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深化课程建设

深化课程建设范文精选

深化课程建设

深化课程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引领;数学教育;接地气.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5个统筹。旨在依靠各方力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有独立个性,有综合素养,有办事能力,全面发展的大写的人。课程建设是文化的载体。提高教育质量,组织是保障,课题是标杆,专家是先导,课堂是主阵地。

一、正确引领夯实课程建设基础

(一)组织引领建立健全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立相应的办公室;明确学校学科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学校智慧、课程建设体系以及推动课程建设的有效抓手和动力保障。学校在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开足开齐开好课程的基础上,“落实国家课程,融合地方课程,创新闪光课程”,把数学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培养目标、尊重生命成长、开发区域资源有效整合;采用“课程中心招标、自我推荐接榜”的双向选择方式确定校本课程及开发负责人,提升课程建设的领导力、研究力和执行力。学校对校本课程实行合同化项目管理,与各成员签订“课程研究自愿合作书”及“课程开发协议书”,明确校本课程开发责任人职责,实施常规化考核管理与评价同步并与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考核评价挂钩。

(二)课题引领以课题强化设计,以研究深化设计,以实践优化设计。通过数学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明晰学校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智慧,抓好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寻找优化校本课程和改革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形成有本校特色和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建设体系。(

(三)专家引领聘请市内外、县域内外的行政领导、知名专家及学术资深人士,组建学校课程建设顾问团、导师团、咨询团、策划组、指导组,负责破解校本课程建设的疑难与瓶颈。

二、创新课堂让数学教育接地气

(一)夯实基础课程抓理念更新促基础课程夯实。一是明确学科特色目标,强化教学核心任务,以扎实的教风,让学生在不同的学段,学有所长,从而使所有课程目标落到实处。二是明确课堂建设思想,践行课堂上老师目中有“人”,眼中要有“光”的理念,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在课堂研究上,主要从“如何教”到“指导学”,在课堂关注上,主要体现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倡导积极体验;在课堂实现上,主要让老师会导、能演、善演,孩子乐学、会学、主动学、创造性学,从而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与课堂效益的有效提升。(二)研究人文课程抓资源优势促人文课程研发。结合巫山县是重庆市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优势,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和乡土资源,以开发“三名教材”即《闪光巫山?名诗集?名人集?名曲集》为突破口,指导学生动脑动手,引领孩子励志,增强走出巫峡、走出大山和减载人口意识,把学校建设成“具有本地文化特点的靓点学校”。(三)研发活动课程抓传统优势促活动课程研发。注重“主题性、趣味性、灵动性、成长性”原则,重点落实好“五项课程活动”即,一抓传统活动。扎实落实好每学年“校园五节”传统活动,做到主题鲜明,活动创意实。二抓选修活动。全面落实好每周的“班队”、“社团”等订单式、走班式、自由式选修活动,做到教材编好、教师配好、课程上好、学生学好,让孩子在各类探究性、参与性、体验性活动中成长。

三.抓展演活动

精心组织好每月年级组主题班会展演、每周一朝会“文化早餐”闪光舞台展演。四抓庆典活动。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做到主题鲜明有特色,人文创意有靓点。五抓竞赛活动。精心组织好“魅力小制作”、“创新小明星”、“竞赛小状元”等实践竞赛活动。通过电脑制作活动的开展,培育大批“操作能手”,带给孩子们快乐、自信,动手动脑成为他们智慧、品格和幸福的生长点、闪光点。(四)研讨趣味课程抓个性需求促趣味课程研发。将学校环境建设成隐形课程,充分挖掘校内师生及社区资源,开展以闪光教育为平台的智慧课、科技科、创新发明成果展示课。以求让孩子在趣味中开发,在趣味中张扬,在乐学中求知,凸显办学特色。生活处处皆数学。努力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性,激发潜能,以数学课堂为平台去捕捉、挖掘、培育、放大闪光点,感受进步与发展,体验成功与快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也是为教者的初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依托课程引领,让数学教育接地气齐兴云(重庆市巫山县观音小学)教学探讨

深化课程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建设

0引言

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自2020年6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印发以来,全国各高校纷纷将课程思政建设提上日程。课程思政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为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思政资源内容,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各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工作全面开花。课程作为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基础单元,承担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化为知识内容进学生头脑的作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起到了选树典型、强化引领、带动示范的作用,是构建起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可以促进学校实现思政育人目标的建设,实现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构建。

