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利文化论文

水利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水利文化论文

水利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滑模技术在渠道边坡和梯形断面渠道边坡中广泛应用,具备一定优势,而且这种方法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高度。滑模施工技术适合在一些施工要求高、结构复杂、要求精度高及混凝土浇筑量大的工程中使用,可以有效缩短工期,并能保障施工质量。

2滑模技术的应用

2.1应用滑模技术主要在两个方面应用:其一是在梯形断面渠道边坡施工中应用,在这种类型的工程中施工主要是在刚成型的混凝土或模板表面带动着长度4~5m、高3~4m的工具模板或滑框滑动,使得施工达到标准要求,完成整个工程。其二是在U型渠道边坡的施工应用,采用滑模技术在混凝土灌浆区内滑模浇筑整体U型渠道施工过程中,利用渠顶轻轨来对悬模机型进行支撑,或用常见的渠床土模做支撑。在一般施工过程中多采用渠床土模做支撑的机型施工,因为这种机型还具有成本较低、运行快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滑模技术时,施工人员应该遵守施工要求,严格按照技术要点,按照施工程序和规范进行施工。同时,施工人员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发挥滑模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滑模技术的优势,才能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的成本,确保工程质量,提升其社会和经济价值。

2.2优势分析滑模技术的优势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施工中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少;其次,成本相对较低;再次,滑模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使得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大大提升。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常会有些隧洞和大坝迎水面的施工,因为类似情况的施工坡度较大,往往混凝土施工难度也非常大,且很难达到预定的施工效果,也直接导致在使用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难以发挥设计功能。然而,滑模施工技术则能满足类似施工需求,不仅能够对这些特殊位置进行施工,还能大大提升施工效率,在模板使用上,能减少周转次数,降低模板损耗,节约了工程造价。滑模技术在施工中使用千斤顶施工,可以到迎水面等困难施工位置,通过传输实现高效施工,浇筑速度快,减少了混凝土与空气接触时间,灌浆后能及时封浆,施工效果非常理想。这种施工后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光洁度高,没有缝隙和裂纹,减少了材料浪费,所以,滑模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极具推广意义。

3滑模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使用要点分析

由于水利工程中基础和坝体等常年受到流水的侵蚀,易出现裂缝和渗漏等情况,而滑模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水和防渗。因此,在使用滑模技术时必须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滑模技术的优势。

3.1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材料配比关系着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和质量,也是确保滑模技术质量的前提和重要条件。要保障科学合理的配比,首先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和验收,再保证利用正确的灌浆设备。混凝土是水和水泥的混合物,水的用量要大于水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传输和保温,以及初次凝结等是滑模技术成功的关键。滑模过程是通过顺沿模板灌浆的一种方式,这个过程要对混凝土浆液的稀释度进行严格控制,施工人员要频繁检查和易性,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3.2滑模控制滑模控制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木板模板在一般水利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滑模控制是施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水平仪器来进行水平检查,二是利用千斤顶同步器进行水平控制的办法。在水利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滑模结构中心不发生偏差,需要利用激光照准仪和吊线进行配合测量,这样就能及时发现滑模发生变形的情况。如果发现变形情况,就进行上下面全部测量的办法,进一步确定竖井的直径范围,尽可能的保障竖井结构质量,防止出现变形,也就能保障滑模施工的效果了。

3.3滑模施工的偏差控制滑模施工是一项相对精准的工作,并且在实际施工中比较容易出现误差,一旦出现误差,施工的效果也会大大折扣,最终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重视滑模施工的偏差出现,要及时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纠正。在测量过程中,使用钢制垫板来填高千斤顶的底部,利用千斤顶来压迫支撑轴发生位移,并将整个平台带入到模板整体中,向预先指定的方向滑升,这种方式纠正误差,可以保障混凝土灌浆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所以,滑模施工误差的纠正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及时的纠正可以使得施工不出现偏差,只有控制偏差的出现才能达到混凝土灌浆的理想效果。

