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教育资源及其管理

数字教育资源及其管理范文精选

数字教育资源及其管理

数字教育资源及其管理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来,德国在数字教育领域出台了多个重要战略和政策,并通过若干数字化教育改革举措,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德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数字化教育的开展、我国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德国;数字化教育;战略;改革举措

德国不仅是传统的经济和科技强国,教育水平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德国积极推进数字化教育改革,以期最大限度地推进教育发展的数字化,以实现“所有人+一切内容”的2030教育战略图景。

一、德国数字化教育战略概述

因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故教育主权在州,联邦政府不直接管理教育事务,只保留监督权。但目前,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全球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继续保持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德国联邦政府也开始主导推行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教育改革。近年来,德国在各级各类教育领域均出台并实施了多项具有德国特色并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政策和举措,尤其是在数字化教育领域出台了多个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和政策,如2016年10月,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以下简称“联邦教育部”)出台“数字型知识社会的教育计划”,同年12月,各州教育、文化部长联席会议(以下简称“KMK”)出台“数字世界中的教育”,2018年11月联邦政府出台“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和2019年4月联邦教育部出台“数字未来:学习·研究·知识”(2019)等国家数字教育战略和政策。其中“数字未来:学习·研究·知识”战略更是细分为“职业培训4.0”“MINT(MINT分别指数学、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相当于美国的“STEM”教育)行动计划”“数字高校2025”“数字学校协议”等针对不同教育目标群体的多个分战略。以“数字世界中的教育”为例,该战略提出,使用数字媒体和工具的学习应从小学开始。各州应积极和自主地将数字化技能纳入其教学和培训课程以及框架课程。这不是通过一个单独的学科课程来实现的,而是成为所有学科课程的一部分。针对每个学科自身的不同特征,采取特定的数字化教学方式。数字化教育内容的不断扩大也使学习者越来越多地承担起规划和设计个人学习目标和途径的责任,将培养起日益重要的终身学习理念视为必需的基本技能。KMK的目标是,如果可能的话,到2021年,每个学生都应该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的任何时候,使用数字学习环境和互联网接入。“数字世界中的教育”还有约束力地确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字化技能框架,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领域,每项技能又包括若干项二级能力:搜寻、处理和存储(包括搜索和筛选、评估和评价、存储和检索);沟通和合作(包括互动、分享、合作、了解并遵守规则“网络礼仪”、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和呈现(包括开发和生产、进一步处理和集成、遵守法律要求);保护和安全行动(包括在数字环境中安全行动、保护个人数据及隐私、保护健康、保护自然和环境);解决问题和行动(包括解决技术问题、根据需要使用工具、确定自己的缺点并寻找解决方案、使用数字化工具和媒体进行学习、工作和解决问题、识别和制定算法);分析和反思(包括分析和评估媒体、理解和反思数字化世界中的媒体)。各州承诺,确保所有在2018—2019学年进入小学或中学一年级的学生都能够在义务教育结束时获得该框架规定的能力。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框架要求也呈现出动态发展[1]。

二、德国数字化教育改革举措

尽管德国是最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一,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前,德国的教育数字化发展程度却并不尽如人意。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于2019年11月的“数字化终身学习准备状况指数”报告显示[2],德国的数字化准备总指数、数字化学习机构和政策在27个国家中均排名末位,在学习参与和成果上排名第16位,排名最靠前的数字化学习可用性也仅列第9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秩序,但也意外地为德国教育开启了数字化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德国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的不足充分暴露。即便是在巴登-符腾堡州、巴伐利亚州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州,在网上教学过程中相关支持服务系统也故障频频,多个网络教学平台崩溃[3]。危机倒逼改革,德国各级政府和相关主体也正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一)联邦政府改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1.“数字学校协议”及其补充协议“数字学校协议”是德国于2019年的数字化教育战略———“数字未来:学习·研究·知识”中关于加强中小学数字化建设的计划,主要用于改善硬件设施,开发数字化课程。联邦政府最初计划在“数字学校协议”下,为全国的中小学数字化学习基础设施拨款50亿欧元。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联邦政府为“数字学校协议”增加了三个补充协议,加大了资金投入,总拨款将达65亿欧元。(1)“紧急设备计划”,拨款5亿欧元,用于帮助学校采购笔记本电脑,并将其出借给无法在家中使用自有终端设备的学生。(2)“管理员计划”,拨款5亿欧元,用于支持在学校负责数字化技术的管理员。(3)“向教师出借设备计划”,拨款5亿欧元,用于帮助学校采购笔记本电脑并将其出借给教师。2.“数字教育计划”2021年2月,德国联邦政府启动了“数字教育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数字化产品改善学习条件,进一步发展通过数字化形式提供的学习、教学和培训,全面提高人们的数字化技能。“数字教育计划”不仅可支持必要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将促进数字化学习工具的发展。首批两项具体措施为:(1)逐步建设“国家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计划”的核心是创建一个全新的“国家教育平台”。“国家教育平台”的目的并不是要新建一个数字化学习平台,而是要建设一个在德国和欧洲范围内都可访问的平台系统,将现有的和未来新建的各类数字化学习平台连接起来。“国家教育平台”不会限于某个教育机构或某个教育阶段,而是要为所有人提供教育课程,为整个教育事业提供支持。理想情况下,当“国家教育平台”建设完成后,每个用户都可以在平台上便捷地找到合适的课程:教师能获得优质的数字化教材和适当的教学支持;员工能在继续进修门户网站上获取必要的信息;培训人员和考官可以找到需要的材料和有用的数字化工具。此外,公民将来能够在“国家教育平台”上以数字化方式安全、加密地存储他们的教育证书(即证书和文凭)和其他教育资料。(2)开发“城市-联邦州-数据流”学习App。该学习App是在联邦政府的赞助下,由德国成人教育协会开发的,旨在使所有年龄段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借此独立开展数字化学习。该App将在“数据素养”领域为感兴趣的公民提供可自由访问的非学历教育课程。除App版本外,德国成人教育协会还与“KI-Campus”合作开发了基于浏览器的版本,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各州积极开展数字化建设自2020年3月中旬以来,各联邦州政府根据当地教学所需,基于已有的特色资源,纷纷出台了自己的数字化建设方案,创设了相应的网络平台与虚拟课程。如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作为最早发现疫情也是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各中小学于3月中上旬全面停课。鉴于此,该州学校质量与教育研究所向全州开放了MEBIS网上学习平台,为教师开展互动授课、课程资源的融合提供了可能。在柏林,教育管理部门进一步推广了“柏林-学习空间”。通过该空间,教师可以很便捷地建立属于自己的虚拟教室,为学生提供各科目的学习资料,实现互动式的虚拟化课堂教学。值得一提的是,平台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师生提供上课互动的可能,还助推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学习资源共享、课程材料的交换和合作。目前柏林已有460余所学校利用该平台展开日常教学。

(三)高校开展数字化国际合作德国许多高校不仅在疫情期间扩大了其数字化课程的范围,而且正在尝试以数字化的形式开展与外国高校的国际合作。这次的疫情危机也为重新设计超越以往地理、政治和社会界限的高校国际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联邦教育部将通过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向“国际虚拟学术协作(IVAC)”计划提供约550万欧元的资金。到2021年底,该计划共将资助41所大学的48个项目。IVAC计划的项目内容各不相同,如在“VirtualEx-change+”项目中,西鲁尔大学将与美国合作大学共同以虚拟形式提供通讯、数据分析等六门课程,这一项目尤其应覆盖由于经济、时间或地点等限制而无法进行任何实体交流的大学生;在“对话与交流的协作课程”项目中,勃兰登堡工业大学则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迪肯大学在联合培养硕士的框架下,将虚拟课程作为实体交流的补充。

三、德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我国的数字化教育战略德国联邦教育部、各州教育、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均颁布了国家层面的专门的数字化教育战略,其他一些部级战略也涉及数字化教育战略政策的相关内容。我国也应在目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基础上[4],结合我国国情,尤其是当前的教育数字化程度,对未来的教育数字化进程以及未来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预判,完善我国的数字化教育战略和国家数字化教育的政策体系。(二)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数字化教育资源德国长期以来致力于打造数字化的教学平台,大力建设数字化校园,使师生可以在网上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随着相关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日臻成熟,各种管理平台和软件之间缺乏兼容性的问题开始凸显。近年来,德国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各平台和软件之间的兼容性,搭建部级公共教育平台,吸引优质教育资源入驻,并建立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以便拥有不同学习需求的个人或机构能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我国也应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数字化教育资源,推动整合大量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平台的建设,并打破壁垒,积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

