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教育课程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精选

中学教育课程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1篇

<FONTsize=2>摘要:中学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这门课程不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任务,而是利用有关知识来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活动教学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BR><BR>1997年4月,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此规范教育实践。据此,1998年秋季,各地六三学制初中一年级、五四学制初中二年级在思想政治课中普遍开设了心理教育课,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地方自编教材,主要由政治课教师任教。<BR><BR>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BR><BR>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BR><BR>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BR><BR>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BR><BR>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BR><BR>心理教育课程标准如何确定,能否沿用一般学科制订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实

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一般学科的科学性是由与之对应的科学体系作保证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等,中学学科课程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课程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倘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尽管心理教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应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依据,但是直接出现在课程中的并非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课程的目的并非要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的知识来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门科学知识,而是有关对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种种现象的探索,以及对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而应有新的思路。<BR><BR>既然心理教育课程不以传授某一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任务,那么依据什么来选择其课程的内容呢?我认为,应依据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帮助成长、促进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来确定课程内容。换句话说,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它就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心理教育应该是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的。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一些涉及面广,程度比较浅,然而决非随意拼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建立起为他们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二是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中生情绪变化多、幅度大,他们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动应付,盲目地听任情绪的支配,有的甚至导致行为失当。心理教育一是要帮助他们认识人类丰富多样情绪的正常性,二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技能。对他们来说,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极情绪的困扰则是更需要的,如掌握发泄愤怒的恰当方式,学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总之,这些技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以个人经验为载体,根据中学生共同体验或普遍经历来选用。<BR><BR>技能虽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但教给学生时却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虽然一个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渐进方式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与解决知与不知的知识学习和会与不会的技能掌握相比,态度的培养比较困难,但仍然应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事实上已有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相参的态度,可以通过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身心变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较高水平上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BR><BR>如果以上对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考虑是合理的话,那么在教学目标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这一类主要针对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而应是心理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话,无论怎样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终任课教师还是会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组织教学,即使是“应用”,也可能只是作业或考卷中将知识“生吞活剥”的书面应用,而少有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将仍然决定于按知识学习的要求组织的考试。最终出现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相关的尴尬局面,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BR><BR>心理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创新,确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长生活逻辑的编写线索和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编写形式。从国外境外比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北美地区此类课程为代表,以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为线索,侧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条是以港台《辅导活动》为代表,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从实际效果看,各有千秋,均受到所在地学生的欢迎。从学段看,前者较适合于初中生,后者较适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现形式上,均充分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新颖,版式活泼,画面生动,文字鲜活,学生爱不释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BR><BR>心理教育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应有所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普遍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与其教材相对应,这是由学科教学以传授系统科学知识为主的性质决定的。心理教育则不然,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因而心理教育应当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不宜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心理教育课程应遵循这一规律,引入活动教学,并且将其作为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BR><BR>综上所述,心理教育进人学校课堂,对处在身心变化高峰期的中学生是福音,对教育工作者则是挑战。如果能在心理教育课程试行阶段作积极探讨和研究,势必对我国心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公务员之家整理)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2篇

一、学习方式的选择不可“一刀切”