1“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大思政”育人格局兴起,思政铸魂理念影响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的转变,思政课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使学校逐步聚焦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尤其注重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同步建设。目前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更是推动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快速发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又是实现该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但仅仅依靠思政课教育还不能完全实现德育育人,建设将思政元素融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树立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教学理念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带动学校所有课程参与“课程思政”育人教学体系建设,从而打造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教学育人效果,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初衷和使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教学活动中,将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和路径,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深挖思政元素、设计教学过程、回顾育人效果,实现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隐性教育层面与思政课的显性教育互通互助,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打造课程思政育人全员参与的“大格局”,推动学校“课程思政”课程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2“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现状

2.1课程思政机制建设滞于思政理念发展之后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自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落地实施,发展历程短,建设经验少,相对应的培训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校提倡所有课程都参与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责任主体虽然是教师,但对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水平的专业化指导政策尚未形成,专业教师在思政育人能力的培训制度尚未建成。此外,对于各类课程建设的思政目标、思政成效缺少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建设完成后的运维机制、跟踪手段缺少贯穿全流程的监管过程,课程建设的效果反馈、保障措施执行情况落实不到位等还普遍存在问题;由此导致专任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调度,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的参与率难以提升。

2.2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浮于表面形式之上

内涵建设是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关键抓手,目前高校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停留在以项目建设为形式,轻视示范课程内涵建设的层面,注重示范课程建设是良好局面的开端,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并重的教育理念、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并立的教学体系、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并行的教育方法、思政素养与育人效果并列的教学评价等思政内涵建设没有落到实处,没有融入高校课程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课程思政教育与思政课程教育“两张皮”现象,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力度仍然薄弱。

2.3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限于传统经验之内

教学方法应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时而变、因势而动,高校应持续关注教学方法创新性,主动变革教学方法适应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受限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方法往往局限于传统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方式,教师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专业知识传授、教学内容的转述、重难点的分析梳理上,缺少发现知识内容潜藏的思想政治元素对学生的隐性教育;同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教学方法在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方面不能及时跟进,如探究-研讨法、启发教学法等沉浸式教学方法还不能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熟练运用,对于课程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挖掘、学生探索思政内涵的兴趣激发、课程育人成效的效果反馈等内容上缺乏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不显著。

2.4思政育人评价体系慢于思政建设之速

评价体系作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思政的育人成效具有重要的反馈调节作用,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和学校的关注点往往是课程知识梳理、蕴含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对思政育人的评价以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评价体系缺乏关注。首先,思政育人的评价在教师设置课程考核或课程设计过程中被忽略,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思政育人重要,设计课程评价时主要针对知识的重难点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不重视思政育人评价指标的设立。其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育人成效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存在评价主题单一、评价指标缺乏思政育人方面的科学设计、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化、关于思政育人评价的反馈机制还没有建立等问题。最后,对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后续育人成效缺少跟踪评价机制,部分教师为追求示范课程的建立在前期筹备过程中会尤其关注思政育人的方式方法、资源建设、成效反馈等方面,建成示范课程的后续跟踪评价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3“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路径探析

3.1强化理念引领,建立党政领导机制

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思政课程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树立“课程思政”引领课程建设发展的理念,是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路径,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重要的执行手段。为助推示范课程建设:首先,必须要落实“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体责任,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院党委统一负责、学院积极配合的思政课程建设联动机制,强化教师思政教育认识,提升各类专任教师自身思政素养,建立课程思政全员育人的强大自信心。其次,根据国家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省级思政建设实施意见等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精神,建立适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成效的思政课程实施方案,明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建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运行机制、监管流程,完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生评教、督导评价的反馈机制,落实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资金、条件保障等措施,以确保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是在制度引领下规范进行的。最后,为保障“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起到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学院互动互助,组织院-院示范课程互访互学活动、建立示范课程分享案例库、开展示范课程典型经验交流会等分享、交流、推广机制,实现教授、名师带动,教师普遍参与,并逐步达到课程思政全员育人的局面。

3.2深化内涵建设,助力课程思政体系构建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持续建设的根本是对内涵的建设,深化课程思政内涵建设,需要准确把握教师、教材、课程、课堂四大关键要素。首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应提升课程思政意识和思政育人能力,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和基础课教师,挖掘和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做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合,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见功见效。其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教材和课程是载体,在培养方案中建立和完善思政课程设置内涵,紧抓课程核心环节,深化课程改革,将课程思政要求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编写、教材选用、课件制作、教学评价等方面,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最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课堂是手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通过打造多功能智慧教室、使用线上教学平台、改变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等,推动教师角色转变和学习方式变革,确保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