(三)加强高校的数字化国际合作德国许多高校正在与外国高校积极开展数字化形式的国际合作,如与外国合作大学共同以数字化形式提供课程等。德国联邦教育部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支持高校在国际学习、教学和交流过程中的数字化转型。我国一些高校也已经通过在线合作授课、虚拟教室学习、虚拟社区交流等形式,搭建起了数字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今后,我国高校还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新技术,通过云学习、云交流、云合作等不同方式,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构建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形态。四、结语当前,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也正从理念及实践上影响和改变着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这也给全球化世界中的教育改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德国制定的关于数字化教育的战略政策和实施的改革举措,蕴含着德国对数字化教育未来发展路径的预判,展现了德国用教育推进工业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意识,对我国数字化教育的开展与发展、我国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都具有诸多的借鉴价值。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在同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也指出,中国正在大力建设“数字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数字中国的建设,都离不开对数字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数字化教育的实施。数字化时代,不仅要把数字化技术作为教育发展的工具,更应将数字化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5]。参考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将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教育创新和改革,能够推动数字化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作者:邓舒 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数字化教育举措2

一、引言中职会计教育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关注着会计行业发展变化并不断调整会计教育的方向,以培养学生融入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行业。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收集海量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为会计人员减轻了负担,也为会计教育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面对大数据给传统会计教育带来的冲击,中职会计教育如何在创新的基础上转变教育模式值得深思。

二、大数据时代中职学校会计教育现状及变化

从中职教育本身意义出发,中职会计教育旨在培养能够从事相关会计工作的实用性人才。但范玥等学者指出,尽管中职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但在学业完成程度上并不理想,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实际操作都不能达到实用型人才的标准。曹伟萍等学者指出,大数据的内涵就是经济高效地从高频率、大容量、不同类型的数据结构中获取需要的价值并充分地运用到智能化信息技术中。针对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会计领域逐渐出现泛会计化和非会计化现象,会计工作岗位减少。因此,中职学校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新环境下的会计工作,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韩德静学者指出,以大数据为发展背景的会计教育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从核算型会计向智能化管理会计过渡。这就需要让学生了解会计相关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了解不同会计科目代表的内容及资金的运转,也使得中职学校开始着力提高师资力量,鼓励核算型教师接受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谭青等学者指出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体系在“大智移云”时代已经显得有些滞后,教学理念、方法、考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需要被讨论。中职会计教育需要与信息化时代接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向社会输送高质量、多元化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三、大数据时代中职会计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专业课程内容单一化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在过去为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吕春莹学者指出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环境,会计教育明显出现滞后。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传统会计教育的培养模式千篇一律,培养的初级会计人才居多,而具有自我分析能力的中高级财务会计人才却很少,会计人才结构单一,这表现出我国会计人才结构失衡、培养目标同质化。其次,中职学校开设的会计专业课程很多,这些知识都是会计从业者进入会计行业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这些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操作,确保了学生在掌握这些会计基础知识后可以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核算中。但在大数据背景下,很多企业开始引入信息化、智能化服务进行核算分析,这对仅仅掌握基础知识的会计人才来说存在困难。因此,教学内容就需要紧跟时展,在会计课程中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学习内容,满足企业财务工作方面的需求。

(二)中职会计教育重核算方法、轻思维模式传统会计教学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叶志锋等学者指出,这种固化的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当下大数据时展需要,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会计从业者应该具备会计思维模式与财经素养的培养。一味地强调会计学科知识,而缺乏对会计行业及学生需求的关注,就会出现中职学生掌握了会计知识却很难有效地应用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现象。大数据时代,新技术已经实现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智能化、自动化,这一发展变化为中职会计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呈现出开放、共享、联通的氛围,在这一趋势下,如何将会计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管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上成为中职教育正在探索的一大难题。

(三)中职教育落后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大智移云”时代一切皆可数据化。目前的中职会计教育局限于账表的数据结构,忽视了经济业务产生的过程及外在影响因素等非结构化数据,这就使得中职会计教育局限于会计相关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例如数量、价格等定量数据,导致培养出的会计人才忽视了定性数据及非结构化数据的作用,从而使得数据重复进入信息系统,影响会计决策者有效利用信息进行判断。(四)大数据背景下专职教师的缺乏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师资结构呈现骨干教师少、青年及年长教师多的两极分化的格局。不同教师的会计教育理念及对大数据等新事物的理解不同,从而产生了专职教师在数据分析能力上的差异且大数据方面的科研成果也不曾增加的现象。另一方面,受国家打造金课政策影响,中职教育的重心落实到教师教学上,而对教师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没有过多关注。此外,中职学校在会计教师培养上既没有开展与大数据相关的培训课程,也没有提供大数据软件学习的渠道和机会,这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掌握数据分析的教师数量。在当前会计从业者朝着更加多元化、智能化、信息化、创新化形象转变,这就要求中职会计教师能够关注会计及会计教育的实时动态并吸收更多的教学资源,包括会计软件的学习、数据核算、信息分析和管理等。四、大数据时代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路对中职会计教育来说,会计既源自企业相关会计工作又服务于企业会计,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技术的更新使得中职教育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大数据时代要求中职学生既可以做到人文交流、学科开放,又可以做到整合数据、提炼信息。重视数字经济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学习,以培养具有人文交流意识和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的会计专业人才。立足于数字化时代,会计教育要变革,首先就要搞清楚会计的本质是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提供信息管理。从这一角度出发,中职会计教育的改革就需要立足于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即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呈报能力。其次,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投入会计教育研究中,丁金川等学者提出的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加强通过数据进行职业判断和信息管理能力及提高“大智移云”等相关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比例等观点成为热点,不断地冲击着传统会计教育,在这一冲击下,中职会计教育进一步确定了发展方向。五、大数据时代中职学校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一)更新课程内容,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大智移云”时代,新技术发展很快,会计教育的内容就需要不断更新,这给中职会计教育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会计电算化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展了会计教育信息平台,大数据、信息技术、模型建构等交叉学科丰富了会计教育内容。其次,面对具有智能化、数据化、多样化的大数据技术,单纯地依靠中职会计教育现有的教育资源来培养符合大数据背景的会计人才是不够的。为此,中职学校需要与外界其他教育机构或企业组建教育联盟,通过教育联盟进行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实践中掌握数据分析与运用。校内,针对中职会计教学,推动数字化改革,实现整个会计课程体系从内容到方法再到评价等多方面转变,创建会计核心课程,重新组构中职会计教育体系。

(二)加强学生自主能力及数据挖掘能力的培养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开放的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这一背景下,中职教育应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主动接触新事物的思维。此外,面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中职学校在会计教育上应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数据挖掘及处理能力上,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利用智能会计进行数据分析、核算、决策、管理,积极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训相结合,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学习,利用数据挖掘的工具提高学生的数据核算、分析、管理的能力,顺应时展的潮流,另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数据挖掘的认识以及掌握数据挖掘的相关工具,并实现在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利用。

(三)大数据时代支持数字化教育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这些信息数据中蕴含着一般人无法察觉的信息,挖掘和分析这些信息对开展会计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中职学校应该主动利用大数据,将数字化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挖掘、分析、管理数据的能力,让学生跟上会计行业发展的趋势。中职学校开展“大数据+会计”教育,首先应该学习与大数据相关的会计软件,接受会计行业数据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变化。其次,中职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时必须注意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互联网环境及可以存储适量数据的数据库。为此,中职学校的数字化会计教育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分析管理的财务平台,并为学生安排更多的实习机会。六、结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中职会计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对会计企业的业务处理也带来一定影响。为了应对挑战和机遇,对会计行业来说,必须不断地优化升级、持续发展。对中职学校来说,必须顺应时展调整教学内容,优化培养方案,提高专职教师的教学水平,重点关注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数据平台,以供实践练习来适应会计行业的变化与发展。

作者:冷紫薇 师佳英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数字化教育举措3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数字化教育中的教学和学习的工具,它以互联网为媒介,将教学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数字化资源的特点就是具有网络化、智能化、开放性、碎片化、虚拟化等特点,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优质资源从校本资源到区域资源的优质资源安全共享。这样的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教育者和受教育的发展需求。

一、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特征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共享过程中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教育特征,二是传播特征。深入分析这两种特征有助于正确认识数字化资源共享。

(一)教育特征1.科学性。高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掌握生存技能,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提高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因此科学性、准确性是高效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第一教育特征,同时其资源需要共享,标准、参数和格式也要符合科学要求。2.动态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因其存在形式的特殊性,更新的速度能达到以分/秒计算。随着社会需求和时代变化,教育内容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同时载体形式之间因计算机技术和虚拟技术的进步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动态转化,因此动态性成为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基本特征。3.周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主要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其主要围绕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等要求进行建设,内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由于教学改革和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数字化教育资源必须不断更新和重建,其更新的周期为1月至1年,重建的周期为3-4年。