“发现学习”是美国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鲁纳所提倡的。他认为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并由此出发,进一步自主探索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养成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新课改中我们一直都很提倡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发现式学习,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是最有意义的。认为发现学习就是解放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同时批判接受学习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陈旧发霉的思想,毫无可取之处。但是“,发现学习”也相应的有其自身的不足点,就它的学习过程来说,它要求学习者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对一定基础知识的储备,同时,它也并不具备让所有的学科或是学习阶段都能适用的条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真正获取似乎并不应该简单的以何种学习模式作为条件,发现学习确是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我们又怎能说教师讲授式的学习抑或接受式的学习不够传达给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应有的技能呢?接受学习不等同于机械学习,所谓的机械性学习是说在学习过程当中并不进行自我的一种思考,而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此种学习既没有激发学习者对于知识的一种求知欲,也没有提升智力水平,与此同时,发现学习也不会绝对等同于有意义学习。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或是不同的知识类型下,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小学阶段不可能任何知识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个时候孩子相对来说,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差,自我理解能力也没有达到学习某些知识的要求,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去探究和掌握知识显然是不实际的,在此情况下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和片段化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探究应该双管齐下,互相配合,我们应该根据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课程的类型等的不同来具体规划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应该“一刀切”地认为发现学习或是接受学习抑或是某一种固定的学习方式就是最好的,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习兴趣的最适合、最唯一之选。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1.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们经常把传统和落后结合起来,认为传统的必定就是落后的,就是应该摒弃的。其实任何教育的发展都不能也不可以抛开传统、拒绝传统,抛开传统的教育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现代教育也正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才发展和变革起来的,就像杨启亮先生在他的《困惑与抉择》书中所说的:“教学实践几乎从来也没有像教学理论所描述的那么乐观过,传统的伟大通常都会像一种无形的约束,以各种形态传承延续,既顽强地保持着某种‘特色’,也同样顽强地保持着某种‘痼疾’。”每个民族的传统都有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一面,也有需要改革的一面,就拿学习方式来讲,我们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诵读法,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悟自得。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继承性,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都有相对稳定性,即使这些方面都发生了变革,我们也不应该对传统的完全否定和彻底摒弃,而是应该持一种批判的继承和更高层次的综合等方式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传统与革新的融合也才能够体现出我们民族特有的或应有的教育特色。

2.教育体制的制约

如果就单教育问题谈教育问题,就像盲人摸象,如果就单改变学习方式来医治教育问题,就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变教学方式似乎可以改变教学的很多东西,也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提倡,但是其关键作用的评价体系———升学考试如不作根本的改变,哪怕平时的“发展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喊得再响亮,一遇到中考或高考,教学也都不敢自主了,学习也都不敢靠学生的发现了,都要紧紧围绕考试这一个唯一的目标行事,无论平时的评价如何重过程,如何重视学生的民主参与,中考或高考的一张试卷照样可以堂而皇之地约束学生的自主。升学考试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和生存问题,教育的现实印证了教育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习惯等有密切、复杂的关系的,无论是教育还是其他意识形态,都是在继承本民族传统中发展的。教育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还是功利化的,学习就是为了谋得生存,其次才是自我提升及至精神层面的满足。

3.民族性格的不可忽略性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课教育;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教学实践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而在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主要有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初步以及高等数学基础,主要内容都与微积分相关,发挥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的作用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从而显著增强数学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改善微课教学质量,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数学教学指导,教师要探索微课在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学生有效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微课应用于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的要点

在微课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想真正发挥微课的作用,就要在实际应用方面明确工作要点,制定合理化的应用方案,为微课的合理化应用搭建良好的平台。具体来说,在应用微课辅助开展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彰显微课的价值和作用,应该突出以下应用要点。一是将学习者的特征作为核心,在对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微课进行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习者的学习特征进行分析,把握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学习规律等因素对微课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应用,促使学习者的个性化数学学习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切实提升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1]。二是遵循教学交互性的原则,即借助微课创新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微课的设计和应用要体现交互性的特征,从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信息化学习平台的交互入手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学指导,在交互性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提高数学教学综合效果。三是关注微课学习支持服务设计,为了能突出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效果,在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过程中,要探索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空间和平台,确保在微课的辅助下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过程等实施有效的引导,并为学生提供学习训练支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评价工作,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消化,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微课在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微课在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能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教学活动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要想在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中发挥微课的作用,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微课的合理化应用,为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良好的支持[2]。下面就结合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需求对微课的实践应用进行细化的分析。

(一)微课选题专题化。在经济数学基础课程体系中,微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能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保障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指导。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选择专题化的教学模式,在微课中设置不同的教学专题,引导学生在专题训练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如在学习实践中,学生经常会遇到limx→0sin3xsin2x类型的数学题,或者limx→0x2-2x-3x2-x-6类型的题目,代表对limx→0sinxx=1和分子分母同是多项式的分式极限类型问题进行计算,而在高等数学基础中也出现了limx→2sin(x-2)x2-5x+6类型的数学题,在微积分初步中limx→2x2-4x2-6x+8类型数学计算题也较为常见,教师在应用微课辅助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极限类型的数学题专题微课教学,对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中的项目化教学进行适当的整合应用,设置教学专题对学生实施专业化的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对涉及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索。在实际应用微课开展专题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函数、导数、微分、定积分、线性代数等类型的数学题设置成为不同的专题,每个专题也可以在微课设计和应用方面进行细分,开发模块化和专题化的教学活动,提高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综合效果,确保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和探究能力得到高效化的培养[3]。

