气(阳)”得到了体现。

其实,脉学中最令人难以把握的是“脉象”。《史记·扁鹊传》云:“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看来扁鹊可谓脉学鼻祖。然而在扁鹊的诊脉方法中,“脉象”并不太复杂,大、小、“损”(慢)、“至”(快)等脉象均不难把握。即便是在今本《黄帝内经》中,脉象也还是不太复杂。纵观《灵枢》全书,只有“邪气脏腑病形”一篇中含有真正可以称得上讲述脉象的专节;且涉及的脉象不过是“大、小、缓、急、滑、涩”六种。但到了晋朝太医令王叔和的《脉经》,脉象已变得相当复杂,包括: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计24种。虽然每一种脉象都有形象的描述,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那真是叫作:“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脉学的发展与药学一样,包含着类比思想的运用。例如,两手寸口脉的前部之所以主候心、肺,是因为这两个脏器位于人体的最上部;中间的左右关脉分候肝、脾,是由于这两个脏器位居人体的中部;而寸口脉最后面的尺脉,对应的乃是人体最下面的脏器:左右两肾。另外,各种脉象所对应的疾病,基本上也是类比而来。如“浮脉”(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为阳,主病在表;“沉脉”(如石投水,必得其底)为阴,主病在里,等等。而脉学与药学的不同在于,脉诊的操作需要医家的灵敏感觉与体会。从这一点讲,“意”的内涵又回到了郭玉所言“心手之际”的最初含义。

近代西方医学对于中医脉诊的评价自不待言,就连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建立起“汉方医学”的日本医家亦觉得脉诊过于虚幻、难于把握。因而江户以来的日本近世医家,实际使用的乃是一种叫作“腹诊”的查病方法,即通过触摸腹部,以获取全身疾病信息的诊断方法。两相比较,不难看出中国人的性格之中含有一种对“意”字当中所含要素的特别崇拜。“读书万卷,何如指下三分;谨守成规,岂过心灵一点?”对于脉诊的如此赞誉,不过是这种心态的一种表现。

五、医案与“意”

明代江瓘(1503~1565)自幼习儒,功名不利而业商。曾因呕血遍延名医,却屡治不效。乃自学其道,竟成名医。感《褚氏遗书》“博涉知病,多诊识脉”之论;念山居僻处,博历无由,故辑古来名医奇验之迹,撰成《名医类案》十二卷。此书被誉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而完备的医案著作,流传至今。在《名医类案》的再刻序文中,可见以下论说:乾隆庚寅(1770)杭世骏序云,“医者意也,云云”;张一桂序云,“医者意也……夫法所以寄意,而意所以运法”。又清代名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李治序中亦有类似之语:“夫医者意也;方者法也,神明其意于法之中,则存乎其人也。……彼《灵》、《素》诸书具在,而心领神会,则又存乎其人也云尔。”看来,医案也与“医者意也”的问题有关。

医案”即病历(casehistory),是患者情况与治疗经过的记录。从本质上讲,医案是一种“医事档案”和“医学资料”,故其用途亦不外这两大方面。就中国而言,医案作为档案的历史与运用,至少可以追溯到《周礼·天官冢宰》中有关医政管理者(医师)之职责的说明:

“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

《史记·仓公传》载有汉代医家淳于意的“诊籍”,其中详细记述了医案25则。这是汉文帝四年(-176),淳于意因罪被解往长安之后,为回答“诏召问所为治病死生验者几何人也,主名为谁?”的垂问,而提供的说明材料。其后,至宋代“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则可视为医案之始有专著。金元时医家每以医论、医案杂处。明清以还,医案学作为独立学科逐渐形成,医案著作大量出现”。曾有人统计,清代的医案有近300种。此时的医案,大多是医家自录行医身验之作,或后人爬梳前贤记述而成,其目的在于供来人参考。故其性质主要是作为一种“医学资料”。

清末以来的医家对于“医案”这种医学资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与极大的重视。例如“前清名医周澂之(即周学海)云:宋后医书,惟案好看,不似注释古书多穿凿也。”章太炎亦言:“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寻此钻研,事半功倍。”民国时期,不仅“医界均重研读医案”,而且将其引入教材,如“施今墨创华北国医,编《医案讲义》;张山雷执教黄墙中医学校,亦以讲解医案为课程。”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亦在高年级中开设了医案这门课程,确实有达到了“逐渐形成独立学科”的味道。

然而在现代医学著作中,却似乎没有“医案”类的著作,因为没有哪个医生会认为有必要将自己一生治病的经验与案例写成书;教学中也不会特别介绍某个医生如何“灵活处理”具体问题,有哪些“心得体会”。然而中国传统医学却有成千上万的“医案”类著作;不仅教学中会有这门课程,甚至总有人力图否定仿效现代医学形成的院校教育与基本教材;以为只有耳提面命、随师学艺的传统方式,才是真正能够学到中医精髓的唯一途径。这不能说不是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的又一重要区别。

中医“医案”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从《叶熙春专辑》之“编写说明”的如下之语,可以看出编辑出版“医案”亦具有明显的“政策性”意味,被当作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一项具体措施:

“一九六五年,为了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在省卫生厅直接领导和叶老亲自指导下,叶老的同事和学生杨继荪……等同志共同整理了《叶熙春医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受到读者欢迎。行将完稿的《叶熙春医案续集》却毁于十年动乱,……近年来在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继承整理祖国医学遗产的工作中,……省卫生厅再次成立‘叶熙春学术经验整理小组’,对叶老的学术思想、临床独到经验进行了总结,编成本辑。”

与此书一样收录于“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的《金子久专辑》,其编辑者“收集到未发表的金氏医案抄本四十八冊,以及所有已刊行的医案等”,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由此可见政策因素的巨大作用。除人民卫生出版社这样的专业出版社外,一些综合性出版社亦对编辑本地区名医的医案,怀有兴趣。例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临证偶拾》,“收载张羹梅医生有效医案八十余例”;云南人民出版社的《吴佩衡医案》,“是从他生前写下的临证验案及会诊记录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部分验案编辑而成”。另外,尽管当代中医亦是以院校教育为主,但仍保持有各种形式的师徒关系。或由弟子尊师、爱师之心愿;或因藉虎皮以出书、扬名之需要,为老师整理、出版医案之事自然也就越来越多。然而除去这些“政策性”、“社会性”因素,决定医案类著作大有市场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固有特点。即由“体”与“用”(理论与临床)间存在着的矛盾、差距所决定。近代医家何廉臣所编《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的“夏应堂序”中对此有所说明:

“盖以医虽小道,辄寄死生,不读书不足以明理,徒读书不足以成用;不读书不知规模,不临证不知变化。良以体质各异,病变不常,呆守成方,必多贻误。虽饱若孝先之腹笥,亦徒成赵括之兵书耳。案者治病之实录,临证之南针也。”

概言之,医案所以受到青睐,是由于从中可以找到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那么,这些具体办法又是从何而来呢?明代医家聂尚恒在“奇效医述小引”中的说明可为代表:

“余究心于斯术,数十年来博取而精研之,深思而透悟之,自觉有如于神妙者。因病制方,不胶于古方;得心应手,不拘于成说。”

用现代之语说,这就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分析的能力、分析的过程,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意”。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综合、轻分析的特征;在医学中则表现为重整体状况,轻具体病症。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片面的成因,在于一般史学家、哲学家所能了解的大多是诸如汉代的阴阳五行、宋明的理气等一些类似“终极真理”的学说,极少能够深入我们今日所谓科学技术的领域,去观古人如何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例如明末清初的医家吴有性在研究瘟疫病的过程中,“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不仅“格”出了:瘟疫与伤寒不同,乃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自口鼻而入以致病的“基本原理”;而且从“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等现象,分析出:“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并推论:如果能知道何物能制其气,则“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不烦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劳矣”

较之于“医者意也”,当代医家更喜欢用“辨证施治”一词来表达中医的神韵,或者称其为中医“活的灵魂”。其要不外首先是对一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加以详尽透彻、触及本质的分析,然后灵活地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而不是按图索骥地绳于经典、墨守成规地套用成方。的确,古今医家都极少妄发否定“古训经典、验方成法”之言,但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造结果,却在医案中得到了某种体现。他们引用经典之说来证明自创之法的合理性,用经学家的话说,这叫“六经注我”;与古训相悖时,则缄口不言,用史学家的话说,这叫“皮里春秋”。只有看清这一点,才能了解中医学内部“旧瓶新酒”的变化、发展过程;了解医案中蕴涵的医家之“意”为何;了解医案的价值何在。

