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文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文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文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胜任素质;课程体系

在高校本科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山东科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依据社会需要的客观性、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积极构建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以模块课程的多元化,满足人才培养的多向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胜任素质(Competency)是在特定企业的环境中,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优秀业绩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研究对象,将人当作一种宝贵、稀缺的资源加以开发、使用和管理,依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指导性意见要求,以及结合当前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综合分析,我们确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和劳动法学理论基础,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操作原理与方法技术,具有综合分析、系统把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咨询服务机构、科研机构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管理咨询、行政管理等工作。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2.1 立足现实,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的个性培养,并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要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掌握其变化规律的人才。

2.2 学以致用,要注重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教育、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

2.3 择善而从,要吸收西方人力资源理论与实务的精华

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与我国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实践相结合,不但为构建我国人力资源专业课程管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科学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内容

3.1 “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

我们在分析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3.1.1 素质教育模块

这一模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品德素养课程,一般是由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体育、高等数学、英语等课程,这些课程为必修课;二是人文素养课程,为提高管理者的人文素养,可开设如下课程:职业道德、管理沟通、创业学、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文学作品欣赏、艺术欣赏、摄影基础等,这些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取其中的几门。

3.1.2 基本理论知识模块

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本模块主要设置人力资源专业课程管理必备的管理基础知识课程。通过本模块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功底,懂得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来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为掌握各项管理技能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设计本模块的课程主要有:管理学、会计学基础、管理心理学、统计学、经济法、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概论等课程。

3.1.3 职业技能模块

在设计这一模块的课程时,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侧重几种管理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特色。设计该课程的基本思路应为“以专业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专业业务能力培养为特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应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模型为基础,包括人力资源测评、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薪酬管理等课程。

3.2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要使专业实践课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是一个有机统一、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系统,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从能力培养目标的视角出发,实践教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2.1 课内实践,包括课程设计和实验课程

3.2.2 社会实践,包括勤工俭学、实地调研、社会问卷调查等形式

3.2.3 企业实践,包括各类实习

(1)认识实习。目的使学生对某一企业的管理业务有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感性认识。实习场所是各类企事业单位,时间为1周;内容主要是初步了解企事业单位是如何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了解人力资源部门具体业务是什么,了解其主要业务流程。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写出初步了解社会的体会和感受。

(2)专业实习。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将其在课堂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实习场地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时间2周;内容主要是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业务并且能参与进去,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3)毕业实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综合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内容深度要深、研究问题的范围要小,要深入企业实际。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3.2.4 综合实践,指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学生培养的最后阶段,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本科生可以因材施教,毕业论文以鼓励学生创新和培养基本科研能力为目标,毕业设计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尝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制度改革。长期以来本科毕业论文面临论文质量下滑的问题,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未得到很好的培养,建议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科研作品、方案设计、参赛获奖、实习报告多种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相结合,实习报告答辩可能比毕业论文答辩更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方案设计替代毕业论文,提交的设计方案可以是一个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手册,也可以是某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文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 复合型教师 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27-02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始于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收第一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至今不过20年的历史。随着“人是最重要的资源”这一观念越来越被认可,人力资源管理这门新兴学科发展迅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起步晚,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一直是高校不断探索的问题,其中师资建设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特性和人才素质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亟需复合型教师,复合型师资建设是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性的专业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多学科理论基础和多方面综合能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演变发展而来,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从最初纯粹的事务性管理发展为现在集分析、咨询、服务、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了战略性地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福利与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这六大模块涉及了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一级学科,六大模块自成体系又联系紧密,宽厚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理论条件。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专业管理职能,要求专业人员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和技能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是复合型“通才”。人才素质的要求就是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呼唤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

然而,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师资队伍现在还不能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状况有三大特征:一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研究的教师最初多数是从事劳动经济学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二是新进入的教师大多数都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有多学科特点,以致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三是普遍缺乏实战经验和动手能力[1]。大部分教师的专业背景单一,只熟悉某一个学科领域,知识结构未能涵盖多学科,专业视角狭窄。引进的大量新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缺乏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新教师虽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由于研究生教育以理论研究训练为主,新教师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却实践操作技能不足。这些是制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人才培养,教师先行。复合型人才需求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建设需以培养复合型教师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的素质构成