(二)教学设计系统化。微课是借助微型教学视频对学生实施数学教学指导的教学模式,在开展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入微视频和微教案辅助开展教学活动,能形成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将微视频、微联系、微课件、微反思和微点评融合在一起,形成支持性和扩展性的教学规划体系,构建半结构化的教学组织体系,对情境化、开放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应用,从而生成生态系统化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指导,切实突出学生对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知识的综合学习效果,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指明方向。在实际探索教学设计系统化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对以下关系进行处理。1.微课的应用要保持微与全的平衡发展。在应用微课辅助开展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到微课虽然微小,但是内容却较为完备,数学微课程中不仅涉及到教师对相关知识的指导,并且还具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习题,能体现出教学评价的特点,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的探究,从而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感受和体验[4]。2.微课的应用应注意处理基本内容以及数学考核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同一专题微课教学模式的设计要对微教学环境进行分析,教师在重点对不同数学题基本构成、分值变化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要对考点进行合理化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在具体内容教学方面渗透考点教学,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提供重要的辅助。3.微课的应用要客观处理个人创作与团队合作之间的关系。在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促使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就要鼓励教师对微课进行开发设计,并在调动个人积极性、挖掘个人潜能的基础上,设置团队合作类型的微课教学活动,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微课教学引导,确保在教学实践中能真正发挥微课的效力,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多元化的探索,确保微课在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5]。

(三)微课制作专业化。微课教学作用的发挥与微课的制作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对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地探索微课的应用,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微课教学特点,对微课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制作,保障能提升微课的质量,促进微课教学活动高效化开展[6]。1.要重视微课内容的质量。在对微课进行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相关课程教学的现实需要对微课内容进行精心选择,确保微课数学内容能与学生的专业发展实现有效对接,能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方面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处理,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引导。如此才能提升微课内容质量,优化微课在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综合效果。2.要对微课进行精心设计。在对微课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选取合适的切入点精心设计微课,能增强微课中知识教学的连续性和有序性,方便学生自主对微课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显著提高微课的应用价值。如结合导数的应用举例对微课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微视频中首先要对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行介绍,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然后导入学生前期所学的函数最值可能点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最值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然后导出导数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课程讲解的连贯性和立体选择的精当性、讲解的精要特色,方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路,能主动针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究,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综合学习效果[7]。

(四)教学应用广泛化。在对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微课进行合理设计和制作的基础上,要想真正促进微课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得到合理化的应用,保证微课教学活动高效化开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保证微课的适用性,能为高等数学基础、经济数学基础等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辅助,保障微课资源的应用价值[8]。同时将微课融入到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实践中,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在远程开放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有效预习和复习,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索。因此为了增强微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要认识到教学互动的重要性,可以依托现代社交软件将微课资源分享给学生,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困惑等在平台上分享,教师集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使学生能在远程开放教育数学学习实践中掌握合理的学习方向,在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深层次的感知,切实突出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助力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活动向着高质量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学学习条件。

三、结语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维度,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与其它课程教育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同时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有着其独特的一面,其是在语文活动中实现的,让彰显出语文的表现形式。学生对于价值的辨析和价值的体验,都是通过言语媒介来实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说教学活动中进行价值对话,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价值辨析的能力,在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丰富价值体验,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实现价值构建。

1.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辩证

1.1传统教育与当代文化情境

对中学价值观教育应立足于青少年文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应该针对青少年文化进行选择和设计。历经了字斟句酌的名家名篇对提高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过如果过于强调名家作品,就会忽略广大青少年优秀的文本作品。中学语文课程对名家名篇的权威性解读使基本价值取向得以深化,但是对于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价值取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人性非大善即大恶,而在极少数的大善与大恶之间存在着多数复杂、普通的人性,这些人才是社会的主体。因此,价值观教育应该侧重于普通人的生存、发展及价值取向。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应该立足于青少年文化与生活情境。

