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身心健康规划

身心健康规划范文精选

身心健康规划

身心健康规划范文第1篇

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汇报

县人大检查团:

按照县人大通知要求,下面,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就我县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两法”)的情况,向县人大检查团作以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全县有中小学校363所,其中小学329所,普通初中24所,职业初中5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农职教中心1所,直属幼儿园1所。全县中小学校(园、班)在校学生107,779人,其中小学生68,823人、初中学生24,988人,高中学生4622人,学前在园(班)幼儿9346人。从年龄上看,在校生中95%以上都是未成年人。几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下,以强化学习,广泛宣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为先导,以规范行为,创设条件,维护广大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目的,以疏导为主,防教结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根本,认真贯彻执行“两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强化学习,广泛宣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随着“两法”的陆续颁布实施,我们及时组织开展了学习宣传活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是制定普法规划。“三·五”、“四·五”普法规划都将“两法”纳入其中,各相关单位都成立普法领导组织,制定了各年度的普法计划,把“两法”作为年度工作重点,重点学习,重点宣传,花力气来抓,不断把普法工作引向深入。

二是深入学习“两法”。各乡镇司法所和法律工作者带头学习,大力宣传,把普及“两法”纳入工作日程,使“两法”普及走上社会化、法制化轨道。教育系统在每学期教材研究期间,都规定出一定时间,组织全体教育工作者全面学习“两法”,并将“两法”落实到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计划之中。平时每月学习一次,每次一个专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求实效上下功夫。

三是广泛宣传“两法”。各乡镇的公共场所和文化娱乐场所,采取刷写墙字,张贴标语,散发宣传单等形式,重点宣传“两法”知识,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还通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让学生家长了解“两法”知识,了解“两法”内容,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二)疏导为主,防教结合,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是坚持正面疏导,强化守法意识。全县各中小学普遍将法制课纳入教学计划之中,通过课堂上对法律条文的学习理解和邀请法律工作者开展法制专题讲座,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法制观念。各中小学都组织开展了以“重礼仪,讲公德,告别不文明行为”、“孝父母、尊师长、爱同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每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正面教育上,内容突出针对性,形式突出灵活性,对象突出层次性,语言突出通俗性,把“两法”编成顺口溜,如“法律就在我身边,我与法律密相关,科技兴教最重要,国家安定民长安”。为了随时排解学生心理障碍,防止犯罪事件的发生,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信箱,责成有事业心、责任感、懂得学生心理排解方法的教师从事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使学生有闷话可说,有委屈可诉,避免了犯罪事件的发生。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树立守法观念。一方面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整顿力度。为了减少校园周边环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方案》,要求学校主动采取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为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深入剖析反面事例。各校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每学期都到校举行“以案说法”报告会。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使未成年人认识到犯罪后果的严重性,使其心灵受到震撼,从而自觉地遵法守法。

三是培养师德师风,全力抓好“控流”。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为人师表活动的意见》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以“爱生、敬业、奉献”为主题,以“十讲十比”为主要内容,以“学、查、改、做、评”为主要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和行风建设大讨论,引导广大教师把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作为师德修养的核心内容,形成高尚的师德师风。为使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尊重,杜绝体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人格尊严行为的发生,保证未成年人身心不受到伤害,保障其健康成长。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学生的受教育权得到维护,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保护,使学生恋校爱师情结越来越浓。每年的3月和9月是我县集中控辍活动月。在活动月中,学校都组织广大教师走街入户,深入未成年人家中,宣讲《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动员家长支持子女入学。还通过制定《校规师约》,落实包保责任等项措施,使未成年人在校的权利依法得到保护。目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学生辍学率也下降了3个百分点。

四是创设良好条件,维护学生权利。为了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它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的条款内容,我们狠抓了危房改造和薄弱校建设工程。制定了《扶余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002年共投资216万元,改造危房5162平方米,全县共改造薄弱校69所,争取外部投入资金120万元,有9所薄弱学校彻底改变面貌,其他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3年寒假期间,一次性撤并学校34所,减少编制300个,每年节约资金百万元,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整体办学水平。

