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仓储优化设计

仓储优化设计范文精选

仓储优化设计

仓储优化设计范文第1篇

仓储是供应链企业中物流服务的环节之一,企业物流服务客户所有的物料、半成品、成品都必须通过仓储进行管理及有效地控制。根据行业仓储管理的实情并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的要求,对仓库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达到仓库储放货物一目了然的效果。要实现这一效果,必须先要发现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予以改进提高。

仓储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①首先没有自主产权的仓库,其次缺乏广阔的仓库资源为公司选择。使公司仓库分布零乱,影响仓库的整体规划与管理。②仓库不同,基础设施也不同,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为了集中出货,经常出现货物转仓的情况。增加了货物搬运频率,降低了货物的安全性,增加了无效搬运操作。③仓管员不能明确自身职责。仓管员应按照仓库管理制度规定对入库货物进行点收,确认数量,将当天入库的货物入仓并按区域标识摆放。把好入库的质量关,要求对货物的外观,包装等进行验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验货不仔细,责任心不强。

仓库运作流程设计分析仓库运作流程是从仓库接受仓储任务开始,进行验货准备、接收入库、分类存放、保管、发放及储存安全的整个作业过程。仓库作业既有装卸、堆垛、搬运、配送等操作过程,同时也有储位安排、货物验收、分拣、单证记录、系统录入等管理事务。仓库的运作主要包括:入库,备货,出库和盘点等日常管理。其中和客户相关的主要是备货和出库,备货又可理解为出库的一部分。所以重点介绍。

出货流程设计优化

备货流程备货是货物仓储管理的延续,是出货前的准备,通常是公司客户业务人员利用电话或传真通知仓库配送中心客户代表根据客户订单要求,按指定货物、指定数量将货物挑选出来,为将来配送到指定地点作准备。备货作业流程:①配送中心客户代表通知配货仓管员领取PICKINGLIST(配货单)一式二份。②PICKINGLIST(配货单)分三种:空运货物、不需任何换板及附加作业的、出货需要更换电源线的部品。③仓管主管安排仓管员(每组2~4人)、叉车司机配货。④所有配出部品全部放在一楼作业区。⑤按单需求逐项配货:配货仓管员核对货卡的供应商、入仓单号及P/N,在核对实物无误后核销货卡取货,并立即清点所剩库存数是否与货卡结余数一致(不符立即通知仓管主管处理)。⑥配整板部品安排叉车司机把货放在作业区,不足一板(一板多箱)拆板取货。a配散货时,对已经提前包装好的(称重、量尺寸)部品一定要核对单上需求数量是否和包装数量相符(相符取货、不符另外按单需求取货)。b整板和散货销卡取货后必须清点尾数是否与货卡一致,散货需开箱的一定要重新封箱并在胶纸上签名和日期。c货物放在作业区后需要更换电源线的根据PICKINGLIST上备注配出所需电源线型号及数量按PICKINGLIST上备注的P/N取出原有电源线更换所需型号的电源线并用胶纸把开口处粘好。⑦扫描完成后,配货仓管员必须在PICKINGLIST上注明所配部品存放仓位、板数、称重/量尺寸纸箱型号、换卡板数量等信息并签名,扫描仪数据导入电脑,对照PICKINGLIST一一核对所扫描数据,确认无误后E-MAIL给配送中心客户代表,并电话确认。⑧在配货单上记录配货仓管员、贴标签仓管员、扫描仓管员的姓名。⑨在配货登记表上完整、准确地记录每项作业。⑩整理当日配货单、更换卡板记录表、电源线记录表确认没有遗漏后集中放在仓管部指定位置,第二工作日把更换卡板记录表查明出货目的国家后返回配送客户代表。

