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基础论文

中医基础论文范文精选

中医基础论文

中医基础论文范文第1篇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和教育家吴阶平院士曾说过,“一个好医生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医生的医德和人格修养是医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体现的是医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特点。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患关系呈现出日趋紧张的趋势,这不仅冲击着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稳定性,而且已成为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7万件左右,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社会因素、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医患双方缺乏沟通。2014年8月10日湖南湘潭县一产妇因羊水栓塞死亡,引发广泛关注。在此次事件中,院方相关人员和患方家属沟通不够充分、院方应急处置机制不够完善是导致这次严重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此外,事后医护人员出于害怕等原因,离开手术室,留死者在手术台上的做法,缺乏对死者遗体的尊重,更加重了患者家属的不满情绪。一项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调查显示,沟通欠佳是影响医患和谐的最主要因素。有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不愿多倾听,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在与患者交往中也不太注重沟通技巧,因而会存在医生在门诊不愿意多听病人的病史,在病房使用简单或命令式的语言等现象。然而,针对上述问题,一味责怪或埋怨医生是有失公允的。我们从深层次分析中发现,出现上述问题与多年的医学教育体系存在缺陷有关,因为无论本科在校教育还是毕业后的医学继续教育,医学生和医生们几乎没有系统接受过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及实践,而这些知识储备又与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医患沟通技巧密切相关。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是人,这种特殊性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医学基础及临床知识教育,更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医学院校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系列课程合理整合到医学教育体系中,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模式。高等医学院校可通过“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技巧”和“职业礼仪”等课程加强对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培养。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使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同时患者的维权意识在逐渐增强,这些变化都要求医务工作者要相应地增强依法行医的意识,增强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对此,高等医学院校应通过开设“法律基础”、“执业医师法”等课程,加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学校教育阶段加强学生医、德、法并治教育,这样医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从容应对所出现的问题。除了开设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外,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将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穿插其中。例如,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选用学科发展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或者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讲到神经递质这个部分时,教师可引入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家Loewi发现“迷走素”(即乙酰胆碱)的故事。通过17年的执着探索,Loewi终于在1920年首次成功地阐明了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很容易出现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这种科学家对知识执着追求的精神,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当然,这种渗入到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合理规划课堂时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实验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实验课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课的重要补充。作为多门基础医学实验课的实验对象,动物对医学发展的贡献不可忽略,因此,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善待实验动物,体现人类对生命的关心和爱惜。例如,在实验中合理限制动物的使用数量,规范手术操作步骤,优化实验流程等。这种对实验动物的人文关怀要从规章制度层面上逐渐渗透到医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中,使他们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树立起爱护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基础医学的学习阶段,医学生还没有接触病人,实验动物是医学生首先接触的对象,珍爱生命,从正确使用和爱惜实验动物开始做起;严格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和操作步骤,培养医学生感受医疗工作的严谨和认真;实验结束后将动物处死后再统一丢弃,更是培养医学生尊重逝者的职业道德。作为一门形态学课程,实验课在解剖学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尸体标本是解剖学实验课的主要教具。尸体解剖可以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学习医学知识是多少逝者的奉献,尸体作为曾经活着的人,尽管生命已经结束,但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大部分医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尸体标本时,会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教师应该对此进行细致耐心的解释,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解剖学的实验课中,医学生应尊重尸体标本,满怀敬仰和科学的态度,认真仔细进行组织解剖,对组织碎片要妥善处置保管,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对逝者的尊重,践行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伦理道德观。