4结语

水利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最近几年,我国水利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就目前的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制度和施工技术方面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水利工程企业的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水利工程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水利工程的进展快慢和质量好坏、以及企业的效益高低。良好的管理机制可以促进人员的积极性,使人力物力得到最好的发挥运用,可以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效率。而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企业的相关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水利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低下,限制了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提升空间,因此,水利工程企业的管理机制是影响水利施工技术发展的因素之一。再者,现在的水利工程中运用的水利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较低。无论是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还是对于一个行业的进步来说,科学技术都是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方面的革新速度比较缓慢,未能抓住当前良好经济势态的发展机遇。因此,水利工程技术的科技革新是影响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术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先进设备的支持,只有在具有完善的、先进的施工设备,才能有条件引进和运用新的水利工程技术。目前我国很多水利企业都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设备老旧和闲置的问题,缺乏良好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很大程度地消减了机器的性能,阻碍了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二、加强水利施工技术的措施

1.制定机制提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技术人员不仅关乎水利工程技术的先进与否、同时也决定了技术的发挥运用。毕竟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都要由人来进行实施运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产生效益。所以,应该优化企业管理机制,树立按劳分配的观念,最大程度地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绩效制促进激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责任心。

2.注重新型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才是水利工程技术创新的关键,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对于发展水利工程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各种原因,水利施工队伍普遍职工素质偏低,缺乏创新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提高水利工程技术必须要注重科技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首先需要大力引进新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同时还不能单纯地靠引进,要建立一系列的人才管理制度,大力选拔、培养企业中的骨干人才,利用奖励机制充分发动人员的积极性,让科技人才带动企业员工进步发展,形成良性的人才循环机制。

3.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对于提升水利工程技术必定有着积极的作用。网络的运用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方式,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创建技术学习和分享平台,帮助和促进员工进行技术学习和创新。同时这也可以运用这个良好的平台提升企业形象。

水利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目前来说,渠道滑坡的处理方案是比较多的,比较常见的应用方式就是进行排水导渗、支挡,在排水导渗工作中,需要进行地表水的排去,进行地下水的疏干,从而落实好滑坡的整治工作。针对不同的应用情况,进行相关的排水方法的协调。在地表排水工作中,需要进行滑坡体及其地表水的拦截旁引工作。在滑坡的围界,进行截水沟的修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截水沟的深度及其质量情况,避免其滑坡外的水渗入到滑坡体内。需要进行滑坡范围内的地表水的处理工作,避免其下渗及其引出的出现。这需要进行滑坡体内的水的渗入控制,保证滑坡工作体系的健全,更好的实效滑坡范围内的地表水的下渗及其引出的控制。在地下导渗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到避免滑坡范围外的地下水进行滑坡体内的渗入,这需要进行截水盲沟的设置,实效地下水的合理导出。在滑坡外的排水工作中,需要进行坡面的导渗够的砌筑。做好排水管的底层设置工作,避免其地下水的渗透情况。在地下防渗环节中,需要针对滑坡体的状况,其深层或者浅层状况进行具体的分析。针对建筑物无法避开的滑坡体的问题,需要进行地表面的减少,以此避免渠道下渗水的情况。