(三)加大力度,强化监管,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恢复县制几年来,始终把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对图书音像经营单位实行统一的进货渠道,有效地防止可能对未成年产生不良影响的节目进入流通领域;严禁歌舞娱乐场所接待未成年人,规定了文化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禁止在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设立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严禁电子游戏经营场所非国家法定节假日接待未成年人;除国家法定节假日8时至21时外,严禁18岁以下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严禁14岁以下未成年人无监护人陪伴进入网吧;积极引导、扶持、培育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场所。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每年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1---2次大规模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定期将收缴的非法出版物进行集中销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关键,尤其是加强了对涉及未成年人较多的娱乐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网吧的管理,针对我县娱乐场所的状况,制定了控制压缩娱乐场所总量的办法,并先后多次对文化娱乐场所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坚决严惩接待未成年人的文化娱乐经营场所。各相关执法部门集中开展了“扫荡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专项治理工作,并对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场所出重拳。做到早发现、快解决,打击有力,决不手软。2002年,共对文化娱乐场所下发整改通知书16张,惩处了21家违法违纪文化娱乐场所。通过对全县文化市场的检查,有力打击了文化市场的非法经营活动,进一步净化了全县文化市场,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我们在贯彻执行“两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法律意识淡薄,不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对未成年人失之于教育,失之于管理,有的甚至剥夺了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二是缺少适合于未成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三是个别文化娱乐场所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没有按照规定要求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三、下步工作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把“两法”的学习宣传贯彻纳入普法规划,并单独制定“两法”普及方案。宣传要向深度、广度扩展,要体现宣传效果,常抓不懈,要突出重点,扩大面上的普及宣传。要突出教育系统这个重点,把普及“两法”与普法结合起来,扩大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街道,使“两法”及其它法律、法规的宣传面不断扩大。

身心健康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绿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的激增及环境恶化等现象的出现,使得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现代人身心疲惫,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越来越希望改善生活居住环境,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进而增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求改善城市居住区的环境。

一、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面积不达标

合理的居住区绿化用地应达到总面积的60%,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城市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不断增长,使得许多居住区环境内原有设计不再,毁坏书面、占有绿地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对一些老旧小区,这无疑成为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的一大拦路虎。

2、实用性差,忽略“以人为本”

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楼盘没有设置车库或者车库设置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居住区园林绿化没有考虑残疾人的便利性;甚至有的居住区园林建设被任意改造,绿地成车库,或绿地面积肆意缩减,这些问题都体现出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建设中没有做到“以人为本”,规划不合理造成的。

3、生态功能缺失,景观配置失衡

生态化的建设就是要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科学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的新秩序,然而,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中存在生态功能的缺失,具体表现在:首先,绿化地花卉、树种选择不当,存在什么时尚选什么,什么好看选什么的思想,造成园林绿地缺乏规划,造成环境园林建设要素风格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其次,园林建设初期,更注重美观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为了追求更高的取费标准,设计者们有时会以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无生命的景观替换植物,造成绿色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缺失。再次,居住区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管理不完善,缺乏专业人员的养护,造成绿地草坪退化、杂草丛生,一些乔木灌木修剪不到位,造成植物生产不够理想,美化效果不理想。

二、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的人文要求

1、以人为本,塑造良好居住环境

在人们物质生活日益满足,不断追求精神需求的今天,居住区绿化情况已经成为居民择居和生活的基本要求。对于追求身心健康的现代人群来说,人们更加需要一个更健康、宜居并且实用的居住区环境,因此,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围绕城市居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进行居住区园林绿化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与居住环境的长期和谐发展。

2、合理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

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应具有生态意识和发展意识,合理规划并呈现空间结构,使居住区车库、道路、镶嵌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结构、空间布局等合理化,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于人类聚居。

3、行为导向,注重居民的身心健康

单调的生活、巨大的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城市居民身心俱疲,因此,对于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的设计师们来说,应重视环境对人的行为导向的引导作用,在注重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同时,也要重视环境对人类身心的调节,从景观学、生态学、美学及行为学等多角度综合考虑,合理建设,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的建议

1、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

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小区空间,建设功能齐全的宜居环境,同时,对于楼层较高的居住区,在小区绿化时不能只考虑楼层低的居民,也应该考虑楼层中、高的这些居民俯视时对小区绿化的景观感受。因而设计师在小区绿化造景之时,要充分考虑楼层较高的居民的俯视感受。