(二)传播特征1.共享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长远规划是进行资源共享,提高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其传播时需具备共享的标准、参数和要求,同时在共享传递、交换的过程中会产生再生信息,再生信息的共享可以巩固和丰富数字化教育资源,增加共享信息量。2.多媒性。高校数字化资源以数字化课程建设为中心,其载体形式涉及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传输的介质是网络、光盘、广播等,学生接收的实体终端为手机、电脑、iPad等不同媒体,天然具备多媒化的要求,符合现代教育传播的需要。3.互动性。高校数字化资源因传输介质的特殊性,资源辐射的范围大,参与学习的主体丰富,信息双向传递的时间短、效率高,互动方式可以扩展到人与人交互、人与机交互、机与机交互,互动的群体可以是一对一交互、一对多交互、多对多交互,互动性是高校数字化资源最为显著的传播特征之一。

二、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供给机制有待建立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供给主要包含政府、市场、公益和自我供给四种模式。高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仍以高校院系自建为主,能够支持本校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但建设周期较短,缺乏动态完善和长期维护,导致资源的更新往往滞后于师生的需求。同时数字化资源供给往往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规划局限性大,兼容性不高,共享的概率小。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供给机制,保证供给来源的多样性和竞争性,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度。

(二)资源共享的实操性受到限制高校之间“差异性”成了共同分享教育资源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共同分享资源的现实操控上(譬如转换学分这个问题)。每一个高校培养目标不同,建设数字化资源的重点也会产生差异,这种不兼容性会造成资源共享的实际操作难度,影响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另外,在资源共享里的阻碍就是每一个高校教学方式的不同,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学生其学习方式的取向也大相径庭,现代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建设数字化资源和分享过程中学习方式设置难度也不断升级。所以不方便院校之间学分的互相认可、计划教学的安排和课程上的相互选择,直接影响了院校共同分享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及认可性。(三)资源共享效益较低当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领域相对单一,共享的范围重点集中开放的精品课程上面,共享的内容较为集中。图画、书籍、文献、资料、选修课程、名师课堂等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以及教师资质的交流等共享活动并未进入高校数字化资源共享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共享资源的吸引力。要正确认识资源共享的深刻内涵,即一切可以共享的数字化资源,不仅是共享静态资源,还应包含共享活动资源,不仅是共享固化资源,也可以共享动态资源。建立课程、素材、题库、活动、讨论、评价等多方位资源共享要求,真正从学生需求出发,满足学生混合式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要求,通过创新和改进网络等共享工具和平台,扩大资源共享受益群体,实现资源共享效益最优化。

三、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对策

(一)创建校际公共服务体系校际公共服务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高校及其他高校之间共享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及平台的保障体系。该体系应由政府或高校主管部门为主导,高校和开发企业等社会团体为补充,为各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的共享管理、使用和服务。其中主导部门牵头进行规划与建设,诸如顶层设计、经费保障、分工协调和制度保障,该服务体系的建立是高校间进行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前提和保障,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对于高校教育现代化和数字化具有非常重要推动作用。

(二)健全教育资源共享产权制度由于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放性特征,导致资源归属问题成为高校自主投资建设的主要障碍,必须合理界定资源所有权,遵循“谁投资、谁所有”原则。一旦明确了所有权,与之相关的其他权利与权限便能得到清晰界定,对于激励与约束资源拥有者对资源的更新与管理有重要作用,例如可以设置权限决定资源使用的功能、模块和更新,从而有效地避免因为所有权归属不明而导致的资源在分配与利用过程中的闲置和浪费。同时建立健全教育资源共享产权制度,能够让资源所有者根据建设情况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后期的维护和管理,避免政府或主管部门的二次投资,形成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良性发展。

(三)建设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各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自主使用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和完善,主要是依托各校园建设的局域网来进行使用,已完成一定的系统设计和平台建设。但进行校际共享的基础是具有优质的共享平台,以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这是当前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建设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平台建设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标准。标准化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在建设共享平台的时候应该严格遵循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技术标准,包括统一资源制作的要求与资源属性描述方面,以规范资源建设行为,为资源的共享交换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平台管理。根据平台开放共享以及运行的实际情况,拟定一系列管理规范,诸如平台的使用管理制度与办事流程,涉及平台租用、仪器使用、技术服务等各个方面。三是严格资源评审,保证平台资源质量。共享平台应将资源建设主体、参与方与共享使用者等组织起来一起制定一份平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对上传到平台的教育资源进行审核、筛选、优化等,以确保资源的质量。

(四)构建立体化课程资源体系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需要整合课件和网络资源,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体化学习服务,制定体系化、立体化的资源,来满足高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进行资源规划和建设时实现专用教材与教学课件建设一体化、教学课件与网络资源一体化、课程资源与支持服务的一体化、终端设备与课程资源的一体化,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效果。结语在高校间树立切实的共享资源意识,共建共享所需资源,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共享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够较好地丰富和补充高校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也能促进和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但要深入认识共享的内涵,结合目前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使用的实际问题,创建校际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教育资源共享产权制度,构建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和立体化课程资源体系,激励各高校参与共享的积极性,保证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形成各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双向推动发展态势,共同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使用。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许哲,刘名卓.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新动向与动力机制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2):1-5.

[2]程结晶,黄晶晶,潘琰.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途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4):125-129.

[3]宁宁.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云共享模式与机制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4]周邦瑶.高职院校数字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框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6):173-175.

数字教育资源及其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教育管理由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1]。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单元,必须要在思想上贯彻落实、在理念上与时俱进、在方法上创新发展,推进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教育管理体制信息化创新与发展,全民提升民办高校的教育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水平,构建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高质量民办教育体系。

一、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内涵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的职责、权限的划分等[2]。民办高校属于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民办高校的组织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及权责划分[3]。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势头迅猛,但民办高校的办学方式、办学主体有着很大的差异,使得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差异。这也是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转型和创新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涉及民办高校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领导职责划分、政府管理权限及相互关系等管理制度,是推进民办高校高质量持续发展的保障[4]。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必须要平衡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办学主体、高校内部、社会与学生等各方的需求,才能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社会与学校及学校内部各种关系的平衡,推进民办高校的持续高质量发展。这是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进及创新的内在因素。

二、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权责划分不明确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办学主体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有:社会资本投资型:例如北京吉利学院,由吉利集团投资建设办学;教育产业投资型:例如仰恩大学,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的仰恩基金会独立办学;多元投资结合型:例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由国有投资为主,吸收其他社会投资。从我国当前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来看,民办高校的投资者、管理者及办学者有着很大的不同,使得民办高校组织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及权责划分也不相同[5]。我国很多民办高校没有通过设置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与投资者权责分离,使得民办高校的自主办学、自主管理能力十分有限[6]。虽然我国民办高校属中央或地方统一管理,但受到投资主体的影响,加上现有民办高校的自主权在不断扩大,使得中央或地方的管理权限与投资主体、民办高校自身的管理权限产生冲突。

(二)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民办高校的隶属关系较为单一,从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来看,基本形成了以中央、地方及各部委厅局分别办学与管理的单一隶属关系,导致很多民办高校的创办与专业的设置重复,出现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现象,降低了民办高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7]。有的民办高校为了快速地收回建校办校投资,采取与国外高校合作等各类办学方式吸引生源,导致各类教育资源浪费。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没有设置独立的民办高校管理机构,使得民办高校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造成民办高校教育资源无法统一配置、统一协调[8]。

三、信息化背景下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一)运用信息化思维,创新教育管理理念

思维决定出路。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不仅面临着国内公立高校的竞争压力,还面临着国外高校的冲击,民办高校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信息化时代,民办高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寻求改变,汲取国内外高校优秀的教育管理体制,改善自身教育管理体制的不足。信息化的发展是以网络、数据及现代通信为基础,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高效性等诸多特点。民办高校教育管理要深刻把握信息化的特点,运用信息化思维,创新教育管理理念。一是具有包容性。由于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历史较短,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够成熟。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要积极向欧美等民办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学习,汲取他人优秀的教育管理体制,结合国内的教育发展特点,制定符合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教育管理体制。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统筹规划教育资源分配;由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当地的教育资源,开展民办高校教育管理,强化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权责;由民办高校自主办学、自主管理,提升民办高校的独立办学能力。二是开放性。随着信息全球化发展,民办高校不再局限于独立办学、独自发展,更多地与企业、公办高校、政府及国外科研机构合作,促进民办高校的教育开放,提升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民办高校教育管理要更加具有开放精神,既要与企业、公办高校、政府及国外科研机构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自身的优势,学习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教育管理体制;还要发挥信息化技术,调动全体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力量,为民办高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吸收更加广泛的办学投资。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资金保障,有利于民办高校全身心投入到教育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三是高效性。信息化最大的特点是高效。民办高校教育管理要秉持“高效”的管理理念,简约管理机构、强化管理领导、优化管理职能、培养管理人才,为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进提供保障条件。