1.2适当引导与自由选择

教师对学生的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具有个性的价值观,以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在树立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美国“无导向”教育的实施使学生自私的个人主义泛滥,这也是价值观教育的前车之鉴。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反对灌输,强调学生的自我能力,但是必须要给予正确、适当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生活经验是价值观教育的有利因素,生活中公正、诚信等价值取向都已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将这些基本价值给予引导,即可以避免以灌输方式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辨析能力。

2.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培养途径

2.1价值观的养成

传统的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教学过程本身对教学的作用。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交际的过程,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养成途径可以从良好的习惯开始,培养中学生民主、公正、合作、分享、诚信、文明等价值取向。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不仅是学生求知的领路人,也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整个过程中都要体现出公正、合作和民主等价值取向,对学生成日耳濡目染的影响。师生交往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这种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中语文教师应构建一种人文关怀情境,以实际行动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2.2价值辨析能力的培养

价值辨析不提倡说服与灌输,强调价值的过程与技能。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中学生价值辨析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通过语言敏感辨别文本中的价值倾向,二是在学生阅读和写作活动中,侧重于教师对基本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阅读活动中的价值辨析关键是文本具有价值观发展意义,才能够引起不同的价值认知,学生在文本中理解到不同层次的价值取向,提高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助推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写作活动中价值辨析关键在于话题的选取具有生活性及开放性,从而让学生对话题的内容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提升价值辨别能力。价值辨析体现了语文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的融合,价值辨析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3激励学生价值体验

价值体验能够有效地实现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可以丰富价值情感,激励学生价值体验可以从朗读、炼字、角色体验等课内、课外活动多方面着手。语文教材的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价值,声色并茂的朗读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朗读时将自己置于文本中的情境,能够细腻地体会到文本作者的情感,并对某种价值情感产生共鸣,将文本中所宣扬的友善、诚信等基本价值观予以表达。炼字是中国传统语文特教特色,文本作品中的字、词都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锻炼学生探索一字一词的价值。不同的角色扮演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角色包罗万象,教师可以引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不同人物的情感,如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沉江明志的屈原等等,学生可以更好的对生命价值做出独立的思考。

总结

对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的评价不同于其它显性知识课程的评价方式,价值观的核心在于精神层次,因此,对中学生价值观的评价应以质性为主,如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对学生创作的语文作品进行分析等。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丰富,知识广博,体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价值,无论是普遍性的价值取向,还是个性化的价值取向,都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对于处于人生重要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而言,语文教师对其价值观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爱莲.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02:12-19.

[2]关丽兰.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价值观教育的导向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1,02:155+157.

[3]李孔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语文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4,12:45-50.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5篇

摘要:从对科学的全面认识出发,揭示科学的本质属性,并据此导引出科学素养的内涵。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出立足学生发展的三条教育实施意见。最后通过对科学的探究对象、历史发展与认知规律以及“综合”与“分科”两类课程特点的考察,对中学阶段构建“合—分—合”科学课程体系作了论证。

关键词:科学;科学本质;科学素养;科学课程

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应当是中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本文将联系我国当前科学课程改革的实际,就科学素养的内涵、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科学课程的体系这三个方面谈些认识。

一、以科学的本质为依据,确定科学素养的内涵

1.对科学与科学本质的认识

科学是反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这是不少人对科学的一种普遍的理解,但是应当指出,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科学作为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不能离开认识过程,所以如果从广义上看,科学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探究活动,这里有两点应当强调:一是科学就其过程来说是一种对自然的探究活动,而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理论只是这种探究活动的结果;二是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有可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探究活动。因此,我们认为对科学更为全面的理解应当是,从科学活动的结果讲是科学理论——一种知识体系,而从科学活动的过程讲是科学探究。

如果我们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各种文化形态的神话、宗教、艺术、历史、哲学和科学作为人的认知活动,都曾经各自在一定程度上刻意描述和说明自然现象,试图具有认识自然的功能,但是历史证明,在这众多的文化形态中只有科学才为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的精确而有效的工具,虽然科学不是绝对真理,但是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总是愈益正确和深入。原因正是由于科学在认识自然上所具有的一种“探究性”使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求真,科学家对自然的认识决不停留在事实的层次上,更不是采用引经据典、诠释经典,然后逻辑地演绎出关于自然现象的论述,而是进一步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提炼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各种“概念”和“定律”来,而这个过程正是通过探究来完成的。所以,我们认为“探究性”是科学作为科学的核心所在,是科学所具有的首要特征。