(三)其他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高等医学院校还可以结合各种宣传平台,如利用广播、板报、校报、特色校园网等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例如,2013年,我校护理学院的李娟同学被确诊患有黑色素瘤。在李娟患病期间,学校利用各种宣传平台举办了“‘捐’‘娟’细流,你我同在”的募捐活动,为李娟同学奉献爱心。2014年2月28日,李娟因黑色素瘤不幸去世,按照她生前愿望,遗体捐赠给母校用于医学研究。李娟的大爱行为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震撼,报纸、网络和电视等多种媒体对李娟同学及其家人的大爱举动表示了敬意和感谢,对李娟同学热爱医学、献身医学的崇高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人民日报》以《生命虽逝梦想仍在延续》为题,介绍了李娟的先进事迹。学生对于这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典型事例印象深刻,学校可以利用正面的舆论和榜样的力量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服务患者、回报社会的意识。此外,医学院校还可以开设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讲座,聘请医德高尚的名医或专家为医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讲座;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仁心仁术”的思想品德,让“医者父母心”从口号变成医务工作者实实在在的行为准则。

三、小结

中医基础论文范文第2篇

1.外部因素分析。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外进口商信用水平普遍下降,资信评级降低,大部分银行不愿给企业提供信贷融资,贷款满足率相对于金融危机之前大幅下降,中小出口企业资金状况紧张。同时,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中小型出口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的竞争策略难以为继。由于我国中小出口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数量大,行业内部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对国际标准以及WTO规则不熟悉,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抬头,使得我国中小出口企业,尤其是食品、农产品以及纺织服装等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比率增加。以上这些因素,都直接或者间接导致我国中小出口企业资金状况严重紧张。

2.内部因素分析。从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来看,人民币升值使得企业的筹资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投资风险加大。我国的一大批中小出口企业是由外销员投资成立的,他们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他们虽然拥有客户资源,但是他们对财务管理不够专业,没有将其纳入企业管理范畴;有些中小出口企业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但是财务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财务控制薄弱,管理粗放。比如,应收账款外汇风险是出口企业最典型的经营风险,但超过50%的中小出口企业经营者认为:老客户没有风险和信用证结算没有风险。据外贸、外汇、银行和保险等部门提供的综合数据情况分析发现,在我国恶意拖欠在我国全部逾期应收境外账款中占到60%,其中70%以上是老客户欠款。据统计,在国际贸易活动中,82%是非信用证交易,其坏账率只有0.25%~0.5%,但我国出口贸易中信用证就算超过60%,坏账率却高达5%。而且中小出口企业缺乏主动控制汇率风险的意识,能够采用远期、期货、期权等金融方式降低风险的能力以及意识都比较低。

二、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渠道分析

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是在签约后备货阶段,由于买方市场的出现,以及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作用,赊销、应收账款等以卖方承担更大风险的贸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造成卖方在签约后备货阶段存在大量、长时间资金占用的问题。二是在货物出运后至收货阶段。由于货物出运与货款结算存在时间点上的不对称,因而卖方还要承担在这一阶段的资金风险。

1.传统国际贸易融资渠道分析。我国中小出口企业大部分处于创业或成长阶段,还不具备上市条件,直接融资条件不成熟,再加上我国企业发行债券的要求较高,我国大部分中小出口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可能性也不大。间接融资方面,中小出口企业担保比较困难,中小出口企业之间相互担保,一个企业出现问题,其他企业都会受到牵连;中小出口企业的市场风险高但信用相对低,从而使得我国中小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以2010年为例,大企业享受基准利率下浮10%的贷款利率,而中小出口企业的贷款利率介于基准利率至上浮20%之间,有些银行上浮利率达到30%,甚至高达40%。这些因素导致我国中小出口企业通过通常渠道获得贸易融资成为不可能。打包贷款和出口押汇是在进口商开立信用证的前提下进行的,进口商要承担较高的费用,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进口商由于资信不佳导致信用评级下降,则需提供抵押或者担保,加大了进口商的资金成本,银行因为要承担较大的信用风险,开证意愿下降,中小出口企业采用前两种贸易融资方式可行性下降。相对于前两种融资方式,票据贴现、国际保理与福费廷则不存在开证问题,但由于我国中小出口企业规模小,业务主要以金额较小的货物贸易为主,而福费廷主要适合于出口大、中型机器、成套设备,期限较长,金额也以100万美元起做,虽然最近几年推出了小额贸易,但由于费用较高,不适合中小型出口企业进行贸易融资。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只有票据贴现与国际保理更适合于中小出口企业。

