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治理论文

生态治理论文范文精选

生态治理论文

生态治理论文范文第1篇

众所周知,以因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的提升,河流在每一个城市中的作用就很快的凸显出来,在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又因为,我们的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的越来越多,很多破坏环境的行为严重的影响了河流的清洁,使得河流变得肮脏不堪,使得城市中的水质不断的呈现出退化的状态。特别是河流水质的污染主要体现在城市河流里面。因为人们越来越对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不断的改善河流就成了题中之义。再看,我们的城市河流的环境营造实质上是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和谐型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为城市的河流进行改造可以很好的提升城市形象。更加爱有利于整个小康社会的进程以及我国现代化发展以及各方面的发展。立足于我国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我国具有河流的城市而言,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我们应该很好的确认河道治理与生态发展的联系,更加要注重这其中的关联性。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和不断的物质追求进而忽视我们的环境,尤其是河道环境。这样的发展状态也是一种不正常的发展状态。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城市发展建设中河道综合治理的状况,这样我们才可以不断的提升我们自己的生态环境,从而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所以要注重城市河道治理以及生态的良好关系,才可以更好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众所周知,城市河流水环境具体包括河水环境、河岸带环境和河岸带周边环境三部分,具有城市生态廊道、遗产廊道、绿色休闲通道和城市标志景观界面的功能。但是在我国因为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很多河流被污染严重。河流规划面积难以保证城市垃圾管理不善,沿河堆积下水道建设滞后,污水直排河流水质恶化,这些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都会造成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城市河流治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城市河流综合规划治理与生态建设有效的开展,要按照科学的方式、方法以及原则进行。

2我国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应遵循的以人为本原则

可以说,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当下我们国家城市中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应遵循的首要原则。这样我们可以很好的规避水灾或者水污染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所以,我们要最尽最大的努力使得河流的治理以及周边生物以及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让河道周边的景物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相融合,这样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要义。另外,我们知道,我们在城市之中的不断更新换代中可以感受的到城市向着集群化的发展方向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从而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城市河流水环境是城市居民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物质财富,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改善能推动市民物质收入和精神需求两方面的提升。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河流的治理以及生态建设的内在联系,一定要改善河流治理的综合环境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进行治理和规划,要采用科学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巧妙的将景观生态学原理、恢复生态学原理、生态工程学原理,采用近自然治理方法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河流在治理中不断的回复生态升级。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保障河流周边生物的多样性,在河流治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体现出保护的心态。再次,为了提升人们的生存空间可以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有效的设置文化、健身、娱乐和观景场所使人与水进行亲切的交流,建设出水清、岸绿、突出河流自然属性的城市河流。这样可以使得我们真正的做到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子啊人类智力河道的过程中,很好的保障了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标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恢复河流自净能力的原则

在河道的治理中,笔者认为只是治标不治本是不行的,我们不能本着先将河水进行肆意的污染,再去全身心的治理的传统道路,这样是不科学的。我们在首次河流治理的时候就要坚持标本兼治的方式方法,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很好的控制河流的自净能力,这样才有利于河道的治理与生态的完美结合,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目标。要想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还要做到很好的清理河水,整理绿色河岸的目的,从而达到从根源上治理问题的目的。可以说,在河流污染的处理中,我们应该坚信,我们要始终保持全流域有效治理,不嗯能够分流与治理,厚此薄彼。我们要充分的实现全流域共同治理,下游治理,上游我行我素,那么所有的治理功夫都会变为空谈,最终达不到效果,所以我们在研究河流治理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方式与方法的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河流生态治理的良好效果。最终才可以使得城市的发展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迈进,我们才能在美好的环境下创造更加多的经济效益。