(二)借助信息化方法,强化教育管理领导

信息技术是改变现代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中央及地方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为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中央教育行政部门设置专门的民办高校管理部门,与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共同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实现对民办高校统筹协调。地方政府要发挥地方教育部门和地方信息化职能部门的力量,形成地方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机制,明确地方各级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民办高校的投资者、办学者及管理者要推动高校内部组织领导,推动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强化校级、系级与班级的协调组织,发挥学校组织领导作用,强化内部领导。从而形成“中央统筹、地方负责、院校管理”的组织领导管理制度。二是强化机制领导。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进要由中央牵头、地方推进、学校负责,构建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信息化系统。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建设国家信息平台,设置地方政府用户和院校用户功能,地方政府按照中央要求完成相关服务及管理职责,院校按照中央及地方各级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及工作。地方政府基于中央国家信息平台,结合地方民办高校的情况,推进平台优化,满足地方民办高校教育管理要求。民办高校要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学校内部信息平台建设与维护。三是制度领导。随着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信息化发展,中央、地方及民办高校要及时地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工作要求,明确各个岗位的人员工作职责。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信息化发展是服务教学和管理各个环节的,必须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例如教学项目申报、招标采购及建设项目验收等各项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并录入管理系统,形成信息系统目录及资源清单。

(三)搭建信息化平台,推进教育资源整合

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壮大,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频繁发生,使得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水平低下,无法满足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搭建信息化平台,推进民办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价值。一是构建信息系统统筹资源。民办高校网站、合并、转设等各项工作都体现出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质量。中央要构建信息系统,实现民办高校资源统筹,合理分配民办高校资源。例如民办高校要推进网站域名的统一建设,使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域名edu.cn;中央要对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统一分配,避免各所民办高校的专业重复、专业缺乏特色。二是实现教育资源数据管理。信息化发展推动了大数据应用及发展,为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条件。民办高校要基于国家信息平台,推进学校大数据库建设,将学生学籍与成绩、教学与就业、图书与文献资料、教师档案、招标采购、基建等各类数据进行数据管理。同时制定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及共享管理制度。

(四)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教育数字管理

信息化技术具有便捷和高效的特点,能将繁琐的流程变得轻便化。民办高校的发展壮大使得学校管理工作重、业务项目多,信息化技术能够克服现有的管理困难,提高管理效率。一是实现教育办公数字管理。民办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及管理需求,对管理业务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各项业务的内容、流程及要求,采用线上审批系统,通过线上完成各类行政管理手续的申请、审批及流转等工作,实现线上办公、流程信息化。民办高校为了提高内部管理效率,还要积极使用远程协同办公、视频会议等信息化办公形式,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二是实现管理流程数字管理。民办高校要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学校、教师及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管理服务,减少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例如学生报名,只需要通过系统提交个人信息申请,学校学工办等部门接收学生申请后予以审核,学生提交的信息完整无误即可审批通过,学生收到审批通过的信息后即可线上完成学费及其他费用缴付,缴付成功表示学生报名成功。这样大大减少了教师现场资料审核工作量、学生现场缴费风险,提高学生报名效率。同时,学校可以直接通过系统完成学生新学期档案归档。三是实现监督数字管理。民办高校要想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必须要接受学生、社会及各级部门的监督。中央及地方政府可以推进民办高校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学生、教师及社会均可通过线上平台对学校行为、教师行为及其他违规违纪进行投诉,相关监督部门即可查看投诉,方便监督部门对民办高校进行监管。同时,还可以建设诚信信用系统,将投诉纳入民办高校的诚信信用等级中,监督民办高校合法合规办学,切实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五)发挥信息化优势,推进信息基础建设

信息化背景下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既要运用信息化思维,也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使用必须要重视信息化建设投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信息化技术资金投入。民办高校要重视信息化技术投入。民办高校在没有财政支持的背景下,要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时,民办高校除了依赖于社会资本及教育产业基金等投资以外,还要积极扩大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投资,为学校信息化技术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加大信息化技术研发。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机构,既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重视科研工作。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信息化发展还必须要依托高校自身,只有重视信息化技术研发,才能减低学校教育管理各类信息系统的使用成本。三是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引进培养。民办高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引进信息化技术人才,打造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为学校信息化系统的研发及使用提供技术支持。

四、结语

数字教育资源及其管理范文第3篇

教师远程教育素养是指在信息理论基础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效地获取并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下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教师在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等四方面的基本态度和技能。现阶段,一个合格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如下基本远程教育素养:

1.教师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

教师的信息意识反映教师捕捉、分析、判断、吸取信息的自觉性,它强调对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的敏感度。新课程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应能自觉地意识到信息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能时刻感受自己对各种信息的渴求,并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信息能促进新课程教学;清楚认识到准确、完整的信息对制定新课程教学策略的基础作用,能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对自己的实际教学有价值的信息,具备将这些有效信息整合到教学中去的意识。

2.教师要具备崇高的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教师在获取信息,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师的信息行为必须合乎道德准则,不侵犯别人合法权益,不危害社会。互联网的出现及其发展,使人们的信息交互不再受现实条件约束和限制:距离消失、时空收缩、身份虚拟、位置不确定俨然一个无位置、无身份的“自由王国”,更使交流与沟通因“无限”而无所顾忌。这就要求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接受各样信息的过程中,要审慎选择科学的、有益的信息进行加工、再创造,以合成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益于教学有序进行的信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判断、评价和选择信息。作为传承文明,继往开来的教师,是否具有崇高的信息道德,关系到以什么样的思想来影响学生,以什么样的知识来武装学生的原则、立场问题,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祖国的未来,关系到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

3.教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教师对信息原理的理解以及对信息源和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应用等知识的掌握。新课程标准倡导信息知识与课程的整合,这就要求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育信息理论知识,掌握教育信息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传递信息工具的使用技能等知识。

4.教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能力

教师信息能力是指教师对信息进行选择、判断、收集、合成及传递的技能。选择就是筛选,判断就是辨析提取,整理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保存的能力;合成与传递则是在了解信息生成过程中探究其信度与效度,并选择简明快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要传递的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教师的信息能力是教师素养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主体。他们既是新课程的首席执行者,也是新课程最基层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其信息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基础,决定新课程的实验效果。

数字教育资源及其管理范文第4篇

摘要:壮锦是我国广西文化的瑰宝,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册。壮锦不仅有精致的工艺,其图案也带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美感与文化内涵并存。在现代化教学当中,越来越多的民族元素被融入其中,而壮锦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代表则更具有教育价值。本文针对其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做出相关论述,希望可对该领域具有参考价值,以此来促进我国文化教育发展。

关键词:壮锦文化数字化应用

广西隶属于我国西南,是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壮锦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手工制品,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后逐渐演变为如今的壮锦文化,且自成体系,以别具一格的图案、花纹,精湛的技艺和耐用的品质所著称。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多数工艺皆可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去完成,诸如此类的手工棉织工艺已不再是生活中的必备品,逐渐被现代化产业所代替。壮锦文化也是如此,它不再背负着让人们赖以生存的使命,更多的是被视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而被人们接受。这样将会导致我国文化遗产走向衰落直至消亡。因此,如何将其传承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课题。教育是一个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壮锦文化引入到课堂中来可以有益于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审美能力,丰富课程内容并形成特色课程,同时也有益于传播民族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壮锦艺术文化内涵

壮锦文化源自广西,它是壮族的织锦,在制作时以多种鲜明色彩的棉线或麻线作为材料,使用手工编织机编织而成。据史料记载,汉代时就已出现棉织工艺,唐朝时期被封建王朝列为贡品,后发展到宋代壮族纺织工艺以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锦”。时至今日,壮锦以自成体系,其图案及色彩极为鲜明且贴近自然。图案样式更是多种多样,可分为几何纹样及象形纹样。几何纹样常见样式有云纹、水波纹、回字纹等等。象形纹样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双龙戏珠、凤穿牡丹、鱼跃龙门等。壮锦所纹图案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和独特的审美观。

二、壮锦文化数字化教育

现阶段,我国已逐渐走向数字化发展,并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教学领域中,数字化教育已成为当前该领域发展的重要核心,自2020年以来,数字化教育更是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在当前社会环境的驱使下,我国多数学校均已引进数字化设备,利用先进的技术与课程相结合是实现数字化教学的核心。应当在整合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与其融合,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学习反馈系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使数字化教学在其中得到真正的发挥,从而实现数字化教学的价值。在课程当中融入壮锦等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元素时,合理运用数字化设备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视觉冲击。在课前,教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将有关壮锦元素的图片或音频等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并将其合理的使用到课件当中。运用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拉近学生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距离,使其“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美。三、壮锦在教学领域中数字化的应用