2.新国际贸易融资渠道分析。对上表进行分析可见,银行对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方向主要是多元化,多方式,贸易融资与金融工具相结合,一定程度的解决了贸易融资问题,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出口全益达更适合于国际工程项目的贸易融资,对中小出口企业适用性不强,出口汇利达和应收账款收购更适合于中小出口企业,国际组织担保项下贸易融资针对性更强。银行融资产品更适合大中型企业进行贸易融资,真正适合中小出口企业的产品较少。

三、应对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中小出口企业运用传统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贸易融资渠道单一,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虽有很大进步,但对中小出口企业适用性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1.加强自身企业管理和风险规避措施。中小出口企业应将经营与管理分离,由专业的懂得财务管理的人才进行财务管理,将企业出口经营风险纳入财务核算的范畴,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同时运用多种结算方式,避免信用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加强对企业客户的资信调查与管理。运用多种金融方式规避风险,运用远期合约、期权、期货合约合理规避外汇风险。密切银企关系,掌握多种贸易融资方式的使用,同时引进懂得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法律以及WTO规则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熟悉贸易融资方式操作,同时能知悉贸易动态及风险规避方式,为中小出口企业合理规避风险。

2.金融机构加强贸易融资方式的创新。金融机构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帮助企业实现资金结算,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我国的贸易融资渠道主要是以上所讲几种,方式单一,金融机构加强适合中小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方式创新。同时建立适合于中小出口企业的资信评估机制。目前的评估体系主要适合于大型企业,对中小出口企业的评估标准过高,不适合中小出口企业规模小、额度小、融资需求旺的特点。再者,要构建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机构不愿意为中小出口企业提供融资的根本原因在于风险不对称,金融机构应运用严格的风险监控方法,对审核后的融资授信额度进行后续监督。

中医基础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壁垒主要形式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各国贸易空前开放,加上一些贸易条约、协定和贸易组织的影响,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但近几年,金融危机使得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受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传统的关税壁垒起不到较好作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采用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的生产与经济发展,绿色壁垒是非关税壁垒中一种新兴的、隐蔽的、灵活多变的贸易措施。

一、绿色壁垒的涵义。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曾将“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须的措施”和“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列为自由贸易原则的一般例外规定。这就意味着有关国家可以以此为由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于是集环境保护与贸易保护于一体的绿色壁垒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保护本国生产与经济发展的有利武器。

绿色壁垒的涵义在理论界有多种界定,但归根结底绿色壁垒具体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来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这里的环境保护标准可以是相关的条例法规,也可以是较高的技术限制,或者是繁琐的海关检验、审批程序等。

二、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

绿色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且极富变化性,有关国家可根据本国经济结构、产业特征或是国际经济面临的突发性事件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贸易。绿色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绿色关税与市场准入。

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保护环境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商品征收高额的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其产品的进口,甚至对其进行贸易制裁的做法。比如美国就对石油销售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使进口石油比国内同类产品每桶多缴纳几美分的附加税。这种做法对保护国内环境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它使生产商在控制成本的驱使下尽可能地少用进口产品。

2.绿色包装和标签规定。

一些国家对在本国市场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进行规定,包括包装材质、包装方式、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另外还有绿色标签条例。进口商品必须符合这些规定才能进口,但这些规定无疑会增加进口商品成本,削弱其竞争力。美国从1999年开始禁止中国将未经处理的木质包装输往美国,他们认为未经薰蒸处理的木质包装会将天牛带到美国危害森林。许多国家对包装上的文字说明也有要求,如法国要求进口商品包装的说明文字必须是法文。所谓的绿色标签规定是进口商品的“绿色通行证”,它是一种印刷在商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或标志,是由进口国的相关管理部门按严格环境标准审批并颁发给制造商的,如果进口商品上无此标志则不予进口,如德国的“蓝色天使”、印度的“生态标志制度”等。