4采取生态工程治理的手段建设多自然型河流和健康河流的原则

生态治理论文范文第2篇

“所谓生态伦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指导下,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伦理观念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和权利观,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自觉养成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它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培养人们自觉应用生态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能够主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和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只涉及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形成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忽略了生态伦理教育。但是,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面对的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展变化相适应,不断更新教育的内容,培养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必然。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彻底扭转长期沿袭的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这种对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扬弃,意味着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文明形态的建立。”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滥砍滥伐,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使贫困地区更加贫困。这种只顾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没有限制的开发、索取自然资源,结果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有学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证生态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肩负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道德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保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之间和睦友好的理性关系。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人们出于私利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严重消耗自然资源,造成了人类生存发展上的不平等,也制约了人与自然的谐调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意识,是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以及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内潜素质(沉淀在心理深层的文化潜在意识)与外显素质(外部表现出来的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等。”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范畴,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高校现阶段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态文明观,生态伦理观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目前,生态伦理教育不成体系,导致大学生生态伦理素质缺乏,教育的结果很不理想。通过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从而正确选择、调节自己对待自然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他们懂得尊重自然时,就能够尊重自然进化的内在规律,发自内心的关爱自然、热爱自然;当他们面对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依照生态伦理理念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律,形成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当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能够摒弃“个性膨胀、竞争至上”的思维定势,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态治理论文范文第3篇

1.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应该首先表现为宪法之治,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不仅是政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必须以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的宪法化为必要条件。“现代化”与“宪法化”相互依存,彼此促进。没有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的“宪法化”,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的“现代化”也就无从实现。其次,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是重塑宪法权威的关键环节。宪法是国家根本的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也是共和国政权合法性唯一的法理性源泉。作为民主政治规范实践的必然产物,宪法不但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和宏伟蓝图,也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则,特别是为规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重大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公平合理的解决渠道。宪法的社会认同与有效实施,不但决定着地方政治生态治理活动的正当性和权威性,也决定着政治生态治理活动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也是整合国家权力、政治架构,规范权力运行、捍卫宪法尊严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在地方的政治生态中,一些重点领域、重要岗位或关键环节,普遍出现了地方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不良现象,部分地方和领域甚至越来越嚣张,越来越显性化,这不但架空了国家的政策法规,固化了利益藩篱,也严重削弱了国家治理能力,影响到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的落实。因此,必须从重塑宪法权威的高度,从净化政治生态环境,实现地方生态治理现代化入手,确立宪法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法治化中的核心地位,保证宪法实施,维护法治统一,对自行其是、公权私用,阳奉阴违、相互勾结侵吞国家、集体资财,甚至大搞权权、权钱、权物、权色交易,严重污染政治生态和社会空气的团团伙伙、结党营私和吏治腐败行为,坚决予以彻底铲除。

2.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人民幸福安乐的重要保障。列宁说:“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这就意味着,作为法之最高统帅的母法,宪法不但要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从宏观、全局的高度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宪法要对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进行平衡与规范。不仅要使国家权力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还必须立足于保证人民的根本利益,铭刻在公民的心底,并得到发自人民内心的认可和遵从。在这一意义上,良好的地方政治生态既可以为权力权利的和谐平衡与良性互动提供正向条件的支持,还可以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提供强大的正能量。另一方面,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事关人心向背。“一个廉洁与安全的政治生态是政权、民众与官员多赢的基础。”优良的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政治生态治理的科学认知和自觉行动。从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来说,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过程始终是围绕“为了谁、依靠谁、结果有利于谁”展开的。良好的政治生态可以凝聚人心,激发斗志,鼓舞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反之,就可能泯灭信心,涣散斗志,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和宪法权威。换言之,政治生态环境治理决定着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与具体结果,也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幸福安康的重大政治问题。如果不能从宪法上全面认识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捍卫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会是一句空话。在当前新的治理模式下,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的要义在于通过宪法凝聚社会共识,在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治理实践中,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地方政治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困局