(一)壮锦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当中,可将壮锦素材引入到课程之中。在壮锦纹样当中,几何纹样有多种几何图案,例如长方形、菱形等。将这类图案引入到课程当中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几何图形,是学生学习该阶段知识的宝贵资源。将壮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当中,并科学的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同时也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二)壮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图形的认识在数学教学当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并从中衍生出多种课题,例如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整理并使用相关的壮锦图片及视频,并制作成教学课件,使用多媒体设备将其逐一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壮锦独特的美,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轴对称这一课程当中,教师可通过图片的展示提高学生兴趣,随后播放有关壮锦来源的视频以及讲述现实生活中,壮锦手工编织过程的不易,从而引起学生共鸣。课程引入结束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或它们具有什么特点等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思考或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定数学知识。

(三)壮锦在艺术教学中的目标艺术教育是我国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在其中更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壮锦美丽的图案不仅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其中更是蕴含着壮族的文化精神。艺术教学中,审美以及传统民族文化内涵都应当引导学生去了解学习。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正面的引导,形成学生保护及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意识。国家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融入到艺术课堂之中是目前艺术教育的侧重点。因此,壮锦是引入到艺术教学中的首要资源。在壮锦融入到艺术课堂之中,需要教师在课前详细的制定符合当前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该目标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主题,并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同时教师也应在课前对壮锦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整理有关壮锦的资源时也对其文化内涵做出深度探究,并在教学时与学生进一步沟通。制作的课件需具备简短,主题明确及色彩搭配合理的条件,将壮锦文化与数字化教学融合,突出教学重点。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道壮锦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发展及制作工艺有初步了解。(2)知道壮锦图案的纹样分类,并能够对其图案特点及题材进行叙述,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3)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壮锦图案进行观察,进一步了解壮锦图案的特点。(4)学生自行尝试绘画、临摹壮锦图案,将课程所学运用到画笔下,并大胆的使用色彩搭配。(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体会到壮锦带给人们的艺术价值及其文化内涵,更深入的了解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形成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壮锦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将壮锦文化引入到艺术课程中,需要注意课程题材的合理选择。在选题时应当把握重点,并选择能够凸显壮锦文化特点的题材。在选择图片时,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纹样图案,例如太阳花纹,其花纹就如太阳一般绚烂绽放,表现出该民族对阳光的热爱。象形纹样中的“双龙戏珠”可以体现壮族人民对远古神话传说的信仰。运用此类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壮锦图案进行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初步的理论学习之后再进入到实践,让学生在自身经验中体会壮锦文化的美及其文化底蕴。在壮锦艺术教学中,教学方式可分为以教师为主体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具体如下: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当中,可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在课前,可使用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讲述相关历史或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讲述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内容通俗易懂,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并保持课堂轻松愉快的氛围。之后便可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课堂之中,因为对于壮锦文化教学来说,光凭教师的口述是不足以将完整的壮锦文化传递给学生的,因此对于壮锦文化来讲多媒体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教师将课前制作好课件向学生进行展示,在良好的视觉效果作用下,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的接纳新知识。最后再通过演示法对学生进行更加直观的授课,教师可自行将壮锦手工制作或绘制的过程向学生展示。当制作过程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时,会有效提高学生专注力,并帮助其更好的理解,整个从观察到制作的过程也可以帮助学生对壮锦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同样也是将多种教学手法相结合。例如,在课前可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壮锦文化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其进行欣赏。在艺术课程当中,通过赏析让学生去观察及思考,提高自身审美能力,且这样的形式也极为直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欣赏方式并非只是将图片或视频随意播放,需要教师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安排。

当欣赏结束后,教师可提出问题,例如壮锦图案具有哪些特点,或壮锦图案与其他图案有什么区别等等。随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相互分享对壮锦文化的理解,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探讨研究。在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学会积极听取他人的想法,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合理分配每位学生任务。例如在制作作品时,将绘画、勾线、粘贴、填色等步骤进行分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相互合作能力,培养互助意识并增加集体荣誉感。当学生作品制作完毕后,可以增加课程的延申部分,可以向学习提出思考类问题,例如哪些行为可以帮助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让其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对本节课有更深刻的了解及掌握。思考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做正确指引,使学生知道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难能可贵,提升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这两种教学方式在课后都应当做出教学评价。评价由教师对学生作品完成情况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及学生相互评价三点组成。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注重灵活性及针对性。对于壮锦这类带有独特色彩的文化作品来说,学生在色彩大胆使用或抽象的设计中是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的,教师可根据作品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在学生自我评价时,应当引导学生对所做作品及知识掌握程度的角度进行自我点评,并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指出。通过自我反思使其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也可从中找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教学。在学生相互评价时,应当引导学生做正面评价,尊重评价人。同时认真听取他人建议,改正自身缺点并吸取他人长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壮锦文化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引入到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帮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中有效利用数字化技术,并使其与课程科学的融合,实现教学观念更新,以此来促进我国教育领域长足的发展。

作者:苏萍 单位:广西演艺职业学院

数字化在教育研究2

从2012年“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到2016年被纳入国家战略,各行各业不断被互联网的“速度与激情”改造着,教育作为全民关注的重要领域也必然会经历重要的变革。在科技应用不断迭代、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K12阶段的教学模式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随着各类线下培训机构转型线上及互联网科技企业涌入,线上教育模式越来越丰富。“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也让传统的教育出版企业感受到不断增长的压力。在互联网教育大潮奔涌而来时,如何挖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促进融合出版的转型升级,标准化的解答可能还在路上。本文试图从服务中学实验教学的一隅出发,回顾从纸质出版走向数字化融合出版的历程,初步梳理出中学实验教学与互联网教育融合发展的模式特征及市场前景,试图进一步探寻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创新、开发与自身“能力圈”相匹配的互联网教育产品的思路和方向。

一、中学数字化仿真实验项目的开发背景

在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教学也是理化生学科的灵魂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长期以来,中学的实验教学基本规范要求是在实验室或教室完成的,但由于受到实验设施条件不足(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和担心部分实验安全问题(往往由学生操作不当引起)等因素影响,再加上部分学校单纯从应试教学角度出发,不少中学的操作实验常常变成了“黑板的实验”“试题的实验”。上述现象的出现,显然是有悖于开展实验教学的目的。广东教育版《实验册》的编写正是基于为帮助教师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和记录实验过程,旨在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实验学习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册》出版后经过多年打磨,其内容已覆盖初中、高中阶段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所有必学实验内容,基本满足教材对于实验教学的要求。《实验册》年发行数量在广东省内超过1000万册,发行范围实现了广东初中生源全覆盖,同时成为高中同类产品市场中的核心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更加多元。传统纸质出版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辅助师生实验教学的需求,以线下用户为基础,积极开拓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线上教学模式的需求更加迫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实验册》产品升级的项目计划应运而生。对于多数传统出版企业而言,进入互联网教育领域,如何快速获取大量有效流量是一个显见的短板,《实验册》庞大的线下用户基数为新产品破除这一障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以广泛使用的学生群体为目标对象,编写单位联合网络科技公司开发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实验册》内容为依托,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和触摸屏技术,成功地将大量原有使用者转化成为线上实验产品的用户。

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运营的阶段性成果体现

“虚拟仿真实验”的内容体现了物理、化学、生物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包含了人教、北师大、粤教等版本教材涉及的实验内容。软件设计采用文字、图片、3D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复杂的实验教学内容数字化、细分化、简单化,向教师提供全套的实验教学方案,为学生的技能学习全过程护航。“虚拟仿真实验”在项目启动初期即被评选为“对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带动性和领先示范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并因此获得800万元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虚拟仿真实验”上线后成为国内第一个以初中、高中实验教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截至2020年底,先后拍摄和制作2500多个实验课程素材,以“虚拟仿真实验”为主体的“同步网络实验室”在线注册师生近100万人,注册用户范围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区)。除了主要在广东省内使用外,项目还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较大程度的推广使用,例如,以仿真实验为核心的教师实验教学软件已进入山东省教育厅《电教及软件推荐目录》;其嵌入的“班班通教学系统”在湖北省、广东省部分学校得到推广使用。

三、促进中学数字化仿真实验项目可持续发展

的几个重要因素“虚拟仿真实验”的成功上线,为传统教育出版企业介入互联网教育产品运营提供了一种思路和经验。借助政策支持,如何将线下用户转化为线上流量,利用平台提供更多可选择的线上教育服务,避免陷入技术迭代的成本黑洞,坚持“内容为王”开发思路,都是“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在未来的发展和运营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

