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化学教学

生物化学教学范文精选

生物化学教学

生物化学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乳糖操纵子;教学设计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也是医学、生物学、农学等学科科学研究的工具学科。该学科对于培养农林医药院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生物化学学科非常抽象,主要是阐述体内蛋白质、DNA和RNA以及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导致学生很难理解,使得生物化学课程成为农林医药院校最难学、不及格比例最高的学科之一。尽管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以PBL为主导的理学教学方式[1]和以任务驱动型教学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方式[2]对于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但传统的由教师主导的讲授法授课模式仍然是无法替代的。因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能够深入浅出的将复杂的机制通俗化,一直是生化教学老师不懈的追求。本文以较抽象的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乳糖操纵子为例,从导课、授课、知识拓展、强化训练、小结5个环节阐述如何进行生物化学教学设计。

1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乳糖操纵子内容非常枯燥,而且比较复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讲述一个现象(给出一张细菌生长曲线图):当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细菌的生长曲线不是大家熟悉的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而是出现了2个对数生长期,中间有一个迟缓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接着给出一张细菌培养基中糖消耗曲线图,学生就会分析发现第一个对数生长期主要是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被消耗了,而第二个对数期是乳糖被消耗了。那么为什么葡萄糖和乳糖分别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细菌生长对数期会被消耗呢?学生通过前面代谢部分的学习,一般都明白代谢葡萄糖和乳糖都需要酶,而且需要的酶不同,第一个对数期细菌体内有分解葡萄糖的酶,第二个对数期有分解乳糖的酶。也就是说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最后给出细菌生长过程中lacmRNA、β半乳糖苷酶和β半乳糖透性酶,此时学生会发现乳糖代谢的基因——lacmRNA并没有表达,而且对应的基因表达产物β半乳糖苷酶和β半乳糖透性酶含量也很低,所以第一对数期不能分解乳糖,只有第二对数期才能分解乳糖。那么细菌体内如何实现这一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呢?通过4次层层设疑,抽丝剥茧,引出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大部分学生会好奇细菌是如何实现这一复杂调控过程的。

2始终围绕培养基中不含葡萄糖、只含有乳糖时乳糖操纵子才开始表达这一现象进行授课

通过前面3张图片的讲解,学生发现当培养基中只含有乳糖时,乳糖代谢相关的2个酶β半乳糖苷酶和β半乳糖透性酶产生了,而且编码这2个酶的lacmRNA也表达了。由此就引入了诱导表达和操纵子这两个概念。诱导表达就是加入代谢物后基因才开始表达;而操纵子就是一个lacmRNA产生2个以上的蛋白质。接着详细讲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操纵子中每个元件的功能。而且指出1961年,Jacob和Monod提出的操纵子模型在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中具有普遍性,并于196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后讲述为什么培养基中含有乳糖时该操纵子才开始表达主要是由于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作用被乳糖诱导后解除。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要结合蛋白质和酶的变构效应,讲解阻遏蛋白与乳糖结合后结构改变不能与操纵序列结合,这样学生与前面学习到的知识融汇贯通,方便学生理解。乳糖操纵子阻遏蛋白的负调控机制只解释了只有在乳糖存在是乳糖代谢相关酶才开始表达,因而此时接着抛出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培养基培养基中同时存在葡萄糖和乳糖时,乳糖代谢的酶并没有被诱导呢?是不是还存在其他调控机制呢?由该疑问引出CAP蛋白的正调控机制,同样的CAP蛋白存在与cAMP结合后的变构效应导致功能改变的现象。最后总结过程中强调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CAP蛋白的正调控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过程,也解释了为什么“只有在培养基中不含葡萄糖、只含有乳糖时乳糖操纵子才开始表达”这一中心问题。