3.3落实保障制度,推动课程思政持续发展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是“大思政课”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课的传承和延展,同样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为有效推动课程思政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发展保障机制。首先,加强组织领导,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建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协调小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责任到人。其次,强化经费保障,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开展,统筹各类资源,用于课程思政的内涵挖掘、教学改革、教师培训、访问交流等活动,保障课程思政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最后,注重示范引领,通过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选树课程理念先进、思政元素丰富、育人成效显著的示范课程,通过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全面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4完善育人评价体系,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初衷和使命是培养具有知识扎实、信念坚定和品德优良的时代新人,不仅需要专业的师资配备、完善的课程教学设计、配套的优秀教材选用,还需要符合思政育人目标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作为思政育人成效的正向反馈机制,对课程建设的进展、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评价体系的完善主要从以下三部分着手:首先,教师作为课程讲授的主体,除了评价学生的知识领会程度外,还应关注思政育人的评价体系设计,例如对学生获得的科学涵养、人文素养、艺术修养或者实践能力等方面是否有所感悟、有所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锻炼等隐性教学效果的评价。其次,对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评价体系需要院-校两级通力合作,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体系,分别设计学生评价、教师自主评价、院(校)督导评价等包含教学体系设计、讲授效果、思政育人成效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最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成后,应建立跟踪评价长效机制,主要针对该课程的师资配置、资源建设、育人成效、建成效果等方面继续追踪和评价,持续关注示范课程的发展和示范成效。

4结语

深化课程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品牌课程;课程建设

品牌课程建设是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院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品牌课程一般是指在高校进入市场大环境下,以实际培养目标为核心,建设具有时代教育理念、教学品质、课程特色以及自身文化等元素的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相比有显著差异,教学效果为学员甚至是社会公众所认同,以独有特色获得良好的口碑,在一定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品牌课程体现了知识教学的高价值理念,而品牌课程建设则是实现该理念的基础。课程建设可看作是一个长期且可持续调整,包括从萌芽到规划、建设、发展、完善等的周期性建设活动。本文大胆从课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理念出发,梳理了品牌课程打造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建设环节,致力于为品牌课程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品牌课程打造市场期

(一)找准课程定位与目标,做好课程建设顶层筹划

课程建设首先需要做好顶层筹划,顶层筹划是课程建设工程的“图纸”,是明确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框架、课程内容以及设计思路等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建设具有核心指导地位,而做好顶层筹划首先要找准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教学的宗旨是为人才培养而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制约着课程建设的发展与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又是根据学员认知基础、专业能力需求等学情因素确定。此时可借鉴反向设计的思想,从专业能力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这样的设计思路同时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导向标准。另外,课程与课程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专长;同时,课程本身是一门包括教材、多媒体、条件、试题卡库、配套设施、师资团队等多要素构成的系统性教学体系,各要素之间应该互相关联、互相配合、彼此衔接,共同为培养目标而服务。所以,课程建设的顶层筹划要根据课程之间的人才培养逻辑,找准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以确定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开设时机。同时也要明确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什么资源与条件,相互之间如何配合,以体现课程的系统化设计理念,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二)开展市场调研与分析,掌握同类课程开展动向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课程资源的“业务推广”由“局域”拓展到“广域”,多样化、个性化的优质课程进入“市场”大环境同台竞演。同一门课程尤其对于公共通识类课程,可搜集到多种版本不同应用场景的线上资源。其中有共同点但也有些许差别,核心知识内容不变,但是不同院校的不同课程团队依据人才特点、融合本地文化特色等因素从而树立起各自课程的品牌特色。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带给后来建设者以启发,同时更多的是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挑战。所以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教学层级、条件需求等因素进行课程建设规划,更容易发掘课程亮点并加以凸显。

(三)对标同类型优质课程,发掘课程建设自身亮点

品牌课程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是具有一定的特色,类似于商品的“卖点”,是品牌打造的核心要素。特色包括教学方法策略的创新、知识内容的重构、新型条件的创建等。但是特色不是标新立异,凭空产生,最适合教学实情(或者说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革新或亮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特色。同时,课程的适用性(或目的性)是评价一门课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充分立足自身教学环境,结合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对院校专业特点、学员基础、条件需求等因素进行深刻剖析,在同类优质课程的调研基础之上与其进行对标,取长补短,寻找差异,是挖掘自身课程的核心亮点(课程特色)的有效途径。