复合型教师指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专业迁移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跨学科教学的初级教授,善于将学科知识联系到社会客观事物及其他学科领域,并经常总结自身教学、阐发教学思想,进而不断突破的教师[2]。复合型教师的“复合”体现在多种素养、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结合,这种结合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通过交融达到对原有素质结构的超越,实现更高层次的质的飞跃。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的素质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

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日益综合化,各门学科间广泛交叉、渗透,出现了综合门类、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中间学科和其它新型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是这样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作为管理学科的二级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以管理学为直接的理论基础,还结合了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如劳动关系管理与法学关系密切,人力资源规划采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培训开发中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需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人才素质测评使用的是各种心理测量技术等。在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又常常与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多项工作结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单一学科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多学科的涉猎与研究有利于形成广阔的理论视角并深化对本专业的认识。

复合型教师应掌握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知识,而且能够让这些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交叉融合贯通为多学科综合知识。只有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知识,而不善于融会贯通,则只能说是多才多艺,其知识结构是松散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有相对独立的各学科知识,又有交融在一起的多学科结合,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保持一致。以培训开发为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体验式培训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课题,体验式培训课程又要借鉴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培训方案的整体计划还要符合企业的战略和业务开展需要,培训效果评估综合采用教育测量、社会调查、绩效考核、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由此可见,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知识结构特点。

2.2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的能力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不仅需要多学科理论作为基础,更需要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六大模块直接对应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岗位设置和职能划分,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实际存在的实践问题有深入的认识,更需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技巧。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清晰深刻地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实践,具有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实践能力,如:熟练操作面试、设计并主持培训课程、有效处理劳动关系纠纷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师,同时还是优秀的企业培训师、职业指导师、EAP专家、劳动关系专家、管理咨询专家等。

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能力包括理论讲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在教学中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一方面,结合实践问题讲授理论知识,有利于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抽象的理论。通过演示和实际操作验证基础理论知识,能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理论讲授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思路、步骤和基本方法,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有不断提升实践能力的推动力。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理论教学的价值体现在能广泛迁移到实践中。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需要同时有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的能力。

2.3 教育工作者与企业管理者兼得的态度结构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的反应倾向,内在的态度决定了个体外在的行为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与之相匹配的态度特征,具备了相应的态度特征才可能更好地履行角色职责。作为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人师表。有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自己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引导、激励学生。而作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大多有抱负,自信,注重效率,强调团队合作和创新,有支配和控制的欲望。两种角色的态度有类似的地方,又各有侧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首先是教育活动,应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一方面要有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有善于教书育人的教育素养。专业素养是执教的起码资格,而教育素养则是教好学生的保证。为了培养有发展潜力的管理人才,教师在传授基本理论基本技巧的同时,还要把管理者应有的态度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企业管理者,以双重身份带领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是培养复合型“通才”的有效途径。这两种角色应有的态度特征便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态度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如表1所示。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建设的途径

师资是发展专业教育的关键,高校各专业有各自不同的专业特性,高校师资建设应以符合专业特性的师资素质为基础。根据上述师资素质结构,采用多途径建设符合专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师资。

3.1 不拘一格选用专业教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具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选用不能单单要求高学历、高职称、科班教育背景,这种选用标准会制约复合型师资建设。以复合型师资的素质为基础确定师资筛选的标准,可以打破学历、职称、专业、经历背景等硬性指标的限制选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既可选用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具有研究能力的硕士、博士,也可选用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优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作为专业教师。既重视教育经历的专业性,也重视知识结构的广博性。选用的教师既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又乐教善教。不拘一格降人才,从师资选用的源头上奠定复合型师资建设的基础。

3.2 鼓励教师向复合型教师发展

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师发展理念,鼓励教师持续地学习提高。鼓励教师多渠道研习相关学科,涉足不同领域。如,到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力强的高校进修,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学习;发展多方面的专业兴趣,拓宽专业视角。接受职业培训,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培训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并通过从事相关的业务扩充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到企业兼职、进修,承担一些企业课题以充实第一手的教学材料,使自己具备企业实际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并及时更新知识,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经验。鼓励教师加入行业组织,建立业内合作沟通关系,加深对企业运作和行业发展的感知。与企业联手开展横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前沿课题研究,既可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又可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合作管理咨询项目,通过方案设计、专项培训等丰富教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认识。