3.绿色技术标准。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研发生产方面投入较大,科技水平较高,所以往往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制定极其苛刻的技术标准,进口商品的生产过程没有达到该标准就会被限制进口或是禁止进口,而这些技术标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较难达到,或者会增加其生产成本,这就给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带来一定的困难。早在1990年美国就利用绿色技术标准与墨西哥产生过贸易纠纷:当年10月,美国政府借口墨西哥在捕捞金枪鱼的过程中没有实行保护海豚的作业规范,下令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事实上,美国这种做法是毫无根据的且有些霸道,如果美国的这种做法能成立的话,那么任何国家就都能随便找一个理由、立一个法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进口,国际贸易秩序也就乱了套。所以绿色技术标准实际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幌子。

4.绿色卫生检验制度。

近几年来,随着一些全球性疾病的蔓延和贸易战的加剧,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进口商品的卫生检验,一些国家借口卫生检验来限制商品的进口。这些国家要求进行检验的商品越来越多,检验标准也越来越严,不仅增加了进口商品的检验成本,而且限制了一些国家的商品进入。比如早期对于农副产品主要是检验六六六、滴滴涕的残留,现在则要求检验放射性污染、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等,且残留物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对花生及其制品进行黄曲霉素检验,对化妆品进行铅、砷等元素检验,对玩具、陶瓷制品进行铅、汞含量检验,对肉类进行荷尔蒙技术检验,等等。这几年国际上又发现鸡肉中残留二恶英,再加上疯牛病、禽流感、H1N1病毒的全球性蔓延,因而各国都加强了对进口肉类的检验,甚至禁止进口病源国的肉类。

5.环境成本和绿色补贴制度。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口保护资源和环境,认为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在成本之内,即环境成本内在化。这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而言是不公平的,因为一些中小企业自身无力承担环境治理的费用,于是形成高环境标准产品生产企业的不公平竞争。而一旦发展中国家政府给予这些生产绿色产品的中小企业环境补贴或优惠贷款的话,发达国家则会以此为名对其征收反补贴税。而与此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通过跨国公司将一些高污染产品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使发展中国家商品的环境成本提高,削弱发展中国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从以上几点看来,绿色壁垒一般都是打着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幌子,实施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且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歧视性。它还会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人为引导消费者对技术标准相对较低或生产消费过程不“绿色”的进口产品产生抵触心理,设置进口障碍。尽管绿色壁垒与贸易自由化相冲突,但是其对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应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对以环保为借口侵害我国合法权益的绿色壁垒要坚决反对、努力消除,另一方面要实行绿色战略,开发绿色产品。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1.制定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秉承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

制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手段,也是应对绿色壁垒的有力武器。我国关于环保的国内法虽然对治污有一定的作用,但应对绿色壁垒还远远不够,环保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应仅仅是单纯的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还应该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甚至消费过程进行监控,促使企业节约资源,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推行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使之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推动我国贸易的发展。另外要坚决贯彻“污染补偿支付”和“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谁污染谁买单,使环境成本内在化。此外,我国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严格遵守公约,并使国内立法与相关公约互相呼应。

2.灵活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作为WTO成员国,在面对绿色壁垒损害我国贸易利益的事件时,我国要依据WTO规则与有关方面进行磋商,或向相关组织提出抗辩。这就要求我国能利用WTO的透明度原则积极收集各国的绿色壁垒信息和相关国家对抗绿色壁垒的案例,总结别国经验,一方面为我国应对绿色壁垒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帮助我国制定有效的绿色措施和制裁手段,善于灵活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绿色壁垒纠纷案,在磋商、调停无效的情况下,我国也可根据WTO有关规定实施贸易报复措施,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国还要培养熟悉WTO机制的专业人才为我国企业服务,改变我国企业过去在国际贸易战中消极、不应诉的被动观念,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3.建立环境标志制度,构筑绿色环境标准。

