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范文第1篇

以“社会人”为出发点,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制度分析方法是马克思经济学所使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从本质上可被看作是一种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制度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点,也是特点。他把制度看作一种内生变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逻辑主线阐述人类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在西方经济学看来,马克思忽略了非正式制度,其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他把非正式制度看作上层建筑范畴,讨论了它们与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没有对非正式制度下过定义,但其对经济伦理、意识形态等领域的研究涉及非正式制度的多项内容,在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1.1非正式制度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先于正式制度产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诞生,道德等非正式制度形成较晚,它们都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通过劳动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经常具有集体性质的非正式制度。早期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协调集体成员内部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在原始社会,作为对自然的崇拜和探索,祭祀活动是一种制约、凝聚集体力量的行为。马克思还发现,虽然生产力的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发展的前提条件,但非正式制度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非正式制度有时候会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如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古希腊的生产力水平远落后于现代资本主义,但其文化繁荣至今令人赞叹。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的本质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的范畴。他看到了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对非正式制度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强调非正式制度的反作用,从根本上阐明了非正式制度变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马克思把意识形态这一非正式制度看作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观念的上层建筑”,超越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他还认为道德是反映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调节着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实践中的各种关系。

1.2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经济发展

马克思把社会制度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表现为生产关系并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制度,第二层次是表现为上层建筑并起反作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前者是正式制度,后者包含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和法律、政治等正式制度。后者先于前者产生,但其立足于前者才能发展。二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共同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迁。当二者相融的时候,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整合、凝聚、教育、规范等积极作用;否则,非正式制度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1.3非正式制度变迁

马克思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主要是为了辅助正式制度变迁理论,来阐释人类社会变迁的规律和演变走向。他认为非正式制度对制度变迁所起的作用不是根本性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承担者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组成的阶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影响到处于不同利益群体的阶级当中,这种矛盾主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一般是革命式演变。人的全面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最终目标。变迁的根本原因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要素的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是阶级矛盾。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人类社会整体制度变化发展的规律,说明经济发展对制度变迁的作用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2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以“经济人”为出发点,以主观效用价值论等为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主要采用以边际替代方法指导的假设-演绎-实证的静态分析方法,阐述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原理。西方经济学非正式制度理论的研究涉及多个学派,限于篇幅,每个学派仅选择若干个代表人物的思想来介绍。在诺斯以前,已有多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涉及非正式制度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但是它们一般被隐含在对制度的研究当中。

2.1古典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受亚里士多德和休谟等人伦理、美德、仁爱和同情等思想的影响,斯密多次提到非正式制度在国民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他将慎重、勤勉、节约、同情、良心和自爱等看作市场经济秩序不可缺乏的伦理道德基础,认为社会分工是非正式制度演化的结果。马尔萨斯认为人类应该由拥有相同点的习俗和政府来管理。穆勒阐述了习俗、惯例对市场竞争、产品分配和地租的重要影响。韦伯采用历史演绎的方法论,阐述习俗、历史、语言等非正式制度与体制等正式制度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其理论体系中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宗教,认为宗教信仰的虔诚是人们在感性层面的理性选择,可以促进资本主义向前发展。

2.2新古典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该学派认为经济人是一种脱离现实观念的人,在偏好、制度等既定的前提下,把价格机制作为核心,采用边际替代法、成本收益比较法和均衡分析等方法论研究非正式制度。其中,马歇尔较早意识到社会文化、理想和宗教等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具有相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经济主体,彼此间信任程度较高,有利于实现高度合作,地区经济发展是区域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合作的结果。

