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范文精选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启发式教学中职学生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是中职机械加工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涵盖了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毛坯成型、切削加工及产品装配,介绍了机械制造行业各个工种的工艺方法、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以及装配的基础知识,学好这门课对机械加工会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但因它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生疏和难以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常常有意识地把握时机使用最直观的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

一、启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产生在需要的基础上的。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动力源泉,是产生积极性的基础。教师在讲课时,应使用自己积累的各方面知识,列举生动的实例,向学生们讲述机械产品的广泛应用和机械制造的发展前景,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感兴趣的汽车上的齿轮、传动轴,挖掘机、大吊车上的吊臂,电动机的机身,取暖用的各式煤炉,新式武器、医疗器械、建筑机具等,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将各个机械加工工种与学生今后的就业途径紧密结合。这些方式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意向、愿望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产生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基础。

二、用熟悉的事例作引入,理解概念问题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全神贯注、精力集中地听讲。因此,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恰当运用讲课技巧外,还要尽量找出与机械加工相仿的日常生活事例,以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比如,在讲授铸造时,学生对“铸造是一种通过熔解金属、铸入模具去获得金属工件或毛坯的方法”这个概念的提出表示难于理解。但当列举出用小瓷碗装满沙子夯实、倒扣后可生成馒头形状的沙盘模型,用冰箱里自带的模具盒做冰棒,用成套橡皮泥商品中的塑料模具可以做出五花八门橡皮泥的模型等这些司空见惯的例子时,学生们对铸造就会产生直观、具体的感性认识,畏难情绪便可消失许多。此时再使用多媒体动画讲述齿轮毛坯的砂型铸造工艺过程,便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参观活动,启发学生思考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与机加工过程密切相连的课程,它的大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参观操作现场进行教学。在操作现场,学生们在真实的加工环境中可以得到直观的感受。教师在参观前将课题的内容布置给学生,参观过程中再适时地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如磨削外圆时有几种基本运动?若只有一种基本运动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双手摩擦时会产生热量,高速旋转的砂轮和工件之间接触会不会产生热量?这种热量有什么害处?怎样消除这个热量?车削细长轴时会出现什么问题?操作人员是怎样处理的?通过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能有效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四、提出启发问题,活跃思维能力

教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掌控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如熔焊是最基本的焊接方法,为了让学生了解操作方法,在讲课时可先提出几个问题,如将两张纸粘在一起,可以用糨糊或胶水,哪一种黏结比较平滑;将两块薄塑料板粘在一起,可用什么方法、以什么为媒介;你见过将两块铁板粘在一起吗;铁的熔点是多少,铁加热到不同温度会产生什么样的组织?学生们经过思考、阅读、集体讨论、相互补充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们对焊接概念的印象,又可以为下面内容的学习铺平道路。

五、启发总结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总结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知识复习巩固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了车削加工是通过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相对运动去除多余材料时,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运动形式做如下总结:加工的过程虽然看似复杂,但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形式不外乎是直线、回转、曲线运动,由于这三种运动,才能加工出各式各样的零件。总结不仅能让学生及时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还使能学生对机械加工过程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民主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不同见解,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要以恰当、学生们熟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或已掌握的理论去说明问题,把握好启发式教学的尺度,确保学生们的思维与教师的思路同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医学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知识,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从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把知识作为一种有序信息系统来考虑时,知识便获得了系统的结构属性,而称之为知识结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指存在于医学生的意识之中,以医学专业知识为主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知识相互联系构成的知识系统。这个结构的基本框架主要形成于医学生接受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它有两个重要功能:其一是运用结构中的医学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处理医学实践中专业问题的认识功能;其二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促使知识结构自身不断完善的建构功能。能力,通常指主体在从事某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水平。所谓能力结构,则是指把各种能力的集合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时,所呈现出的系统结构属性。一般认为,人的各种认识能力都是由若干基本能力构成的,这种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如创造能力就是由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构成的。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或活动才能产生和体现出来。素质一般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训练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构成的长期、稳定、内在的基本品质和潜能。也可以说素质是人的先天特征和后天素养的总和。素质与知识、能力有天然的联系。知识是素质和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先决条件。知识与能力的内化是素质,素质的外现便是能力。