出货流程出货是公司客户业务人员利用电话或传真通知配送中心客户代表根据客户订单要求,按指定货物、指定数量将货物配送到指定地点和指定的收货人,是仓储管理的节点之一。出货作业流程:①配送中心客户代表通知仓管主管领取DistributionList(装车单)。②仓管主管根据先来后到、先急后缓的原则(特殊情况除外)安排仓管员装车。仓管员某供应链企业仓库管理问题及出货流程设计优化孟军齐1陈江林2(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2.深圳联合利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科学接单后核对车牌、柜号,然后核对配货单无误后根据部品存放的仓位安排司机把车停泊在指定车位;如装车单和配货单不一致应及时通知仓管主管或配送客户代表处理,根据配送处理结果再进行装车作业,最后仓管员要求司机在DistributionList(装车单)和装卸作业单指定位置签名。③仓管主管安排装车仓管员和叉车司机装车。仓管员装车时查看车厢是否完好、干净,如有异常及时通知主管/部门负责人处理。

仓储优化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交通配件;仓储规划;系统设施布置;物流量分析

系统布局规划(SystemLayoutPlanning,SLP)是一种结构化的规划方法,它综合总结了功能区之间的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系,根据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系绘制出功能区的位置关联图,在功能区相互关联程度接近的情况下,结合限定条件不断调整优化功能区的位置相关图,可以得到可行的设计方案,通过比较各方案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满意的优化方案。

1城市轨道交通配件仓储中心分析

1.1城市轨道交通配件仓储中心区域划分

地铁配件仓储中心应按照功能区域划分,具体区域划分如图1所示。

1.2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配件仓储中心设施规模确定方法

经调查研究可知,北京现有地铁配件库的面积一般为1450~2040平方米。仓库规模主要根据仓库内部设置的各个作业区面积进行确定。仓储配送区主要有进货区、储存区(A、B)、拣货区等作业区域,各区域面积确定模型如下。(1)存储区A、存储区B面积的计算方法。托盘货架存储区域的总长度=L×n+2W2(1)托盘货架存储区域宽度=单通道单元宽度×m/2=(2W+W1+W2)×m/2(2)(L×n+2W2)×[(2W+W1+W2)×m/2)](3)式中:L:托盘货架单元长度;W:托盘货架单元宽度;n:货架列数;m:货架排数;W1:背靠背货架间隙;W2:搬运设备通道宽度,一般设置2.8~3.5m。(2)进货区、发货区、拣选区域的规模面积计算方法。假设一定的工作量的情况下,作业工作效率越高,单位时间所需的工作面积就越少,因此进货区面积可根据式(4)进行计算。S=[(Q×T)/H]×S’(4)式中:Q:日平均作业量;T:完成一次作业的时间;H:一个工作日的时间;S’:货物的平均单位面积。(3)退货区域规模确定方法。退货区是退货商品的暂存处理区域,经过审核后,部分商品重新入库,因此,退货区域一般设置在进货区附近,面积可根据仓库实际大小调整,一般30~50平方米。

1.3地铁信号配件仓储中心辅助区设施规模确定方法

1.3.1设备存放区域设施的规模确定方法。设备存放区面积根据停放设备类型及数量等确定,可按照式(5)计算:A存=∑KC停Fi(5)式中:A存:设备存放区面积(平方米);K:单位设备系数(取2~3);C停:设备存放区各类设备数量;Fi:各类设备的投影面积(m2)。1.3.2办公室设施规模确定方法。办公室主要是接收、整理订单,进行数据分析的地方,不是主要功能区,一般为20~50平方米。1.3.3配电室设施规模确定方法。配电室是存放低压配电装置和配电变压器的地方,以保证仓储中心的电力运行,是辅助功能区,一般为20~30平方米。1.3.4其他建筑面积设施规模确定方法根据调查分析得到,其他辅助功能区的规模可根据其物流功能区的规模来确定。由于仓储中心规划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通常需要预留出3%~5%的空间,其他建筑面积可根据式(6)计算。S=[s’/(1-)]×(6)式中:S:其他建筑面积;S’:除其他建筑面积以外的面积;α:预留系数(3%~5%)。根据上述所确定的数学模型,可预测出各个功能区的占地面积,面积划分结果如表1所示。