1.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政治条件,集中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活状况,事关发展全局,引领社会和谐。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包括了政治变迁的社会整体进步的历史过程。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的地方政治生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极大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也伴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上呈现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淳的健康态势。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些地方,政治生态环境不佳甚至被严重污染并趋于恶化的情况确实存在。在中央的高压反腐行动中,接连被打掉的一批横行霸道的“老虎”和困扰百姓的“苍蝇”表明,我们在地方政治生态治理、优化政治生态环境问题上,已经迈出坚实的步伐。与此同时,一些窃窃私语也随风而至,宁可不作为、也不犯错误的懒政思维;独断专行、随心所欲的决策方式;阿谀奉承、颐指气使的君臣关系依然相当普遍的存在着,社会默许的“潜规则”依然大行其道。迹象表明,地方现有的政治生态不但离我们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相距甚远,甚至连政治生态治理正常化的最低要求也难以达到。地方政治生态现代化治理任务,在复杂严峻的形势面前,尽管有所改善,但是依然处于窘境之中。首先,地方政治生态治理过程缺乏宪法至上的法治思维。地方政治生态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和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以及法治生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政治生态引领法治生态,法治生态也影响、浸染政治生态。从政治生态系统形成发展的历程看,以政治权力运行为主要推动力的政治生活,有其内在的正向价值规律,并基于其积极的政治价值面向进而演进形成了获得普遍遵行的稳定政治秩序。无疑,现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也正是社会政治价值积极面向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但是,令人感到沮丧和不安的是,由于缺乏宪法法律的敬畏之心,党政领导干部思想上的滑坡和非法治思维方式一直是困扰地方政治生态的最为严重的病变。一些掌握了公共权力的领导干部惯于官商同盟、腐化滥权,大搞“金钱政治”、“裙带政治”,将公共权力的运行场域视为寻租腐败的“贸易货栈”,不但导致组织涣散,政令松弛,而且也冲破了社会伦理的基本底线。这种历史传统的相因承袭和体制机制的流弊张扬,导致良好政治生态的本能预期在相当程度上被无情扭转。美国学者伯尔曼认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对于现实中的少数腐败官员而言,职务和级别的利益诱惑几乎成了唯一的激励资源。他们不但对政治文明的价值趋向缺乏应有的敏感,也颠倒了宪法确认的权力来源。“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少数腐败官员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不但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极具欺骗性的毒害了正常的社会氛围,“严苛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信访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的雾霾心态肆意蔓延。这种无视党纪国法的行为,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亵渎了宪法法律的尊严,增加了社会公众对反腐效果的挫败感,扩大了社会腐败的容忍度,以至于完全颠覆了社会公众的反腐认同,严重污染了地方政治生态。因此,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必须把宪法思维方式的形成和运用放在第一位,努力引导、培育和塑造宪法思维和法治文化氛围,为优化政治生态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其次,地方政治生态治理难题与央地政治信任结构的失衡密切相连。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处理央地关系上一直是分权的思路,就是中央、地方分权,把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地方。事实证明,这种分权的思路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上也有一些著名的学者甚至把央地关系作为解释‘中国经济奇迹’的原因,认为地方政府的分权使得地方政府有非常大的动力去发展经济。”