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师德建设。以示范、竞赛、经验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3 加强教师之间合作,优化师资整体结构

优化每个教师的素质结构是建设复合型师资的直接途径,但也不大可能让每个教师都成为各项“全能”,在个体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补,可以实现整体师资结构的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由熟悉不同学科、掌握不同专业技能、有不同经验能力的教师组成可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共同分享各自的经验体会,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学中发挥各教师的专长,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教学优势互补,实现整体效果最优。

参考文献

[1] 刘铁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现状:一项文献述评[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41-148.

[2] 刘寅鑫.浅论复合型教师概念的缘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5):218,220.

[3] 魏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特征[J].商业经济,2012(5):94-96.

文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范文第3篇

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系统的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普通规律、基本原理和管理方法的学科,它兼具科学性和实践性,且实践性非常突出的专业学科。只有重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管理技能的锻炼,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形式,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正确与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而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本身还不够完备,培养经验不足,实践教学本身也是处在不断摸索和创新的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本科毕业生实际上处于一种研究能力不足,操作能力又不够的“夹生饭”状态,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大量中小型企业对于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国内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国外相比开设较晚,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近几年的相关理论研究来看,国内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张霞(2010)[1]、黄文芬(2012)[2]、杨月坤(2011)[3]、周涵(2013)[4]、王又花(2009)[5]等分别对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必要性、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等进行了探讨。

重庆理工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设立劳动经济学(后更名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2010年本专业被评为重庆市特色专业,该专业所依托的本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为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始终坚持以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以WSR系统方法论为指导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整体思路,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重庆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大多还停留在理论灌输阶段,培养出的学生实际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脱节,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和企业的要求,与其他一流院校相比,差距较大,因此,重新构建适合院校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重庆理工大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如何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6]。目前,重庆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仅在多媒体教学、实习等环节保持较好,而在课程设计、模拟实验教学等实践环节十分薄弱,在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结构上也不甚合理,导致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整。

教师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重庆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共有主讲教师21人,其中硕士生导师9人,虽然大多数的教师取得了人力资源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长期从事校内教学工作,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造成理论脱离实际。加之招生规模的扩大,课程负担加重,职称压力大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师缺乏实践锻炼时间,在学生进行模拟软件操作和实验实训课程时,老师的指导显得有些力所不及。

2.校外实训基地匮乏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只有亲身去体验知识、检验知识,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目前,重庆理工大学尚未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实习和社会实践大都是自己去找,有些消极的学生甚至不去实习,对于已经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由于缺乏重视和管理,没有真正的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这就导致实习基地分散,教师监督难度加大,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3.考核及评价机制不完善

与很多其他院校一样,重庆理工大学对教师的考核主要集中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在现有的考核模式下,大多数教师特别是大多数中青年教师,由于职称压力被迫把主要精力用在科研上,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设计该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同时,对实践教学的考核目标不够明确,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考核主要采取的是学生评分的方法,在这种考核指标的设计上,只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一项与实践相关,此外就没有了专门的与实践方面相对应的标准。而且,对于人才培养依旧采用的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考核体系,导致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做出公平合理的评价,使得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设计思路――WSR三维模型

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是由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等提出的,在该方法论中,物理是指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事理是指做事的道理,即如何去安排解决问题;人理则是指做人的道理,是解答应当怎么做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只有全面考虑“物理”、“事理”和“人理”三方面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到符合实际的能够在实践中操作的系统。“事理”方面的内容包括:在研究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要综合运用调研法、头脑风暴法、专家研讨法等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方案,最后进行论证。“人理”则是在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要考虑到如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等个方面的关系,得到各方的权利配合,才能使得实践教学体系运行通畅。

其中“物理”方面的内容包括:在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及现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情况;其次要收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相关资料;最后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征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按照系统理论的全面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物理”“事理”和“人理”三方面的综合体现,可以用以下函数表示:

其中:P表示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W表示“物理”方面;S表示“事理”方面;R表示“人理”方面[7]。