3侧重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应该注重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更加强调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而在讲解完乳糖操纵子结构后,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可以从GenBank中查询下载到该序列,如何找到乳糖操纵子结构中的各个调控元件和结构基因。学生一看非常直观,而且会有许多新发现:调控序列实际上很短,只有几十个碱基,而结构基因很长,有几千个碱基;阻遏蛋白结合的操纵序列和RNA聚合酶结合的启动序列实际上是重叠的;lacZ、lacY和lacA基因之间实际上有间隔序列;阻遏蛋白基因不隶属于乳糖操纵子,是独立转录的。通过教会学生如何使用GenBank查询下载序列,既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又可以“做中学”,有不少新发现,而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就会查找文献,更深入地了解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及机制。同时在知识拓展时还要强调新进展,强调这个领域中目前的创新性的成果。如我们讲述了Bhogale等2014年发现在大肠杆菌中,乳糖操纵子有非诱导状态转化为诱导状态,不仅与阻遏蛋白在操纵序列的解聚相关,同时与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解聚的周期相关。学生会发现这样一个经典的模型,直到今天都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有力于培养学生学无止境的学习品质和创新精神。

4围绕重点、难点进行强化训练

大学的教学课堂要不要进行强化训练,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过去在高中阶段长期深受“填鸭式教育”和“应试教育”毒害。但是我们认为课堂上适当的强化训练还是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本校教师赴美国犹他大学访学后发现,国外的医学院考试是非常多的,生物化学部分内容每2周考试一次,学生学习基础医学部分内容一年后就参加类似于国内执业医师的全国性统一考试,2次机会,没考过直接退学了。因此,我们针对乳糖操纵子正负调控机制和历年来考试中学生多选题失分较多,安排两道单选题和两道多选题,先让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在问卷网回答,然后教师现场直接在问卷网查询学生答题结果,查看学生掌握情况,与学生一起分析回答错误的原因。

5提纲挈领进行小结,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小结是对一堂课内容的简要概述,也是对一堂重难点内容的再次强化,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性掌握。在进行乳糖操纵子讲述过程中可以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概述乳糖操纵子结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和CAP蛋白的正调控作用。这样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个整体性的认识,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然后可以提出一道思考题供学生课后研究性学习:“人体中是否有乳糖代谢相关的酶?该基因在东亚人群和欧美人群中的表达调控特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不少同学喝牛奶后有轻微的腹泻呢?”这个问题既和本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解决学生“为什么学?学后有什么用?”的疑惑。

6结语

上好一堂生物化学课,授课教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查阅大量文献,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传统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维定式,一般课堂教学设计时以教材中的章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往往涵盖3~5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感觉非常凌乱、不系统,无法感受到那些内容是重点内容,往往老师在讲课时常常强调这里是重点啊,但是几分钟就讲完了,学生根本没有听明白。因而我们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一节课作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从导课、授课、知识拓展、强化训练、小结5个环节进行“深雕细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层层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本节内容为例,我们先后设计了5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且问题一环扣一环。此外,要充分利用小结的机会,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整体性的认识。最后,再提出与本教学内容和大家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生物化学和大家的生活其实是密切相关的,而不是抽象的、无用的。

参考文献

[1]李崇奇,张晨岭.PBL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5):22-25.

生物化学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既是高等医学院校专业基础学科,也是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在整个生物化学及医学的发展上,生物化学实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相对生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却普遍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大大限制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进入21世纪,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生化实验技术已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1]。因此,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学会运用常规实验技术探索生命现象及本质是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急待解决的严峻问题。近年来,我们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改革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大学的基本职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力。只有实现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针,才能使大学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科学研究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在富有学术气氛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善于开拓的科学能力和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这是生物化学教学的中心任务,也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2]。

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学效果的关键,对于实验课教学的目的认识不同,效果也不一样。我们认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不仅是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训练;减少灌输式,多实施启发性的教学方法[3]。