进一步分析,我们必须回答的是科学的本质属性究竟还包含哪些内容,哪些方面?搞清这些,对于深刻而全面地认识科学,进而教好、学好科学都是很重要的。

一是多样统一的自然界是科学探究的对象。

自然界不同物质形态之间,不同运动形式之间呈现出的是一幅多样又统一的画面,各个系统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而发生相互作用,并且相互交织、渗透,从而不断运动变化着,为我们展示出一个瞬息万变、绚丽多彩、多样统一的面貌。以人体的生命活动为例,一方面人体内部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运动、生殖、神经和内分泌八个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制约,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与运动等生命活动,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人体又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体现出人体与环境的统一。自然界的这种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这种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科学家们通过智慧并借助扩展感觉的工具,在探究自然的科学实践中确认了这一点,宇宙作为一个巨大的孤立系统,其中的基本规律各处是一致的,探究宇宙一部分所获得知识也适用于其他地方。例如,关于运动与重力的同一规律既可解释地球表面的自由落体运动,也可解释月球和其他行星表面的自由落体运动,科学家就据此计算出了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所以,更全面地讲,我们所探究的自然界这个对象是一个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多样统一、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的整体(综合体)。这一点告诉我们,对科学教育来说,单纯地分门划类的学科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创设条件,让学生也能从整体上来认识自然,了解科学。这一点还告诉我们,在科学教育中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通过观察、分析去探究规律,认识它并学会应用它,把握好科学的基本观念而不是死记一个个定义、公式与定理。

二是科学是一个具有可验证性、真理性和开放性的系统,它的可验证性与真理性决定了它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与预见功能。

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知识只能是相对真理,但它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由于科学理论是通过逻辑推理与实验活动而获得的,并经受过经验事实的检验,所以它是客观真理,也就是说科学具有真理性的特征,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然规律,亦即自然本质的认识,并且它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从科学规范里可以看得很清楚。一般而言,科学的规范总是修正而不是摈弃,其结构特点往往是保留、培育更为精确和变幻被更为广泛的认同。例如爱国斯坦在表述相对论时并没有抛弃牛顿的运动定律,而是进一步说明,它只是在更为普遍的概念中一个有限范围内应用的近似。为此,科学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与预见的功能。而可验证性正是科学与伪科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另一方面,已有的科学理论因为是相对真理,所以又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与范围内适用,牛顿力学就是如此。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科学知识会不断发展与进步,新的观察常常会对已有理论提出挑战,知识的变化就不可避免。在客体作高速运动情况下,牛顿力学就得由相对论力学来代替,因此,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当然还应当指出科学也不能解决所有证明或反证。

以上,明确回答了科学的内在基本属性与作用。这一点告诉我们,在科学教育中必须重视科学实验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还告诉我们既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已有理论,又要防止把它视为永远不可逾越的认识顶峰,从而扼杀学生对科学进一步探索的向往与寻求发展的乐趣。即使科学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科学方法教学也不应程式化。

三是科学活动应经受科学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的双重约束。

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科学是理智的探索与追求;科学是实事求是的事业,创新是科学的生命,这就要求科学家必须在其个性、情感、态度等方面体现出一种求真、理性、务实与创新的科学精神,自觉接受科学道德的约束。同时科学家共同体也是一个小社会,要使这个小社会正常而有效地运行,科学家也需要由一些社会化的规范来约束,也就是科学道德的约束,否则就会产生种种越轨现象,不利于科学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这里有一个科学家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和正确对待科学事业的问题。另一方面,科学活动就像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像原子能利用、克隆技术等都是如此。我们就是要让科学技术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防止与抑制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所以科学活动还必须接受一般社会道德的约束。这里揭示的是科学与人文不可分割的关系。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面对社会各种问题同样有一个如何对待的问题: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都有一个如何去解决的思路与探究过程。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且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思维领域各个方面的今天,每个公民都会面临各种如何对待与运用科学去处理各种问题的决策与过程,所以基本的科学道德与一般的社会道德对于现代合格公民,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同样都是必不可少的,差别仅在于程度与着重点不同而已。