2.3制度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2.3.1旧制度主义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基于对新古典经济学采用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的批判,该学派主要采用进化论、实用主义哲学和历史主义等方法论,强调“历史演进”,重视资本主义体制内部不同经济集团的利益冲突,看到了技术变化引起的社会、心理、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演变。作为社会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认为历史是进化或演进的,受到非经济因素制约的经济制度只是它所依存的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制度理解为“流行的生活方式”、“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等。他认为法律和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思想和习惯等非正式制度是制度的核心,非正式制度演化成各种制度。非正式制度同正式制度一样,经历多个阶段动态的且不可预期结果的演进。非正式制度不是个体选择,而是历史演化的结果。源于对人类习惯和本性的考察,他认为经济变迁中以技术和利益集团对抗为主要原因的推动导致不总是向进步方向发展的制度变迁,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变迁。作为社会法律学派的创始人,康芒斯认为制度起源于强迫的社会关系和自我意识。他首次区分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用法律这一正式制度的观点来阐释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他认为社会组织由多种交易组成,包括冲突、依存和秩序三个方面的交易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种利益冲突只能通过法律制度得到解决。虽然注重法律等正式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但是他对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也有不少关注。他认为制度可以理解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指出传统、习俗和惰性等可能制约集体行动,并把美德和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看作制度的关键。他重点探讨了习俗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阐释了集体行动控制力的执行者问题,当执行者改变时,制度变迁随即发生。

2.3.2新制度主义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采用制度和技术二分的方法论,艾尔斯的工具价值理论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他认为科学事实指引的人的行为是理性的,而由过去的态度和信仰指引的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制度的消极影响。他认为制度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思想习惯和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人性是人们遵循的非正式制度的产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非正式制度。各种非正式制度经过演变,会形成固定的文化。这种固定的文化而非成本和收益分析理应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他提出技术进步和源于文化、习俗的制度是社会中存在的两套不同的价值体系,前者的影响更加深远。技术发展推动制度变迁,但其中的关键应该是形成一种把技术发展看作经济发展核心的新的思维方式。

2.3.3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该学派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济人、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和机会主义等假设,并以利润最大化、主观效用和博弈论等为理论基础。该学派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主要是辅助正式制度变迁理论,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构建一个立足经验史实的理论体系,把技术、市场规模、人口和产品等外生变量看作诱因,认为制度变迁是个体追求功利的结果,以此来解释经济绩效。科斯奠定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但诺斯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最多,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生产力→技术→分工→经济活动方式→交易(费用)→产权(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的思路。非正式制度(或称非正式约束)的概念由诺斯在1981年首次提出,指人们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包含风俗习惯、意识形态、道德观念等。他认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共同构成制度,非正式制度是制度产生和变迁的关键,人们的行为主要受非正式制度制约,非正式制度要和正式制度相容,才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非正式制度变迁的主体是追求财富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体,变迁的根本动力在于个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正式制度可以直接移植或快速变迁,而非正式制度由于具有长期性、渐进性、遗传性等特征,很难直接移植,其变迁一般是渐进式的,需要较长时间。因为作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非正式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诺斯认为,非正式制度是路径依赖的主要来源。非正式制度本身以及在其影响下与现有制度依存的既得利益集团总是努力去维持现状,这是路径依赖的两个主要原因。诺斯和凡勃伦都认为有些非正式制度可以像遗产一样被继承或发展,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解释非正式制度较难形成,但是一旦形成便较难变迁的原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诺斯非正式制度理论的特色之一在于以经验学习、信念、偏好等非正式制度为桥梁,探讨了认知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力图分析人在面对不确定时进行选择并经常相信自己的行为的原因。

2.3.4比较制度分析学派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由于新古典分析框架的限制,诺斯意识到非正式制度的演进性质是制度变迁渐进性的主要原因,但是无法进一步深入研究。格雷夫引入博弈论思想,采用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对诺斯的研究进行了拓展,探讨了文化传统、路径依赖和制度绩效的交互关系,深入论证了非正式制度与制度变迁的关系。他指出文化传统、家族关系等非正式制度在社会发展演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博弈论视角,青木昌彦模糊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分界限,侧重从非正式制度角度认为“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他把制度阐释为参与人自发实施的在策略互动中选择的内生变量,认为参与人集体修正自身的信念,他们的决策反过来也会反作用于制度。他还从理论、实证及政策等层面,阐述了文化、信仰等非正式制度与法律等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制度在个人选择与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非正式制度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两大理论体系不是对立的,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比如说,二者都立足于现实,发现了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目标都是为了找到更有效率的制度。当然,二者之间也有不少差异,下面将选取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3.1比较