2改良实验教学方法

2.1启发诱导,教授方法

启发诱导是指在学生观察实验,学习实验资料(如幻灯、图片、录像等),听课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可信的例证,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智力活动状态,活跃学生思维。教授方法则要求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方面。例如,在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看录像,要求学生注意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仔细观察预备液及电泳缓冲液的配制、制胶、灌胶、加样、电泳及染色等重要操作步骤。观看录像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该实验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加以强调和解释,之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这样学生对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就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即可进入实验操作阶段。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引导学生把学习的重点从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逐渐延伸到基本方法,基本策略思想的学习上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发展科学思维,培养能力,提高整体素质的教学目标[4]。

2.2归纳共性,分析特性

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即教师在揭示具体实验的个别特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归纳不同相关实验的共性,并引导学生加以观察和思考,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生化实验技术,技能和理论,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首先,分析每个实验的设计方法和策略思想,而后将相关实验归类,并从不同实验的特性中找出这类实验的共性来,加以归纳。通过分析特性,归纳共性

,使许多不同的,复杂的,独立但相关的实验显得条理清晰,系统有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各类实验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不同实验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归纳共性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隐含于共性背后的特性,它往往是实验教学课堂目标所在,应加以重视,重点突破[5]。

2.3系统有序,强化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根据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知识体系,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有秩序、有步骤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生化实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又要根据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及时地进行实验技能的强化。所谓强化训练,是指对学生进行高难度的知识训练与技能训练。这一策略对于在教学教程中兼顾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保证实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并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成果,有效地培养能力与发展科学思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6]。

2.4视学习为科研,视学生为科学研究者

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中心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科学研究的内容积极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努力做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从而使学习的过程即是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习者,同时也是研究者。因此,教师应以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为指导,科学系统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教思想,教方法,高标准,严要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思想,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

2.5主动交流,耐心指导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十分重要。通过交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综合情况,获得大量教学信息。如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掌握情况及学习态度等,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则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学目标,理解教学内容,巩固己获得的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技能。同时,交流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依赖,活跃和优化教学气氛[7]。

3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的需要,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8]。因此,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更换,将沿用多年的一些验证性和临床检验性实验去掉,增加了有利于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学习掌握生物化学新技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较大型实验,如: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核酸的提取与含量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测定;脂蛋白及核酸电泳等。这样就把生物化学的基本技术分光分析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离心技术等都包括在内,使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为后续学科的创新性[9]。

4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实验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把实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将为实验教学改革注放新的活力。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图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营造一个直观的,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入教学,改变以往教师单项灌输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另外,对于一些由于经费和仪器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参与的实验,我们制作成多媒体给学生观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10]。

5建立严格的实验成绩评定制度

以往学生的学习偏重书本理论知

识,忽视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为此,我们制订合理的成绩评定标准。实验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实验理论考试成绩三大部分组成,分别占50%、25%、25%,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前预习(10%)、课堂表现(20%)和实验报告(20%)组成。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与方法,做到实验时心中有数,以课堂随机提问方式进行;课堂表现只是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态度与协作能力;实验报告中重点考查学生从本次实验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心得与想法。实验课程结束后实行实验操作与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主要选取基本操作与能力验证两方面的小实验进行操作考试,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理论考试单独命题,内容涉及实验理论,重点和常规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课中的难点、关键、注意事项和基本操作。实验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将必须重修本门实验课程,从而促进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既重视基本实验能力的锻炼,更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1]。

教学改革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是,这仅是一个初步的改革实践,距离新世纪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巩固成果深入改革。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为医学教育事业服务,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谭红铭,黎丽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5):5153.

[2]孙设宗,王生慧,丁爱玲,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与评价[J].郧阳医学学报,2005,(4):247249.

[3]黄焕生,王守训,李桂芝,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医学教育,2005,4(4):9293.

[4]严冬梅.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4):624.

[5]孙设宗,卢方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创新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5,4(4):80.

[6]曾家豫,刘国安,冯克宽.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初探[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3):102105.

[7]成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会及存在的问题[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4):398399.

[8]贺菽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7(19):144.

[9]曾秀娥.探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0,21(2):104107.