2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确定医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与素质特征的前提

新的历史时期,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推动着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这一转变决定了新时期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特征。从当前和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态势来来看:⑴基础医学从微观及宏观双向深入发展。医学研究从器官细胞到分子水平,再到量子水平,正从根本上阐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阐明疾病与疗效的机制。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兴起,又使医学从古典的器官和个体研究,走向群体医学及生态系统的研究。⑵临床医学将进一步应用高科技成果,向精细分科和交错综合两个方面深入发展。⑶医学与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如CT、超速离心机、核磁共振诊断系统、直线加速器等,使临床医学向高新技术方向突飞猛进。⑷医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结合,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上述变化对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随之改变。这种改变反映在5个方面,要求高素质医学人才要达到:⑴具有医学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完整的三维知识结构;⑵积极、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术、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医学拔尖人才来说,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⑷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包括人际交流能力、协调能力。⑸良好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品质。

3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特征构成

3.1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

根据未来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高素质医学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应遵循以下思路:拓宽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倡文理科的结合。具体地说,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呈现“金字塔式”,其塔尖是专题知识,往下依次为专业知识,学科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一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越靠近塔尖的知识越高深,越靠近塔底的知识越宽广。六级“金字塔式”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知识、纵向知识与横向知识三部分组成。基础知识主要指一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文、史、哲、艺术等)。纵向知识主要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操作与实验技术及专题知识等。横向知识主要指相关学科知识理论技术、科研思维方法、管理及计算机知识等。其中,专题知识体现专业前沿,是攻坚方向;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包括相关学科知识)是其羽翼,决定着攻坚程度和水平;一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必备的基本文化素质,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有学者指出[1],对于医学生而言,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应从以下3个层次入手。⑴全面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包括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定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性。⑵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相关知识。⑶合理构建个人的外延知识。

3.2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能力结构

人才合理的能力结构,广义上讲应包括以下三方面:⑴对客观世界关系方面的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即接受、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创造能力———即改造世界的能力。⑵自我控制和自我表现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自我控制———即调节心理的能力。⑶与社会和他人关系方面的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行政)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能力。作为特殊的人才群体,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能力结构,应以“认识能力为基础,实践能力为桥梁,创造能力为核心”,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建构:⑴接受信息的能力。主要是自学能力与观察能力;⑵加工与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⑶传播信息的能力。主要是表达能力与操作能力;⑷组织管理能力与适应能力。依据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特别强调高素质医学人才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求创造型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⑴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⑵设计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⑶综合评价的能力。即评审和选择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⑷特别要求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学会创造思维,具备健全人格。

医学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1.1对象

本调查共包括面向医院为主的用人单位的调查和面向临近毕业的2009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两部分。面向医院为主的用人单位的调查以江苏省内一、二、三级医院共计200家用人单位为对象。面向临近毕业的2009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以南京医科大学210位同学为对象。

1.2方法

调查方法为发放调查问卷。面向医院为主的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内容提供12个指标作为医学临床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就业素质构成供选择,并设四个主观问答题请求回答。调查问卷由经过训练的实习生送达,填答完毕,用人单位加盖单位公章后以邮寄的方式反馈给我们。截至到2010年4月30日,共有98家单位邮寄回了填写好的调查问卷。问卷回收后,用spss13.0社会统计软件对这些问卷材料进行了统计,并对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构成进行了分析。回收的问卷中,三级医院39家,占40%;二级医院53家,占54%;一级医院6家,占6%。从答卷的各等级医院分布情况看,与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基本相符,可以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面向南京医科大学210名2009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内容同样提供12个指标作为医学临床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就业素质构成供选择,并设五个主观问答题请求回答。采用组织学生现场填答的方式,问卷填答完毕当场回收。用spss13.0社会统计软件对这些问卷材料进行统计,除去读研、出国等继续深造外,三级医院就业率为32%,二级医院就业率为54%,一级医院就业率为14%,并对同学们认为的可能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2结果及其分析