这里从精神方面回答了科学的外在属性,它告诉我们科学本身就蕴含着道德因素、人文因素,我们在教学中不应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割开来,而应当统一起来,和其他课程与教育环节一起,共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责任感而努力。

四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今天,它已经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科学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作用和科学的发展也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科学的社会功能与它的这种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才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业,而且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每个公民都应当关注科学的发展。

这里进一步揭示了科学的性质和它与技术、社会的关系,或者说从社会文化方面阐明了科学的外在属性。这一点告诉我们,在科学教育中不应把科学与技术、社会分割开来,就科学谈科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从而抑制学生学好科学服务自身、社会、振兴中华的意识与实践,进而为全人类奉献服务的意愿。

2.必须从科学的本质来把握科学素养的内涵

人们通常从对科学的狭义观的认识出发,总是把科学教育仅仅理解为科学知识的传授,把科学素养仅仅理解为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而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相应地也就把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所谓“双基”作为科学素养的唯一内涵。显然这种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这是因为,倘若教师在科学教育中仅仅强调科学事实,那么学生就会认为科学是事实的堆积;倘若只强调科学的概念,那么学生就会以为科学是一连串的概括;倘若教师只强调科学的原理,那么学生就体验不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与预见的功能。因此,在我们的科学教育中,如果不能超越事实、概念与原理的局限,是难以促进学生科学经验的形成的。

与此不同,如果我们能从对科学的本质认识出发,效果就两样了,这是因为:既然科学探究是科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科学的核心所在,当然过程、方法与能力就成为学习科学者必须培养的素养;既然科学就其结果讲是通过探究活动取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知识与技能当然应当是一个重要素养,科学活动应经受科学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的双重约束,这种约束的结晶就是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也就是科学精神,它正是科学活动的规范,所以,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应成为科学学习者培养的又一科学素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全社会的事业,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也就很自然地构成科学素养的又一要素。这样,科学课程,以全面培养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育,其科学素养的内涵就应该包含四个方面:一是科学知识与技能,二是科学过程、方法与能力,也就是科学探究,三是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也就是科学精神,四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在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将四个方面整合好,我们的科学教育就必然会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经验的形成、科学素养的提高。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科学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把上列四个要素作为构成课程目标的四个方面,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从教改实验区实施的效果看,成效是明显的,其中最可喜的一点是激发起学生学习科学、探究自然的浓厚兴趣。

二、立足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其科学素养

为适应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对我们的挑战,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革实践中,我们愈益深刻地认识到科学课程应当把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目标,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实现它,下列几个方面是很重要的。

1.精选科学的内容,体现基础性、选择性、整体性、开放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使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

在科学技术知识迅速增长的今天,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愈益成为科学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为了给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内容必须精选,这里有几点值得关注,一是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二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共同需求来说,应当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是必须的和基本的(适应个性发展、供学生自选的拓展内容则不受此限,但同样必须认真精选);三是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让学生了解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四是注重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一基本的认识;五是要反映自然的统一性、科学的整体性,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通过科学的统一概念和原理(如物质、信息、能量、运动、系统等)、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专题进行整合,使学生不仅了解各分科知识,还对科学有一整体的认识;六是对已有的科学知识要认真对待,但又不要把它人为地构成封闭系统,必须重视科学开放性与发展性的特点。

为此,我们在新的基础教育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中,精选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领域的最基本的内容;对生命科学领域提出了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行为,生命的延续与进化,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等最基本的要求;对物质科学领域提出了常见的物质,物质的结构,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与能源等最基本的要求;在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领域中则介绍了地球、太阳和宇宙的基本情况,人类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地球环境中的阳光、大气、水、生物、地壳、土壤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最基本的关系,并力图通过科学的统一概念与原理,科学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构成科学素养四个方面的整合,让学生从中学好科学,发展能力,培养素养。