2基于SLP的地铁配件仓储中心布局规划

2.1SLP中的基本参数和设计流程

SLP方法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及计算完成整体布局规划,5项基本要素包括: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部门S和时间T。仓储中心布局规划的设计流程包括:确定各部门面积、绘制作业单位相关图解、绘制面积相关布置图解、绘制平面布置图。

2.2SLP方法在地铁配件仓储中心的应用

2.2.1仓库区域划分与各区域面积。通过对资料的查阅与现有资料的分析,布局规划分为以下十个区域:①进货区;②存储区A;③存储区B;④拣货区;⑤出货区;⑥退货区;⑦设备存放区;⑧办公区;⑨配电室;⑩其他建筑区。2.2.2绘制从至表通过统计现有地铁配件仓储中心每年的运作流程和年均物流量,得到相关作业单元间物流量。2.2.3作业单位间的物流相关分析。结合SLP方法可以将物流强度按照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强度随单位间物流量占总物流量的比例来确定,根据实际物流量,绘制物流强度分析表,如表2所示。根据表3物流强度分析完成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设计。2.2.4作业单位间的非物流相关分析。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只考虑物流关系而忽略对非物流关系的重视。在不同条件下,非物流关系的影响因素不同,因此根据作业单位之间的影响因素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做出等级分类,关系密切等级分类。[2]仓储系统的作业单位间除了物品出入的物流关系外,还应考虑到:①作业流程的顺序;②使用相同设施等因素;③员工之间工作的频繁联系;④管理的方便性;⑤公共设施及辅助设施;⑥噪声污染。非物流关系的强度等级是通过调研工作人员意见及规划者共同评定,通过修改,得到非物流关系强度等级表,根据非物流关系强度等级表绘制作业单位非流相关图。2.2.5作业单位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分析。在仓储中心各个作业单位之间不仅有物流关系,还有非物流关系。通过SLP设施布置法得到作业单元物流关系表与非物流关系表,根据赋予权值累加求和计算方法,得到综合相互关系,制作出综合相关表,一般情况下,物流关系与非物流关系的相对重要性比值X∶Y在1∶3至3∶1。该仓储中心的作业单位并不像生产线的布局一样由物流关系起决定作用,但仓储作业的效率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非物流关系的影响。因此在仓库作业单位布局过程中,物流和非物流关系是布局的重要依据,仓储中心作业单位间综合相互关系如式(7)所示:TRij=mMRij+nYN(7)式中:TRij:表示i和j的综合关系量化值;mMRij:表示i和j在物流关系下的量化值;nNRIJij:表示i和j在非物流关系下的量化值;m:n:表示物流与非物流关系的比值,本文中m∶n=1∶1。其中量化值:A=4,E=3,I=2,O=1,U=0。根据这些量化值,可推出经量化后的作业单位关联性。通过计算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完成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2.2.6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根据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计算出各个作业单位之间的综合接近程度。根据综合接近程度分值的大小对作业单位进行排序,分值越大,布置顺序越优先。

3基于SHA的轨道交通配件仓储中心布局优化设计

根据规划好的布局,确定搬运路线,绘制出仓储中心物流图。确定各作业单位之间的搬运距离d及物流量f的大小,制作搬运路线汇总表。如表3所示。搬运物流量的大小,箭头的起点与落点代表物料实际搬运过程中的起止位置。在城市轨道交通配件仓储规划与设计中,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故障情况,分析相关配件的采购数量和库存情况。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配件仓储中心为研究对象,对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配件仓储进行区域划分。采用SLP设施布局法对城市轨道交通仓储中心进行基础布局规划,并结合SHA物流搬运系统完成仓储中心的布局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唐文君.北京京北物流园区平面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2]兰建华,严余松,常军乾,等.铁路物流园区规划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