3.1.1方法论的比较

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逻辑-实证的动态经济分析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认为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与变迁及其经济功能的发挥,是一个动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交互发生作用的过程,其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是技术进步,其理论体系具有相当的逻辑和深度。西方经济学是在假定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合理的前提下,采用边际替代方法指导的假设-演绎-实证的静态分析方法,主要是定量分析,对某些表象的、阻碍经济运行的非正式制度进行修正,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下预先假设若干既定条件,通过逻辑演绎,不断修正得出的结论,以使其符合现实情况。这种分析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揭示非正式制度变迁及其经济功能发挥的动态、辩证关系,使其理论体系具有根本性的不足。

3.1.2非正式制度的本质和起源

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基于经济利益对非正式制度问题展开研究,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把人看作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对个人物质利益的科学规定与现实分析,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并非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而是受其所处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因此,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其本质是适应一定生产力层次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的范畴。西方经济学脱离社会现实,把人界定为抽象的、单个的经济人,仅仅偏重个人对利益最大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及积极追求,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历史演化或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西方经济学认为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理性选择或历史的演化,其本质是追求自由和个人主义的规则或契约等。

3.1.3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

基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价值和剩余权均应归属于劳动者拥有;基于边际效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劳动力、土地和企业家等要素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剩余权应归要素所有者或管理者拥有。两个理论体系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和差别。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非正式制度变迁的终极目标,以此得出社会发展变迁的规律和走向。西方经济学把效率和交易费用作为核心概念,认为非正式制度变迁是个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结果,显得比较肤浅。

3.2启示

3.2.1注重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相容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密不可分,互相补充。非正式制度先于正式制度产生,是正式制度的基础,但它一般不能替代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非正式制度存在发展的重要保障,影响和制约着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路径和方向。经过变迁,有些非正式制度会转化为“诱致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有些非正式制度会消失或继续演化。除了“诱致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还有一类是人们有意识地直接设计的“强制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社会中的个体行为和经济发展。当二者相容时,会约束、激励个体行为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将发挥消极作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现实中,正式制度变革一般通过行政或法律等手段较快地强制实现,而非正式制度变革很难同步进行。当旧的非正式制度与新的正式制度并存时可能较难融合甚至互斥,有时候旧的非正式制度甚至会扭曲或抵消新的正式制度带来的收益。所以,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应注重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之间的关联性,在强制性的正式制度变革前构建缓冲机制,尽力避免二者不相容时带来的消极影响。

3.2.2积极推动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现实中,人并不总是单单追求利益,还追求在集体或国家中的认同与归属。在其中,非正式制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些非正式制度可以直接对经济发展起作用,但是更多时候它是通过人在对经济发展起作用。由于无形性、不确定性等特征,非正式制度很难直接移植,其变迁一般是非强制性的渐进式演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有时候会滞后或者超前于经济的发展。基于人的作用及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时滞和渐进式特点,一般来说,政府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引导,通过立法、教育和增加投资等途径,促使一定的制度环境和经济秩序的形成,提高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推动非正式制度变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要求,提高经济绩效。反过来,生产力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3.2.3客观评价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非正式制度广泛存在,对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它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而且,其经济功能的发挥一般要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与已有的正式制度相容。因包含宗教、习俗、习惯等多个组成部分,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恒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所起的作用也不总是积极的。如中国拥有丰富的非正式制度资源,历来重视伦理道德、习俗、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强调并引导个人对集体和国家利益的服从。直至今天,中国特色的非正式制度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凝聚力量、激励个体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占有权力的差异等原因,政治或企业中的“裙带”关系、不当的农村宗亲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客观评价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挖掘非正式制度的内涵、潜力,注意引导并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或减少其消极作用。