2关于渠道滑坡防止体系的健全优化策略

2.1在实际应用中,做好削坡减载工作是必要的

其需要进行推移式浅层滑坡工作的开展,更好的实现滑坡滑动力的减少,这是非常必要的应用方式。针对其渠道的外滑坡情况,进行滑坡的稳定性的提升。在稳定滑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削坡减压的工作,除了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还可以进行减压及其支挡结合模式的应用,实现其综合处理环节的协调。在水利工作中,实现支挡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其需要针对渠道的塌方或者将要塌方的地段进行分析。如果其受到的地形限制比较大,则比较适合进行实际情况的分析,可以进行支挡滑坡模式的应用。可以进行坡脚的砌挡墙工作的应用,实现渠道的小溪岸坡的坡脚工作,进行坡脚的加固,进行石挡土墙的浆砌,避免其因为冲刷掏空导致的滑坡加重情况。针对渠道的上侧滑坡,可以进行载重力的削减控制,再进行挡墙支挡方式的应用。在埋管工作中,很可能因为其较差的地质情况,或者严重的山坡状况出现问题,如果不能进行岸坡的稳定性的控制,就会出现严重的滑坡情况,从而导致其治理过程的麻烦,这就需要尽量进行滑体的避开,进行原有明渠段的设置,实现其整体的安全可靠性,实现其工程量的减少,这也需要做好陡峻山坡的开渠工作,针对其地形情况,进行渠道的稳定性的控制,满足现阶段建渡输水工作的需要,实现渠道的整体稳定性的控制。在一些小型渠道工程的应用中,进行线路的改移是必要的,特别是有些渠线并没有进行地勘工作的开展,从而导致渠道修筑过程中的麻烦,导致其渠道的不稳定性。在这个环节中,如果雨水渗入,就可能导致渠床的整体位移或者沉陷情况,这就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滑坡地段的转移控制。在水利工程应用中,针对山区渠道需要注意到因地制宜方式的应用,或者实现多种方法的应用,保证其经济的合理性,性价比的效益性,保证其施工的简单性,保证其整体的根治性。

2.2在渠道滑坡预防环节中,需要进行设计规范的优化

针对渠线的地质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地质不良地段的避免,如果无法进行有效性的避免,就需要进行可行性的工程措施的应用,防止其工作过程中的麻烦,这就需要进行渠道结构的合理选择,保证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实现渠道的整体稳定性。需做好渠道的日常维护工作,进行渠道的正常水位的控制,做好巡视检查的相关工作,进行排洪设施体系的健全,实现其正常运行,保证对渠道内部环节的积极检查及其清理,针对其局部渗漏情况,进行原因的查明,保证其通道的堵死,保证渠道的防渗处理工作的开展。

3结束语

水利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税收收入计划管理作为我国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调动各级税务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征管水平的提高,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收入的大幅增长以及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税收收入计划管理中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税收收入计划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税收收人计划管理是税务机关为保证税收收人计划的实现,对税收收人计划的编制、分配落实、执行情况的分析检查和考核、收人统计预测以及经济税源调查、税源监控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活动所进行的综合管理,是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税收收人计划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于加强组织收人工作,更好地完成税收任务,推动整个税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就我国目前而言,由干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人们法治观念尚待加强,税收执法环境欠佳,税法不完善,征管体制弊端及税务人员自身素质等原因,取消税收收人计划显然不切实际。我国应在税收收人预测和监控的基础上建立涵盖经济、税制、征管等多方面的税收收人管理体系。税收收人计划要制定得科学合理,才是明智之举。

一、我国目前税收收入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编制方法不科学

从税务机关内部计划的编制来看,过去很长时期内税收收人计划编制一直采用基数加因素的方法(即上年基数乘增长系数加减特殊因素)。这种方法比较简便,确定的计划指标也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缺点主要是由于基数与依照税法可能取得的税收收人不完全吻合,系数主要考虑增加税收收人的要求,未充分考虑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变化,特殊因素考虑的不全面、不准确,使得所确定的计划指标与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依法征税的结果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实际税收制度对法定税收制度的背离,扭曲了税收政策,也造成了税收管理的畸形发展。

从税收收人总量的编制来看,自1994年“利改税”以来,我国每年税收收人计划的安排一直是财政预算的重要内容。预算的安排主要是由财政部制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一定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的需要。由于缺少纳税人方面的基础资料,未充分考虑各地税源现状,税收收人计划与实际税源相差较大。