谈到医案与辨证施治,则还有一事不妨顺带说明。即当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之后,自然引出国人对于两种医学体系之异同、短长的思考与比较。就异同而言,通常认为“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是其重要区别之一(这或许可说是“辨证施治”一词赖以成立的根本原因)。虽然中医界力陈“辨证”之科学与重要,但却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或者说“很难说清”。而医案的“档案”性质似乎在此又得到了某种发挥棗让事实作为中医的科学性、辨证的必要性的证明!高辉远等整理的《蒲辅周医案》似乎就隐含着如此苦心。其“整理的几点说明”中谈到:

“整理形式仍以中医为主,多采用中医病名,……如中医一个病,可能包括西医的几个病,同是中医的眩晕,而西医则有美尼尔氏综合征或高血压之分。西医一个病,也可能包括中医几个病,同是西医的乙型脑炎,而中医则有暑温或湿温之分……”:“蒲老治病的特点,特别强调辨证论治这个原则……”云云。

医案对于中医来说,无疑是一种教材。无论是自我研读,还是课堂授业,都不仅起到传播技艺的作用,而且还兼有通过“有验之事、可验之法”向后学与社会证明这个医学体系之可信性、增强信任的潜在功能。

六、反对者的意见

并非所有医家都支持“医者意也”的说法,然反对者的出发点却并不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唐代医家孙思邈虽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医者意也”(见本文第三节的引用),但书中又有“医自以意加减,不依方分,使诸草石强弱相欺……”的说法。无独有偶,《是斋百一选方》章楫序(1196)亦称:

“古人方书,一药对一病,非苟云尔也。后世医家者流,不深明夫百药和剂之所宜,猥曰医特意尔,往往出己见,尝试为之,以故用辄不效。甚者适以益其病,而杀其躯者有之。”

这显示出古今医家对于“医方”的基本看法有所不同:古人称方书中所载医方为“经方”,即行之有效的经验之方,故只能照本宣科地加以利用,不得随意加减;今日固然仍有此类人物存在,但为数极少,而大多数的医家只不过是将方书作为临证处方的参考。换句话说,中医师展现在众人面前的“随意遣药、灵活组方”之画面,并非古代文物,而是后世医家的新作(当然,这个“新”只是相对于汉唐而言)。对此有所了解之后,反观六朝隋唐时期大量方书涌现这一医学发展的时代特征,自然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二,则是对许胤宗“书不可著”观点的批评。如《幼幼新书》李庚序(1150)云:“或者乃谓,医特意耳,不庸著书,……或是一偏之论也。”又如《圣济总录纂要》吴山滔序(1681)亦云:“虽然医者意也,书不可尽废。”此乃显而易见之道理,不必多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苏轼对于源于感应论之“药物理论”的批判。在前引《东坡志林》有关“以意用药”的事例(参见注33),以及欧阳修“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的感想之后,还有一段苏轼的反驳之词:“予因谓公: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贫;食比干之馂余,可以已佞……公遂大笑。”

苏轼的话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为他表露出一种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相悖的“科学倾向”。但遗憾的是,这种“科学”的倾向比较少见;且当出现时,受诘者亦不过是一笑了之。同样,定式化的医方固然具有刻板保守的一面,但在某些场合也有追求规范的性质。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科学倾向”。例如被“医者意也”的支持者朱震亨斥为“何异刺舟求剑、按图索骥”(参见注18)的《和剂局方》,实为宋代官药局生产成药的规范。试想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规范,成药又当如何生产?因而有人认为:《和剂局方》具有典型的药典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堪称我国药学史上第一部划时代的药典学著作。

今天,即便是对“医者意也”充分理解、满怀眷恋者,亦难免有下述感慨与批评:

坦率地说,“医者意也”是缺乏现代科学性的,它很容易暴露出种种破绽,甚至流于荒诞不经,然而回到中医的源流上来理解,又会感到它不仅仅是文人用来说故事的题目,而且代表了古典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时至今日,随着中医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在越来越精细严密的医学科学分析和技术要求面前,中医的思想传统已经失去了存身的基础,经典表述的声音也越来越微弱。如果有谁还对你说“医者意也”,那么他一定就是最后的中医。反对中医现代化,绝对是不切实际的愚蠢念头,谁敢与科学较劲呢?

这种思想方法真的失去了存身的基础,无法与科学较劲吗?

七、科学的难点

承认中医能够治病,甚至能治疗一些连现代医学都感到棘手的疑难病症,这对于大多数具有种种直接或间接感受的中国人来说并不困难。遗憾的是成千上万乐于承认这一事实的专家学者,却无法以自己掌握的最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手段,对这种感受的科学性、合理性加以证明,无法对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原理、本质、“所以然”做出说明。这就是“科学的难点”。

中医之所以能够治病,固然与几千年之经验积累有密切的关系。但通过前面的论说,不难了解到中医的许多内容并非都来源于实践经验,而是与一些被近代自然科学排斥在外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按道理讲,从这些被认为是属于“交感巫术”的思维方式出发,理应只能产生出伪科学与伪技艺棗不真的认识与无效的操作。但在中医这片土地上,却结出了实实在在的果实。对于这样一种客观事实,哲学家或科学史家给予了必要的承认:“科学与方术在早期是分不开的”;“无论这三者(巫术、宗教、科学)的实在关系如何,巫术好像终归是宗教与科学的摇篮”,只不过“科学比巫术有更清晰的洞察力,它谦卑地学习自然的法则,通过服从这些法则而取得控制自然的能力”。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2篇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结合生活实际融深奥医理于浅显地生活常识当中。中医基础理论重于思辨、抽象、实践性强,但弱于直观、具体、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学习中,注意结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联系夏天长期在河水中浸泡的石头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所生苔藓形状为例,来理解滑腻之性状,说明舌苔滑腻与水湿的关系,并由此理解湿性粘腻的致病特点。结合既往临床实践,融抽象理论于常见病证之中。如人体皮肤受凉之后,可见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胸闷咳嗽等感冒症状,中医给以宣肺解表药物治疗后,感冒痊愈。以此说明肺主宣发、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的医学道理。

也发现这门学科跟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也不断吸收外国文化,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一些中草药,大都原产地都不是中国,足以证明这一点。然而,提高中医素质,中医从业人员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要打好基本功应具备以下三个步骤:

中医的临床工作分为识病、辨病、立法、处方、用药五大环节,最终必须落实在方药上。如果没有精确的处方,绝对不会有好的疗效。故中医历来视汤头、脉诀、药性赋为启蒙“三件宝”。“汤头”即“方歌”。中医素以清代汪昂的《汤头歌诀》为蓝本,并以《医方集解》辅行。要求“汤头”必须熟背至信手拈来的地步,临床方可应用自如。“脉诀”是指脉学方面的歌诀。现以李时珍《濒湖脉学》流行最广,然李中梓《诊家正眼》似乎更切实用,故云脉必“二李”。当然有精力多读几部更好。诸如:《四诊抉微》、《脉诀汇辨》、《脉理求真》等。《药性赋》是民间流传多年且影响极大的入门读物,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确实对初学用药可具初步轮廓。尽管有些内容已不合时代的要求,但仍为广大中医所喜爱。除上述“三件宝”外,不可忽略的就是“针灸歌赋”。众所周知,针灸是国粹,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利器”。要想学好针灸,熟诵歌赋是必备的基本功。诸如:十四经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标幽赋、金针赋、通会指要赋、流注指微赋、胜玉歌、玉龙歌以及十二经子母补泻、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诀均应熟背如流。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以上第一步功夫,属中医的“背诵功”。

基础功:学好古文、医史及文献

背诵功之后的第二步功,就是加强古文和医史的学习。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中医文化,不愧是伟大的宝库,等待后人去努力发掘。而这些文献均是用古文写成。若不在古文上下工夫,势必很难理解。如文字的构成、词汇的衍变、语法的差异及古代文学常识、古天文学知识等等均需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学习医古文非常困难。