1.政策推动是介入互联网产品运营的首要条件2019年11月,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意见》指出,学校要将实验教学纳入教学管理规程,分年级、分学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意见》要求,要把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和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理化生学科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上述政策文件表明,中学实验考察已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将有利于推动课堂实验教学真正展开,辅助实验教学的软件应用也将凸显新的发展机会。未来一段时间内,项目的持续开发和升级可围绕实验考查细则的颁布进程逐步实施,并根据各地考试需求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实验教学服务。

2.抓住应用环境变化,依靠产品质量提高竞争门槛互联网教育产品应用环境的变化可能缘于技术发展催生出新的运营模式,也可能是来自行业政策拐点的影响,也有可能是一些突发事件催生了行业的长期变化。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宣布2020年春季开学延期,提倡“停课不停学”,鼓励学校和培训机构将教育教学转移至线上场景。短时间内,国内大量科技公司和教育服务公司也纷纷针对教育行业提出了或免费或减免的支援方案,在线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经历此过程,相当数量用户的线上学习习惯被激活。当然,互联网教育类产品的准入制度必然受到相关政策约束,例如,早在2019年,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已联合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其内容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类APP,旨在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这是国家层面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类APP的政策文件,对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技术优势更为明显的互联网教育类企业,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则需进一步强化与教育教学研究部门的沟通,将内容研发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内容的权威性,考虑将推动并融入实验线上考查标准化建设作为项目持续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3.应用模式的选择成为产品设计的关键一环从出现至今,网络教育模式已经历过多个发展阶段,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诉求变化还在催生其模式不断优化和融合。例如,已出现了诸如平台模式、会员模式、垂直领域模式、直播互动类模式、1对1模式、O2O模式、freemium模式、B2B2C模式/家校互动等诸多运营形式。在“同步网络实验室”的运营初期,项目在会员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以部分免费的方式吸引了大量会员,但在会员变现方面并没有实现突破。项目运营一段时间后,开发者成功实现项目向O2O模式转变,即成功在纸质教材上搭载网络教学内容,通过线下付费,线上销售服务的方式实现盈利。后续发展方向,除了考虑延续成功经验,还可在产品设计中加入新的应用空间。例如,通过开发小程序,利用freemium模式扩大使用人群,增加软件下载数量和使用流量;运用垂直领域模式,结合各地实验考查政策的推进,重点服务部分地区或学校联合体,转向定制实验考察项目,协助完成教学任务;打通线下实验和网络仿真实验消费通道,品牌化经营线下实验产品,将一部分不适宜网络开展的实验转化为线下购买需求。

4.审视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风险,挖掘产品核心竞争能力在线实验作为互联网教育产品的一种,自然也会面临线上教育产品共通性的挑战。目前看来,线上教育面临的挑战更多来自如何更精准满足用户端的需求。常见运营模式常常会出现三个方面的不足:首先,个性化服务不到位。大多数情况下,统一模式的在线教育产品无法逐一照顾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或相关要求。客观地看,学习又确实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不同学生自然会拥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其次,互动方式单调。氛围感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互动模式则是激发氛围感产生的首要因素。相比线下教学,在线教育模式下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仍呈现明显的局限性。最后,可开发资源仍较少。市场上现存的在线教育运营模式和方式上更多地采用了“拿来主义”,相互模仿较多,许多产品更是从国外或同行进行直接引进或模仿。此外,线上教育最大问题在于教师产能和后续学生服务。如果线上用户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对于产品梳理和教师供给还有待优化。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现有的大部分培训场景下,线上、线下教育并非相互替代,而更似一种协同合作的关系,未来不是线上教育取代线下教育,而是教育的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更好地融合。“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是数字化教育出版的一次有益尝试,是互联网出版与教育融合的模式创新,同样也会面临如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新观念不断涌现、用户需求不断增加等所带来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册用户、潜在用户如何转变为付费用户,如何提升付费用户使用体验等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现阶段,在内容方面,虽然项目完成了中学阶段所有标准化实验建设,但在开放性领域实验开发则因投入与收入不匹配而一度停滞;在收入方面,toC端产生经济效益不明显,更多的项目收益还是集中在toB端以及来源于线下渠道用户的增值领域,产品的消费意愿和用户消费能力的激发则需要更进一步关注用户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四、“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未来商业模式的实现途径

商业产品能否真正经受市场考验,能否找到与产品匹配的长期赢利模式才是其唯一的标准,结合政策发展方向,可初步推断“同步网络实验室”的未来商业模式实现途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政府采购。目前教育部门对中学实验日益重视,对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考查进一步加强。山东、广东等许多省份已经把学生的实验操作考查列入学生的毕业档案。因此,“虚拟仿真实验”将可通过配合各地的实验操作考查,建立相应的实验训练平台,推荐给各地政府的教学装备采购。第二,广告收入。“同步网络实验室”作为全国第一的网上实验门户,通过与全国各类《实验册》的配套,直接面向全国几千万中学生,完全可以在招生、培训、学生用品等多方面获得广告投放优势,并取得良好收益。第三,会员收费。随着“虚拟仿真实验”陆续开发出一系列市场需求强烈、适销对路的收费模块,会员收费也将成为收益的重要部分。第四,平台收费项目拓展。“虚拟仿真实验”作为开放的平台和门户网站,完全可以吸引更多各种优质的、满足学生需求的合作项目,达到向平台型项目转化的目的。

作者:夏丰单位:广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数字化在教育研究3

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开发媒体融合产品已经成为出版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受新业态革新的影响,出版业务形态由传统纸质图书出版演变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紧密结合的媒体融合出版,出版资源的形式由文字图书演变为多种媒体形态和载体。在融媒体时代,业务转型、构建新型出版模式和打造数字出版产品成为关键命题。

一、融合发展为出版行业带来机遇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在政策的引领下,出版产业加速从传统出版向媒体融合出版方向迈进,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国内教育出版社纷纷由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转换,由单一媒体向融媒体转型,推动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新的教育出版业态正在悄然形成[1]。多样化的出版需求产生了多元化的出版场景,形成了媒体融合出版的多种模式。基于传统出版内容资源,经过全面数字化改造升级,形成了涵盖内容、产品、渠道、运营、管理的出版业务新形态。数字出版产值持续增长,2020年,全年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超过万亿元,达到11781.67亿元,比上年增加19.23%[2]。从趋势来看,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了产品销量的提升,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体现出数字出版企业经营收入和利润步入了规模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一大批专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收入突破千万元,甚至利润突破千万元大关,在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3]。

二、教育数字出版发展策略

教育领域的数字出版形态有自身的特点,不是简单的出版物数字化改造升级。教育出版数字化建立在“纸书+”的基础上,为纸书附加了多媒体形式的教学资源。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的媒体融合出版模式。目前,市场中配套数字化资源的纸质教材的品种越来越多,占比不断增大,教育出版社开发媒体融合出版产品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打造全流程数字业务链,构建媒体融合出版模式教育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服务水平、影响力逐步提升,不再仅仅从事传统教材出版发行业务,转而涉足数字阅读、在线教育和知识服务等跨行业、跨平台的各种新的业务领域,并且正在向更深层次迈进。初期数字出版被简单地理解为对传统纸质图书的数字化改造,将原有的图书加工成电子书,按照传统的渠道发行即可。经过多年摸索,教育出版社逐步意识到,数字出版不仅仅是对纸质图书的数字化,还需要对生产过程、产品形式、传播渠道、销售和运营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的数字化改造。继而,还应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资源优势,如教育资源优势、作者资源优势、专家资源优势和学科知识储备优势等,利用好这些优势能够为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起到关键作用。图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由以文字为主的形式转化为文字附加音视频、题库等增值内容的形式,从而促使出版后期服务由退换货服务转化为支持服务,如转型为线上知识服务,可视为传统服务的延伸和对传统出版物价值的再造和提升。由此可见,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补充和叠加,二者并非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是互补和促进的关系。因此,只有厘清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产品链上的共存关系,开创二者融合发展的创新出版模式,才能真正依托“互联网+出版”的理念,建立新的媒体融合出版模式。

(二)“纸+电”融合出版形态的升级技术的进步使出版业进入智能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出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带动出版业态整体变革,5G技术的普及使出版载体进一步向移动化、便捷化倾斜。大多数教育出版社完成了基于互联网的媒体融合产品开发,如计算机软件开发类的纸质图书,其学科特点决定了计算机类图书是迫切需要附加数字资源的一类传统出版物,随书附赠程序代码、素材文件、效果文件和编程操作微视频等,通过扫码获取,也可以访问出版社的云服务网站输入授权码获取,极大地满足了程序开发用户的需求。也可以附赠程序开发网站会员,形成互动交流群体。这种类型的数字化资源在计算机类图书中的应用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增值内容。再如工程设计类的图书,内容辅助以AR(增强现实技术),在关键知识点位置配置AR立体化模型示例,读者在扫码后可以获得远强于纸质图书的学习体验。