(二)税收收入计划考核缺乏科学性

长期以来对税收收人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以是否完成税收收人任务作为惟一标准。这种方法对干确保税收收人,保证财政预算虽然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税收收人计划本身在编制方法和计算依据等方面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因此,仅用税收收人计划完成情况这一指标作为衡量标准,难以准确考核各级税务机关组织收人工作的情况,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征管工作质量。另外现行的税收计划考核办法不能正确引导人们认真分析研究税收征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更好地鼓励人们向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转变的工作方式进行积极探索。

(三)税收收入计划管理未能有效地与依法治税相结合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立足点和灵魂,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本质上并不矛盾。但在现实中由干存在对税收计划认识的偏差,在税源充裕之年税务机关考虑来年税收计划的完成,压减当年的税收基数,有利于为来年税收任务打造一个较低的平台;而在税源较紧的情况下,少数征收单位往往通过征收“过头税”来完成税收任务。这样就使税收收人计划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这种方法使基层税务部门在工作中要么淡化了“依法治税”的治税理念,要么弱化了税收任务的刚性。

二、改革和完善税收收入计划管理体系的几点设想

(一)改革税收收入计划的编制方法

1.优化税收收人计划的编制方法。根据经济税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因素法”,即以上年基数参考GDP增长比例,同时认真考虑税源变化、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变化、地方税种增长特点、GDP增长、市场变化、税收虚增及不可预测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税收收人计划。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研制各种税收收人计划编制方法的操作软件,并赋予各综合因素或各编制方法以不同比例的权数再加以调整,得出切实可行的税收收人计划并且此计划为弹性计划而非指令性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遇有上述因素的突变可随时调整,使税收收人计划建立在科学、可靠的税源基础之上,与依法治税最大限度的吻合。2.实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别核算的税收收人计划管理体制。我国税收计划管理可实行财、税分别核算。财政部可根据所掌握的税源情况及财政支出需要,参考税务机关意见编制预算。国家税务总局首先接受财政部预算方案,努力确保完成。同时根据各地税源状况、征管水平编制出分地区税收计划,汇总得出全国税收计划,并按自身制定的计划考核各地完成情况,逐月与财政部预算中的税收收人完成进度进行比较分析。若存在差异,查找出原因报财政部。若因经济中客观原因而非税务机关征管造成财政预算与税收计划差别较大,财政部可将预算调整方案报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核,决定是否修改。由此产生的财政支出缺口应通过紧缩支出、发行国债或其他途径解决,而不是将组织收人任务强加于税务机关。此种方法可以避免因支出需要而追加税收收入计划产生的负面效应,保证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独立性,做到依法行政、依率计征。

(二)建立以考核税收征管质量为主的工作考核制度

改革税收收人计划考核制度的目标,应由考核税收年度计划任务完成情况转移定位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上来。上级考核验收工作时,要把严格税收执法、严格执法程序放在首位,既要考虑税收收入计划的完成情况,更要考核执行政策和征管质量情况。按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七率”(《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办法》中规定考核的指标为登记率、申报率、人库率、滞纳金加收率、欠税增减率、申报准确率和处罚率,简称“七率”。)严格考核征管质量,以科学合理的税收收人计划促进依法治税和征管质量的提高。另外,还应改革税收收人计划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基本条件和方法,及考核制度的预期效果。

(三)完善税法体系,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纳税意识。不断提高征管水平,为依法治枕创造技术条件

水利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1.1黔西县附廓水库工程项目管理总承包问题工程项目管理总承包将对该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总承包,包括进行项目的设计阶段的管理、施工阶段的管理、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以及工程验收阶段的管理。涵盖项目参与各方,包括投资方、总承包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营运管理方。工程项目管理总承包建设模式作为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中越来越应用广泛的建设模式之一,对水利经济建设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黔西县附廓水库工程总承包建设项目的复杂性,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技术以及管理特点,受到工程的地形地貌、施工方案以及外部协调的影响;各个参建方对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的认识差异性比较大,具有参差不齐的管理水平;对于合同签订方面还不是很周密,各个参建方的部分比较模糊;具有不同的团队精神,没有较好的总承包管理能力等,使得在该水库总承包项目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可能导致工艺的拖延、造价的提高,质量等堪忧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总承包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对EPC总承包管理模式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工程管理和施工水平。