文言文学得好,犹如与古人相与对坐应答,能进行跨时代的交流,也乃人生一大快事,而且学好古文是打开中医药宝库大门的钥匙。故第二步功夫首先必须“学好古文”。

任何事情,任何学问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不管学什么都必须了解本门的发展史。搞政治要学政史,搞文学要学文学史。当然中医也不例外,也应学好医学史。只有学好医学史,才能了解各朝各代的名医、名著及其学术观点,也就是说要了解这些名医名著是在何等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下形成的。同时也应了解前世名医的奇闻逸事。譬如:朱丹溪三十岁学医,三十五岁就能临证而成大家。叶天士十四岁学医,先后师从十七人等。这对一个中医的学习和成长均有一定的启发。然而今人视学史为多余,似乎与临证无关,实属大谬。

学古文具备了读古书的能力,学医史明确了读古书的取舍,在选书读书过程中,自然不会陷入歧途。同时还要博览历代医家的医论、医著、医案,对历代医家的成果有一个框架性得了解,对学术理论的构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故第二步功夫为“基础功”。

构架功:精读古典医籍

要想学好中医,则必须精读一些古典医籍,如《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神农本草经》、《医学心悟》等。

《内经》、《难经》是中医基础的奠基。阴阳五行、脏象经络、诊法治则、五运六气均需从《内经》、《难经》二经中探求。然《内经》中《灵枢》、《素问》各八十一篇,《难经》八十一难,共二百四十余篇,要想快速通读,谈何容易?故初学者可选用明代李中梓的《内经知要》或近贤秦伯未的《内经知要浅解》为读本,部分章句必须熟背。

《伤寒论》是六经辨证的典范;《金匮要略》辨脏腑经络,是辨治杂病的基础。《温病条辨》系统论述三焦辨证,与《伤寒论》相对而言,使“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温病条辨·凡例》)。《温热经纬》以《内经》、仲景为经,以叶、薛、陈、余诸家为纬。其中“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主要论述卫气营血辨证系统,也应熟背。《神农本草经》是方药学之祖,自然也是必读之书。清代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可视为初学者较好的读本。《医学心悟》一般视为入门的启蒙书,它是系统论述“八纲八法”之作,且书中载有很多疗效高、实用性广的方剂,如启膈散、开噤散、半夏白术天麻汤之类,皆临床习用之方。这些医籍的精读,可使中医理论的框架构架起来。故第三步功夫为“构架功”。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3篇

1内容多,学时少

中医学概论教学内容多,医学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零碎、抽象,如望诊、问诊、切诊的相关内容。中医本科生300多学时的内容要在非医学专业80学时讲授完毕,并且这些专业的学生大多在一年级、二年级接触这门课程,没有经过西医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组织生理尚不熟悉,因此如何把握教学的深浅度,成为一个难题。

2学习认识不足,方法欠缺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及问卷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甚至对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时产生疑问,如计算机专业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计算机编程就可以,体育健康专业学生认为练好自己的体育专项就行,学习医学尤其是中医学对其专业并不重要,对今后的就业也无帮助,因此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学生虽然对中医学概论感兴趣,但认为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也很抽象,不知从何学起,也不知道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的思想精华,并在本专业中得以应用。

3实践性强,操作难度大

中医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临床实践性很强。但由于中医学概论学时非常有限,培养目标与医学专业有所不同,没有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与临床病人相脱节,因此缺乏客观性、具体性和操作性。如脉诊中脉象的学习,问诊的内容及技巧,用药的规律及疗效。

二、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1结合文化背景,诠释中医理论

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讲授时,要时时结合古代文化知识,如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病因学说中“风邪”与自然界中“风”的联系;兵法在治法中的运用等等。因此,我们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中医多元文化背景的讨论与交流,从而让学生逐步领悟到中医学中阴阳、气血、藏象、正邪等基本概念的内涵,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中医临床疗效的特色优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从学生角度出发,换位思考,认真分析部分学生因内容多、学时少、医学知识面广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化,尽可能“博览”,而不宜“精深”,以适应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层次深浅恰当,如详讲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内容,而略讲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内容;并将相关重复的内容合并,如病机学中“气血失常”与辨证中“气血津液辨证”,病因与发病中“邪正与发病”与病机学中“邪正盛衰”、辨证中“八纲辨证-虚实辨证”。这样不仅节约学时,还可使内容有机整合。针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如体育健康专业由于大强度的训练容易引起损伤及疲劳,因此对祛风湿、活血化瘀、补益方药等重点讲授;医学英语专业由于需要对中医药知识进行英语翻译,因此对中医药文化背景、医理的疏通、名医名药介绍及现代研究进展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由于长期接触电脑,颈椎病及视力下降较普遍,因此对经络学说、按摩手法及养肝明目中药进行重点介绍。

3教学方式多样化

制作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并购置了成套的VCD光盘,在课堂上运用了各种有效的直观手段,如图片、影片、动画等,以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临床常见病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学以致用,并向学生灌输中医对老龄化社会“治未病”、养生保健、药膳、凉茶等所作的贡献。在讲授中医望诊、问诊、脉诊教学过程中,通过经过优化的情景演练,激发学习热情。通过临床模拟、病例分析学习辨证论治。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医学英语专业还留出1~2学时让学生自行制作PPT,并上台试讲;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计算机专业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网页制作小竞赛,并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范围。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我校中医药文化节,撰写中医药在本专业中的应用构想等相关论文。

4以导为教,发挥学习的自觉性

虽然中医学概论课时缩减,但内容仍然博大精深,运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而且忽略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第一节课时就给出具体参考书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医学,要求每周做两次读书笔记,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解答。在讲授“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时引导学生学习《内经讲义》;讲授“气血”功能时引导学生理解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方义;讲授“脏腑辨证”时不仅引导学生翻阅临床医案、医话,而且将医案提前拷贝给他们,以便节约课堂时间,加强辨证思维能力;讲授中药学时带领他们到我校药王山辨识中药性状、功能。始终引导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的给他们“灌输”知识。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将中医学宏观、思辩的内容向直观、形象化方向转变。

5加强沟通,服务就业

针对部分非医学专业学生认为中医学概论的学习与本专业的相关性不大,通过与学院领导、辅导员沟通,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其就业思想指导。如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为:“从事医疗信息系统的开发,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应用,医院计算机网络设计和维护,医学数据库开发以及生物医学计算机应用领域……”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从事医院的管理。因此,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贯彻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知识教育的系统性,更要注重服务于所学专业,丰富和优化知识结构,紧密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打破传统医学课程中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注重医学与非医学间的交叉融合。如心理学专业,在讲授五志相胜、七情致病的教学过程,寻求心理学与中医学的学科交叉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讲授疫疠致病时,对中医药在防治“非典”、“甲流”中所发挥的作用及经济价值加以论述;体育健康专业,强调武术等体育技能与中医阴阳五行、穴位经络、子午流注等思想息息相通、相互影响;对药学、制药工程专业,将白云山制药厂的“板蓝根颗粒”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联系及中医药制剂的前景等加以发挥,适时介绍本专业的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将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起来。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4篇

摘要:心理健康档案是对个体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记录与分析,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在新时期,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意义非同一般,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心理保健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要提升心理健康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准,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档案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快相关软件开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数字化建设,坚持保密原则,尊重学生隐私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意义及其作用

心理健康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记录与分析,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依据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及其心理特征进行的有关记录,保留相应材料,用以预测大学生心理行为,并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实施危机干预而提供参考依据的文档管理系统。从学校管理角度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而言,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心理保健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职业倾向,明确职业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内容的设置

(一)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形成心理健康档案基础材料

获取学生基本信息,是了解学生的前提与基础。心理健康档案内容的建设,最初始阶段,就是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信息及心理量表测试信息。

1.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等,还有学生的成长史、兴趣爱好、身心健康史、主要生活事件等,对特殊个案的辅导极具参考价值。

2.家庭信息,包括家庭成员及相互关系、成员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身心健康状况、性格特点等。根据个案需要,还可以收集家境情况、家庭大事等。

3.心理量表测试信息,是指通过心理测量表测试所获得的个体心理状态的信息资料。例如,用艾森克人格测验(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卡特尔十六因素人格测验(16PF)、气质类型测验、A型性格测验等人格测验的量表测试出的有关人格方面的信息;利用韦氏智力量表、比纳智力量表、瑞文推理测验等智力测验量表测出的智力信息;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心理健康问卷测出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利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BEC职业定向测验、BEC职业兴趣测验等职业倾向测验测出的职业倾向信息;利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房树人测验等自我概念测试测出的信息。这些都是一手的资料,要保存好,并进行合理归类。