二、品牌课程打造建设期

(一)线下为主、线上为辅,整合全流程全系统的课程要素建设

“市场期”的分析与调研,为课程建设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课程是一个涵盖课程团队、教学设计、教材、条件、配套资源、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全要素系统性的集合,所有要素紧紧围绕课程的顶层筹划之下并相互配合而展开。除此以外,得益于现代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与辅助,课程的实施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而是可以依托于网络及线上技术,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流程课程教学、辅导、巩固、跟踪、评价等课程实施。所以在课程建设阶段,势必要打破原有的只满足线下课程建设的思维,而是要依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分别结合线上线下的优势,构建一种全新型混合式的课程开展模式。比如在教材建设方面,笔者倡导教材资源库的概念,除了线下教材的编写以外,另有电子版教材的辅助配合,如个别需要动画演示的地方可插入动态演示文件,而这在线下教材中是实现不了的。另外,教员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往往是参考大量文献而精简凝练出相关内容,或者有独到释义的文献而碍于著作版权问题不能直接引用,是否可以考虑以添加超链接的方式让学员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做进一步学习与探究?这些都是线上教学资源所带来的优势。同样课程的全流程教学设计、虚实结合的实验条件等均可以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建设改革,但是不论如何改革,都离不开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

(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方协作调节课程建设的“供需平衡”

教育教学不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改革更要重视课程供给侧的转型与升级,以满足学员当下乃至未来的学习和就业需求。国务院在2017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应将产教融合由职业教育向上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建立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弥补了产业需求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不足,一方面给予人才培养社会化支持,有效保证人才培养的进程与效率。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建设,除了学校本身提供的教学平台以外,还可借助企业的优质资源,将课堂搬到实践基地,改进教学方式,强调理实一体,注重实践,进而强化课程实际教学效果。另外在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对接中,使得课程建设中更多地融合人才培养的输出要素,使课程建设更具落脚点、实践点和效果检验点,易于树立品牌课程的标杆性。校企合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的革新注入新方法和新思路。例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确立良好的互惠互助合作关系,“引企入教”中结合课程特点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类型,完善课程教学目标,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除此之外,企业的技术和平台支持,是课程内容建设的重要部分,可与厂家开展更为密切的互动调研、跟产跟训、项目实习等合作,强化联合培养、联考联训机制,重构课程管理体系,邀约企业一起参与到课程考核中,以相对贴实、更加多元的指导依据尝试进行课程效果评估改革。

三、品牌课程打造运营期

(一)加强课程团队成员协作,推动课程改进实施,做好课程传承

教学实施是对课程建设成果检验的“试金石”。对课程团队成员而言,每一次课程实施过程都会产生收获和反思,由教学实践得来的经验教训反馈于课程建设,不管是教学内容的重构,还是教学方法的修改,抑或是教学手段的变动,通过不断的修正与积累,使课程在教学实施层面更加贴合教学实情。所以品牌课程的建设不在一朝一夕,而是经过实践打磨而逐渐适应,课程的传承与实践依赖于课程团队成员,团队成员之间保持良好沟通、共享和协作精神,适时增加课程团队互相听查课、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与交流等活动以推进课程建设完善。另外做好分工,对课程体系的各要素做好监督与效果评估,提升课程的品牌质量。

(二)融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开拓课程创新

不同时代背景对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而衍生出具有时代特征与育人本质的人才培养理念,比如当下提出来的“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新概念。融合新的教育理念,势必将对原有课程提出新的挑战与改革契机。同时,随着时展与技术进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也会对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冲击效果,比如慕课、微课、私播课等的兴起。所以课程团队需要快速做出响应与调整,与时俱进,与新理念、新技术相结合,找到课程改革切入点,实现课程的转型与变革。

四、总结

本文以商品的品牌打造过程为启发,大胆提出品牌课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建设思路,包括建设之初的课程定位、市场调研以及特色发掘以完善品牌课程的建设规划;建设期的全要素整合、上下游联动和闭环常态化评价机制倡课程的全面化、适用性、可持续改进等课程建设发展策略;最后是品牌课程运营期的精华传承与改革创新,以锻造品牌课程的长效口碑。

参考文献:

[1]王小平.高职院校军事课程建设特色研究[J].大众科技,2012(9):107,126-127.