2、合理布局,体现人性化

加大绿化面积的同时,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便利性,每个人都需要适度的户外活动空间,因此,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应将绿化与居民的生活有机结合,体现设计的人性化,增设老年人、幼儿活动空间,考虑各类人群的实际需要及便利性,使居住区环境充分体现景观、健身空间、活动空间与绿地的合理布局,打造“人居”与“人聚”的有机协调。

3、考虑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的生态功能

综合生态、造景等多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宜的花卉、树种,同时结合现代居民对于健康的要求,小区绿化的树种,应选择无毒的乔灌木,除此以外,居住区园林绿化的建设还应该注意植物配置层次分明,注重颜色的协调。首先,植物配置考虑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使空间具有自然的节奏感。其次,植物色块的布置上,除了要考虑色彩的简洁明快,还要考虑后期的养护,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最后,充分考虑居民物质条件的发展,合理规划布局,促进园区绿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身心健康规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县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围绕落实“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营造健康环境、普及健康锻炼、倡导健康生活、培育健康干部”为主题,以增强干部队伍身心素质为目标,以规范干部日常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坚持科学引导、扎实推进,坚持贴近实际、干部参与,坚持宣传倡导、健全机制,努力在干部队伍中营造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风气,进而带动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活动内容

1、开展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理念

要开展多层次、多样性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一是举办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来乡里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争取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专题讲座。二是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完成县委组织部健康知识教育培训计划。三是发放《干部健康手册》到每一位干部手中。

2、制订健身计划,普及体育锻炼

全乡机关干部根据自身状况制订一份全年健身计划,计划中要明确健身的目标、锻炼的时间、选择的体育项目等。全乡领导干部的健身计划须于5月1日前报办公室,并由主要领导审阅签字。

健身计划制订后,每一名干部都要保证时间、保证质量、按计划进行锻炼。要求每名干部每天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少于1个小时,每人至少掌握并经常参与一项体育健身活动,全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体性的体育健身活动比赛。乡里将适时组织几次全乡性的篮球、乒乓球、登山等体育竞赛活动,通过以赛带练、以赛促学的方式,在广大干部中普及一项适宜全体机关干部的健身操,各单位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并保证每天做一次健身操。

3、进行健康体检,掌握健康状况

健康体检是了解干部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预防疾病和及早发现、治疗疾病的重要举措。每年要安排全乡干部进行至少一次健康体检。每次体检结束后,由体检医生填写体检表并提出健康诊疗意见一式两份,一份由医院存档,一份交体检者所在单位。如发现特殊重大病情或特殊阳性体征的情况,医院要及时向乡党委报告;需要进一步检查、住院治疗或转外就医的,严格按照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对于虚报瞒报重大病情,延误干部诊疗时机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开展谈心活动,化解心理隐患

根据平时掌握的干部心理情况以及干部本人要求,乡党委、政府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机关干部开展谈心活动,听取他们的倾诉,了解掌握干部的所想、所盼、所做、所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及时解决他们心理上存在的抑郁、急躁、焦虑等问题。每个干部每年度写一份思想汇报材料交乡党委,以便掌握干部思想动态。谈心活动要形成制度,每年每位干部至少开展2次谈心活动。如遇有特殊情况的,还要及时找有关干部谈心。

5、建立健康档案,把握健康脉搏

根据健全体检和谈心活动的情况,乡党委、政府与医院建立干部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每次体检情况、重大疾病诊断书、慢性疾病诊断书,预防治疗措施以及心理症状、心理健康评估情况等。同时,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制度,对健康档案进行动态管理。

三、几点要求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保健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乡保持干部身心健康活动领导小组由兼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事务。

2、各负其责,团结协作

各部门尤其是在本方案中承担了具体任务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对实施本方案予以积极支持、配合,确保保健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身心健康规划范文第4篇

一、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政府、多部门合作联动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行动”长效机制;围绕影响农村居民健康和卫生行为养成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普及基本卫生保健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到2010年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5%,为全面达小康,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提供人力健康支持。