环境标志已成为商品“走出去”的通行证,我国也应切实考察建立环境标志制度的可行性,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志制度和具体实施细则,使国内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能得到相关认证,而对进口商品实施该制度既可以进一步保证进口商品的品质,又可以为我国增加相关收入。同时,我国还要用相关法律来保障该制度的实施,以确立其权威性、可靠性,构筑绿色保障体系,保护国内绿色产业。超级秘书网

4.开发绿色产品,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到使用乃至回收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危害小或无危害,以及可回收利用的产品。我国企业必须实施绿色战略,开发绿色产品,对绿色产品进行专业化研究,使之真正有利于生态环境,注意节约资源,同时考虑回收利用,并要结合国情和消费者承受能力来确定绿色产品的“绿度”,不可盲目追求绿色而使商品成本过高失去市场。

总之,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并集中表现在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然会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限制。面对不利局面,我国要积极利用WTO机制中的特殊待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合理设置自己的绿色保护屏障,以保护和促进我国的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汝求。环境与贸易[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诸江。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之应对[J]。商场现代化,2008,27.

[3]马秀贞。WTO框架下的绿色壁垒及其应对新探[J]。东方论坛,2003,6.

[4]姜红。绿色壁垒问题的理性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4,6.

中医基础论文范文第4篇

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1资料来源

查阅维普、万方数据库关于老年中医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文献(1989—2011年6月),列入统计源的文献主要是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护理、中医整体护理、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具体应用3个专题,共计141篇。2.2载文情况及分析

1)文献的年度分布

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相关论文数量近年来增幅明显,尤其是2006—2011年6月增幅更加显著。究其原因随着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近年来中医护理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中医护理逐步受到国际护理界的关注,中医临床护理正在逐步发展,中医护理技术实践发展迅速。见表1、表2。

2)文献的内容分布

文献论题广泛,内容覆盖面较广,以撰写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或护理体会者较多,但老年护理科研性质的论文非常少,还有个别文献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回顾性总结。见表3。

3文献内容分析

1)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护理

查阅1999—2011年上半年文献,共计9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应用中医理论指导老年护理工作。

2)中医整体护理

查阅1998—2011年上半年文献,共计10篇。主要强调以整体观为指导,以辨证施护为宗旨,对老年患者实施个体化整体护理。

3)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查阅1994—2011年上半年文献,共计122篇。文献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涵盖老年慢性病、高发病、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及养生保健等5个方面。主要是对现有的护理方法或护理技术临床疗效的回顾性总结或体会,涉及老年中医护理的科研项目少。其中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肺心病3篇,糖尿病13篇,高血压4篇,冠心病4篇,咳喘3篇,肾炎1篇,肺炎1篇;在老年高发病护理中的应用:白内障3篇,骨折10篇,关节炎1篇,老年痴呆3篇,肠梗阻1篇,中风1篇,癌症1篇,老年抑郁症8篇;在老年对症护理中的应用:便秘18篇,尿路感染2篇,尿潴留1篇,肺部真菌感染1篇,贫血1篇,情志护理9篇,水肿1篇,失眠6篇,盗汗1篇,丹毒1篇,带状疱疹3篇,皮肤瘙痒2篇,压疮6篇,鼻出血2篇,疼痛2篇;在老年用药护理及养生保健中的应用:服用中药护理3篇,养生保健6篇。

4存在的问题

从统计的论文作者单位看,地域广泛,各省市都有中医老年护理相关文献发表。从发表的杂志分析,《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教育》各1篇,其他均发表在一般性刊物上。另外,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护理论文的质量主要反映在其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从统计文献分析,目前中医护理的科研项目少、科研内容层次低,主要集中于对现有的护理方法或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的回顾性总结,缺乏深层次的、前瞻性的、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思考与展望