[2]傅奇丹.高校品牌课程建设的工作室模式之构想[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聂勇,闫智勇.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管理困境与对策反思[J].职业发展教育,2019(2):61-67.

[4]陈刚.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品牌课程建设的探索[J].职业教育,2016(3):109-110.

[5]王保建,陈花玲,杨丽娟,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的课程教学设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8):163.

[6]胡小桃.高职课程建设的新理念:在适应中超越[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2017-12-19.

[8]赵聪慧.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深化课程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精品课程;课程建设;课程开发;实践策略

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电子产业也随之发展壮大,面对市场的全新需求,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养,以此来更好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现阶段,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难以与行业需求相适应,面对此种状况,高职院校应逐步加快自身的教学改革进程,构建精品化和内涵化并存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高层次的技能人才。基于当前电子技术的大范围渗透,各个行业都在迎合时代的发展浪潮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而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唯有对传统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模式与时俱进地创新,才能切实立足于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满足行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当前高职教育体系之中,如机械维修、软件技术开发、工程自动化等,但是其作为基础教育课程,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也逐渐暴露出自身存在的弊端,这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提升极为不利。因此,深入研究“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开发与实践策略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改革的意义

当前,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全新的转型阶段,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改革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为此,教育界针对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深化。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来看,该种教育体系侧重于学生工作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德国教育实践理论为其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并为其有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德国实践教育理论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水平,对但是德国教育模式的重新构建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从这一层面来说,德国实践教育理论是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在千禧年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深受德国实践教育理论的影响,并且将其应用在学生理论能力教育与岗位结合的模式构建之中,对我国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关人员将德国实践教育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国情相结合,并由此创建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机制,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用能力的深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教育者作为高职教育事业的主力军,需要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深化理解,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之间的差别,以便为人才的日后发展做出科学指导,促使人才的未来职业生涯进一步步入正轨[1]。由此可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社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学习理论更好地应用在实际工作之中,并在实际中检验理论项目。因此,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定位。同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导向加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是相应我国国家教育方略、迎合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形势的具体举措,要求教育者要制定明确、精准的教学计划,通过自身能力的提升来为高职院校提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精品课程建设奠定见识稳固的基础,借助创新性和科学性并存的教学模式来更好的彰显课程改革的实际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兼顾理论与实践教育,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创设更为良好的教学环境。“电子技术”的教学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重要基础,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不仅应当全面重视起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更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并以此能力为基础,形成运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因此,该学科课程内容的改革也应以此为指导,使学生通过对此的学习充分掌握电子技术设计内容,以为未来工程的应用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开发实践策略

现在大部分电子技术相关课程皆通过大荧幕方式来实现,即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正是由于此种方式显示出信息较多,才更应注重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虽然大荧幕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但落后的教育方式尚未受到关注,进而使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仍然无法发挥,更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多媒体技术应用如同鸡肋。长此以往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会因为枯燥技术知识灌输而使得课程学习如同“填鸭”,运用电子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提升当代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但无法有效的利用电子技术则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大羁绊。从当前电子技术课程学习现状来看,学生通常死记硬背基础知识,进而使得电子技术知识无法应用于实际操作之中,久而久之,将会学生知识的增加而逐渐被遗忘。电子技术基础应用类课程较为繁杂,内容之多,操作之细,众多项目皆要求着学生不仅要掌握充足的知识,还要进行上机实验,在实际操作后将知识转变为能力。对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也就成为了必要举措。

(一)结合实际岗位需要致力于对学生电子应用能力的培养

“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要结合当前岗位需求的现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设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电子应用能力,以便更好的相应社会经济、市场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要,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打下稳固的课程基础。对此,笔者认为相关教育者及教材编撰者要对市场的现实情况、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要进行调研分析,将所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重新整合,借助数据、图表的形式来更好的为教材优化做出依据。教育者要还需要将教学思想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不断提高“电子技术”精品课程教学效率。在教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增加实训环节,提高学生理论能力的同时,保证职业能力、岗位技能的深化发展,更好的为我国社会发展所服务,从而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2]。与此同时,更要将培育的目标进行实际定位,从目标着手,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人才为出发点,综合学生的各项素质,以此融合实践技术与应用知识,逐渐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以此不断的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针对不同专业的相关要求,应逐渐明确人才培养之间的异处,以此进一步保证电子技术精品课程改革的科学性。

(二)落实“双证制”