根据以上模型,可以看出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约束,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2.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为确保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重庆理工大学围绕“培养高素质、厚基础、精专业、重操作、强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才”的目标完善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中心,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将实践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环节:即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利用第二课堂,把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结合起来,最终培养出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专业人才。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详情见图1。

图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强化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强化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走出去”就是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边教学边到企业兼职,提升教师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参加一些专项技能研讨或培训班。针对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特点利用产学研合作的平台,要求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横向课题研究、带学生实习等方式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同时,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企业中高层人力资源管理干部作为青年教师的校外指导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兼职、挂职,建立起青年教师和企业的“固定联系通道”,切实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请进来”就是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到校授课,或者聘请企业有丰富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指导学生实践环节,通过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学科前沿的跟踪。

(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强调仿真性和互动性

将情景模拟教学与实验室的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改善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同时,改革实验室管理方法,加强试验队伍建设,建立实验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机制,突破传统模式,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来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际的过渡。

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每年在学校举办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和全国举办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开拓杯、挑战杯竞赛,并组织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创建“基于双导师制和项目制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4)加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要解决学生校外实习难的问题,必须有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在学校与实践基地之间做到互惠互利,双方受益,才能保证实践基地的稳定性。首先,校企可以联合办学,既可以为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打下基础,又可以为企业储备人才;其次,以承担企事业单位的科研课题为载体,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或社会调研,并写出调查报告。

(5)建立科学的考核及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考核及激励机制是上述对策得以贯彻实施的保证。在对学生的考核方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记一定学分,每次实训都要生成实训报告,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在激励机制方面,学校结合学生的考核结果,对实践教学给予教师一定的报酬,同时制定优惠政策,促使教师将实践教学活动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研结合。

三、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效果

重庆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施实践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从2010至2013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看,近四年的就业率不断上涨,这反映出实施实践教学改革以来,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强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技能不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 网络财富, 2010, 05: 7-8.

[2]黄文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2, 01: 310-311.

[3]杨月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时空,2011,10: 47-49.

[4]周涵.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J].中国外资,2013, 15: 288-289.

[5]王又花.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S5: 65.

[6]祝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 07: 116-117.

文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 本科专业 建设 实践教学 误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42-02

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将原“土地规划与利用”与“土地管理”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近年来,有关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逐步增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专业定位方面,有学者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出现了文科化的倾向,部分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有偏差,偏离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该专业应该是一门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性质。在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方面,学者认识较为统一,主要将其归为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两大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学者们普遍提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特别是突出实践教学。不少学者强调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建议能够形成精干的教学团队,提升师资水平。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希望能对该专业建设有所裨益。

一、对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认识

(一)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有60多所,主要集中于农业类、理工类、地质类、经济类及综合性大学。各类院校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实践环节、实践内容各有异同。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但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其一,随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不断发展成熟,一大批优秀的博士、硕士毕业生走上教学岗位,正逐步改变该专业的建设格局。这些人才多数从本科起就接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能够带动本专业向更均衡的方向发展。其二,各类高校也在不断调整,在人才引进、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力求全面发展,突出优势,弥补劣势。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各类高校间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确实存在,但这种差异正逐步缩小,且不影响专业的发展,不需要被看作突出问题。

(二)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组、全国高等学校土地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和中国农业出版社共同组织编写了15本专业骨干课程系列教材。但是据学者对各高校开设课程的研究,这15本教材在各高校的课程开设率差异明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赞同多数学者的意见,建议形成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由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组定期指导,对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进行规范。因为从国家设置本科教育的理念来看,着重理论上的通识教育,而非应用上的专业教育和实际技能。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更应该贯彻“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宗旨,让学生广泛涉猎本专业的各类课程,从中找出兴趣点,为后期的硕士、博士教育奠定基础,也便于学生寻找就业方向。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对各高校目前设立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进行适当的调整,要求各方向均开设至少一门专业必修课,而专业选修课则视自身特色自行选择,这样既能够保证对各类知识的学习,也能够突出自身优势。