1中医中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应与我国社区发展紧密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老年患者将向社区转移,中医护理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和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根据各社区卫生服务对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的要求,探讨中医护理在社区服务的功能、职责与服务模式,使中医护理不再封闭在医院内,而是走向人群、走向社区,帮助老年人群和慢性疾病患者,提高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4-5],最终实现中医护理从医院向社区发展的转变。

2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开展中医老年护理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及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6-8]。该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从统计的文献内容来看:在老年护理中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开展相关护理或研究性质的文献少之又少。

3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老年护理学科

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优势互补,实现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和谐发展,促进中医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之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科学研究应注重验证更多、更有价值、传统的护理方法,实现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飞跃,使中医护理技术更科学、安全和有效,进而增强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同时加强区域间中医老年护理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医老年护理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中医基础论文范文第5篇

1.1认识不足

1.1.1CME对象认识不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忙、任务重,难以抽出专门时间脱产学习。即使是自己单位组织的讲座或学习班,也因工作忙和专业的不同而影响学习效果。他们在主观意识上没有继续学习“四新”内容的需求,参加CME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领取学分证。不少人认为参加CME只与晋升有关;某些已晋升正高职称或不再想晋升的人员,对CME学习不够重视;有的人员在晋升期间集中学习,猛得学分,一旦晋升后则热情锐减。

1.1.2医院领导认识不足医院领导中存在重工作轻培养、重经济效益轻技术提高、重近期利益轻远期效果的现象,严重影响了CME的深入开展。在此情况下,医院CME的管理人员没有专职的,而多由医务科或科教科兼管。他们由于事务性工作较多,存在着表面性工作做得较多,缺乏深层次的研究与思考。由于受经费的制约,中医医院投入不足,开展和参加项目较局限,影响了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智力引进,从而影响了学科建设,后劲乏力。一些医院未建立CME制度或虽然建立,但培养目标、考核与职称晋升、待遇、评优评先、执业再注册脱节,难以发挥其促进作用,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参加CME的积极性。

1.2CME项目水平不高,手段方式落后

1.2.1CME项目水平不高①CME项目的申报质量和教学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相近CME项目的重复申报,项目内容不符合“四新”、“三性(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CME项目师资力量配置、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项目的监督检查不到位。②CME项目学科覆盖率发展不平衡,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申报的CME项目学科覆盖面不广,学科结构往往局限于传统的学科框架格局上,缺少主动适应和应变能力,以及反映“四新”内容不够。在教学目标上,对提高能力和素质重视不够,使学习者选择性较小,难以满足和适应需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缺乏对CME管理及教学方法、效果的系统评价和研究,尚未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③CME内容不完善。CME中多注重医疗技术的继续教育,而没有把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医德医风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导致个别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有所提高,而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却停滞不前,两者不能协调发展,造成了医疗纠纷增多的不和谐局面。④中医专业和西医专业没有区别对待。中医医院中,中医临床医师对中医方面知识掌握要优于西医的诊疗技术,西医专业临床医师的诊疗技术要优于中医医师,但是中医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功底较差。目前对于这两类临床医师的CME基本上没有区别对待,而是一概而论的。

1.2.2CME手段方式落后中医医院的CME方式多以外出进修深造、参加学术活动、参加短期学习培训班等方式为主,而论文交流、院内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会、自学、科室小讲座、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新技术新业务等开展的较少。因此,难以适应中医医院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

2中医医院开展CME的措施

2.1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是提高CME自觉性的前提人是CME的内在因素,只有充分调动CME对象和工作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开展好CME。通过加大对CME目的、意义的宣传力度,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四新”,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因此,统一认识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习一阵子”为“学习一辈子”、变“单纯追求理论学习”为“提高能力”的前提。