3.2.4借鉴两大理论体系的科学之处,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由于理论基础、方法论等差异,马克思比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两大理论体系各有千秋。以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为例,马克思侧重宏观动态层面,忽视了微观静态层面,导致其分析框架的现实操作性受到质疑。诺思的研究主要涉及短期经济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马克思理论的不足。科学地评判、合理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有助于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4结语

西方经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是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结合目前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学习情况,不难发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能及时地开展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一)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顾名思义,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长久以来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性概括和抽象性描述,所以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是逐渐从国外引入我国高校的教学中的。[1]西方经济学这一课程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然后逐渐发展起来,到如今,有30多年的历史。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教育部指定的财经类专业需要学习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我国很多高校的财经类专业中,都设有这门课程。除了财经类专业,还有很多专业在学习经济学相关理论时需要借助西方经济学来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其在高校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板块,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并且探究在两种角度下市场经济运行下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2]在高校授课的过程中,也主要以宏观和微观两大角度为出发点和重点内容,进行系统的知识传递和讲授。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中收录了很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例如,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派、新凯恩斯主义等学派,而这些学派的理论体系在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它们之间各种对立和排斥的理论,也会让学生产生理解方面的困难。除了其理论的丰富性之外,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性特征也十分显著。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其理论中涉及各种经济变量关系的联结,这些存在许多紧密联系的经济数量关系与数学密不可分。所以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需要拥有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够将数学建模思想与经济变量联系起来,用简单的数字和字母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也更加明确和易于观察。西方经济学自身的特点会影响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所以教师要首先能够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和本质特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

(一)理论教学与方法训练不平衡

对于任何一个专业来说,学生要学习理论,同时也要掌握方法,这样才能在相应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只注重理论的传递而忽视方法训练,可能会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没有相关实际经验。在现阶段学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由于西方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较为庞大,重难点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多以理论传递为主。然而如果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讲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方法介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是片面的、不够深刻的,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是短暂的。在纯理论的灌输下,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方式是死记硬背,在听课结束后真正的实践中也很难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也会逐渐降低。

(二)忽视学生思维和逻辑的构建

对于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把握其背后的逻辑,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启用经济学模式的思维来进行解决。但在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对理论的传递浮于表面,缺乏启发学生对其深层逻辑的思考,这样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相应的训练,就很难养成经济学的专业素养,也很难正确把握经济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很重要的思维之一是数学思维,学生在学习中灵活地运用逻辑推导、图表、公式等数学工具,可以促进学生经济学的学习。然而,财经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但是数学的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相关理论时,容易产生对定性分析的兴趣,而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的掌握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数学思维没有得到良好的建立,以及逻辑思维的缺失,学生在经济学中对有关定量分析的问题存在兴趣薄弱和耐性低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很好地对复杂抽象的经济问题进行理性分析,这也是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前沿动态理论和非主流学派的理论知识较少