2.也正是在这种央地分权的关系互动中,社会公众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得以充分的激发和宣扬,经济上的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等价有偿、公平竞争等法则很快扩展到政治文化中来,并进而收获到社会公众对法治国家、服务政府和民主政治的普遍赞成。然而,在政治文化实现重大转变的同时,这一转变本身也改变了既有的地方传统政治生态,带来“央强地弱”政治信任结构的失衡危机。当下中国,民众偏信中央政府的政治信任结构相当明显,这种政治信任结构虽然说明政权合法性依然牢固,但是地方政府缺乏民众信任却影响了地方治理能力的提高与政治生态环境的改善。应当认为,造成当前“央强地弱”政治信任结构的原因实际上是相当复杂的,它既可能是封建专制主义传统文化的遗产,也可能是中央与地方理性选择的结果,更可能是中国特有的中央集权体制所造成的意外后果。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政治生态的民主化、制度化、秩序化有很大进步,但地方政治生态存在偏信中央政府的现实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从地方政治生态造成破坏性的震裂度来看,在中国这样一个单一制大国,央地政治信任结构的失衡所导致的政治生态问题,甚至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政治动荡。因此,“无论哪个国家的政府,都没有任何理由对民众的不信任掉以轻心。要跳出信任危机,避免演变为重大的社会危机,必须建立起中央政府同基层政府以及社会民众的直接关系。”第三,地方政治生态治理未能有效防控“一把手”的公共权力。一国政治模式的形成,依赖于宪法设计所蕴含的基本政治理念与长期的政治运作实践。从宪法设计上看,现行《宪法》第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说明,民主集中制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宏观上看,几十年来,“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政治模式运行和政治稳定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社会政治良性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这一基本原则的有效落实,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个人独断专横,从而消除权力腐败的根源,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最大限度地避免决策失误。在地方政府权力架构的微观视野中,“一把手”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角色,“一把手”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行为主导并深刻影响着一个地方“软性”的政治生态。事实上,“一把手”权力集中、地位特殊,很容易致使他们利用其所掌管的体制内的合法性资源,构建出层级各异彼此交错的家族化、帮派化、圈子化的私人政治关系网。尤其是,从199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一把手负责制”则直接摧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导致邓小平所批评的“以集体领导的外表掩盖个人专断的实质”

3.的情况出现。近些年来,卖官鬻爵、吃拿卡要、包养情妇等腐败现象在全国一些地方屡有发生,甚至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一把手”“窝案”、“串案”频发,同一区域“前腐后继”接力腐败的情况。这些现象的出现,权力过于集中、“一把手”权力失控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些“一把手”往往将权力变为谋利的工具,集政治上蜕变、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于一体,涉案金额大、参与人员多,性质恶劣,危害极大。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不仅严重污染了地方政治生态环境,还造成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退化。第四,地方政治生态治理尚未吸引广泛的社会民主参与。近代以来,民主政治一直是我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旗帜,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使命。1982年《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已经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依据和重要推动力。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价值,也就是追求实现最广大人民在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广泛而积极的政治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事实表明,“现行宪法和四次修宪奠定了几乎当前所有制度的基础,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当前,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实现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听证会、讨论会、协商政治等民主手段,与网站、社交网络、博客和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一起改变着社会舆论生态,并进而促发了地方政治生态的嬗变。同时,在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主动性参与明显增多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的民主政治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意见反馈渠道狭窄,投诉建议反遭打击报复等问题的出现,使得不少民众产生了对政治参与的挫折感和无助感,并且这种茫然困苦的感受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沉淀,最终导致政治参与的麻木、冷漠甚至逃避的情绪迅速弥漫扩散,这无疑会使国家发生巨大改变,后果让人不寒而栗。因为,利益群体的政治冷漠,不仅导致政治认同度的持续下降,也使地方政治生态恶化到局部性动荡和区域性失控的边缘。三、地方政治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宪法进路地方政治生态是清风徐徐还是乌烟瘴气,直接关系到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在急剧社会转型期,“风险社会的来临更是增强了对政治生态建设的内在诉求和对变革传统政治社会体制的动力”,无论从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来看,还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来看,培育和优化良好的地方政治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从政治生态治理的成功经验及现代政治文明发展规律来看,建设宪法权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生态治理法治化是一条必经之路,治本之道。首先,地方政治生态治理过程必须切实维护宪法尊严。地方政治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制度是决定性的,但治理主体的思想意识也至关重要。“只有从思想上清除政治生态的‘污染源’,才能促进政治生态的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4.因此,培育和净化优良政治生态必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引领。当前正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深水区”,地方政治生态治理也随之面临新的复杂环境。尽管,尊重宪法作为近现代政治文明的第一客观表征由来已久,“宪法至上”已经由正在普及的观念明确成为政治语言,但是,一些党政官员在治理理念、权力观念和角色认同等方面,依然存在传统“官本位”认识与现代“公务员”定位感受的交错盘结,其内心的困惑与焦灼溢于言表。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惯性姿态,根本还在于缺少敬畏宪法法律,敬畏党纪政纪的执着与忠诚。因此,推进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我们应该把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论武装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着力围绕解决“总开关”问题下功夫。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源于政治生态治理共同体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高度统一,这就意味着全面落实代表人民共同意志的宪法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基本方略。正如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所强调的那样,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不仅规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在地方政治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宪法意识,大力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保证地方政治生态治理工作依法进行,确保宪法观念、法律机制和法律手段得到全党全社会的充分信赖,逐步实现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其次,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必须重塑央地政治信任结构格局。自古来,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任何一个政府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政治信任,公众的信任是政府高效运行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当下中国无论是新闻媒体的字里行间,还是社会民众不经意的话语言谈,都或多或少的充斥着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不信任,同时又把中央政府视为各种利好福祉的源泉。这种差序的政治信任格局,即对中央政府的高信任度,对地方政府的低信任度,且信任度的高低随着政府层级的高低而递减的排列,使得地方政治生态治理深陷“塔西佗陷阱”尴尬之中,即不管地方政治生态治理力度及其成效如何,都难以赢得当地民众的正面评价。“政府信任危机普遍被视为政府能力不足与执政危机的社会反弹,事实上它源自于民众对政府认知与公共期待之间落差形成的相对剥夺感。”而且,尽管这种地方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的不信任所诱发的对立和冲突,是点状分布的,且带有一定的区域性。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不信任感已经达到难以再彼此宽容的程度。可以想见,这种社会民众对地方的政治不信任极易促发群体性事件和局部的政治危机。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局部的政治危机一旦形成,社会民众对地方的政治不信任又必将进一步加深这种政治危机,从而导致全国性的政治动荡。因此,地方政治生态的现代化治理必须认真直面并高度重视政治信任的“塔西佗陷阱”,从制度建设入手,审视厘定央地权力分配规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地方治理方式,拓宽社会参与渠道,重塑央地政治信任结构格局,避免因为地方政治信任危机带来的社会代价和成本。