2.1用人单位在招录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时的考量因素

在用人单位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最看重的素质要求方面,此次研究设计的问题包括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沟通协调能力、正确积极地工作态度、品德操守、持续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学历和毕业学校、组织管理能力、外语能力、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等12个因素。上述三个层次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每一个层次内的因素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层次的三项因素可以归纳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基础素质”,这些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必备素质;第二层次的五项因素可以归纳为“潜在素质”,具备了这些素质中的一项和多项,才能从自身群体众多的竞争对象中展露出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第三层次的六项因素可以归纳为“精英素质”,具备了这些素质的同学,在获得用人单位的录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逐渐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形成进入职业发展领域后的可持续发展因素。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是有层次性并逐步提升的。基础素质、潜在素质、精英素质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因此尽管潜在素质、精英素质的提及率并没有基础素质高,但并不表示这些因素不重要。

2.2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影响自身就业因素的认识及分析

在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调查中,他们所认为的最被用人单位看重的素质要求方面,此次研究设计调查因素和“用人单位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最看重的素质要求调查”相匹配,也是包括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沟通协调能力等12个方面的因素。针对上述匹配调查表,应用spss13.0社会统计软件,分别对表一和表二各对应项做卡方检验。其中p值小于0.01,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分别是: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品德操守、团队协作精神、持续学习的能力、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能力。学生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医院的因素有: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品德操守、团队协作精神、持续学习的能力、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素质基本位于医院调查素质构成的第二层次。对于这些因素重视的不够,体现出同学对于在已经具备第一层次基础素质的基础上,缺乏对“进一步提升自己综合竞争素质,使自己从自身竞争群体中脱颖而出”的重视。学生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医院的因素有:外语能力。这项因素的反差体现了目前高校在重视外语能力培养的环境下,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高度重视。但是重视英语学习并不等于外语能力成为顺利就业的决定因素,只有在具备了上述顺利就业的基础素质和潜在素质后,才能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出外语能力强的优势出来,本末不能颠倒。

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素质培养的建议

3.1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夯实基础素质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极高的行业,医学生要想顺利实现从学生角色向医生角色的转变,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调查研究的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作为用人单位的医院方面还是待就业的毕业生,双方的共识是: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是作为最重要因素进行考虑的。同时,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学是一门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职业,因此面对患者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于从医人员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医学院校要利用一切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严把教学质量关,夯实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素质。

医学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维能力医学生临床

医学生临床思维是指临床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通过采集病例相关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全面分析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逻辑推理,是包括分析、比较、逻辑等思维能力的综合[1]。本次研究以于我院实习的医学生和医院的带教老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问卷调查,以分析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学生组均为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其中87名男性,73名女性,年龄22~24,平均年龄(22.8±0.4)岁。教师组其中有6名教授,8名副教授,16名讲师及教师以下。

1.2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存在的不足,问卷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问诊、诊断与拟定治疗法案能力。教师组同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带教老师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目前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

2结果

2.1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收回的156份问卷中有113名医学生在入科实习前会提前预习课本相关知识,但多数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这是导致临床思维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分析病例时,124名不正确,究其原因主要有病史询问不详细,体征观察不仔细,过度依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能力差,忽视重要体征,看到某种症状不经思考即判定为某种疾病。从而总结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存在思维被动性、片面性、表面性、依赖性等问题。

2.2带教老师对临床教学提出的问题

教师组共收回30份问卷,临床带教老师提出目前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带教老师缺乏、考试形式单一、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方式单一、临床工作量大,备课时间少。

3讨论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导致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薄弱的原因包括医学生自身与带教老师两方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掌握好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是培养临床思维的基础。这就要求医学生在入科实习前,做好相关知识的预习。而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与课本知识相融合,使知识结构系统化。让医学生与病人多接触,培养医学生独立收集病例资料的能力[2]。

(2)通过提问,以激发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临床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已在较多的医学院校中开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①让医学生带着问题翻看书本、查阅相关资料,这使得学习具有目的性。②在讨论过程中,以医学生作为主体,而带教老师在一旁提供合理的指导,有助于激发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学者[3]提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注重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可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医学生的思维能力:①做好教学查房工作。带教老师在查房过程中,不能仅仅只是检查患者、做出医嘱,应针对具体的病例,通过向医学生讲解主诉、病史,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作出综合分析,提出诊断与治疗方案。②鼓励医学生参与到病例的讨论中,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带教老师应积极调动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做好引导工作,让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遇到的临床问题,还可在讨论结束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这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拟定考核试卷,评价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各带教老师拟定考核试卷,在医学生出科时,通过考试评价其学习成果,包括基础知识、病例分析、病历书写、临床技能等。

(4)培养高素质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自身能力在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带教老师素质的提升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4]。带教老师应自主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培养自身的责任感与创造意识,这样才能在临床教学中,对医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逻辑、概括、综合等多种临床思维的培养,帮助他们逐渐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综上所述,正确的临床思维是每一名高素质医学人才必备的,而在临床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均应该注重对医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入临床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景锋,杨秀江,龚代平等.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32):3457-3458,3462.