[3]张萌.一汽零部件新仓储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仓储优化设计范文第3篇

1、企业财务部门未对装备零部件构成成本进行分解和预算,无法提供零部件详细成本控制定额,也未对重点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化实施有效监控和预测,采购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在谈判比价过程中可能会受外部部分供应商的制约。

2、有些企业认为采购就是在最短时间内采购到物品满足生产,相当于后勤保障,不影响企业大局,忽视流程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进而存在该招标的不招标,该货比三家的只选择采购员熟悉的一家,采购执行、审批和验收付款等不相容职务置于一身,影响采购的效果,还可能滋生腐败现象危害企业的利益。

3、企业库存控制意识不强,财务部门只负责采购发票的结算入账,没有建立存货相关的规划、分析、盘点和预警机制。

二、装备制造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从如下四个方面来应对:

1、转变采购观念,合理选择战略供应商完善企业采购价值链财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在考虑采购成本的预算和控制时,树立全成本概念,综合考虑采购时机、数量、运输、仓储和可能的不良质量成本,保持供应商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降低采购总成本;此外企业也应选择符合条件的材料,在严格准入和尽职调查的基础上,积极选择战略合作供应商,维持合理的供货和合作关系,对采购价格、协同仓储、按时供货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共享供料成本资料,分析供应商进货价格成本,在有效控制成本同时也能避免供应商获取超额利润,在设计环节和新品开发过程吸引供应商早期参与,实现优化设计和双方共赢。

2、做好采购目标成本分解和预算,为成本控制与价格谈判提供有力依据企业财务部门结合目标成本法,即采购成本控制目标=产品在可接受定价收入-目标利润-成本中其他项目来确定一个总采购成本控制区间,与技术部门合作,根据产品ERP系统分解产品零部件明细构成和工序的明细协作内容,按照成本控制目标结合零件占总产品比重对构成产品的零部件、构成零部件的每一项基础材料进行成本定额的估算,形成零部件和材料的一个比较明确的价格底线和区间,采购部门再采取货比三家、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等多种方式来努力靠近或达到预定控制目标,有目的性的把握采购成本控制主动权。

3、强化内控制度建设,按照内控规范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完善各环节的监控管理公司财务和内控部门全面评估采购业务过程的各风险点,建立严格的会计稽核制度和采购管理授权审批制度,明确采购申请、供应商选择、不同物料采购的比价和价格审批方式、合同签订、验收、付款、闲置物资处置等重要环节的流程控制,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自我遵守、部门检查、财务稽核和审计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落实制度和实现控制目标。

4、加强存货指标分析和长期预警,定期分析材料走势为采购决策提供参考财务和相关部门定期分析和控制存货周转率、材料周转率、周转天数指标,以行业平均值为预警,在保障生产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该类指标来减少资金占用;分析物资最低库存量和经济采购批量,通过设立库存量警戒指标及时监测物资的库存变动,指导企业合理采购补货或暂停采购。财务通过参与盘点抽查核实存货数量和账龄,及时利用和处理积压闲置物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分析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和材料波动,规划规模性的集中采购和延期付款措施,创造规模化采购效益。

三、结语

仓储优化设计范文第4篇

1.流通过程中的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通过RFID技术为每一个产品分配唯一的身份标识,实现对单品的管理;通过广泛分布于生产流水线、运输工具、仓储环境等处的传感器,了解产品质量、物理环境的相关信息;通过深度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决策。如酒类产品的运输包装,在酒瓶的生产期间,预先将RFID电子标签附着于酒瓶外的纸质标签或处理过的瓶盖内,并在酒瓶装箱运输时,再次将RFID电子标签附着在瓦楞纸箱内包装或者外包装上,这种双重贴标的形式可以完整地记录产品生产厂商、生产日期、发往何处、存放仓库等信息,给运输阶段提供货物的具体信息,以便在运输过程中根据货物特性进行具体调整。酒瓶被运达仓库时,使用仓库的标签阅读器,可对瓦楞纸箱外包装上的电子标签进行快速条码识别和跟踪。将货物放置在标签可读取的范围内,就能对货物的存放过程进行监控,便于库存工作的下一步实施。