(三)实践教学认识上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实践教学环节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实践教学使枯燥的知识与鲜活的实际土地利用相联系,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各类实践教学形式,如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教学、土地资源管理软件综合应用、土地调查综合实践、土地资源遥感应用等正逐步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方面,笔者认为一些误区需要警惕。

误区一,实践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做横向课题。这样的实践教学看似很受学生欢迎,与就业市场对接较为紧密,但细细分析起来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扭曲了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认识。不少学生干脆放弃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一门心思找实践机会,甚至直接逃课打工赚钱。不利于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有悖于本科教学的宗旨。二是过多参与横向课题,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没有帮助。很多学者认为,横向课题的完成过程并未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并未激发学生对土地问题的深入思考,造成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客观实际,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误区二,实践教学就应该侧重技术应用。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遥感、计算机制图、软件开发等手段大量被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高校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倾向于技术应用。而笔者则认为,实践教学除了有技术应用,还应该突出土地管理、土地政策方面的社会调查以及管理程序、方法的实践。因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应该是管理领域的人才,应该具备管理者的素质,从与现实的联系来看,我国各级各类的土地管理部门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与土地相关的管理事务,其复杂程度并不亚于某类土地应用技术。

误区三,对毕业设计环节重视不足。从现实情况来看,除个别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历史较长的高校外,多数学校对毕业设计环节不够重视。一是毕业设计选题随意。高校毕业设计选题多采用教师给定范围或学生自拟题目这两种方式,毕业设计的题目趋同性很强。二是学生毕业设计粗糙。本科生临近毕业最关心的是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事情,往往将毕业设计放在最后考虑,选择突击完成的居多,质量普遍不高。

(四)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的短缺

高校争相上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背后是师资队伍短缺,结构不合理。与部分学者的看法不同,笔者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短缺不是绝对数量的短缺,而是一种结构性的短缺。其一,公共管理学科下,不少非土地科学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开始转行,进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挤占了部分师资岗位。其二,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过程中,过分强调科研业绩,忽略人才的专业成长背景。其三,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涉及范围较广,不少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挤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岗位。

二、推动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本科教育是解决从“不会”到“会”的问题。因此,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厚基础、宽口径”的理念,最大限度让学生了解本专业,以便从中选出学习的兴奋点。针对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强化主干课程

专业课要根据本专业人员在业务上的特殊要求设置,应当体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点,设置多方向,增加信息量。其中,特别需要强化主干课程设置,将尚未开出的主干课程补充完整,有条件的情况下辅之以选修课程。

2.尽快形成一套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的开设主要受制于各高校的师资力量以及专业的发展定位,存在差异性在所难免。但从学科的发展来看,还是需要形成一套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保证本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也便于监督专业的建设。至于各类高校的差异性,则由核心专业课程之外的选修类课程体现。

(二)规范实践教学环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很强,许多重要的专业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对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规范实践教学环节,避免走入误区。

首先要正确认识实践教学,把它看作是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工具。其次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全面性,尤其要补充社会调查类、公共部门管理类的实践教学环节,必要的情况下应当借助管理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最后应特别强化毕业设计环节,改变当前应付了事的局面,具体做法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设定。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师资选拔方面应充分考虑各方面要素,特别是专业成长背景;在师资培养方面应逐步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梯队和以课程负责人为首的教学梯队,为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合作创造条件,全面提升师资水平;在激励机制方面通过课时奖励、教学能手评比等措施鼓励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同时应逐步改变仅靠科研业绩进行职称评定的做法,将教学业绩融入考评机制。

三、结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由于其建设历史较短,在专业目标设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本研究表明,当前各高校在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此种差异会随着专业建设的深入逐步缩小;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主干课程的设置,形成统一的核心课程体系,各院校不要因片面地强调特色,忽视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身的内在需求;要警惕教学实践环节的误区,实现实践教学的合理布局;同时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文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范文第5篇

一、新建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管理科学基础之上的新兴学科,其本身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也得到了新建本科高校的一致认同。但囿于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社会认可度、学校品牌等方面因素,新建本科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还不能满足真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1.实践教学学分及时间安排不足