(二)把握学生心理动态信息,不断充实心理档案材料

一个人的成长不是静止的,是动态与变化着的,曾经的“往事”不一定意味着将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依然会留下诸多心理轨迹,了解个体近期或正在发生的心理信息,更能反映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

1.从任课老师或班主任处了解学生的最新信息。因任课老师或者班主任经常与班级学生接触,对学生所从事的活动及身心上存在的问题、困难等情况比较了解,可以提供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心理信息。同时,上级主管部门掌握到一定信息后,若能及时给予任课老师一些方法指导,也有助于他们觉察、解决学生中存有的一些潜在心理问题。

2.从学生群体中获取个体的动态信息。与学生的父母、老师相对而言,同学之间、小群体之间交往更为频繁,信息量更大。可以组织一批学生结成“心理帮扶小组”,定期开展“同辈帮扶”活动,在帮扶过程中收集特殊个体中有关自我评价、自我感受和体会等方面信息,汇总到专业人士处进行归整、梳理。

(三)个案跟踪,完善特殊案例

资料有着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相对严重的学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的对象。一份详细的个体心理健康档案,如同一份体检报告,有助于心理健康工作者诊断“病情”,依据情况开展相关工作。对于此类学生,在进行个案辅导时,需做好详细的记录。记录里一定要留下辅导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如咨询时间、来访者基本信息、咨询过程与内容、问题及解决方案、次数等。若个案较为特殊或典型,材料的收集则要求更为详实,最好设专案保存。需要注意的是,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保密原则,尊重来访者意愿,让学生如实地表露自己的心迹,事后及时记录、整理个案信息,与来访者一起承诺,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通过对个案的辅导、跟踪及资料的收集,有助于心理健康工作者熟悉个案,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辅导和教育。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

(一)提升心理健康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准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心理健康档案在内容选择、建立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对档案人员的专业要求也相应提高。心理健康档案方面的管理员,不仅要懂得档案知识,还要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不仅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还要对学生档案中有关心理方面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为每一个学生建设好一份完整的心理成长文档,必要时提供建议。为了让专职人员熟悉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拥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能力,需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以增强他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科学性与专业性。

(二)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档案

科学的管理制度基于心理档案内容的保密性、管理过程的动态性、管理要求的专业性特点,不仅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专门整理,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健全的管理机制予以保障。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就是完善档案、促使档案工作有效运作的保证之一。同时,因此类工作专业性较强,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档案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日后管理工作中不断地修正、完善。

1.确定管理主体,落实管理措施。档案由谁建,由谁管,如何管,责任要落实到具体部门、个人,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同时,需要有一套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档案工作有序开展。

2.明确档案建立的时间及保存年限。2004年2月,教育部规定:“中国大学生新生入学时要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由专业人员对心理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及维护,建议在毕业时归入学生档案,作为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永久保存在本人档案中。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心理档案,可将复件永久保存于学校,以便为今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学校需要根据这一指导意见,明确档案建立的时间和保存年限,以及移交办法。

3.必备资料收集要齐全,分析整合要有据有序。资料齐全是前提,对于纷繁复杂的海量资料,要进行分类整理,使之查之有序、引之有据。必要时要对心理档案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为学生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4.及时更新,提高心理档案的系统性与动态性。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心理发展及变化材料,需要及时收集、记录,整理,归档。到了一定时间,需要根据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形成有效报告,为学校学生管理,为学生个人发展提供有参考意义的建议。

5.建立三级防御系统,提升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效率。建立以班级为单位,以院系为组织,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总指导的三级防御系统,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效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负责统筹、部署整体工作,指导各院系组织与实施,并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开展具体工作。一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及时收集各院系、各班实施的情况,掌握总体情况,有的放矢,获得第一手资料,为拟定或修正方案提供素材;另一方面,各班、各院、系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反映。可据情况紧急程度,以日报表、周报表或月报表的方式,及时报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力求早发现、早干预,化危急为机会,解除危机。

(三)加快相关软件开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数字化

目前人类已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数字化提供了可能。若能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将会大大提升心理健康档案工作效率和质量。目前已经有公司和科研机构在开发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软件,为大学生心理测试、数据库建立、常模修订等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完成心理测试项目,查找个人心理健康信息,寻求适合的心理调适方法,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四)坚持保密原则,尊重学生隐私心理健康档案

不同于一般类型的档案,资料的保密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程序,如果保密不当,会给当事人特别是心理异常的当事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鉴于此,保密原则就成了心理咨询中重要的原则之一,是否遵守保密原则成为能否做心理咨询工作鉴别指标之一。管理部门需要根据此类工作特点,设立保密机制及相关工作方法。同时,也要保留一定的灵活性,当学生有自伤和他伤倾向时,个体心理档案资料可以允许特定个人或组织进行查阅,以便更好地采取干预措施。

四、结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诊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新时期背景下,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的内容以及管理都需要有专业的要求和设置,良好的建设与管理,是动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可以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心理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房文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4(5).

[2]傅安球.实用异常诊断矫治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李英奇,王小英,马历奇,朱锦士.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初探[J].中国学校卫生,2003(12).

[4]马俊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与建设[J].兰台世界,2010(4).

[5]孟玲.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提升[J].兰台世界,2003(5).

[6]谢小红.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8(7)

作者:吴满华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作用

[摘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党的十八大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大学课堂教学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意义和特点进行论述,探讨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运用,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行动导向;心理健康;创新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实施意见》既反映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也全面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向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方向的发展,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将实现从学科为本转为学生为本,从侧重传授知识转为重在提升能力,从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时展的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实施意见》出台后,我们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意义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培养学生关键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它是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代表当今世界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思维和主体作用,强调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和共同探讨,强调学生“做中学”和“学中做”,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也是案例教学法、问题引导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和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的总和。“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提升学生创新和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适应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

“行动导向”理念最初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在德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于1999年以法律形式正式颁布,即《框架教学计划》。该计划指出,职业学校要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独立地制定工作计划并独立地实施和评价该计划。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因此,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自此以后,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德国乃至欧洲国家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的作用非常显著。由于这种教学对于培养人的职业能力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专家所推崇。我国于1982年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概念,直到1995年才开始较为系统地进行研究。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全国职业院校逐步推行并得到广泛引用,引发了职业院校教学的重大变革,各高职院校纷纷借鉴其行动导向教学,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并在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中取得一定成效,为本科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转型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核心是把应用和学习统一起来,通过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主要特点是:

1、教学目标明确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效果评估等;以及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职业道德、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诚实、可靠的品质。

2、教学内容具体传统教学方法

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传授间接经验;而“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实际生活过程和工作内容为参考,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讲授中,教师主要以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惑作为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按照大纲内容结合具体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过程完整行动导向教学

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完整设计学习情境,包括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效果评估等过程,选择一种主要的或同时运用几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4、教师主导作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倡导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不完全按照教材体系来设计教学内容,而是根据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景,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脑心手并用,教学做结合,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接受教师设定的问题,在思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学习效果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

5、学生主动参与行动导向教学

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一般需要遵循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效果评估等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学生参与进行,这就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学中做”,“做中学”。

6、师生合作交流

“行动导向教学法”打破了教师单向沟通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在与教师互动中,达到“我参与、我了解、我记住”的效果,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际状况。7、评价机制全面传统教学法中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标准是分数;而“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激励机制是学生完成任务后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学生评价是全面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考查。“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能力为基础,是以学习内容与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开放式的教学。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而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学习中老师综合使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交往、沟通、合作能力。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的运用

行动导向是一种教学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及教学方案的设计。这种教学法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学生的个性在互动中得到塑造。我们尝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以任务为导向来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互动中,提升心理健康能力的训练,改善心理机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

1、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是设计课程教学的依据。为更好地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我们要了解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其原生家庭基本情况,运用心理测量手段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程度,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等。这些能够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2、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教学目标

在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根据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内容

根据行动导向教学的要求,提高心理素质是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在知识层面了解大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能够正确认识自己,适应社会,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

4、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

教学情境选择一种或多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课堂教学。在教学情境设计时需要关注学生内心情感体验以及态度和价值观建立。对于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及人际沟通等专业技能的教学内容,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讲授自我认知分析时,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自我分析方法外,还需要让学生按照自我分析方法自我认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自我认知的讨论,并以“我是谁”为开头在纸上写出不少于20个关于我的句子,然后按照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达到自我认知的效果。