2.根据包装内容物自身特性进行区别化对待

包装内容物是运输包装设计的主体,其特性决定了运输包装的包装形式,如易变质食品、易碎品、精密仪器等,其各自特性不同,对包装流通环境、包装的强度和脆值要求等均有差异,如果以统一的运输包装装载,必定会造成内容物损坏。在运输这些特殊货物时,需要区别对待。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管理能改善传统运输包装流通环境的随机性,通过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实时跟踪、监测、控制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温湿度、包装内容物的震动、新鲜程度变化等情况,及时了解产品的运输实况,使包装的功能得以充分表现其人性化的特征。

二、运输包装存在的问题

首先,运输包装技术较落后,成本较高,经济效益较差,与现代物流不相适应。随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运输包装需要应对更多特殊且繁复的市场需求,而我国运输包装设备和技术工艺相对落后,致使当下运输包装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由于国内对运输包装自主创新技术的研发普遍不够重视,沿用陈旧的包装技术和设备,包装容量不适当,造成了较高的包装废品率,包装生产利用率低,加上盲目照搬国外包装技术的应用模式,在增加成本投入的同时,达不到良好的实际效果,面临高投入低产出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我国运输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的研发环节比较薄弱,老式运输包装资源耗损比新型运输包装要大,且无回收利用的价值。从长远来看,这些都不利于物流产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无形中增加了相关企业的经济负担。其次,运输包装设计难以满足现代物流功能的需要,安全性得不到充分保障。在我国物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运输包装设计的合理性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国内多数企业长期使用同一设计方案,对运输包装现存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运输包装自主创新不足。

同时,相当一部分运输包装设计没有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运输包装的防护功能远不能适应现代物流需要。这些都阻碍了运输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再次,在运输包装的生产制造和回收处理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违背了我国“两型社会”的建设理念。我国市场上常见的传统运输包装种类有箱、桶、袋、包等,主要以纸、木材、塑料、玻璃、金属等为原料,这些材料大都源于自然资源。以木材为例,树木资源的生长速度跟不上使用速度,致使木材原料的价格飞涨,企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将一些货物的全木箱包装改成了混合材料组合箱,甚至一些重物包装也由全木箱包装改成了纸质包装。这些包装材料对包装内容物的固定效果较差,致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包装破损,造成产品损坏和散失,这些都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运输包装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加工过程中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液、废弃料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中国每年的包装材料消耗量约为3000多万t,由此产生的包装废弃物约为1600万t,占城市所有废弃物体积的25%,质量的15%,且每年约递增10%。二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运输包装废弃物大多是包装容器和辅助材料,绝大多数的运输包装在包装使用完毕后,没有及时回收处理,未经处理的包装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如广泛使用的缓冲材料发泡聚苯乙烯(expandedpolystyrene,EPS)便是突出的例子。

三、运输包装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3.1设计原则

1.安全环保原则

运输包装是以保护产品安全流通、方便运输为目的,因此,首先应根据包装内容物的不同特性与具体要求,确定运输包装的功能定位,保护包装件不受外力、化学反应、污染等影响,进而依据包装的功能要求选择包装材料。材料的选取必须充分考虑绿色环保的要求,以无毒、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尽量使用可降解材料和易回收材料,以增强运输包装的环保性。

2.简单通用原则

在确保运输包装安全、稳妥的基础上,对包装结构进行简化,实施绿色包装,并删减不必要的设计要素、设计功能等附属部分。如通过优化设计和工艺,可减少瓦楞纸箱的边角余料及纸板材料用量。另外,需合理控制包装结构材料、缓冲材料、黏合剂、油墨等的使用量,积极倡导运输包装领域的适度设计。通用化包装容器的应用,不仅可节省包装材料,还能使统一的包装结构适用于不同交通工具及产品的运输,适用于不同国家及行业,同时也有利于标准化包装容器设计的实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经济效益原则