1.2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细化是现代工业化的一个管理概念,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精髓、精品、精通、精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其基本原则是“精、准、细、严”,精是做精、追求最佳;准是准确、准时;细是做细,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做细;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在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即通过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进而从总体上提升单位整体效益。总而言之,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将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如果管理没有达到精细化,就谈不上现代化。同样,如果说实现了管理现代化,那么具体管理工作也一定做到了规范化、精细化。

2.黔西县附廓水库总承包精细化管理措施

2.1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成本费用由施工费用、直接设备材料费用、分包合同费用、院本部费用、调试开车服务费用、其他费用等组成。工程先进行成本费用分解分析,控制好工程投资,抓住工程利润增长点。成本精细化管理手段如下:

2.1.1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处、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作业管理班子,是企业法人指定项目经理做他的代表人管理项目的工作班子,项目建成后即行解体,所以它不是一个经济实体,应对整体利益负责任,同理应协调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

2.1.2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2.1.3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要严格控制人工费,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材料费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作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材料用量、材料价格、机械费用三方面的工作。

2.1.4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消除治理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2.1.5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成本预测为成本确立行为目标,成本控制才有针对性,成本控制与成本预测相辅相成。

2.2质量控制精细化管理根据该水库项目管理活动特点,以时间为依托,用WBS工作分解方法,将项目管理目标分解为2.个层次:即第一层次,工程总承包管理总目标;第二层次,以时段划分的项目策划和决策、方案设计、施工准备、工程实施、验收、项目后评价等;第三个层次为具体的项目管理活动。对跨时段、多层次的复杂项目管理系统引入层次分析法,将项目管理目标系统按层次建立多级递阶结构模型。

2.3进度控制精细化管理建立项目分解结构图、进行资源配置和采购管理、建立项目网络进度计划,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分析偏差产生原因,合理优化和调整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从而最终保证项目进度得以实现。

2.3.1确认项目结构分解图(WBS)根据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将项目的工作范围从大到小进行分解,直至可操作的工作单元;也可以将组织机构逐级进行分解(OBS),形成最基层的组织单元,并将每一工作单元落实到相应的组织单元去完成。

2.3.2确认各项目流水作业根据项目的特性、项目的结构分解图(WBS),合理确定项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施工方案和确认对进度影响最大的项目,合理组织各主要施工子项目之间的流水作业,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人、机械设备和材料)配置的合理性,保证合理地实现项目的进度和成本的控制。

2.3.2.绘制总进度网络图和资源配置计划合理估算各项目工作内容所需消耗的时间和资源,确定各工作内容之间的工艺和组织逻辑关系,编制工程总进度网络图和分项目的详细子进度网络图,编制出相应的资源需求量进度计划,材料供应、采购、运输计划等,从而实现了整个项目动态的计划和控制。

2.4项目安全精细化管理项目安全精细化是指对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控的一系列活动,从而保证施工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财产安全和适宜的施工环境。从事故发生的过程看,要想不发生事故,只有针对事故构成的人、物、环境和管理体系4个要素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并使人不发生误判断、误操作。制订各项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编制安全措施计划等,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是安全动态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项目安全控制的重点。根据本工程特点,分析可能的安全影响因素,侧重在以下方面制定技术保证措施,并严格执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5风险的控制精细化管理对工程整个建设过程的目标系统根据进度、质量和投资三方面在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内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找出影响三大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对其风险存在的大小进行分析,在工程进展的各阶段向业主提出风险预警报告,并向业主提出规避风险的策划方案。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