四、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条件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从教学的组织者变为活动的引领者、学习的辅导者和主持人。教师不再把书本知识灌注给学生,而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需要学生参与完成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及效果评估全过程,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体验,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在“学中做”、“做中学”过程中培养沟通、合作、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教学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生生交互行动频繁。但是,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教学评价明确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遵循的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建立,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目前,高校对教师教学评价是以教学大纲为准,不是课程标准。而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水平。这种标准不利于教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教学评价明确。

2、授课环境人性化

授课地点需要人性化,这样既可以方便课堂分组讨论,任务项目组织、角色扮演的呈现,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不仅要介绍职业规划过程、面试技巧等,而且让学生通过项目任务法,完成招聘方案策划,用角色扮演法模拟校园招聘。实践是真实的环境,在教学中应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体验,能提早做好心理和适应社会的各种技能准备,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3、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考量的是教师本人的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教师不仅要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把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学习,而且要按学习领域的要求编制好教学计划、教学程序、明确教学要求和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不同活动主题,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目标。因此,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教师需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满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4、教师需要转变角色

传统的教学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学课型教学体系,它是以学习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以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为目标、以活动为导向,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应用和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教师应改变学课型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角色,从创新教学方法入手,以主持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充满民主的教学氛围中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注重设计教学活动主题和控制教学程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并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性能力。

参考文献:

[1]安宇.德国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主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廖振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4]朱中兴.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作者:邹茹莲 单位:沈阳市心理研究所

第三篇:脉诊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测试手段的分析

摘要:高校大学新生心理普查测试工具以量表为主,量表本身的缺陷或使用不当以及学生主观因素影响导致测试结果不能完全反映高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中医特色脉诊具有客观性、直接性和时间性优势,可作为高校大学新生心理普查的测试手段。探索脉诊与量表测试相结合,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新型高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测评系统。

关键词:心理健康;脉诊;量表;大学生;普查

《难经•六十一难》曰:“切而知之谓之巧。”传统上,脉诊多用于疾病辨证。随着脉诊技术发展,应逐步扩大脉诊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测试手段是一种有益探索。脉诊作为极具中医特色的诊查手段,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中发挥积极作用。

1当前大学生心理普查手段存在不足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文件要求,高校每年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目前大学生心理普查的主要手段是心理量表,但是量表本身的局限性和测试操作的不规范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1.1测试工具并非尽善尽美

目前,各大高校一般采用心理健康调查表(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式(EPQA)、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等多个量表进行上机测试。王斐等研究认为“心理量表进行心理普查有一定效果,但效果并不理想,SCL-90存在筛查人数过多,准确性较低等问题”。原因在于量表本身存在不足。例如,常模的信效度有待细化。SCL-90是大学生心理普查中非常常用的量表,其国内常模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该常模数值偏低,2003年即有学者认为应“重新制订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人群的常模”。再如,量表条目繁多,不同量表间条目重复,个别条目学生难以回答。16PF有194题,EPQA有85题,SCL-90有90题,多个量表同时测试容易引起学生疲劳、反感,而且像EPQA第40条“你是否认为结婚是个框框,应该废除?”和16PF第20条“我认为只要双方同意就可离婚,可以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都涉及婚姻观念,学生缺少亲身体验,且条目类似,更加重心理抵触。

1.2测试工具使用不恰当

心理量表种类繁多,各有其不同的适用条件,敏感性和特异性互有差异,UPI阳性率远高于SCL-90。同时存在统计方法不恰当的问题。有研究发现,SCL-90调查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所获数据为偏态分布,使用参数统计方法将得出错误的研究结论,适宜选用非参数统计方法

1.3学生的主观因素影响结果

或者由于上机测试前没有明确跟学生讲明心理测试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或者因为学生对该项工作缺少兴趣,敷衍了事,甚至有的学生修改他人资料,或者不愿填写真实情况,皆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结果。这些问题都说明现有大学生心理普查测试工具并非尽善尽美,主要在于无法避免各项主客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还存在国外量表本土化问题。而具有中医特色的脉诊在中国具有独特的优势。

2脉诊在大学生心理测试中的优势

历代都有通过脉诊判断患者心理状态的记载,如《格致余论•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载“虚弦是大惊”,运用脉诊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现代寿小云教授将脉诊引入心理学领域,提出脉搏谐振波可以反映人类心理活动的理论,对个体心理状况有比较精准的把握。齐向华教授[6]基于系统论提出内容丰富的“系统辨证脉学”,辨别心理历程和心理状态是其作用之一。

2.1脉诊具有中国特色

2014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接见国医大师代表时指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挖掘利用好中医药资源,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脉诊作为中医特色诊法,在国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让被测大学生产生亲近感,较少出现主观抵触。

2.2脉诊具有客观性

脉象是客观存在的,诊脉的主体是客观存在的,诊脉者可以通过脉象特征客观了解被试大学生心理状态,不需要被试大学生参与,避免了被试者主观故意干扰结果,能客观反映被试大学生的真实心理状态。

2.3脉诊具有直接性

目前大学生心理普查工具主要是量表,量表得分间接反映被试大学生心理状态,缺乏感受被试者心理状态的直接指标。脉诊填补这一空白,无需先将被试者心理状态转化为量表得分,诊脉者根据客观脉象特征直接判断受试者心理状态。比如在右尺和左寸脉诊到脉动初始的勃发躁疾感,提示受试者处于烦躁焦虑状态。解决了量表测试中量表本身不完善和量表使用不恰当引起的结果偏差。

2.4脉诊具有时间性

脉诊可以诊查受试者个性、既往心理历程和当前心理状态这一纵向时间轴上多个节点特征。个性在脉象中体现出固定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判定个性较之使用个性量表更客观直接。如防范意识强的人脉象收紧,敏感之人脉搏高峰段有迅速滑过之感。《诊宗三昧》“至若尝富贵而后贫贱,则营卫枯槁,血气不调,脉必不能流利和滑,久按索然”,即是根据脉象推断心理历程。当前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心理普查的重点,也是脉诊可以直接判定的内容之一。

3脉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脉诊具有诸多优势,应积极探索脉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中的应用。

3.1心理脉诊已渐趋成熟

自古以来,中医典籍中即有对心理脉诊的记载,如《蠢子医》将惊悸不安状态患者的脉象描述为“往来如鼠窜”。而近年来正式提出心理脉象之后,心理脉象的研究发展迅速,对心理状态区分非常细致。比如反复思虑者,根据其思维内容和形式不同,脉象特征又可以细分:忧愁思虑表现右手脉象的结滞或左手起始段涩滞难以前进;挂念则表现为右手脉紧弦挺直;思慕惦念表现出左手脉象敛紧。因此,心理脉象能够将被试者心理情况做细致区分。

3.2有助于节约经费

目前各高校基本采用在开学后集中进行上机测试。测试机器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部门管理,每年测试需要协调测试时间、支付使用费用。而采用脉诊测试后,不需要测试大量、重复性题目,简便易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是一个完整体系,上机测试仅仅是第一步,之后还有数据录入、数据统计、结果反馈、预约访谈和随访辅导等多个环节,脉诊有助于节约有限的经费用于心理测试后的各个环节。

3.3为测评后干预打下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的目的之一是排查筛选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帮助。脉诊作为中医学诊查手段,较之量表测试,其评定的心理状态可以与中医辨证论治对接,根据心理状态进行下一步干预。如脉诊判定属于思虑过度的受试者,可以给予中药半夏厚朴汤加减服用,以及其他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4脉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诊脉者易疲劳,难以大规模应用。准确识别脉象信息,是脉诊应用的基础,有赖于诊脉者手指的敏感性。一旦有脉象信息出现就能及时捕捉并最大限度获得脉搏每个瞬间的脉象信息。但是,长时间反复诊脉容易导致诊脉者手指感觉迟钝,敏感度下降,导致脉诊失去准确性。现在各大学本科招生都在数千人,2015年山东中医药大学新生入学心理普查规模在3900人左右,以每位学生接受诊脉2min计算,需要不间断诊脉130h,显然是难以依靠少数人完成。

2)脉诊结果量化困难,不利于文字或数字描述,难以对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要求,需要为在校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脉诊结果暂时不能完全量化以用于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尚不能像量表一样进行量化打分以进行同年个体间横向比较和各年级间纵向比较。

5完善基础研究

争取规模化应用虽然脉诊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尚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不能掩盖其优势特色。在将脉诊大规模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前,有三点基础性工作需要完成。

5.1在小范围内开展预测试

分析量表测试和脉诊测试的优缺点,对二者结果进行一致性研究,观察大学生受试者对二者的接受程度、测评结果对后续工作的指导意义等,为脉诊应用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5.2进行人才培养

由于工作量大,需要团队合作完成所有大学新生脉诊测试。全国首家脉学研究中心于2014年在我校挂牌成立,与专业团队合作,进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长期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脉诊心理测试工作。

5.3客观化描述脉象特征

“系统辨证脉学”立足传统脉学,开拓性将脉象信息分解为25对脉象要素,尽可能采用客观化描述,有利于建立心理档案,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脉象要素客观化研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支持下顺利进行。

总之,脉诊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测试具备可行性,首先进行探索性研究,与量表测试相结合,二者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最终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测评系统。致谢:感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山东中医药学会脉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脉学研究中心主任齐向华教授在脉诊方面的专业指导!