在便利物流的条件下,为了缩减运输成本,宜广泛使用集装化包装代替传统运输包装。一方面,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仓储、保管和运输等过程中的机械化操作,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降低能耗;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在满足包装功能要求的基础上,降低包装费用,寻求内容物价值与成本耗费之间的契合点,这也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重要的手段之一。事实证明轻度包装和改进包装结构等都是减少运输成本的有力措施。此外,选用可回收的环境友好型材料,发展循环经济,也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4.人文关怀原则

当今的运输包装设计,不应停留在满足包装功能的基本层面上,还须充分考虑工作人员在人工作业中是否安全和舒适。在装卸搬运中,应根据人体的结构尺寸和生理因素,制定出科学的运输包装外形尺寸、最佳质量,设计出更省力、更快捷的装卸搬运方式。此外,一些大型运输包装还须注意其开启方式,合理便捷的运输包装开启方式能提高人工装卸的效率。总之,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运输包装,不仅可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能有效减少装卸期间的包装破损,推动现代物流运输包装的发展。

3.2设计方法

1.针对运输包装流通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

进行系统分析,以寻求、改善和优化设计方案。物联网运输包装的设计流程异于传统包装,在设计阶段,需要详细分析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物理、化学、环境等因素的危害,同时还要考虑产品结构、易损度、质量等特性是否适应流通环境,以避开产品内部与外界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在无法克服不利条件的前提下,适时采用物联网智能识别和监控技术,与具体的运输包装或包装容器进行对接,得出操作灵活、融合性较强的设计方案。只有确切掌握运输过程的全程信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包装的防护性能,为运输包装的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2.综合各学科、工艺与技术的相关成果,研究

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相对完整的运输包装设计模型。运输包装设计架构以动力学、艺术美学、经济管理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力求多角度构筑科学合理的运输包装体系。同时,运用物联网技术、缓冲包装技术、保鲜包装技术等现代新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基点,综合考虑其设计、管理、销售、使用等环节中的各项事宜,最终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输包装系统模型。通过各交叉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以期达到运输包装与企业、市场、用户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3.运输包装设计需合理化和人性化,应顺应国

内外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运输包装的合理化应遵循绿色设计、适度设计、循环设计等设计理念,合理地调配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方式等,使其满足运输、仓储、装卸环节的需要,保证物流运作的质量。另外,运输包装设计的构思创新不仅是针对设计形式与技法上的不断更新,也是人性化的不断创新,因此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人性化的设计意识。人性化设计理念要求在包装内容物得到足够防护性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运输包装中适宜人工及机械装卸、搬运、放置、开启的最佳尺寸等因素。这些都需要设计人员重新审视和考量。

4.通过对包装件的测试,结合试验参数与评价体系,

对包装成品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包装件的挤压、碰撞等相关检测,能有效避免包装不足带来的风险及包装过剩带来的材料浪费。检测后,对包装结构、功能和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获得形式最佳、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设计方案,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四、结语

仓储优化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BIM;物流工业园;虚拟设计;信息服务;防灾减灾