(三)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教育出版转型的目标和路径是明确的,但教育出版社在实际转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诸多挑战。整体上看,我国高校出版社数字转型与融合发展仍处于由相“加”迈向相“融”的过渡阶段,企业活力与市场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版单位内容资源优势和可持续供给优势还未充分发挥[4]。一是由于媒体融合出版的形式多种多样,摸索到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各个教育出版社大多走了不少弯路,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和整体性规划,没有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出版资源,内容生产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无法确定核心产品,更加难以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融合出版模式。二是对于市场需求的把握不够,需要优化和提升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区别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要求对市场的反应更加灵敏。一方面,数字化出版内容更新频率更高,尤其是附加于纸质图书的线上资源需要及时更新,在产品开发和策划时,要制定快速反应调整的策略;另一方面,媒体融合出版环境下,读者对配套资源产生了新的使用环境需求,如附加的云平台账号或者微信小程序等,出版单位必须把握出版技术变革的方向,及时推出适应新媒体的阅读方式,注重用户体验。三是技术因素。由于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是出版单位的短板,即便拥有相关技术人员,与互联网企业相比其数字技术开发的能力仍然有所欠缺,存在“懂出版不懂技术”的情况。为了补齐技术短板,委托技术公司开发、运营、维护数字出版平台不失为一种较为实际的替代解决方案,但长期来看,由于技术公司对于出版平台或产品的理解深度有限,又出现了“懂技术不懂出版”的问题,仍然存在开发效率低下、产品使用体验差的现象。

三、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打造数字教育产品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出版社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的重要环节。与其他数字资源建设类似,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首先要进行需求侧分析,明确未来开发的资源是给谁用的,用户是谁,这是最核心的内容[5]。初期的数字资源“纸改电”,并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电子书并不是对知识内容的扩展和深化,用户需要的是能够以教学为中心、集合更加丰富教学资源的数字教育产品。因此,须从需求侧出发,围绕课程教学,结合教学应用场景开发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形成支持课堂教学的、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和支持混合式教学的各类数字教育产品,还要配置后期服务,完成由单向资源供应向教育产品服务转型。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流程和主要类型具体来讲,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应从教学需求入手,涉及一体化建设流程设计、技术开发、资源加工、版权保护等环节。除此以外,还应考虑所配套的数字出版支撑平台、课程教学平台、学习模式等各方面因素,要将出版资源与教育教学过程有机融合。一体化建设流程阶段,首先需要策划选题,规划出教材及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方式、数量和时间计划,其次是委托技术公司完成资源的开发和上线,最后是数字课程的出版发行、推广使用、运营及服务支持。数字化教育资源呈现形式多样,按照类型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全媒体数字教材、学习资源包、微视频、习题库、AR/VR产品、阅读APP、配套微网站和在线互动教学平台。

(二)精品出版——全媒体数字课程出版全媒体数字课程是基于纸质教材,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新型出版形式,将文字、图片、音视频、课堂测验、实训、互动答疑等功能融为一体,经过审校程序,配以正式的电子出版物书号,依托正规的数字出版平台上架发行。全媒体数字课程功能更全且简单易用,内容也更加完善丰富,可通过PC或手机进行阅读使用,也可以投屏观看,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全媒体数字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是授课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学生教材使用的情况,根据重难点和学生关注的知识点动态调整教材内容。全媒体数字课程出版后的延展性服务包括教学数据统计分析和全方位的教学支持服务,要求能够支持在线教育的各种形式,如课堂教学、远程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支持互动交流、教学活动、提供学情数据分析等功能。

(三)学习资源包体现附加价值针对自主学习需求,应充分利用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将传统出版资源与数字出版资源深入融合,打造学习资源包,给读者打包全媒体数字教材、电子书、教学大纲、考试辅导、作业、微视频、自测练习题、电子讲义、典型案例、拓展阅读、试题库、VR/AR资源和程序源代码等各类学习资源。与此同时,将学习资源包打造成互动教学的载体,既支持自主学习,又兼备网上答疑等线上知识服务。读者只需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即可授权扫码获得学习资源包,二维码设计为一书一码的形式,并且运用技术手段绑定手机或PC,有效识别用户身份,避免资源外流。

四、数字教育产品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出版应在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以何种内容形态及运营模式融入媒介环境,是当下数字出版转型发展的关键命题[6]。出版企业作为传统的内容提供商,既要维护传统图书市场,又要突破固有格局,开拓新的“互联网+”业务融合模式。

(一)媒体融合出版的产品线设计教育出版社要考虑产品线的设计,以融合发展的思路综合考虑哪些是自身优势产品,能够继续深入挖掘潜在价值,实现产品力的重塑和提升;哪些是需要开拓的新的业务领域,须构建新的产品及相应的商业模式。产品线的设计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首先要对用户和用户需求进行分类。如果用户需求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可将数字化学习资源打包内置到阅读设备中整体销售,也可以在用户购买设备后安装使用,按照这种思路设计的产品是以定制预装为主;如果用户需求是以在校学生阅读使用为主,应当根据教学场景,侧重互动式的学习阅读方式,以全媒体数字教材为主,配以数字出版平台的线上教学支持,这一类产品是以动态更新为主的互动型产品;如果用户需求是以纸质图书阅读为主,则应配置学习资源包,附加于纸质图书上,提供“书+网”出版增值类型的产品。

(二)数字产品服务运营模式从单向传播到互动性知识服务的转变,产生了服务运营支持的变化。为适应这种革新,产品在现有渠道进行分发和传播的基础上,需要有效完善服务运营机制。由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融入,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不仅要求教育出版社具备数字化生产能力,还要具备“生产+服务”的互联网服务运营支持能力。服务运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ToB模式、在线教学模式、预装设备模式和“书+网”纸书增值模式。其中,以“书+网”的纸书增值模式应用最为广泛。一种形式是传统媒介作为基本载体,购买正版纸书获取唯一识别码,出版社管理人员定期维护更新线上资源以保证知识内容的及时有效。另一种服务模式是学习者在购买数字课程许可权之后,获得免费纸质图书,同样可以产生收益。这两种形式都需要数字出版平台的支撑。尽管附加线上资源的图书成本较高,同时数字出版平台的支撑增加了流量和管理成本,并且平台开发和技术维护的成本也需平摊后计算在产品成本内,但由于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反映为更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更高的发货量,收益仍然有保证,且随着服务领域的扩大,其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上升空间,更加有利于媒体融合出版的高质量发展。五、结语融媒体时代,教育出版社应以打造全流程数字业务链、构建媒体融合出版模式为发展策略,推进出版业务的深度融合,以课程教学为中心,以数字课程教学和用户使用需求为导向,着力建设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打造数字教育产品,逐步实现运营服务支持的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教育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强.教育出版数字化的现状与应对[J].出版参考,2020(9):42-44,41.

[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张立,王飚,等.2020—2021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发展报告(摘要):“十三五”收官之年的中国数字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21(11):35-40.

[3]张新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2019年度数字出版盘点[J].科技与出版,2020(3):13-27.

[4]胡玉玺,程海威.高校出版社融合发展策略[J].中国出版,2021(12):43-46.

数字教育资源及其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适应社会自动化生产特点,实施“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形式的教育服务模式。信息化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及意义认识、网络资源的建立模式、信息化技术的课堂应用等。音乐教育信息化是在音乐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拓宽音乐教育信息来源渠道,提高音乐教育质量,以利于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匹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职业教育群体变得更加庞大,高职院校专科“技能+学历”的职业教育和本科“知识+技能+学位”的高等教育目标叠加共存,高校职业教育改革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技能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从而影响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深层次结构。福楼拜曾言:“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①“科学审美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共同性与互补性,从20世纪以来进一步得到加强,越来越向着综合化的趋势发展。”②在学习已然跨越时空障碍,突破学校围墙之际,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的信息化实践,是呼应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内涵协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化发展及趋势