不同的高校所使用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的版本不同,而不同的作者在西方经济学的专著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通过对大多数高校所使用的教材进行研读,发现在内容方面,大多数的教材都以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主,内容上侧重于新古典综合派的经典理论体系和内容。[3]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经济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是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一些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新古典综合派之后,也产生了许多较为新颖的非主流学派的理论和前沿的动态研究,但是这些理论并未被编入教科书之中。很多教师在进行西方经济学授课时,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就会局限于一些主流学派的理论,也就会以较为狭隘的视角来看待经济学,同时对科学的前沿动态不能有比较及时和完整的了解,这也不利于学生对经济学的发展方向的了解,不能促进学生经济学方面的多元化思维的建立。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西方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的特点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对现实的经济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的时候,除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形成经济学的思维习惯。经济学的理论从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总结而来,又反作用于现实的经济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践的基础不只是理论,还有相应的思维的指导。通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除此之外,也能够在真实的经济生活中活学活用,这是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理论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经济学的思维习惯。学生通过学习,用专业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保障财经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有效落实。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不变地采用理论的讲授方式,而忽视学生经济思维的培养,这也是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除此之外,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学科,与其他专业课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关联和共通性。学生在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时,要以经济学的知识和理论为基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局限于课本中理论的讲解,学生很难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引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所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改革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形式来引导学生将经济学的知识和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最后,由于西方经济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大量的理论讲解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这种课堂形式会存在较为枯燥的问题。学生在对大量的概念、定律、原理等知识的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很难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且在这种较为单一枯燥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学习的兴趣会逐渐降低,而且学习的效率也会比较低。综上所述,对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是一件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事情,也是一名高校教师本着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所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四、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应该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可以促进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对西方经济学而言,其理论的抽象性和实用性是并存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领悟,更要指导学生结合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根据经济学宏微观和宏观的视角和方法,加强对现实的经济状况的分析和判断。[4]例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多列举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浅显易懂的经济案例和事实,再结合理论进行分析。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进行理论学习,可以避免纯理论的枯燥和乏味,同时又能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去寻找一些国内外的经济案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用经济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经济学的学习和探索中,同时也能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经济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善于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积累案例,进行思考,也能够影响学生,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刻保持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模式,这样对于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将来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或进一步钻研更加深入的经济学理论时,就能比较灵活和准确地使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就会避免学而无用、纸上谈兵的现象出现,这也是财经类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二)丰富教学方式及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有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所以高校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和优势,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图文、声音、图像等融入教学活动之中,让教学的内容更具有具体的表现力,让课堂的氛围更加生动。这种方式也能提高课堂上知识传授的效率,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式。在经济学的一些理论中,如果能将其抽象的关系用符号表达出来,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理解。所以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讲授法的一些不足,并且能够将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与多媒体教学法进行融合,让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得到极大程度的体现。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展示不同理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方式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而且相较于黑板板书,会节省一些时间。另外,对于一些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借助黑板板书进行推导或展示,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可以增强教学的效果,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作用。

(三)增强教学内容的前瞻性

除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改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经济理论知识的实效性,对于一些不符合时代的理论可以适当了解,但对于一些前沿研究,需要逐渐加入课堂中来。[5]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经济学理论的时代特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加强对前沿动态理论的了解,并且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的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地巩固自身的理论基础,紧跟经济学界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动态,并且及时地了解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大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并向学生介绍,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在高等教育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创新和不断学习的意识,能够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也能了解到最新的理论研究和知识内涵。学生只有对前沿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理解当今时代的经济形势,也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不断强化师资力量

在教育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极大的影响,无论是从道德品质方面,还是学术水平层面,所以学校要注重师资力量的提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教师与时俱进的教学态度和创新思维,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引路人的力量,开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知识能力的活动,如定期开展学术讨论会,让研究不同方向的经济学教师汇报最新的研究情况,也可以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和科学实践活动,为教师创造优良的条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让教师能够有动力进行学术研究,为学校的先进学科的建设打好基础。学校也可以组织学风交流活动、教师技能交流活动等,定期聘请经济学中具有权威的优秀教授进行知识和经验分享。学校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使大学焕发新的活力,从提升教师的水平出发,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学术学风的影响和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在高校中,有一些教师的年龄比较大,所以教学观念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阶段,在课堂教学中也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随着学生群体的变化,现代的学生群体具有较为灵活的思想和多元的价值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要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所以高校要及时引导教师跟随时代的步伐,更新教学理念,紧跟前沿知识,能够理解并尊重学生,在此基础上,做好知识的传递和价值观的引导,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五、结束语

西方经济学内容纷繁复杂、流派林立,同时也有许多理论和观念,学生如何才能在学习中准确掌握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如何准确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并在实践中活学活用,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校教师要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学科的特点,并能准确把握其背后的深层逻辑,然后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创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体系。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注重将理论与贴切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经济学理论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以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元清,刘琳,唐红.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21,24(4):85-90.

[2]刘锋.基于经济学思维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作家天地,2021(12):172-173.

[3]田睿.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策略[J].投资与合作,2021(3):157-158.