生物化学教学范文第3篇

1.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生物化学课程要具有系统性。如在讲解糖、脂类以及蛋白质代谢这个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三大物质代谢图,将糖、脂类以及蛋白质这三大物质利用三羧酸循环联系起来,通过三羧酸循环,三大物质相互转化。教师在课堂上可将人的体内代谢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繁琐的化学公式中走出来,让学生利用自身的代谢功能来了解一些复杂的生物化学知识。

2.教学内容的简单化

生物化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知识点,学生在开始学习时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造成学习的恐惧,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身边一些事例进行比喻,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突出教学要点,使教学内容趋于简单化。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适当运用启发性教学思维

由于生物化学中的很多内容过于抽象,如物质代谢这一章节,让很多学生摸不到头脑,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教学困扰。教师可以通过对启发性思维教学对学生加以辅导,通过启发式教学既能把知识点拓展开,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2.自学自讲

在生物化学进行到维生素与激素这两部分内容时,由于这两个知识点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可通过分组自学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由学生分组搜集资料与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在讨论时对各组加以辅导,讨论后,由各个小组上台讲解本组的讨论结果,最后由老师进行评定和讲解知识要点。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氛围,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团队意识。增加了生物化学课堂的生动性,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老师一人主导,学生进行机械式学习的教学。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计算机的发展,使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学科中,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复杂抽象的生物化学内容更加地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知识点的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验课教学的改革

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可以将教学质量带上一个新台阶。由于条件有限,传统的实验教学仅仅立足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缺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学校应加大投入力度,购置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将课本知识和实验结果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四结束语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随着生物化学这门科学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深入。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动手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钻研。

作者:徐耀单位:安顺学院化学与生物农学系

第二篇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1教学方式多样化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

检验课引入当前流行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动画、录像、影视片断等将专业知识可视化、形象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丰富的感观形式适用于课堂教学中,把该课程精髓的、深奥的内容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检测方法的掌握,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引入,现有教学大纲所安排的课时必然与教学内容产生冲突,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引入,可以有效地缓解有限教学时间和不断增加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多媒体辅助授课的基础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该课程课件的制作集生物化学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于一身,采用主讲教师负责制,力求做到文字简洁、准确,重点突出,图像清晰,达到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的课堂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等软件将各种精密、先进仪器如大型生化自动分析仪、电解质测定仪和血气分析仪等精密的大型仪器的原理、构造、操作、注意事项及保养方法等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直观地观察到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诊断技术,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2加强督导,提高教学质量该院有医学检验专

业教师10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针对青年教师比较多的特点,院领导成立了教学督导组,不定期地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后及时和教学老师进行沟通,指正缺点,实时传授教学经验,而且组织年轻老师参加学校每年一度的名师讲课观摩。在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课的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秉承学院的教学宗旨,在学院教学督导组的帮助下,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任课老师在学生评教中的认可度较高。青年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集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于一身的课程,该实验课教学学时占到总学时的50%左右,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加强基本功训练,培养良好工作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笔者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和应对方法进行了探讨。

2.1开展实验技能考核改变以往实验成绩考核

模式由实验教师统一根据实验作业考核的学生被动考核。在实验课程全部结束后,按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技能考试,技能考核成绩记为学生实验成绩的40%(实验课成绩占学生该门课程总成绩的20%,其他成绩由带教教师根据平时成绩、实验内容作业、实验操作考核等综合给出)。具体考核方法是每组学生随机进行一个实验内容的全部操作,包括实验器材、材料的准备,自行设计实验方法、步骤,然后在教师审核后自行配置试剂进行实验。由带教教师交叉考核每组学生的每一步操作,分析实验结果,进行打分。技能考核模式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团队协作精神,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课程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逐步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式转变,引导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设计并实施具体实验方案,试验完成后,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进而总结成败原因,撰写实验报告,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添加,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次很有益的尝试。