1997年教育部批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几所大学作为我国现代化远程教育的试点单位;《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做出了明确部署;随后不久,教育部又制订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对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全面安排。随着各式应用程序、开放式课堂、翻转课堂、MOOC等的兴起,对数字时代的学生而言,学习环境已不限于有形的学校,而由早前的教室学习发展到行动学习,以至于无所不在的媒体学习。当下,对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学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音乐信息化网络资源的建立、音乐教育信息化意义及展望、音乐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课堂应用。研究主要指向高等学校和专业音乐院校的信息化应用意义、技术手段以及信息化资源的建立等。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音乐教育的实施缺乏系统规划,音乐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显得混乱,多以欣赏课为主,课程内容单一。同时,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音乐的机会,也不重视音乐课的学习。此外,音乐教师比率严重不足,大部分音乐教师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手段的教学运用均有待提高。中国当代教育家鲁洁教授认为,教育具有谋生的外在目的和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内在的目。③通过对我国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网络调研可以发现,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网络建设都不规范,也没有关于音乐教育的板块,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更是匮乏。美国航空工业计算机辅助训练委员会在很早以前就设计了计算机管理教育的相关标准,美国国防部也提出了能够实现课程共享的对象参照模型,意大利、希腊、荷兰等国也都在提出自己网络教育的标准化方案。④在音乐教育的新技术应用方面,发达国家采用较为先进的设备来辅助音乐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共享信息资源,这已成为其普遍的教育模式。从世界范围的科技发展动态来看,信息化教育时代已不可阻挡地向智能网络数字时代转变,以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价值体现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互联网+”模式有利于整合地区的创新创业要素,搭建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大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培育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全面创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信息化应用的丰富渠道,使他们可以详细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路径和环境。例如,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活动中,已有学生依托“互联网+”模式尝试音乐创作的商业化。由此可见,通过音乐教育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强化音乐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长期以来,在职业教育中,人们“更多关注个体生存所必须的劳动技能,而忽略了人类品质、内在精神的培养,忽略了对于作为社会中的人的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理解”。⑤“中国大陆每年城市新增就业人口1200万人,但高级技术工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20%-30%。我国大陆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2%-4%;而发达国家却高达60%-80%。”⑥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过度重视技能教育,学科单一,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并未产生更高的劳动价值,这显现出职业教育专业培养和学科设置的缺陷。因此,要以高职学生喜爱的艺术作品为突破口,利用信息化技术引导学生关注精神层面的文化教育,开阔艺术文化视野,以学生探究式学习和研究为中心,以网络资料库、电子期刊与网络互动式学习平台为手段,探索“学(学生)+工(实践)+教(教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这样既重视学生回归现实生活的显性职业教育,又重视学生面向终极生活的隐性职业教育,可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个性潜能得到均衡发展,从而实现价值创造的大幅提升。

(三)开放教育资源平台,扩大学生受众群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受地区差异、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等影响,入学前缺少艺术熏陶机会,音乐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高职院校的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进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未来的职业发展潜力受限。艺术与科学是相互补充、促进的关系,音乐教育中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精神世界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培养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所需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前提。音乐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可以弥补学校音乐教育资源的不足,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我艺术教育,帮助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了解世界文化艺术的前沿信息,学会判断艺术文化的优劣,从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四)拓展教学资源,缩短师生间教学互动距离Prensky将当今数字时代的学生定性为“数字原生群体”,而其指导教师则被称为“数字移民群体”。这是因为指导教师大多数生长于传统时代,为了适应社会生存和职业发展,他们需要不断靠近并学习信息化技术手段。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是否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和数字媒体进行教学,是否善于通过信息平台与学生共同学习,是否善于借助信息资源跨越学科领域,都将成为衡量高职院校音乐教师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实践表明,高职院校音乐教师正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在教学方面,不少教师设计的课程内容单一,以音乐欣赏课为主,缺少参与体验;二是在科研方面,音乐教师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缺乏追求,科研意识不强;三是在师资队伍方面,不少学生因为师资队伍配备的差异而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学习心态失衡,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对此,只有通过搭建音乐教育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平台的辅助作用,让高水平的教师通过网络传递知识和技能,才能使高职院校学生有更多机会享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是脱轨的,教学培养体系也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音乐可以激发灵感,培养人们的想象力,并传递人文知识。为使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得到激发,应从音乐素养培育、教育资源开发、师资队伍提升等方面入手,通过信息化平台拓宽隐形教育的传播渠道,通过网络资源丰富隐形教育的供给内涵,最终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实施路径及提升策略

在当今科技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不能仅满足于已有知识结构和传统做法,而应紧随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和水平,灵活运用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手段丰富教育资源,设计并完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路径。

(一)教学主体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1.学生的信息化学生的信息化,即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化管理。当下,知识和创意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核心力量,香港大学教授程介明曾说:“后工业时代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有团队精神,能够应变,善于探索,随时随地准备学习新的知识,可以自如地跨越专业、跨越文化的人才。”⑦因此,要建立音乐学习的电子档案,将上课视频、演出、社团活动等艺术实践都汇总到学校音乐教育的网络平台上,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过程一目了然,对其他学生也是一个触动,从而引导大家投入到音乐学习的潮流中。通过音乐教育的网络平台,学校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及其艺术兴趣,进而营造全校性的艺术学习氛围。

2.教师的信息化一是教师思想意识的信息化。不可否认,不少高职院校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都十分模糊,不能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特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与手段,只会生搬硬套其他高等学校或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单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资源把脉市场需求,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准确确立培养目标,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并整合学校、社会及家庭信息资源,培养信息化社会所需之有理想、懂合作、善创造,且富有实践能力的学生。二是教师个人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要对教师的专业背景、科研进修、教学实践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全面把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动态,做好教师的职业规划,并根据学校和社会需要,及时优化师资结构,整合教师资源,开发实用课程。应该说,精细、高效的教师个人资料信息化管理,有利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学手段的信息化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要善于发挥高职院校学生喜欢动手实践的优势,圈定音乐作品范围,由师生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如教师可让学生用手机、录音机到实习工厂、校园和大自然中录制声音,然后运用声音编辑软件进行处理,经过剪接、组合与编辑创作,并配合学生生活场景,制作音乐短片,在学校音乐平台上播放。这既克服了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设施不健全的缺陷,也弥补了高职院校音乐师资匮乏的短板,有助于学生学习音乐创作规律,切身感受音乐情感,积累音乐基础经验。可见,音乐教育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助推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协调、敬业等能力的形成。此外,还可运用多模式信息化设备,打破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时空界限。当代音乐教育可以利用的信息化手段有录音录像设备、文字处理软件、扫描仪、影音分享网站、评量规准网站、自动伴奏软件、数字调音器、在线音乐词典、打谱软件、维基网站等。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可以借鉴专业音乐院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把要教授的部分内容制作成视频和音频,要求学生课外观看,将课堂时间用于问题的解答与衍生问题的讨论。还可利用信息化手段设计MOOC、微格音乐课程等,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专题资源平台的建立,成立实体学习小组和虚拟社区小组,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通过静态学科资源平台的建立,开展声乐专题、钢琴专题、器乐专题等活动,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率。通过建立资源管理数据库,实现音乐教育信息简单、便捷、高效、安全的交流。

(二)音乐教学实践过程的信息化

1.教学实践的信息化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非常重要。因为音乐教育的基础是对音乐体验的记忆和对音乐情感的感受,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参与到音乐中,以实现音乐机能与音乐灵感的联动。因此,教师要利用现代媒体资源,将音效、画面和文字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使视觉、动觉、听觉联动,通过神经通络传递给大脑,借助已有经验实现新的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和领悟,并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借助信息化技术加以完成。课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课程内容声、视、动的3D模式呈现;课后,利用信息化平台批改作业并分享资源,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2.艺术实践的信息化高职院校的艺术实践主要是指社团活动,与音乐有关的社团包括器乐团、合唱团、剧社、通俗演唱组合等。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水平大部分是通过艺术实践活动而提高的,因此,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时,可使用信息化技术,以弥补学校现有条件的不足。学校可建立音乐信息化网络平台,把与音乐活动相关的艺术实践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为参加活动的学生留下成长记录,也为其他学生的交流学习提供资料,为学生的自我表现和创造提供平台。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将本校不同专业或本国相近学校的学生汇聚到一起,共同完成虚拟声乐作品,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其创新和协作意识。例如,教师组建学校乐队就可使用智能手机的“随身乐队”APP软件来完成,加上GarageBand分轨功能,指导学生分别负责弦乐、管乐部分乐件,加上鼓等节奏部分,从而组成i-band乐队,只要够规模,效果还是很震撼的。再如声乐合唱团也可借鉴美国作曲家惠特克的虚拟合唱团计划,利用网络将世界各地的人连结在一起,完成合唱团的国际化设想。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提升策略

信息化技术是适应自动化生产方式而产生的,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方向转化,以适应现代智能生产流程与管理信息决策。目前,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求尽快寻求信息化的提升策略,以适应教育与技术的协同快速发展。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笔者提出如下信息化提升策略。

注释:

1、?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

2,、庞学光:《一个理想的教育世界——学校教育哲学导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3、?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第16-19页。

4、?王鹏:《基于WEB艺术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开发》,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5、?BlundenR.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andconceptionsoftheself[J].Journalof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1999,51(2):165-18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