参考文献

[1]姜巧玲,贺革,徐远超.大学新生心理普查模式探新——UPI、SCL-90和EPQA相结合运用于两届新生心理普查的状况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9,23(1):140-142.

[2]王斐,袁莉敏.大学新生心理普查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2014(5):212-213.

[3]陈树林,李凌江.SCL-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23-327.

[4]林静.大学生人格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相结合用于大学新生心理普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45-46.

[5]胡燕.SCL-90用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的统计误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51-53.

[6]齐向华.辨证脉学——从“指下难明”到“脉证相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7]齐向华.脉象在中医心理学中的客观诊断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326-2327.

作者:张继伟,王志鹏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处

第四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的重要性思考

摘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由于大学新生们在入学后面临着新的环境、老师和同学,加之其学习目标、专业思想、价值取向,自理能力等均未能确立和完善,因此极易导致种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因此应高度关注和重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并寻求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

1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

1.1心理健康

对于心理健康,众多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界定,本文采用的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界定,即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即心理健康并非绝无心理冲突或心理矛盾,也不是指对任何事物都能愉快接受,而是指他们对待问题和处理矛盾的过程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主动、积极、乐观的适应倾向。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即认识正确、意志坚定、情感丰富、行为规范、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并且能与时俱进。

1.2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不一样的研究角度

对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也有不同的界定,例如,从活动论的角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基础是心理学理论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由于学生在不同年龄,其生理、心理上会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这是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活动;而过程论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是教育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要求,向学生传授心理保健技能与知识,以帮助学生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给心理带来的冲击,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身心保持健康的过程;系统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从学生的实际心理出发,通过多途径多手段,主动地、积极地对学生的各个心理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辅导和教育,调动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而和谐地发展,最终达到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由于大学新生们在入学后面临着新的环境、老师和同学,加之其学习目标尚不明确、专业思想未能确立、价值取向没有确立,自理能力还不完善,因此极易导致茫然、失落、自卑、交往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因此,高度关注和重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并寻求有效的途径成为需要进行不断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2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重要性

2.1是提高大学新生综合素质的积极有效方式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体现在气质、性格、精神面貌和情绪等方面,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若希望不断提高大学新生的综合素质,首要的是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心理素质的提高则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由于大学新生进校后会不断遇到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问题,在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发展过程,在目前这样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要使得学生既能承受挫折、抗拒诱惑,又能坚持不懈、实现成功,那么,培养学生自己的应对能力,始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非常关键,因此,要达到不断提高大学新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其积极有效的方式就是对大学新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2.2是引导大学新生人格良性发展的基本动力

人格在心理学中界定为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这一系统的构成包括人的动机、性格、气质、思维模式、认知风格、问题应对模式及自我调控等各个方面。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就是要向他们传授良好的道德规范、正确的行为方式、准确的环境信息、殷切的社会期望等,使大学新生能够不断改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同时,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不仅只是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新生们在辅导和教育过程中能动地不断调整目标方向,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和改善,不断进行心理优化、人格优化,使其人格不断良性发展。

2.3是开发大学新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大学生潜能的开发是高校教育的目的之一,这一目的贯穿在高校教育的始终。潜能开发的三大要素是自信、意志和愿望,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高度的自信、坚定的意志和强烈的愿望。因此,通过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使得新生们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二者协调发展。使得大学新生在更高的境界上认识自我,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2.4是奠定大学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

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能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实现角色转变,与他们大学生涯能否顺利、圆满完成密切相关。因此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不仅关系到同学能否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同时也关系到辅导员以后工作能否顺利的开展。因此,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可以使得同学入学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今后学业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使辅导员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的途径

3.1掌握并重视大学新生的心理与社会需求

作为辅导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们,理解、尊重他们。对他们刚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于陌生的环境,独立与无法摆脱依赖的心理张力,人际交往面的扩大,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改变,容易出现适应和交往困难、情绪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给予密切的关注和更多的帮助,尽量争取对学生在生活、学习、发展等方面碰到的困惑和危机能及时疏导和缓解,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和应对、解决各种问题。

3.2及时开办团体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辅导员对大学新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应有预案并做到早期预防。尤其是对大学新生可能出现的共性心理问题,及时开设专题讲座予以引导,对有同类心理困扰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引导新生寻求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让新生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不断进行自我的心理调适,以积极良好的心态融入大学生活。

3.3选拔学生

心理健康辅导委员,加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大多情况下,大学新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喜欢向同龄人打开心扉,互相倾听、交流并给出建议。因此,辅导员应挑选优秀的“老生”做心理健康辅导委员深入到大学新生中,在新生可能去到的各个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运动场等与新生们打成一片,倾听并解答新生出现的心理困惑,把握住大学新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度过心理不适期。

3.4注重辅导员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刚进校都跟辅导员之间的关系保持有一定的距离感。因此,注重辅导员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节师生间关系的紧张感,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健康发展。同时,辅导员要注意引导新生正确看待自己和同学,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对情绪、意志、行为的自我控制,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鼓励新生保持热情、自信、乐观、坚强、进取的心态。

3.5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鼓励参与社会活动

辅导员应配合学校,给大学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新生们在与他人交往中感到愉快宽松,在学习竞争中感到紧张有序,在困惑与问题的应对中感到信心十足,引导和发挥大学新生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辅导员还应鼓励大学新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拓宽视野,发掘兴趣爱好,争取多方位锻炼自己,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心理素质及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力大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和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是高等院校及辅导员们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5.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D].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吴汉德.大学生心理健康[D].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张继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5]曹向.大学新生思想与心理特点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总第362期):89-90.

[6]姜玉峰,周艳.高等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2(2)(总第152期):42-43.

[7]王莹.艺术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34(4):127.教育心理

作者:周莹莹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第五篇:雾霾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雾霾渐渐成为现代人快节奏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对大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对安徽省合肥市某高校38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认为雾霾天气对大学生的心理除产生消极作用外,亦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从心理健康视域的角度提出高校的应对措施,助力大学生群体正确应对雾霾天气,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顺利成才。

【关键词】雾霾;大学生;心理健康

雾霾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总称。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一般来说,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出现的是“雾”,相对湿度小于70%时出现的是“霾”。而出现霾时,能见度少于10公里的就属于灰霾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雾霾已经成为近年来困扰社会各界的环境问题,甚至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越来越多学者从各自的领域对雾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共同探讨中国社会关于雾霾天气未来的出路。本文将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视角,研究雾霾对在校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并试图从高校层面探讨应对措施。

一、雾霾研究的现状

我国的“雾霾”现象与英、美等发达国相比较,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如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其特点是爆发性的空气湿度升高以及二氧化硫、大颗粒物的急剧上升,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二战后美国洛杉矶等城市出现严重雾霾成因是重工业的快速发展,相较于英国伦敦,虽然不是爆发式,但其危害范围更广,受害人群更多。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雾霾雾霾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频率较高,范围也越来越广,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目前对雾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雾霾成因、雾霾治理以及寻找经济发展与雾霾的平衡点等方面。如广东金融学院的李伟娜对雾霾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治理路径。