新建本科高校大多能够按照教育部2011年7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有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项目。但实践教学总学分一般只占总体学分的20%左右,这中间还包括思政实践和军事训练,用于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学分实际只占15%。而在学时的安排上,除思政实践和军事训练外,大多集中安排在第二三学年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两周和第四学年的下学期。这种极低占比的实践教学学分及时间的安排,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难以保证学生能力培养的全覆盖,在实践教学的实施上也难以保证过程的完整性、连续性,满足不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差别不大

对完成培养目标而言,实践课和专业理论课是相互促进的。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有关问题。在有些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实践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实践教学大多采取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上机模拟练习等方式进行,对学生而言似乎还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并没有太多的实践能力锻炼设计在内。这样的实践教学达不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3.实践教学可利用的资源较少

新建本科高校一般很少建有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很少建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实验室,大多是与相关专业共用,或只是拥有一套含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相关教学仿真软件。有的新建本科高校甚至没有实践教学相关科目的教材或课程指导手册,有时需要相应的任课老师根据实践教学对应的课程教学大纲临时编写。实践教学资源的缺乏让很多实践课程教师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更无从谈起。

二、新建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用资源不足、实践教学理论化、学时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无论是因为社会就业的压力还是专业培养的要求,新建本科高校大多已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但尚未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较少的学分、较集中的时间安排,显然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的具体表现之一。没有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去制定培养方案、设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是目前大多新建本科高校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的通病。

2.实践教学师资建设落后

实践教学对指导老师的能力提出了不同于理论教学的新的要求。要想在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有针对性的指导,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有相关实践经历和经验并善于总结指导,这些应该和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一样成为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必备的条件。新建本科高校中的教师目前极少数具备这样的条件,导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实践教学理论化,不能更多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缓慢

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项资源的支持,包括各项教学资源、实验室资源、实习实训基地等。新建本科高校由于整体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依赖自身能力建设相应的实践教学资源工作进展缓慢,立项少、成果不明显;理念及资金的匮乏,导致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实验室计划不断拖延;缺乏社会知名度和总体规划,导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挂牌少,真正能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发挥作用的更少。

三、优化新建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新建本科高校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上要不断优化。

1.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在当前普通高校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应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定位应该是培养能较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诚信品质、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熟知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及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业务技能,能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与管理,以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应用型专业人才可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围绕此目标,新建本科高校应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按《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件)的要求将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提高到专业教学总课时的30%以上;科学设计实训教学环节,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修订)》的要求,对各职能模块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都开设相应的实训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做实做好课外实践环节,通过沙盘训练、学科竞赛、模拟职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深化实训课程体系改革,专注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

人力资源管理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深化实训课程体系改革,要不断对实训课程的内容、形式进行研究,既要做好实训课程内容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修订)》的对接,也要处理好实训内容的更新问题。本科毕业的学生应具备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能力,实训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该涵盖各职业功能的所有工作内容。例如,在招聘与配置上,实训的课程内容设计上要包含招聘实施、招聘评估、人员配置、劳务外派与引进等项目,还有结合当前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细化实训项目的课程内容、实施过程、考核标准等。在项目实训中,要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推行项目教学与专项演练,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业务技能。

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

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能力是影响实训过程是否顺利、实训效果是否达到的决定性因素。建立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当前所有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任务之一。新建本科高校中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教师通常很少,教师队伍大多由青年教师和兼职的退休教师组成。实践教学一般都由青年教师来担任指导。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指导实践的能力对很多本科高校来说都显得较为迫切。一方面,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措施支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提升自己,或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或实践锻炼,使教师能够了解企业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熟悉当前社会不断涌现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新问题,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正在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以此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案,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积极引进有丰富经验、并具有教学指导能力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到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指导中来。

4.多渠道并举,开发利用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新建本科高校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流程和技术规范要求,在构建知识教育体系的同时,应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技术技能训练体系,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实习的环境,这个环境主要就是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和校外的实训实习基地。当前部分新建本科高校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滞后的原因,既有资金投入上的缺乏,也有认识上的不足。学校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并要采取多种方式寻求社会和政府的支持,采取企业投资共建或捐赠、政府立项支持、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而对于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可以不局限行业、规模、地区,按照高校与基地单位共赢发展的思路来进行开发。要关注基地单位的需求,多通过帮助对方解决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或实现项目合作等方式开展实训实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