[4]韩雪飞.本科生《西方经济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研究[J].才智,2021(1):52-54.

西方经济学范文第3篇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积极意义

1.西方经济学补充并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使高校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接触新的理论知识,从而有效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足和疏漏。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可以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时俱进的步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2.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参考。

西方经济学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服务,其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等,均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3.深化对西方世界的了解。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只有更好地了解对方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有利位置。只有在了解西方国家经济政策及其理论依据、经济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

高校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先入为主占据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地位受到动摇,作用遭到削弱,位置边缘化严重。自1990年以来,国内高等院校的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逐步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向西方经济学过渡,国内学者不自觉地陷入一系列误区,只承认西方经济学的实用性而否定其阶级性,承认其科学性而否定其价值观判断。在对经管类专业高校大学生的调研中,团队共发放5000份调查问卷,回收4908份,回收率为98.16%。当同学们被问及“在你心中占据主要位置的经济学理论学科是什么”时,共有3922人选择西方经济学,比重高达79.91%,而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重要的只有986人,只占到调研主体的20.09%。调查发现在现有大部分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完全采取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判断,阶级性明显。当面对“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选择一个关键词”问题时,有2317人选择了“市场经济”,占到总调查群体的47.21%;选择“社会主义”的为1585人,为总人数的32.29%;选择“中国特色”的人最少,只有1006人。

2.西方价值观抬头。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许多理论的前提假设中排除一切必要排除的因素,且在西方经济学中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群体,即人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非奉献和贡献社会的,这完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它以理性的经济人为假设前提,极力宣扬市场万能论,私有制永存,应最大化减少政府作用等观点,严重背离中国国情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政策。调查中,对人生和职业规划中,有41.54%的大学生选择了考取公务员,只有11.92%的群体选择了自主创业。在选择薪酬与社会贡献方面,选择后者的只有22.37%。表明当代大学生中奉献思想、贡献主义意识淡薄,安乐主义、拜金主义抬头。

3.西方经济家崇拜兴起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全盘西化

缺少与中国的实际国情介绍而完全肯定西方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科学理论发展方面更是完全剥离。在调研中,面对“请选出你心中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时,面对四个备选选项:亚当•斯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吴敬琏,高鸿业,选择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只有17.36%(高鸿业)和3.26%(吴敬琏),而选择亚当•斯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占据了被调研总体的79.38%。在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造成了对西方经济学家的崇拜,从而助长了西方价值观在高校的扩张。

二、经济学教学负面作用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因素

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授的学生的思想取向。从某种程度上讲,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其老师。高校课堂是高校教学的主要阵地,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学学习观念,即以马克思经济学为主体,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的学习观,由此造成在大学生接触西方经济学初期就在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摇摆不定,在西方经济学教学阶段结束之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根本位置遭到动摇,或无所适从,甚至在教师群体中已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所占据的主导地位。

(二)教材因素

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其产生与发展就深深植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土壤中,其主要目标就在于企图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合理性。中国高校现行教材编著内容严谨详尽,但其中对西方经济学阐述中缺少联系我国实际,缺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介绍,缺少我国杰出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而是全盘西化,使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接触到国内实际,未能形成为振兴中国而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思想路径,国内完全意义上的西化教材进入高校课堂应当引起思考,此外,国内高校西方经济学教材中不乏西方著作版本,只经过简单翻译之后就被高校定做必修和重点教材,这同样是导致西方经济学占据主流思想的一个重要缘由。

(三)课程因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包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二者同属于必修课程,但是所规定的学时却差别巨大,西方经济学在大学课程中分设两门课程,即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者的学时分别可以达到60个,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隶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个分支,课程开设只给出15~20个学时。大学课程设置暗示了孰重孰轻,从而又在默认状态下肯定了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从而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位置和对于我国的特殊意义。