2.2结合实际编写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是临床

生物化学教学范文第4篇

1传统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繁多、内容抽象、概念枯燥,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很大,使得不少学生越学越记不住,越学越难理解,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随着时间的积累,各个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从而影响在实验课上的表现和发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更新迅速,但实验内容陈旧落后,主要为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与临床实践、实际应用明显脱节,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实验课教学采用教师预先优化实验环节,讲授实验原理、介绍实验试剂、演示重要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操作步骤依次做实验、写实验报告的教学方法,学生仅仅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思考,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根本不知其所以然,更不懂得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视实践的学科,但由于实验操作中以组为单位,有些学生不亲自做实验,抄袭实验报告,养成了眼高手低的习惯,对于临床本科生而言,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可见,传统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其改革是学科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需求。

2应用分层教学法,全面改革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

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得各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根据分层教学的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水平及个人的发展方向,将实验课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医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重视实践的过程,所以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作可为必修课程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并进行实验考核;而设计性实验可作为选修课程,根据学生自己的科研兴趣及未来发展志向,自愿选择。大体规划如下:

2.1精选基础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基础实验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如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玻璃仪器的使用、清洗和干燥、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光谱光度技术、离心技术、物质的分离提纯及含量测定。按照教学目标,可安排如下基础实验:血清蛋白含量的测定、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氨基酸薄层层析、肝脏DNA的提取等。通过基础实验,学生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水浴锅等常见生化仪器的使用,熟悉了基础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开设综合实验、研究型实验奠定了基础。

2.2开设综合性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

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科研素质。综合实验侧重以生物大分子的分离、提纯及测定为主,涉及各种实验技术的综合。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可筛选以下实验:细胞核分离纯化及DNA、RNA含量的定量测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和测定等。通过基础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实验技术。在综合性实验的开展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动手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再答疑,指导实验的完成。通过实验,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更深入认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细胞核分离纯化及DNA、RNA含量的定量测定”实验中,由于细胞质、细胞核的水解液中容易吸入少量沉淀,导致比色时吸光度偏大,实验数据有偏差,出现该问题怎样解决呢?首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试管中的反应液是不是有悬浮物,不清澈呢?然后分析问题。根据分光光度计的测定原理Lamer-Beer定律A=KCL可知,在实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A与C成正比,那么吸光度(A)偏大是由反应液的浓度(C)增大而引起的。是什么原因引起反应液的浓度增大呢?引导学生思考,是由于吸取水解液时混入少量沉淀而造成的。那如何解决该问题呢?是不是可以采用离心技术,将悬浮物沉淀,再用上清液比色呢?通过离心前后实验结果的比较,学生懂得了实验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体会了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然,也有同学实验数据还没认真分析,就已经把反应液倒掉了,若实验数据有问题,已来不及查找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再重复进行测定部分的实验。通过重复实验,学生了解到保存实验材料的必要性及其对实验结果分析的重要性。综合实验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参与实验的热情提高,对实验过程的理解更加透彻,科研素质得到了提升。

2.3组织“研究性实验”,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实验可作为选修课,实验题目待定或由各学业导师出相关题目,让学生参考。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发展倾向选择研究项目,由学业导师负责指导。学业导师负责做好以下相关工作:(1)帮助学生选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并跟踪指导实验;(2)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保障实验药品、器械的正常供应;(3)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当然,研究性实验也可以在学业导师自己的实验室进行。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经历了查阅资料、选择材料、确定方案、准备试剂、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过程,教师则全程跟踪指导。研究性实验的开设让学生体会到科研的过程,体会到自己查找资料、学习知识的过程,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独立思考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这对学生日后从医或搞科研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写出课题申请,获得了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资助,还有一些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学术刊物发表。可以说研究性实验为那些喜欢做实验、搞科研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

3结语

生物化学教学范文第5篇

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推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尤其是职业学院的招生量大幅度提高,对生源的水平要求放宽,使职业学院同学校、同专业、甚至同班级的学生文化水平、智力、素质差异加大,这给教学带来较大难度。现就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生物化学教学在新的形势下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生化课作为医学基础课,教师应认真思考,不断实践,在现有的时间和空间上认真把握学科特点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生化课讲出特色,学出成果,创出新路。因此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生化课教学改革与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的内容