要落实“双证制”教学措施,从制度和模式两方面入手加快“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进程,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新发展。“电子技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在教育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教学地位,能够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进而在实际工作之中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应试教育思想仍旧根深蒂固,在教育过程中,依旧有不少教师沿用传统模式,这对学生工作能力、职业素养的发展极为不利。对此,教育者需要运用德国实践应用理论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教育的应用性,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给予足够的重视,深刻认识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而促使“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同时,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在重视毕业证书获取的同时,要积极考取与电子技术相关的资格证书,将此作为学生日后能力证明的重要标志,实现人才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向互动式、协同均衡发展。

(三)强化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践是电子技术课程的灵魂,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电子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应该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强化训练来进一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巩固“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的教学成果。高职院校学生要从自身做起,将“电子课程”的专业学习与自我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明确认识到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的满足自身岗位的客观需要,实现自我能力与岗位需求、市场发展之间的融会贯通。在注重电子技术理论能力培养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将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之中,强化对自身岗位业务流程的熟悉程度。同时,教育者要对电子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重新调整,优化课程教学结构,增强实践训练在课程教学中的所占比例,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实训空间和能力拓展领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打造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格局近年来,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影响程度不断深入,并且对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故此,想要保证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实践效果,就应将教育教学与专业应用相融合,以培养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相互连接,搭建电子技术的精品课程新模式,协调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发展与实践论证,通过直接有效的实践方式来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与评价。对此,笔者认为要对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领域、内容、理念、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坚持“两定”原则,即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以此来为学生呈现更为优质的校企合作教学体系,打造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格局。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资深岗位者来校进行指导,并通过岗位实训的形式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投入到工作之中,以此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三、结语

高职院校要结合“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行之有效地创新做好精品课程的开发。以搭建综合性教学模式为出发点,关注自主创新,探索创新,在提升个人观念基础上,逐渐整合各种教学内容,重新搭建更高效率的教学水准,充分的发挥电子技术课程的优点,搭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更好的提升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颖,侯建军,黄亮.“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02):3-4+7.

[2]卢玉和,杨春花,张丽,仝庆华.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08):11-12.

深化课程建设范文第5篇

电子商务教学专业建设,是基于建设项目和建设目录教学来实现的。譬如说,对于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建设,从建设背景和意义出发,实施目录式教学研究课题。专业建设方案的设计,也是以此为基准建设实施的。建设方案设计分为九个步骤,来实施详尽的实践教学,目录如下:

(1)建设背景和意义——背景、意义;建设基础与条件——基础、条件;建设目标语思路——目标、思路;

(2)建设规划;

(3)建设内容——电子商务教学资源、专业教学服务与作用;

(4)建设步骤。最后一部分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蓝本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期间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对课程开发规划和资金管理实施以及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综合分析对比。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依托之下,课程教学的专业建设也就有了可临摹的范本。

二、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现状和改革

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职业院校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的渴望程度在进一步拉伸。社会上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诉求,使得《电子商务》课程被列入工商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专业基础性和必备性课程。市场化和经济化运营手段的不断提高,教学经验和技能的不断累积,都使得课程建设必须从市场化角度出发,才能收到综合性效果。电子商务的课程改革,是基于学校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研究项目来考虑的,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建设开放式教学体系。具体做法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从市场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从事电子商务能力的需求出发,确定以电子商务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基本技能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教学模式上,解放思想,面向现代化,对教学内容实施优选的同时,实践教学实用化、将理论研究系列化,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形成富有特色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思路。在课程进行内外,对其内容、体系、框架实施配套选用,增强课程的应用性,实现对课程知识的巩固。

三、基于市场发展趋势开展电子商务教学

基于市场发展,开展的额电子撒谎那个屋教学,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解决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对信息随时随地的交流处理。深入细化到世界经济的额各个领域。进行的格局和文化环境内,使得教学内容不但深化。电子商务教学的开展,必须拥有开放性的环境,以弥补其敬爱呕血经验比其他成熟课程不足的情形。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其技术性和实用性。在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方面,要想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求教师经常分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相互探讨,共同提高。在教研上,将新的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使得企业信息化建设、理论和教学专题上,取得相对成功。基于市场发展趋势开展电子商务教学,必须对电子商务教学教材实施修订,将课程建设就质量进一步提高到新的历史阶段。尤其需要教育部门施以援手,以便在电子商务教学中,进一步深化新理念和新改革策略,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教学的实效性,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