5.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要强化“一把手”权力管控。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必须要提升到法治层面持续推进。这一工作任务的关键在于依法治权,依法治权的关键则在于对公权力进行控制。地方政治生态的乱象丛生、严重恶化,处于权力和工作核心的“一把手”难辞其咎。地方“一把手”的公共权力私利化,会对干部群体的从政观念、行为方式、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产生深远影响,也会涣散党心,挫伤民心,甚至会摧毁整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危害极大。因此,净化地方政治生态,构建地方政治新常态,严格规范和约束“一把手”的公共权力尤为关键。当前,尤需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策部署,既要加强维护宪法尊严的思想引导,更需要恰当有效的制度安排为政治生态提供正向的路径规范。在地方政治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过程中,必须将制度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把政治生态治理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长期坚持下去。要逐步加强国法党规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管约束,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明确划定“一把手”的权力界限,科学配置“一把手”的权力清单,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机制、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坚持与依法治国相适应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责任倒查制度,更加突出对“一把手”用权行为的监督制约,使各项工作在制度框架下阳光运作、规范运行,切实把“一把手”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断优化地方政治生态环境。事实上,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既要重视制度建设,更要严格执行制度。也就是说,“要管好‘一把手’,最根本的手段是消灭‘一把手’概念”,让权力成为一种负担。对污染地方政治生态的行为坚决严肃处理,真正做到宪法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宪法没有特权、捍卫宪法没有例外。

三、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现代化应当健全民主有序参与机制

生态治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实践基础的统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实践来源和检验标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贫富分化、生态失衡等诸多挑战,迫切需要理论创新以指导实践。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应运而生,共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理论基础的同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为理论指南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奋斗目标的合一

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内涵,是两者共同的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

(四)地理空间的一致

一定的土地、人口构成的特定地域范围,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对象。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土状况及其开发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确立政治地理空间思维,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必须理性面对的重大问题。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成果。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资源环境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被纳入现代化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条件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建等领域的系统性工程。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类社会内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都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进行的。”因此,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减少社会生态事件、缓解社会矛盾、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该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准