二、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与健康教育网络建设

各乡镇、街道成立由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行动”领导小组,设立“行动”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调度任务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制约问题;制定“行动”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将其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并按规划要求加大经费投入,辖区内按人均0.6元筹集经费,专款专用。乡镇、行政村成立“行动”小组。乡镇卫生院有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村卫生室要有明确的健康教育责任人,配置必要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二)健康教育业务培训

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培训,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每年至少接受8学时的健康教育理论、方法、技术培训,培训率达到95%以上;乡村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三)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

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要定期督导检查健康教育活动,按期完成下列任务:

1、农村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率达100%,并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活动。

2、乡镇所在地、村主要公共场所展示健康教育主题、标识、横幅等不少于三处。

3、积极向区爱卫办、区电视台、电台上报有关“行动”的信息。

4、区、乡镇医疗机构、村主要公共场所要有健康教育专栏,相关内容每季度至少更换一次,相关医疗机构要有健康教育处方并及时发放,做好发放登记。

5、年内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讲座、宣传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三次以上。

6、积极开展控烟活动,每年不少于一次。

(四)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各乡镇、街道健康教育机构要适时开展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价,结合本地实际指定百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核心信息不少于三条,农民核心信息知晓率达85%、中小学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三、完成时限与考核

1、各乡镇、街道第三季度要完成“行动”组织机构建设,健全健康教育网络,要以本乡镇、街道的经济强村为基础,确定不少于2个行政村为示范点;第四季度重点抓好对各示范点的目标任务落实。区爱卫会办公室将于9月底和年终分别对“行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考核,查看资料和会议记录、现场查看活动情况,组织中小学生、农村居民进行座谈,进行问卷调查,考核情况全市通报。

2、*8年各乡镇、街道三分之一的村要达到示范点标准。

身心健康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职学生;健康教育

新时期学校卫生工作与健康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是深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新时期学校健康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工作,应以预防教育为重点,以教育和育人为手段。然而,许多中职学校更多重视中职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品德修养,很少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即使有的中职学校开展了生命与健康教育,但也仅限于辅修课或日常的讲座中;有的则用安全教育代替生命与健康教育,局限于如何保护自身不受伤害;有的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部分章节,没有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和专用的教材,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缺乏,不能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因此,本文针对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对学生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现有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缺乏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的实践活动,中职学生往往因为生命健康意识淡漠而引发异常行为等问题,探索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四位一体,两课融合”的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习、了解、掌握有关疾病防控、急救处置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增强民族地区中职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帮助中职生自觉采取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一、构建“四位一体两课融合”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

(一)构建“四位一体两课融合”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处在15~18岁之间,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群体迅速扩大,健康教育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得体的健康教育是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广西是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省份,中职学生来自广西各地,因受文化水平低及生活条件落后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意识淡薄,生活习惯不良,健康知识和技能基础薄弱,甚至行为存在偏差。因此在民族地区建立完善的学校健康教育机制,提高中职生的健康管理能力,创新四位一体教育,对于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四位一体两课融合”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新时代的中职学生都是“00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他们生活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本身在家庭比较受溺爱,他们很少经历挫折,遇事缺乏耐心,不懂得与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在进入学校以后,由于面对的同学来自各地,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再加上中职学生彼此之间缺乏沟通,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就业压力,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都导致当代中职学生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通过学校的健康教育能够确保中职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学校健康教育能够让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四位一体,两课融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即从多方面、多角度预防影响学生健康的因素,拓宽教育途径,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让学生在知识、方法、价值观等方面都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为前提;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为根本的出发点,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促进当代中职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经验,推动健康教育事业发展。

二、“四位一体,两课融合”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

民族地区学校的健康教育不是学校某一个部门能独立完成的工作,也不是靠单一的课堂教学能完成的目标,需要其他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全方位开展工作,才能有效、顺利地实施。本文依据民族地区中职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尝试建构一套“四位一体,两课融合”健康教育模式,见文末图1所示。