1绪论

1.1物流工业园区建设背景我国出现的最早的物流园区是1999年深圳规划建设的平湖物流园。2001年中央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在全国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鼓励不同所有制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物流基地的建设”。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展区域性物流中心”,标志着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正式确立。在国家的政策倾斜和扶持下,不仅很多经济发达省份和中心城市积极规划建设物流园区,许多中小城市甚至中心级乡镇也在规划建设物流园区。而作为物流企业,必须拥有足够雄厚的实力,提供包括仓储、办公、运输等一系列的综合服务。这种高标准的服务对物流企业的硬件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同的客户对货物的仓储、运输有不同的个性化需求,物流企业需要根据货物的具体属性,建造个性化的仓库,购置专用运输设备或对仓库和运输工具加以改造或改装,同时要求配备相应的办公及后勤设施。在实际工程中,物流项目初期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投资量大,且资金很大比例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系统的构建,如何运用BIM技术,降低建设周期及投资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1.2BIM的概述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国际标准组织设施信息委员会(FacilitiesInformationCouncil)对BIM的定义为:BIM是在开放的工业标准下,对项目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以及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种信息的集成表现,为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实现项目的价值。BIM被认为是建筑行业的技术变革,是从2D、3D的传统建模到4D、5D的信息建模方式,概括为8个字,就是“聚合信息,为我所用”[1]。摒弃传统设计中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不能同步更新、参与方不能很好地相互协调、施工过程不能可视化模拟、检查与维护不能做到物理与信息的碰撞预测等问题。可视化、协同设计及碰撞检测是其三大特点。2013年6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中国BIM标委会)了《2013年中国BIM标准制修订计划》,共有21部工程建设协会标准获准立项。包括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各专业的P-BIM(Project-lifecycleBIM)软件技术与信息交换标准。这些标准于2015年年底前编制完成,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各项任务、各专业的BIM应用标准,可配合国家标准形成较完整的BIM标准体系(见图1、图2)。BIM时代已经来临,带来的是行业的一场革命。图1设计方式由手绘到3D模式发展示意图图2BIM部分主要应用功能示意图

2BIM在物流园区项目各阶段的应用

2.1BIM在设计阶段应用2.1.1土建建模在物流工业园区设计阶段,BIM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现整体园区的建筑群体的分布方式。运用Ecotect、Equest等环境和分析软件先对建筑群周围环境进行整体的气候分析,分析合理位置温、湿度的大致情况,再利用AutodeskRevit、Archicad等建模工具建立基础建筑模型体量,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规划布局。BIM三维可视化可将传统的二维CAD图形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展现给用户,使用户能直观感受到整个建筑,同时也容易发现设计存在的错误与不足(见图3、图4)。图3基于BIM软件建模的地形平面图在协同方面,BIM实现协同设计必须坚持“一个设计平台,一个设计模型,一个数据架构”,形成一个完全融为一体的三维信息模型,也就能保证模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见图5)。利用碰撞检查技术进行碰撞检测,在设计阶段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减少设计失误带来的损失。2.1.2设备机电建模在建筑模型初步收尾阶段,开始进行设备机电等细部构件的建模,首先对各个仓储厂房以及建筑物进行合理的管线综合排布,搬运设备的合理建模,运用已有建筑模型,再对接土建模型,按照合理规范布置,碰撞检查,进行管线模型深化设计(见图6)。此外,对于设备复杂、空间紧张、需特殊设备的建筑单体(如冷藏库等),可利用机电BIM模型进行虚拟安装,通过对方案的安装工序比较,在设计上预留施工口,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见图7、图8)。2.1.3进出货物工艺动态模拟根据合理建筑群道路的规划分析,针对某一时间段内货物进出仓的流程与时间的具体安排,进行合理的进出货物工艺动态模拟,对物流工业园区的作业进行合理时间段规划和阶段性调整,针对不同类别货物的运输方式,结合时间规划方案,进行不同货物的运输工艺动态模拟以及运输路线的动态模拟[2]。