兰州大学的王星则在对全国三十余省会城市的经济增长和雾霾程度进行关联分析,从经济学视角阐明雾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有部分研究者从雾霾生物学角度,探讨雾霾影响人们躯体健康的机制,如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在深入研究了雾霾中的有害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后,认为超细颗粒物可以引发“细胞自噬”从而损害机体。目前关于雾霾对人们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却较少,因此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某高校为例,对38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62份。对雾霾天气出现时大学生的躯体表现及心理状态、大学生对雾霾的了解程度、高校对雾霾知识的宣传及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调查,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二、雾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雾霾天气的逐渐增多,大学生作为户外活动较多的群体,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雾霾的影响。调查中发现42.5%的同学表示会在雾霾天气出现身体不适,特别表现在呼吸系统疾病上,其中13.6%的大学生表示在雾霾期间出现咽炎或咽炎加重,20.5%的大学生出现鼻炎或鼻炎加重。躯体疾病的发生往往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运动状况,干扰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及规律,易滋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有意识的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能从日常点滴生活中珍惜地球资源,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环保意识增强。

(一)雾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环保节约意识增强。调查发现,大学生能认识到雾霾主要由超细颗粒物组成,为了减少这些颗粒物的产生,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基本的注意节约用水用电之外,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60.8%的大学生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车、步行出门。在购物行为方面,69.6%的大学生表示购物时会提前准备购物袋。76.5%的大学生选择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但仅有19%的学生会进行垃圾分类。有79.8%的大学生在雾霾天气出现后参加了环境保护的相关活动。雾霾时的负性感受与情绪,使大学生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有所提高,并通过出行方式、购物细节、行为方式如废物回收再利用等改变,反映出雾霾天气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的暗示作用。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调查数据显示,在雾霾期间或持续一段时间出现雾霾后,有82.8%的学生减少了户外活动,78.3%的学生增加了室内活动,必须出行时会注意买一只防护口罩。82.8%的学生更加关心电视新闻里或者身边的重工业发展情况,91.2%的学生认为春节时主动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也劝阻亲人朋友注意减少此类行为。此类潜移默化的微小行为不仅有利于减少雾霾的发生,而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有巨大的影响。

(二)雾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雾霾天气易减低免疫力低下学生的睡眠质量。众所周知,雾霾天气的发生,常引起大学生躯体方面的不适调查结果显示,42.5%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曾在雾霾天气出现或轻或重的呼吸道症状(如,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鼻炎等等),本身患这些疾病的大学生,在雾霾天气症状会明显加重。免疫力下降的同时还会继发引起其他躯体系统的疾病(如结膜炎、流感等等),继而影响睡眠质量,给学业就业压力较大的大学生带来较大困扰。77.1%的大学生表示白天学习无精打采,效率低下,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雾霾天气易引起焦虑抑郁躁狂等负性情绪。现代医学认为,躯体症状与不良情绪的产生密不可分。雾霾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失眠等症状,是大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的生物学基础。调查结果显示,41.3%的大学生表示在雾霾天气产生了抑郁情绪,有33.4%的大学生表示在雾霾天气烦躁不安,无法安静下来。52.4%的大学生表示同时感到有这两种情绪,且轻微影响到正常生活。

大学生心理虽然日趋成熟,但还不能像成年人一样及时调整情绪,大学生最常用的改变情绪的手段就是运动,而在雾霾天气,能见度较低,户外运动减少,调查中仅有29.8%的大学生表示能正常进行日常的户外活动而且不受影响。大学生的负面情绪一时难以调整,若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很可能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乃至神经症,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业和工作生活。雾霾天气影响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由于天气限制,许多应正常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如打球、游玩等群体活动)不能进行,有70.2%的大学生表示雾霾天气不会参加集体活动。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减少,加上情绪不稳定,考试压力等因素,在雾霾天气易产生冲突,长期易导致人际关系破裂。由此可见,雾霾天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那么高校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呢?

三、心理健康视阈下的高校应对措施

(一)加强宣传,灵活运用新媒体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雾霾知识的了解是被动接收,不具备分辨信息真伪的意识。调查中发现,82.8%的大学生了解雾霾的途径主要是网络、电视媒体。仅有11.8%的大学生表示会主动去正规知识性网站上查找雾霾相关资料。但网络上的信息泛滥,且门槛较低,一些所谓的专家缺少专业知识,对雾霾现状缺乏正确认知的情况下撰文、参加电视节目,经媒体转载后扩大了影响力,但也误导了同样缺乏相关知识的大学生。高校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担当起在大学生群体中宣传雾霾知识的重任。发挥校园主页作用。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雾霾天气已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既然如此,大学生就应该对雾霾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点对点、面对面的解决雾霾问题,保护自身健康,避免潜在问题。

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在校时便于统一管理的优势,自觉承担起宣传先锋队的作用,可以在校园主页上设置安全知识普及专题,及时在官网更新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最新的雾霾相关条例,并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相关法律、条例、办法;灵活运用新媒体。如今网络媒体发展迅猛,在大学生之间的接受度较高,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以及知乎、豆瓣等大学生聚集的网络沙龙,一篇语言幽默风趣,配图精致的小科普文章甚至可以转发过万。大学生仅仅只是动动手指,就能获得关于雾霾他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高校可以选择原创或者转载,定期在公众号上推送即可;搭建校园平台。高校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多途径宣传雾霾知识。如以小班为单元,开展专题教育等,如播放雾霾宣教片、组织雾霾相关知识讲座、举行雾霾知识问答。还可以充分利用创业大赛、挑战杯、科普大赛等平台,鼓励大学生开展与雾霾相关的科学研究,如探寻雾霾的成因和成分,发明防霾小工具等。

(二)调节情绪,积极面对心理问题

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调查中发现,在雾霾天气下,有62%的大学生会出现焦虑情绪,65%的大学生会出现抑郁情绪。由于情绪的相对平衡性,对于一般性的情绪问题,大学生可以在父母、师长、朋友的帮助下,进行自我调节从而康复。但在实际中,人们并未意识到雾霾对于大学生情绪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雾霾期间,家人朋友会过多关注学生的躯体健康,而忽视其心理。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功能。一些负性情绪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予以排解,但一部分学生面临学业、恋爱、就业压力时,其自我调节能力略显不足。因此,高校应在雾霾天气多开展一些室内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可以将团体咨询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融入其中,并帮助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交场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如读书交流会、诗歌朗诵、报告会、主题班会等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还帮助他们在雾霾天气转移注意力,缓解自身压力,有助于负面情绪的消解。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在雾霾期间的作用不可不容忽视。对于症状比较严重但是尚未达到焦虑症、抑郁症的大学生,应当积极联系心理咨询室的老师,预约咨询,及时开解。年级辅导员及班干部尤其是安教委员在雾霾期间应关注自我调节能力弱,抗挫折能力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将一般性的心理冲突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应重点关注在精神类医院已有明确诊断的学生在雾霾天气行为的改变,必要时到医院随诊。

(三)联合各界,携手共建“无霾”校园

“独木不成林”。高校作为教育机构,不可能兼顾大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因此获得社会支持是帮助大学生应对雾霾的重要方面之一,如高校鼓励学生参与对雾霾成分的调查,需要气象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协助等;雾霾期间的心理疏导的疗效离不开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高校应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为大学生提供解决雾霾期间各种问题的方法和渠道,也是高校的努力方向。但归根究底,这些只是“标”,所谓的“本”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做好治“霾”工作,高校也应在治霾防霾这项大工程中扮演好自身角色。

综上所述,雾霾天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各高校应协同社会各界帮助大学生摆脱雾霾的消极影响,采取相关措施,鼓励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减轻雾霾对其行为、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共同生活在“无霾”的校园。

参考文献:

[1]王润清.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07:44.

[2]李伟娜.中国城市雾霾治理的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研究[J].理论探讨,2016,01:162-165.

[3]王星.雾霾与经济发展——基于脱钩与EKC理论的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15,12:157-164.