三、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1.加强西方经济学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要着力做好教师工作,尤其是教师的思想工作。必须加固和重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教师思想意识中的主导位置。在高校,能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看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授的学生的思想取向。高校师资队伍自身思想信仰有偏差,更甚者有的老师自身已经使西方经济学在其意识形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高校应研究加强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培养,特别是有关思想政治的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融合于日常的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尤其是西方经济学教师。多与社会接触,对国情就会更了解,对老百姓的愿望就会更了解,对党和政府的政策也会更了解,切实增强身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对西方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2.改革西方经济学教材。

在进入高校通道方面,作为高校经济类及其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读本,西方经济学课本应当接受审批,之后才可以进入校园作为必修课本。在出版西方经济学教材方面,第一要取精华,去糟粕。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关阶级价值判断性的观点进行取舍,如完全理性经纪人的表述方面要反衬阐述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之处。第二要扩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表述,体现出西方经济学是工具,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才是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最终目的。

3.改革课程设置。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适当压缩西方经济学课程时间,扩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时间,在高校师生当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本的基本思想。在高校课程开设方面应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细化,分别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马克思经济学作为单独的学科可以很好地与高中时期的课程衔接,而不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完全是过时的、不适用的经济学的观念。

4.教学方法改革。

西方经济学范文第4篇

鉴于西方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国内高校均十分重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致力于教学效果的提升。由于西方经济学本身比较抽象,所用数学公式、数学推导较多,学习的学生以文科生居多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加之一些高校追求高的考研率,导致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更多的停留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对于学生经济学素养的培养相对较少。具体来说,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西经教学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选用教材标准化

忽视自身学情目前国内高校为经管类学生选用的西经教材多为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有的高校甚至为非经管类学生学习西经也选用了该教材。这本教材适合一些一类本科、二类本科的经管类学生使用,也是目前许多高校考研的指定教材,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比较合适。作为国内使用最多的西经教材,这个教材的理论体系清楚,诸多优点自然不用赘述。但是教材的难度较大,并不适合对于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或者专科层次的学生学习。教材中使用的案例来自于英文原版的翻译,并不能完全被学生接受。可以考虑由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根据本院学生实情,自己编写一本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教材。有考研愿望的学生可以在课余再补充学习考研指定的教材。

2.课堂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参与度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从内容上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由均衡价格理论、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要素分配等构成。宏观经济学主要由国民收入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构成。从教学安排来看,一般高校会安排一学年的时间学习,总课时不少于128,由于内容庞杂时间紧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课堂主要采取讲授的方式,忽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之间互动较少。西经课堂上教师边讲解有关理论,边放映PPT课件,学生低头做笔记或者用手机拍下一些课件,这种场景想必许多教西经的老师非常熟悉。在这样的西经课堂上,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的一言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只能被动的接受。

3.过于数学化

搞题海战术与《国际贸易》、《财政学》、《政治经济学》等其他经管类专业课程相比,西方经济学课程中许多理论设计数学推导和计算。比如弹性理论中弧弹性和点弹性的计算、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计算、IS和LM曲线的推导等都需要用到相关数学知识。当前经济学与数学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在此基础上的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发展势头迅猛。这种学科特点结合当前的学科发展趋势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讲解西经时,大量使用数学推导,讲解很多计算题。有的教师舍本逐末,对模型的经济含义一笔带过,用大量时间讲解数学证明和计算,把西经当成数学来上。这种做法割裂了西经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导致学生对经济理论和模型的经济含义知之甚少,更不用说用所学理论去解决社会问题了,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无从谈起。

二、提升经济学素养的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努力钻研教学方法和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原来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讲解可以占到整个学时的60%左右,其余学时充分利用课堂实验、课堂案例、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将逐步得到提升。

1.有选择地开展经济学课堂实验经济学

课堂实验是一种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简短的游戏。教师依据经济学原理设计特定场景,通过对现实经济社会的模拟使学生置身其中,扮演消费者、生产者等角色,在游戏式的模拟经济活动中,使学生主动独立思考做出决策、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认识。通过经济学实验,可以改变以往过分注重老师讲而忽视学生学的教学弊端,实现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拟使学生置身其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参与,勤于思考,独立决策,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信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因为实验是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一个模拟,学生通过做实验加深了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其经济学素养的提升。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内容均适合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师可以选择微观部分的市场均衡价格理论、市场理论中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宏观部分选择博弈论、信息不完全等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师控制整个实验进程,将一项经济学实验控制在20多分钟完成,并使得整个经济学课堂实验内容占教学内容的1/5左右。