[2]毛慧玲,张桂荣,于泉等.开展案例教学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7):102-103.

[3]杨光燃,姜立萍,钱冬梅等.内科教学中以多种方式结合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1):83-85.

医学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特殊性;现状;对策

当前,计算机技术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生活娱乐、工作学习等都与计算机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跟上时展的步伐,学校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开展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其中,医学院学生较之其他学生而言,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具备特殊性。但是,就目前的医学院计算机教学现状而言,医学院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学习方面的特殊需求尚未完全得到满足,因此,本文根据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及其当前的发展状况,对医学院计算机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1.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

1.1医学院校学生的特殊性

我国医学院学生大多理工科方面基础薄弱,所以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许多困难,而且,由于医学院学生进入大学前就存在计算机水平程度不一的情况。而学生自身由于认为计算机与本专业联系不大,对计算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学习热情不高,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仅仅停留在看电影、聊天等娱乐方面。

1.2医学院校教师的特殊性

从事医学院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或是相关理工专业出身,所掌握的知识比较单一,缺乏医学相关知识,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无法将计算机的相关内容与医学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不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医学院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意识不到计算机学习的目的所在,缺乏学习积极性,因而计算机教学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1.3医学院校计算机教材的特殊性

较之其他高等院校,医学院的计算机教学特点在于不仅教授计算机本身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式,还会结合医学院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会用到的与医学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另外,鉴于医学院学生的特性,选取计算机教材时,应当适当降低难度,根据医学院学生自身需求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与医学紧密相关的内容。因此,教材的选取应当充分体现医学院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需求。

2.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2.1学生之间的计算机基础存在差异

计算机在当今社会已十分普遍,医学院学生大多在进入大学前就掌握一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还有部分学生早在中小学阶段就有接受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培训,所以很多学生对计算机都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还基本上具备了独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但是,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制约,在入学前基本上很少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这就导致学生之间存在计算机知识水平不一的问题。

2.2计算机教材与医学专业脱节

鉴于当前医学院计算机教学主要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所以医学院计算机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大多忽视了医学院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特殊性,所选用的教材大多都是统一编制的或者是规划教材,其内容多局限于计算机方面的诸如计算机发展历程、office基本操作等相关知识,很少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到医学与计算机相联系的方面,使得计算机教育没能与医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1]。

2.3计算机课程体系不合理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多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二者的课程安排基本为一比一。但是,计算机课程有其特殊性,学生需通过多次实践方能掌握,所以医学院应当调整当前课程结构,增加实验课程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的机会。此外,医学院大多将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开设,以考查课为考查方式,学生在心理上缺乏重视,这就无形中加大了计算机教学的难度。

3.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

3.1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当前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可见医学院在安排计算机教学时存在较大的问题,未能充分考虑学生水平,一概而论地进行教学活动,对于一些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方法的学生而言,重复教授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所以,校方在设置计算机课程时,应当将其进一步细分,采取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模式,除开设计算机基础知识必修课之外,可以增设一些诸如医学统计软件、医学信息学、远程医学等选修课程[2]。以确保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积极性,切实考虑医学院学生的特殊性,使其对计算机的学习能在其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2丰富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师的医学知识

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师多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老师,教师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教师医学方面的知识匮乏。所以,校方应当安排相关方面的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改善知识结构,了解更多医学方面的知识,跟上时展的步伐。结束语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各个领域皆有应用,医学现代化教育也不例外。但是当前医学院计算机教学有许多问题尚待改进,发展也有待完善。考虑到医学院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和现状,其教学模式亟待改进,必须积极探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有效切实促进医学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钰.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