2.2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2.2.14D施工模型在3D的BIM模型中引入时间轴成为4D模型,可实现基于BIM模型的虚拟建造(VirtualConstruction)及项目管理。运用AutodeskNavisworks等软件生成施工甘特图,并进行合理的施工模拟,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与施工信息进行合理建筑施工顺序排序。根据具体工期要求,各个施工阶段合理分配时间,进行单一建筑物施工模拟的制作,以及整体建筑群合理施工分配的布置以及整体排布施工模拟。在施工各个阶段将施工信息录入管理平台中方便信息的储存和管理。利用BIM模型及相应的软件,实现施工生产中的可视化模拟、可视化管理以及无纸化加工建造,使建筑质量、施工进度及施工成本之间的关系得以更高效地把控。2.2.25D成本控制模型5D是基于BIM3D的造价控制,工程预算起始于巨量和繁琐的工程量统计,有了BIM模型信息,工程预算将在整个设计施工的所有变化过程中实现实时和精确,同时极大减轻造价工程师的工作量。在各个施工阶段进行前,将施工模拟信息配合录入材料的需求单、市场价格等,计算出各个施工阶段以及余下的施工阶段的施工预算,对比上一阶段施工预算与工期的信息,对各个施工阶段的工期以及材料、人工、设备等预算费用进行合理调整,对各个施工阶段施工计划价值曲线进行合理的调整。3BIM在运维管理阶段的应用(6D运维管理模型)BIM在运维管理阶段的应用,即BIM的6D应用,将设备及各类资产信息通过运维系统进行综合管理,自动生成运维报表,而且报表与模型数据双向互动,点击报表内容可以实时调出设备平面图形、三维模型及产品信息等,实现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能耗管理及寿命管理(见图9)。

4BIM管理平台在物流园区信息服务的应用分析

1)物流信息化就是传统的以重视物资流动的物流活动向以物资、资金、人员、信息的流动并立。物流信息化包括硬信息化和软信息化两方面,其中硬信息化主要指的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BIM在这一方面上可建立管理平台录入信息综合管理,合理整合处理信息的流动与释放。软信息化从内涵上来讲,是信息资源同物流活动的深度整合。信息化的本质作用在于把信息资源融入物流活动中去,使物流活动发生增值。利用BIM管理平台,合理提高物流管理信息服务质量,使物流信息化的真正价值得到体现。2)BIM管理平台系统通过建设信息平台,整合信息和信息服务,方便以较低的成本有效地满足客户的信息需求,以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为客户带来全面、廉价的信息以及由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物流园区从根本上满足客户的重要途经。图10BIM在物流信息服务领域应用示意图3)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并使之显化。潜在需求又分为有意识到的信息需求和没有意识到的信息需求。利用BIM信息管理平台的现代物流服务强调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更具有个性化的,能在最大限度上为客户提供增值的服务。使得物流组织的信息需求发生本质变化(见图10)。

5BIM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5.1火灾模拟在BIM管理平台的运维处理过程中,对物流工业园区内部进行适当的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旨在灾害发生前,对灾害进行提前预警;在灾害发生时,即时利用BIM系统迅速定位控制阀门位置,即时查询设备情况以便即时控制灾情提供实时信息。根据厂房相应位置关系合理进行火灾烟尘模拟,根据单一建筑物内部结构信息模型,制作单一建筑物内部烟尘模拟并制作整体建筑群火灾烟尘模拟。5.2逃生疏散模拟为预防灾害的来临,在BIM管理平台中录入相应灾害的逃生疏散模拟;根据火灾烟尘分析,制作火灾逃生模拟;根据空间烟尘走向、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整体建筑群道路规划路线,制作建筑群灾害逃生疏散模拟。在灾害来临前,平台系统将在安全出逃的时间范围内合理通报预警,并开启逃生必备的固定设施,以使建筑物中的人群安全疏散[3]。

6结语

综述,BIM在工业园区项目的建设中,在设计阶段,对建筑、结构、管线综合和工艺流程等进行了建模和模拟,利用其可视化、协同设计、复杂的碰撞检查等功能优势提高设计效率;在施工阶段,建立了基于BIM的4D模型和5D成本控制模型,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在运维运营阶段,以BIM为基础的信息平台,科学而高效地指导物流生产及经营活动;在防灾减灾中,通过建立火灾模型和疏散逃生模型,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BIM给我们提供了可高瞻远瞩并能实际应用的工具,随着技术不断发展,相信未来各种应用也日趋丰富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强.论BIM【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郝柄慧.BIM在粮食物流园区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河南工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