2.2成立和健全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是落实CME的保障

2.2.1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和健全规章制度医院应按要求成立CME领导小组、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明确职责分工,使医院CME组织体系健全。院领导的重视不是一句“套话”,是医院CME经费、人员以及政策的重要保障。医院的CME委员会应由院长任主任,分管副院长任副主任,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医学专家为成员。科教科作为日常办事机构,人员相对固定,保证准确把握政策和标准。医院人事、医务、护理等部门在医院相关制度、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执行方面对CME工作予以必要的重视,如职称晋升、评先评优、执业再注册均要求提供CME合格证书,并将科室CME的合格率纳入科室主任、护士长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各科主任、护士长对科内CME工作也应积极配合,相对固定一名能掌握CME标准的同志协助科教科管理科室内CME工作。医院应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结合该院实际,从内容、形式、考核、学分登记及验证等方面制定该院的CME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医院还应科学进行经费管理,制定相应的办法对个人参加项目学习、接受远程继续教育、在各级杂志等发生的费用给予一定补助和奖励,以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2.2.2做好学分年度验证和CME档案及信息管理为了保证CME学分授予的真实性,在学分授予、登记审核工作中,实行院、科两级审核制度,并为每位专业技术人员建立CME个人档案,授予学分的论文、成果等资料的复印件经院科两级审核后归档保存。现在,宜昌地区已经实施CME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管理,明显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职能部门应定期对科室开展CME的情况进行考核评分,保证医院CME目标的实现。

2.2.3建立健全评价体系CME的评价应由重过程转为重结果。根据评价的阶段分类如下:①过程评价:学习者对课程满意度的评价;②内容评价:评价内容的相关性、课程设置特点和复杂程度;③结果评价: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变化的情况以及学习者在实践中的行为变化;④对患者和社会影响的评价:很多学者指出这是惟一有意义、有效的测量,因为它评价的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和医护行为变化的感知。

2.3开展具有中医医院特色的CME项目中医学知识、方法、技术的更新,不是由理论的更新带来的,而是由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对已有理论,即经典理论的深入认识和不同感悟所带来的,这是中医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医医院的临床医师既要掌握现代医学的理论与先进技术,又要发扬传统医学理论,突出中医特色,做好院内、院外CME工作。

2.3.1院内CME①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诊疗技能操作培训相结合。中医医院应从突出中医特色和专科特色去求发展,无论是哪一个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都应对中医基础理论有所了解,并能在本专科疾病的诊治中运用。此外,要求中医专业人员对中医经典理论做到熟读。经典理论是中医的本体,是中医真正意义上的基础,也是构成中医医务人员理论水平高低的决定性要素。中医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多数是中医院校的毕业生,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他们在辨证施治的同时还要掌握现代医学操作技术。②院内办“西学中”培训班,积极鼓励科室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的学习。培训班以自学为主,由有经验的中医专业人员讲解、答疑,并定期组织相关知识考试及考核。③利用教学医院优势,积极申办中西医结合CME培训班。宜昌市中医医院为三峡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鼓励本院中医专家授课,促使其在备课的同时巩固和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同时聘请上级医院的中医专家前来授课,从而实现资源共享。④积极开展名老中医师带徒教育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应用。医院采取为名老中医配备学术继承人的教育形式,指导教师通过口传面授、临床应诊、实际操作,向继承人传授他们的经验和专长。组织人员对有代表性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整理与应用。⑤法律教育与医德培养应成为CME永恒的主题。依法执医、文明执医是现代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存健康权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长久以来,医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是医学教育的薄弱点。CME不仅要补好这一课,还要使之贯穿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涯,使医务人员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⑥重点专科建设与CME相结合。重点专科是医院发展的龙头,将CME与重点专科建设相结合,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提高服务水平。⑦积极引导参与医学科研、撰写论文以及自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医学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撰写论文,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以促进医院学术风气的活跃和科研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