2.突出科学探究,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认识过程,科学过程的本质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进行科学探究,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得以在科学探究的实践中,感受、领悟和理解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一些重要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科学的结论。这是因为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能有效保持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使他们体验探究过程的喜悦与艰辛,培养科学精神;能促进学生主动构建具有个体意义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习得科学探究思维的方式、方法和能力;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还有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生活和社会,从而领悟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此,在我国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例如在7—9年级科学课程及其教材中把科学探究作为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能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多用探究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我们也不是把科学探究视为唯一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教学中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方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强调科学素养各要素间的结合与渗透,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正如前面已指出的,在当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人们应积极顺应这种变化,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导入文明、科学的轨道,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自古以来虽然有着伟大而丰富的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但相对来说,全社会的科学精神不足乃是一个缺陷,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得到极大的发扬,近年来相继出现的一些与现代文明相悖的迷信、愚昧活动甚至邪教,却干扰、破坏了健康的主流,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在学术界,科学道德的基本情况是好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急于求成、追求论文数量的情况和评价与宣传中一些浮夸不实的现象,一些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也偶有发生。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极大警惕与关注。现代社会又一突出特点是人类在获得了改造自然甚至改造生命的巨大能力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日益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科学教育,更应重视挖掘科学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精神、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渗透,努力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关联,注重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索的热情,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献身事业,服务社会、祖国与人类的胸怀与情操,把科学精神的培养与人文精神的塑造统一起来,从而为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们7—9年级的科学课程标准和依据标准编写的教材中对此都作出了具体要求与呈现。

三、以科学的探究对象与历史发展为依据,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在义务教育阶段采用“综合型”,在高中阶段则以“分科型”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内容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这就是我们对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体系的意见。这种安排的认识依据,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从科学探究客观对象进行考察

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自然界是一个有规律的、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多样统一的综合体,而就人工制成的事物来说,只要仔细观察剖析,也无一不蕴涵着多种物质形态或多种运动形式,是多种机制的综合体。譬如一个具有一定功率的电动机,从物理机制讲是一个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转换的问题,而它的构成和质量就涉及构成它的材料、机械加工的过程、绝缘的措施、安全防护与环保等多个方面。这里既有物理、化学问题,也有生物、环境问题。这样,对自然界包括其他物质客体的认识,就需要我们既要从分析的角度去剖析,又要从综合、整体的角度去探究。

2.从人类对自然认识发展的历史进行考察

再就认知规律来讲,从人类对整个自然界认知发展的历史考察:最初,人们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观察,科学是笼统的自然哲学,它为人们把握自然界提供了一个总的画面;16世纪以后才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形成各门学科分支,它使人们的认识得到深化;从19世纪至今,自然科学技术在总体上出现了结构性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它使人们在更高层次从总体上去把握自然界。由此可见,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正经历着一个螺旋式前进上升的过程,由于个体认识的发展过程与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所以,基础教育的科学课程按照“合—分—合”的思路来设计体系,是符合认识发展规律的,也反映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历程。

3.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进行考察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分化,一方面不断综合,但从总体上说,表现出一种结构性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在新的世纪,虽然学科本身的进一步分化和继续向微观深入仍然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进入现代科学时期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另一个新的方向正成为更具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方面,甚至成为主流。这就是向着宏观、交叉、复杂的综合集成、整体化方向发展。像系统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认知科学与脑科学及行为科学等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学科都已成为一批不断迅速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社会”日益紧密相连的趋势,更突出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分化和综合可以讲是并驾齐驱。

4.从“综合型”与“分科型”两类科学课程各自的特点进行考察

前者力图超越学科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它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初中课程存在的门类过多、学科间相互脱节、缺乏联系的弊病。这样的课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根据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与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构建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总体安排,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关注和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获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加深对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整体认识。但综合型课程对任课教师与教学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施、推广带来了一定难度,必须作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后者作为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凋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其组织则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这样的课程,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使学生能比较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的系统知识,有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与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但分科课程易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导致学科之间的割裂,从而限制学生的视野,束缚学生思维的广度。应该承认我国原有分科课程的这些缺点是比较突出的。而采取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综合与分科各有侧重的科学课程体系,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使两者可以互补,从而让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即使“分科型”的科学课程,像义务教育阶段在初中开设的物理、化学与生物也都强调科学素养各要素之间的整合,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从而使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传统分科课程有了显著改善。在义务教育阶段,3—6年级作为科学启蒙教育,统一采取综合型,而进入科学入门教育的7—9年级则采取了“分科型”与“综合型”并存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照顾到我国当前师资的专业结构现状),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各自条件任选。与此同时,创设条件使“综合型”课程逐步得到推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袁运开、蔡铁权主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