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教育

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教育

论文关键词:工科大学文科时代需要

论文摘要:当前工科大学文科的发展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很多工科大学对于为什么要发展文科,文科在工科大学到底有何意义都有过疑问,然而面对21世纪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是时展的需要,有着其独特的重要性。

工科大学为什么要发展文科,这是我们在一开始创建文科时就遇到的一个老问题。经过二十几年的实践,我们在这里简述为以下7种需要。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合的需要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人类的实践活动已内在地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当代人类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等,内在地呼唤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者通力合作,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

从世界来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已形成一系列跨学科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并在许多大规模的社会试验与社会工程中相得益彰、相互协作。由此可见,工科大学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正是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追求现代高等教育目标的需要

作为传递高层文化、探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教育,理应为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倾注自己的精力,让青年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和把握科学技术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它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它并不是高等教育目标的全部。

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的培养,仅从科学教育的角度考虑是不够的。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人类精神宝库,用以教化人的精神,陶冶人的德行,训练人的素养,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为此,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心智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并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系统的掌握,应当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努力方向。

三、社会公共教育体系构建的需要

1998年随着我国行政改革的进程,高等教育行业也进行了一次大的体制改革。隶属于各部委(少数部委除外)的高等院校全部改变了原隶属关系,一部分归教育部,大部分划归各地方政府。这是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高等教育事业进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我国40多年来按行业构建的工科高等教育体系被彻底打破,随之构建的是全社会的公共教育体系。很显然,公共教育体系的任务是为全社会的教育需要服务,而不再是仅为某一行业服务,这无疑是原隶属于各工业部委的工科大学发展的一次良机。坚持原有专业特色和优势,大力调整学科结构,努力向多科型或综合型大学发展,尽早完成由为某一行业服务向为全社会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公共教育体系的需要。

四、工科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工科大学发展目标的需要。现在很多大学都提出要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一流大学,就要培养一流人才。而一流大学的建设,一流人才的培养都不仅需要一流的自然科学学科,也需要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这是建设一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必备条件。很多大学自诩是“工程师的摇篮”、“钢铁摇篮”、“邮电摇篮”等等。但是今天,时代要求一名合格的“钢铁专家”“、邮电专家”不仅要有精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必须具备一定的文理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原有的“摇篮”必须改造,必须要文科与工科协同发展,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否则,就“摇”不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钢铁专家”“、工程师”,就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目前已跻身国内一流大学行列的几所原工科大学的发展历程就是很好的例证。

其次是工科大学发展规模的需要。有些老牌工科大学,几十年来全校只有一个学科门类,就是“工学”,学科单一,专业老化,尤其是优势专业,学科点已经饱和,发展空间有限。而同时,一些传统工业对人才需求相对减弱。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学科发展和规模扩大。因此“,为了由单一学院变为大学,为了学校规模的扩大而发展文科”,实际上已成为许多工科大学一条不言自明的信条,他们关心的是文科能多上多少博士点、硕士点,能为学校多招多少学生,至于文科怎么发展则考虑和过问的不多。这一现象也恰恰说明文科在工科大学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文科也是工科大学欲求更大发展的现实需要。

五、工科大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需要

工科大学的文科教育对于工科大学生的意义,远不止于文科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并且有利于大学生发展感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成不断获取新观念的能力。人文素质既是人的情感、精神和道德的要求,也是一种富于创造性和批判性的科研态度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工科大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文理截然分开的教学方式,使文科受到歧视和排挤,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培养。这种过分专业化的教育造成了学生狭隘的知识结构和收敛的思维方式,使大批工科学生沦为缺乏思想的“工匠”。因此,对工科大学生来说,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具必要性和现实性,而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教育则是对工科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六、社会发展对文科人才的需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大力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2004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与时代和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还有许多不适应……因此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的管理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文科人才,但是原有的高等文科教育已满足不了社会对文科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几十年来国家投巨资建设的工科大学,无论在校园建设、教学条件,还是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已具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及时调整现有学科结构,努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文科人才,应是原工科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七、工科大学已有文科人才寻求发展的需要

几十年来,在工科大学中由于从事“两课”教学而陆续积累、沉淀了一些文科教师。“”前,这些教师大都是从工科转过来、经过短期培训的一些学生干部,或者是各行业中的调转干部。他们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性不强,学历层次不高,目前大部分已退出教学岗位。“”后,尤其近十几年来,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文科专业的创办,各工科院校都引进了一批各专业的文科教师,他们专业性强,学历层次高,大多有自己长期研究的领域。到工科大学后,他们已不满足于只上一些公共理论课或文科类选修课,而有一股强烈的要求发展专业和学科的愿望,希望自己不仅能成为文科公共课的教师,而且也能成为文科专业的教师,能够继续在自己钟爱的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正是这些教师,他们是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内在动力,他们是文科发展的基础和骨干。

应该提醒的是,工科大学的文科教师们:要善于把自己发展的愿望和计划融入学校的发展之中;要敢于主动与工科教师相结合,努力开创出文理交叉的新的领域和专业;要勇于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为在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事业而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