(一)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度。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做到有纲不惟纲,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科学整合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根据教学课时数既保持本课程科学性、系统性,又不失教材的整体性。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生物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具有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这种情境具有真实性与复杂性,学习环境的内容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教学中通过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问题和任务,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因此,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采用“目标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基础生物化学教学中,广泛采用多媒体手段,用powerpoint的形式,链接大量彩色精美图片,使教学形象生动,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如何将三大模块的整合好。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用框架式教学法怎样保持课本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四、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在研究本课题前课题组负责人已经参编论著《生物化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课程改革规划教材,担任副主编;《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担任主编;发表的论文多篇。参加本次课题的老师全部是我们学校最优秀的中、青年轻的教师,教学教育业务扎实,常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或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交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观摩更是每个人的长处与优势,是我校生化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有这样优秀的研究团体,我们完全有信心将这个实验研究好,做得扎实有效,并且向一定的范围进行辐射。本课程现有生物化学实验室两个,实验准备室一个,并有较为先进的生化分析仪等。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各种仪器设备,可开出课程标准所需要的各项实验,满足学生实验技能训练的需要。本课程体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始终坚持采用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和创建一流的教学条件组织课程教学。根据教改需要编写了各专业完整系统的教学大纲。选用优秀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和校本教材《基础医学实验指导》配套完善,教学效果良好。实验教学中,实验室完全为学生开放,有专业素质较强教师负责实验指导。充分利用学院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制作了各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并能经常保持更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三、保障条件

基础生物化学是学院相关医学类各专业必修课程,在学院的支持下,经过几年的不断建设,基础生物化学课程已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实验教学条件先进,教学资源丰富的课程。几年来,基础生物化学课程组成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生物化学知识与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重要作用。为了学生更好的应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改革实验内容,增加临床生化检验的实验比例,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基于对生化课程理论与实践现状的了解;

(二)基于自身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经验的积累与反思;

(三)基于生物化学课程研究的兴趣;

(四)导师的指导、学校教研力量及其氛围的支持和其他教师的帮助,学校已经有共同做课题研究的经历和经验;

(五)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科研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在组织领导、设备、经费、时间等方面均能做到足够保证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生物化学已发展为一个得到确认的学科和专业,在不少国家都已成立了专门的全国性学会,并有它自己十分活跃的、有成果的国际性学会。有多种全国性的情报刊物。其它有关生物化学为主要内容的国内外文献杂志刊物种类日益增多。生物化学内容繁多,高职护理专业课时量又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必需、够用”的要求,是摆在广大高职生物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我们边缘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护理学时少,内容多,在国内“网站上还没有找到相关报道”,因此,需要研究。

五、研究的思路

(一)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在通过生物化学这一课程教材的研究之后,我们发现现在的教材理论存在了一定的不合理性,换一句话说就是教材之中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不相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所以我们要对生物化学这一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改革,使得教材的知识结构贴合护理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之中,高职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这一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授课是教学,对于这一类教学模式而言,虽然可以使学生学到系统的知识,但是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以及知识的掌握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我们应该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有原先的教学以老师为中心的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对于生物化学这一课程而言,实验课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是学生将所学理论变为现实的一个桥梁。所以,教学工作者应该合理的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实验课程方案,让学生通过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更好的了解到护理工作的性质。

(四)课程建设理念的研究

1.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习过程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成绩不一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之中进行课程学习教育,所以面对这一情况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学生水平的不同,尽量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考虑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听懂、听会。

2.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过程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做到会学、会用,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尤其是职业道德。

3.注重实际应用的理念:我们之所以学习是为了适应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教育的过程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注重实际应用的能力,以做到全面发展。

六、研究方法

(一)调研法:通过调研和分析,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申报课题。

(二)实践法:通过课堂教学,检验“三大模块”是否适用于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用实践检验理论。

(三)归纳法:通过课题研究,将研究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文字资料,撰写教学大纲和考试标准,完成结题报告及论文等。

七、模块教学与普通教学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