作为新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尺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公共利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在于实现“善治”,即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看,第一次现代化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在反思第一次现代化的基础上,“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应运而生,生态化成为第二次现代化的重大特征”。生态文明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影响和制约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度和广度。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南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充分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中期阶段,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凸显。西方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期出现的生态问题在我国几十年内集中爆发,致使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甚至成为阻碍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拦路虎”。为顺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现代化道路上的“拦路虎”。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揭示了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

一是认识根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存。将“治理”纳入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蕴。它主张以平等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制度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在追逐资本利润最大化的本性驱使下,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只有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技术根源。科技是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必须辩证地看待科技的生态作用,树立正确的科技观,避免现代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四是实践根源。“生态危机是由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其实质是实践中自然的反人化”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重塑社会关系,加强各生态主体的平等对话,形成共建生态文明的合力。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现代化与生态化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特点之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转型发展,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生态文明本身所具有的集中性、整体性、全局性特点,决定了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可见,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生态价值观,就是人们对生态环境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生态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生态行为和生态实践。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应反对和克服“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生态主义;在肯定和尊重自然界内在价值、考虑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肯定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确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文明意识,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加强面向社会、面向学校、面向企业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珍爱自然、重视生态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实现生态意识的人格化,使人们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境的产权、监管等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顶层设计的思路,体现生态文明制度的整体性、协调性、连贯性,革除不合时宜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构建系统协调、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三)建立多元主体共治模式

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是生态道德意识的倡导者和培育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监督管理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对待和处理市场与生态的关系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熟和绿色运动的兴起,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逐渐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民众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协调合作,建立起政府、市场与社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四)加强生态技术创新与应用

生态科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顺应生态科技的时代潮流,必须加强与国际社会在生态技术方面的交流合作,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绿色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力的技术保障。同时要加强生态技术的推广,让先进的生态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销售和消费等各环节和领域,从源头和末端上减少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

(五)优化国土治理空间

生态治理论文范文第5篇

理论授课渗透科研动态,提高学生科研意识

首先,生态学授课过程中,每章结束后设单独一次课来做生态学方向的进展专题。例如,在第三章《种群生态学》中设“植物化感作用及应用”专题,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中设“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专题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生态学研究热点的了解[5],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而且,在理论授课中,结合生态学知识点,介绍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成果。例如,介绍东北师范大学“重污染支流伊通河水污染治理与河道生态恢复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与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综合示范项目)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线虫对铜锌污染土壤的生物指示作用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际应用价值。对生态学科研成果进行介绍,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学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以及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学生重视生态学的实践性。

同时,介绍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生态学专业研究方向的设置,为学生考研提供方向。例如,介绍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的生态学专业包括系统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产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毒理学等六个方向,介绍南京农业大学的生态学专业包括信息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六个方向等,使学生了解到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为他们考研和从事工作确定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实验授课结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

一方面,在实验课的内容设计上结合教师在生态学方面的科研优势,利用承担科研课题的条件,设置综合性和研究型实验[6]。结合教师的教育厅课题和佳木斯大学青年项目,带领学生对土壤动物进行深入研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实验中提高学生准备试验、设计实验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如“生命表的编制”实验中,不再是教师的单独讲授,而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由师提供枝角目分科检索表,让学生主动学习水蚤中裸腹蚤属、象鼻蚤属和低额蚤属等的鉴定方法。在“种群增长模型”试验中,教师给出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多小核草履虫和棘尾虫的图片和区分依据,由学生尝试来做出不同物种的种群增长模型。

实验课程内容上增加相关知识内容的讲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在“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试验中,介绍DPS、SPSS和SAS统计软件的应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数据整理和统计处理。学生掌握了生态学野外取样、群落调查及数据统计等技能,具备了独立进行研究实验的能力,为学生毕业论文及毕业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