2.尽量采用本土化的经济学案例

现有教材所采用的经济学案例多来源于国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形成很深的感触,自然案例的效果不会很好。教师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时,要多下功夫,尽量采用本土化的案例,这样学生会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经济学,增强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消费者均衡理论时,教师可以学生在食堂购买米饭和馒头数量为例;在讲解机会成本时,教师可以帮大学生计算一下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也可以计算一下期末考试学生作弊的机会成本;在讲解经济增长理论时,教师可以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年经济增长速度以图表形式展示给同学们;在讲解外部性时,教师可以举例宿舍里通宵聊天的外部性;在讲解公共产品时,可以以学生宿舍的卫生为例等等。这些案例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有些现象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学生从来没有对它进行过经济学分析。通过这些本土化的案例,学生会深深地感受到经济学充满生活的各个角落,经济学无处不在,逐渐的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也会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这实际上是学生开始形成经济学素养的一种表现。

3.增加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

西方经济学范文第5篇

适应专业需要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适应经管类专业化教育需要,把课程融进教育之中受整个社会行业的“专业化”浪潮影响,教育专业化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行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商界追求提供给消费者越来越“专业化”的服务,教育界也随之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进行专业化的教学改革。无论是经济类专业教育还是管理类专业教育都经历了一个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的发展过程。在当前高校各经管类专业教育中,要想在广阔而深邃的专业领域成就精英式的专业化教育,必须能对经济“全局”进行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只有对经济领域的主要构架诸如经济理论与经济知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经济与市场、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概略的了解,专业化教育才能深入。作为学科体系基础课程的西方经济学,恰是对经济知识进行框架性、整体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经济层面的理论阐释,也有微观经济运行的原理分析,同时揭示出经济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致力于该课程与各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工作,让学生能具有知识的包容性,也具有多元化的文化视野,为更好地开展专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同专业差别化教学,把课程融进专业之中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经济知识的内容和知识结构的需求也就不同。所以西方经济学采用差别化教学,分别寻找经济学与不同专业的对接。有限的教学课时不可能呈现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教学,不同专业精心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比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致力于挖掘经济理论与市场变化的关联,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经济理论进行市场分析,如何洞察经济形势的变化,来把握新的商机;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经济学模型进行市场分析,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而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除了扎实的基本知识外,注重经济知识运用和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资本运作等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革新教学方法,把课程融进思想之中与其他课程相比,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加上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单调,又依赖于数学和模型这个基本工具来解读,所以经济学是一门很难而又不容易靠近的学科。降低理论深度,增加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是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向。由经济热点或新闻的介绍入手,结合所学的经济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看本质,从具体实例中提炼出背后蕴藏的经济道理。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启发学生分析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好奇心。通过具体的案例,用经济实际热点问题进行基本原理讲解,突出经济知识的运用性。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经济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将经济思想渗透进学生的心灵。

贴近日常实例教授,把课程融进生活之中如何让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精髓和经济理念走入“寻常百姓家”,让经济学离人们不再遥远,让学生利用大师的经济理念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且从中受益,是课程的关键。为此,西方经济学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尽量将大师们的学术思想和经济理论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学以致用,能用经济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总结出人类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出现的著名经济学家,并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新颖事例,对经济学家们的重要理论思想和观点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论述。

实行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教学,把课程融进学科之中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相对于市场营销、广告、现代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等课程来说比较枯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与这些相关课程交叉讲解,既能让其他专业课为经济学服务,又能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成为其他课程的分析工具。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将经济学知识向相关领域渗透的能力,还能够增加西方经济学的趣味性,扩展西方经济学在不同课程中的吸引力,巩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