作者:杨帆,李文靖,王娜娜,汪若璜,朱慧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六篇:自媒体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建设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发展,自媒体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自我发声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自媒体使用的情况的调查了解,分析其利弊关系,探讨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扬长避短地利用好自媒体平台,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宣传阵地。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发展迅猛,不断改变现代社会的沟通与生活方式。在传统信息媒体受到挑战的同时,其独享话语权的垄断局面也受到威胁,在自媒体平台上人人都获得了自由表达的权利和空间。在大学校园里,自媒体更是成为大学生们获取信息资讯、展示自己、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在上海交通大学谢耕耘教授所撰写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日常应用最多的社交平台就是QQ,使用比例高达88.3%,使用微信的占84.9%,使用微博的量以60.7%排在第三。综合来看,高校进入“自媒体时代”,90%大学生都成为“自媒体人”。作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顺势而为,利用自媒体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自媒体及其特点

2003年美国提出了“Wemedia”这个术语,中文翻译为“自媒体”。目前,人们将基于web2.0平台上开发,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等在内的个人应用统称为自媒体。这些应用帮助个体实现不限空间、时间的了解信息资讯、积累共享、传播交流的自由。自媒体总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平民化、大众化。自媒体应用帮助普通大众提供了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获得最新资讯,构建个人社交网络,发表个人观点、表达个人情感。每个人都可以实现“想说就说”“想写就写”。

2.低成本、易操作。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几乎是不需要任何成本投入。应用者只需免费注册一个账号,便可以任何视频、图片以及文字信息。操作也相当简单,无须任何专业知识和技术。

3.及时性、传播快。只要拥有一台智能手机,我们便可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经营自己的自媒体。其传播速度与传统媒体无法匹及。因为自媒体具备以上典型特征,自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资讯、展示自己、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自媒体在校园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自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高校大学生对自媒体的普遍使用甚至依赖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带来挑战。

1.对自媒体的过度依赖,影响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目前自媒体在高校校园里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成为大学生了解信息的主要来源,更是大学生们展示自我,发表言论的重要空间,也是大学生们交友互助的重要平台。在微信、微博、QQ空间里的人际互动,日渐侵占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往时间和频率。而自媒体所营造的虚拟的人际环境,有时是对个体的自我的自由释放,有时又是自我过滤后的展示。显然不利于学生客观的展示和认识自己。有学生表示,更喜欢在QQ、微信上交往,显得更加自然/无拘束,但是当面对面交流时,往往因为不自信而担心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会想要掩饰自我,给自己制造新的心理危机。由此可见,学生沉溺于自我营造的虚拟世界,无形中降低了大学生在现实中的社会交往能力,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自媒体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缺乏有效的监督,容易传递负面的心理能量。自媒体早已成为在校大学生实时播报自己工作动态,传递个人心情和观念,传播社会热点和舆情的重要途径,传播速度快,并且极易产生共鸣。由于广大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不足,缺乏基本的网络道德要求,甚至是忽视了法律、法规的基本约束,他们极易通过“去个性化”的自媒体传递和共享一些负面的心理能量。如大学生中日趋严重的自我中心注意、情感淡漠、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甚至是道德价值取向错位等问题,都会通过自媒体在学生中间传播和感染,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3.自媒体功能的拓展,也给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新的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媒体的功能从最初的信息交流不断发展为商家追逐利益的平台。这虽然给很多人带来创业致富的机遇,但也给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新的挑战。在大学生中不断暴露出来的微信红包,微信传销,给不少大学生营造了一种“不劳而获”的致富陷阱,最终给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挑战。如大学生通过微信,以至于不断参与网络借贷,最终因为不能承受高额的利息而心理崩溃,产生自杀的念头,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的建设

基于自媒体自身的特点,难以避免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以上挑战,但我们更应该趋利避害,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加强引导,构建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阵地。

1.使自媒体成为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并及时帮教的阵地。自媒体成为学生自我情绪宣泄的主要窗口和倾诉的地点,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抒发情怀,用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表达自己的心情。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动态都可以在相应的自媒体应用上找到相关线索。为此,对于广大的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学生的QQ空间动态、QQ签名信息、微信朋友圈等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和支持。

2.使自媒体成为随时随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阵地。自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向学生发送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打破了传统的讲座、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提高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不仅如此,还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充分实现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性。无论学生身处何处,只要关注相关的微博、微信账号,就可以获得相关的知识。

3.使自媒体成为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阵地。通过自媒体平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可以通过各种自媒体应用,向学生介绍心理工作的计划、心理工作的活动通知、校内外的时事要闻,配以相关的文字、图片信息,或者是各类竞赛采用自媒体平台报名、投票等形式都可以提高各类活动的知晓度,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趣味性和宣传力度。

4.使自媒体成为高校朋辈之间传递正能量的交流阵地。朋辈辅导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一直以来都在广大的学生群体中充当阳光天使的角色。调查也表明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的时候更喜欢向自己的同伴倾诉和寻求支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朋辈辅导员的力量,在自媒体平台上加强引导,给学生更多的积极的暗示,激发潜能,激励向上和进取。如利用朋辈辅导员将自媒体平台的话题更多的引向积极励志、疗伤治愈、分享放松的内容上,为校内的朋友圈营造积极向上、阳光励志、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使自媒体成为高校朋辈之间传递正能量的交流阵地。

参考文献:

[1]罗贻琳.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2]陈长旭.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及应对机制建构[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3]吴佳男,闫蕾.自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应对[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4]李春伟,张熹.大学生微博心理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5篇

1.1临床需要

西医临床医生也应用中成药来治疗疾病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临床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中成药可以弥补西药的不足,中西药配合使用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因此,西医院校设置中医学这门课程是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且必须重视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使未来的西医专业人员在学习西医知识的同时,也兼学中医知识,为他们在日后临床工作中使用中医药知识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1.2科研需要

有调查结果显示,在医学科研领域,有许多西医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工作,其中高级职称者最多。这表明,高级职称者在努力带头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研究,而且许多中、初级人员也在努力跟上。而要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前提,对于西医工作者而言,首先就要懂得中医。因此,西医院校设置中医教学也是科研工作的需要,为有志于以后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研究、发展的基础。

2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

在正确认识西医院校设置《中医学》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后,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中医学课程的目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是让学生达到精通中医理论的程度,而是在掌握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能灵活恰当地运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及开展科学研究。具体有三方面:首先是西医专业学习中医学,可以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多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次是可以运用扎实的现代医学知识研究中医的本质,促进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推动中医发展;其三是通过研究中医,可以推动现代医学的进步。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思想认识,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3授课时间宜提前

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大多安排在大学三年级。此时西医的基础课都已经学完,学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西医思维模式,加之中医理论本来就抽象深奥,使学生感到难懂、难学、难记忆,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没有积极性。西医学校中医学这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联系不大,不受其他课程制约,可尝试将课程提前至第一学年。主要是可以避免现行中医课安排在3学年学生学习西医后,再学中医,脱不开定势思维,总要利用西医的思维来理解中医,这样是不利于掌握中医整体思维和辨证论治的方法。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1改进教学技巧

中医学这门课程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要想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熟记这些知识点,教师必须在上课技巧上多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趣味教学方法帮助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药学教学中,“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等,这些趣味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了理解、记忆。又如在方剂教学中,汤头歌诀也时因拗口难以掌握,而形象的趣味记忆法可以化难为易,如小青龙汤,可记为“少将为妈甘心下跪”,其中少(为白芍)将(为干姜)为(为五味子)妈(为麻黄)甘(为甘草)心(为细辛)下(为半夏)跪(为桂枝),通过运用趣味法记忆,使中医学中枯燥的理论、概念变的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3.2增加实验教学

中医是实践医学,应该增加实验教学的方法,来丰富和发展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教学,能够使中医学中原本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如脉诊,理论看似简单,实质上是最难学、最难懂的。因此,必须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而且要细心揣摩、研究才能掌握。通过脉象模拟手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切脉方法,训练切脉技能,体会常见脉象的指感特征,使之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常见典型脉的诊脉技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中医教学中脉诊的难度,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3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功能,直观而又生动地把疾病的临床症状及诊疗方法等等,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引导他们多动脑,勤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合记忆。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对中医理论比较枯燥、难以理解的看法。比如舌诊教学中,我们把临床上收集到的各种典型的舌像一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3.4运用病案教学法

病案教学是一种医学实践教学方法,能将中医学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中医学教学中利用病案举例讲解疾病,利用病案引导学生对病案进行诊断及治疗,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临床思维,能提高学生辨证论治的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优化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教材精髓

在授课学时没有办法增加的情况下,只有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首先,要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对各个部分的学时数进行适当调整。着重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部分,中药、方剂、针灸、内科的学时数可适当减少学时。授课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始终贯穿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基本特点。其次,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重点精讲与本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如临床医学专业,侧重于讲解四诊技能和辨证处方规律,让学生理解从中医学角度该如何去诊断和用药。对于授课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教材精髓,传授最简单、最实用、最有效的知识;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去解释晦涩、抽象的中医概念;要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横向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结合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新进展及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去进行分析、阐述,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理解中医学。

5增加临床实践机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