(一)四位一体模式探究

1.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前瞻性不足,通常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仅是帮助一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上,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混为一谈,认为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无法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问题除了会对个人的学业带来负面影响外,如果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让学生走向极端,对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是学校、年级、班级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自我教育活动,因此,中职学校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还要追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在缓解心结、解决问题、缓解矛盾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除了定期开展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外,还应当通过组织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真正帮助中职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针对民族地区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更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对部分中职学生自卑、自负的心理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重点体现关于培养自信心的内容;另外,还有一些中职学生通过奇装异服来标榜个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同时利用一些特殊节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国旗下的讲话,举行“积极情绪幸福成长”签名活动、主题讲座、主题班会、黑板报以及手抄报评比活动,朋辈心理辅导(各班心理委员)培训,心理闯关游戏等。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心理活动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成长,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2.疾病防控。近年来,全球传染病、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一旦爆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将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因此,防患于未然,全国各地都必须加强对重大传染病和疾病的宣传和教育。学校是一个流动的社会,人口密集,生活活动范围有限,容易发生传染病传播。据调查,我国70%以上的突发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是传染病,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传播,这将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和师生的身体健康。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也随之明显增加。因此,中职生获得疾病防控知识和能力尤为重要。3.身体保健。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学生的身体健康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通过身体保健,可以培养学生不屈不挠、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能力。另外,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精神障碍,治疗精神疾病,保持心理健康,为人们提供宝贵的活动空间,促进人们适应环境变化,使人们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但目前许多中职学校体育锻炼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学校过于注重文化课知识的传授,学生自身体育锻炼意识不强。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重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中职学生在掌握基础体育知识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观念。学校通过规范学生健康体检、体能测试等活动,完善学生的健康档案、体检报告,积累了丰富的健康资料和实践经验,并成立了医务室、并配备了各种常用的医疗设备仪器、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条件。同时在课堂上,对课时进行合理安排,尽可能多开设一些体育课程选修课,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丰富的、有趣的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通过跑操、体育课、课外运动(每天运动一小时)、排球、篮球等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比赛,健康生活系列主题班会课,运动与安全、防范食物中毒、吸烟危害健康、拒绝成为低头族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学习,加强对身体保健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健康水平。4.急救处置。现代中职学校迅速扩大的规模和管理的复杂性增添了诸多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发达国家的国民急救技术普及率达到了30%~50%,而我国急救技术普及率不足1%。全民安全防护意识差,急救知识与技能储备不足、急救宣传工作缺乏权威性等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西方很多国家已经将急救纳入了高校的正规课程当中,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因此,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学生应树立现代健康意识,提高自觉规避和有效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中职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急救知识的主观意识,但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同时缺乏专业培训。在中等职业学校普及安全防护和急救知识,也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必修课。我们要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把心肺复苏等知识纳入学校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和培训加以普及。同时,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应急演练、知识竞赛、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来普及学生的急救知识。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二)两课融合

第一课堂是中职学校教育活动落实的主要形式,采用的是学生集中化统一讲授专业知识的方式。第一课堂主要负责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课程的专业知识学习,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进行学习和掌握。第一课堂本身带有显著的时间集中、目标明确等特点,可以很好地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诸多学习内容完整地传达给学生群体。而第二课堂的存在和发展也正好弥补了第一课堂存在的缺失。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以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为载体,在第一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统一管理,学校各部门或学生组织积极开展的一系列具有导向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育人活动。第二课堂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和形式的束缚,有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广泛的覆盖面等优势,可以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可迁移的能力。第二课堂还可通过社会实践、课外科研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心理素质需求,弥补社会经验不足的局限性。此外,第二课堂平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开展则是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中职学校内部的第二课堂本身就是第一课堂最为有效的补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得到建设优化之后,学校的健康教育要想有效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融合育人的作用[5],则需要建立二者的良性互动机制,帮助中职学校有效建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育人机制模式。

三、结语

通过构建民族地区中职学生“四位一体、两课融合”的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其中医校联合开发了中职学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形成了特色品牌,具体包括“朋辈互助结伴同行”“每天运动一小时”“青春红丝带”“急救先锋进校园”等四个以上品牌实践活动,同时建设教学资源库:中职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编写教材、课程标准,设计教案、课件、教学案例、课程评价实施方案、课堂实录及相关视频等),开发了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实践活动项目,“四位一体、两课融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实践应用上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能够有效保障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校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2016-10-25.

[2]肖雪,田广,郭朝廷,等.校园急救知识普及与急救技能提高的可行性探讨[J].体育科技,2020,41(04):90-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